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2318U - 光学模块与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模块与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42318U CN209842318U CN201920859110.1U CN201920859110U CN209842318U CN 209842318 U CN209842318 U CN 209842318U CN 201920859110 U CN201920859110 U CN 201920859110U CN 209842318 U CN209842318 U CN 2098423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inforcing structure
- frame
- thickness direction
- reinforcing
- shaft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6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632 reaction spe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75—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ract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01—Scanning systems with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flecting means, e.g. raster or XY scann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projection, e.g. combination of mirror and condenser and objectiv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模块与投影装置。光学模块包括框体与光学元件。框体包括至少一固定部、至少一框部以及至少一轴部。框部包括至少一本体、多个定位结构以及至少一补强结构。本体的部分内侧面朝框体的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定位结构,而补强结构连接本体且沿厚度方向延伸。轴部连接固定部与框部。框部用于以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固定部摆动。在厚度方向上,补强结构的高度加上本体的厚度大于轴部的厚度。光学元件配置于框体上且位于框部内,其中光学元件的周围抵接至定位结构。投影装置包括上述的光学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块具有好的作动稳定度与快速的反应速度,本实用新型的投影装置可增加影像的分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模块与投影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光学元件的偏转角度的光学模块及采用此光学模块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致动器是设置于投影机内,而影像光束会通过致动器上的玻璃。当致动器的驱动元件作动时,框体的轴部会扭转,而使得框体所承载的玻璃产生快速来回偏摆,而将影像光束通过玻璃而折射至另一位置,借此达成增加投影机投射影像的分辨率的效果。当框体的材质为金属时,由于金属是均一厚度的材料,因此当致动器作动时,框体的框部与轴部的结构强度相近,而使得框部与轴部同时产生变形,而影响致动器的作动稳定度与反应速度。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模块,其具有好的作动稳定度与快速的反应速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上述的光学模块,可增加影像的分辨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模块,其包括框体与光学元件。框体包括至少一固定部、至少一框部以及至少一轴部。框部包括至少一本体、多个定位结构以及至少一补强结构。本体的部分内侧面朝框体的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定位结构,而补强结构连接本体且沿厚度方向延伸。轴部连接固定部与框部。框部用于以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固定部摆动。在厚度方向上,补强结构的高度加上本体的厚度大于轴部的厚度,且满足以下其中之一:补强结构与至少一定位结构沿垂直于轴部的延伸方向与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轴部的延伸方向观看,自框部垂直于轴部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补强结构与至少一定位结构为连续的;或者,补强结构沿垂直于轴部的延伸方向与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轴部的延伸方向观看,自框部垂直于轴部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补强结构为连续的。光学元件配置于框体上且位于框部内,其中光学元件的周围抵接至定位结构。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其包括照明系统、光阀、镜头以及光学模块。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光阀用于将照明光束转换为影像光束。镜头用于将影像光束投射至投影装置外。光学模块配置于光阀与镜头之间,且光学模块包括框体以及光学元件。框体包括至少一固定部、至少一框部以及至少一轴部。框部包括至少一本体、多个定位结构以及至少一补强结构。本体的部分内侧面朝框体的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定位结构。补强结构连接本体且朝厚度方向上延伸。轴部连接固定部与框部。框部用于以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固定部摆动。在厚度方向上,补强结构的高度加上本体的厚度大于轴部的厚度,且满足以下其中之一:补强结构与至少一定位结构沿垂直于轴部的延伸方向与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轴部的延伸方向观看,自框部垂直于轴部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补强结构与至少一定位结构为连续的;或者,补强结构沿垂直于轴部的延伸方向与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轴部的延伸方向观看,自框部垂直于轴部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补强结构为连续的。光学元件配置于框体上且位于框部内,并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光学元件的周围抵接至定位结构。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块中,框部的补强结构的高度加上本体的厚度大于轴部的厚度。也就是说,在厚度与结构强度成正比的原则下,框体中的轴部的结构强度是小于框部的结构强度。如此一来,当光学模块在作动时,相对于框部,轴部会承受大部分的变形应力,借此可提高光学模块的作动稳定度与反应速度。另一方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块的投影装置,则可增加投影机所投射影像的分辨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图1的光学模块的立体图;
