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746U - 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746U
CN209870746U CN201920357583.1U CN201920357583U CN209870746U CN 209870746 U CN209870746 U CN 209870746U CN 201920357583 U CN201920357583 U CN 201920357583U CN 209870746 U CN209870746 U CN 209870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landing gear
wing
fuselages
mai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75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伟
陈光伟
孙勇
李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75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包括机翼、机身、尾翼以及挂舱。机翼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机身固定连接于机翼,机身具有动力组件和起落架;尾翼设于机身的后端,尾翼设置有第二起落架;挂舱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组件,以使挂舱可拆装地连接于机翼,挂舱设置有第三起落架。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挂舱的安装或拆卸,而在运输模式和转场模式之间转换。运输模式下,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起落架和第三起落架起落;转场模式下,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起落。该飞行器通过可拆装的挂舱设计,可更换不同挂舱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同时兼顾运输模式和转场模式的作业需要,解决了传统飞行器的使用局限性问题。

Description

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飞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利用飞行器,尤其是无人机等实现货物运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现有货运固定翼无人机为例,其结构一般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机翼以及设置在机身尾部的尾翼,其运输过程需要将货物装入机身内部货舱。然而,由于不同货物对货舱的要求不同,同一款飞机的机身货舱设计并不能满足所有的货物需求,使得现有的固定翼无人机在使用方面具有其局限性。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种种问题。
需注意的是,前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运输和转场等不同功能需要的飞行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包括机翼、机身、尾翼以及挂舱;机翼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机身固定连接于机翼,机身具有动力组件和起落架。尾翼设于机身的后端,尾翼设置有第二起落架;挂舱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组件,以使挂舱可拆装地连接于机翼,挂舱设置有第三起落架;其中,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挂舱的安装或拆卸,而在运输模式和转场模式之间转换;其中,运输模式下,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起落架和第三起落架起落;转场模式下,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起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机翼包括前主梁和后主梁,第一连接组件设于前主梁;或者,第一连接组件设于后主梁;或者,第一连接组件设于前主梁和后主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机翼包括前主梁和后主梁,多个第一连接件中的一部分设于前主梁,另一部分设于后主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前主梁上的第一连接件和后主梁的第一连接件的数量相同,且对称布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铰链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飞行器具有多个机身,且多个机身相间隔地布置且连接于机翼。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飞行器具有对称布置的偶数个机身。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飞行器具有两个机身,且两个机身相间隔地对称连接于机翼,尾翼设置于两个机身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机翼的位于两个机身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机翼的位于每两个相邻机身之间的多个位置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第一连接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起落架为两个,两个第一起落架分别设于两个机身前端的底部,第二起落架设于尾翼底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运输模式下,第三起落架与两个第一起落架呈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或后三点式起落架布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挂舱设有一体式第三起落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尾翼为V型尾翼。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提出的飞行器的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公开提出的飞行器,包括机翼、机身、尾翼以及挂舱。机翼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机身固定连接于机翼,机身具有动力组件和第一起落架。尾翼设于机身的后端,并设置有第二起落架。挂舱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组件,以使挂舱可拆装地连接于机翼,还设置有第三起落架。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挂舱的安装或拆卸,而在运输模式和转场模式之间转换;其中,运输模式下,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起落;转场模式下,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起落架和第三起落架起落。通过上述设计,当该飞行器不安装挂舱时,可以进行无挂载长航程的转场飞行,当进行运输模式时,可根据货物的体积大小配合使用不同尺寸的挂舱,进而满足不同要求的货物运输需求,保证载货量。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公开实施例能更容易理解,以下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应该注意,根据工业上的标准范例,各个部件未必按照比例绘制,且仅用于图示说明的目的。实际上,为了让讨论清晰易懂,各个部件的尺寸可以被任意放大或缩小。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飞行器的部分仰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前视图;
图3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俯视图;
图4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侧视图;
图5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立体图;
图6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前视图;
图7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俯视图;
