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4580U - 三维空间转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三维空间转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4580U
CN209844580U CN201920630927.1U CN201920630927U CN209844580U CN 209844580 U CN209844580 U CN 209844580U CN 201920630927 U CN201920630927 U CN 201920630927U CN 209844580 U CN209844580 U CN 209844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base
support arm
dimensional spac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09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文娟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nhe Intelligent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he Intelligent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nhe Intelligent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309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4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4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4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三维空间转动支架,滑动支臂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滚珠,无线充底座的背部设置有多块带螺纹爪扣,多块带螺纹爪扣包裹所述连接滚珠,带螺纹爪扣外部设置固定螺母,无线充底座可绕连接滚珠转动,上底座中部开设有夹持槽,夹持槽两边分别设置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滑动支臂通过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夹持于夹持槽内,滑动支臂可在夹持槽内滑动,旋转盘上端与上底座连接,旋转盘下端与下底座连接,上底座和下底座可以旋转盘为中心360°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可实现小范围内在三维空间任意转动,满足用户对不同使用角度的需求。

Description

三维空间转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三维空间转动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支架通用实现方式为两节或者三节伸缩,硬件接触硬件阻尼固定,可伸缩的支臂顶端四边包裹圆球结构扭动,所有的阻尼及固定都采用硬件之间摩擦力来实现,两节转轴只能实现两个面方向的转动。所有硬件碰触结构,长时间使用,挤压变形,摩擦扭动会造成结构破坏,可活动角度有限,不能带给用户好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包括转动底座、滑动支臂和无线充底座,所述转动底座中部开设一夹持槽,所述滑动支臂固定于夹持槽内,所述滑动支臂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滚珠,所述无线充底座的背部设置有多块带螺纹爪扣,多块带螺纹爪扣包裹所述连接滚珠,带螺纹爪扣外部设置固定螺母,无线充底座可绕连接滚珠转动,所述转动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固定于下底座上方,上底座中部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两边分别设置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滑动支臂通过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夹持于所述夹持槽内,滑动支臂可在夹持槽内滑动,所述转动底座还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端与上底座连接,旋转盘下端与下底座连接,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可以旋转盘为中心360°转动。
优选地,所述滑动支臂包括外支臂、内支臂和连接滚珠,所述外支臂中部镂空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内支臂粘接紧固于外支臂的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滚珠连接于外支臂的一端,连接滚珠与外支臂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旋转盘包括转动轴、轴套、上铆片、第一垫片、带凸点的上连接片、第二垫片、带凹槽的下连接片,所述上铆片、第一垫片、带凸点的上连接片、第二垫片、带凹槽的下连接片从上往下依次套设于轴套外侧,所述转动轴穿设于轴套内,转动轴上端穿入上底座内,转动轴下端穿入下底座内。
优选地,所述内支臂的宽度大于外支臂的宽度,内支臂与外支臂紧固后内支臂的两边从容置空间凸出,内支臂的两边分别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接触。
