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7934U -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7934U
CN209827934U CN201920166607.5U CN201920166607U CN209827934U CN 209827934 U CN209827934 U CN 209827934U CN 201920166607 U CN201920166607 U CN 201920166607U CN 209827934 U CN209827934 U CN 209827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double
water inlet
water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66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慎杰
王科
徐丹
陈礼刚
宋利
陈超逸
张丽英
何静
王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1666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7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7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79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包括内设有进水腔道和出水腔道的双腔管道,所述双腔管道内还设置有金属导丝;所述进水腔道的后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腔道的前端侧壁设置有冲洗侧孔;所述出水腔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外接空针或冲洗管的连接口;所述出水腔道的前端侧壁设置有引流侧孔;所述双腔管道还设置有靠近出水口的丝线出口管和牵引丝线,所述牵引丝线从丝线出口管外依次沿丝线出口管、双腔管道延伸且固定在进水腔道内表面的前端;所述双腔管道采用硅胶制备而成。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通过旋转双腔管和牵拉丝线调整双腔管前端的走向;便于引流管引流血液、脓肿;冲洗血块、血肿,达到良好的引流、冲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腔引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一种常用引流、冲洗装置,其将导管从人体体表进入人体内,通过导管可将人体组织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或其他液体引出原处,导流于体外或脏腔内,常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脓肿等颅内疾病的。
目前,常用于颅内血液、脓肿的引流管多为单腔管道,虽然能够达到血肿抽吸和引流的目的,但容易出现脓液引流不干净,脓液残留,引流时间长同时,单腔管道在颅骨钻孔治疗时用作冲洗管,容易出现血肿冲洗不干净,术后复发率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采用丝线牵引双腔管道,实现双腔管道的弯折,便于引流管引流血液、脓肿;冲洗血块、血肿,达到良好的引流、冲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所述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包括内设有进水腔道和出水腔道的双腔管道,所述双腔管道内还设置有沿双腔管道设置且可沿双腔管道移动的金属导丝;所述进水腔道的后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腔道的前端侧壁设置有冲洗侧孔;所述出水腔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外接空针或冲洗管的连接口;所述出水腔道的前端侧壁设置有引流侧孔;所述双腔管道还设置有靠近进水口的丝线出口管和牵引丝线,所述牵引丝线从丝线出口管外依次沿丝线出口管、双腔管道延伸且固定在进水腔道内表面的前端;所述双腔管道采用硅胶制备而成。
所述双腔管道的前端为钝圆锥形的盲端,需要发生弯折时,所述金属导丝与双腔管道的前端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双腔管道前端与金属导丝之间的双腔管道可以在牵引丝线的牵引下发生弯折,并通过转动双腔管道实现术腔全方位的冲洗、引流,达到更好的冲洗、引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丝线出口管远离双腔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接头,所述牵引丝线与接头固定连接,便于牵引丝线的拉动。
