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9262U - 限流缓冲空气阀 - Google Patents

限流缓冲空气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9262U
CN209839262U CN201920200924.4U CN201920200924U CN209839262U CN 209839262 U CN209839262 U CN 209839262U CN 201920200924 U CN201920200924 U CN 201920200924U CN 209839262 U CN209839262 U CN 209839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ver
float
air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09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2009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9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9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92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其包括阀体、阀盖以及封堵机构,阀体设置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阀盖设在阀体的一侧开口端,阀体上端与阀盖相对的另一端开口端设置为进水口,阀盖与阀体固定连接,阀盖上设置排气口,排气口连通阀盖的两侧;封堵机构可活动地安装于阀体的内部,封堵机构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阀盖上的排气口,封堵机构上设置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纵向贯穿封堵机构,排气通道连通阀体的中空内腔与外界大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排气量的要求,对各个部位的排气口直径做适应性的调节,以达到调节排气量的目的,即尽量避免“气堵”和“防气爆”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输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限流缓冲空气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
背景技术
输水管线高处或较长输水管线在停电或停泵过程中常因压力降低而产生水柱分离,为保护管线可以加装空气阀。空气阀有时也叫排气阀或进气阀。
在泵站的压力水箱高点及各输水管道上的安装空气阀,用于输水管道初期充水、管路定期检修后充水时将输水管道内的空气往外排出,避免压力波动;在输水管道产生水锤出现负压时,空气阀开启,令管道外空气进入管道,以免在管道内产生较大的负压,起到保护作用;管道系统运行时,当管道内因压力或温度变化而使溶于水中的空气被释放出来时,空气阀将其及时排出,防止管道中形成气囊而影响管道系统的运行。
空气阀是一种常见的阀门产品,其腔体内设有浮球,阀盖上设有排气口,当流体将浮球托起时,腔体内的空气从排气口排出,浮球继续升高时,浮球将排气口密封。目前的空气阀都是直接通过浮球来对设于阀盖上的排气口进行密封,该种方式只能适应在大量低压气体的情形,对于高压限量排气则存在缺陷,为此,现有的空气阀中一般都具有大量和微量排气通道,而微量排气通道的半径不能根据实际气体流量的大小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位于空气阀中的微量排气通道的排气孔径不能根据气体流量的大小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包括阀体、阀盖以及封堵机构,其中:所述阀体设置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阀盖设在所述阀体的一侧开口端,所述阀体上与所述阀盖相对的另一端的开口端设置为进水口,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阀盖上设置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阀盖的两侧;
所述封堵机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封堵机构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阀盖上的所述排气口,所述封堵机构上设置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纵向贯穿所述封堵机构,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阀体的中空内腔与外界大气,所述排气通道半径的大小根据所述阀体的中空内腔中的含气量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封堵机构包括浮子和盖板,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阀盖的下方,且所述盖板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阀盖的所述排气口,所述盖板上纵向设置中空滑杆,所述中空滑杆贯穿所述盖板的两侧,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中空滑杆的内部且沿着所述中空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浮子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下方,所述浮子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口端。
优选地,所述封堵机构还包括活塞放气阀和导气软管,所述导气软管一端与所述中空滑杆连接,所述导气软管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放气阀连接,所述排气通道延伸至所述导气软管的气道,打开所述活塞放气阀以实现限流缓冲排气。
