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9913U - 可持续压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可持续压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9913U
CN209829913U CN201920555374.8U CN201920555374U CN209829913U CN 209829913 U CN209829913 U CN 209829913U CN 201920555374 U CN201920555374 U CN 201920555374U CN 209829913 U CN209829913 U CN 209829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holding
movable
sustainabl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553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春瑞
王振德
李洪涛
王如杰
廉士友
王勇
海玉忠
保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553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9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9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9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压持机构,用于将弯曲的待压件压直,可持续压持机构包括压持组件,压持组件包括:支架;活动压持结构和弹性元件,活动压持结构通过弹性元件与支架连接;固定压持结构,固定压持结构与支架连接并位于活动压持结构的远离弹性元件的一侧,以在固定压持结构和活动压持结构之间形成与待压件相适配的压持空间;其中,弹性元件为活动压持结构提供朝向固定压持结构运动的压持力;当待压件的尺寸变大时,弹性元件在待压件的抵推作用下被压缩,以使压持空间与待压件的尺寸相适配。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持机构无法适应钢筋或钢索的直径变化,导致钢筋或钢索在压持过程中容易被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持续压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拉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持续压持机构。
背景技术
工业中需要使用到很长的钢筋或钢索,为了方便钢筋或钢索的运输,需要将钢筋或钢索弯曲盘旋起来,当在使用该钢筋或钢索时,需要利用压持机构将钢筋或钢索压持成直线型。
由于钢筋或钢索在加工时具有一定的加工误差,导致钢筋或钢索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直径会有所变化,而现有技术中的压持机构无法适应钢筋或钢索的直径变化,导致钢筋或钢索在压持过程中容易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压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持机构无法适应钢筋或钢索的直径变化,导致钢筋或钢索在压持过程中容易被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压持机构,用于将弯曲的待压件压直,可持续压持机构包括压持组件,压持组件包括:支架;活动压持结构和弹性元件,活动压持结构通过弹性元件与支架连接;固定压持结构,固定压持结构与支架连接并位于活动压持结构的远离弹性元件的一侧,以在固定压持结构和活动压持结构之间形成与待压件相适配的压持空间;其中,弹性元件为活动压持结构提供朝向固定压持结构运动的压持力;当待压件的尺寸变大时,弹性元件在待压件的抵推作用下被压缩,以使压持空间与待压件的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地,压持组件还包括:活动板,活动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支架上,弹性元件的第一端与活动板连接,弹性元件的第二端与活动压持结构连接,以使活动板带动弹性元件和活动压持结构同步运动;驱动件,驱动件与支架固定连接,且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活动板驱动连接,以通过活动板带动活动压持结构在压持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运动。
进一步地,压持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柱与活动板和/或活动压持结构连接;弹性元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第一导向柱上。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各立板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开设有滑槽,活动板的两端设置有两个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活动压持结构包括活动压持轮支撑架、活动压持轮和连接轴,弹性元件的第二端与活动压持轮支撑架连接,活动压持轮支撑架位于两个立板之间,活动压持轮通过连接轴可枢转地设置在活动压持轮支撑架上;固定压持结构包括固定压持轮和转轴,固定压持轮通过转轴可枢转地设置在两个立板之间并位于活动压持轮的下方;固定压持轮和活动压持轮之间形成压持空间;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第一端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沿待压件的输送方向位于压持组件的上游,导向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通过第一连杆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架上;第二连杆和第二导向轮,第二导向轮通过第二连杆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架上并位于第一导向轮的下方,以在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待压件的导向空间。
