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2559U - 键盘 - Google Patents

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2559U
CN209842559U CN201920458482.3U CN201920458482U CN209842559U CN 209842559 U CN209842559 U CN 209842559U CN 201920458482 U CN201920458482 U CN 201920458482U CN 209842559 U CN209842559 U CN 209842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board
rotating shaft
palm
keyboard body
fix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84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lux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lux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lux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lux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84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2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2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2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和与其相连的掌托,掌托通过至少一个转轴组与键盘本体可翻转连接,使掌托相对于键盘本体具有收纳状态和平铺状态;该键盘通过掌托与键盘本体可翻转连接实现对掌托相对于键盘本体的位置调整,使得掌托具有与键盘本体上、下叠置的收纳状态,以及展开在键盘本体的一侧的平铺状态,从而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对键盘的整体状态进行调整,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例如:在收纳状态,便于键盘整体的收纳放置以及携带,在平铺状态,便于掌托对使用者手掌的支撑,缓解操作疲劳。

Description

键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键盘、鼠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打游戏选择便于携带的键盘,现在市场上的键盘掌托与键盘通常固定设置在一起,由于两者的相对位置无法改变,无论是在使用过程还是在携带过程中,均占用较大的空间,为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便于调整掌托与键盘本体的相对位置的键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和与其相连的掌托,所述掌托通过至少一个转轴组与所述键盘本体可翻转连接,使所述掌托相对于所述键盘本体具有收纳状态和平铺状态;
在收纳状态下,所述掌托翻转收纳在所述键盘本体的下方,所述键盘本体和所述掌托两者上、下叠置;在平铺状态下,所述掌托展开在所述键盘本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转轴组包括转轴架、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转轴架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键盘本体;所述掌托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在两者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转轴组还包括连接座,所述键盘本体和所述掌托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且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转轴架连接。
优选地,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掌托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轴组与所述键盘本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轴组包括第一转轴组和第二转轴组;
所述第一转轴组位于所述掌托的一端;
在所述第一转轴组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轴架一体成型,所述掌托与所述键盘本体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所述掌托和所述键盘本体的凹槽卡接配合;
所述第二转轴组位于所述掌托的另一端;
