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3740U - 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3740U
CN209873740U CN201920449308.2U CN201920449308U CN209873740U CN 209873740 U CN209873740 U CN 209873740U CN 201920449308 U CN201920449308 U CN 201920449308U CN 209873740 U CN209873740 U CN 209873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arricade
gate
shield plate
spill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493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曌
江启升
吴涛
邓红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493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3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3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3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竖井,所述竖井周围设置有用于包围竖井的挡墙,所述挡墙的顶壁且位于竖井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挡墙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汛期洪水通过溢流口进入竖井,并通过竖井排走,实现泄洪的目的,而通过设置挡墙将竖井围挡,起到遮蔽竖井的目的,盖板将竖井的井口遮蔽,没有空洞出现,安全可靠,整体较为美观,适合景观打造。

Description

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人工湖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市政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现阶段大量建设人工湖营造湿地公园水景观工程。为营造良好水生态环境,需将水位常年保持在一定高度,但汛期来临洪水位抬高将增大周边建筑防洪压力。
传统的泄洪方式包括开敞式溢洪道和竖井泄洪,若采用传统竖井泄洪,汛期洪水位会抬高影响周边建筑物防洪能力;若控制洪水位,原有溢洪建筑尺寸将增大很多,影响美观同时工程投资增大。而采用传统开敞式溢洪道泄洪不仅影响美观,同时不安全。
因而,对于人工湖湿地公园,急需一种外形美观,安全可靠的溢洪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具有美观,安全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包括竖井,所述竖井周围设置有用于包围竖井的挡墙,所述挡墙的顶壁且位于竖井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挡墙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汛期洪水通过溢流口进入竖井,并通过竖井排走,实现泄洪的目的,而通过设置挡墙将竖井围挡,起到遮蔽竖井的目的,盖板将竖井的井口遮蔽,没有空洞出现,安全可靠,整体较为美观,适合景观打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墙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溢流口的挡水件,所述挡墙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挡水件向靠近或远离溢流口的方向转动以控制水位的驱动组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挡水件转动,实现控制水位的目的,在汛期,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挡水件向远离溢流口的方向转动,也就是减小挡水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以减小挡水件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提高泄洪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件为盾板,所述盾板与挡墙软连接,所述挡墙上设置有扩大基础,溢流口位于扩大基础与盖板之间,所述盾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锚固螺栓固定设置于扩大基础的顶壁上,所述锚固螺栓上套设于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一端与锚固螺栓的螺栓头抵接、另一端与安装板的顶壁抵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锚固螺栓将盾板固定在扩大基础上,增加盾板的牢固性,而橡胶垫的设置,方便盾板在一定角度上进行翻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盾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与挡墙的内壁抵触,所述盾板与挡墙抵触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橡胶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条的设置,起到增加挡墙与盾板之间的密封效果,有效地防止水从挡墙与盾板之间的缝隙泄漏;橡胶条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可补偿盾板因热胀冷缩的造成的间隙,增加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囊、充排气管和阀门,所述气囊固定设置于扩大基础上,所述气囊分别与扩大基础的顶壁和盾板远离溢流口的侧壁抵接,所述充排气管设置于扩大基础上并与气囊连通,所述阀门设置于充排气管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