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2434U - 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2434U
CN209872434U CN201822129798.6U CN201822129798U CN209872434U CN 209872434 U CN209872434 U CN 209872434U CN 201822129798 U CN201822129798 U CN 201822129798U CN 209872434 U CN209872434 U CN 209872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rod
mounting seat
water inlet
peripher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297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联星
吴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21297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2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2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2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包括滤芯外壳体,和设置在该滤芯外壳体内的滤芯,所述滤芯包括上安装座、下安装座和炭棒,所述炭棒的底部插接在所述下安装座上,顶部插接在所述上安装座上,所述下安装座与所述滤芯外壳体插接,所述下安装座的外周上部设有若干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与所述滤芯外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上安装座的外周下部设有若干第二凸起,该第二凸起与所述滤芯外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炭棒的外周和所述滤芯外壳体的内周之间形成环形的进水空间,所述炭棒的内周形成柱形的出水空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压式的进水方式,提高了炭棒滤芯的出水的流量;此外,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的设置防止了炭棒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周向晃动的情况。

Description

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
背景技术
炭棒广泛应用于净水器领域中,作为净水器的其中一级净水用滤芯,其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原理,可以对水体进行有效的过滤。
目前,采用炭棒作为滤芯的结构,通常采用内压式进水方式,由于炭棒为外松内紧式结构,此外,由于炭棒为环柱形,其外周的表面积远大于内周,从内至外的过滤方式,会降低过滤速度,影响水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以提高炭棒滤芯的出水量大小,且可以对炭棒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炭棒在使用中出现晃动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包括滤芯外壳体,和设置在该滤芯外壳体内的滤芯,所述滤芯外壳体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呈顶部敞口的空心柱形,在该壳体的顶部敞口处扣合有一盖体,所述壳体的底板外侧设有与滤芯安装底座连接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壳体的底板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滤芯的插接口,该插接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滤芯包括上安装座、下安装座和炭棒,所述炭棒的底部插接在所述下安装座上,顶部插接在所述上安装座上,所述下安装座与所述插接口插接,所述下安装座的外周上部设有若干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上安装座的外周下部设有若干第二凸起,该第二凸起与所述盖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炭棒的外周和所述壳体的内周之间形成环形的进水空间,该进水空间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炭棒的内周形成柱形的出水空间,该出水空间与所述插接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浓水从进水通道进入到环形的进水空间内,并从炭棒的外周经过炭棒的过滤进入到炭棒内周柱形的出水空间中,并由插接口进入到出水通道内,从而完成对浓水的净化和输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压式的进水方式,提高了炭棒滤芯的出水的流量。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的外周分别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利用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与壳体的内壁抵接,从而对炭棒的上、下两端起到了支撑作用,防止炭棒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周向晃动的情况,防止下安装座与插接口的连接处出现疲劳断裂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下安装座呈圆形片状结构,其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形成插接块,该插接块与所述插接口插接,且所述插接口和插接块周向密封;所述下安装座的顶部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中间位置设有通水孔,该通水孔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块,该通水孔的底部贯穿所述插接块;所述下安装座的顶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定位环,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该第一定位环的外周上部;所述炭棒的下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外周和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内周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安装座呈圆形片状结构,其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定位块,所述上安装座的底部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该第二定位环的外周下部;所述炭棒的上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外周和所述第二定位环的内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壁呈弧形,该第一凸起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定位环的上表面齐平,第一凸起的底部被一倾斜平面切割形成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外周连接。