图2B是图2A的光学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2C是图2A的框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框体的立体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模块的立体图;
图4B是图4A的光学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4C是图4A的框体的立体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框体的立体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框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a、10c:光学模块;
20:照明系统;
30:光阀;
40:镜头;
100a、100b、100c、100d、100e:框体;
110a、110c:固定部;
120a、120b:框部;
120c1、120d1、120e1:第一框部;
120c2、120d2、120e2:第二框部;
122a、122b:本体;
122c1、122d1、122e1:第一本体;
122c2、122d2、122e2:第二本体;
123a1:内侧面;
123a2:外侧面;
123c1、123e1:第一内侧面;
123c2、123e2:第一外侧面;
123c3、123e3:第二内侧面;
123c4、123e4:第二外侧面;
124a1、124a2、124b1、124b2、124c1、124c2、124e1、124e2:定位结构;
126a、126b:补强结构;
126c1、126d2、126e1:第一补强结构;
126c2、126d2:第二补强结构;
126c3、126e3:第三补强结构;
126e4:第四补强结构;
126e5:第五补强结构;
128a:组装部;
128c1:第一组装部;
128c2:第二组装部;
130a:轴部;
130c1:第一轴部;
130c2:第二轴部;
200:光学元件;
300a、300c:座体;
310a、310c:定位部;
320a、320c、330c:组装部;
400:驱动组件;
410:线圈;
420:磁铁;
E:延伸方向;
E1:第一延伸方向;
E2:第二延伸方向;
H:高度;
L1:照明光束;
L2:影像光束;
PR:投影装置;
T:厚度方向;
T1、T2: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PR包括光学模块10a、照明系统20、光阀30以及镜头40。具体来说,光学模块10a配置于光阀30与镜头40之间,且包括光学元件200。照明系统20用于提供照明光束L1,而光阀30用于将照明光束L1转换为影像光束L2。光学模块10a的光学元件200是位于影像光束L2的传递路径上,而镜头40用于将影像光束L2投射至投影装置PR外。
图2A是图1的光学模块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的光学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2C是图2A的框体的立体图。请同时参考图2A、图2B及图2C,本实施例的光学模块10a的框体100a包括至少一固定部(示意地绘示二个固定部110a)、至少一框部(示意地绘示一个框部120a)以及至少一轴部(示意地绘示二个轴部130a),其中固定部110a、框部120a以及轴部130a为一体成形,而框体100a的材料例如为金属。此处,轴部130a仅有一个延伸方向E(示意于图2C),因此光学模块10a可视为是单轴的致动器。
详细来说,框体100a的框部120a包括至少一本体(示意地绘示一个本体122a)、多个定位结构(示意地绘示二个定位结构124a1及二个定位结构124a2)以及至少一补强结构(示意地绘示多个补强结构126a)。本体122a的部分内侧面123a1朝框体100a的厚度方向T弯折而形成定位结构124a1、124a2,而本体122a的部分外侧面123a2朝厚度方向T(示意于图2C)弯折而形成补强结构126a。轴部130a连接固定部110a与框部120a的本体122a的外侧面123a2,且框部120a用于以轴部130a为转轴而相对于固定部110a摆动。光学元件200则是配置于框体100a上且位于框部120a内,其中光学元件200的周围抵接至定位结构124a1、124a2。
特别是,本实施例的补强结构126a是彼此分离地连接本体122a且朝厚度方向T上延伸。在厚度方向T上,补强结构126a的高度H加上本体122a的厚度T1大于轴部130a的厚度T2(示意于图2C),其中厚度T1等于厚度T2。此外,在厚度方向T上,补强结构126a的高度H至少为本体122a的厚度T1的1倍以上。换言之,在厚度与结构强度成正比的原则下,框体100a中的轴部130a的结构强度是小于框部120a的结构强度。如此一来,当光学模块10a在作动时,相对于框部120a,轴部130a会承受大部分的变形应力,借此可提高光学模块10a的作动稳定度与反应速度。
更进一步来说,请再参考图2C,为了使框部120a在邻近轴部130a的结构强度达到连续不中断,本实施例的补强结构126a与定位结构124a1沿垂直于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观看,自框部120a垂直于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补强结构126a与定位结构124a1为连续的。另一方面来说,从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观看,位于本体122a的内侧面123a1的定位结构124a1与位于本体122a的外侧面123a2的补强结构126a会局部重叠。
再者,请再参考图2A与图2B,本实施例的光学模块10a还包括座体300a,其中座体300a环绕框体100a,且固定部110a固定于座体300a上。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的座体300a包括两定位部310a与两组装部320a,而固定部110a可透过锁固件(如螺丝,未绘示)而分别固定于座体300a上。
此外,光学模块10a还包括至少一驱动组件(示意地绘示两个驱动组件400),而框部120a还包括两组装部128a。驱动组件400配置于座体300a与框体100a的框部120a,且夹设于组装部320a与组装部128a之间。框部120a用于借由驱动组件400产生的磁性力而相对于座体300a摆动。此处,每一驱动组件400包括至少一线圈(示意地绘示一个线圈410)与至少一磁铁(示意地绘示一个磁铁420)。