进一步地,活动压持轮支撑架为U型结构,且U型结构的开口朝下,活动压持轮支撑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与两个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均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活动压持轮位于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弹性元件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其中,两个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向下延伸形成防护板段,当固定压持结构位于压持位置时,部分固定压持轮位于两个防护板段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立板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还分别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槽,两个第一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一个安装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后伸入两个导向槽。
进一步地,活动压持结构和固定压持结构均为多个,多个活动压持结构沿水平方向相邻设置,多个固定压持结构与多个活动压持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多个传动齿轮,各固定压持结构的转轴的第二端上均套设有一个传动齿轮,相邻两个传动齿轮啮合;驱动电机与多个转轴中的一个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压持组件为两组,两组压持组件沿待压件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两个主动传动带轮,两个主动传动带轮分别套设在两组压持组件的两个转轴的第一端上;主动传动带,主动传动带套设在两个主动传动带轮上。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两个从动传动带轮,两个从动传动带轮分别套设在两组压持组件的两个转轴的第二端上;从动传动带,从动传动带套设在两个从动传动带轮上。
进一步地,驱动件为液压缸,支架包括:立板,两个立板相对设置;液压缸支撑架,液压缸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板连接;安装板,安装板与液压缸支撑架连接,液压缸与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地,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保护板,保护板与支架连接,保护板与液压缸之间形成限位空间,以将与液压缸连接的输送管路设置在限位空间内。
进一步地,压持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柱,第二导向柱与立板或滑块连接并位于滑槽内,第二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与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同;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套设在第二导向柱上,缓冲弹簧的第一端与立板连接,缓冲弹簧的第二端与滑块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计了一种可持续压持机构,包括活动压持结构、弹性元件和固定压持结构,活动压持结构和固定压持结构之间形成与待压件相适配的压持空间,在其正常压持的过程中,弹性元件为活动压持结构提供朝向固定压持结构运动的压持力,待压持件在压持力的作用下被压直;当待压件的尺寸变大时,弹性元件在待压件的抵推作用下被压缩,使压持空间的尺寸变大并与待压件的尺寸相适配,从而避免待压持件在压持过程中被损坏,提升了可持续压持机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可持续压持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可持续压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可持续压持机构的部分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可持续压持机构的滑块、滑槽、第二导向柱和缓冲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压持组件;10、支架;11、立板;111、滑槽;12、液压缸支撑架;13、安装板;20、活动压持结构;21、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1、第一连接板;212、第二连接板;22、活动压持轮;23、连接轴;30、弹性元件;40、固定压持结构;41、固定压持轮;42、转轴;1、压持空间;50、活动板;51、滑块;60、驱动件;70、第一导向柱;80、第二导向柱;90、缓冲弹簧;200、驱动电机;300、导向组件;301、第一连杆;302、第一导向轮;303、第二连杆;304、第二导向轮;401、传动齿轮;402、主动传动带轮;403、主动传动带;404、从动传动带轮;405、从动传动带;500、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持机构无法适应钢筋或钢索的直径变化,导致钢筋或钢索在压持过程中容易被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压持机构。
如图1至图4所示,可持续压持机构,用于将弯曲的待压件压直,可持续压持机构包括压持组件100,压持组件100包括支架10、活动压持结构20、弹性元件30和固定压持结构40,活动压持结构20通过弹性元件30与支架10连接,固定压持结构40与支架10连接并位于活动压持结构20的远离弹性元件30的一侧,以在固定压持结构40和活动压持结构20之间形成与待压件相适配的压持空间1;其中,弹性元件30为活动压持结构20提供朝向固定压持结构40运动的压持力;当待压件的尺寸变大时,弹性元件30在待压件的抵推作用下被压缩,以使压持空间1与待压件的尺寸相适配。