采用这种设计结构,第一斜面在下,在安装时,可以无需对准壳体的顶部敞口处,第一斜面可以在下安装座向下运动时起到调节下安装座轴线位置的作用,从而便于安装;而如果第一凸起的底部为平面,则需在安装时仔细对准壳体的顶部敞口,防止出现干涉。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起包括八字形布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相互远离端与所述上安装座的外周连接,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相互靠近端通过一柱形面连接;所述第二凸起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定位环的下表面齐平,所述第二凸起的顶部被一倾斜平面切割形成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定位环的外周连接。由于盖体的内壁与第二凸起的外周抵接,则在安装盖体时,需要调节好盖体的轴线方向,防止盖体的底部与第二凸起的顶部出现干涉;而本实用新型将第二凸起的顶部设计为斜面,则可以在盖体下降的过程中,调节盖体相对于上安装座的周向位置,从而便于盖体的快捷安装,而无需费力对准盖体和壳体的轴线方向。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相互垂直的限位板,所述上安装座的顶部中间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圆形凹槽,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所述圆形凹槽的底壁抵接,则限位板可以限制炭棒向上运动的自由度,确保炭棒、上安装座、下安装座三者的连接紧密,防止未经过滤的浓水进入到炭棒内周的出水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上均对称地开设有两个缺口,两个缺口之间形成有分隔板,在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位于所述缺口的下部;在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均设置有锁水结构,该锁水结构包括一弹簧和一封堵块,该封堵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缺口的开口宽度;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封堵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封堵块与所述密封圈的内周过盈配合,当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封堵块贴近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顶壁。在将滤芯外壳体安装到滤芯安装底座上时,滤芯安装底座上的相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会插入壳体上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从而将封堵块向上顶起,从而使得滤芯安装底座上的进水口与壳体的进水通道的缺口连通,滤芯安装底座上的出水口和壳体的出水通道的缺口连通;在需要更换滤芯时,将装有滤芯的壳体一并取下,在取出壳体时,随着壳体与滤芯安装底座的逐渐分离,封堵块在压缩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逐渐回弹,在壳体与滤芯安装底座脱离时,弹簧回复自由状态,此时的封堵块的外周与密封圈的内周贴合,形成了良好地密封,从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缺口处倒流的液体会被封堵块阻断,有效防止了液体的倒流,使得滤芯的拆卸过程更加的干净卫生;此外,传统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置有一个缺口,为便于水流通过,该缺口通常设计尺寸较大,而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封堵块需要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上下移动,较大尺寸的缺口,容易使得封堵块意外进入缺口中,影响滤芯的正常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一个缺口变更为两个缺口对称设计,既保证了水流的大小,还可以对封堵块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封堵块进入到缺口中。
优选地,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置有上小下大的台阶孔,当所述壳体与底座连接时,所述封堵块的顶部抵靠在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上,台阶面可以起到限位作用,确保在壳体与底座连接后,封堵块的上表面贴合在台阶面上,防止封堵块出现倾斜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封堵块呈圆台形,其外周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弹簧的方向逐渐减小,采用这种设计结构,在拆卸滤芯时,便于封堵块顺利回弹至与密封圈接触。
优选地,所述封堵块的顶部设有一凹槽,该凹槽的底壁上一体成型有凸起,所述弹簧套设在该凸起的外周,且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固定连接。则在弹簧的压缩或自由状态下,该凸起会对弹簧的一端起到支撑作用,在弹簧运动时提高其轴线的直线度,防止弹簧非正常受力,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顶部高于所述凹槽的上边缘,以增加凸起与弹簧的接触长度。