在所述第二转轴组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轴架均为插装连接,所述掌托与所述键盘本体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所述掌托和所述键盘本体的安装孔插装配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在设置有所述第二转轴组处,所述键盘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转轴架连接,所述掌托通过第一连接座与所述转轴架连接,所述掌托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所述转轴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掌托和所述键盘本体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对应的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掌托的背部和所述键盘本体的背部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且至少其中之一为磁铁,使在所述收纳状态二者吸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键盘本体的背离所述按键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所述掌托具有突出部,在所述平铺状态,所述突出部伸入所述凹陷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陷部的第三固定结构和第四固定结构,且至少其中之一为磁铁,使在所述平铺状态二者吸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掌托的侧部和所述键盘本体的侧部的第五固定结构和第六固定结构,且至少其中之一为磁铁,使在所述平铺状态二者吸合。
优选地,所述掌托在靠近所述键盘本体的一侧,设有方便拿取所述键盘的中空部。
优选地,所述键盘为单手键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该键盘通过掌托与键盘本体可翻转连接实现对掌托相对于键盘本体的位置调整,使得掌托具有与键盘本体上、下叠置的收纳状态,以及展开在键盘本体的一侧的平铺状态,从而便于使用者根据需要对键盘的整体状态进行调整,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例如:在收纳状态,便于键盘整体的收纳放置以及携带,在平铺状态,便于掌托对使用者手掌的支撑,缓解操作疲劳。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二分解示意图的局部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键盘的第三分解示意图的局部视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键盘的第四分解示意图局部视图。
图中,
1、键盘本体;11、键盘下部;111、第四固定结构;12、键盘上部;13、按键;14、凹陷部;2、掌托;21、掌托下部;211、第三固定结构;212、第五固定结构;22、掌托上部;23、突出部;3、转轴组;31、转轴架;32、转轴;321、第一转轴;322、第二转轴;
10、第一转轴组;101、第三连接座;102、第四连接座;
20、第二转轴组;201、第一连接座;202、第二连接座;
30、中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键盘,包括键盘本体1和与其相连的掌托2,掌托2通过至少一个转轴组3与键盘本体1可翻转连接,使掌托2相对于键盘本体1具有收纳状态和平铺状态;在收纳状态下,掌托2翻转收纳在键盘本体1的下方,键盘本体1和掌托2两者上、下叠置;在平铺状态下,掌托2展开在键盘本体1的一侧,例如:掌托2可相对键盘本体1转动180°,在所述收纳状态,掌托2与键盘本体1层叠设置,以减少该键盘的占用面积,方便将其安置,进而便于收纳和携带;在所述平铺状态,掌托2位于键盘本体1的侧方,即,掌托2与键盘本体1处于平铺展开的状态,方便使用者在使用键盘的过程中,掌托对使用者手掌的支撑。随着键盘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打游戏选择便于携带的键盘,优选上述的键盘为单手键盘,以进一步提高其便利性。
参考图1-图3所示,掌托2与键盘本体1的可翻转连接,既可以通过单个转轴组3实现,也可以通过多个转轴组3实现,转轴组3的设置数量越少,结构越简单,安装和拆卸比都较方便,转轴组3的设置数量越多,掌托2与键盘本体1的连接强度越好,使得键盘的整体稳定性更好。上述转轴组3也可以包括单个转轴32或多个转轴32,同样的道理,转轴32的设置数量越少,结构越简单,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转轴32的设置数量越多,掌托2与键盘本体1的连接强度越好,使得键盘的整体稳定性更好。优选转轴组3包括转轴架31、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321和第二转轴322,转轴架31绕第一转轴321转动连接于键盘本体1,掌托2绕第二转轴322转动连接于转轴架31,第一转轴321与第二转轴322的沿垂直于第一转轴321的方向间隔设置,为掌托2相对转轴架31的转动,以及转轴架31相对键盘本体1的转动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掌托2相对键盘本体1的位置时发生碰撞,方便该键盘的正常使用。
参考图1-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确保掌托2与键盘本体1的转动连接的稳定性,优选沿平行于第一转轴321的方向,掌托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转轴组10和第二转轴组20与键盘本体1连接,即,掌托2与键盘本体1通过两个转轴组3连接,从而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位于掌托2的其中一端通过第一转轴组10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组20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组10中,第一转轴321和第二转轴322与转轴架31为一体成型结构,以确保足够的结构强度,在掌托2与键盘本体1上设置有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一转轴321与掌托2上的凹槽卡接配合,使得掌托2可相对转轴架31转动,第二转轴322与键盘本体1上的凹槽卡接配合,使得键盘本体1可相对转轴架31转动,从而使得掌托2可相对键盘本体1转动,以方便调整掌托2相对键盘本体1的状态,例如,通过掌托2相对键盘本体1的转动使