简言之,在本实施例的光学模块10a的设计中,框部120a的补强结构126a的高度H加上本体122a的厚度T1大于轴部130a的厚度。即,透过本体122a的外侧面123a2朝厚度方向T弯折所形成补强结构126a,来增加框部120a的结构强度。因此,当光学模块10a在作动时,相对于框部120a,轴部130a会承受大部分的变形应力,借此可提高光学模块10a的作动稳定度与反应速度。采用本实施例的光学模块10a的投影装置PR(请参考图1),则可增加影像的分辨率。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框体的立体图。请同时参考图2C以及图3,本实施例的框体100b与图2C的框体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补强结构126b的结构形态不同于图2C的补强结构126a。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框部120b包括本体122b、定位结构124b1、124b2以及补强结构126b,其中补强结构126b是由本体122b朝厚度方向T突起而形成,可视为一种引伸结构。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补强结构126b沿垂直于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观看,自框部120b垂直于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补强结构126b为连续的。此处,补强结构126b为环状结构,但不局限于此。举例而言,由于补强结构126b至少需在自框部120b垂直于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为连续的,而在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于框部120b的其他部分可不设置补强结构126b,或者,于框部120b的其他部分所设置的补强结构126b可以是不连续的,因此,补强结构126b可为彼此分离的但连接本体122b的多个结构。
此外,在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框部也可同时设置补强结构126a以及补强结构126b,于框部在垂直于轴部的延伸方向E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上不设置定位结构的情况下,由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观看,自框部垂直于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补强结构126a以及补强结构126b为连续的。另一方面来说,从轴部130a的延伸方向E观看,位于本体的外侧面的补强结构126a与由本体朝厚度方向T突起的补强结构126b会局部重叠。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模块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光学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4C是图4A的框体的立体图。请先同时参考图2A、图2C、图4A及图4C,本实施例的光学模块10c与图2A的光学模块1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模块10c具有二个不同延伸方向的轴部,可视为一种双轴的致动器。
详细来说,请同时参考图4A、图4B及图4C,框体100c包括至少一固定部(示意地绘示二个固定部110c)、第一框部120c1、第二框部120c2、至少一第一轴部(示意地绘示二个第一轴部130c1)以及至少一第二轴部(示意地绘示二个第二轴部130c2)。第一框部120c1借由第一轴部130c1连接于固定部110c,而第二框部120c2借由第二轴部130c2连接于第一框部120c1。意即,第一框部120c1可视为外框,而第二框部120c2可视为内框。光学元件200位于第二框部120c2内,且第一轴部130c1的第一延伸方向E1不同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
更进一来说,第一框部120c1包括第一本体122c1、第一补强结构126c1及第三补强结构126c3。第一本体122c1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内侧面123c1与第一外侧面123c2。第一本体122c1的部分第一外侧面123c2朝厚度方向T弯折而形成彼此分离的第一补强结构126c1,而第一本体122c1的部分第一内侧面123c1朝厚度方向T弯折而形成彼此分离的第三补强结构126c3。第一轴部130c1连接第一本体122c1的第一外侧面123c2与固定部110c。
第二框部120c2包括第二本体122c2、定位结构124c1、124c2以及第二补强结构126c2。第二本体122c2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内侧面123c3与第二外侧面123c4。第二本体122c2的部分第二外侧面123c4朝厚度方向T弯折而形成彼此分离的第二补强结构126c2,而第二本体122c2的部分第二内侧面123c3朝厚度方向T弯折而形成彼此分离的定位结构124c1、124c2。第二轴部130c2连接第一本体122c1的第一内侧面123c1与第二本体122c2的第二外侧面123c4。
更进一步来说,为了使第一框部120c1在邻近第一轴部130c1的结构强度达到连续不中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补强结构126c1与第三补强结构126c3沿垂直于第一轴部130c1的延伸方向E1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一延伸方向E1观看,自第一框部120c1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E1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一补强结构126c1与第三补强结构126c3为连续的。另一方面来说,从第一轴部130c1的第一延伸方向E1观看,位于第一本体122c1的第一外侧面123c2的第一补强结构126c1与位于第一本体122c1的第一内侧面123c1的第三补强结构126c3会局部重叠。
为了使第一框部120c1与第二框部120c2在邻近第二轴部130c2的结构强度达到连续不中断,第一补强结构126c1与第三补强结构126c3沿垂直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自第一框部120c1垂直于第二延伸方向E2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1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一补强结构126c1与第三补强结构126c3为连续的。再者,另一个使第一框部120c1与第二框部120c2在邻近第二轴部130c2的结构强度达到连续不中断的设计为:第二补强结构126c2与定位结构124c1沿垂直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自第二框部120c2垂直于第二延伸方向E2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二补强结构126c2与定位结构124c1为连续的。另一方面来说,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位于第一本体122c1的第一外侧面123c2的第一补强结构126c1与位于第一本体122c1的第一内侧面123c1的第三补强结构126c3会局部重叠,且位于第二本体122c2的第二外侧面123c4的第二补强结构126c2以及位于第二本体122c2的第二内侧面123c3的定位结构124c1也会局部重叠。
