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7002U - 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7002U
CN209837002U CN201821442015.3U CN201821442015U CN209837002U CN 209837002 U CN209837002 U CN 209837002U CN 201821442015 U CN201821442015 U CN 201821442015U CN 209837002 U CN209837002 U CN 209837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precast
pile body
groove
precast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420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文力
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hua Building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hua Building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hua Building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hua Building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420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7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7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7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桩。该预制桩包括:桩体,设有自桩体的表面向的径向内凹的凹槽,凹槽沿桩体的轴向贯穿桩体。由于该预制桩的桩体表面设有向桩体的径向内凹的凹槽,且凹槽沿桩体的轴向贯穿桩体,减小了桩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减小了桩体的体积,进而在施工时,能够减小预制桩的挤土效应。

Description

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背景技术
桩是用于将建筑物的全部或部分荷载传递给地基土并具有一定刚度和抗弯能力的传力构件,其横截面尺寸远小于其长度。而桩基础是由埋设在地基中的多根桩和把桩群联合起来共同工作的桩台两部分组成。桩基础的作用是将荷载传至地下较深处承载性能好的土层,以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桩基础的承载能力高,能承受竖直荷载,也能承受水平荷载,能抵抗上拔荷载也能承受振动荷载,是应用最广泛的深基础形式。
目前,国内桩基主要包括还是灌注桩和预制桩两种,传统的预制桩存在挤土效应明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的传统的预制桩存在挤土效应明显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一种预制桩,包括:桩体,设有沿所述桩体的径向自所述桩体的表面内凹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桩体的轴向贯穿所述桩体。
由于该预制桩的桩体表面设有向桩体的径向内凹的凹槽,且凹槽沿桩体的轴向贯穿桩体,减小了桩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减小了桩体的体积,进而在施工时,能够减小预制桩的挤土效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桩为管桩,所述桩体上设有沿所述桩体的轴向贯穿所述桩体的圆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为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桩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桩体包括多个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相邻的两个凹槽的内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加强筋形成多组加强筋组,每组加强筋组包括两个相交的加强筋,多组加强筋组沿桩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一种预制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连接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预制桩,所述桩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桩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凹陷结构,相邻接的两个所述预制桩中的第一个预制桩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个预制桩的第一凹陷结构相配接。
由于相邻的两个预制桩中,第一个预制桩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个预制桩的第一凹陷结构相配接,则该两个预制桩相连接时,只需要将第一个预制桩的第一凸出部插入到第二个预制桩的第一凹陷结构中即可,连接方便,能够减少接桩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为插销,所述第一凹陷结构为插孔。
一种预制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连接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预制桩,所述桩体的两端各固定一空心钢板,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桩相连接时,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桩的端部的钢板与另一个所述预制桩的端部的钢板相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板设设有坡口,相邻的两个所述桩体中,其中一个所述桩体的钢板的坡口与另一个所述桩体的钢板的坡口相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预制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预制桩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预制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请结合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桩100。该预制桩100包括桩体110。桩体110上设有沿桩体110的径向内凹的凹槽111。且凹槽111沿桩体110的轴向贯穿桩体110。