优选地,所述带凸点的上连接片表面均匀设置有高度不超过1mm的弧形凸点,所述带凹槽的下连接片表面均匀设置有深度不超过1mm的弧形凹槽,弧形凸点与弧形凹槽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内支臂采用软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外支臂采用塑胶或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夹持槽的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通过二次成型嵌接于第二夹持臂上,夹持槽另一侧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穿过第一夹持臂和夹持槽连接于螺母。
优选地,所述下底座顶部固定有支撑盘,下底座底部设置有纳米贴胶。
优选地,所述内支臂凸出容置空间的距离为1mm-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上底座和下底座可以旋转盘为中心360°转动,滑动支臂可在夹持槽内滑动,无线充底座可绕连接滚珠转动,可实现小范围内在三维空间任意转动,满足用户对不同使用角度的需求;弧形凸点与弧形凹槽之间形成摩擦和阻尼,在转动上底座或下底座时,带动带凸点上连接片和带凹槽下连接片一起作用,形成带阻尼的顺滑转动,利用金属部件的抗高应力及阻尼稳定,使得连接的上底座和下底座,既可以实现360°无限位转动,也能实现一定的外力施加做功,同时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内支臂采用软胶材料制成,外支臂采用塑胶或金属材料制成,使用软硬结构件相互配合加无阻尼滑动方式,可有效避免结构件松动损伤及装配困难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去固定螺母后的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无线充底座与滑动支臂连接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滑动支臂与上底座连接结构第一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滑动支臂与上底座连接结构第二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滑动支臂与上底座连接结构第三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转动底座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转动底座俯视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转动底座爆炸结构图;
图11为图10中B-B剖视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上底座立体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旋转盘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包括转动底座100、滑动支臂200和无线充底座300,所述转动底座100中部开设一夹持槽140,所述滑动支臂200固定于夹持槽140内。所述滑动支臂20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滚珠234,所述无线充底座300的背部设置有多块带螺纹爪扣320,多块带螺纹爪扣320包裹所述连接滚珠234,带螺纹爪扣320外部设置固定螺母310,通过调节固定螺母310可调整连接滚珠234在带螺纹爪扣320中的松紧程度,无线充底座300可绕连接滚珠234转动。当需要调节无线充底座300的角度时,可调松固定螺母310,将无线充底座300绕连接滚珠234转动到合适位置后拧紧固定螺母310固定即可。所述带螺纹爪扣320的尾部设置内弯勾321,利于更好地贴合连接滚珠234,实现更全面包裹和更流畅转动。所述多块带螺纹爪扣320之间设置缝隙330,利于调节间距从而调整松紧度。
请参阅图5至图7,所述转动底座100包括上底座120和下底座130,上底座120固定于下底座130上方,上底座120中部开设有夹持槽140,所述夹持槽140两边分别设置第一夹持臂125和第二夹持臂126,滑动支臂200通过第一夹持臂125和第二夹持臂126夹持于所述夹持槽140内,滑动支臂200可在夹持槽140内滑动。所述第一夹持臂125和第二夹持臂126上分别对称设置有限位块124,所述限位块124位于滑动支臂200下方,防止滑动支臂200前端过低,避免滑动支臂200尾部翘起。
所述滑动支臂200包括外支臂231、内支臂232和连接滚珠234,所述外支臂231中部镂空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内支臂232通过粘接胶水或其它粘结材料紧固于外支臂231的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滚珠234连接于外支臂231的一端,连接滚珠234与外支臂231一体成型。所述内支臂232采用软胶材料制成,外支臂231采用塑胶或金属材料制成,内支臂232的宽度大于外支臂231的宽度,内支臂232与外支臂231紧固后内支臂232的两边从容置空间凸出,内支臂232的两边分别与第一夹持臂125和第二夹持臂126接触。所述内支臂232凸出容置空间的距离为1mm-3mm。
所述夹持槽140的一侧设置有螺母122,所述螺母122通过二次成型嵌接于第二夹持臂126上,夹持槽140另一侧设置有螺柱123,所述螺柱123穿过第一夹持臂125和夹持槽140连接于螺母122。通过调整螺柱123与螺母122之间的距离可以控制第一夹持臂125和第二夹持臂126之间的距离,达到对内支臂232的松紧作用。所述内支臂232中部镂空形成条形槽233,所述螺柱123从条形槽233穿过,内支臂232可在条形槽233内移动。
当需要移动滑动支臂200时,通过调松螺柱123,放松第一夹持臂125和第二夹持臂126对内支臂232的夹紧作用,可沿条形槽233调整整个滑动支臂200位置,位置调整合适后,拧紧螺柱123将内支臂232固定即可。
