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0207U - 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0207U
CN209820207U CN201920588374.8U CN201920588374U CN209820207U CN 209820207 U CN209820207 U CN 209820207U CN 201920588374 U CN201920588374 U CN 201920588374U CN 209820207 U CN209820207 U CN 209820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leeve
heat exchanger
sealing
outer pipe
sav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83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清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205883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0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0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0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包括外管套和内管套,所述外管套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外管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管套,所述外管套与内管套之间形成外腔体,所述外管套的开口处通过螺纹安装有密封端盖,所述外管套相对开设的开口之间通过螺纹安装有连接栓,所述内管套的一侧通过转向件与保护环连接,所述保护环固定安装在连接壳体内部,所述保护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转向件是由连接管、安装口、固定板、转动挡板、转轴和第一轴座组成,所述安装口设置在安装在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可选择安装长度,减小热量损耗,换热器的安装结构可改变,方便清洗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用于热能(焓)传递转换的换热设备,热能(焓)的传递转换过程即为传热过程,传热过程的模式通常包括: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热对流通常发生在两种不同温度的介质接触时,例如,不同温度的两种或多种流体热接触时,或者流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或者流体与固体粒子接触时,热量均会由高温介质向低温介质传递,但现有的换热器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换热器在使用时,一般长度和大小都是固定的,如果需要换热的液体较少,大型换热器内部面积较大,热量浪费严重;一般换热器都是一体构件,不能根据场地情况大小自由布置;换热器内部一般比较复杂,内部管道清理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热量浪费严重、不能改变安装位置和清理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包括外管套和内管套,所述外管套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外管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管套,所述外管套与内管套之间形成外腔体,所述外管套的开口处通过螺纹安装有密封端盖,所述外管套相对开设的开口之间通过螺纹安装有连接栓,所述内管套的一侧通过转向件与保护环连接,所述保护环固定安装在连接壳体内部,所述保护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
优选的,所述转向件是由连接管、安装口、固定板、转动挡板、转轴和第一轴座组成,所述安装口设置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转动挡板内侧,所述转动挡板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一轴座上,所述连接管穿过固定板与安装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端盖是由固定帽、密封壳、密封圈、螺纹转件和密封塞组成,所述固定帽固定安装在密封壳上,所述密封壳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转件,所述螺纹转件的侧边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螺纹转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连接栓是由旋转件、转动杆、密封环、密封座、连接壁、密封片和第二轴座组成,所述连接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端穿过密封片与第二轴座连接,所述第二轴座固定安装在连接壁的内部,所述连接壁的上端通过密封座安装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内管套为波浪管壁,且内部设置有内腔体。
优选的,所述外管套的外侧黏装有隔热管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连接栓可以根据情况自由的组合多个换热器,从而可选择合适长度的换热器进行安装使用,防止热量损耗;通过设置有转向件,可以改变换热器的安装结构,方便根据场地对换热器进行布置;通过设置有连接壳体,可以把管道拆下,方便管道内部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的转向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的连接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的密封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壳体;2、连接套;3、保护环;4、转向件;401、连接管;402、安装口;403、固定板;404、转动挡板;405、转轴;406、第一轴座;5、隔热管套;6、外管套;7、内管套;8、外腔体;9、密封端盖;901、固定帽;902、密封壳;903、密封圈;904、螺纹转件;905、密封塞;10、内腔体;11、连接栓;1101、旋转件;1102、转动杆;1103、密封环;1104、密封座;1105、连接壁;1106、密封片;1107、第二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包括外管套6和内管套7,外管套6开设有多个开口,外管套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管套7,外管套6与内管套7之间形成外腔体8,外管套6的开口处通过螺纹安装有密封端盖9,外管套6相对开设的开口之间通过螺纹安装有连接栓11,内管套7的一侧通过转向件4与保护环3连接,保护环3固定安装在连接壳体1内部,保护环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2;
