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0502U -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0502U
CN209820502U CN201920584666.4U CN201920584666U CN209820502U CN 209820502 U CN209820502 U CN 209820502U CN 201920584666 U CN201920584666 U CN 201920584666U CN 209820502 U CN209820502 U CN 209820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re
positioning
output
outer shaft
outpu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46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志良
林正生
彭先炎
田维金
李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ANGTAI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ANGTAI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ANGTAI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ANGTAI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46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0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0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0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包括编码机构、第一输出机构和第二输出机构,编码机构包括轴套、外轴芯和内轴芯,外轴芯用于控制第一输出机构的输出信号;沿着外轴芯的中轴线贯穿设置有通孔,内轴芯装设于通孔内,内轴芯用于控制第二输出机构的输出信号,内轴芯和第一输出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在外轴芯和第二输出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定位件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轴芯和第一输出机构之间、内轴芯和第二输出机构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用于避免外轴芯转动时意外带动内轴芯转动,或者内轴芯转动时意外带动外轴芯转动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
背景技术
电位器和编码器主要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尤其是通信设备的中更是应用广泛。而由于很多的设备是需要同时用到电位器和编码器的,因此目前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把电位器和编码器集合为一体的双轴编码器,如专利号为200910180041.2的发明专利,正是公开了一种上述的双轴编码器。
但是,这种双轴编码器具有以下不足:其只有一个外轴芯设置有定位机构,而内轴芯没有定位机构,虽然外轴芯与内轴芯是互不影响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外轴芯不小心对内轴芯施加动力的情况,因此这种双轴编码器的工作可靠性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能够可靠避免外轴芯转动和内轴芯转动的相互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包括编码机构、第一输出机构和第二输出机构,所述编码机构包括轴套、外轴芯和内轴芯,所述第一输出机构设置于所述编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出机构之间,所述外轴芯转动设置于所述轴套内,所述外轴芯的外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机构的输出信号;沿着所述外轴芯的中轴线,所述外轴芯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内轴芯装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内轴芯的底端突伸出所述外轴芯后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出机构的输出信号,所述编码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外轴芯和所述第一输出机构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弹片和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二弹片装设于所述内轴芯,所述第二定位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和所述第二输出机构之间,所述第二定位片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外轴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机构;所述第二弹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凸,以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心,所述第二定位片呈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凹槽,第二定位凸装设于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一定位片,所述第一弹片装设于所述内轴芯,所述第一定位片设置于所述轴套和所述第一输出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定位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外轴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所述第一弹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凸,以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心,所述第一定位片呈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凹槽,第一定位凸装设于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包括第一电刷、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一输出引脚,所述第一电刷装配于所述外轴芯的外侧壁并随所述外轴芯转动,所述第一电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输出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包括第二电刷、第二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第二输出引脚,所述第二电刷装配于所述内轴芯的突伸出所述外轴芯的一端并随所述内轴芯转动,所述第二电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出引脚的输出信号。