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4418U - 一种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4418U
CN209874418U CN201920582327.2U CN201920582327U CN209874418U CN 209874418 U CN209874418 U CN 209874418U CN 201920582327 U CN201920582327 U CN 201920582327U CN 209874418 U CN209874418 U CN 209874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racket
screw
screw rod
cap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23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5823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4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4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44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脚手架,包括丝杠和连接杆;所述丝杠的一端套设有钢托架;所述钢托架上设有若干按环形阵列分布的销孔;所述丝杠上旋入有第一旋帽;所述第一旋帽的一端与钢托架的底部抵触;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与销孔配合的销钉;所述销钉插入销孔使连接杆安装在钢托架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混凝土现浇模板的拆模时间缩短,在满足承重的同时,将通常使用的3层梁、板模板改变为1.1~1.2层,使支承梁、板模板架体的立杆用量减少50%、架体横杆的用量减少66%,从而实现梁、板模板的早拆,减少材料用量,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目前脚手架一般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方便工作人员登上脚手架进行施工作业;另一个是为混凝土现浇模板提供支撑,即模板支撑。
现有的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为了保证其应有刚性,其连接件的使用均造成了脚手架的拆装不便;因不能按部位灵活拆模,为满足规范要求必须采取一次性拆除支撑脚手架及梁、板所有模板。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三层梁、板模板及支撑架体,整个施工流程都十分复杂;此外,由于普通脚手架不易调整支撑高度的变化,使得还需要额外准备辅助工具,使脚手架能够完成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手架,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混凝土现浇模板的拆模时间缩短,在满足承重的同时,将通常使用的3层梁、板模板改变为1.1~1.2层,使支承梁、板模板架体的立杆用量减少50%、架体横杆的用量减少66%,从而实现梁、板模板的早拆,减少材料用量,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脚手架,包括丝杠和连接杆;所述丝杠的一端套设有钢托架;所述钢托架上设有若干按环形阵列分布的销孔;所述丝杠上旋入有第一旋帽;所述第一旋帽的一端与钢托架的底部抵触;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与销孔配合的销钉;所述销钉插入销孔使连接杆安装在钢托架上。
有益效果: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连接杆连接有两根丝杠;通过销钉与销孔的卡接,完成支撑的搭建;在搭建完成后,工作人员扭动第一旋帽,使钢托架抵触混凝土现浇模板,通过不断旋扭第一旋帽和第二旋帽,就能实现连接杆、丝杠顶部同时对混凝土现浇模板的抵紧;在钢托架上设有若干销孔,任意两个相邻的丝杠之间均可由连接杆实现连接搭建平台,依次完成整个支撑系统的建立;现浇砼完成后,拆除所有架体横杆,任意相邻的第一旋帽同时向支撑放松的方向旋扭,在保证丝杠与模板顶紧的状态下使搭建的平台向下移动,以此取下连接杆,除保留规定的架体立杆外,其余立杆旋松第二旋帽并拆除立杆,将拆除的立杆、横杆及平台连接杆运至下一层重复使用,如此便完成了脚手架拆装;如此操作便大大减少了脚手架的拼装和搭建工作量,使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架体材料及模板的用量;同时还能调整连接杆抵触松紧,使钢托架得到调整,从而满足混凝土现浇模板的搭建要求。
优选的,还包括主支柱和第二旋帽;所述主支柱为中空结构;所述丝杠的另一端安装在主支柱的内部;所述主支柱与地面连接的一端设有底座;所述第二旋帽旋入丝杠,位于第一旋帽的下侧;所述第二旋帽远离第一旋帽的一端与主支柱的圆周壁顶部抵触;所述第二旋帽和第一旋帽的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
有益效果:如果以丝杠直接连接地面,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丝杠倾斜;主支柱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底座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使支撑系统在地面稳定,另一方面,则可以配合第二旋帽,实现丝杠的提升或者下降;在使用时,第二旋帽的底部是扣住主支柱的顶部的,第一旋帽旋扭至高点后,再进行旋扭,就会造成落出丝杠,那么,工作人员可以旋扭第二旋帽,在旋扭时,第二旋帽必须要扣稳,工作人员向下用力并扭转第二旋帽,由于第二旋帽的水平位置不变,丝杠就会实现上升或者下降,已达到在满足承重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支撑系统的升降。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套入丝杠的一端,位于钢托架的上侧。
