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8642U - 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08642U CN209808642U CN201822003090.6U CN201822003090U CN209808642U CN 209808642 U CN209808642 U CN 209808642U CN 201822003090 U CN201822003090 U CN 201822003090U CN 209808642 U CN209808642 U CN 2098086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hor
- anchoring device
- anchoring
- contact surface
- clamp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锚定件和锚定装置植入后容易移位的问题。所述锚定件包括接触面和非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用于与一组织相互接触,所述接触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和/或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锚定装置包括远端锚定、连接件以及所述锚定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锚定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远端锚定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锚定件和锚定装置,由于所述锚定件包括接触面和非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和/或至少一个凸起部,故所述接触面的粗糙度可大于所述非接触面的粗糙度,因此可提高锚定件的贴壁性能,降低锚定件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背景技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下尿路症状为主的临床症状以及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
除药物治疗外,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耻骨上或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3)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或切除术;(4)前列腺支架在内的微创伤治疗。
前列腺支架在内的微创伤治疗中通常采用一种锚定装置,这种锚定装置是一种用于缓解尿流细小的永久性植入物。这种锚定装置通过输送系统植入尿道中,植入后机械性地将前列腺左右两叶分开,以将压迫尿道的前列腺组织推开,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这种锚定装置的侵袭性极低,且无需进行消融,可以持续缓解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较好。
目前,锚定装置通常包括远端锚定、近端锚定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远端锚定和所述近端锚定连接。这种锚定装置植入后存在移位的风险,治疗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等需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锚定件和锚定装置植入后容易移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定件,包括接触面和非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用于与一组织相互接触,所述接触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和/或至少一个凸起部。
可选的,还包括药物,所述凹陷部中容置有所述药物。
可选的,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在所述药物上。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具有至少一个尖端。
可选的,所述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着第一预定方向连续设置。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着多个所述第一凹槽的排列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交错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着第二预定方向连续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呈点状分布,和/或所述第三凹槽为一通孔和/或盲孔。
可选的,所述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沿所述锚定件的长度方向分布,和/或所述第四凹槽的形状为波浪形和/或锯齿状。
可选的,用于与连接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锚定件还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弹片部具有第三固定端和第三自由端,所述第二弹片部具有第四固定端和第四自由端,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弹片部的第三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四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选择性地连接;当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锚定装置,包括远端锚定、连接件以及上述的锚定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锚定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远端锚定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由于所述近端锚定具有与组织相互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和/或至少一个凸起部,因此所述接触面的粗糙度可大于所述近端锚定的其他外表面,因此可提高近端锚定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提高。
其次,由于药物可对组织进行治疗,设置在凹陷部中的药物可实现靶向释放,进一步改善锚定装置的治疗效果,在起到相同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减少载药量。
其次,由于所述保护层覆盖在所述药物远离所述凹陷部的外表面一侧的外表面上,因此可减缓药物流失的速度,改善药物的释放情况,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尤其是当锚定装置周围存在流动的物质时,可有效地避免这些流动的物质直接冲刷药物,导致药物流失,影响治疗效果。
再次,所述第一凸起可进一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度,提高近端锚定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提高。
又次,由于第一凸起的尖端刺入组织时,第一凹槽中的药物也更容易渗透进入组织中,第一凹槽中的载药量可相应减少,药物的有效性会提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药物的利用率。此外,所述第一凸起上的尖端可进一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度,提高近端锚定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远端锚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后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中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中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中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中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中的第五种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中的第六种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中的第七种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一种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剖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的锚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的一种锚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锚定装置中远端锚定上设有药物时的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中锚定装置中远端锚定上设有药物时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中锚定装置中远端锚定上设有药物时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中锚定装置中远端锚定上设有药物时的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中的远端锚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锚定件和锚定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在本文中,不论是否明确指出,所有数值都被假定为可用术语“大约”进行修饰。