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3742U - Led支架和led器件 - Google Patents

Led支架和led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3742U
CN209843742U CN201920361483.6U CN201920361483U CN209843742U CN 209843742 U CN209843742 U CN 209843742U CN 201920361483 U CN201920361483 U CN 201920361483U CN 209843742 U CN209843742 U CN 209843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led
glue
holder according
preve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14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利兵
蔡连章
李福海
吴光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14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3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3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3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支架和LED器件。其中,LED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防溢胶结构,第一防溢胶结构由挡板的表面朝向挡板的内部凹设成型。通过设置内凹的第一防溢胶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挡板两侧的封装胶溢出,保证挡板两侧的封装结构不窜色,保证LED器件的颜色均匀度。

Description

LED支架和LED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支架和LED器件。
背景技术
LED光源作为一种节能环保、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发光元件,正逐步取代传统照明灯具,成为现在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光源。LED器件是LED灯具中常用的单元,LED器件包括LED支架和安装在LED支架内的芯片。
目前,多色混光LED器件也被逐渐广泛应用,此类LED器件的LED支架包括安装腔,安装腔通过挡板隔离为多个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内焊接对应的LED 芯片,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光混合。但是现有的多色混光LED器件的LED支架上的挡板宽度过窄,高度不够,封装胶水在张力作用下易溢过挡板的顶部,甚至于进入到其他腔室内,造成整个LED器件的颜色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LED支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LED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防溢胶结构,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由所述挡板的表面朝向所述挡板的内部凹设成型。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至少一侧面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挡板的上端面间隔设置。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台阶朝向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向下倾斜。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至少一侧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一端与所述挡板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挡板的侧面的呈夹角设置。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台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 30°。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均设置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包括凹设在所述挡板的上端面的凹槽。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为弧形槽。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本体上凹设有安装腔,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至少两个独立的腔室,所述安装腔正对所述挡板的腔壁上设置第二防溢胶结构,所述第二防溢胶结构由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内凹成型。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腔壁上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朝向所述挡板向下倾斜。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台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 30°。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腔壁上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一端与所述安装腔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腔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腔壁呈夹角设置。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口平齐。
作为LED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本体具有安装面,所述挡板凸设在所述安装面上。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LED器件,包括LED支架、芯片和封装胶,所述LED 支架采用所述的LED支架,所述芯片通过所述封装胶固定于所述LED支架的挡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内凹的第一防溢胶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挡板两侧的封装胶溢出,保证挡板两侧的封装结构不窜色,保证LED器件的颜色均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或相关技术的简化示意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LED支架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LED支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的LED支架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所述的LED支架的第一视角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所述的LED支架的第二视角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的LED支架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支架本体;11、腔壁;12、第二台阶;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 15、顶面;16、底面;17、第一引出面;18、第二引出面;19、第一安装面; 110、第二安装面;111、卡槽;112、第二连接面;113、安装平面;2、挡板; 21、第一台阶;22、上端面;23、第一侧面;24、第二侧面;25、凹槽;26、第一连接面;3、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LED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2,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第一防溢胶结构,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由所述挡板2的表面朝向所述挡板2的内部凹设成型。通过设置内凹的第一防溢胶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挡板2两侧的封装胶溢出,保证挡板2两侧的封装结构不窜色,保证LED器件的颜色均匀度。