汛期时,打开阀门,使气囊内的空气通过充排气管排出,使盾板在水压下自动向远离溢流口的方向翻转,以减小盾板的高度,增加泄洪的能力;另外,通过外接的气泵等工具向充排气管内充气,增加气囊的体积,从而可驱动盾板向靠近溢流口的方向翻转,从而实现提高水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扩大基础内埋设有增强塑料管,所述充排气管穿设于增强塑料管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塑料管的设置,起到保护充排气管的目的,防止充排气管被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扩大基础上固定设置有与盾板固定连接以用于限定盾板位置的限位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向气囊内充气时,盾板向靠近溢流孔的方向翻转,直到限位带被拉紧,盾板停止翻转,防止充气过多而导致盾板翻转角度过大而使盾板折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带通过锚栓固定设置于扩大基础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锚栓的设置,增加限位带固定的牢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一、汛期洪水通过溢流口进入竖井,并通过竖井排走,实现泄洪的目的,而通过设置挡墙将竖井围挡,起到遮蔽竖井的目的,盖板将竖井的井口遮蔽,没有空洞出现,安全可靠,整体较为美观,适合景观打造;
二、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挡水件转动,实现控制水位的目的,在汛期,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挡水件向远离溢流口的方向转动,也就是减小挡水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以减小挡水件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提高泄洪的能力;
三、橡胶条的设置,起到增加挡墙与盾板之间的密封效果,有效地防止水从挡墙与盾板之间的缝隙泄漏;橡胶条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可补偿盾板因热胀冷缩的造成的间隙,增加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竖井;2、挡墙;21、盖板;22、溢流口;31、气囊;32、充排气管;321、增强塑料管;33、阀门;4、盾板;41、安装板;411、锚固螺栓;42、橡胶条;5、扩大基础;51、限位带;511、锚栓;6、橡胶垫;61、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包括竖井1,竖井1周围设置有用于包围竖井1的挡墙2,挡墙2整体呈立方体结构,由C20、W4钢筋砼浇筑而成。挡墙2的顶壁且位于竖井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1,盖板21由混凝土浇筑在挡墙2上,具有美观的作用,无空洞出现,安全可靠。
如图3、4所示,挡墙2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22,溢流口22正对设置两个。挡墙2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溢流口22的挡水件,挡水件为盾板4,盾板4由钢板制成,盾板4与挡墙2软连接。挡墙2上设置有扩大基础5,溢流口22位于扩大基础5与盖板21之间,盾板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41,安装板41通过锚固螺栓411固定设置于扩大基础5的顶壁上。锚固螺栓411上套设于橡胶垫6,橡胶垫6的一端与锚固螺栓411的螺栓头抵接、另一端与安装板41的顶壁抵接。橡胶垫6包括可与盾板4靠近溢流口22的侧壁抵触的突出部61,即橡胶垫6的边沿向上凸起形成突出部61,当盾板4向靠近溢流口22处翻转时,盾板4与突出部61抵触,防止盾板4直接与锚固螺栓411接触,减小盾板4的磨损。
其中,如图3、5所示,盾板4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与挡墙2的内壁抵触,盾板4与挡墙2抵触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橡胶条42,挡墙2的内壁预埋有与盾板4抵触的钢板(图中未标示),钢板表面抛光处理,以减小摩擦力。
橡胶条42的设置,起到增加挡墙2与盾板4之间的密封效果,有效地防止水从挡墙2与盾板4之间的缝隙泄漏;橡胶条42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可补偿盾板4因热胀冷缩的造成的间隙,增加密封效果。
如图3、4所示,挡墙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挡水件向靠近或远离溢流口22的方向转动以控制水位的驱动组件,结合图2,驱动组件包括气囊31、充排气管32和阀门33,气囊31固定设置于扩大基础5上,气囊31分别与扩大基础5的顶壁和盾板4远离溢流口22的侧壁抵接,充排气管32设置于扩大基础5上并与气囊31连通,阀门33设置于充排气管32上。
在汛期时,打开阀门33,使气囊31内的空气通过充排气管32排出,使盾板4在水压下自动向远离溢流口22的方向翻转,以减小盾板4的高度,增加泄洪的能力;另外,通过外接的工具如气泵向充排气管32内充气,增加气囊31的体积,从而可驱动盾板4向靠近溢流口22的方向翻转,从而实现提高水位的目的。
其中,如图1、2所示,扩大基础5内埋设有增强塑料管321,充排气管32穿设于增强塑料管321内;增强塑料管321的设置,起到保护充排气管32的目的,防止充排气管32被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3、5所示,扩大基础5上固定设置有与盾板4固定连接以用于限定盾板4位置的限位带51,限位带51由橡胶传动带制成,限位带51通过锚栓511固定设置于扩大基础5上;锚栓511的设置,增加限位带51固定的牢固性。
当向气囊31内充气时,盾板4向靠近溢流孔的方向翻转,直到限位带51被拉紧,盾板4停止翻转,防止充气过多而导致盾板4翻转角度过大而使盾板4折断。
另外,如图2、3所示,在盾板4上设置有若干的用于检测水位的传感器(图中未标示),在挡墙2上设置有与充排气管32连通的气泵,挡墙2上设置有电控设备,气泵、传感器、阀门33与电控设备电性连接,以自动控制阀门33以及气泵启停,在水位较高时,打开阀门33放气,以实现自动泄洪的目的。
