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2930U - 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2930U
CN209822930U CN201821167407.3U CN201821167407U CN209822930U CN 209822930 U CN209822930 U CN 209822930U CN 201821167407 U CN201821167407 U CN 201821167407U CN 209822930 U CN209822930 U CN 209822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groove
sidewall
contacts
lay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674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茂昭
杨自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674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2930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6586 priority patent/WO2020020045A1/en
Priority to US16/518,685 priority patent/US10923852B2/en
Priority to EP19187834.7A priority patent/EP3599535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2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2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54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 H04M1/0256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wherein the modules are operable in the detached state, e.g. one module for the user interface and one module for the transcei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3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 or power between the different housings, e.g. details of wired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ssage of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held in engagement by a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3/00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having one part acting as a holder providing suppor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via a counterpart which i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pparatus, e.g. lamp holders;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R33/05Two-pole devices
    • H01R33/20Two-pole devices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5Stackable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5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exchangeable elements on case or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58Contacts spaced along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02Details for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 H01R39/08Sli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9/00Rotary current collectors, distributors or interrupters
    • H01R39/64Devices for uninterrupted current col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04M1/0252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by means of a snap-on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该连接器母座具有第一端面,第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一底壁,第一侧壁沿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设置有N层导电环,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在连接器母座与连接器公头配合时,只需要对应的凹槽与凸台相配合就能够导通连接器母座与连接器公头之间的电性传输,且通过导电环能够满足大电流传输的需要,以实现快速充电。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目前的移动终端,充电或数据的传输接口主要为底部的USB端口,触点设置空间有限,传输效率极为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USB端口的连接方式存在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连接器母座,所述连接器母座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设置有N层导电环,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时,所述N层导电环等间距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外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壁、第二底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壁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P 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外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壁、第二底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壁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三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E层导电环,E 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上的导电环数量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外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包括第四侧壁、第三底壁和第五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底壁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沿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R 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均为圆环形槽,且圆环形槽的圆心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外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包括第四侧壁、第三底壁和第五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底壁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五侧壁沿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J层导电环,J 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侧壁沿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均为圆环形槽,且圆环形槽的圆心相同。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公头,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一顶面;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N层导电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时,所述N层导电环等间距分布于所述第一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外侧,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第二侧面、第二顶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外侧,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第二侧面、第二顶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三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E层导电环,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上的导电环数量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上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二凸台外侧,所述第三凸台包括第四侧面、第三顶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顶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均为圆环形凸台,且圆环形凸台的圆心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上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二凸台外侧,所述第三凸台包括第四侧面、第三顶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顶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五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J层导电环,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均为圆环形凸台,且圆环形凸台的圆心相同。