在本实施例中,LED支架的支架本体1和挡板2均采用绝缘的塑料制成。优选地,支架本体1和挡板2采用工程树脂一体注塑成型,可采用聚邻苯二酰胺树脂(P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白色聚邻苯二酰胺树脂(PPA),其对光的吸收小,且成本低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2至少一侧面的第一台阶21,所述第一台阶21与所述挡板2的上端面22间隔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台阶21,在封装芯片时,封装胶会被第一台阶21缓冲,减缓封装胶的速度,有效地防止封装胶溢出挡板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台阶21朝向远离所述挡板2的一侧向下倾斜。向下倾斜的第一台阶21对封装胶的缓冲效果更好,并且更便于LED支架的加工,注塑LED支架时,此结构的第一台阶21可以降低脱模难度,即降低生产难度,同时也可提升产品的质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台阶2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30°。
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3和第二侧面24,所述第一侧面23和所述第二侧面24上均设置所述第一台阶21。通过在挡板2的两侧面均设置第一台阶21,可以防止挡板2两侧的封装胶溢出,减少相互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23和第二侧面24均设置一个第一台阶21。当然,第一侧面23和第二侧面24还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第一台阶21,由安装腔的底部朝向腔口第一台阶21的宽度逐渐缩小。此设计不仅可以加强对封装胶的缓冲,保证封装胶完全不溢出,还可以降低制造难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还可以为凹设在所述挡板2的上端面22的凹槽25。通过设置凹槽25可以对溢出的封装胶进行缓存,防止封装胶溢出到挡板2两侧的安装芯片的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5为弧形槽。弧形槽可以进一步加缓封装胶的流速,防止封装胶在注胶时因速度过大而溢出,另外,弧形槽还便于LED支架在注塑过程中脱模,降低注塑难度。
另外,还可以在挡板2上既设置第一台阶21又设置凹槽25,以提升防溢胶效果。
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9所示,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2 至少一侧面的第一连接面26,所述第一连接面26一端与所述挡板2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26与所述挡板2的侧面呈夹角设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面26,第一连接面26与挡板2的侧面的呈夹角设置,使得第一连接面26与挡板的侧面形成朝向挡板2内部凹设的结构,此结构可以实现对胶的缓冲。
具体地,所述挡板2的第一侧面23和第二侧面24上均设置有此第一连接面26。
可选地,第一连接面26为倾斜面,第一连接面26朝向挡板2的外侧并向上倾斜。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26还可以设置为垂直于挡板2的上表面的结构。
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支架本体1上凹设有安装腔,所述挡板2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至少两个独立的腔室,所述安装腔正对所述挡板2的腔壁11上设置第二防溢胶结构,所述第二防溢胶结构由所述安装腔的腔壁11内凹成型。通过在腔壁11上设置第二防溢胶结构,可以防止封装胶在注胶时溢出到LED支架的外部,减少后期清理的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腔壁11上的第二台阶 12,所述第二台阶12朝向所述挡板2向下倾斜。向下倾斜的第二台阶12对封装胶的缓冲效果更好,并且更便于LED支架的加工,注塑LED支架时,此结构的第二台阶12可以降低脱模难度,即降低生产难度,同时也可提升产品的质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台阶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30°。
另外,第二台阶12邻近于支架本体1的安装腔的上端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8和10所示,所述第二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腔壁11上的第二连接面112,所述第二连接面112一端与所述安装腔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腔壁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112与所述腔壁11呈夹角设置。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面112,第二连接面112与腔壁11呈夹角设置,使得第二连接面112与腔壁11形成朝向腔壁11内部凹设的结构,此结构可以实现对胶的缓冲。
可选地,第二连接面112为倾斜面,第二连接面112朝向支架本体1的外侧并向上倾斜。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面112还可以设置为垂直于支架本体1的上表面的结构。
腔室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当挡板2仅有一个时,腔室的数量为两个,如图1所示,具体地,挡板2 的一侧与安装腔的腔壁11之间形成第一腔室13,挡板2的另一侧与安装腔的腔壁11之间形成第二腔室14,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内均通过封装胶封装有芯片。具体地,第一腔室13内安装有RGB芯片,第二腔室14内安装有LED芯片,LED芯片可发白光,或者LED芯片采用蓝光芯片(或者其他低波段芯片)加被激发的荧光粉(或者其他荧光粉转换体)所发补色光形成白光。
当挡板2有两个时,腔室的数量为三个,如图2所示,具体地,挡板2将安装腔分隔为三个腔室,分别为位于中部的第一腔室13和位于第一腔室13两侧的两个第二腔室14,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内均通过封装胶封装有芯片。具体地,第一腔室13内安装有RGB芯片,两个第二腔室14内安装有LED芯片。
一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3所示,所述挡板2的上端面22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口平齐。通过将挡板2的高度设置为与安装腔的腔口平齐,可以有效防止LED 器件在封装胶封装后出现胶面不平以及爬胶的现象,提升制造成型后的LED器件的质量。
一实施例中,LED支架还可以设置为没有腔室的结构,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支架本体1具有安装平面113,所述挡板2凸设在所述安装平面113上,芯片安装在挡板2的两侧。此设计可以降低制造成本,避免了注塑尺寸大的安装腔(即省去了如图1和3所示的安装腔的腔壁11),降低了注塑难度。当没有设置腔室结构时,封装胶选择为LED灯丝胶,LED灯丝胶是双组分有机硅加成热固化LED灯丝封装硅胶,其可实现快速干胶,不需要设置额外的腔室结构也可实现较佳的封装效果。
参照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器件,包括LED支架、芯片和封装胶,所述LED支架采用如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LED支架,所述芯片通过所述封装胶封装固定于所述LED支架的挡板2两侧。
一实施例中,封装胶的上表面形成有内凹的胶面。内凹的胶面使得封装胶可以实现聚光,减少光的发散,进而增加LED器件的亮度。
一实施例中,LED器件上设有引脚3,引脚3的一端与芯片连接,另一端弯折后位于LED支架的底部,引脚3上设置有压点,压点位于LED支架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压点位于引脚3背离LED支架的底部的一侧。通过设置压点,可以提升引脚3上的粗糙度,进而增加后续引脚3镀锡时与锡结合的强度。