优选地,所述封堵机构包括浮子和盖板,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阀盖的下方,且所述盖板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阀盖的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盖板的内部,且从所述浮子向所述盖板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盖板由聚丙烯制成。
优选地,所述封堵机构包括上浮子、中浮子以及下浮子,所述阀盖下方依次设置所述上浮子、所述中浮子以及所述下浮子,所述上浮子、所述中浮子以及所述下浮子朝着所述阀盖的方向和远离所述阀盖的方向运动,所述上浮子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阀盖的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设置于所述上浮子和所述中浮子的内部,且贯穿所述上浮子和所述中浮子的上下两侧。
优选地,所述上浮子上设置限量排气通道,所述限量排气通道位于所述上浮子的内部,且从所述中浮子向所述盖板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中浮子上设置微量排气通道,所述微量排气通道位于所述中浮子的内部,且从所述下浮子向所述上浮子方向延伸,所述限量排气通道的孔径大于所述微量排气通道的孔径。
优选地,还包括格栅式导向护桶,所述格栅式导向护桶安装于所述阀盖的下方,同时位于所述阀体的内腔中,所述封堵机构位于所述格栅式导向护桶的内部,所述格栅式导向护桶的边沿与所述阀盖的下端面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通风罩和防尘盖,所述通风罩一端环绕于所述阀盖的边沿上方且向上延伸,所述通风罩另一端安装所述防尘盖且与所述防尘盖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流缓冲空气阀,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种可调型空气阀包括阀体、阀盖以及封堵机构,阀体中没水时,封堵机构位于阀体的底部,此时位于阀盖上的排气口处于敞开状态,阀体中充水时,阀体中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封堵机构向上运动,堵住排气口,终止了大量排气,此时高压气体从位于封堵机构内部的排气通道进行排气,根据排气的时间段,适时的调节排气通道的半径,即大量排气后,封堵机构上移封堵排气口,如果气体含量还比较多,采用半径大的排气通道进行排气,如果气体含量比较少,采用半径小的排气通道进行排气,以达到调节排气量的目的,即尽量避免“气堵”和“爆管”事故的发生,提高输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限流缓冲空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限流缓冲空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限流缓冲空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阀体;101、进水口;102、格栅式导向护桶;200、阀盖;201、排气口;202、导向支架;203、通风罩;204、防尘盖;301、浮子;302、盖板;303、中空滑杆;3031、排气通道;304、活塞放气阀;305、导气软管;306、上浮子;3061、限量排气通道;307、中浮子;3071、微量排气通道、308、下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限流缓冲空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限流缓冲空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限流缓冲空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00、阀盖200以及封堵机构,阀体10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其中一个开口端为进水口101,另一个开口端与阀盖200连接,即阀盖200盖在阀体100上,阀盖200上又有排气口201,排气口201连通外界与阀体100内部,即阀体100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口201排向外界,本实施例的封堵机构包括浮子301、盖板302、活塞放气阀304和导气软管305,盖板302安装在阀盖200的下方,盖板302的尺寸大于排气口201的尺寸,盖板302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阀盖200的排气口201,盖板302上纵向安装有中空滑杆303,中空滑杆303贯穿盖板302的上下两侧,中空滑杆303内部设有排气通道3031,排气通道3031沿着中空滑杆303的长度方向延伸,浮子301在中空滑杆303的下方,浮子301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排气通道3031的进气口端,而导气软管305一端与中空滑杆303连接,导气软管305另一端与活塞放气阀304连接,排气通道3031延伸至导气软管305的气道,打开活塞放气阀304,即通过改变活塞放气阀304的排气直径来实现排气量可调。
具体地,为增大微量排气量,现有技术多采用单纯增大中空滑杆303内部的排气通道3031的半径,即增大了中空滑杆303与浮子301的接触面积,使其对浮子301的作用力大于浮子301的重力,浮子301难以向下移动,堵住了排气通道3031,造成排气通道3031不能微量排气的缺陷,如果增大浮子301的重量,相应的增加了成本,而本实用新型将中空滑杆303的导气通道延伸至导气软管305的气道,通过改变活塞放气阀304的排气直径,以达到增加排气量的目的。
为了防止浮子301和盖板302上升下降时在阀体100内左右来回晃动,该实施例的限流缓冲空气阀还包括格栅式导向护桶102和导向支架202,导向支架202安装于阀盖200的上方,导向支架202的端部与阀盖200连接,中控滑杆穿过导向支架202,以达到固定中控滑杆的目的,格栅式导向护桶102安装于阀盖200的下方,同时位于阀体100的内腔中,浮子301和盖板302均位于格栅式导向护桶102的内部,格栅式导向护桶102的边沿与阀盖200的下端面连接。同时格栅式导向护桶102上具有格栅式的通气孔,在保证气体流过的情况下,还能阻止进入阀体100的杂质从阀盖200的排气口201向外界排放。