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母座和连接器公头,所述连接器母座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设置有N层导电环,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相邻接的第一顶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第一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侧面的N 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的N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N 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第一侧面上的N层触点中,每层包括M个触点,同一层的M个触点沿着所述第一凸台的周向分布且相互并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外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壁、第二底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壁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外侧,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第二侧面、第二顶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P层触点,在所述第二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二侧面的P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侧壁的P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外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壁、第二底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壁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底面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外侧,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第二侧面、第二顶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三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E层导电环,所述第三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E层触点,在所述第二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三侧面的E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三侧壁的E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 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P层触点,在所述第二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二侧面的P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侧壁的P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2 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外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包括第四侧壁、第三底壁和第五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底壁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二凸台外侧,所述第三凸台包括第四侧面、第三顶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顶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沿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所述第四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R层触点,在所述第三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三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三凸台的第四侧面的R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第四侧壁的R 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外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包括第四侧壁、第三底壁和第五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底壁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二凸台外侧,所述第三凸台包括第四侧面、第三顶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顶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五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J层触点,在所述第三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三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三凸台的第五侧面的J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第五侧壁的J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R层触点,在所述第三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三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三凸台的第四侧面的R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第四侧壁的R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 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均为圆环形槽,且圆环形槽的圆心相同;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均为圆环形凸台,且圆环形凸台的圆心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公头设有与所述连接器公头上的触点相对应的接触片,所述连接器公头上的触点与对应的所述接触片之间设有弹簧;在所述连接器公头未与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弹簧能够驱使所述连接器公头上的触点离开对应的所述接触片,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连接器母座能够驱使所述连接器公头上的触点抵压所述弹簧并与对应的所述接触片相接触。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线,包括上述的连接器母座或上述的连接器公头。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适配器,包括上述的连接器母座或上述的连接器公头。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包括上述的连接器母座或上述的连接器公头。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背壳以及上述的连接器母座或上述的连接器公头,所述连接器母座或所述连接器公头设于所述背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壳具有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相背设置的平板部,所述连接器母座或所述连接器公头设于所述平板部。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和显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处理器、第一电池和主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第一电池均与所述主板相连接;所述显示端包括显示屏和第二电池,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第二电池相连接;所述显示端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连接部,所述显示端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配合部,当所述显示端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匹配,以在所述主机端和所述显示屏之间传输数据或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机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显示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显示端从所述主机端上拆卸的状态下,所述主机端和所述显示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均为蓝牙单元,或者,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均为WIFI 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上述的连接器母座,其中之另一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连接的连接器公头,所述连接器公头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相邻接的第一顶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第一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侧面的N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的N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第一侧面上的N层触点中,每层包括M个触点,同一层的M个触点沿着所述第一凸台的周向分布且相互并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上述的连接器公头,其中之另一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公头相连接的连接器母座,所述连接器母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相邻接的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第一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的N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侧面的N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第一侧壁上的N层触点中,每层包括M个触点,同一层的M个触点沿着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向分布且相互并联设置。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其中一个设有上述的连接器母座;另一个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连接的连接器公头,所述连接器公头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相邻接的第一顶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第一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侧面的N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的N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第一侧面上的N层触点中,每层包括M个触点,同一层的M个触点沿着所述第一凸台的周向分布且相互并联设置。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其中一个设有上述的连接器公头;另一个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公头相连接的连接器母座,所述连接器母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相邻接的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第一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的N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侧面的N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或电流,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第一侧壁上的N层触点中,每层包括M个触点,同一层的M个触点沿着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向分布且相互并联设置。