滑动支臂200的内支臂232通过粘接胶水或其它粘结材料紧固于外支臂231的容置空间内,内支臂232与外支臂231紧固后内支臂232的两边从容置空间凸出,内支臂232的两边分别与第一夹持臂125和第二夹持臂126接触,通过调整螺柱123与螺母122之间的距离可以控制第一夹持臂125和第二夹持臂126之间的距离,达到对内支臂232的松紧作用,内支臂232采用软胶材料制成,外支臂231采用塑胶或金属材料制成,使用软硬结构件相互配合加无阻尼滑动方式,可有效避免结构件松动损伤及装配困难问题。
请参阅图8至图13,所述转动底座100为带阻尼转动底座,包括外壳110、上底座120、下底座130和旋转盘160,所述旋转盘160上端与上底座120连接,旋转盘160下端与下底座130连接,所述上底座120和下底座130可以旋转盘160为中心360°转动。所述外壳110固定于上底座120外侧,使得所述带阻尼转动底座更具有整体感,外观简洁美观。
所述上底座120的中部开设一夹持槽140,所述夹持槽140用于夹持滑动支臂200。所述上底座120顶部开设有一容置槽123,容置槽123内插设有一扳手150,方便使用时取出对需要松紧部位进行松紧作业。所述夹持槽140内壁开设有第二通孔121,所述外壳110内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与第二通孔121相对应,第二通孔121和第一通孔111用于穿过螺柱123。
所述旋转盘160包括转动轴161、轴套162、上铆片163、第一垫片164、带凸点的上连接片165、第二垫片166、带凹槽的下连接片167,所述上铆片163、第一垫片164、带凸点的上连接片165、第二垫片166、带凹槽的下连接片167从上往下依次套设于轴套162外侧,所述转动轴161穿设于轴套162内。转动轴161上端穿入上底座120内,转动轴161下端穿入下底座130内。所述带凸点的上连接片165通过第一螺丝169固定于上底座120,所述带凹槽的下连接片167通过第二螺丝168固定于下底座130。所述上底座120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24,第一螺丝169锁紧于第一连接柱124内。所述下底座130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32,第二螺丝168锁紧于第二连接柱132内。所述旋转盘16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带凸点的上连接片165表面均匀设置有高度不超过1mm的弧形凸点,所述带凹槽的下连接片167表面均匀设置有深度不超过1mm的弧形凹槽,弧形凸点与弧形凹槽相对应。第一垫片164和第二垫片166保证带凸点的上连接片165和带凹槽的下连接片167相互作用顺畅,弧形凸点与弧形凹槽之间形成摩擦和阻尼,在转动上底座120或下底座130时,带动带凸点上连接片165和带凹槽下连接片167一起作用,形成带阻尼的顺滑转动。
所述下底座130顶部固定有支撑盘131,所述支撑盘131用于支撑上底座120。所述下底座130底部设置有纳米贴胶133,所述纳米贴胶133用于将转动底座100固定于使用位置。
转动底座100的带凸点的上连接片165表面均匀设置有高度不超过1mm的弧形凸点,带凹槽的下连接片167表面均匀设置有深度不超过1mm的弧形凹槽,弧形凸点与弧形凹槽相对应,弧形凸点与弧形凹槽之间形成摩擦和阻尼,在转动上底座120或下底座130时,带动带凸点上连接片165和带凹槽下连接片167一起作用,形成带阻尼的顺滑转动,利用金属部件的抗高应力及阻尼稳定,使得连接的上底座120和下底座130,既可以实现360°无限位转动,也能实现一定的外力施加做功,同时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的上底座120和下底座130可以旋转盘160为中心360°转动,滑动支臂200可在夹持槽140内滑动,无线充底座300可绕连接滚珠234转动,可实现小范围内在三维空间任意转动,满足用户对不同使用角度的需求;弧形凸点与弧形凹槽之间形成摩擦和阻尼,在转动上底座120或下底座130时,带动带凸点上连接片165和带凹槽下连接片167一起作用,形成带阻尼的顺滑转动,利用金属部件的抗高应力及阻尼稳定,使得连接的上底座120和下底座130,既可以实现360°无限位转动,也能实现一定的外力施加做功,同时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内支臂232采用软胶材料制成,外支臂231采用塑胶或金属材料制成,使用软硬结构件相互配合加无阻尼滑动方式,可有效避免结构件松动损伤及装配困难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底座、滑动支臂和无线充底座,所述转动底座中部开设一夹持槽,所述滑动支臂固定于夹持槽内,所述滑动支臂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滚珠,所述无线充底座的背部设置有多块带螺纹爪扣,多块带螺纹爪扣包裹所述连接滚珠,带螺纹爪扣外部设置固定螺母,无线充底座可绕连接滚珠转动;
所述转动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固定于下底座上方,上底座中部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两边分别设置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滑动支臂通过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夹持于所述夹持槽内,滑动支臂可在夹持槽内滑动;
