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3462U - 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3462U
CN209823462U CN201920650489.5U CN201920650489U CN209823462U CN 209823462 U CN209823462 U CN 209823462U CN 201920650489 U CN201920650489 U CN 201920650489U CN 209823462 U CN209823462 U CN 209823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ower supply
base
pcb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04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凯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chuang A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Qi Penelo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Qi Penelo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Qi Penelo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504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3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3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3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包括充电底座和移动电源;充电底座包括底座外壳和底座PCB板;底座外壳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若干容置槽;底座PCB板上设有外接电源接口和若干排充电触针,充电触针穿过容置槽槽底的触针插孔内;移动电源包括壳体、电池、PCB主板、电源输出线;电池的底部电连接有电源PCB板,电源PCB板上电连接有充电触点;移动电源放置于容置槽,充电触针与充电触点形成电接触;电源输出线包括安装块、插接端和线体,安装块穿过壳体侧面的卡接孔、与PCB主板电连接,线体卡设于壳体侧面的线槽内,插接端可插拔地卡设于壳体侧面的插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充电方便、便于收纳、适用性广、易于管理的特点。

Description

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由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均存在待机时间短的问题,因此,利用可随身携带的移动电源对其充电已成为一种趋势。
现有的多数移动电源都需要通过USB数据线外接电源适配器或计算机才能为移动电源充电,在使用上不够便捷;其次,为了满足不同电子产品的充电需求,现有的移动电源需要配备多根电源输出线,而且分离式的电源输出线携带不便,且容易丢失;另外,对于某些对移动电源需求较多的地方,比如办公室、餐厅、酒店等,移动电源的数量比较多,往往都是各自平放在办公桌或前台的柜面上,导致桌面空间紧张、摆放杂乱,且实现多个移动电源同时充电不够便利,各移动电源的电量有无不易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多个移动电源同时充电的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具有充电方便、便于收纳、适用性广、易于管理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包括充电底座和移动电源;所述充电底座包括底座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底座外壳腔体内的底座PCB板;所述底座外壳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若干容置槽;所述底座PCB板上电连接有外接电源接口和若干排充电触针,所述充电触针自下而上穿过开设于所述容置槽槽底的触针插孔内;所述移动电源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腔体内的电连接的电池和PCB主板、插置于所述壳体侧面的电源输出线;所述电池的底部电连接有电源PCB板,所述电源 PCB板上电连接设有充电触点;所述移动电源放置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充电触针穿过所述壳体端面的触针穿孔、与所述充电触点形成电接触;所述电源输出线包括安装块、插接端和电连接于两者之间的线体,所述安装块穿过所述壳体侧面的卡接孔、与所述PCB主板电连接,所述线体卡设于所述壳体侧面的线槽内,所述插接端可插拔地卡设于所述壳体侧面的插槽内。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PCB主板上电连接有设于壳体侧面的开关按钮、若干电源输入接口、电源输出USB接口。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为三个,分别是micro-B接口、 Lightning接口、Type-C接口。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PCB主板上电连接有显示电池电量的数显模块;所述壳体的端面与所述数显模块对应的位置设有透明盖板。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充电底座顶面的容置槽为两个。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电源输出线为两根,所述电源输出线分别为安卓输出线和Type-C输出线,并排设于所述移动电源的侧面。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壳体包括面壳、底壳、中框;所述中框套设于所述面壳和底壳的侧面、端面的外围,其顶面、底面分别与所述面壳和底壳边缘的上凸缘和下凸缘相抵接,所述面壳和底壳上下扣接,形成所述壳体。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卡接孔、线槽、插槽设于所述中框的侧面。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底座PCB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外壳底面的螺纹孔柱上,所述底座外壳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底座PCB板的与螺纹孔柱等高的支撑台。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电池胶粘于所述壳体的底面,所述壳体的顶面内侧设有若干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与现有设计相比,其优点在于:(1)充电底座上开设多个移动电源的容置槽,从而实现了充电底座同时为多部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当其中一部移动电源没电时,消费者可使用备用的移动电源,切换方便快捷;同时,可以减少移动电源在桌面上占据的空间,便于存放和管理,且在存放的同时实现充电。