图8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侧视图;
图9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机翼;
110:第一连接组件;
111:第一连接件;
120:前主梁;
130:后主梁;
200:机身;
210:动力组件;
220:第一起落架;
230:尾撑;
300:尾翼;
310:第二起落架;
400:挂舱;
410:第三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公开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公开。
在对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公开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出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飞行器的部分仰视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所指的飞行器可以是无人机,也可以将本公开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飞行器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公开提出的飞行器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公开提出的飞行器主要包括机翼、机身、尾翼以及挂舱,需说明的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结构为其部分示意图,并未示出例如挂舱等结构。配合参阅图2至图9所示,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公开原理的飞行器的部分前视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公开原理的飞行器的部分俯视图;图4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侧视图;图5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立体图;图6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前视图,图7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俯视图;图8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侧视图;图9是图1示出的飞行器的立体图;其中,图6-图9示出的均为飞行器安装挂舱后的结构。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公开提出的飞行器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翼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110;机身200,固定连接于机翼100,机身200具有动力组件210和第一起落架220;尾翼300,设于机身200的后端,且设置有第二起落架310;以及挂舱400,挂舱400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组件110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组件,以使挂舱400可拆装地连接于所述机翼100,该挂舱还设置有第三起落架410(见图8);其中,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挂舱400的安装或拆卸,而在运输模式和转场模式之间转换。其中,运输模式下,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起落架220和第三起落架410起落;转场模式下,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第一起落架220和第二起落架310起落。
需注意的是,上述“挂舱”可作为货舱,所述“运输模式”是指该飞行器安装挂舱后,将货物装载入该挂舱内进行运输的飞行模式。所述“转场模式”是指无挂舱的飞行器,由现驻地点起飞转到另一指定地点着陆的飞行模式。本公开的优点在于,当该飞行器不安装挂舱时,可以进行无挂载长航程的转场飞行;当进行运输模式时,可根据货物的体积大小配合使用不同尺寸的挂舱,进而满足不同要求的货物运输需求,保证足够的载货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翼100包括前主梁120和后主梁130,第一连接组件110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件111。以第一连接组件110具有多个第一连接件111为例,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111设于前主梁120和后主梁130上,例如该多个第一连接件111的一部分设于前主梁120上,另一部分设于后主梁130上,前主梁120上的第一连接件111和后主梁130的第一连接件111的数量相同并对称布置,但不以此为限。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安装的挂舱受重均匀。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进一步调节多个第一连接件的位置调节挂舱重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组件还可以全部设于前主梁;或者,第一连接组件亦可全部设于后主梁,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未图示)可以通过任意方式相配合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铰链连接等。第二连接组件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未图示),进而与第一连接组件110的多个第一连接件相配合连接。第二连接组件可以设置于挂舱400上,即与挂舱400一体;也可以为独立连接组件,一端可拆装地连接于所述挂舱400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10。
结合图1-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飞行器具有两个机身200,两个机身200相间隔地对称连接于所述机翼100,尾翼300设置于所述两个机身200之间。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飞行器还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机身200,当具有多个机身时,多个机身200相间隔地布置且连接于所述机翼。进一步地,可以具有对称布置的偶数个所述机身。
第一连接组件的设置方式可根据机身的数量进行相应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飞行器只具有一个机身,第一连接组件110可以设置于该机身200两侧的机翼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飞行器具有两个机身,此时第一连接组件110可设置在所述机翼100的位于所述两个机身200之间的位置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飞行器具有多个机身200,此时第一连接组件110可根据需要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机身之间的至少一个位置上。
具体而言,如图1-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机身200包括动力组件210、起落架、尾撑230。其中,尾撑230内设置有控制、航点等系统设备,动力组件可以为带有螺旋桨的双发动机或四发动机设计,但不限于此。在两个机身200之间还设有尾翼300。其中尾翼300可以为V型尾翼,优选地,为下V型尾翼。机翼100内部还可以设有油箱。当然,上述结构仅为示例性结构,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结合图1-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飞行器的第一起落架220为两个,两个第一起落架220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机身200前端的底部,第二起落架310设于尾翼300底部,它们共同构成三点式起落架布局。
如图1-图5所示,当飞行器不安装挂舱400时,进行转场模式作业。例如,其可以采用后三点起飞,以进行远航转场等使用。
如图6-图9所示,当飞行器安装挂舱400时,进行运输模式作业。挂舱400设有第三起落架410,第三起落架410位于挂舱的前端或后端,进一步地,该第三起落架410可以为与挂舱一体式的起落架。
具体地,如图6-图9所示,当运输较重货物时,通过调节使挂舱400重心靠前,进而使尾翼300抬起,使得第二起落架310不能够起支撑作用,两个第一起落架220与第三起落架114构成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或后三点式起落架布局。在此情况下,飞行器的总重较大,速度较高,可以满足对环控要求的货物快速运输的需求。当然,当运输较轻货物时,也通过调节重心可使挂舱400的重心靠后,此时采用后三点起飞,巡航速度低,适用于对环控没有要求的一般货物。