上述连接器母座及连接公头能够设置多层导电环,以在连接器母座与连接器公头配合时,只需要凸台嵌设在对应的凹槽内就能够导通连接器母座与连接器公头之间的电性传输,且通过导电环能够实现大电流传输,以实现快速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移动终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配合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4示出的连接器母座的截面示意图;
图5b为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母座的截面示意图;
图5c为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器母座设有导电环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5d为另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器母座设有导电环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导电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示出的连接器母座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圆圈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座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座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座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为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公头的设有导电环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示出的移动终端与充电装置配合使用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19为沿图18中I-I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圆圈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连接器相连,以实现两者之间传输数据或电流。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母座10和与连接器母座10相匹配的连接器公头20,从而将连接器母座10和连接器公头20其中之一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其中之另一设置于第二电子设备,例如,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连接器母座10,第二电子设备上设置连接器公头20,便可以通过连接器公头20与连接器母座10的配合,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或电流的传输。
结合图1至图3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如移动终端100等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为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200,该充电装置200 可以是如移动电源等自身能够储能的装置,也可以是如适配器等充电装置200,通过外接电源对与其匹配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在需要对移动终端100进行充电时,连接器母座10和连接器公头20其中之一设置在充电适配器等充电装置200,其中之另一设置在移动终端100,从而利用连接器公头20与连接器母座10的匹配而实现移动终端100与充电装置200 之间的连接,以进行充电。
移动终端100包括背壳100a和显示屏100b,连接器母座10或连接器公头 20设于背壳100a。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终端100的背壳100a设有连接器母座10,相应的,充电装置200设有与该连接器母座10相匹配的连接器公头20。在充电装置200需要外接电源对移动终端100进行充电时,充电装置200至少还具有与连接器公头20相连接的电输入端,该电输入端可以通过导电线、数据线等电连接线200a与电源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背壳100a具有与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屏100b相背设置的平板部100c,连接器母座10或连接器公头20设置在平板部100c,从而利用平板部100c具有较大面积的平整区域来设置连接器母座10或连接器公头20,增加触点的设置空间。
连接器不限于上述移动终端100与充电装置200之间的连接,凡是实现电流或数据传输等功能的连接均可以采用该连接器来实现。例如,将该连接器的连接器公头20或连接器母座10作为数据线的连接端子,也能够使得数据线能够与适配器或移动终端连接。也可以将连接器公头20和连接器母座10分别设置于数据线的两端,在此不作赘述。
结合图4和图5a所示,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座10具有第一端面10a,第一端面10a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一底壁11b,第一端面10a可以是如图4所呈现的较大的面,也可以是如图5b所呈现的较窄的面,换言之,第一凹槽11具有较薄的壁厚,比如采用片材收卷形成第一凹槽11时,片材的厚度即第一凹槽11的壁厚,也即第一端面10a的宽度,第一端面10a的宽度能够做到0.5mm。第一凹槽11也可以采用镭雕工艺加工形成,在此不作限定。第一侧壁11a上设置有多个触点101,例如N*M个触点101,其中,N和M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触点101沿着第一凹槽11的深度方向 (参考图5a至图5d中箭头D指示的方向)分布成N行,如图4至图5b所示出的连接器母座10中,第一侧壁11a在第一凹槽11的深度方向设置了两行触点 101。每行包括沿第一侧壁11a周向分布的M个触点101。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第一侧壁11a上设置较多的触点101,从而满足如快充或大量数据传输的功能需要。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同一行的M个触点101中有X个以并联的方式设置,其中,X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从而这些并联设置的触点101只要不是全部失效,即使某些触点101失效,并联设置的其它触点101能够作为替代,因而不会影响其相应功能的实现。
在一实施例中,触点101以点阵的形式在第一侧壁11a上分布成N行、M 列,通过这种布置能够使得触点101在第一侧壁11a上的位置较为协调规整,便于设置。
此外,在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时,位于同一列的N个触点101等间距分布,且位于同一行的M个触点101等间距分布。使得触点101均匀分布在第一侧壁11a上,充分利用第一侧壁11a的设置空间。而且,这种均匀的设置方式,便于将触点101布置在相应的位置,实现电流或数据的传输,避免触点101无规律分布在第一凹槽11的第一侧壁11a,容易导致触点101连错电路而无法实现相应的功能。
第一凹槽11可以是环形槽,从而具有位于第一底壁11b两侧的侧壁,以便设置更多的触点101,环形槽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形状,在此不作限定。
结合图5c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a沿第一凹槽11的深度方向设置有N行触点101相对应的导电环102,导电环102可以是具有较好导电性能材料制成的金属环,位于同一行的触点101均与位于相应深度位置的导电环102相连接。如图6所示,导电环102具有外环面102a和内环面102b,在导电环102与触点101设于第一侧壁11a时,触点101与导电环102的外环面 102a接触连接,即,触点101与导电环102之间能够传输电流或数据。由于导电环102能够提供较大的接触面,继而能够满足大电流的传输需求,相应的,多个与导电环102接触连接的触点101能够同时进行电流或数据的传输,有效地提高了传输效率。
在触点101与导电环102接触连接的方案中,可以将导电环102的外环面 102a设置成中间凹陷的弧面,从而使得触点101与导电环102接触时不会滑脱导电环102,使得触点101与导电环102之间连接更为稳定。
导电环102作为导电结构件,其对电流或数据的传输并不依赖于触点101 的设置,换言之,触点101并不是必须的。例如,如图5d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环102直接嵌设于第一侧壁11a,即,连接器母座10具有第一端面,第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一底壁11b,第一侧壁11a沿第一凹槽11的深度方向设置有N层导电环102,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这种将导电环102沿第一凹槽11的深度方向分层的设置于第一侧壁11a的方案,在连接器母座10内的功能线路与导电环102连接时,同样能够通过导电环102实现与连接器公头20之间的连接,进行大电流传输,以满足快速充电的需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a设有与N行触点101相对应的N层导电环102 的方案中,当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时,N行触点101在第一凹槽11的深度方向等间距设置,N层导电环102与触点101对应连接,也是呈等间距的分布于第一侧壁11a。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触点101,仅在第一侧壁11a上沿第一凹槽11的深度方向等间距的设置N层导电环102。
