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1110U - 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1110U
CN209871110U CN201920593520.6U CN201920593520U CN209871110U CN 209871110 U CN209871110 U CN 209871110U CN 201920593520 U CN201920593520 U CN 201920593520U CN 209871110 U CN209871110 U CN 209871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plate
coll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935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u Ruise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u Ruis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u Ruise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u Ruis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935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1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1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1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承载机构及第一支柱,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第一减震机构及轴承,第一支柱的底部与箱体的底板固定连接,承载板的一侧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与第一支柱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减震机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承载板的顶部;承载机构为多个,多个承载机构沿第一支柱的轴线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通过承载机构与第一支柱转动连接,能将运输过程中外界产生的部分震动转化为圆周运动,减少电路板受到的震动,同时承载板上的第一减震机构能进一步分解电路板受到的震动,避免电路板与承载机构的硬接触,从而有效降低了电路板的损坏率。

Description

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板是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的一种表现工具,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运输,电路板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碰撞,由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较为精密,在运输时受到碰撞容易使电子元件受损,造成电路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通过承载机构与第一支柱转动连接,能使得电路板在运输过程中将外界产生的部分颠簸、震动转化为圆周运动,同时承载板上的第一减震机构能进一步分解电路板受到的震动,避免电路板与承载机构的硬接触,从而有效降低了电路板的损坏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具体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包括,箱体、承载机构及第一支柱,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第一减震机构及轴承,所述第一支柱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一侧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与第一支柱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减震机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的顶部,用于承载电路板并为电路板提供减震支撑;
所述承载机构为多个,多个承载机构沿所述第一支柱的轴线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圆柱体空心结构,所述承载板为与箱体同轴的扇形结构,且承载板的面积小于箱体横截面积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柱的底部设置有一一体成形的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箱体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滑槽,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环形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块、支撑板及固定柱,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置有插槽,固定柱的底部与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插槽匹配的插块,所述插槽还包括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插槽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块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块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盖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软垫。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垫。
进一步的,所述插块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滚珠,所述插槽内壁与所述第一滚珠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滚珠的直径,第一滚珠与多个所述第二滚珠滚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还包括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板及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防撞支柱及第二减震弹簧,所述防撞支柱为顶部设置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开口直径小于防撞支柱的内径,防撞支柱的底部与所述箱体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板包括面板、压块及限位块,所述压块的一端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压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柱内且与防撞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插接于所述防撞支柱内,所述限位块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承载机构与第一支柱转动连接,能使得电路板在运输过程中将外界产生的部分颠簸、震动转化为圆周运动,减少电路板受到的震动,同时承载板上的第一减震机构能进一步分解电路板受到的震动,避免电路板与承载机构的硬接触,从而有效降低了电路板的损坏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隐去箱体盖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减震机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箱体,110-滑槽,210-承载板,220-轴承,211-第三凹槽,212-滑块,230-第一减震机构,231-连接块,232-支撑板,233-固定柱,234-插块,235-第一减震弹簧,236-第一滚珠,237-第二滚珠,238-第一凹槽,239-第二凹槽,240-盖板,250-第一软垫,260-第二软垫,300-第一支柱,400-电路板,510-防撞板,520-第二减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及图2,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包括,箱体100、承载机构及第一支柱300,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210、第一减震机构230及轴承220,第一支柱300的底部与箱体100的底板固定连接,承载板210的一侧与轴承220的外圈固定连接,轴承220的内圈与第一支柱300的外壁固定连接;承载板21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电路板400的第三凹槽211,第一减震机构230数量为4个且4个第一减震机构230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211内的四角处,用于承载电路板400并为电路板400提供减震支撑;承载机构为多个,多个承载机构沿第一支柱300的轴线均匀分布,呈多层次的重叠设置,箱体100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滑槽110,承载板210的底部设置有与环形滑槽110匹配的滑块212,承载板210通过滑块212与环形滑槽110滑动连接。
箱体100为圆柱体空心结构,箱体100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箱体盖板,承载板210为与箱体100同轴的扇形结构,且承载板210的面积小于箱体100横截面积的二分之一,工作人员在放、取电路板400时,能方便的通过转动承载板210实现每层电路板400的取、放,而不会被上层承载板210遮挡,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柱300设置在相同底部中心,第一支柱300的底部设置有一一体成形的法兰,法兰与箱体100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承载板210的圆心与第一支柱300及箱体100圆心重合,承载板210的夹角为150度,承载板210的夹角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参照图3,第一减震机构230包括连接块231、支撑板232及固定柱233,连接块231与支撑板232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柱233的顶部设置有插槽,固定柱233的底部与承载板210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柱233为圆柱体结构。支撑板2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与插槽匹配的插块234,插槽还包括第一减震弹簧235,第一减震弹簧235的一端与插槽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插块234底部固定连接。