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一实施例中,LED支架具有顶面15、底面 16和连接顶面15和底面16的侧面,侧面包括具有引出引脚3的第一引出面17 和第二引出面18,第一引出面17和第二引出面18之间通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19和第二安装面110连接,第一安装面19和第二安装面110上均开设有卡槽111,用于外部配合固定LED器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LED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防溢胶结构,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由所述挡板的表面朝向所述挡板的内部凹设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至少一侧面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挡板的上端面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朝向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至少一侧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一端与所述挡板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挡板的侧面的呈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3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均设置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溢胶结构包括凹设在所述挡板的上端面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弧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凹设有安装腔,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至少两个独立的腔室,所述安装腔正对所述挡板的腔壁上设置第二防溢胶结构,所述第二防溢胶结构由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内凹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腔壁上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朝向所述挡板向下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30°。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溢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腔壁上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一端与所述安装腔上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腔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腔壁呈夹角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口平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具有安装面,所述挡板凸设在所述安装面上。
15.一种LED器件,包括LED支架、芯片和封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支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LED支架,所述芯片通过所述封装胶固定于所述LED支架的挡板两侧。
CN201920361483.6U 2019-03-20 2019-03-20 Led支架和led器件 Active CN209843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1483.6U CN209843742U (zh) 2019-03-20 2019-03-20 Led支架和led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1483.6U CN209843742U (zh) 2019-03-20 2019-03-20 Led支架和led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3742U true CN209843742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7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1483.6U Active CN209843742U (zh) 2019-03-20 2019-03-20 Led支架和led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37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781A (zh) * 2020-07-28 2020-11-13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器件及led灯
CN115621212A (zh) * 2022-11-07 2023-01-17 合肥矽迈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的封装结构及其装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781A (zh) * 2020-07-28 2020-11-13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器件及led灯
CN115621212A (zh) * 2022-11-07 2023-01-17 合肥矽迈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溢的封装结构及其装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91517B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JP5242945B2 (ja)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161383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US7700965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KR101979825B1 (ko) 발광디바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KR20120131955A (ko) 발광장치
CN102044616A (zh) 发光设备和照明系统
CN209843742U (zh) Led支架和led器件
KR20090100968A (ko) 발광다이오드 리드프레임과 그 리드프레임을 이용한발광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823723A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KR20140129749A (ko) 광원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211375266U (zh) 光源结构、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070096140A1 (en) Sealing structure for a white light LED
KR100997198B1 (ko) 프레스 단조 방식의 발광다이오드 금속제 하우징 및 금속제하우징을 이용한 발광다이오드 금속제 패키지
CN209843741U (zh) Led支架和led器件
CN103178165B (zh)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JP2006086408A (ja) Led装置
US20090316399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KR102160775B1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CN212461684U (zh) Led模组及显示屏
CN100452457C (zh) 光电子半导体部件和用于这种部件的壳基体
CN218769590U (zh) 一种led支架、led灯珠及led组件
KR20050110508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렌즈 및 그것을 갖는 발광 다이오드
CN111725193A (zh) Led器件、led灯带及亮化系统
CN111725378A (zh) Led支架、led器件、led灯带及亮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