优选地,所述凸起呈十字形,以减轻封堵块的重量,便于封堵块在弹簧的作用下顺利回弹至与密封圈接触,起到密封锁水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封堵块的底部边缘处倒有圆角,以降低封堵块的底部边缘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封堵块的顺利回弹,同时圆角的设置可以防止密封圈受损,有利于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封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滤芯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下安装座、上安装座和炭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滤芯外壳体;2-滤芯;3-进水空间;4-出水空间;5-滤芯安装底座;
11-壳体;12-盖体;13-密封圈;14-弹簧;15-封堵块;21-上安装座;22-下安装座;23-炭棒;51-进水接头;52-出水接头;
111-进水通道;112-出水通道;113-插接口;114-台阶孔;115-缺口;116-分隔板;121-限位板;151-凹槽;152-凸起;153-圆角;211-第二定位块;212-第二定位环;213-第二凸起;214-圆形凹槽;221-插接块;222-第一定位块;223-第一定位环;224-第一凸起;225-导流板;226-螺旋导水板;
2131-第一平面;2132-第二平面;2133-柱形面;2134-第二斜面;2241-第一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包括滤芯外壳体1和设置在该滤芯外壳体1内的滤芯2。
上述滤芯外壳体1包括壳体11,该壳体11呈顶部敞口的空心柱形,且在壳体11顶部敞口处扣合有盖体12,壳体11的底板外侧设有进水通道111和出水通道112,在壳体11的底板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滤芯的插接口113,该插接口113与出水通道112连通。
上述滤芯2包括上安装座21、下安装座22和炭棒23,该炭棒23是以活性炭为原料,再以低热熔性的粘着剂组成其结构,连续挤压成型,然后低温烧结固化,形成一定的强度;炭棒23呈环柱形,其底部插接在下安装座22上,顶部插接在上安装座21上,其中,下安装座22与插接口113插接;在炭棒23的外周和壳体11的内周之间形成环形的进水空间3,该进水空间3与进水通道111连通,炭棒23的内周形成柱形的出水空间4,该出水空间4与插接口113连通。
本实施例中,浓水从进水通道111进入到环形的进水空间3内,并从炭棒23的外周经过炭棒的过滤进入到炭棒内周柱形的出水空间4中,并由插接口113进入到出水通道112内,从而完成对浓水的净化和输出;本实施例采用外压式进水方式,可以提高炭棒滤芯出水的流量,保证净水器的水流大小。
具体地,参考图3,上述下安装座22呈圆形片状结构,其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形成插接块221,该插接块221与所述插接口113插接,且插接块221的周向开设有两个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使得插接口113和插接块221之间形成周向密封;下安装座22的顶部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定位块222,在第一定位块222的中间位置设有通水孔(图中未示出),该通水孔的顶部贯穿第一定位块222,该通水孔的底部贯穿插接块221;下安装座22的顶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定位环223,在该第一定位环223的外周上部设有若干第一凸起224,该第一凸起224与壳体11的内壁抵接;在安装炭棒23时,炭棒23的下端卡接在第一定位块222的外周和第一定位环223的内周之间,第一凸起224与壳体11内壁抵接,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炭棒23周向晃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224的数量为四个,相邻两个第一凸起224之间便于水流通过。
具体地,上述第一凸起224的外壁呈弧形,该第一凸起224的顶部与第一定位环223的上表面齐平,第一凸起224的底部被一倾斜平面切割形成第一斜面2241,该第一斜面2241与所述第一定位环223的外周连接,在安装时,第一斜面2241在下,可以无需对准壳体11的顶部敞口处,第一斜面2241可以在下安装座22向下运动时起到调节下安装座22轴线位置的作用,从而便于安装。
具体地,参考图4,上述上安装座21呈圆形片状结构,其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定位块211,上安装座21的底部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定位环212,在该第二定位环212的外周下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凸起213,该第二凸起213的与盖体12的内壁抵接;在安装炭棒23时,炭棒23的上端卡接在第二定位块211的外周和第二定位环212的内周之间,第二凸起213与盖体12的内壁抵接,可以起到支撑作用,结合第一凸起224,可以有效防止炭棒23的周向晃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凸起213的数量为四个。
具体地,上述第二凸起213包括八字形布置的第一平面2131和第二平面2132,第一平面2131和第二平面2132的相互远离端与上安装座21的外周连接,第一平面2131和第二平面2132的相互靠近端通过一柱形面2133连接,该柱形面2133相当于在第一平面2131和第二平面2132的连接处设置的圆角;第二凸起213的底部与第二定位环212的下表面齐平,第二凸起213的顶部被一倾斜平面切割形成第二斜面2134,该第二斜面2134与第二定位环212的外周连接。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的上安装座21的顶部高于壳体11的顶部,将第二凸起213的顶部设计为斜面,则可以在盖体12下降的过程中,调节盖体12相对于上安装座21的周向位置,从而便于盖体12的快捷安装,而无需费力对准盖体12和壳体11的轴线方向。
具体地,参考图4和图5,上述盖体12的顶部设有相互垂直的限位板121,在上安装座21的顶部中间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圆形凹槽214,限位板121的底部与圆形凹槽214的底壁抵接,则限位板121可以限制炭棒23向上运动的自由度,确保炭棒23、上安装座21、下安装座22三者的连接紧密,防止未经过滤的浓水进入到炭棒23内周的出水空间4中。
参考图2、图6和图7,上述进水通道111和出水通道112内设置有上小下大的台阶孔114,该台阶孔114上对称地开设有两个缺口115,其中,出水通道112的缺口115与插接口113连通,此外该台阶孔114的大孔的侧壁设有密封圈13,该密封圈13位于缺口115的下部,以不遮挡缺口115为宜。
在进水通道111和出水通道112内均设置有锁水结构,该锁水结构包括一弹簧14和一封堵块15,弹簧14的顶部与台阶孔114的顶壁固定连接,弹簧14的底部与封堵块15的顶部固定连接,当弹簧14处于自由状态时,封堵块15与密封圈13的内周过盈配合,当弹簧14处于压缩状态时,封堵块15抵靠在台阶孔114的台阶面上。