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出机构还包括第三电刷、第三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的第三输出引脚,所述第三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三电刷装配于所述内轴芯的突伸出所述外轴芯的一端并随所述内轴芯转动,所述第三电刷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输出引脚的输出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内轴芯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一卡环,所述外轴芯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容槽,所述第一卡环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一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轴芯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二卡环,所述轴套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容槽,所述第二卡环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二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轴芯和第一输出机构之间、内轴芯和第二输出机构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用于避免外轴芯转动时意外带动内轴芯转动,或者内轴芯转动时意外带动外轴芯转动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套、外轴芯和内轴芯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1—编码机构,2—第一输出机构,3—第二输出机构,4—第一定位机构,5—第二定位机构,6—外轴芯,7—内轴芯,8—轴套,21—第一电刷,22—第一壳体,23—第一输出引脚,31—第二电刷,32—第二壳体,33—第二输出引脚,34—第三电刷,35—第三壳体,36—第三输出引脚,41—第一弹片,42—第一定位片,51—第二弹片,52—第二定位片,61—第一容槽,62—第二卡环,71—第一卡环,81—第二容槽,411—第一定位凸,421—第一通孔,422—第一凹槽,511—第二定位凸,521—第二通孔,522—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包括编码机构1、第一输出机构2和第二输出机构3,所述编码机构1包括轴套8、外轴芯6和内轴芯7,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设置于所述编码机构1和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之间,所述外轴芯6转动设置于所述轴套8内,所述外轴芯6的外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的输出信号;沿着所述外轴芯6的中轴线,所述外轴芯6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内轴芯7装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内轴芯7的底端突伸出所述外轴芯6后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的输出信号,所述编码机构1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4和第二定位机构5,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设置于所述外轴芯6和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机构5包括第二弹片51和第二定位片52,所述第二弹片51装设于所述内轴芯7,所述第二定位片52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和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之间,所述第二定位片52设置有第二通孔521,所述外轴芯6穿过所述第二通孔521后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所述第二弹片5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凸511,以所述第二通孔521为圆心,所述第二定位片52呈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凹槽522,第二定位凸511装设于第二凹槽522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轴芯6和第一输出机构2之间、内轴芯7和第二输出机构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4和第二定位机构5,用于避免外轴芯6转动时意外带动内轴芯7转动,或者内轴芯7转动时意外带动外轴芯6转动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可靠性;同时,该第二定位机构5是通过第二定位凸511插入第二凹槽522内实现定位的,即当需要输出另一信号时,使用者转动内轴芯7,内轴芯7带动第二弹片51转动,从而当第二定位凸511自一个第二凹槽522滑出时第二弹片51会被压迫至形变,然后当第二定位凸511滑入至下一个第二凹槽522上方时,第二弹片51恢复形变而把第二定位凸511推入第二凹槽522中,此时会向使用者反馈一个顿感的动作,让使用者获知已达到下一输出信号的位置,且通过第二定位凸511装入第二凹槽522的方式让内轴芯7不会发生转动,起到定位效果;而当外轴芯6转动时,由于第二定位凸511与第二凹槽522配合来顶住内轴芯7,因此哪怕外轴芯6不小心触碰到内轴芯7而施加了动力给内轴芯7时,该动力不大而不会带动内轴芯7转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除了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4以外,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机构5,用于避免外轴芯6转动时意外带动内轴芯7转动,或者内轴芯7转动时意外带动外轴芯6转动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包括第一弹片41和第一定位片42,所述第一弹片41装设于所述内轴芯7,所述第一定位片42设置于所述轴套8和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之间,所述第一定位片42设置有第一通孔421,所述外轴芯6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21后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所述第一弹片4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凸411,以所述第一通孔421为圆心,所述第一定位片42呈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凹槽422,第一定位凸411装设于第一凹槽422内。该第一定位机构4的结构和效果均与第二定位机构5的结构和效果相似,是用于反馈个使用者外轴芯6的转动位以及防止内轴芯7转动时带动外轴芯6转动的,因此在此不再进行详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机构2包括第一电刷21、第一壳体22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2第一输出引脚23,所述第一电刷21装配于所述外轴芯6的外侧壁并随所述外轴芯6转动,所述第一电刷2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引脚23的输出信号。第一输出机构2是通过外轴芯6带动第一电刷21来改变输出信号的,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定位凸411与第一凹槽422配合可让第一电刷21在几个输出档位上停顿,从而避免第一电刷21处于档位之间的中间态而无法输出准确信号。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包括第二电刷31、第二壳体32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2第二输出引脚33,所述第二电刷31装配于所述内轴芯7的突伸出所述外轴芯6的一端并随所述内轴芯7转动,所述第二电刷31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出引脚33的输出信号。第二输出机构3是通过内轴芯7带动第二电刷31来改变输出信号的,在实际使用时,第二定位凸511与第二凹槽522配合可让第二电刷31在几个输出档位上停顿,从而避免第二电刷31处于档位之间的中间态而无法输出准确信号。而在实际使用时,第一输出机构2和第二输出机构3分别控制设备不同的结构进行工作,在工作时互不影响。