(2)将电源输出线完整收纳于壳体的侧壁,随取随用,不易丢失,且保证移动电源整体的简洁美观,用户体验良好。(3)电源输出线和电源输出USB接口的结合,实现移动电源为多种型号的外接电子设备充电,而电源输入接口和充电底座的结合,实现为移动电源自身充电的多种方式,使用更加灵活,适用于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电源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电源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电源的面壳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电源的纵剖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底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底座的底座面壳仰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底座的纵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充电底座、10-底座外壳、11-底座面壳、111-容置槽、112-触针插孔、 113-上插板、114-上卡孔、12-底座底壳、121-下插板、122-下卡凸、123-螺纹孔柱、124-支撑台、20-底座PCB板、21-充电触针、22-外接电源接口、200- 移动电源、30-壳体、31-面壳、311-支撑柱、312-透明盖板、313-卡板、314- 上凸缘、32-底壳、321-下凸缘、322-卡扣、33-中框、331-触针穿孔、332- 卡接孔、333-线槽、334-插槽、40-电池、41-电源PCB板、50-PCB主板、 51-开关按钮、52-数显模块、53-电源输入接口、54-电源输出USB接口、60- 电源输出线、61-安装块、62-线体、63-插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200和与移动电源200适配连接能够为移动电源200充电的充电底座100。下文结合说明书附图1-9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底座100包括底座外壳10和固定于底座外壳10腔体内的底座PCB板20。底座外壳10包括上下扣接的底座面壳11和底座底壳12,底座面壳11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两个用于容置移动电源200的容置槽111,每个容置槽111的槽底开设一排触针插孔112,容置槽111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底座PCB板20的顶面电连接设有两排弹性的充电触针21,两排充电触针 21自下而上穿过两个容置槽111底面的两排触针插孔112。底座PCB板20的端部电连接设有外接电源接口22,外接电源接口22插置于底座底壳12端面对应的插孔中。外接电源接口22是Micro-B接口。充电底座12可以借助外接电源接口22接入外部电源使底座PCB板带电,通过底座PCB板20的适配转换,使充电触针21带电,进而实现充电底座100分别对多个移动电源200进行充电的功能。
具体地,底座面壳11两个端面的相对面分别设有两个带有上卡凸的上插板113,其两个侧面的相对面分别设有两个上卡孔114,底座底壳12两个端面的相对面一体成型地连接有向上伸出的设有下卡孔的下插板121,底座底壳 12的两个侧面的相对面设有条状的下卡凸122;底座面壳11罩设在底座底壳 12上,上插板113内侧面的上卡凸适配卡置于相对应下插板121的下卡孔内,底座底壳12侧面内壁上的下卡凸122适配卡设于上卡孔114内,实现双重固定,将底座面壳11和底座底壳12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形成底座外壳10,此种安装结构减少螺丝等零件,安装方便。底座PCB板20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底壳12底面的螺纹孔柱123上,底座底壳12的底面设有用于支撑底座PCB板20 的与螺纹孔柱123等高的支撑台124。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涉及一种移动电源200,用于配合手机等电子设备使用。该移动电源200包括壳体30、电池40、PCB主板50、电源输出线60。壳体30为立方体形状,包括上下扣接的面壳31和底壳32,以及卡设于两者之间的中框33,中框33为近似长方形的环状框架。可充电放电的电池40放置于壳体30内,胶粘于底壳32的底部,其高度与壳体30的腔体高度相适配。在面壳 31的顶面内侧设有若干支撑柱311,支撑柱111的底端面与底座底壳12的底面相抵接,对面壳31的顶面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电池40受到挤压。电池40的一个端部电连接有PCB主板50,PCB主板50上电连接设有控制移动电源开启和关闭的开关按钮51、显示电池电量的数显模块52、若干用于外接电源输入的电源输入接口53、将自身电量输出的电源输出USB接口54,电源输入接口53 可以是micro-B接口、Lightning接口、Type-C接口。开关按钮51穿设于中框 33侧壁对应的插孔中,在面壳31上与所述数显模块52对应的位置扣接设有透明盖板312,以使数显模块上的数字外显,方便读取。电源输入接口53、电源输出USB接口54适配插置于中框33端面对应的插孔中。电池40的另一个端部电连接有电源PCB板41,电源PCB板41上电连接设有一排间距排布的充电触点(图中未示出)。在中框33与电源PCB板41相对应的另一端面开设若干与充电触点一一对应的触针穿孔331。
电源输出线60包括内部线路电连接的安装块61、线体62和插接端63,电源输出线60通过一端的安装块61卡设于壳体30侧面的卡接孔332内、与PCB 主板50电连接,线体62卡设于中框33侧面外壁上的线槽333内,其另一端的插接端63可插拔地卡设于壳体30侧面的插槽334内。使用时,将电源输出线 60的插接端63从插槽334内拔出,用于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具体地,面壳 31的侧面、中框33和底壳32的侧面的一端开设凹槽、合围形成卡接孔332,其另一端内凹、合围形成插槽334。本具体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线60为两根,并排设于移动电200的侧面,具体地,电源输出线60分别为安卓输出线和 Type-C输出线。将电源输出线完整收纳于壳体的侧壁,随取随用,不易丢失,且保证移动电源整体的简洁美观,用户体验良好。
具体地,面壳31端面和侧面的内壁均设有若干向下竖向延伸的卡板 313,卡板上设有卡孔,中框33放置于底壳32边缘的下凸缘321上,所述中框 33套设于所述面壳31和底壳32侧面、端面的外围,面壳31边缘的上凸缘314 盖设于中框33顶部,底壳32端面和侧面的内壁设有的向中心凸起的卡扣322 适配卡置于面壳31端面和侧面对应的卡孔内,将面壳31、中框33、底壳32组装完成,安装快速,形成移动电源的壳体30。

Claims (10)