具体地,该预制桩100可以为管桩,也可以为实心桩。该预制桩100的制备材料可以为混凝土、钢筋与混凝土的混合等。在打桩时,可以使用桩锤对该预制桩100施加冲击力,将桩体110打入土中。如图1中所示,桩体110为长条状的,凹槽111的内表面111a呈弧形。凹槽111的内表面111a还可以围成方形、多边形的凹槽。
相比于传统的未开设凹槽111的预制桩100,由于桩体110上设有沿桩体110的径向内凹的凹槽111,且凹槽111沿桩体110的轴向贯穿桩体110,减小了桩体110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减小了桩体110的体积,进而在施工时,能够减小预制桩100的挤土效应。并且,在制作该预制桩100时,由于该预制桩100的桩体110表面设有凹槽111,减小了桩体110的体积,从而节省了混凝土用量,进而减少泥浆排放量。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预制桩100为管桩。具体地,桩体110上设有圆形孔112。该圆形孔112沿桩体110的轴向贯穿桩体110。在制备管桩时,通过离心法将混凝土浆料成型为筒状的,从而在形成桩体110后,在桩体110的中心形成圆形孔112。可以在圆形孔112内安放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以加强预制桩100与承台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和图2,凹槽111的内表面111a呈弧形,从而在桩体110表面形成弧形的凹槽,易于成型和脱模。凹槽111的内表面还可以沿方形、多边形等形状延伸。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凹槽11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凹槽111沿桩体110的周向均匀分布。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11的数量为四个,且间隔90度均匀分布。凹槽111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五个、六个、七个等。桩体110在打入土中后,由于沿桩体110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凹槽111,从而沿桩体110的周向,桩体110的表面与土的结合程度均匀,有利于桩体110稳固地处于土中。进一步地,多个凹槽111的形状均相同,进一步使得桩体110结构更为对称,进而有利于桩体110在各个方向与土的结合程度均衡,有利于桩体110稳固地处于土中。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桩体110包括多个第一表面113,第一表面113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凹槽111的内表面111a。第一表面113为弧面。在制备桩体110时,由于连接凹槽111的内表面111a的第一表面113为弧面,便于制作预制桩100的模具。并且桩体110的侧面形成弧面,使得桩体110的侧面积较大,能够与土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与土结合牢靠。
进一步地,凹槽111的内表面111a上设有多个加强筋(未示出)。
具体地,多个加强筋与桩体110可以一体成型,便于加工,且使得加强筋与桩体110结合紧固。由于在凹槽111的内表面111a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从而能够增强桩体110的强度,进而使得桩体110的承载力更强。另外,桩体110打入土中时,由于在凹槽111的内表面111a上设置多个加强筋,从而增大了桩体110的表面与土的接触面积,进而改善桩体110与土的结合强度,有利于桩体110稳固地处于土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加强筋中,不同的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可以是不同的,例如,不同的加强筋之间形成锐角、钝角或直角,即不同的加强筋可以是相交的。每个凹槽111的表面可以形成多组加强筋组,每组加强筋组为两条相交的加强筋,从而能够沿该两条相交的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加强桩体110的强度,以便能够从多个方向增加该桩体110的强度。进一步地,多组加强筋组沿桩体110的轴向间隔设置,从而能够沿桩体110的轴向增强桩体110的强度。进一步地,沿桩体110的轴向,多组加强筋组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或不相等。例如,沿桩体110的轴向的一端到另一端,多组加强筋组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从而沿桩体110的轴向的一端到另一端,随着加强筋组的间距越来越小,加强筋组越来越密集,以致沿桩体110的轴向的一端到另一端,桩体110的强度越来越大,从而在施工时,可以根据对预制桩的强度需要而对桩体110上的加强筋的分布进行设计。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加强筋的延伸方向还可以是相互平行的,例如多个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均与桩体110的轴向平行,或多个加强筋的延伸方向均与桩体110的轴向垂直。多个加强筋可以为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地间隔设置,例如多个加强筋可以沿桩体110的轴向等间距设置,或沿与桩体11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等间距设置。
请参考图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制桩系统10。该预制桩系统10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预制桩100。多个预制桩100依次连接。桩体110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114,桩体100的另一端设有与该第一凸出部114相配接的第一凹陷结构115。相邻的两个预制桩100中的其中一个预制桩100的第一凸出部114与另一个预制桩100的第一凹陷结构115相配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该预制桩系统10中预制桩100的数量为两个。该预制桩系统10中预制桩100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在施工时,预制桩100的长度不够时,需要将多个预制桩100对接起来使用。由于相邻的两个预制桩100中,第一个预制桩100的第一凸出部114与第二个预制桩100的第一凹陷结构115相配接,则该两个预制桩100相连接时,只需要将第一个预制桩100的第一凸出部114插入到第二个预制桩100的第一凹陷结构115中即可,连接方便,能够减少接桩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第一凸出部114可以为插销。该第一凹陷结构115可以为与该第一凸出部114相配接的插孔,通过插销与插孔连接相邻的预制桩100,连接方便,能够减少接桩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凸出部114还可以为与预制桩100一体成型的凸块,该第一凹陷结构115可以为与该凸块相配接的凹槽。
进一步地,第一凸出部114围绕预制桩100的中心轴线均为分布,有利于相邻的预制桩100连接牢靠且各个方向受力均衡。