此外,请在同时参考图4A与4B,本实施例的座体300c包括两定位部310c、两组装部320c及两组装部330c。框体100d的固定部110c可透过锁固件(如螺丝,未绘示)固定于座体300c的定位部310c。光学模块10c包括四个驱动组件400,其中二个驱动组件400是夹设于座体的300c的组装部320c与第二框部120c2的第二组装部128c2,而另二个驱动组件400是夹设于座体的300c的组装部330c与第一框部120c1的第一组装部128c1。第一框部120c1及第二框部120c2用于借由驱动组件400产生的磁性力而相对于座体300c摆动。
简言之,在本实施例的光学模块10c的设计中,第一框部120c1透过第一本体122c1的第一外侧面123c2与第一内侧面123c1朝厚度方向T弯折所形成第一补强结构126c1与第三补强结构126c3,来增加第一框部120c1的结构强度。第二框部120c2透过第二本体122c2的第二外侧面123c4朝厚度方向T弯折所形成第二补强结构126c2,来增加第二框部120c2的结构强度。此处,第一补强结构126c1、第二补强结构126c2及第三补强结构126c3的设计不需增加框体100c的宽度或材料厚度即可有效地增加结构强度,进而可节省空间及材料。因此,当光学模块10c在作动时,相对于第一框部120c1与第二框部120c2,第一轴部130c1与第二轴部130c2会承受大部分的变形应力,借此可提高光学模块10c的作动稳定度与反应速度。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框体的立体图。请同时参考图4C以及图5A,本实施例的框体100d与图4C的框体100c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框部120d1以第一补强结构126d1来取代图4C实施例的第一补强结构126c1与第三补强结构126c3,本实施例的第二框部120d2以第二补强结构126d2来取代图4C实施例的第二补强结构126c2,且本实施例的第一补强结构126d1及第二补强结构126d2的结构形态不同于图4C的第一补强结构126c1、第三补强结构126c3及第二补强结构126c2的结构形态。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补强结构126d1是由第一框部120d1的第一本体122d1朝厚度方向T突起而形成,可视为一种引伸结构。第二补强结构126d2是由第二框部120d2的第二本体122d2朝厚度方向T突起而形成,可视为一种引伸结构。更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补强结构126d1沿垂直于第一轴部130c1的第一延伸方向E1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一轴部130c1的第一延伸方向E1观看,自第一框部120d1垂直于第一轴部130c1的第一延伸方向E1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一补强结构126d1为连续的。再者,第一补强结构126d1沿垂直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自第一框部120d1垂直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一补强结构126d1为连续的。第二补强结构126d2沿垂直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自第二框部120d2垂直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二补强结构126d2为连续的。此处,第一补强结构126d1及第二补强结构126d2的设计不需增加框体100d的宽度或材料厚度即可有效地增加结构强度,进而可节省空间及材料,其中第一补强结构126d1及第二补强结构126d2分别为环状结构,但不局限于此。举例而言,在未绘示的其他实施例中,于第二框部120d2的平行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上的部分可不设置第二补强结构126d2,或者,于第二框部120d2的平行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上的部分所设置的第二补强结构126d2可以是不连续的,如此并不影响第二框部120c2在邻近第二轴部130c2的结构强度达到连续不中断,因此,第二补强结构126d2可为彼此分离的但连接第二本体122d2的多个结构。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框体的立体图。请同时参考图4C以及图5B,本实施例的框体100e与图4C的框体100c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框部120e1还包括第四补强结构126e4,而第二框部120e2还包括第五补强结构126e5,此外,图5B中虽未绘示图4C中的第二补强结构126c2,但图5B的实施例可包含图4C中的第二补强结构126c2。
详细来说,第一框部120e1的第一本体122e1的部分第一外侧面123e2朝厚度方向T弯折而形成彼此分离的第一补强结构126e1。第一框部120e1的第一本体122e1的部分第一内侧面123e1朝厚度方向T弯折而形成彼此分离的第三补强结构126e3。第一本体122e1朝厚度方向T突起而形成彼此分离的第四补强结构126e4。第二框部120e2的第二本体122e2的部分第二内侧面123e3朝厚度方向T弯折而形成定位结构124e1、124e2。第二本体122e2朝厚度方向T突起而形成彼此分离的第五补强结构126e5。此外,虽未绘示,但第二框部120e2的第二本体122e2的第二外侧面123e4亦可设置如图4C中的第二补强结构126c2,亦即,第二框部120e2的第二本体122e2的部分第二外侧面123e4可朝厚度方向T弯折而形成第二补强结构126c2。
更进一步来说,如图5B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补强结构126e1与第三补强结构126e3沿垂直于第一轴部130c1的第一延伸方向E1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一延伸方向E1观看,自第一框部120e1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E1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一补强结构126e1与第三补强结构126e3为连续的。另一方面来说,从第一轴部130c1的第一延伸方向E1观看,位于第一本体122e1的第一内侧面123e1的第三补强结构126e3与位于第一本体122e1的第一外侧面123e2的第一补强结构126e1会局部重叠。