在本申请中,设计了一种可持续压持机构,包括活动压持结构20、弹性元件30和固定压持结构40,活动压持结构20和固定压持结构40之间形成与待压件相适配的压持空间1,在其正常压持的过程中,弹性元件30为活动压持结构20提供朝向固定压持结构40运动的压持力,待压持件在压持力的作用下被压直;当待压件的尺寸变大时,弹性元件30在待压件的抵推作用下被压缩,使压持空间1的尺寸变大并与待压件的尺寸相适配,从而避免待压持件在压持过程中被损坏,提升了可持续压持机构的实用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压持组件100还包括活动板50和驱动件60,活动板5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支架10上,弹性元件30的第一端与活动板50连接,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与活动压持结构20连接,以使活动板50带动弹性元件30和活动压持结构20同步运动,驱动件60与支架10固定连接,且驱动件60的输出端与活动板50驱动连接,以通过活动板50带动活动压持结构20在压持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沿远离固定压持结构40的方向,活动压持结构20具有压持位置和放料位置;当活动压持结构20位于放料位置时,活动压持结构20和固定压持结构4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弯曲的待压件的放料空间,当活动压持结构20位于压持位置时,活动压持结构20和固定压持结构40之间形成压持空间1;这样,在本申请提供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在使用时,先通过驱动件60驱动活动板50带动活动压持结构20运动至放料位置处,使待压件位于放料空间内,然后再通过驱动件60驱动活动板50带动活动压持结构20运动至压持位置处,对待压件进行压持从而将待压件压直。
可选地,当活动板50带动活动压持结构20运动至压持位置时,压持空间1的尺寸小于等于待压持件的最小尺寸,在待压件不断向前输送的过程中,如果待压件的尺寸变大,活动压持结构20在待压件的抵推作用下向远离固定压持结构40的一侧运动,弹性元件30被压缩,使压持空间的尺寸变大并与待压件的尺寸相适配,如果待压件的尺寸变小,活动压持结构20在弹性元件30的作用下向固定压持结构40一侧运动,使压持空间的尺寸变小并与待压件的尺寸相适配,从而实现待压件的连续压持,有效地避免待压件被损坏。
可选地,压持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导向柱70,第一导向柱70与活动板50和/或活动压持结构20连接;弹性元件30为弹簧,弹簧套设在第一导向柱70上。第一导向柱70的设置能够方便弹簧的安装,在弹簧压缩的过程中,第一导向柱70还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保证活动压持结构20能够平稳地在压持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运动。
如图1所示,第一导向柱70为两个,分别与活动板50和活动压持结构20连接,两个第一导向柱70相对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预定间隔距离,其中,两个第一导向柱70还起到限位作用,即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两个第一导向柱7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当两个第一导向柱70抵接后,弹簧将无法继续压缩,从而限定了可调节的压持空间的最大尺寸。
如图1和图3所示,支架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11,各立板11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开设有滑槽111,活动板50的两端设置有两个滑块51,滑块51与滑槽111滑动连接。这样,活动板50通过滑块51与支架10滑动连接,驱动件60在驱动活动板50运动时,能够保证活动板50的运动平稳性。
如图1所示,活动压持结构20包括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活动压持轮22和连接轴23,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与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连接,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位于两个立板11之间,活动压持轮22通过连接轴23可枢转地设置在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上;固定压持结构40包括固定压持轮41和转轴42,固定压持轮41通过转轴42可枢转地设置在两个立板11之间并位于活动压持轮22的下方;固定压持轮41和活动压持轮22之间形成压持空间;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200,驱动电机200的输出端与转轴42的第一端驱动连接。这样,利用驱动电机200驱动固定压持结构40的转轴42转动,转轴42带动固定压持轮41转动,实现对待压件的自动输送,随着待压件的输送,活动压持轮22会随之转动。
如图1所示,活动压持轮22上开设有绕其周向连续延伸的第一环槽,固定压持轮41上开设有绕其周向连续延伸的第二环槽,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相对设置以在固定压持轮41和活动压持轮22之间形成压持空间1。可选地,固定压持轮41和活动压持轮22抵接时,压持空间1的截面形状与钢筋或钢索的截面形状相适配,均为圆形。固定压持轮41和活动压持轮22的设置,在实现待压件的自动输送的同时,能够减少与待压件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待压件在压直的过程中被磨损。
如图2和图3所示,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300,导向组件300沿待压件的输送方向位于压持组件100的上游,导向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杆301、第一导向轮302、第二连杆303和第二导向轮304,第一导向轮302通过第一连杆301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架10上,第二导向轮304通过第二连杆303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架10上并位于第一导向轮302的下方,以在第一导向轮302和第二导向轮304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待压件的导向空间。这样,在待压件的输送和连续压持过程中,导向组件300能够避免钢筋或钢索由固定压持轮41上脱离,避免钢筋或钢索在压持过程中发生偏离而导致可持续压持机构的压力增大。
