CN209877827U -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7827U
CN209877827U CN201920914139.5U CN201920914139U CN209877827U CN 209877827 U CN209877827 U CN 209877827U CN 201920914139 U CN201920914139 U CN 201920914139U CN 209877827 U CN209877827 U CN 209877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evel gear
hole
positioning hole
bal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41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树存
蒋冬军
刘亚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acific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Jiangsu Pacific Ocean Gear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acific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Jiangsu Pacific Ocean Gear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acific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Jiangsu Pacific Ocean Gear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acific Precision For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141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7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7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7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锥齿轮内孔倒角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包括定位底座和标准定位量杆,锥齿轮放置在定位底座上,标准定位量杆套设在锥齿轮中且与定位底座相连;定位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在底座本体中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且第二定位孔中设有弹簧;标准定位量杆包括一体成形的测量部、颈部、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其中测量部用于套设在锥齿轮中,下定位部套设在弹簧中并和第三定位孔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测量部的直接测量,就可以判断出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是否在设计值的变化范围之内,简化了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计算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锥齿轮内孔倒角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背景技术
锥齿轮传动是一种角向传动,呈悬臂支承结构,其轴向定位精度决定了相配合锥齿轮的啮合质量。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是安装位置轴向的定位基准之一,因此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必须在设计值范围之内。
目前,对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测量方法为:先精确测量锥齿轮内孔直径,用轮廓仪走球面、倒角、内孔的轨迹,再根据内孔半径,加减计算后找到理想平面的位置,最后测量出倒角的理论尖点到理想平面的距离实际值。这一计算流程复杂,检测效率低,由于轮廓仪对检验条件要求很高,不能对每一个生产的锥齿轮进行实时检测,只能进行抽样检测,有时因抽样误差或检测不及时会导致成批的锥齿轮出现质量问题,终检不合格,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包括定位底座和标准定位量杆,锥齿轮放置在上述定位底座上,上述标准定位量杆套设在上述锥齿轮中且与上述定位底座相连。
上述定位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在上述底座本体中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且上述第二定位孔中设有弹簧。
上述标准定位量杆包括一体成形的测量部、颈部、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其中测量部用于套设在上述锥齿轮中,下定位部套设在上述弹簧中并与第三定位孔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定位孔直径大于上述第二定位孔直径,上述第二定位孔直径大于上述第三定位孔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同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上定位部靠近下定位部的端面以及下定位部自由端的端面上均设有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上述颈部直径小于测量部直径和上定位部直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使用方便,通过对测量部的直接测量,就可以判断出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是否在设计值的变化范围之内,简化了现有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计算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现场推广后可对生产出的每一个锥齿轮进行实时检测,避免了以往锥齿轮成批报废的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装配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底座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准定位量杆结构图;
图4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L3理论值波动范围计算公式中各参数关系图。
图中所示:100-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齿小端倒角高度的检具;1-定位底座;10-底座本体;11-第一定位孔;12-第二定位孔;13-尖角;14-第三定位孔;2-标准定位量杆;20-测量部;21-颈部;22-上定位部;23-下定位部;24-倒角;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100,包括定位底座1和标准定位量杆2,锥齿轮放置在上述定位底座1上,上述标准定位量杆2套设在上述锥齿轮内孔中且与上述定位底座1相连。
如图2所示,上述定位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0和设置在上述底座本体10中的第一定位孔11、第二定位孔12和第三定位孔14,且上述第二定位孔12中设有弹簧3。其中第一定位孔11和底座本体10上表面处为直角过渡,即第一定位孔11的上边沿呈尖角13,以保证定位底座1和锥齿轮为线接触。
如图3所示,上述标准定位量杆2包括一体成形的测量部20、颈部21、上定位部22和下定位部23,其中测量部20用于套设在上述锥齿轮内孔中,下定位部23和上述定位底座1上第二定位孔12、第三定位孔14相连。