进一步地,所述丝线出口管远离双腔管道的一端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头为设置有内螺纹的帽型结构,所述接头与丝线出口管螺纹连接,便于接头的固定与取下,也可以用于盖合丝线出口管,避免在不使用时杂质从丝线出口管进入双腔管道,导致双腔管道内难以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腔管和出水腔管为同轴设置的同心管道,所述出水腔管套设在进水腔管的外侧;所述进水腔管的前端穿出出水腔管;所述出水腔道套设在进水腔道的外侧;所述出水腔道的前端穿出进水腔道;所述引流侧孔设置在出水腔道的侧壁上;所述冲洗侧孔设置在进水腔道穿出出水腔道部分的侧壁上。所述出水腔管的前端为钝圆锥形的盲端。所述进水腔道前端设置冲洗侧孔,使进水腔道内进入的水流、水压较大,便于冲散术腔内的血块和脓块,同时增大引流面积,实现引流干净,达到良好的冲洗引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侧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引流侧孔沿进水腔道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在进水腔道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引流侧孔沿进水腔道的侧壁均匀设置为多排,每一排的引流侧孔沿进水腔道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引流侧孔沿进水腔道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多个,实现术腔从浅到深同时引流,提高冲洗效率,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腔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引流侧孔的位置对应的刻度,所述刻度从最靠近双腔管道前端的引流侧孔延伸至双腔管道的后端,使医务人员可通过刻度上的数值直接了解双腔管道伸入术腔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侧孔为多个均匀分布在出水腔管穿出进水腔管的侧壁上的筛网状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腔管后端侧壁上设置有与进水腔管连通的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上设置有引流阀门,便于打开或关闭进水支管;所述出水腔管后端侧壁上设置有与出水腔管连通的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支管上设置有冲洗阀门,便于打开或关闭进水支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通过旋转双腔管和牵拉丝线调整双腔管前端的走向;便于引流管引流血液、脓肿;冲洗血块、血肿,达到良好的引流、冲洗效果。同时,所述引流管采用内管冲洗、外管引流的方式实现术腔血块、脓块的冲洗、引流,使血块、脓块冲散、引流面积大,达到更好的冲洗引流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在双腔管道的外侧壁上设置刻度,可以通过刻度直接了解引流管进入术腔的深度,简单直观。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同时具有打水排气、冲洗引流多种功能,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穿刺、抽吸、冲洗及引流;适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血肿腔抽吸、冲洗及引流;适用于脑脓肿穿刺、抽吸、冲洗及引流;适用于开颅手术打水排气,降低气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前景广,具有确切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水腔道,11—冲洗侧孔,12—进水支管,2—出水腔道,21—引流侧孔,22—出水支管,3—金属导丝,4—牵引丝线,5—丝线出口管,51—接头,6—留置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腔管道的前端为伸入人体内部的术腔,用于引流人体内的血液、脓肿等的一端;所述双腔管道的后端为留在人体体外,用于排出引流的血液、脓肿或者外接冲水管的一端。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包括内设有进水腔道1和出水腔道2的双腔管道,所述双腔管道内还设置有沿双腔管道设置且可沿双腔管道移动的金属导丝3;所述进水腔道1的后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腔道1的前端侧壁设置有冲洗侧孔11;所述出水腔道2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外接空针或冲洗管的连接口;4所述出水腔道2的前端侧壁设置有引流侧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管道还设置有靠近进水口的丝线出口管5和牵引丝线4,所述牵引丝线4从丝线出口管5外依次沿丝线出口管5、双腔管道延伸且固定在进水腔道2内表面的前端;所述双腔管道采用硅胶制备而成,柔韧性好且不易折叠。所述金属导丝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的长条不锈钢丝。
所述双腔管道的前端为钝圆锥形的盲端,需要发生弯折时,所述金属导丝3与双腔管道的前端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双腔管道前端与金属导丝3之间的双腔管道可以在牵引丝线4的牵引下发生弯折,并通过转动双腔管道实现术腔全方位的冲洗、引流,达到更好的冲洗、引流效果。
所述进水腔道1和出水腔道2、金属导丝3平行设置。所述双腔管道还设置有用于穿设牵引丝线4的丝线管道,所述丝线管道与进水腔道1和出水腔道2均相互平行。
其工作原理为:当术腔需要引流血液或者脓肿时,将金属导丝3穿进双腔管道内,作为双腔管道的支撑线,便于双腔管道伸入术腔深处,引流血液或者脓肿,血液或脓肿通过出水腔道2排出术腔。当需要将弯折双腔管道的前端,使血液或脓肿引流干净时,向上提起金属导丝,然后拉动牵引丝线4,使没有金属导丝3的双腔管道前端发生弯折,达到双腔管道弯折的效果;同时在弯折双腔管道后可以通过旋转双腔管道,调整双腔管道前端的走向,实现术腔血液或脓肿的多方位引流。拉动牵引丝线4的长度改变,可实现双腔管道弯折角度的改变,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