有益效果:丝杠上部还设置有定位环,既可定位钢托架位置,又可以与钢托架、第一旋帽和第二旋帽共同组成丝杠套件,方便使用;由丝杠上依次安装钢托架、第一旋帽及第二旋帽,使其组成一个丝杠套件;定位环的设置还能适应不同的模板,由于定位环的位置不变,使工作人员不需要进行每次调整和定位。
优选的,所述钢托架包括中空圆柱和卡接平台;所述中空圆柱的内径略大于丝杠的外径;所述卡接平台焊接在中空圆柱的外圆壁;所述销孔设置在卡接平台上。
有益效果:钢托架是套接在丝杠上的,当第一旋帽扭转时,应该使钢托架很好的实现上升或下降,以满足连接杆的拆装;卡接平台的设置也使连接杆能够很好的装配;由于中空圆柱的内径略大于丝杠的外径,所以中空圆柱可以在丝杠上旋转,以调整销孔位置来满足连接杆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钢托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帽包括设有内螺纹的旋转体、与旋转体连接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远离旋转体的一端呈喇叭状。
有益效果:旋转体和支撑体的设置能够很好的满足第一旋帽的扭转和支撑作用;钢托架在支撑体内能够得到平稳的放置,当旋转体上升或下降时,带动钢托架实现上升或下降。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帽设有用于方便旋扭的扭块。
有益效果:扭块的设置能够使工作人员很方便的实现第一旋帽的旋扭。
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的内侧还设有用于平稳抵触连接件的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的内径大于丝杠的外径。
有益效果:环形凸块的设置能够使中空圆柱很好的放置,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具备一定的刚度,那么钢托架可以经由自身重力实现平稳的放置;在完成支撑系统的搭建后,由于本实用新型要对混凝土现浇模板进行支撑,那么混凝土现浇模板也对钢托架产生反作用力,使钢托架能够稳定的安装与第一旋帽和混凝土现浇模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卡接平台的底部设有与中空圆柱的底部连接的加强筋。
有益效果:加强筋的设置能够使第一旋帽具备更优异的强度,使第一旋帽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脚手架的快捷拆装,在作为混凝土梁、板模板支撑件时,将拆模时间由14天左右缩短至2~3天左右,实现作业效率的提升;通过本实用新型,将3层顶板模板改变为1.1~1.2层,梁板模板支承架体的立杆用量减少50%、架体横杆的用量减少66%,能够很好的减少材料用量和成本;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在保证基本承重的基础上,实现提升或下降,满足不同高度的支撑平台搭建,确保现浇混凝土现浇模具的良好工作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能够配合龙扣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盘式脚手架等多种钢管所搭建的支撑体系,具备很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托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旋帽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旋帽的一种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旋帽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中:1-丝杠;2-钢托架;3-销孔;4-第一旋帽;5-连接杆;6-销钉;7-主支柱;8-第二旋帽;9-中空圆柱;10-卡接平台;11-旋转体;12-支撑体;13-扭块;14-环形凸块;15-加强筋;16-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脚手架,包括丝杠1和连接杆5;所述丝杠1的一端套设有钢托架2;所述钢托架2上设有若干按环形阵列分布的销孔3;所述丝杠1上旋入有第一旋帽4;所述第一旋帽4的一端与钢托架2的底部抵触;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均设有与销孔3配合的销钉6;所述销钉6插入销孔3使连接杆5安装在钢托架2上。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连接杆5连接有两根丝杠1;通过销钉6与销孔3的卡接,完成支撑的搭建;在搭建完成后,工作人员扭动第一旋帽4,使钢托架2抵触混凝土现浇模板,通过不断旋扭第一旋帽4和第二旋帽8,就能实现连接杆5、丝杠1顶部同时对混凝土现浇模板的抵紧;在钢托架2上设有若干销孔3,任意两个相邻的丝杠1之间均可由连接杆5实现连接搭建平台,依次完成整个支撑系统的建立;现浇砼完成后,拆除所有架体横杆,任意相邻的第一旋帽4同时向支撑放松的方向旋扭,在保证丝杠1与模板顶紧的状态下使搭建的平台向下移动,以此取下连接杆5,除保留规定的架体立杆外,其余立杆旋松第二旋帽8并拆除立杆,将拆除的立杆、横杆及平台连接杆5运至下一层重复使用,如此便完成了脚手架拆装;如此操作便大大减少了脚手架的拼装和搭建工作量,使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架体材料及模板的用量;同时还能调整连接杆5抵触松紧,使钢托架2得到调整,从而满足混凝土现浇模板的搭建要求。