在使用数值的上下文中,术语“大约”通常是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为等同于所引用的值(即,具有相同功能或结果)的一个值的范围。在许多情况下,术语“大约”可包括被四舍五入至最近的有效数字的数值。除非另有规定外,其他对术语“大约”的使用(即在除了使用数值以外的上下文中)可被假定为具有其普通和习惯定义,如可根据本说明书的上下文所理解的且与其保持一致。
上述实施例中的“近端”和“远端”是从使用该医疗器械的医生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近端”和“远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指该医疗设备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医生的一端,而“远端”通常是指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另外明确指出的除外。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和远端锚定200的结构示意图,锚定装置包括近端锚定100、远端锚定200和连接件300,近端锚定100包括接触面110和非接触面,接触面110用于与组织相互接触,接触面110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和/或至少一个凸起部,凹陷部或凸起部包括但不限于槽、花纹、磨砂面等。连接件300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从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近端锚定100选择性地连接,第一连接部与远端锚定200固定连接。
由于近端锚定100包括非接触面和与组织相互接触的接触面110,且接触面110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和/或至少一个凸起部,故接触面110的粗糙度可大于非接触面的粗糙度,因此可提高近端锚定100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100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提高。
具体的,近端锚定100的接触面110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以使接触面110的粗糙度大于非接触面的粗糙度。由于近端锚定100的接触面110包括多个自接触面110向近端锚定100的内部延伸的凹陷部,因此可增大接触面110的粗糙度,从而可增大近端锚定100相对组织移动的摩擦阻力,进而可提高近端锚定100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100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提高;也可增大接触面110与组织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善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
参考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1,多个第一凹槽111连续设置。第一凹槽111可为U型槽或者V型槽。第一凹槽111可与近端锚定100中与接触面110相邻的两个侧面连通,也可仅与近端锚定100中与接触面110相邻的一个侧面连通,或者与近端锚定100中与接触面110相邻的两个侧面形成两个侧边凸起。参考图4,近端锚定100呈长板状,多个第一凹槽111沿着近端锚定100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凹槽111也可沿着近端锚定100的宽度方向分布,或者任意方向分布。
优选的,参考图4,多个第一凹槽111沿着近端锚定10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以便于加工。第一凹槽111可通过钝化处理加工、滚花加工、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方式加工成型。近端锚定100可为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近端锚定100的材料可为降解材料或非降解材料。
优选的,参考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部分的剖视图,锚定装置还包括药物400,药物400容置在凹陷部(参考图4中的第一凹槽111)中。当锚定装置固定在组织中后,可通过药物400对组织进行治疗,设置在凹陷部中的药物400可实现靶向释放,也可避免尿道对药物400的长期冲刷影响疗效,进一步改善锚定装置的治疗效果,在起到相同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减少载药量。
药物400可以是抗细胞增殖药物400,例如雷帕霉素,紫衫醇,佐他莫司,依维莫司等。当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中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时,锚定装置中的药物400可抑制前列腺进一步增生,从而可降低锚定装置植入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道再狭窄问题。药物400可直接以喷涂或以药物重结晶的方式设置在凹陷部中。
进一步的,参考图5,锚定装置还包括保护层500,保护层500设置在凹陷部中,且覆盖在药物400上。从而减缓药物400流失的速度,改善药物400的释放情况,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尤其是当锚定装置周围存在流动的物质时,可避免这些流动的物质直接冲刷药物400,导致药物400流失,影响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近端锚定100除接触面110的其他外表面上也可设置有药物400。近端锚定100的接触面110上除凹陷部处的其他外表面上以及连接件300的外表面上也可设置有药物400。
优选的,参考图4,接触面110还包括多个第一凸起112,第一凸起112沿着长度方向与多个第一凹槽111交错设置。如此,第一凸起112可进一步增大接触面110的粗糙度,提高近端锚定100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100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提高。
优选的,第一凸起112具有至少一个尖端。当各第一凸起112的尖端刺入组织时,第一凹槽111中的药物400也更容易渗透进入组织中,第一凹槽111中的载药量可相应减少,药物400的有效性会提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药物400的利用率。此外,第一凸起112上的尖端可进一步增大接触面110的粗糙度,提高近端锚定100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100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提高。
具体的,参考图1和图2,远端锚定200包括锚定主体210,以及从锚定主体210延伸并弯折的弯折部220。通过设置弯折部220可利于将远端锚定200固定在组织内部,降低远端锚定200在组织内部移位的风险。远端锚定200可为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远端锚定200的材料可为降解材料或非降解材料。
连接件300与近端锚定100在植入之前相互分离,连接件300与近端锚定100可在植入到相应的组织的过程中组装并固定。锚定装置植入完成后,连接件300与近端锚定100连接,且连接件300与近端锚定100的位置相对固定。连接件300可为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也可为可降解或非降解材料。
参考图6至图1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后的示意图,图7至图1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中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第六种和第七种示意图,锚定装置植入尿道后机械性地将前列腺左叶P1和前列腺右叶P2分开,将压迫尿道的前列腺增生组织推回远处,以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过程具体如下,类似的锚定装置也可植入其他的解剖学结构中以治疗其他疾病。