此外,图5B中的第四补强结构126e4虽未分布于第一框部120e1垂直于第一轴部130c1的第一延伸方向E1与厚度方向T的部分,但本实施例可依整体结构、制程或其他需求调配不同型态补强结构的分布,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补强结构126e1、第三补强结构126e3与第四补强结构126e4亦可沿垂直于第一轴部130c1的第一延伸方向E1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一延伸方向E1观看,自第一框部120e1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E1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一补强结构126e1、第三补强结构126e3与第四补强结构126e4为连续的。
再者,如图5B所示,第一补强结构126e1与第四补强结构126e4沿垂直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自第一框部120e1垂直于第二延伸方向E2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一补强结构126e1与第四补强结构126e4为连续的。另一方面来说,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位于第一本体122e1的第一外侧面123e2的第一补强结构126e1会局部重叠于第四补强结构126e4。
此外,图5B中的第三补强结构126e3虽未分布于第一框部120e1垂直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与厚度方向T的部分,但本实施例可依整体结构、制程或其他需求调配不同型态补强结构的分布,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补强结构126e1、第三补强结构126e3与第四补强结构126e4亦可沿垂直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自第一框部120e1垂直于第二延伸方向E2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一补强结构126e1、第三补强结构126e3与第四补强结构126e4为连续的。
如图5B所示,第五补强结构126e5沿垂直于第二轴部130e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自第二框部120e2垂直于第二延伸方向E2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第五补强结构126e5为连续的。另一方面来说,从第二轴部130c2的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位于第二本体122e2的第二内侧面123e3的定位结构124e1会局部重叠于第五补强结构126e5。
此外,如前所述,本实施例可依整体结构、制程或其他需求调配不同型态补强结构的分布,故图5B的实施例亦可包含图4C中的第二补强结构126c2,其中图4C中的第二补强结构126c2、本实施例的定位结构124e1与第五补强结构126e5亦可沿垂直于第二轴部130e2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与厚度方向T的方向延伸,且由第二延伸方向E2观看,自第二框部120e2垂直于第二延伸方向E2且垂直于厚度方向T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图4C中的第二补强结构126c2、本实施例的定位结构124e1与第五补强结构126e5为连续的。
简言之,第一框部120e1透过第一本体122e1的第一外侧面123e2与第一内侧面123e1朝厚度方向T弯折所形成第一补强结构126e1与第三补强结构126e3以及第一本体122e1朝厚度方向T突起而形成的第四补强结构126e4,来增加第一框部120e1的结构强度。第二框部120e2透过第二本体122e2朝厚度方向T突起而形成的第五补强结构126e5,来增加第二框部120e2的结构强度。此处,第一补强结构126e1、第三补强结构126e3及第四补强结构126e4及第五补强结构126e5的设计不需增加框体100e的宽度或材料厚度即可有效地增加结构强度,进而可节省空间及材料。当采用本实施例的框体100e的光学模块(未绘示)在作动时,相对于第一框部120e1与第二框部120e2,第一轴部130c1与第二轴部130c2会承受大部分的变形应力,借此可提高光学模块的作动稳定度与反应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块中,框部的补强结构的高度加上本体的厚度大于轴部的厚度。也就是说,在厚度与结构强度成正比的原则下,框体中的轴部的结构强度是小于框部的结构强度。如此一来,当光学模块在作动时,相对于框部,轴部会承受大部分的变形应力,借此可提高光学模块的作动稳定度与反应速度。另一方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块的投影装置,则可增加影像的分辨率。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包括框体与光学元件,其中:
所述框体包括至少一固定部、至少一框部以及至少一轴部,其中:
所述至少一框部包括至少一本体、多个定位结构以及至少一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本体的部分内侧面朝所述框体的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所述多个定位结构,而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连接所述至少一本体且沿所述厚度方向延伸;以及
所述至少一轴部连接所述至少一固定部与所述至少一框部,所述至少一框部用于以所述至少一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固定部摆动,其中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的高度加上所述至少一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厚度,且满足以下其中之一:
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与至少一所述多个定位结构沿垂直于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观看,自所述至少一框部垂直于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与至少一所述多个定位结构为连续的;或者,
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沿垂直于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观看,自所述至少一框部垂直于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为连续的;以及
