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3812U - 高承载引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承载引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3812U
CN209833812U CN201920566370.XU CN201920566370U CN209833812U CN 209833812 U CN209833812 U CN 209833812U CN 201920566370 U CN201920566370 U CN 201920566370U CN 209833812 U CN209833812 U CN 209833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ody
ring
floating seal
support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63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吉庆
岳现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JIHUA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ING JIHUA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ING JIHUA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ING JIHUA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663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3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3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38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配件领域,尤其是高承载引导装置,包括一轮体,在轮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内支座、一外支座,在一轮体的中心孔内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伸出对应位置处的内支座、外支座的转孔,所述转轴两端均通过固定销轴与对应位置处的内支座、外支座相固连,在轮体内孔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之间配合设有一耐磨轴套,在浮封槽内的各浮封环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一密封圈,所述环油槽通过注油孔与外部相连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引导轮总成的改进,增大转轴的外径,增大了引导轮的承载力,同时设置了环油槽使得轮体通过轴套与转轴接触。

Description

高承载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配件领域,尤其是高承载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使用的过程中,引导轮作为其中常见组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尤其处于长期运转的工作环境中,现有的引导轮总成的结构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磨损现象较为严重,长期磨损会加剧引导轮的损坏,使得产品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承载引导装置,包括一轮体,在轮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内支座、一外支座,在一轮体的中心孔内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伸出对应位置处的内支座、外支座的转孔,所述转轴两端均通过固定销轴与对应位置处的内支座、外支座相固连,在轮体内孔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之间配合设有一耐磨轴套,所述轮体的内外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内支座、外支座的接触面相抵紧,在内支座、外支座与引导轮的接触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浮封槽,在各个浮封槽分别设有两相对称设置的浮封环,在轮体的中部设有一环油槽,所述环油槽与所述转轴外侧壁接触,所述环油槽分别通过油道与对应位置处的浮封槽内部相连,在浮封槽内的各浮封环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一密封圈,所述环油槽通过注油孔与外部相连通。
优选地,在耐磨轴套的两端面上分别固连设有一环形垫。
优选地,位于同一浮封槽内的两所述浮封环的中部外径均高于其端部外径。
优选地,所述轮体为中空轮体。
优选地,在耐磨轴套的内环侧壁上设有一耐磨环。
优选地,在各密封圈远离轮体的一侧的转轴外侧壁上套接设有一密封环。
在内支座、外支座对应的转轴外侧壁的环形槽内分别套接设有一O型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引导轮总成的改进,增大转轴的外径,增大了引导轮的承载力,同时设置了环油槽使得轮体通过轴套与转轴接触,并且在轴套与抓周接触时出现润滑油膜润滑,直接磨损,解决了引导轮总成易损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体; 2、内支座;3、外支座; 4、转轴; 5、固定销轴;6、耐磨轴套;7、浮封槽;8、浮封环;9、环油槽;10、油道;11、密封圈;12、环形垫;13、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中所示,高承载引导装置,包括一轮体1,在轮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内支座2、一外支座3,在一轮体1的中心孔内设有一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两端均伸出对应位置处的内支座2、外支座3的转孔,所述转轴4两端均通过固定销轴5与对应位置处的内支座2、外支座3相固连,在轮体1内孔与所述转轴4的外侧壁之间配合设有一耐磨轴套6,所述轮体1的内外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内支座2、外支座3的接触面相抵紧,在内支座2、外支座3与引导轮的接触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浮封槽7,在各个浮封槽7分别设有两相对称设置的浮封环8,在轮体1的中部设有一环油槽9,所述环油槽9与所述转轴4外侧壁接触,所述环油槽9分别通过油道10与对应位置处的浮封槽7内部相连,在浮封槽7内的各浮封环8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一密封圈11,所述环油槽9通过注油孔与外部相连通。
本申请在轮体1与转轴4之间设置了轴套,轴套上设置起润滑作用的环油槽9,通过向环油槽9内注入润滑油就会使得润滑油沿着油道10流至各个浮封槽7内,在浮封环8、密封圈11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同时另一部分润滑油在一定压力作用下会在耐磨环7与转轴4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从而起到润滑的作用,放置轴与轮体1的磨损,设置O型圈13能够有效的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形成油膜的油液向外流出。
优选地,在耐磨轴套6的两端面上分别固连设有一环形垫12。可起到一定的密封抵紧的作用,增强连接部位的密封性。
优选地,位于同一浮封槽7内的两所述浮封环8的中部外径均高于其端部外径。能够更好地起到密封的作用,当内部油液的压力较大时就会推动密封圈11向浮封槽7的中部运动,从而实现更进一步的压紧浮封环8,增强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轮体1为中空轮体。能够有效的减少整体轮体1的重量,节省成本。
优选地,在耐磨轴套6的内环侧壁上设有一耐磨环7。能够有效地起到耐磨的作用,延长轴套以及转轴4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在各密封圈11远离轮体1的一侧的转轴4外侧壁上套接设有一密封环12。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能够有效地针对环油槽9内高压环境下的密封。
在内支座2、外支座3对应的转轴4外侧壁的环形槽内分别套接设有一O型圈13,能够有效的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形成油膜的油液向外流出
本申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引导轮总成的改进,增大转轴4的外径,增大了引导轮的承载力,同时设置了环油槽9使得轮体1通过轴套与转轴4接触,并且在轴套与抓周接触时出现润滑油膜润滑,直接磨损,解决了引导轮总成易损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7)