参照图4,插块234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238,第一凹槽238内设置有第一滚珠236,插槽内壁与第一滚珠23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239。第一凹槽238内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滚珠237,第二滚珠237的直径小于第一滚珠236的直径,多个第二滚珠237分别与第一凹槽238的内壁接触,第一滚珠236一方面与多个第二滚珠237接触,另一方面与第二凹槽239内壁接触,在支撑板232受到压力或箱体100受到外力造成震动从而引起插块234在插槽内上下运动时,能有效降低插块234与插槽内壁的摩擦,避免长期使用造成磨损,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更好的滤除震动。
承载机构还包括盖板240,盖板240与连接块231可拆卸的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块23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插槽,盖板240底部设置有与第二插槽匹配的第二插块234,第二插块234插接于第二插槽内,使得盖板240与连接块231可拆卸的连接;盖板240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软垫250,第一软垫250与电路板400接触且完全覆盖电路板400。支撑板2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垫260,第二软垫260与电路板400接触,使用时,将电路板400的4角分别放置在4个第一减震机构230的第二软垫260上,电路板400的正面即设置有电子元件的一面朝向第三凹槽211的底部,由于电子元件悬空,使得在存放、运输电路板400的过程中不会因外物的接触而对电路板400上的元件造成损坏,盖板240通过其4角的第二插块234分别插接在4个连接块231的第二插槽内,使得第一软垫250与电路板400的背面接触,同时实现对电路板400的限位。
箱体100还包括防撞机构,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板510及第二减震机构520,第二减震机构520至少设置4个,分别设置在对应于防撞板510的4角处,第二减震机构520包括防撞支柱及第二减震弹簧,防撞支柱为顶部设置有开口的中空结构,开口直径小于防撞支柱的内径,防撞支柱的底部与箱体100外壁固定连接;防撞板510包括面板、压块及限位块,压块的一端与面板固定连接,压块的另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弹簧设置在防撞支柱内且与防撞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压块插接于防撞支柱内,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开口的直径,从而实现对面板的限位。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00外壁分别设置有2个防撞机构,当运输过程中发生颠簸或急刹车造成箱体100位移、碰撞时,面板吸收碰撞的力使得压块向箱体100外壁运动,从而对第二减震弹簧实施压力,通过第二减震弹簧滤除部分压力,能有效的降低碰撞受到的力,同时,通过防撞板510与第二减震机构520的配合,能有效的对箱体100进行保护,从而对箱体100内的电路板400进行保护,降低电路板400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承载机构及第一支柱,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第一减震机构及轴承,所述第一支柱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一侧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与第一支柱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减震机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的顶部,用于承载电路板并为电路板提供减震支撑;
所述承载机构为多个,多个承载机构沿所述第一支柱的轴线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圆柱体空心结构,所述承载板为与箱体同轴的扇形结构,且承载板的面积小于箱体横截面积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的底部设置有一一体成形的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箱体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滑槽,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环形滑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块、支撑板及固定柱,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置有插槽,固定柱的底部与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插槽匹配的插块,所述插槽还包括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插槽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块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块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盖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软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软垫。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滚珠,所述插槽内壁与所述第一滚珠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滚珠的直径,第一滚珠与多个所述第二滚珠滚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板及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防撞支柱及第二减震弹簧,所述防撞支柱为顶部设置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开口直径小于防撞支柱的内径,防撞支柱的底部与所述箱体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板包括面板、压块及限位块,所述压块的一端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压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防撞支柱内且与防撞支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插接于所述防撞支柱内,所述限位块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
CN201920593520.6U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 Active CN209871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3520.6U CN209871110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3520.6U CN209871110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1110U true CN209871110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2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93520.6U Active CN209871110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11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7642A (zh) * 2023-07-10 2023-08-11 深圳市鑫恒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pcba板的自动化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7642A (zh) * 2023-07-10 2023-08-11 深圳市鑫恒天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pcba板的自动化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1110U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运输装置
CN104925437B (zh) 一种面向smd的可扩展智能仓储系统
CN208761538U (zh) Pcb板运输装置
JP2019529203A (ja) 物品移動システム、ボール車輪、ならびに関連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7695812A (zh) 一种用于弹簧制造的磨削设备
US20030035281A1 (en) Shock absorber module
CN210593357U (zh) 一种基于电磁阻尼减震的运输箱
US20030112717A1 (en) Library performance scaling with incremental height gradient robotics
US5345253A (en) Track ball base structure
CN214777428U (zh) 一种空间可调节的内齿圈存放装置
CN204713841U (zh) 一种面向smd的可扩展仓储系统
CN207225988U (zh) 一种机械密封用轴封箱
CN104840213B (zh) 一种用于ct机的影像采集装置及相应的ct机
KR20080009781A (ko) 볼 베어링
CN207684047U (zh) 一种医疗器械运输用防碰撞机构
CN211211971U (zh) 一种图书馆用的借书还书的存放装置
CN111661123A (zh) 一种计算机辅助加工运输设备
CN209496425U (zh) 一种仓体单元、货道传送机构及自助设备
CN220823404U (zh) 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机柜
CN208033725U (zh) 一种轴承座生产用钻孔装置
CN212125855U (zh) 一种变速箱壳体加工用移动式货架
CN211224418U (zh) 工件收纳盒
CN212448175U (zh) 一种丸剂袋装机分装转盘
CN213544686U (zh) 一种一维转台
KR102659593B1 (ko) 차량용 허브 베어링을 위한 볼 케이지 조립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