所述光学元件配置于所述框体上,且位于所述至少一框部内,其中所述光学元件的周围抵接至所述多个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轴部连接至所述至少一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至少一本体的部分所述外侧面朝所述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为彼此分离的多个补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本体朝所述厚度方向突起而形成至少一补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的所述高度至少为所述至少一本体的所述厚度的1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固定部、所述至少一框部以及所述至少一轴部为一体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框部包括第一框部与第二框部,而所述至少一轴部包括至少一第一轴部与至少一第二轴部,其中所述第一框部借由所述至少一第一轴部连接于所述至少一固定部,而所述第二框部借由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框部,而所述光学元件位于所述第二框部内,且所述至少一第一轴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不同于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的第二延伸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补强结构以及至少一第二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本体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框部包括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至少一第一补强结构,而所述第二框部包括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多个定位结构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补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外侧面与第一内侧面,而所述第二本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外侧面与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轴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至少一固定部,而所述第二轴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二外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朝所述厚度方向突起而形成所述至少一第一补强结构,而所述第二本体朝所述厚度方向突起而形成所述至少一第二补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三补强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的部分所述第一外侧面及部分所述第一内侧面朝所述厚度方向弯折而分别形成所述至少一第一补强结构与所述至少一第三补强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的部分所述第二外侧面与部分所述第二内侧面朝所述厚度方向弯折而分别形成所述至少一第二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定位结构,所述至少一第一补强结构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一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第二补强结构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二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第三补强结构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三补强结构,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第三补强结构沿垂直于所述至少一第一轴部的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第一延伸方向观看,自所述第一框部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所述多个第一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第三补强结构为连续的;
所述多个第一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第三补强结构沿垂直于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的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第二延伸方向观看,自所述第一框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所述多个第一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第三补强结构为连续的;并且
所述多个第二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定位结构沿垂直于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的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第二延伸方向观看,自所述第二框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所述多个第二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定位结构为连续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三补强结构、至少一第四补强结构及至少一第五补强结构,而所述第一本体的部分所述第一外侧面及部分所述第一内侧面朝所述厚度方向弯折而分别形成所述至少一第一补强结构与所述至少一第三补强结构,所述第一本体朝所述厚度方向突起而形成所述至少一第四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第一补强结构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一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第三补强结构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三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第四补强结构