得掌托2在收纳状态和平铺状态之间变换,以方便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在第二转轴组20中,第一转轴321和第二转轴322与转轴架31均插装连接,以更加方便组合安装,同时便于加工制作,掌托2与键盘本体1设置有安装孔,第一转轴321与掌托2的安装孔插装配合,使得掌托2可相对转轴架31转动,第二转轴322与键盘本体1的安装孔插装配合,使得键盘本体1可相对转轴架31转动,从而使得掌托2可相对键盘本体1转动,以方便调整掌托2相对键盘本体1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当掌托2与键盘本体1通过两个转轴组3实现转动连接时,可以同时采用第一转轴组10和第二转轴组20,也可只采用一个转轴组3,只采用一个转轴组3时,例如:掌托2通过两个第一转轴组10与键盘本体1转动连接时,更加方便原材料的装备,也方便后续的维护;当同时采用上述的第一转轴组10和第二转轴组20时,掌托2的两端与键盘本体1的连接方式略有不同,使得连接更加可靠,提高键盘的整体稳定性。
优选地,参考图1-图3所示,转轴组3还包括连接座,键盘本体1和掌托2中的至少一者与连接座为可拆卸连接,且通过连接座与转轴架31连接,例如,键盘本体1与连接座为可拆卸连接,以方便转轴组3与键盘本体1的组装,当进行转轴组3、掌托2以及键盘本体1的组合安装时,可先将转轴架31与掌托2进行连接,然后将转轴架31与连接座连接,然后再将连接座安装到键盘本体1,从而实现掌托2可相对键盘本体1转动的功能,从而更加方便键盘本体1、掌托2和转轴组3的组合安装。具体地,根据设置位置和连接方式的不同,连接座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在设置有第二转转轴组20处,键盘本体1与第一连接座201为可拆卸连接,且通过第一连接座201与转轴架31连接,所述掌托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座202与转轴架31连接,掌托2与第二连接座202为一体成型结构,一定程度保证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参考图1和2所示,掌托2与键盘本体1之间形成中空部30,即,当掌托2处于平铺状态时,掌托2与键盘本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手部穿过的缺口,例如为梯形缺口,以方便使用者拿取该键盘。该缺口可以形成于掌托2上,也可以形成于键盘本体1上,或者,二者共同形成该缺口。当掌托2与键盘本体1通过第一转轴组10和第二转轴组20实现转动连接时,优选第一转轴组10和第二转轴组20分别位于上述缺口的两侧,以使得该键盘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
掌托2和键盘本体1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对应的固定部,用于使上述的平铺状态和/或收纳状态更加稳定。固定部可以是卡扣结构、按扣结构、拉链结构或者粘贴结构等,当掌托2处于收纳状态时,优选掌托2的背部与键盘本体1的背部贴合,键盘本体1的背部指平铺状态下键盘本体1背离按键13的一面,以避免掌托2对按键13产生挤压或磕碰。为了使得掌托2稳定的处于收纳状态,掌托2的背部和键盘本体1的背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构成第一固定部,用于是收纳状态更加稳定,避免掌托或键盘本体的相对运动,优选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之一为磁铁,另一为铁片或者也为磁铁,或者其它可与磁铁相吸引的结构,在收纳状态,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吸合,从而使得掌托2的背部与键盘本体1的背部稳定的贴紧,避免掌托2或键盘本体1的自由转动。
优选地,参考图1和4所示,固定部还包括第二固定部,键盘本体1的背离按键13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14,即,键盘本体1的背部设置有凹陷部14,掌托2具有突出部23,在平铺状态,突出部23伸入凹陷部14,使得突出部23与键盘本体1的凹陷部14的位置其余部分贴合,从而使得当掌托2处于平铺状态时,掌托2与键盘本体1之间可以相互支撑,以保证平铺状态的稳定,同时,设置凹陷部14和突出部23,也可避免掌托2转动角度过大造成转轴组或其它结构的损坏,对键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进一步,第二固定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突出部23和所述凹陷部14的第三固定结构211和第四固定结构111,第三固定结构211和第四固定结构111至少一者为磁铁,使在所述平铺状态二者吸合,例如,在键盘本体1的凹陷部14设置有第三磁铁,在突出部23设置有第四磁铁,当掌托2处于平铺状态时,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磁性吸附,进一步保证了平铺状态的稳定性,避免掌托2与键盘本体1的自由转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凹陷部14和突出部23也可设置在键盘本体1和掌托2的其它位置,只要二者能够相互配合实现上述的效果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凹陷部14与突出部23可以是如图1和4所示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形式,例如,在键盘本体上设置有凹陷槽,在掌托2上设置有与上述凹陷槽或孔向适应的突出柱,在平铺状态,突出柱插入凹陷槽内,使得平铺状态更加稳定可靠,在凹陷槽的槽底设置按扣的第一部分,在突出柱的与槽底接触的位置设置按扣的第二部分,当突出柱插入凹陷槽内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扣合,使得掌托2稳定的处于平铺状态。