本实施例的滤芯外壳体1需要配合相应的滤芯安装底座5使用(参考图8),该滤芯安装底座5上设有进水接头51和出水接头52,在安装时,进水接头51插入进水通道111内,出水接头52插入出水通道112内,封堵块15在进水接头51和出水接头52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随着封堵块15的逐渐上移,缺口115逐渐与相应地进水接头51和出水接头52连通,使得浓水从进水通道111的缺口115处进入,经炭棒23(图中未示出)过滤后的净水从出水通道112的缺口115处排出;在需要更换滤芯2时,将装有滤芯2的壳体11一并取下,在取出壳体11时,随着壳体11与滤芯安装底座5的逐渐分离,封堵块15在压缩的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逐渐回弹,在壳体11与滤芯安装底座5脱离时,弹簧14回复自由状态,此时的封堵块15的外周与密封圈13的内周贴合,形成了良好地密封,有效防止了壳体11内的液体倒流,使得滤芯2的拆卸过程更加的干净卫生。
具体地,上述两个缺口115之间形成有分隔板116,且缺口115的开口宽度小于封堵块15的直径,这种设计方式既保证了水流的正常通过,还可以对封堵块15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封堵块15进入到缺口115中。
进一步地,上述封堵块15呈圆台形,其外周的直径沿远离弹簧14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便于封堵块15顺利回弹至与密封圈13接触;在封堵块15的顶部设有一凹槽151,该凹槽151的底壁上一体成型有十字形的凸起152,且该凸起152的顶部高于凹槽151的上边缘,弹簧14套设在该凸起152的外周,弹簧14的底部则与凹槽151的底壁固定连接;此外,在封堵块15的底部边缘处倒有圆角153,以降低封堵块15的底部边缘与密封圈13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封堵块15的顺利回弹,同时,由于密封圈13为橡胶材质,圆角153的设置可以防止密封圈13受损,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下安装座22的结构不同,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安装座22也呈圆形片状结构,其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形成插接块221,该插接块221与所述插接口113插接,且插接块221的周向开设有两个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使得插接口113和插接块221之间形成周向密封;下安装座22的顶部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定位块222,在第一定位块222的中间位置设有通水孔(图中未示出),该通水孔的顶部贯穿第一定位块222,该通水孔的底部贯穿插接块221;下安装座22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环223,该第一定位环223绕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块222的外周,在安装时,炭棒23的底部卡接在第一定位块222的外周和第一定位环223的内周之间;下安装座22的顶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柱形薄壁状的导流板225,上安装座21的第二凸起213抵接在该导流板225的内壁上,该导流板225的内周与炭棒23的外周之间形成一定缝隙,且在导流板225的内周设置有螺旋导水板226,该螺旋导水板226与导流板225一体成型,且螺旋导水板226与炭棒23的外周抵接。
本实施例中,导流板225的外周与壳体(图中未示出)的内周之间形成进水空间(图中未示出),则从进水通道111进入的浓水,会向上运动至导流板225的顶端,在从导流板225与上安装座21之间的缝隙处进入到导流板225的内周和炭棒23的外周之间,并在螺旋导水板226的作用下,呈螺旋状向下运动,在进水水压的作用下,浓水边向下做螺旋运动,边渗透进入炭棒23中,实现水体的净化;本实施例增设导流板225和螺旋导水板226,可以使得浓水与炭棒23均匀接触,防止因炭棒23上下使用不均而导致的使用寿命下降;此外,螺旋向下运动会降低水流向下运动的速度,从而使得炭棒23的上部得到更充分的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包括滤芯外壳体,和设置在该滤芯外壳体内的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芯外壳体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呈顶部敞口的空心柱形,在该壳体的顶部敞口处扣合有一盖体,所述壳体的底板外侧设有与滤芯安装底座连接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壳体的底板内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滤芯的插接口,该插接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所述滤芯包括上安装座、下安装座和炭棒,所述炭棒的底部插接在所述下安装座上,顶部插接在所述上安装座上,所述下安装座与所述插接口插接,所述下安装座的外周上部设有若干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上安装座的外周下部设有若干第二凸起,该第二凸起与所述盖体的内壁抵接;
所述炭棒的外周和所述壳体的内周之间形成环形的进水空间,该进水空间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炭棒的内周形成柱形的出水空间,该出水空间与所述插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安装座呈圆形片状结构,其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形成插接块,该插接块与所述插接口插接,且所述插接口和插接块周向密封;
所述下安装座的顶部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中间位置设有通水孔,该通水孔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块,该通水孔的底部贯穿所述插接块;
所述下安装座的顶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定位环,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该第一定位环的外周上部;
所述炭棒的下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外周和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内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安装座呈圆形片状结构,其底部中间位置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定位块,所述上安装座的底部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该第二定位环的外周下部;