在本申请提供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在使用时,通过驱动件60驱动活动板50带动活动压持结构20运动至放料位置,待压件通过第一导向轮302和第二导向轮304之间的导向空间送入至固定压持轮41上,然后通过驱动件60驱动活动板50带动活动压持结构运动至压持位置,启动驱动电机200,使整个可持续压持机构开始正常运行,实现对待压件的持续压持作业。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杆301为U型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杆段和连接在两个第一杆段第一端的第二杆段,两个第一杆段的第二端均与支架10连接,第一导向轮302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杆段上;第二连杆303与第一连杆301的结构相同,第二导向轮304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导向轮302相同。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导向轮302上开设有绕其周向连续延伸的第三环槽,第二导向轮304上开设有绕其周向连续延伸的第四环槽,第三环槽与第四环槽相对设置以在第一导向轮302和第二导向轮304之间形成与待压件相适配的导向空间。可选地,当第一导向轮302和第二导向轮304抵接时,导向空间的截面形状与钢筋或钢索的截面形状相适配,均为圆形。可选地,第一连杆301可摆动地设置在支架10上,从而调节导向空间的尺寸,使导向空间与待压件的尺寸相适配。
如图1所示,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为U型结构,且U型结构的开口朝下,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11和与两个第一连接板211的第一端均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12,活动压持轮22位于两个第一连接板211之间,弹性元件30与第二连接板212连接;其中,两个第一连接板211的第二端向下延伸形成防护板段,当固定压持结构40位于压持位置时,部分固定压持轮41位于两个防护板段之间。这样,在活动压持轮22运动至压持位置时,防护板段位于压持空间1的两侧,可以防止待压件在压持过程中由固定压持轮41上脱离,避免损坏整个可持续压持机构。
可选地,两个立板11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还分别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槽,两个第一连接板211上均开设有一个安装孔,连接轴2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后伸入两个导向槽。这样,导向槽为连接轴23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能够保证活动压持轮22平稳地上下移动。
可选地,活动压持结构20和固定压持结构40均为多个,多个活动压持结构20沿水平方向相邻设置,多个固定压持结构40与多个活动压持结构20一一对应设置;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多个传动齿轮401,各固定压持结构40的转轴42的第二端上均套设有一个传动齿轮401,相邻两个传动齿轮401啮合;驱动电机200与多个转轴42中的一个驱动连接。为了提升可持续压持机构的压持性能,增加了固定压持结构40和多个活动压持结构20的数量。同时,为了减少驱动电机200的使用数量,降低可持续压持机构的生产成本,各固定压持结构40之间通过一个驱动电机200驱动,并通过传动齿轮401进行传动。
在图2和图3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压持组件100为两组,两组压持组件100沿待压件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两个主动传动带轮402和一个主动传动带403,两个主动传动带轮402分别套设在两组压持组件100的两个转轴42的第一端上,主动传动带403套设在两个主动传动带轮402上。这样,为了提升可持续压持机构的压持性能,增加了压持组件100的数量,同时,为了减少驱动电机200的使用数量,降低可持续压持机构的生产成本,两组压持组件100通过一个驱动电机200驱动并通过传送带和传送带轮驱动。
可选地,为了保证传动的可靠性,传动组件还包括两个从动传动带轮404和一个从动传动带405,两个从动传动带轮404分别套设在两组压持组件100的两个转轴42的第二端上,从动传动带405套设在两个从动传动带轮404上。
在图2和图3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综合考虑可持续压持机构的压持效果和生产成本,可持续压持机构包括两组压持组件100,每组压持组件100包括三个活动压持结构20和三个固定压持结构40,并且为了保证传动的可靠性,主动传动带轮402和从动传动带轮404不设置在同一个转轴42的两端。传动组件使整个可持续压持机构具有稳定充足的动力正常运行。
在本申请的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主动传动带轮402和从动传动带轮404可以设置在同一个转轴42的两端。可选地,沿转轴42的轴向,固定压持轮41位于主动传动带轮402和传动齿轮401之间,传动齿轮401位于固定压持轮41和从动传动带轮404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件60为液压缸,支架10包括立板11、液压缸支撑架12和安装板13,两个立板11相对设置,液压缸支撑架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板11连接,安装板13与液压缸支撑架12连接,液压缸与安装板13连接。液压缸稳定地固定在支架10上,从而使液压缸能够稳定地工作。
如图1所示,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保护板500,保护板500与支架10连接,保护板500与液压缸之间形成限位空间,以将与液压缸连接的输送管路设置在限位空间内。由于输送管路与液压缸的连接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开,为了避免输送管路乱跑伤到旁边的工作人员,设置了保护板500,当输送管路与液压缸的连接处断开时,保护板500能够起到止挡作用。
如图4所示,压持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导向柱80和缓冲弹簧90,第二导向柱80与立板11或滑块51连接并位于滑槽111内,第二导向柱80的延伸方向与滑槽111的延伸方向相同,缓冲弹簧90套设在第二导向柱80上,缓冲弹簧90的第一端与立板11连接,缓冲弹簧90的第二端与滑块51连接。这样,缓冲弹簧90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有效防止活动板50经常上下移动而受到损坏。
本申请提供的可持续压持机构的活动压持轮22的压持力量可变,同时设置有防止待压件偏离固定压持轮41和活动压持轮22的防护措施,即设置了导向组件300和防护板段,从而提升了可持续压持机构的压持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弯曲的待压件压直,所述可持续压持机构包括压持组件(100),所述压持组件(100)包括:
支架(10);
活动压持结构(20)和弹性元件(30),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通过所述弹性元件(30)与所述支架(10)连接;
固定压持结构(40),所述固定压持结构(40)与所述支架(10)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的远离所述弹性元件(30)的一侧,以在所述固定压持结构(40)和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之间形成与所述待压件相适配的压持空间(1);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30)为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提供朝向所述固定压持结构(40)运动的压持力;当所述待压件的尺寸变大时,所述弹性元件(30)在所述待压件的抵推作用下被压缩,以使所述压持空间(1)与所述待压件的尺寸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组件(100)还包括:
活动板(50),所述活动板(5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动板(50)连接,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连接,以使所述活动板(50)带动所述弹性元件(30)和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同步运动;
驱动件(60),所述驱动件(60)与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件(60)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板(50)驱动连接,以通过所述活动板(50)带动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在压持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导向柱(70),所述第一导向柱(70)与所述活动板(50)和/或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连接;所述弹性元件(30)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柱(7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11),各所述立板(11)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开设有滑槽(111),所述活动板(50)的两端设置有两个滑块(51),所述滑块(51)与所述滑槽(11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包括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活动压持轮(22)和连接轴(23),所述弹性元件(30)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连接,所述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位于两个所述立板(11)之间,所述活动压持轮(22)通过所述连接轴(23)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上;
所述固定压持结构(40)包括固定压持轮(41)和转轴(42),所述固定压持轮(41)通过所述转轴(42)可枢转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11)之间并位于所述活动压持轮(22)的下方;所述固定压持轮(41)和所述活动压持轮(22)之间形成所述压持空间;
所述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200),所述驱动电机(200)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42)的第一端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300),所述导向组件(300)沿所述待压件的输送方向位于所述压持组件(100)的上游,所述导向组件(300)包括:
第一连杆(301)和第一导向轮(302),所述第一导向轮(302)通过所述第一连杆(301)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
第二连杆(303)和第二导向轮(304),所述第二导向轮(304)通过所述第二连杆(303)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302)的下方,以在所述第一导向轮(302)和所述第二导向轮(304)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待压件的导向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为U型结构,且U型结构的开口朝下,所述活动压持轮支撑架(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11)和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1)的第一端均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12),所述活动压持轮(2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1)之间,所述弹性元件(3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12)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1)的第二端向下延伸形成防护板段,当所述固定压持结构(40)位于压持位置时,部分所述固定压持轮(41)位于两个所述防护板段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板(11)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还分别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槽,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1)上均开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连接轴(2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