优选地,参考图1和4所示,掌托2具有侧部,键盘本体1也具有侧部,固定部包括第三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掌托的侧部和键盘本体的侧部的第五固定结构212和第六固定结构(图中未示出)。在平铺状态下,掌托2的侧部与键盘本体1的侧部贴合,进一步避免掌托2转动角度过大造成转轴组或其它结构的损坏,对键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进一步,第五固定结构212和第六固定结构中至少一者为磁铁,使在平铺状态二者吸合,例如掌托2的侧部设置有第五磁铁,在键盘本体1的侧部设置有第六磁铁,在平铺状态,第五磁铁和第六磁铁磁性吸附,进一步保证了平铺状态的稳定性,避免掌托2与键盘本体1的自由转动。上述的第五磁铁和第六磁铁也可设置在其它位置,设置在侧部是为了与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之间的吸引力进行配合,在上述设置中,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的吸引力方向,与第五磁铁和第六磁铁的吸引力方向大致垂直,可使得掌托2更好地处于平铺状态。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4所示,键盘本体1包括键盘上部12和键盘下部11,按键13设置在键盘上部12,掌托2包括扣合在一起的掌托下部21和掌托上部22,掌托2处于收纳状态时,键盘下部11与掌托下部21贴合,且位于键盘上部12和掌托上部22之间。在掌托下部21设置有第一安置槽,用于安置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一安置槽构成上述第一固定结构,在键盘下部11的相应位置设置第二安置槽,用于安置第二磁铁,第二磁铁与第二安置槽构成上述的第二固定结构,通过磁铁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得掌托2稳定地处于收纳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安置槽也可设置在掌托上部22,此时,磁铁之间的吸引力较弱,掌托2处于收纳状态的稳定性较差,同理,上述第二安置槽也可设置在键盘上部12。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的具体结构形式也可与第一固定部的结构形式相同或类似,优选为相同,以方便加工制作。在该实施例中,第三磁铁设置在掌托上部22,即,突出部23位于掌托下部21,第四磁铁设置在键盘下部11,即,凹陷部14位于键盘下部11,在平铺状态下,突出部23插伸入凹陷部14,使得突出部23的前部与键盘下部11的背部贴合,以方便平铺状态下的相互吸引,同时,在掌托上部22的侧部设置第五磁铁,在键盘上部12的侧部设置第六磁铁,在平铺状态下,掌托上部22的侧部与键盘上部12的侧部贴合,以便于平铺状态的相互吸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各个固定部的位置并非必须设置在如图1-图4所示的位置,也可设置在其它位置,只要能够保证相应的技术效果即可。
参考图2和图3所示,转轴组3分别通过与掌托下部21和键盘下部11的连接来实现掌托2与键盘本体1的转动连接,具体地,在第一转轴组10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连接座101和第四连接座102,第三连接座101与掌托下部21固定连接并形成用于安装第一转轴321的凹槽,第四连接座102与键盘下部11固定连接并形成用于安装第二转轴322的凹槽,以方便第一转轴组10、掌托2以及键盘本体1的组合安装;在第二转轴组20的位置,掌托下部2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转轴321连接的连接耳,连接耳上设置有供第一转轴321穿过的安装孔,上述连接耳构成第一连接座201,键盘下部11与第二连接座202为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连接座202上设置有用于第二转轴322穿过的安装孔,上述设置既方便了使用者对转轴组3、键盘本体1以及掌托2的组合安装,又能保证掌托2与键盘本体1的转动连接。很明显,连接座的结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转轴架31与键盘本体1或掌托2的转动连接。
上述键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单手键盘给使用者带来的不便,该键盘通过设置可相对运动的掌托2与键盘本体1,使得掌托2可相对键盘本体1转动180°,从而具有平铺状态和收纳状态,当需要使用该键盘时,调整掌托2处于平铺状态,从而便于使用者的操作使用,当不使用时,调整掌托2处于收纳状态,从而方便该键盘的收纳和携带,满足了使用者不同需求,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和与其相连的掌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掌托通过至少一个转轴组与所述键盘本体可翻转连接,使所述掌托相对于所述键盘本体具有收纳状态和平铺状态;
在收纳状态下,所述掌托翻转收纳在所述键盘本体的下方,所述键盘本体和所述掌托两者上、下叠置;在平铺状态下,所述掌托展开在所述键盘本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包括转轴架、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转轴架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键盘本体;所述掌托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在两者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还包括连接座,所述键盘本体和所述掌托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且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转轴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掌托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轴组与所述键盘本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包括第一转轴组和第二转轴组;