1.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底座(100)和移动电源(200);所述充电底座(100)包括底座外壳(10)和安装于所述底座外壳(10)腔体内的底座PCB板(20);所述底座外壳(10)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若干容置槽(111);所述底座PCB板(20)上电连接有外接电源接口(22)和若干排充电触针(21),所述充电触针(21)自下而上穿过开设于所述容置槽(111)槽底的触针插孔(112)内;所述移动电源(200)包括壳体(30)、安装于所述壳体(30)腔体内的电连接的电池(40)和PCB主板(50)、插置于所述壳体(30)侧面的电源输出线(60);所述电池(40)的底部电连接有电源PCB板(41),所述电源PCB板(41)上电连接设有充电触点;所述移动电源(200)放置于所述容置槽(111),所述充电触针(21)穿过所述壳体(30)端面的触针穿孔(331)、与所述充电触点形成电接触;所述电源输出线(60)包括安装块(61)、插接端(63)和电连接于两者之间的线体(62),所述安装块(61)穿过所述壳体(30)侧面的卡接孔(332)、与所述PCB主板(50)电连接,所述线体(62)卡设于所述壳体(30)侧面的线槽(333)内,所述插接端(63)可插拔地卡设于所述壳体(30)侧面的插槽(33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PCB主板(50)上电连接有设于壳体侧面的开关按钮(51)、若干电源输入接口(53)、电源输出USB接口(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53)为三个,分别是micro-B接口、Lightning接口、Type-C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PCB主板(50)上电连接有显示电池电量的数显模块(52);所述壳体(30)的端面与所述数显模块(52)对应的位置设有透明盖板(31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100)顶面的容置槽(111)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线(60)为两根,所述电源输出线(60)分别为安卓输出线和Type-C输出线,并排设于所述移动电源(200)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包括面壳(31)、底壳(32)、中框(33);所述中框(33)套设于所述面壳(31)和底壳(32)的侧面、端面的外围,其顶面、底面分别与所述面壳(31)和底壳(32)边缘的上凸缘(314)和下凸缘(321)相抵接,所述面壳(31)和底壳(32)上下扣接,形成所述壳体(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332)、线槽(333)、插槽(334)设于所述中框(33)的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PCB板(20)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外壳(10)底面的螺纹孔柱(123)上,所述底座外壳(10)的底面还设有用于支撑底座PCB板(20)的与螺纹孔柱(123)等高的支撑台(124)。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40)胶粘于所述壳体(30)的底面,所述壳体(30)的顶面内侧设有若干支撑柱(311)。
CN201920650489.5U 2019-05-07 2019-05-07 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 Active CN209823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0489.5U CN209823462U (zh) 2019-05-07 2019-05-07 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0489.5U CN209823462U (zh) 2019-05-07 2019-05-07 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3462U true CN209823462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8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0489.5U Active CN209823462U (zh) 2019-05-07 2019-05-07 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3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84371A1 (en) Multi-functional power storage and supply device
US6442637B1 (en) Expandable mobile computer system
KR940000477Y1 (ko) 밧데리 및 확장슬롯 가변 컴퓨터
US20160025316A1 (en) Multifunctional desktop system
US11509149B2 (en) Modular device charging station
US20060125445A1 (en) Portable power supply with computer port
CN209218329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盒
CN101009745A (zh) 四合一手机充电座
US20110057614A1 (en) Power Supply Adapter
CN215733515U (zh) 一种插头可更换的多功能充电器
CN209823462U (zh) 自带充电底座的移动电源
CN207589108U (zh) 可拆卸喇叭耳机
JP2003272582A (ja) カード型バッテリ装置および同カード型バッテリ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211557417U (zh) 一种家用办公音响
EP2278669A2 (en) Power supply adapter
CN105892579A (zh) 多功能键盘及显示装置
US20140152231A1 (en) Dolly Charger
CN220399969U (zh) 一种扫描翻译笔
CN111045488A (zh) 一种具有电子功能的保护壳
CN211375474U (zh) 一种带电子功能的结构改良保护壳
CN211958835U (zh) 多接口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16773739U (zh) 一种可拓展式的插座
CN217848987U (zh) 一种充电设备
CN111245036A (zh) 一种磁吸式充电装置
CN211061936U (zh) 一种具有移动充电功能的平板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Address after: 518100 D401, Ganghong Complex Building, Building 2, No. 7, Xiangye Road, Xialilang Community,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ichuang al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Room 501, Building A, Rongfeng Packaging Industrial Park,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QILUOPU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