同理的,当术腔需要冲洗血块或脓块时,所述引流管外接冲洗管,通过进水腔道1向术腔冲水,使术腔冲洗干净;并通过拉起牵引丝线4和旋转双腔管道调整双腔管道的前端的走线,使术腔冲洗干净,降低手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丝线出口管5远离双腔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接头51,所述牵引丝线4与接头51固定连接,便于牵引丝线4的拉动。
所述丝线出口管5远离双腔管道的一端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头51为设置有内螺纹的帽型结构,所述接头51与丝线出口管5螺纹连接,便于接头51的固定与取下,也可以用于盖合丝线出口管5,避免在不使用时杂质从丝线出口管5进入双腔管道,导致双腔管道内难以清洗。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进水腔道1和出水腔道2为同轴设置的同心管道,所述出水腔道2套设在进水腔道1的外侧;所述出水腔道2的前端穿出进水腔道1;所述引流侧孔21设置在出水腔道2的侧壁上;所述冲洗侧孔11设置在进水腔道1穿出出水腔道2部分的侧壁上。所述进水腔道1的前端为钝圆锥形的盲端。所述出水腔道2设置在进水腔道1的外侧,增大引流管的冲洗面积,达到更好的冲洗效果。
所述出水腔道2的直径大于进水腔道1的直径。
所述引流侧孔21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引流侧孔21沿出水腔道2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在出水腔道2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引流侧孔21沿出水腔道2的侧壁均匀设置为多排,每一排的引流侧孔21沿出水腔道2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引流侧孔21沿出水腔道2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多个,实现术腔从浅到深同时引流,提高冲洗效率,达到更好的冲洗效果。
所述冲洗侧孔11为多个均匀分布在进水腔道1穿出进水腔道2的侧壁上的筛网状开口,使其冲洗集中,可以将血块、脓肿冲洗为易引流的小块。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引流管除了用于引流、冲洗,还可以用于打水、排气。当所述引流管用于打水、排气时,所述进水腔道1长25cm,内径1mm,壁厚0.25mm;出水腔道2长22cm,壁厚0.25mm,出水腔道2与进水腔道1的内径差值为0.75mm;沿出水腔道2延伸方向排列的相邻的所述引流侧孔21之间间距为1cm。
当所述引流管用于术腔引流、冲洗时,所述进水腔道1长25cm,内径2mm,壁厚0.25mm;出水腔道2长22cm,壁厚0.25mm,出水腔道2与进水腔道1的内径差值为1.25mm,并于;沿出水腔道2延伸方向排列的相邻的所述引流侧孔21之间间距为1cm。
优选地,所述出水腔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引流侧孔21的位置对应的刻度,所述刻度从最靠近双腔管道前端的引流侧孔21延伸至双腔管道的后端,使医务人员可通过刻度上的数值直接了解双腔管道伸入术腔的深度。优选地,所述刻度的分度值为1cm。
优选地,所述引流侧孔21优选为4~20个。用于打水排气的双腔管道的引流侧孔21的个数多于引流的冲洗引流的双腔管道的个数;优选地,当所述引流管用于打水排气时,所述引流侧孔21从出水腔道2的前端延伸至出水腔道2的后端。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或2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包括内设有进水腔道(1)和出水腔道(2)的双腔管道,所述双腔管道内还设置有沿双腔管道设置且可沿双腔管道移动的金属导丝(3);所述进水腔道(1)的后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腔道(1)的前端侧壁设置有冲洗侧孔(11);所述出水腔道(2)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外接空针或冲洗管的连接口;4所述出水腔道(2)的前端侧壁设置有引流侧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管道还设置有靠近进水口的丝线出口管(5)和牵引丝线(4),所述牵引丝线(4)从丝线出口管(5)外依次沿丝线出口管(5)、双腔管道延伸且固定在进水腔道(1)内表面的前端;所述双腔管道采用硅胶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线出口管(5)远离双腔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接头(51),所述牵引丝线(4)与接头(5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线出口管(5)远离双腔管道的一端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头(51)为设置有内螺纹的帽型结构,所述接头(51)与丝线出口管(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道(1)和出水腔道(2)为同轴设置的同心管道,所述出水腔道(2)套设在进水腔道(1)的外侧;所述出水腔道(2)的前端穿出进水腔道(1);所述引流侧孔(21)设置在出水腔道(2)的侧壁上;所述冲洗侧孔(11)设置在进水腔道(1)穿出出水腔道(2)部分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侧孔(11)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冲