所述第一转轴组位于所述掌托的一端;
在所述第一转轴组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轴架一体成型,所述掌托与所述键盘本体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所述掌托和所述键盘本体的凹槽卡接配合;
所述第二转轴组位于所述掌托的另一端;
在所述第二转轴组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轴架均为插装连接,所述掌托与所述键盘本体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所述掌托和所述键盘本体的安装孔插装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在设置有所述第二转轴组处,所述键盘本体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转轴架连接,所述掌托通过第一连接座与所述转轴架连接,所述掌托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所述转轴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掌托和所述键盘本体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对应的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掌托的背部和所述键盘本体的背部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且至少其中之一为磁铁,使在所述收纳状态二者吸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键盘本体的背离所述键盘的按键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所述掌托具有突出部,在所述平铺状态,所述突出部伸入所述凹陷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凹陷部的第三固定结构和第四固定结构,且至少其中之一为磁铁,使在所述平铺状态二者吸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掌托的侧部和所述键盘本体的侧部的第五固定结构和第六固定结构,且至少其中之一为磁铁,使在所述平铺状态二者吸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掌托在靠近所述键盘本体的一侧,设有方便拿取所述键盘的中空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为单手键盘。
CN201920458482.3U 2019-04-02 2019-04-02 键盘 Active CN209842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8482.3U CN209842559U (zh) 2019-04-02 2019-04-02 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8482.3U CN209842559U (zh) 2019-04-02 2019-04-02 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2559U true CN209842559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10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8482.3U Active CN209842559U (zh) 2019-04-02 2019-04-02 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2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0304B (zh)
US8631980B2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306074A1 (en) Angle adjustable stand mechanism
US10314409B2 (en) Baby chair
CN209842559U (zh) 键盘
CN211459143U (zh) 一种便携式可旋转吹风机
JP2006313220A (ja) 薄型表示装置
WO2018024086A1 (zh) 电池及飞行器
CN214889828U (zh) 平板终端支架及平板终端
CN217085528U (zh) 带有翻转和旋转功能的智能手表
CN214093653U (zh) 折叠支架
CN202005377U (zh) 具有支架功能的新型背夹
CN205191163U (zh) 一种便携手机支架
CN209463761U (zh) 颈枕和磁吸组件
JP2011048398A (ja) 薄型表示装置用スタンド及び薄型表示装置
CN101079985B (zh) 薄型显示装置
CN218976722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CN217363129U (zh) 一种终端支架
CN217546114U (zh) 一种贴片式手机支架
KR20200125330A (ko) 휴대 단말기 거치대
US20240065452A1 (en) Side object-holding device, connection mechanism, canopy structure, and carrier
CN216162423U (zh) 移动电源
CN217208853U (zh) 一种可固定支撑和收纳移动终端设备的便携装置
KR101692507B1 (ko) 전자기기용 거치장치
CN218683087U (zh) 一种折叠式座椅上具有卡扣的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