综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飞行器可通过安装或拆卸挂舱,实现运输或转场模式的切换,进而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此外,还可以根据货物的大小或重量更换不同尺寸的挂舱,保证足够的载货量,解决了传统无人机飞行器的使用局限性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范性的,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其他替换、改变和改进。因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5)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翼,所述机翼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
机身,固定连接于所述机翼,所述机身设置有动力组件和第一起落架;
尾翼,设于所述机身的后端,所述尾翼设置有第二起落架;以及
挂舱,所述挂舱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组件,以使所述挂舱可拆装地连接于所述机翼,所述挂舱设置有第三起落架;
其中,所述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挂舱的安装或拆卸,而在运输模式和转场模式之间转换;
其中,运输模式下,所述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起落架和所述第三起落架起落;转场模式下,所述飞行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起落架和所述第二起落架起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包括前主梁和后主梁,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于所述前主梁;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于所述后主梁;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于所述前主梁和所述后主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包括前主梁和后主梁,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中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前主梁,另一部分设于所述后主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梁上的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后主梁的第一连接件的数量相同,且对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铰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具有多个所述机身,且所述多个机身相间隔地布置且连接于所述机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具有对称布置的偶数个所述机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具有两个所述机身,且所述两个机身相间隔地对称连接于所述机翼,所述尾翼设置于所述两个机身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的位于所述两个机身之间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的位于每两个相邻所述机身之间的多个位置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落架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起落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机身前端的底部,所述第二起落架设于所述尾翼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运输模式下,所述第三起落架与两个所述第一起落架呈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或后三点式起落架布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舱设有一体式第三起落架。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为V型尾翼。
CN201920357583.1U 2019-03-20 2019-03-20 飞行器 Active CN209870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7583.1U CN209870746U (zh) 2019-03-20 2019-03-20 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7583.1U CN209870746U (zh) 2019-03-20 2019-03-20 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746U true CN209870746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5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7583.1U Active CN209870746U (zh) 2019-03-20 2019-03-20 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3226B2 (en) Multi-role aircraft with interchangeable mission modules
US8967526B2 (en) Multi-role aircraft with interchangeable mission modules
US8899520B2 (en) Mid-wing airplane
EP2501611B1 (en) Blended wing body cargo airplane
EP1167183B1 (en) Blended wing and multiple-body airplane configuration
US10899447B2 (en) Methods for improvements of the box wing aircraft concept and corresponding aircraft configuration
US6726149B2 (en) Derivative aircraft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GB2495846A (en) Twin-deck aircraft with mid-mounted wing
CN109398705A (zh) 一种货运飞机
CN111268089B (zh) 一种双机身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结构
CN110844065A (zh) 一种载重能力强且可垂直起降的无人飞机
EP2799335B1 (en) A modular aircraft
CN101734376B (zh) 一种可模块化装载伞降回收的小型多用途无人机
CN205022847U (zh) 一种用于巡航监测的高性能固定翼无人机装置
US12017770B2 (en) Electric-propulsion aircraft comprising a central wing and two rotatable lateral wings
CN209870746U (zh) 飞行器
WO2013137915A1 (en) Mid-wing airplane
RU112154U1 (ru) Многоцелевой самолет
CN213008694U (zh) 轻型运输机的机身
CN211281471U (zh) 一种载重能力强且可垂直起降的无人飞机
RU2301175C1 (ru) Вариацион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CN210822720U (zh) 动力模块可前拉/后推互换的无人飞行器
RU2151716C1 (ru) Самолет
RU2112705C1 (ru) Петраплан
CN115402504A (zh) 一种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0

Address after: Room a1905, 19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0

Address after: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6 8th Floor, 76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