工作时:在汛期时,打开阀门33,使气囊31内的空气通过充排气管32排出,使盾板4在水压下自动向远离溢流口22的方向翻转,以减小盾板4的高度,增加泄洪的能力;在枯水期,通过外接的气泵等工具向充排气管32内充气,增加气囊31的体积,从而可驱动盾板4向靠近溢流口22的方向翻转,从而实现提高水位的目的。
通过设置挡墙2将竖井1围挡,起到遮蔽竖井1的目的,盖板21将竖井1的井口遮蔽,没有空洞出现,安全可靠,整体较为美观,适合景观打造。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包括竖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1)周围设置有用于包围竖井(1)的挡墙(2),所述挡墙(2)的顶壁且位于竖井(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1),所述挡墙(2)的侧壁开设有溢流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2)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溢流口(22)的挡水件,所述挡墙(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挡水件向靠近或远离溢流口(22)的方向转动以控制水位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为盾板(4),所述盾板(4)与挡墙(2)软连接,所述挡墙(2)上设置有扩大基础(5),溢流口(22)位于扩大基础(5)与盖板(21)之间,所述盾板(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通过锚固螺栓(411)固定设置于扩大基础(5)的顶壁上,所述锚固螺栓(411)上套设于橡胶垫(6),所述橡胶垫(6)的一端与锚固螺栓(411)的螺栓头抵接、另一端与安装板(41)的顶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板(4)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与挡墙(2)的内壁抵触,所述盾板(4)与挡墙(2)抵触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橡胶条(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囊(31)、充排气管(32)和阀门(33),所述气囊(31)固定设置于扩大基础(5)上,所述气囊(31)分别与扩大基础(5)的顶壁和盾板(4)远离溢流口(22)的侧壁抵接,所述充排气管(32)设置于扩大基础(5)上并与气囊(31)连通,所述阀门(33)设置于充排气管(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基础(5)内埋设有增强塑料管(321),所述充排气管(32)穿设于增强塑料管(3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基础(5)上固定设置有与盾板(4)固定连接以用于限定盾板(4)位置的限位带(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51)通过锚栓(511)固定设置于扩大基础(5)上。
CN201920449308.2U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 Active CN209873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9308.2U CN209873740U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9308.2U CN209873740U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3740U true CN209873740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8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49308.2U Active CN209873740U (zh) 2019-04-03 2019-04-03 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3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81068A (zh) 一种组合的箱式防洪子堤及其抢险方法
CN209873740U (zh) 一种闸门与竖井联合式溢洪道
CA2008582A1 (en) Concrete dam bottom discharge works
CN107882400A (zh) 一种浮箱式自上浮防水淹停车位和停车区
CN209339049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交通安全栅栏
CN208842204U (zh) 汽车防水罩
CN210117698U (zh) 一种水利水电堤防工程用排水闸板
CN107939106A (zh) 一种船坞式自上浮防水淹停车位和停车区
CN109797668B (zh) 一种涵洞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033547U (zh) 一种气膜安装结构
CN207891962U (zh) 一种升降式给水栓保护装置
CN207553270U (zh) 一种双层下水道井盖
CN201172809Y (zh) 抗洪智能组合防水墙
CN207138186U (zh) 绿化带围绕隔离行人喷泉
CN207295617U (zh) 一种可移动快速安装式应急防淹气管墙
JP2004124448A (ja) 空圧式起伏ゲート
KR100545135B1 (ko) 설치 및 보수가 용이한 제방옹벽
CN110820701A (zh) 水利水电进水口布置结构
CN21607497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CN210002343U (zh) 一种组合式的溢流坝结构
CN207405586U (zh) 一种燕尾式橡胶气囊
CN210197579U (zh) 一种防倒灌通风井
JPS6325188B2 (zh)
JP2004060362A (ja) 起伏ゲート
CN207176889U (zh) 一种下水道井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