安装孔后伸入两个所述导向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和所述固定压持结构(40)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沿水平方向相邻设置,多个所述固定压持结构(40)与多个所述活动压持结构(20)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个传动齿轮(401),各所述固定压持结构(40)的转轴(42)的第二端上均套设有一个所述传动齿轮(401),相邻两个所述传动齿轮(401)啮合;所述驱动电机(200)与多个所述转轴(42)中的一个驱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组件(100)为两组,两组所述压持组件(100)沿所述待压件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两个主动传动带轮(402),两个所述主动传动带轮(402)分别套设在两组所述压持组件(100)的两个所述转轴(42)的第一端上;
主动传动带(403),所述主动传动带(403)套设在两个所述主动传动带轮(40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两个从动传动带轮(404),两个所述从动传动带轮(404)分别套设在两组所述压持组件(100)的两个所述转轴(42)的第二端上;
从动传动带(405),所述从动传动带(405)套设在两个所述从动传动带轮(40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60)为液压缸,所述支架(10)包括:
立板(11),两个所述立板(11)相对设置;
液压缸支撑架(12),所述液压缸支撑架(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板(11)连接;
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与所述液压缸支撑架(12)连接,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安装板(13)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持续压持机构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保护板(500),所述保护板(500)与所述支架(10)连接,所述保护板(500)与所述液压缸之间形成限位空间,以将与所述液压缸连接的输送管路设置在所述限位空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持续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组件(100)还包括:
第二导向柱(80),所述第二导向柱(80)与所述立板(11)或所述滑块(51)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111)内,所述第二导向柱(8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槽(111)的延伸方向相同;
缓冲弹簧(90),所述缓冲弹簧(90)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柱(80)上,所述缓冲弹簧(90)的第一端与所述立板(11)连接,所述缓冲弹簧(90)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块(51)连接。
CN201920555374.8U 2019-04-22 2019-04-22 可持续压持机构 Active CN209829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5374.8U CN209829913U (zh) 2019-04-22 2019-04-22 可持续压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5374.8U CN209829913U (zh) 2019-04-22 2019-04-22 可持续压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9913U true CN209829913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1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55374.8U Active CN209829913U (zh) 2019-04-22 2019-04-22 可持续压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99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5578B (zh) 一种全智能汽车制动硬管加工装置
CN107999662B (zh) 弯管机中的弯管装置
CN100467155C (zh) 线钩成形机的线材校直机构
CN103909761B (zh) 一种用于上书壳机的书芯分中装置
CN2917868Y (zh) 线钩成形机的线材校直机构
CN204584453U (zh) 用于棒料去氧化皮机床加工的缓冲装置
CN209829913U (zh) 可持续压持机构
CN105665586A (zh) 一种弹簧线的自动绕线机
CN112935032A (zh) 一种四辊液压传动卷板机
CN106185160A (zh) 一种轮毂输送线
CN211140982U (zh) 一种钢带放卷机的钢带安装结构
KR101664802B1 (ko) 세선 그리퍼를 이용한 전선포설장치
CN106944810B (zh) 一种灯的在线组装装置
CN106865202B (zh) 一种用于管材重力传送架上的自动防撞降噪装置
KR101711035B1 (ko) 인발기용 강봉 낙하 완충장치
CN110560550B (zh) 一种多工位带材冲压机
US2016017458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suspended form of sausages and suspended sausage loop conveying apparatus
CN114210771B (zh) 一种矫直装置以及型材矫直机
CN205294488U (zh) 一种纱团夹持机构
CN220178063U (zh) 一种螺钉生产用上料设备
CN214934810U (zh) 适用于多种线径的放线机构
CN114210772B (zh) 一种输送装置以及型材矫直机
CN109894490B (zh) 一种加工高速工具钢用的拉拔装置
CN219258517U (zh) 一种伸缩式皮带输送机构
CN212524666U (zh) 一种用于栅栏喷塑的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