进一步地,桩体110的设有第一凸出部114的一端设有第二凹陷结构,桩体110的设有第一凹陷结构115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出部。相邻接的两个预制桩100中的第一个预制桩100的第二凹陷结构与第二个预制桩100的第二凸出部相配接。
具体地,该第二凸出部可以为插销。该第二凹陷结构可以为与该第二凸出部相配接的插孔。该第二凸出部还可以为与桩体110一体成型的凸块,该第二凹陷结构可以为与该凸块相配接的凹槽。
由于相邻的两个预制桩100中,第一个预制桩100的第二凹陷结构与第二个预制桩100的第二凸出部相配接,则该两个预制桩100相连接时,第一个预制桩100的第一凸出部114插入到另一个预制桩100的第一凹陷结构115,第二个预制桩100的第二凸出部插入到第一个预制桩100的第一凹陷结构中。相邻的两个预制桩100通过两对凸出部和凹陷结构而互相对插配合,使得相邻的两个预制桩100连接紧固。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制桩系统(未示出)。该预制桩系统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预制桩100。桩体110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空心钢板。相邻的两个预制桩100相连接时,其中一个预制桩100的桩体110的端部的钢板与另一个预制桩100的桩体110的端部的钢板吻合,从而可以对这两个桩体110的端部的钢板焊接,从而使得这两个桩体110固定连接,进而使得这两个预制桩100连接可靠。
进一步地,上述桩体110的端部的钢板的边缘设有坡口(未示出)。相邻的桩体110的钢板相对接时,其中一个桩体110的钢板的坡口与另一个桩体110的钢板的坡口相配合,使得这两个钢板相对接,从而便于焊接,使得这两个桩体110连接牢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设有沿所述桩体的径向自所述桩体的外表面内凹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桩体的轴向贯穿所述桩体,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为管桩,所述桩体上设有沿所述桩体的轴向贯穿所述桩体的圆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桩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包括多个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相邻的两个凹槽的内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强筋形成多组加强筋组,每组加强筋组包括两个相交的加强筋,多组加强筋组沿桩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8.一种预制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连接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预制桩,所述桩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桩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凹陷结构,相邻接的两个所述预制桩中的第一个预制桩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个预制桩的第一凹陷结构相配接。
9.一种预制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连接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预制桩,所述桩体的两端各固定一空心钢板,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桩相连接时,其中一个所述预制桩的端部的钢板与另一个所述预制桩的端部的钢板相焊接。
CN201821442015.3U 2018-09-04 2018-09-04 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Active CN209837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2015.3U CN209837002U (zh) 2018-09-04 2018-09-04 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2015.3U CN209837002U (zh) 2018-09-04 2018-09-04 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7002U true CN209837002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88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42015.3U Active CN209837002U (zh) 2018-09-04 2018-09-04 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7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49809A1 (zh) 具有变径劲芯桩的水泥土搅拌桩
KR20120083607A (ko) 콘크리트 파일의 이음장치
CN209837002U (zh) 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JPH10152848A (ja) 擁壁用ブロック
JP4771244B2 (ja) 鋼管杭とコンクリート杭との連結継手、鋼管杭とコンクリート杭との連結杭構造、鋼管杭とコンクリート杭との連結杭の施工方法
KR20090006672A (ko) 말뚝과 이 말뚝을 이용한 옹벽
CN214401745U (zh) 用于软基处理的环保预制桩
CN213390087U (zh) 软土地基用防渗塑钢板桩
KR101474906B1 (ko) 고강도 대구경 phc 파일과 철골기둥의 친환경 결합부재
CN213952215U (zh) 桩尖及具有该桩尖的管桩
CN212714329U (zh) 一种插筋联顶式复合地基结构
CN209099347U (zh) 预制桩及预制桩系统
CN102747727A (zh) 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方桩
CN208023555U (zh) 一种异形桩
CN218233437U (zh) 一种注浆钢管桩
CN214695700U (zh) 增强型空心方桩
CN218813656U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螺旋泵压cfg桩
CN217949023U (zh) 一种新型支护桩
CN220394985U (zh) 一种高强度保温混凝土砌块
CN219343150U (zh) 一种带翼缘的挖孔桩
CN211973476U (zh) 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
CN219080291U (zh) 一种软地基钢复合混凝土管桩
CN212612412U (zh) 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
CN216664103U (zh) 一种高效节能对旋挖灌注桩结构
CN209832125U (zh) 异型桩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