转向件4是由连接管401、安装口402、固定板403、转动挡板404、转轴405和第一轴座406组成,安装口402设置在安装在固定板403上,固定板403固定安装在转动挡板404内侧,转动挡板404通过转轴405安装在第一轴座406上,连接管401穿过固定板403与安装口402连接;密封端盖9是由固定帽901、密封壳902、密封圈903、螺纹转件904和密封塞905组成,固定帽901固定安装在密封壳902上,密封壳90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转件904,螺纹转件904的侧边固定安装有密封圈903,螺纹转件90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塞905;连接栓11是由旋转件1101、转动杆1102、密封环1103、密封座1104、连接壁1105、密封片1106和第二轴座1107组成,连接栓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102,转动杆1102的下端穿过密封片1106与第二轴座1107连接,第二轴座1107固定安装在连接壁1105的内部,连接壁1105的上端通过密封座1104安装有密封环1103;内管套7为波浪管壁,且内部设置有内腔体10;外管套6的外侧黏装有隔热管套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求的情况拼装需要数量的换热器,在满足需求的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管道过长造成的热量散失,使用者可以把内管套7与A流体的进液管连接,内管套7结构的另一端与A流体的出水管连接,把外管套6的一端与B流体的进液管连接,把外管套6结构的另一端与B流体的出水管连接,其中外管套6的外侧设置有隔热管套5,隔热管套5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管套6内部的液体散失,其中外管套6设置有四个出水口,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安装的需求把每段外管套6的两个出水口通过密封端盖9给密封,外管套6的出水口的外侧和内侧壁都设置有螺纹,密封端盖9的密封壳902与出水口的外侧的螺纹连接,螺纹转件904与出水口内侧的螺纹连接,使用者通过转动固定帽901把整个装置转入外管套6的出水口,螺纹转件904侧边设置的密封圈903和密封塞905可以使整个外管套6的出水口密封紧密,不会漏液,当两个外管套6之间需要液体流通时,可把两个外管套6通过连接栓11连接,使用者转动旋转件1101,旋转件1101通过转动杆1102带动密封片1106在第二轴座1107上转动,转动杆1102穿过密封环1103、密封座1104和连接壁1105,通过密封片1106可以控制连接栓11的连通和截流,方便维护人员对换热器分段检修,内管套7为波浪形,可以增加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内管套7的一端会与转向件4的安装口402连接,内管套7内部的内腔体10穿过固定板403与连接管401连接,由于固定板403通过转动挡板404和转轴405安装在第一轴座406之间,使整个外管套6和内管套7组成的换热管可以通过连接壳体1和转向件4进行转动,使用者可以根据情况把整个装置设置成U型或者竖直并排安装,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套(6)和内管套(7),所述外管套(6)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外管套(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管套(7),所述外管套(6)与内管套(7)之间形成外腔体(8),所述外管套(6)的开口处通过螺纹安装有密封端盖(9),所述外管套(6)相对开设的开口之间通过螺纹安装有连接栓(11),所述内管套(7)的一侧通过转向件(4)与保护环(3)连接,所述保护环(3)固定安装在连接壳体(1)内部,所述保护环(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4)包括连接管(401)、安装口(402)、固定板(403)、转动挡板(404)、转轴(405)和第一轴座(406),所述安装口(402)设置在安装在固定板(403)上,所述固定板(403)固定安装在转动挡板(404)内侧,所述转动挡板(404)通过转轴(405)安装在第一轴座(406)上,所述连接管(401)穿过固定板(403)与安装口(4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9)包括固定帽(901)、密封壳(902)、密封圈(903)、螺纹转件(904)和密封塞(905),所述固定帽(901)固定安装在密封壳(902)上,所述密封壳(90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转件(904),所述螺纹转件(904)的侧边固定安装有密封圈(903),所述螺纹转件(90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塞(9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栓(11)包括旋转件(1101)、转动杆(1102)、密封环(1103)、密封座(1104)、连接壁(1105)、密封片(1106)和第二轴座(1107),所述连接栓(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102),所述转动杆(1102)的下端穿过密封片(1106)与第二轴座(1107)连接,所述第二轴座(1107)固定安装在连接壁(1105)的内部,所述连接壁(1105)的上端通过密封座(1104)安装有密封环(110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套(7)为波浪管壁,且内部设置有内腔体(10)。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套(6)的外侧黏装有隔热管套(5)。
CN201920588374.8U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 Active CN209820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8374.8U CN209820207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8374.8U CN209820207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0207U true CN209820207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81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8374.8U Active CN209820207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0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9176U (zh) 高效双纹湍流换热器
CN209820207U (zh) 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
CN213687294U (zh) 一种高效的节能型热交换装置
CN205646064U (zh) 电池冷却液温控装置
CN110094711A (zh) 一种熔盐储热电锅炉
CN112284162A (zh) 一种使换热介质呈螺旋流动的高效热交换器
CN213067204U (zh) 一种安全型高压换热器
CN212158235U (zh) 一种医疗生产换热装置
CN210625441U (zh) 一种冷热交换器
CN212565986U (zh) 一种防爆电锅炉暖气翘片
CN210464117U (zh) 一种铝制板翅式电器设备表冷却器
CN213147542U (zh) 一种立式流力冷却塔的填料装置
CN214470223U (zh) 一种分体式换热器
CN110186025B (zh) 一种熔盐电蓄热锅炉
CN218941352U (zh) 一种等温度场结构式加热管
CN212586792U (zh) 一种无扇散热的电脑主机外壳
CN21440657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的冷凝器
CN218523981U (zh) 一种强制多翼风叶换热器
CN212482192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壁挂式换热器
CN209991816U (zh) 一种换热器用钛管
CN215337921U (zh) 一种节能换热器
CN213459307U (zh) 一种变压器壳体
CN220489814U (zh) 一种高效节能金属换热器
CN208139893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油水冷却器
CN214371925U (zh) 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