如图7所示,第一凹槽11外环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包括第二侧壁12a、第二底壁12c和第三侧壁12b,第二侧壁12a与第三侧壁12b相向设置且通过第二底壁12c相连接,第二侧壁12a与第一侧壁11a相背设置且通过第一端面10a相连接;第二侧壁12a上设有P*Q个触点101,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从而利用第二凹槽12的第二侧壁12a可以设置更多的触点10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12所示,第一凹槽11外环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包括第二侧壁12a、第二底壁12c和第三侧壁12b,第二侧壁12a与第三侧壁12b相向设置且通过第二底壁12c相连接,第二侧壁12a与第一侧壁11a相背设置且通过第一端面10a相连接;第三侧壁12b上设有E*F个触点101,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1和图13所示,还可以在第二侧壁12a和第三侧壁12b上同时设置触点101,例如,第二侧壁12a上设有P*Q个触点101,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三侧壁12b上设有E*F个触点101,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二侧壁12a 和第三侧壁12b上触点101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a、第二侧壁12a和第三侧壁12b上触点101个数相同,第一侧壁11a、第二侧壁12a和第三侧壁12b上触点101可以采用相同的排布方式,以行、列的形式均匀分布,参照N*M个触点101在第一侧壁11a 上的分布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第二侧壁12a和第三侧壁12b上的触点101也可以分别以并联的方式设置,从而利用多个触点101实现如数据或电流传输等功能,同时,触点之间采用并联设置的方式时,即使其中某些触点101失效,也不会影响连接器母座10的连接效果,实现相应的功能。
凹槽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提供更多的布置空间来设置触点101,实现传输电流或数据等功能。例如,结合图10所示,第二凹槽12环绕第一凹槽11设置,第二凹槽12的外围环设有第三凹槽13。从而利用第三凹槽 13可以设置较多的触点101,而且,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凹槽区分不同的连接功能。例如,设置于第二凹槽12的触点101用于传输电流,设置于第三凹槽13 的触点101用于传输数据,这样,在某些功能连接失效时,可以快速定位出现异常的触点101所处位置,以便维护。
结合图11至图13所示,第三凹槽13包括第四侧壁13a、第三底壁13c和第五侧壁13b,第四侧壁13a与第五侧壁13b相向设置且通过第三底壁13c相连接,第四侧壁13a与第三侧壁12b相背设置且通过第一端面10a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侧壁13a上设有R*S个触点101,R为大于或等于2 的整数,S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从而利用第三凹槽13的第四侧壁13a可以设置更多的触点10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五侧壁13b上设有J*K个触点101, 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K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四侧壁13a和第五侧壁13b上同时设置触点 101,第四侧壁13a上设有R*S个触点101,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S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五侧壁13b上设有J*K个触点101,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K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四侧壁13a和第五侧壁13b上触点101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侧壁13a和第五侧壁13b上的触点101可以采用与第一侧壁11a上触点101相同的方式排布,以行、列的形式均匀分布,参照N*M 个触点101在第一侧壁11a上的分布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第四侧壁13a和第五侧壁13b上的触点101也可以分别以并联的方式设置,从而利用多个触点101实现如数据或电流传输等功能,同时,并联设置的方式,使得即使其中某些触点101失效,也不会影响连接器母座10的连接效果,实现相应的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和第三凹槽13均为圆环形槽,且圆环形槽的圆心相同,从而便于连接器母座10与连接器公头20配合时,圆环形槽更为快捷,操作性较好。
第二凹槽12和第三凹槽13的侧壁也可以采用与第一凹槽11的第一侧壁11a 类似的结构形式设置与触点101接触连接的导电环102,或者直接在相应的侧壁上设置导电环102,均能够通过导电环102较大的接触面提供大电流传输。例如,第二侧壁12a沿第二凹槽12的深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102,P为大于或等于2 的整数。或者,第三侧壁12b沿第二凹槽12的深度方向设有E层导电环102, 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或者,第五侧壁13b沿第三凹槽13的深度方向设有 J层导电环102,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或者,第四侧壁13a沿第三凹槽13 的深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102,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12a和第三侧壁12b均设有触点101时,也可以在第一侧壁11a和第三侧壁12b上同时设置相应的导电环102。导电环102 的层数与触点101深度方向的层数相等。此外,在某些侧壁未设置触点101时,仍然能够通过设置导电环102的方式使得相应的侧壁与连接公头配合时进行数据或电流的传输。例如,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1a、第二侧壁12a和第三侧壁12b上设有相等数量的导电环102。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座10的触点101未连接导电环102,直接通过触点101露出相应的侧壁进行与连接器公头20相连接时,连接器母座10上的触点101可以采用弹性接触的方式设置,例如,连接器母座 10设有与触点101相对应的接触片105,接触片105可以是具有较好导电性能的金属片。触点101与对应的接触片105之间设有弹簧104;在连接器公头20 未与连接器母座10相匹配时,弹簧104能够驱使触点101离开对应的接触片105。也就是说,在连接器母座10处于不使用时,连接器母座10内的触点101与相应的接触片105之间电性断路,即不能传输电流或数据,换言之,此时的触点 101不带电,因此不容易因误触而引发触电或短路等问题。在连接器公头20与连接器母座10相匹配时,连接器公头20能够驱使触点101抵压弹簧104并与对应的接触片105相接触。也就是说,只有连接器公头20与连接器母座10匹配时,触点101才会与相应的接触片105相接触,从而使得连接器公头20和连接器母座10之间能够传输数据或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触点101设有台阶部101a,弹簧104弹性抵接于台阶部101a与接触片105之间。台阶部101a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对弹簧 104形成抵持,另一方面,缩小触点101的占用空间,以便预留出相应的空间来设置弹簧104。弹簧104可以是绝缘弹簧,从而避免误接触点101而影响导电异常。
如图1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公头20具有第一底面20a,第一底面 20a上设有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面21a和第一顶面21b;第一侧面21a设有多个触点201,例如N*M个触点201,其中,N和M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触点201沿着第一凸台21的高度方向(参考图17中箭头H 指示的方向)排布成N行,如图14所示出的连接器公头20中,第一侧面21a 在第一凸台21的高度方向设置了两行触点201。每行包括沿第一侧面21a周向分布的M个触点201。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第一侧面21a上设置较多的触点 201,从而满足如快充或大量数据传输的功能需要。
第一侧面21a上的触点201之间可以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进行设置,例如,位于同一行的M个触点201中有X个以并联的方式设置,其中,X为大于 1且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从而这些并联设置的触点201只要不是全部失效,即使某些触点201失效,并联设置的其它触点201能够作为替代,因而不会影响其相应功能的实现。
在一实施例中,触点201以点阵的形式在第一侧面21a上分布成N行、M 列,通过这种布置能够使得触点201在第一侧面21a上的位置较为协调规整,便于设置。
此外,在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时,第一侧面21a上的触点201可以采用如下分布方式进行设置,位于同一列的N个触点 201等间距分布,且位于同一行的M个触点201等间距分布。使得触点201均匀分布在第一侧面21a上,充分利用第一侧面21a的设置空间。而且,这种均匀的设置方式,便于将触点201布置在相应的位置,实现电流或数据的传输,避免触点201无规律分布在第一凸台21的第一侧面21a,容易导致触点201连错电路而无法实现相应的功能。
第一凸台21可以是环形凸台,从而具有位于第一顶面21b两侧的侧面,以便设置更多的触点201,环形凸台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形状,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21a沿第一凸台21的高度方向设置有N行触点201相对应的导电环102,导电环102可以是具有较好导电性能材料制成的金属环,位于同一行的触点201均与位于相应高度位置的导电环102相连接。如图6所示,导电环102具有外环面102a和内环面102b,参考连接器母座10的导电环102的设置方式,导电环102也可以采用同样的设置方式设置在连接器公头20的凸台的侧面上。下面仅以类举的形式对连接器公头20设置导电环102 加以说明。
结合图14和图14a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公头20具有第一底面 20a,第一底面20a上设有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面21a 和第一顶面21b;第一侧面21a沿第一凸台21的高度方向设有N层导电环102, 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这种将导电环102沿第一凸台21的高度方向分层的设置于第一侧面21a的方案,在连接器公头20内的功能线路与导电环102连接时,同样能够通过导电环102实现与连接器母座10之间的连接,进行大电流传输,以满足快速充电的需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面21a设有与N行触点201相对应的N层导电环102 的方案中,当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时,N行触点201在第一凸台21的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N层导电环102与触点201对应连接,也是呈等间距的分布于第一侧面21a。由于导电环102作为导电结构件,其对电流或数据的传输并不依赖于触点201的设置,换言之,触点201并不是必须的,从而也可以不设置触点201,仅在第一侧面21a上沿第一凸台21的深度方向等间距的设置N层导电环102。
结合图5c和图14所示,在连接器母座20设有导电环102,连接器公头10 未设有导电环102而仅设置触点201时,连接器公头20与连接器母座10配合使用状态下,第一凸台21能够嵌设于第一凹槽11,第一凸台21的第一侧面21a 上的触点201能够与第一凹槽11的第一侧壁11a上的导电环102接触连接,进而导通相应的功能电路,实现如数据传输或电流传输等功能。