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还包括主支柱7和第二旋帽8;所述主支柱7为中空结构;所述丝杠1的另一端安装在主支柱7的内部;所述主支柱7与地面连接的一端设有底座;所述第二旋帽8旋入丝杠1,位于第一旋帽4的下侧;所述第二旋帽8远离第一旋帽4的一端与主支柱7的圆周壁顶部抵触;所述第二旋帽8和第一旋帽4的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如果以丝杠1直接连接地面,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引起丝杠1倾斜;主支柱7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底座稳定的放置在地面,使支撑系统在地面稳定,另一方面,则可以配合第二旋帽8,实现丝杠1的提升或者下降;在使用时,第二旋帽8的底部是扣住主支柱7的顶部的,第一旋帽4旋扭至高点后,再进行旋扭,就会造成落出丝杠1,那么,工作人员可以旋扭第二旋帽8,在旋扭时,第二旋帽8必须要扣稳,工作人员向下用力并扭转第二旋帽8,由于第二旋帽8的水平位置不变,丝杠1就会实现上升或者下降,已达到在满足承重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支撑系统的升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环16;所述定位环16套入丝杠1的一端,位于钢托架2的上侧。丝杠1上部还设置有定位环16,既可定位钢托架2位置,又可以与钢托架2、第一旋帽4和第二旋帽8共同组成丝杠套件,方便使用;由丝杠1上依次安装钢托架2、第一旋帽4及第二旋帽8,使其组成一个丝杠套件;定位环16的设置还能适应不同的模板,由于定位环16的位置不变,使工作人员不需要进行每次调整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环16是焊接在丝杠1的上端的。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所述钢托架2包括中空圆柱9和卡接平台10;所述中空圆柱9的内径略大于丝杠1的外径;所述卡接平台10焊接在中空圆柱9的外圆壁;所述销孔3设置在卡接平台10上。钢托架2是套接在丝杠1上的,当第一旋帽4扭转时,应该使钢托架2很好的实现上升或下降,以满足连接杆5的拆装;卡接平台10的设置也使连接杆5能够很好的装配;由于中空圆柱9的内径略大于丝杠1的外径,所以中空圆柱9可以在丝杠1上旋转,以调整销孔3位置来满足连接杆5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钢托架2。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一般支撑系统中连接杆5的架设是矩形架设,在实施例中,在卡接平台10上设置了4个销孔3,4个销孔3在卡接平台10上呈环形矩阵分布;在本实施例中,销孔3为类矩形孔,销钉6为矩形截面钉,在卡接时,销钉6能够刚好卡入销孔3。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旋帽4包括设有内螺纹的旋转体11、与旋转体11连接的支撑体12;所述支撑体12远离旋转体11的一端呈喇叭状。旋转体11和支撑体12的设置能够很好的满足第一旋帽4的扭转和支撑作用;钢托架2在支撑体12内能够得到平稳的放置,当旋转体11上升或下降时,带动钢托架2实现上升或下降。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如图3~图5所示,所述第一旋帽4设有用于方便旋扭的扭块13。扭块13的设置能够使工作人员很方便的实现第一旋帽4的旋扭。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体12的内侧还设有用于平稳抵触连接件的环形凸块14;所述环形凸块14的内径大于丝杠1的外径。环形凸块14的设置能够使中空圆柱9很好的放置,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具备一定的刚度,那么钢托架2可以经由自身重力实现平稳的放置;在完成支撑系统的搭建后,由于本实用新型要对混凝土现浇模板进行支撑,那么混凝土现浇模板也对钢托架2产生反作用力,使钢托架2能够稳定的安装与第一旋帽4和混凝土现浇模板之间。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并没有单独设置环形凸块14,而是由旋转体11和支撑体12的连接处设置台阶,使中空圆柱9或主支柱7能够抵触在台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帽4还设有用于加强刚性的加强筋15。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所述卡接平台10的底部设有与中空圆柱9的底部连接的加强筋15。加强筋15的设置能够使第一旋帽4具备更优异的强度,使第一旋帽4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在具体搭建本实用新型构件的支撑系统时,首先在丝杠1上依次安装钢托架2、第一旋帽4及第二旋帽8,使之组成一个丝杠套件;然后将主支柱7立于地面,插入丝杠套件,连接杆5的销钉6卡入卡接平台10上的销孔3,在连接杆5两端的销钉6均卡去相邻的两个卡接平台10后,钢托架2便不能在丝杠1上产生旋转;此时旋转第一旋帽4,由第一旋帽4将钢托架2提升或下降,以满足对混凝土现浇模板的支撑力。需要注意的事,在安装或者拆卸时,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旋帽4应该同时进行旋扭,以保证连接杆5相对于混凝土现浇模板的平衡;此同理于第二旋帽8。当然,也可以单独对第一旋帽4进行旋扭,但是第一旋帽4的行程必须保证较小位移,这样才不会使连接板出现较大倾斜,以此保证与之相邻的主支柱7不会产生倾斜。在必要时候,主支柱7底部的底座可以对地面打入地螺钉,以保证主支柱7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丝杠(1),所述丝杠(1)的一端套设有钢托架(2);所述丝杠(1)上旋入有第一旋帽(4),所述第一旋帽(4)的一端与钢托架(2)的底部抵触;
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均设有与销孔(3)配合的销钉(6),所述销钉(6)插入销孔(3)使连接杆(5)安装在钢托架(2)上;
所述钢托架(2)上设有若干按环形阵列分布的销孔(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支柱(7),所述主支柱(7)为中空结构;