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第四补强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的部分所述第二外侧面与部分所述第二内侧面朝所述厚度方向弯折而分别形成所述至少一第二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定位结构,所述第二本体朝所述厚度方向突起而形成所述至少一第五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第二补强结构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二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第五补强结构为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五补强结构,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补强结构、所述多个第三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第四补强结构沿垂直于所述至少一第一轴部的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第一延伸方向观看,自所述第一框部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所述多个第一补强结构、所述多个第三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第四补强结构为连续的;
所述多个第一补强结构、所述多个第三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第四补强结构沿垂直于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的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第二延伸方向观看,自所述第一框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所述多个第一补强结构、所述多个第三补强结构与所述多个第四补强结构为连续的;并且
所述多个第二补强结构、所述多个定位结构与所述多个第五补强结构沿垂直于所述至少一第二轴部的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第二延伸方向观看,自所述第二框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所述多个第二补强结构、所述多个定位结构与所述多个第五补强结构为连续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还包括:
座体,其环绕所述框体,且所述至少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座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还包括:
至少一驱动组件,其配置于所述座体与所述框体的所述至少一框部,所述至少一框部用于借由所述至少一驱动组件产生的磁性力而相对于所述座体摆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线圈与至少一磁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材料为金属。
16.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光阀、镜头以及光学模块,其中:
所述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
所述光阀用于将所述照明光束转换为影像光束;
所述镜头用于将所述影像光束投射至所述投影装置外;以及
所述光学模块配置于所述光阀与所述镜头之间,且所述光学模块包括框体与光学元件,其中:
所述框体包括至少一固定部、至少一框部以及至少一轴部,其中:
所述至少一框部包括至少一本体、多个定位结构以及至少一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本体的部分内侧面朝所述框体的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所述多个定位结构,而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连接所述至少一本体且朝所述厚度方向上延伸;以及
所述至少一轴部连接所述至少一固定部与所述至少一框部,所述至少一框部用于以所述至少一轴部为转轴而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固定部摆动,其中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的高度加上所述至少一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厚度,且满足以下其中之一:
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与至少一所述多个定位结构沿垂直于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观看,自所述至少一框部垂直于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与至少一所述多个定位结构为连续的;或者,
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沿垂直于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观看,自所述至少一框部垂直于所述至少一轴部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部分的其中一端至其中另一端,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为连续的;以及
所述光学元件配置于所述框体上,且位于所述至少一框部内,并位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所述光学元件的周围抵接至所述多个定位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轴部连接至所述至少一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至少一本体的部分所述外侧面朝所述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为彼此分离的多个补强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本体朝所述厚度方向突起而形成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所述至少一补强结构的所述高度至少为所述至少一本体的所述厚度的1倍以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材料为金属。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59110.1U CN209842318U (zh) | 2019-06-10 | 2019-06-10 | 光学模块与投影装置 |