连接器公头20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例举的结构形式,例如,结合图15 和图1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凸台21的外围环设有第二凸台22,第二凸台22包括第二侧面22a、第二顶面22c和第三侧面22b,第二侧面22a与第三侧面22b相背设置且通过第二顶面22c相连接,第二侧面22a与第一侧面21a相向设置且通过第一底面20a相连接。从而可以在第二侧面22a和第三侧面22b上设置触点201,以满足大流量数据传输需要,提高传输效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仅在第二侧面22a上设置触点201,例如,第二侧面22a 上设有P*Q个触点201,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也可以只在第三侧面22b上设置触点201,例如,第三侧面22b上设有E*F个触点201,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还可以同时在第二侧面22a和第三侧面22b上设置触点201,例如,第二侧面22a上设有P*Q 个触点201,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Q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三侧面22b上设有E*F个触点201,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F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二侧面22a和第三侧面22b上触点201的数量可以相等,即P*Q等于E*F。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二侧面22a和第三侧面22b上设置数量不等的触点201,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面21a、第二侧面22a和第三侧面22b上触点201个数相同,第一侧面21a、第二侧面22a和第三侧面22b上触点201可以采用相同的排布方式,以行、列的形式均匀分布,参照N*M个触点201在第一侧面21a 上的分布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侧面22a和第三侧面22b上的触点201也可以分别以并联的方式设置,从而利用多个触点201实现如数据或电流传输等功能,同时,触点201之间采用并联设置的方式时,即使其中某些触点201失效,也不会影响连接器公头20 的连接效果,实现相应的功能。
凸台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提供更多的布置空间来设置触点201,实现传输电流或数据等功能。例如,结合图16所示,第二凸台22环绕第一凸台21设置,第二凸台22的外围环设有第三凸台23。从而利用第三凸台 23可以设置较多的触点201,而且,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凸台区分不同的连接功能。例如,设置于第二凸台22的触点201用于传输电流,设置于第三凸台23 的触点201用于传输数据,这样,在某些功能连接失效时,可以快速定位出现异常的触点201所处位置,以便维护。
如图16和图17所示,连接器公头20具有第二底面20b,可理解地,第二底面20b可以是和第一底面20a处于同一平面,也可以分别处于不同的平面,如图17所示,在第一凸台21的高度方向,第二底面20b与第一底面20a处于不同的平面,确切的说,第二底面20b高于第一底面20a,在此不作限定。结合图16和图17所示,第三凸台23包括第四侧面23a、第三顶面23c和第五侧面 23b,第四侧面23a与第五侧面23b相背设置且通过第三顶面23c相连接,第四侧面23a与第三侧面22b相向设置且通过第二底面20b相连接。从而可以在第四侧面23a和第五侧面23b上设置触点201,以满足大流量数据传输需要,提高传输效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仅在第四侧面23a上设置触点201,例如,第四侧面23a 上设有R*S个触点201,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S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从而利用第三凸台23的第四侧面23a可以设置更多的触点20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仅在第五侧面23b上设置触点201,第五侧面23b上设有J*K个触点201, 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K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四侧面23a和第五侧面23b上同时设置触点 201,第四侧面23a上设有R*S个触点201,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S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五侧面23b上设有J*K个触点201,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K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第四侧面23a和第五侧面23b上触点201的数量可以相等,即R*S等于J*K。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第四侧面23a和第五侧面 23b上设置数量不等的触点201,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侧面23a和第五侧面23b上的触点201可以采用与第一侧面21a上触点201相同的方式排布,以行、列的形式均匀分布,参照N*M 个触点201在第一侧面21a上的分布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第四侧面23a和第五侧面23b上的触点201也可以分别以并联的方式设置,从而利用多个触点201实现如数据或电流传输等功能,同时,并联设置的方式,使得即使其中某些触点201失效,也不会影响连接器公头20的连接效果,实现相应的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凸台21、第二凸台22和第三凸台23均为圆环形凸台,且圆环形凸台的圆心相同,从而便于连接器公头20与连接器母座10配合时,圆环形凸台更为快捷,操作性较好。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一凸台21为圆台形凸台,环绕第一凸台21设置的第二凸台22和第三凸台23为圆环形凸台。
参考导电环102在连接器母座10中的设置形式,连接器公头20中凸台的侧面上也可以设置导电环102来实现与连接器母座10的电性连接,例如,第二侧面22a沿第二凸台22的高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102,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或者,第三侧面22b沿第二凸台22的高度方向设有E层导电环102,E 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或者,第四侧面23a沿第三凸台23的高度方向设有R 层导电环102,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或者,第五侧面23b沿第三凸台23的高度方向设有J层导电环102,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可理解的,可以在第一凸台21、第二凸台22和第三凸台23的部分侧面上设置导电环102,也可以在所有的侧面上设置导电环102,即,第一凸台21、第二凸台22和第三凸台 23的侧面上均设有导电环102。各侧面上导电环102的层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例如,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21a、第二侧面22a和第三侧面22b上设有相等数量的导电环102。
结合图2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公头20的触点201处未设置导电环102,而是直接从相应的侧面露出,并且在连接器母座10和连接器公头20配合使用时,触点201露出侧面的部分能够实现与连接器母座10接触连接。该连接器母座10上的触点201可以采用弹性接触的方式设置,例如,连接器公头20 设有与连接器公头20上的触点201相对应的接触片205,接触片205可以是具有较好导电性能的金属片。连接器公头20上的触点201与对应的接触片205之间设有弹簧204;在连接器公头20未与连接器母座10相匹配时,弹簧204能够驱使连接器公头20上的触点201离开对应的接触片205,也就是说,在连接器公头20处于不使用时,连接器公头20内的触点201与相应的接触片205之间电性断路,即不能传输电流或数据,换言之,此时的触点201不带电,因此不容易因误触而引发触电或短路等问题。在连接器公头20与连接器母座10相匹配时,连接器母座10能够驱使连接器公头20上的触点201抵压弹簧204并与对应的接触片205相接触。也就是说,只有连接器公头20与连接器母座10匹配时,连接器公头20的触点201才会与相应的接触片205相接触,从而使得连接器公头20和连接器母座10之间能够传输数据或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触点201设有台阶部201a,弹簧204弹性抵接于台阶部201a与接触片205之间。台阶部201a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对弹簧 204形成抵持,另一方面,缩小触点201的占用空间,以便预留出相应的空间来设置弹簧204。弹簧204可以是绝缘弹簧,从而避免误接触点201而影响导电异常。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座10与连接器公头20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以利用限位结构将两者限制在连接的状态。该限位结构可以是能够卡嵌配合的限位凸起和限位槽,限位凸起设置在连接器公头20和连接器母座10两者其中之一上,其中之另一设置能够与该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下面以连接器母座 10的第三凹槽设有限位凸起,连接器公头20的第三凸台设有限位槽为例对限位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0和图16所示,连接器母座10包括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和第三凹槽13,与该连接器母座10相适配的连接器公头20包括第一凸台21、第二凸台22和第三凸台23。参阅图18和图19,在连接器母座10和连接器公头 20连接在一起使用时,第一凸台21嵌设于第一凹槽11内,第二凸台22嵌设于第二凹槽12内,第三凸台23嵌设于第三凹槽13内。此时,第一侧壁11a与第一侧面21a相对,第二侧壁12a与第二侧面22a相对,第三侧壁12b与第三侧面22b相对,第四侧壁13a与第四侧面23a相对,第五侧壁13b与第五侧面23b相对。相应的,两相对的侧壁和侧面上可以设置足够多的触点实现连接器公头20 和连接器母座10的电性连接,以传输电流或数据。例如,在第一侧壁11a上设置有与第一侧面21a上一一对应的触点,从而连接器公头20和连接器母座10 相配合时,第一侧壁11a上的触点101和第一侧面21a上的触点201一一对应并接触连接,进而实现相应的电性连接。相应的,在连接器公头20和连接器母座 10包括多对能够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槽时,也可以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设置更多的触点来满足如大流量数据的传输需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限位凸起103和限位槽203能够设置在两相对的侧壁和侧面上,限位凸起 103和限位槽20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在此不做限定。以图10和图16所示出的连接器母座10和连接器公头20为例,第五侧壁13b 凸设有限位凸起103,第五侧面23b凹设有限位槽203,从而在连接器母座10 与连接器公头20配合时,位于第五侧壁13b的限位凸起103能够与位于第五侧面23b的限位槽203配合,进而限制连接器母座10和连接器公头20相对转动,有效地将两者保持在能够实现电性连接的状态进行传输数据或电流。