所述转动底座还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端与上底座连接,旋转盘下端与下底座连接,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可以旋转盘为中心360°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臂包括外支臂、内支臂和连接滚珠,所述外支臂中部镂空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内支臂粘接紧固于外支臂的容置空间内,所述连接滚珠连接于外支臂的一端,连接滚珠与外支臂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包括转动轴、轴套、上铆片、第一垫片、带凸点的上连接片、第二垫片、带凹槽的下连接片,所述上铆片、第一垫片、带凸点的上连接片、第二垫片、带凹槽的下连接片从上往下依次套设于轴套外侧,所述转动轴穿设于轴套内,转动轴上端穿入上底座内,转动轴下端穿入下底座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臂的宽度大于外支臂的宽度,内支臂与外支臂紧固后内支臂的两边从容置空间凸出,内支臂的两边分别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凸点的上连接片表面均匀设置有高度不超过1mm的弧形凸点,所述带凹槽的下连接片表面均匀设置有深度不超过1mm的弧形凹槽,弧形凸点与弧形凹槽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臂采用软胶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臂采用塑胶或金属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槽的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通过二次成型嵌接于第二夹持臂上,夹持槽另一侧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穿过第一夹持臂和夹持槽连接于螺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顶部固定有支撑盘,下底座底部设置有纳米贴胶。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空间转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臂凸出容置空间的距离为1mm-3mm。
CN201920630927.1U 2019-04-30 2019-04-30 三维空间转动支架 Active CN209844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0927.1U CN209844580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三维空间转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0927.1U CN209844580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三维空间转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4580U true CN209844580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15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0927.1U Active CN209844580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三维空间转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4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5315B2 (en) Geodesic mounting apparatus
US20090039213A1 (en)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and positioning cameras and other equipment
TW201348626A (zh) 支撐結構
US20080116336A1 (en) Suction Fixture
EP3789650A1 (en) Frame assembly for stabilizer, and stabilizer
CN205136971U (zh) 平板电子设备支架
CN209844580U (zh) 三维空间转动支架
KR101265526B1 (ko) 휴대용 기기의 다단 다관절 거치대
CN109995118B (zh) 多方向调节无线充电器
JP3239114U (ja) 3軸球形ユニバーサル構造
CN211231263U (zh) 一种球状枢接结构
CN208935753U (zh) 支架
CN210510876U (zh) 一种多维角度调节平板支架
CN210600840U (zh) 一种可调阻尼摄影支架
CN2936153Y (zh) 改进的心脏稳定器
CN209881849U (zh) 一种用于智能臂的可调式关节组件
CN219761080U (zh) 一种简易可调防滑手机支架
CN216813545U (zh) 吸盘式支架
CN207848788U (zh) 支架和支架组件
CN220076275U (zh) 一种磁吸减震支架转动结构
CN221137398U (zh) 一种脚轮
CN211747448U (zh) 一种伞夹具
CN213313202U (zh) 一种俯卧撑架
CN209844579U (zh) 可滑动支臂
CN213271968U (zh) 移动终端夹持装置及三脚架自拍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26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1, No. 70, Xinhe Road, Baolai Industrial Zone, shangmugu village, Pinghu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J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rd Floor, Building 1, No. 70 Xinhe Road, Shangmugu Baolai Industrial Zone, Pinghu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before: JUNHE INTELLIGENT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