洗侧孔(11)沿进水腔道(1)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在进水腔道(1)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腔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引流侧孔(21)的位置对应的刻度,所述刻度从最靠近双腔管道前端的引流侧孔(21)延伸至双腔管道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道(1)长25cm,内径1mm,壁厚0.25mm;出水腔道(2)长22cm,壁厚0.25mm,出水腔道(2)与进水腔道(1)的内径差值为0.75mm;沿出水腔道(2)延伸方向排列的相邻的所述引流侧孔(21)之间间距为1c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道(1)长25cm,内径2mm,壁厚0.25mm;出水腔道(2)长22cm,壁厚0.25mm,出水腔道(2)与进水腔道(1)的内径差值为1.25mm;沿出水腔道(2)延伸方向排列的相邻的所述引流侧孔(21)之间间距为1c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侧孔(11)为多个均匀分布在出水腔道(2)穿出进水腔道(1)的侧壁上的筛网状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道(1)后端侧壁上设置有与进水腔道(1)连通的进水支管(12),所述出水腔道(2)后端侧壁上设置有与出水腔道(2)连通的出水支管(22),所述进水支管(12)和所述出水支管(22)上均设置有留置夹(6)。
CN201920166607.5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27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6607.5U CN209827934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6607.5U CN209827934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7934U true CN209827934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660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27934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79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165A (zh) * 2019-01-30 2019-04-16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CN113456924A (zh) * 2021-07-14 2021-10-0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种骨髓炎治疗方法及其冲洗引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165A (zh) * 2019-01-30 2019-04-16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CN113456924A (zh) * 2021-07-14 2021-10-0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种骨髓炎治疗方法及其冲洗引流装置
CN113456924B (zh) * 2021-07-14 2023-10-0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种骨髓炎治疗方法及其冲洗引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27934U (zh)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CN1672649A (zh) 一种脑脊液穿刺引流器
CN105597167A (zh) 一种带有冲洗功能的腹腔引流结构
CN106039527B (zh) 骨科大流量防堵可冲洗引流导管
CN109621165A (zh) 一种新型医用多功能双腔管
CN111701135B (zh) 一种高效医疗防堵塞引流装置
CN202236820U (zh) 医用双腔冲洗引流管
CN201631882U (zh) 引流管
CN209884982U (zh) 防堵塞引流管
CN206777604U (zh) 一种新型引流管
CN203989166U (zh) 一种气液联合冲洗引流器
CN205215915U (zh) 前端开花可冲洗引流导管
CN207912959U (zh) 冲洗引流器
CN203090202U (zh) 一种硬膜下血肿或积液的引流装置
CN213526752U (zh) 一种脊柱脓肿穿刺引流冲洗装置
CN210644711U (zh) 一种肛瘘冲洗引流装置
CN215505056U (zh) 一种可冲洗防堵塞引流管
CN208770644U (zh) 扁形冲洗引流管
CN205515695U (zh) 一种带有冲洗功能的腹腔引流结构
CN210903225U (zh) 灌注吸引器
CN211096403U (zh) 防堵塞的腹腔负压引流管及负压引流装置
CN20980928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胸腹腔引流管
CN202505834U (zh) 单腔双头脑内血肿引流装置
CN208212231U (zh) 一种新型胸腔冲洗引流管
CN214970052U (zh) 一种腹腔引流冲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