结合图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包括主机端120和显示端110,主机端120包括处理器、第一电池和主板,处理器和第一电池均与主板相连接;显示端110包括显示屏111和第二电池,显示屏111和第二电池相连接;显示端110能够拆卸地安装于主机端120,主机端120包括连接部,显示端 110包括能够与连接部相匹配的配合部,当显示端110安装于主机端120时,连接部与配合部相匹配,以在主机端120和显示屏111之间传输数据或电流。
该移动终端中,显示端110能够从主机端120拆下使用,这样使得具有显示屏111的显示端110能够做得更为轻薄,以便于手持使用,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可理解地,主机端120包括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显示端110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在显示端110从主机端120上拆卸的状态下,主机端120和显示端110能够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进而用户只需要手持显示端110就能够进行操作,较轻薄的显示端110能够避免用户长期手持移动终端使用时容易出现疲劳。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均为蓝牙单元,或者,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均为WIFI单元,在此不作限定。
连接部和配合部其中之一为上述的连接器母座10,其中之另一为上述的连接器公头20。这样,便可以利用较多的触点进行大流量数据的传输,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还可以利用这种方式传输大电流,以便显示端110安装于主机端120 时,主机端120的第一电池可以为第二电池进行快速充电,有效延长显示端110 拆下使用时的续航时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主机端120包括第二壳体120a,显示端110包括第一壳体110a,在显示端110匹配至主机端120时,第一壳体110a能够贴合于第二壳体120a;连接器母座10和连接器公头20其中之一设于第二壳体120a朝向显示屏111的一侧,其中之另一设于第一壳体110a朝向主机端120的一侧,以在显示端110匹配至主机端120时,连接器公头20能够与连接器母座10相配合,在显示端110与主机端120之间传输数据或电流。
基于连接器公头20与连接器母座10的类型包括具有导电环102和不具有导电环102的情形,因此,两者之间具有多种配合使用的形式,例如,第一种配合形式,具有导电环102的连接器公头20与不具有导电环102的连接器母座 10配合;第二种配合形式两者均不具有导电环102,即,连接器母座10和连接器公头20之间通过一一对应的触点101和触点202实现连接;第三种配合形式,不具有导电环102的连接器公头20与具有导电环102的连接器母座10配合。可理解的,第一种配合形式和第三种配合形式相类似,均是通过触点与导电环102的接触连接实现连接器母座10和连接器公头20之间的电性导通。下面仅以第一种配合形式加以说明。
如在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移动终端或电子设备中,包括连接器母座10 和连接器公头20,连接器母座10具有第一端面10a,第一端面10a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一底壁11b,第一侧壁11a 沿第一凹槽11的深度方向设置有N层导电环102,连接器公头20具有第一底面20a,第一底面20a上设有第一凸台21,第一凸台21包括相邻接的第一顶面 21b和第一侧面21a,第一侧面21a沿第一凸台21的高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101,在连接器公头20与连接器母座10相匹配时,第一凸台21嵌设于第一凹槽11,且位于第一凸台21的第一侧面21a的N层触点101与位于第一凹槽11的第一侧壁11a的N层导电环102对应并相接触,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进而利用触点101与导电环102之间的接触连接实现,连接器母座10与连接器公头20的电性连接。相应的,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器母座10上设置的触点101从相应的侧壁露出,以在与设有导电环102的连接器公头20配合使用时,连接器母座10上的触点101与连接器公头20上的导电环102接触连接,也能够实现连接器公头20和连接器母座10之间的电性导通,以传输电流或信号,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1)

1.一种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母座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设置有N层导电环,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当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时,所述N层导电环等间距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外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壁、第二底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壁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外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壁、第二底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壁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三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E层导电环,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上的导电环数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外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包括第四侧壁、第三底壁和第五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底壁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沿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均为圆环形槽,且圆环形槽的圆心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外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包括第四侧壁、第三底壁和第五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底壁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五侧壁沿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J层导电环,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壁沿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均为圆环形槽,且圆环形槽的圆心相同。
13.一种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一顶面;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N层导电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当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时,所述N层导电环等间距分布于所述第一侧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外侧,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第二侧面、第二顶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外侧,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第二侧面、第二顶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三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E层导电环,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上的导电环数量相等。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上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二凸台外侧,所述第三凸台包括第四侧面、第三顶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顶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均为圆环形凸台,且圆环形凸台的圆心相同。
22.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上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二凸台外侧,所述第三凸台包括第四侧面、第三顶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顶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五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J层导电环,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均为圆环形凸台,且圆环形凸台的圆心相同。
25.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母座和连接器公头,所述连接器母座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相邻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设置有N层导电环,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相邻接的第一顶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第一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侧面的N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的N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第一侧面上的N层触点中,每层包括M个触点,同一层的M个触点沿着所述第一凸台的周向分布且相互并联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外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壁、第二底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壁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底面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外侧,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第二侧面、第二顶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P层触点,在所述第二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二侧面的P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侧壁的P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外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