其中,为了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阀体100的内腔,同时具有排气功能,还包括通风罩203和防尘盖204,通风罩203一端环绕于阀盖200的边沿上方且向上延伸,通风罩203上具有若干个通气孔,通风罩203另一端安装防尘盖204且与防尘盖20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盖板302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聚丙烯。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当阀体100无水时,浮子301和盖板302下落至最底端,此时阀盖200上的排气口201打开,大量排气,当阀体100逐渐充入水时,浮子301托着盖板302逐渐上升,直至盖板302封堵排气口201,终止大量排气,此时,浮子301上端的密封垫也堵住了中空滑杆303内部的排气通道3031下端的进气口,这时整个阀体100内充满压力水,排气通道3031终止向外排气。
(2)当少量气体在阀体100上部逐渐集聚时,水位线逐渐下降,当水位线下降至浮子301底部时,由于浮子301的重力作用,浮子301向下运动,中空滑杆303下端的密封被打破,集聚在阀体100内的气体进入中空滑杆303的排气通道3031中,通过活塞放气阀304进行限量排气。
(3)管道负压时,盖板302和浮子301下落至阀体100底部,阀盖200上的排气口201开始吸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封堵机构也包括浮子301和盖板302,盖板302安装于阀盖200的下方,且盖板302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阀盖200的排气口201,即盖板302和浮子301的安装方式与运动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是的本实施例的排气通道3031位于盖板302的内部,且从浮子301向盖板302方向延伸,具体的运动方式以及所起的作用与中控滑杆内的排气通道3031相同。
由于本实施例的排气通道3031是位于盖板302的内部,不存在中控滑杆,所以本实施例只包括格栅式导向护桶102,而不包括导向支架202,格栅式导向护桶102的作用以及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的相同。
通风罩203和防尘盖204所起的作用以及连接方式也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具有的相同结构是:阀体100、阀盖200、格栅式导向护桶102、通风罩203以及防尘盖204,它们的连接方式以及所起的作用均相同,不同的是封堵机构的具体结构不同,具体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封堵机构包括上浮子306、中浮子307以及下浮子308,阀盖200下方从上到下依次为上浮子306、中浮子307以及下浮子308,上浮子306与中浮子30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中浮子307与下浮子308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为可拆卸连接,上浮子306、中浮子307以及下浮子308在浮力与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朝着阀盖200的方向和远离阀盖200的方向运动,上浮子306紧邻阀盖200的排气口201,其主要作用是打开或者关闭阀盖200的排气口201,其中排气通道3031位于上浮子306和中浮子307的内部,且贯穿上浮子306和中浮子307的上下两侧。
上浮子306上设置限量排气通道3061,限量排气通道3061位于上浮子306的内部,且从中浮子307向盖板302方向延伸。中浮子307上设置微量排气通道3071,微量排气通道3071位于中浮子307的内部,且从下浮子308向上浮子306方向延伸,限量排气通道3061的孔径大于微量排气通道3071的孔径。
其中上浮子306、中浮子307以及下浮子308均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其比重小于水的比重。
本实施例的封堵机构包括上浮子306、中浮子307以及下浮子308,排气通道3031位于上浮子306和中浮子307的内部,即上浮子306内是限量排气通道3061,中浮子307内是微量排气通道3071,限量排气通道3061和微量排气通道3071的半径不同,限量排气通道3061的半径大于微量排气通道3071的半径,即通过调节排气通道3031的半径的大小来达到调节微量排气的目的。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阀体100无水时,上浮子306、中浮子307和下浮子308均下落至格栅式导向护筒底部,此时阀盖200上的排气口201全开;
(2)阀体100通过进水口101充水时,气体从排气口201排出,阀体100中气体的内外压差达到某一定值时,上浮子306被托起,堵住大排气口201,终止大量排气,此时高压气体由上浮子306中部所开设的限量排气通道3061排出,进行限量排气;
(3)气体排净后,水会逐渐进入格栅式导向护筒,使中浮子307和下浮子308上升,分别堵住限量排气通道3061和微量排气通道3071的进气口,此时终止所有排气;
(4)少量气体逐渐在阀体100顶部集聚时,水位线也逐渐下降,水位线下降至下浮子308底部时,由于下浮子308的重力作用,使下浮子308与中浮子307分离,此时设在中浮子307中部的微量排气通道3071的进气口被打开,进行微量排气;
(5)当管道负压时,上浮子306、中浮子307以及下浮子308均下落至格栅式导向护筒底部,阀盖200上的排气口201全开,并开始吸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0)、阀盖(200)以及封堵机构,其中:
所述阀体(100)设置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阀盖(200)盖设在所述阀体(100)的一侧开口端,所述阀体(100)上与所述阀盖(200)相对的另一端的开口端设置为进水口(101),所述阀盖(200)与所述阀体(100)固定连接,所述阀盖(200)上设置排气口(201),所述排气口(201)连通所述阀盖(200)的两侧;
所述封堵机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阀体(100)的内部,所述封堵机构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阀盖(200)上的所述排气口(201),所述封堵机构上设置排气通道(3031),所述排气通道(3031)纵向贯穿所述封堵机构,所述排气通道(3031)连通所述阀体(100)的中空内腔与外界大气;