具体的,上述测量部20中直径较大的侧面和锥齿轮内孔间隙配合,下定位部23和第三定位孔14间隙配合,且套设在第二定位孔12中的弹簧3内。如图4所示,上定位部22直径大于内孔球端倒角圆弧切点的直径,以便于避开倒角圆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此外上定位部22靠近颈部21一端端面设有尖角13,即该端端面边沿为直角。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定位孔11直径大于上述第二定位孔12直径,第二定位孔12直径大于第三定位孔14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定位孔11、第二定位孔12以及第三定位孔14同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定位部22靠近下定位部23的端面以及下定位部23自由端的端面上均设有倒角24。倒角24设置便于标准定位量杆2的装取。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颈部21直径小于测量部20直径和上定位部22直径。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100的检测步骤如下:
1)、首先将定位底座1放置在工作平台上,使得与第一定位孔11相通的底座本体10上表面向上,使得与第三定位孔14相通的底座本体10下表面向下与工作平台相接,并在第二定位孔12中装入弹簧3;
2)、将标准定位量杆2装入到被测锥齿轮内孔中,使得测量部20中直径较大的侧面和锥齿轮内孔间隙相连,再将标准定位量杆2的下定位部23依次穿过第二定位孔12中的弹簧3后和第三定位孔14间隙相连,确保被测锥齿轮球面与定位底座1第一定位孔11边沿尖角13线接触;
3)、在弹簧3的作用下,确保标准定位量杆2的上定位部22上边缘处的尖角13与被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线接触;
4)、用高度尺测量标准定位量杆2测量部20上部端面到定位底座1上表面之间的垂直高度L3,若L3实测值在其理论值变化范围之内,则表面被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合理,锥齿轮合格,反之则表面锥齿轮不合格。
上述步骤4)中的L3理论值波动范围计算公式如下:
L3=L4-h2-L2
其中:如图5所示,L4为标准定位量杆2测量部20的自由端端面到上定位部22上表面(上定位部22和颈部21相接面)之间的距离;h2为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标准值变化范围;L2为标准定位量杆2测量部20尖角13到被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尖点之间的轴向距离,为检具设计时已知理论值。由此可知:当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100选定后,L4、L2值均为已知值,h2的变动只会带动L3的变动,由于h2测量过程复杂,所以通过测量L3的值就可反推h2是否在设计值范围之内,以此来判断生产出的锥齿轮产品是否合格。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使用方便,通过对测量部的直接测量,就可以判断出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是否在设计值的变化范围之内,简化了现有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计算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现场推广后可对生产出的每一个锥齿轮进行实时检测,避免了以往锥齿轮成批报废的事故。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底座和标准定位量杆,锥齿轮放置在所述定位底座上,所述标准定位量杆套设在所述锥齿轮中且与所述定位底座相连;
所述定位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中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且所述第二定位孔中设有弹簧;
所述标准定位量杆包括一体成形的测量部、颈部、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其中测量部用于套设在所述锥齿轮中,下定位部套设在所述弹簧中并与所述第三定位孔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直径,所述第二定位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定位孔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部靠近下定位部的端面以及下定位部自由端的端面上均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直径小于测量部直径和上定位部直径。
CN201920914139.5U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Active CN209877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4139.5U CN209877827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4139.5U CN209877827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7827U true CN209877827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6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4139.5U Active CN209877827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7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2096A (zh) * 2019-06-18 2019-08-16 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2096A (zh) * 2019-06-18 2019-08-16 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7827U (zh)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球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CN209910547U (zh)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齿小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CN103968728B (zh) 一种用于汽车门窗玻璃导轨的手持检测装置
CN113639660B (zh) 一种用于对承压特种设备的几何尺寸进行精准测量的综合检测仪以及测量方法
CN102954750A (zh) 间接测量差速锥齿轮内孔止口角度检具
CN211317140U (zh) 一种深孔台阶高度测量装置
CN210892984U (zh) 一种用于工作台壳体平面度检验的刮研工装
CN209877856U (zh) 一种用于检测齿轮轴深孔长度的检具
CN202885746U (zh) 锥齿轮内孔止口角度检具
CN110132095A (zh) 一种用于检测锥齿轮内孔齿小端倒角高度的检具
CN204085406U (zh) 一种用于支架体的空间尺寸检测装置
CN217483407U (zh) 一种能够快速检测风叶高度的检具
CN204902732U (zh) 一种用于连杆体盖组合后中心距的测量工具
CN209355824U (zh) 一种光伏组件爬电距离测量工具
CN209991915U (zh) 一种多功能通止规
CN210220939U (zh) 一种曲轴齿轮正时角度检测装置
CN206146335U (zh) 一种用于保护伞尺寸检测的工装
CN210220930U (zh) 一种轮毂内孔斜面虚交点深度的测量检具
CN213812042U (zh) 一种幅宽自动检测装置的浮动安装机构
CN212539001U (zh) 检测工装
CN214174281U (zh) 一种轴焊缝检测机构
CN212808084U (zh) 一种冲压件表面波浪缺陷检查量具
CN217738120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高度检测装置
CN208795186U (zh) 一种安全型大尺度管状件检测装置
CN211234200U (zh) 一种检测曲轴止推挡宽度的量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