侧壁、第二底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壁相连接,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底面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外侧,所述第二凸台包括第二侧面、第二顶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三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E层导电环,所述第三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E层触点,在所述第二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三侧面的E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三侧壁的E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P层导电环,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P层触点,在所述第二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二侧面的P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侧壁的P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7-2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外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包括第四侧壁、第三底壁和第五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底壁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二凸台外侧,所述第三凸台包括第四侧面、第三顶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顶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沿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R层导电环,所述第四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R层触点,在所述第三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三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三凸台的第四侧面的R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第四侧壁的R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31.根据权利要求27-2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外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包括第四侧壁、第三底壁和第五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底壁相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连接器公头具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环设于所述第二凸台外侧,所述第三凸台包括第四侧面、第三顶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三顶面相连接,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向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五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J层触点,在所述第三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三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三凸台的第五侧面的J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第五侧壁的J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J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面沿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R层触点,在所述第三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三凹槽时,位于所述第三凸台的第四侧面的R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第四侧壁的R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R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均为圆环形槽,且圆环形槽的圆心相同;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均为圆环形凸台,且圆环形凸台的圆心相同。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公头设有与所述连接器公头上的触点相对应的接触片,所述连接器公头上的触点与对应的所述接触片之间设有弹簧;在所述连接器公头未与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弹簧能够驱使所述连接器公头上的触点离开对应的所述接触片,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连接器母座能够驱使所述连接器公头上的触点抵压所述弹簧并与对应的所述接触片相接触。
35.一种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母座或如权利要求13至2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公头。
3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背壳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母座或如权利要求13至2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公头,所述连接器母座或所述连接器公头设于所述背壳。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包括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相背设置的平板部,所述连接器母座或所述连接器公头设于所述平板部。
3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和显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处理器、第一电池和主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第一电池均与所述主板相连接;所述显示端包括显示屏和第二电池,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第二电池相连接;所述显示端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连接部,所述显示端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配合部,当所述显示端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匹配,以在所述主机端和所述显示屏之间传输数据或电流;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其中之另一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连接的连接器公头。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显示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显示端从所述主机端上拆卸的状态下,所述主机端和所述显示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均为蓝牙单元,或者,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均为WIFI单元。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公头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相邻接的第一顶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第一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侧面的N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的N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第一侧壁上的N层触点中,每层包括M个触点,同一层的M个触点沿着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向分布且相互并联设置。
4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和显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处理器、第一电池和主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第一电池均与所述主板相连接;所述显示端包括显示屏和第二电池,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第二电池相连接;所述显示端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连接部,所述显示端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配合部,当所述显示端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匹配,以在所述主机端和所述显示屏之间传输数据或电流;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其中之一为如权利要求13至2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其中之另一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公头相连接的连接器母座。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显示端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在所述显示端从所述主机端上拆卸的状态下,所述主机端和所述显示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通信连接。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均为蓝牙单元,或者,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均为WIFI单元。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母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相邻接的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第一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的N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侧面的N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第一侧壁上的N层触点中,每层包括M个触点,同一层的M个触点沿着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向分布且相互并联设置。