所述封堵机构包括浮子(301)和盖板(302),所述盖板(302)安装于所述阀盖(200)的下方,且所述盖板(302)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阀盖(200)的所述排气口(201),所述排气通道(3031)位于所述盖板(302)的内部,且从所述浮子(301)向所述盖板(302)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02)上纵向设置中空滑杆(303),所述中空滑杆(303)贯穿所述盖板(302)的两侧,所述排气通道(3031)位于所述中空滑杆(303)的内部且沿着所述中空滑杆(303)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浮子(301)位于所述排气通道(3031)的下方,所述浮子(301)上下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排气通道(3031)的进气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还包括活塞放气阀(304)和导气软管(305),所述导气软管(305)一端与所述中空滑杆(303)连接,所述导气软管(305)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放气阀(304)连接,所述排气通道(3031)延伸至所述导气软管(305)的气道,打开所述活塞放气阀(304)以进行限量缓冲排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02)由聚丙烯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包括上浮子(306)、中浮子(307)以及下浮子(308),所述阀盖(200)下方依次设置所述上浮子(306)、所述中浮子(307)以及所述下浮子(308),所述上浮子(306)、所述中浮子(307)以及所述下浮子(308)朝着所述阀盖(200)的方向和远离所述阀盖(200)的方向运动,所述上浮子(306)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阀盖(200)的所述排气口(201),所述排气通道(3031)设置于所述上浮子(306)和所述中浮子(307)的内部,且贯穿所述上浮子(306)和所述中浮子(307)的上下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子(306)上设置限量排气通道(3061),所述限量排气通道(3061)位于所述上浮子(306)的内部,且从所述中浮子(307)向所述阀盖(200)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浮子(307)上设置微量排气通道(3071),所述微量排气通道(3071)位于所述中浮子(307)的内部,且从所述下浮子(308)向所述上浮子(306)方向延伸,所述限量排气通道(3061)的孔径大于所述微量排气通道(3071)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栅式导向护桶(102),所述格栅式导向护桶(102)安装于所述阀盖(200)的下方,同时位于所述阀体(100)的内腔中,所述封堵机构位于所述格栅式导向护桶(102)的内部,所述格栅式导向护桶(102)的边沿与所述阀盖(200)的下端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限流缓冲空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罩(203)和防尘盖(204),所述通风罩(203)一端环绕于所述阀盖(200)的边沿上方且向上延伸,所述通风罩(203)另一端安装所述防尘盖(204)且与所述防尘盖(204)固定连接。
CN201920200924.4U 2019-02-15 2019-02-15 限流缓冲空气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9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0924.4U CN209839262U (zh) 2019-02-15 2019-02-15 限流缓冲空气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0924.4U CN209839262U (zh) 2019-02-15 2019-02-15 限流缓冲空气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9262U true CN209839262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3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092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9262U (zh) 2019-02-15 2019-02-15 限流缓冲空气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9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92603A1 (zh) 防水锤空气阀及管道使用过程中的防水锤排气方法
CN103672042B (zh) 一种后置调节型三孔口复合式防水锤空气阀阀组
CN107387849B (zh) 一种双控制室双浮体排气阀
JP7411793B2 (ja) 可変流路ウォータハンマー防止空気弁、防止方法及び設計方法
CN103542138A (zh) 一种气囊式通气泄水型正负压水击控制阀阀组
CN209839262U (zh) 限流缓冲空气阀
CN111503354A (zh) 一种防弥合水锤排气阀
CN202561178U (zh) 一种排气阀
CN202215795U (zh) 放水器
CN109373001A (zh) 一种锻制隔离型真空启动阀
CN108397591B (zh) 一种限压和进排气一体阀
CN202691192U (zh) 一种复合式排气阀
CN214618481U (zh) 自带可调节防水锤装置的分体式空气阀
CN205605900U (zh) 低位弹簧式正负压安全阀
CN209370546U (zh) 微排可调型空气阀
CN210716015U (zh) 一种排气阀
CN104132179A (zh) 防堵复合式污水排水阀
CN209943592U (zh) 一种复合式高效排气阀
CN208487778U (zh) 一种带承压水箱保护装置的承压储水热水器
CN218935409U (zh) 一种自动排气阀
CN111734828B (zh) 防污水泄漏型污水空气阀
CN220168723U (zh) 一种复合式进排气阀
CN110821551A (zh) 自动放水器
CN215371151U (zh) 一体复合式高速空气阀
CN211312701U (zh) 一种稳流补偿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