US16/892,261 US11372236B2 (en) | 2019-06-10 | 2020-06-03 | Optical module and projection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59110.1U CN209842318U (zh) | 2019-06-10 | 2019-06-10 | 光学模块与投影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42318U true CN209842318U (zh) | 2019-12-24 |
Family
ID=6889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59110.1U Active CN209842318U (zh) | 2019-06-10 | 2019-06-10 | 光学模块与投影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72236B2 (zh) |
CN (1) | CN20984231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19647A (zh) * | 2020-02-05 | 2021-08-06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模块及投影装置 |
CN113640998A (zh) * | 2020-04-27 | 2021-11-12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扩散模块及投影装置 |
US12032275B2 (en) | 2021-02-05 | 2024-07-09 | Coretronic Corporation | Optical module with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and projec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WO2013046612A1 (ja) | 2011-09-30 | 2015-03-2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光学反射素子 |
JP7155967B2 (ja) * | 2018-12-04 | 2022-10-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路シフトデバイス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2019
- 2019-06-10 CN CN201920859110.1U patent/CN209842318U/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03 US US16/892,261 patent/US11372236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19647A (zh) * | 2020-02-05 | 2021-08-06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模块及投影装置 |
CN113219647B (zh) * | 2020-02-05 | 2023-06-13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模块及投影装置 |
CN113640998A (zh) * | 2020-04-27 | 2021-11-12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扩散模块及投影装置 |
CN113640998B (zh) * | 2020-04-27 | 2024-02-06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扩散模块及投影装置 |
US12032275B2 (en) | 2021-02-05 | 2024-07-09 | Coretronic Corporation | Optical module with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and projec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386986A1 (en) | 2020-12-10 |
US11372236B2 (en) | 2022-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842318U (zh) | 光学模块与投影装置 | |
US11947253B2 (en) | Optical unit | |
US11904933B2 (en) |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 |
US9848108B2 (en) | Image shake correction device and optical apparatus | |
CN111752070B (zh) | 光学单元 | |
CN114872361B (zh) | 直线驱动装置 | |
US20090086344A1 (en) | Lens drive device | |
JP7376279B2 (ja) |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 |
JP2006067562A (ja) | ステージ装置及びこのステージ装置を利用したカメラの手振れ補正装置 | |
CN111142319B (zh) | 反射模组及潜望式摄像头 | |
CN218350668U (zh) | 光学单元 | |
JP2007322709A (ja) | 光学部材支持機構、光学装置、および間隔調整部材 | |
WO2020045013A1 (ja) | 光学ユニット | |
US11579464B2 (en) | Optical unit | |
JP2007322709A5 (zh) | ||
US20230213143A1 (en) |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for radar device | |
US11573430B2 (en) |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 |
US9829675B2 (en) | Lens barrel | |
JP2010054610A (ja) | プロジェクタ用絞り装置 | |
CN211086801U (zh) | 一种光学致动器的悬吊组件 | |
JP6582371B2 (ja) | 像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 |
CN219202100U (zh) | 光学单元 | |
KR101172456B1 (ko) | 망원경용 반사경의 광축 수직방향 플렉서 | |
JP5090286B2 (ja) | プロジェクタ用絞り装置 | |
JP2009067204A (ja) |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