第二旋帽(8),所述第二旋帽(8)旋入丝杠(1),位于第一旋帽(4)的下侧,所述第二旋帽(8)远离第一旋帽(4)的一端与主支柱(7)的圆周壁顶部抵触,所述第二旋帽(8)和第一旋帽(4)的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
所述丝杠(1)的另一端安装在主支柱(7)的内部,所述主支柱(7)与地面连接的一端设有底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环(16),所述定位环(16)套入丝杠(1)的一端,位于钢托架(2)的上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托架(2)包括:
中空圆柱(9),所述中空圆柱(9)的内径略大于丝杠(1)的外径;
卡接平台(10),所述卡接平台(10)焊接在中空圆柱(9)的外圆壁,所述销孔(3)设置在卡接平台(10)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帽(4)包括:
设有内螺纹的旋转体(11);
与旋转体(11)连接的支撑体(12),所述支撑体(12)远离旋转体(11)的一端呈喇叭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帽(4)设有用于方便旋扭的扭块(13)。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2)的内侧还设有用于平稳抵触连接件的环形凸块(14);所述环形凸块(14)的内径大于丝杠(1)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平台(10)的底部设有与中空圆柱(9)的底部连接的加强筋(15)。
CN201920582327.2U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脚手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4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2327.2U CN209874418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脚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2327.2U CN209874418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脚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4418U true CN209874418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232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4418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脚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4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4968A (zh) 一种大型设备基础大直径预埋螺栓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9113335B (zh) 女儿墙模板支架和施工方法
CN109339425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CN109505424B (zh) 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大跨度钢管桁架卸载托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09874418U (zh) 一种脚手架
CN101838986A (zh) 一种拆卸工具式格构柱及其施工方法
CN1190578C (zh) 自承式房屋顶面整体顶升方法及其装置
CN209741895U (zh) 装配式电梯钢结构与基座的连接结构
CN111648611A (zh) 埋件支撑装置及使用埋件支撑装置的埋件安装方法
CN212026316U (zh) 一种地脚螺栓固定装置
CN211499704U (zh) 一种对中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用外防护架
CN111502006B (zh) 一种鸟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630623B2 (ja) アンカーボルトの設置工法とそれに使用するアンカーボルト支持装置
JP2021116153A (ja) タワークレーン用支持構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クライミング方法
JPH0730637B2 (ja) ビルの解体工法
CN219732747U (zh) 一种混凝土空心圆台卫星测控基座组合钢模板
CN113914613B (zh) 一种保证超高大独立柱垂直度的灯笼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1588936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的单支顶
CN216476534U (zh) 一种用于调平装配式楼承板的支撑结构
CN215053878U (zh) 建筑装配式结构安装结构
CN21623966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施工平台
CN220746934U (zh) 一种用于灌注桩钢筋笼接桩机械连接的辅助装置
CN210231970U (zh) 一种次桁架安装方法的临时固定装置
CN217372819U (zh) 立柱预制用可移动施工平台
CN219772727U (zh) 一种高空倒锥型混凝土结构施工模板拉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