而有的设备需要输出精度更大的信号,针对这些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二输出机构3还包括第三电刷34、第三壳体35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35的第三输出引脚36,所述第三壳体35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2的底部,所述第三电刷34装配于所述内轴芯7的突伸出所述外轴芯6的一端并随所述内轴芯7转动,所述第三电刷34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输出引脚36的输出信号。即通过第二输出引脚33和第三输出引脚36并联的方式,使得信号的变化范围更小,从而增加了信号的精度。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轴芯7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一卡环71,所述外轴芯6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容槽61,所述第一卡环71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一容槽61内。通过第一卡环71的设置,在尽可能减少内轴芯7和外轴芯6相互干扰影响的前提下避免使用者不小心把内轴芯7拔离外轴芯6,从而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轴芯6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二卡环62,所述轴套8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容槽81,所述第二卡环62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二容槽81内。即通过第二卡环62的设置,避免使用者不小心把外轴芯6自轴套8内拔出,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包括编码机构、第一输出机构和第二输出机构,所述编码机构包括轴套、外轴芯和内轴芯,所述第一输出机构设置于所述编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出机构之间,所述外轴芯转动设置于所述轴套内,所述外轴芯的外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机构的输出信号;沿着所述外轴芯的中轴线,所述外轴芯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内轴芯装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内轴芯的底端突伸出所述外轴芯后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出机构的输出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外轴芯和所述第一输出机构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弹片和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二弹片装设于所述内轴芯,所述第二定位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和所述第二输出机构之间,所述第二定位片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外轴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机构;所述第二弹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凸,以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心,所述第二定位片呈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凹槽,第二定位凸装设于第二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一定位片,所述第一弹片装设于所述内轴芯,所述第一定位片设置于所述轴套和所述第一输出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定位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外轴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所述第一弹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凸,以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心,所述第一定位片呈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凹槽,第一定位凸装设于第一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机构包括第一电刷、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一输出引脚,所述第一电刷装配于所述外轴芯的外侧壁并随所述外轴芯转动,所述第一电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引脚的输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机构包括第二电刷、第二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第二输出引脚,所述第二电刷装配于所述内轴芯的突伸出所述外轴芯的一端并随所述内轴芯转动,所述第二电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出引脚的输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机构还包括第三电刷、第三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的第三输出引脚,所述第三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三电刷装配于所述内轴芯的突伸出所述外轴芯的一端并随所述内轴芯转动,所述第三电刷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输出引脚的输出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芯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一卡环,所述外轴芯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容槽,所述第一卡环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一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芯的外侧壁装设有第二卡环,所述轴套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容槽,所述第二卡环活动装设于所述第二容槽内。
CN201920584666.4U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 Active CN209820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4666.4U CN209820502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4666.4U CN209820502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0502U true CN209820502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81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4666.4U Active CN209820502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0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7278B (zh) 转子以及泵装置
CN104554426A (zh) 电动辅助转向装置的减速器
DE102007026963A1 (de) Drehverbindervorrichtung, welche mit einem eingebauten Lenkwinkelsensor versehen ist
CN100570176C (zh) 线性致动器
WO2021093325A1 (zh) 注射泵
US20180187757A1 (en) Waist rotation structure and robot
CN209820502U (zh)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双轴编码器
CN109373160A (zh) 摄像头隐藏机构和电子设备
ITUB20154066A1 (it) Encoder assoluto capacitivo.
CN106767650B (zh) 一种双余度齿轮传动角位移传感器的零位限位结构
EP3231629A1 (en) Coating film transfer tool
CN202597591U (zh) 一种减小蜗轮蜗杆传动间隙的高精度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CN207215360U (zh) 一种高精度压力表
WO2021093326A1 (zh) 注射泵
KR101632692B1 (ko) 조향각 센서 모듈
EP2962601B1 (en) Levell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furniture
CN104989179A (zh) 电子门锁反锁旋钮互通装置
CN106369112B (zh) 驱动装置
CN203673909U (zh) 一种旋转式可调电阻
US8677836B2 (en) Torque sensor
CN207368773U (zh) 不锈钢套单边铆压结构
KR960019868A (ko) 회전 커넥터
CN204003579U (zh) 一种贯流泵
TWI383729B (zh) 防水護套
CN218071262U (zh) 一种用于电动机整流子的装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