1.高承载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轮体,在轮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内支座、一外支座,在一轮体的中心孔内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伸出对应位置处的内支座、外支座的转孔,所述转轴两端均通过固定销轴与对应位置处的内支座、外支座相固连,在轮体内孔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之间配合设有一耐磨轴套,所述轮体的内外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内支座、外支座的接触面相抵紧,在内支座、外支座与引导轮的接触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浮封槽,在各个浮封槽分别设有两相对称设置的浮封环,在轮体的中部设有一环油槽,所述环油槽与所述转轴外侧壁接触,所述环油槽分别通过油道与对应位置处的浮封槽内部相连,在浮封槽内的各浮封环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一密封圈,所述环油槽通过注油孔与外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耐磨轴套的两端面上分别固连设有一环形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承载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浮封槽内的两所述浮封环的中部外径均高于其端部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承载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为中空轮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承载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耐磨轴套的内环侧壁上设有一耐磨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承载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密封圈远离轮体的一侧的转轴外侧壁上套接设有一密封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支座、外支座对应的转轴外侧壁的环形槽内分别套接设有一O型圈。
CN201920566370.XU 2019-04-24 2019-04-24 高承载引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3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6370.XU CN209833812U (zh) 2019-04-24 2019-04-24 高承载引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6370.XU CN209833812U (zh) 2019-04-24 2019-04-24 高承载引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3812U true CN209833812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13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637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3812U (zh) 2019-04-24 2019-04-24 高承载引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3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3143B (zh) 用于气动卡盘的旋转配气装置
CN107850218A (zh) 用于车辆的旋转接头
CN201093013Y (zh) 内槽道自润滑动静压耦合气浮轴承
CN101413541A (zh) 内槽道自润滑动静压耦合气浮轴承
CN209833812U (zh) 高承载引导装置
CN207229586U (zh) 一种自润滑可定位的工程轴承
CN210950311U (zh) 双向气浮旋转接头
CN219361197U (zh) 一种用于橡胶履带底盘的支重轮
CN103775519A (zh) 万向联轴器无滚针重载十字轴
CN206018090U (zh) 一种双密封抗震动旋转接头
CN203770444U (zh) 万向联轴器无滚针重载十字轴
CN109278539A (zh) 一种轮式机器人全向移动底盘
CN110778823A (zh) 双向气浮旋转接头
CN107697089B (zh) 一种提高扭杆衬套耐磨性的方法及扭杆衬套
CN207470779U (zh) 一种径向轴承的弹性浮环油封
CN207111704U (zh) 一种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组合装置
CN202561338U (zh) 一种旋转接头及带有旋转接头的油缸
CN212028332U (zh) 一种自行车用便于安装的中心轴套
CN204312575U (zh) 一种离合器
CN208021575U (zh) 一种引导轮
CN202561035U (zh) 一种轴承箱体轴端密封结构
CN107781553A (zh) 一种双密封抗震动旋转接头
CN2050913U (zh) 离心式机械停车密封装置
CN213711624U (zh) 一种减振耐磨的轴衬套
CN114644230B (zh) 堆垛机行走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