所述炭棒的上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外周和所述第二定位环的内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壁呈弧形,该第一凸起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定位环的上表面齐平,第一凸起的底部被一倾斜平面切割形成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外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起包括八字形布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相互远离端与所述上安装座的外周连接,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相互靠近端通过一柱形面连接;
所述第二凸起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定位环的下表面齐平,所述第二凸起的顶部被一倾斜平面切割形成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定位环的外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相互垂直的限位板,所述上安装座的顶部中间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圆形凹槽,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所述圆形凹槽的底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上均对称地开设有两个缺口,两个缺口之间形成有分隔板,在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位于所述缺口的下部;
在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均设置有锁水结构,该锁水结构包括一弹簧和一封堵块,该封堵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缺口的开口宽度;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封堵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封堵块与所述密封圈的内周过盈配合,当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封堵块贴近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顶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块呈圆台形,其外周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弹簧的方向逐渐减小。
CN201822129798.6U 2018-12-18 2018-12-18 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 Active CN209872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9798.6U CN209872434U (zh) 2018-12-18 2018-12-18 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9798.6U CN209872434U (zh) 2018-12-18 2018-12-18 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2434U true CN209872434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5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29798.6U Active CN209872434U (zh) 2018-12-18 2018-12-18 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24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2317A (zh) * 2020-09-27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和净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2317A (zh) * 2020-09-27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滤芯结构和净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8847B2 (en) Filter cartridge for liquid filteration; assembly; and, methods
JP4334137B2 (ja) ダブルフィルタ
US20060091064A1 (en) Filter apparatus with separable seal support frame
CN103861397A (zh) 空气过滤系统、空气过滤元件和用于更换空气过滤元件的方法
CN102438717A (zh) 具有卡扣安装的过滤器的多级滤芯
JP2009515699A (ja) 液体フィルタ構造、構成要素及び方法
BRPI0413043B1 (pt) Elemento de filtro e conjunto de filtro para elemento de filtro.
US6156198A (en) Filter element for a fluid filter
CN209872434U (zh) 炭棒外压式进水结构
CN109432870B (zh) 一种用于净水器的滤芯安装结构
CN100389854C (zh) 过滤器及其更换方法和过滤器组件壳体
CN221145372U (zh) 一种球阀组件
CN111389073A (zh) 复合滤芯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6457437U (zh) 一种高效净化滤芯
CN112028183A (zh) 超滤膜滤芯结构、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111888938A (zh) 简易型过滤组件及应用其的滤芯结构
CN217077511U (zh) 一种天然气管路的过滤分离器
CN215370081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滤清器
KR101038738B1 (ko) 정수 필터
CN216044779U (zh) 液压回油滤芯结构
CN220257693U (zh) 一种多层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
CN215058038U (zh) 一种压缩机用油气分离器
CN212141666U (zh) 复合滤芯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20415559U (zh) 一种双重过滤燃油滤清器
CN219197430U (zh) 一种机油滤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