4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母座;另一个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连接的连接器公头,所述连接器公头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相邻接的第一顶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第一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侧面的N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的N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第一侧面上的N层触点中,每层包括M个触点,同一层的M个触点沿着所述第一凸台的周向分布且相互并联设置。
5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如权利要求13至2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公头;另一个包括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公头相连接的连接器母座,所述连接器母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相邻接的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方向设有N层触点,在所述连接器公头与所述连接器母座相匹配时,所述第一凸台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壁的N层触点与位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侧面的N层导电环对应并相接触,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或电流,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凸台为环形凸台,所述第一侧壁上的N层触点中,每层包括M个触点,同一层的M个触点沿着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向分布且相互并联设置。
CN201821167407.3U 2018-07-23 2018-07-23 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 Active CN209822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7407.3U CN209822930U (zh) 2018-07-23 2018-07-23 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
PCT/CN2019/096586 WO2020020045A1 (en) 2018-07-23 2019-07-18 Female connecting member, male connecting member, and mobile terminal
US16/518,685 US10923852B2 (en) 2018-07-23 2019-07-22 Female connecting member, male connecting member, and mobile terminal
EP19187834.7A EP3599535B1 (en) 2018-07-23 2019-07-23 Female connecting member, male connecting member, and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7407.3U CN209822930U (zh) 2018-07-23 2018-07-23 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2930U true CN209822930U (zh) 2019-12-20

Family

ID=67438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67407.3U Active CN209822930U (zh) 2018-07-23 2018-07-23 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3852B2 (zh)
EP (1) EP3599535B1 (zh)
CN (1) CN209822930U (zh)
WO (1) WO20200200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0122A (zh) * 2020-08-18 2022-02-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电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1225B (zh) * 2019-07-01 2020-11-2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總成
US11374354B2 (en) * 2020-02-06 2022-06-28 Safran Electrical Components Usa, Inc. Linear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elically distributed terminations
FI129743B (en) * 2021-05-10 2022-08-15 Suunto Oy Charger for a device close to the bod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3796A (en) * 1984-01-30 1985-08-06 Engelmore Anthony R Rota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telephone cord
FR2859828B1 (fr) * 2003-09-17 2014-06-13 Carrier Kheops Bac Connecteur electrique etage
CN100517877C (zh) * 2007-11-20 2009-07-22 浙江大学 无绳的电连接器
CN103066442B (zh) * 2012-11-30 2015-10-21 重庆富士特电控有限公司 采用面接触的插头插座
JP5747969B2 (ja) 2013-10-07 2015-07-1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CN104485555B (zh) 2014-12-19 2017-10-2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通用底座组件
CN204441598U (zh) 2015-03-31 2015-07-01 威利朗沃矿业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连接器
CN204668528U (zh) * 2015-06-25 2015-09-23 孙利元 安全式插座及其插头
CN105720422B (zh) 2016-04-08 2019-02-05 深圳市赛音电子有限公司 连接器
WO2017203366A1 (en) 2016-05-27 2017-11-30 Mobile Synergy 26 International Limited Multifunctional connection systems for various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AR104757A1 (es) * 2016-05-27 2017-08-09 Univ Nac De Quilmes (Unq) Adaptador universal para fichas de audio
CN206850197U (zh) * 2017-06-07 2018-01-05 深圳市恒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插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0122A (zh) * 2020-08-18 2022-02-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电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114080122B (zh) * 2020-08-18 2023-07-1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电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20045A1 (en) 2020-01-30
EP3599535A1 (en) 2020-01-29
US20200028300A1 (en) 2020-01-23
EP3599535B1 (en) 2021-02-17
US10923852B2 (en) 202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22930U (zh) 连接器及其母座及公头、适配器、移动终端和电子装置
US20130052502A1 (en) Battery having multi-orientation conductions, battery holder having multi-orientation conductions, and battery assembling method
US8317528B2 (en)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nnector
EP3599534B1 (en) Female connecting member, male connecting member, and mobile terminal
CN1878370A (zh) 使用多功能插座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CN110557471A (zh) 移动终端
JP6499762B2 (ja) ボタン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端末
CN208353375U (zh) 移动终端
US8845366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osite and symmetrical hybrid electronic connectors
CN114552253B (zh) 电子设备、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482332B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041794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417950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2114235U (zh) 转接头及扩展装置
CN110417953A (zh) 移动终端
US20200366109A1 (en) Portable power bank
CN209860201U (zh) 连接器及其公头和母座、移动电源、终端、电子设备及装置
US6684337B1 (en) Charging system incorporated in computer for charging and resetting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s
CN211858943U (zh) 一种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CN113364904B (zh) 电子设备
KR20210029046A (ko) 전자 장치에서의 빔 측정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210984931U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1088607U (zh) 一种电连接设备
CN217768851U (zh) 插接端口结构及电子设备系统
CN216161920U (zh) 一种对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