首先,鞘管810前进穿过尿道,从而使鞘管810的远端放置在尿道被肥大的前列腺组织阻碍的区域附近;并通过鞘管810引入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前进通过鞘管810,从而使得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的远端从鞘管810的远端中出来。其中,可在鞘管810的远端被放置在尿道被阻碍的区域附近之后,将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放入鞘管810中,或者可在放置鞘管810之前将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预加载到鞘管810中。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的远端从鞘管810的远端中出来后的情况可参考图7。
其次,通过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引入针状的输送管830,针状的输送管830前进通过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从而使得针状的输送管830通过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的远端开口到达鞘管810的外部,针状的输送管830进一步前进,刺穿前列腺的组织并且针状的输送管830的远端从前列腺囊出来,参考图8。
其次,远端锚定200穿过针状的输送管830的远端,参考图9;缩回针状的输送管830,使得针状的输送管830从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中移除,由此释放远端锚定200,参考图10;从鞘管810中移除远端锚定传送装置820,并调整远端锚定200的位置,参考图11;近端锚定传送装置840前进通过鞘管810,从而使得近端锚定传送装置840的远端从鞘管810的远端出来。近端锚定传送装置840的远端从鞘管810的远端出来之前,可使连接件300穿过位于近端锚定传送装置840中的近端锚定100,此时连接件300与近端锚定100仍处于分离的状态,连接件300相对近端锚定100的位置可实时调整,参考图12。
又次,通过连接件300拉动远端锚定200,以调整远端锚定200和近端锚定10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使肥大的前列腺组织收缩;之后,使近端锚定100与连接件300连接以使连接件300与近端锚定100的位置相对固定,并使近端锚定100从近端锚定传送装置840中释放,由此将近端锚定100安置在组织中,从而将一个锚定装置安置在组织中,参考图13。
随后,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重复上述操作将其他的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一般需植入4-6对锚定装置,这些锚定装置共同作用以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是对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参考图14和图15,图14和图15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两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1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13。
由于第一凸起11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13。因此可进一步增大接触面110的粗糙度,从而可进一步增大近端锚定100相对组织移动的摩擦阻力,进而可进一步提高近端锚定100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100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也可进一步增大接触面110与组织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善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
优选的,参考图14和图15,第二凹槽113中容置有药物400。由此可增加接触面110上设置药物400的面积,进一步改善锚定装置的治疗效果。
第二凹槽113可为U型槽或者V型槽。第二凹槽113可与第一凸起112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111连通,也可仅与第一凸起112相邻的一个第一凹槽111连通,或者与第一凸起112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111形成两个侧边凸起。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凹槽113与第一凸起112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111连通。
参考图14和图15,多个连续的第二凹槽113沿着近端锚定100的宽度方向分布。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多个连续的第二凹槽113也可沿着近端锚定100的长度方向分布,或任意方向分布。
优选的,多个第二凹槽113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多个连续的第二凹槽113沿着近端锚定100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可便于第二凹槽113加工。第二凹槽113可通过钝化处理加工、滚花加工、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方式加工成型。
优选的,第一凸起11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起114,第二凸起114设置在第二凹槽113的两侧。如此,可进一步增强近端锚定100的接触面110的粗糙度,提高近端锚定100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100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提高。
进一步的,第二凸起114具有至少一个尖端。如此,当各第二凸起114的尖端刺入组织时,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3中的药物400也更容易渗透进入组织中,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3中的载药量可相应减少,药物400的有效性会提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药物400的利用率。同时,可进一步增强近端锚定100的接触面110的粗糙度,提高近端锚定100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100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提高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13中还可设置有药物400,进一步的药物400上还可设置有保护层500,具体设置方式与实施例一中药物400和保护层500的设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与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的区别在于,参考图16,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凹陷部包括设置在接触面110上的多个第三凹槽115。
如图16所示,多个第三凹槽115呈点状分布。第三凹槽115在垂直于接触面110的截面上的形状可以为V型、U型或者矩形。第三凹槽115在平行于接触面110的截面上的形状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凹槽115在平行于接触面110的截面上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优选的,多个第三凹槽115均匀分布,可便于加工。
药物400可容置在第三凹槽115。当锚定装置固定在组织中后,可通过药物400对组织进行治疗,设置在凹陷部中的药物400可实现靶向释放,也可避免尿道对药物400的长期冲刷影响疗效,进一步改善锚定装置的治疗效果,在起到相同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减少载药量。
本实施例中药物400和保护层500还可设置在第三凹槽115中,具体设置方式与实施例一中药物400和保护层500的设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接触面110还包括多个第三凸起(图中未示),第三凸起设置在第三凹槽115的周围。如此,第三凸起可进一步增大接触面110的粗糙度,提高近端锚定100的贴壁性能,降低近端锚定100相对组织移位的风险,使得锚定装置的锚定稳定性提高。具体的,第三凸起自第三凹槽115的边缘延伸设置。
进一步的,第三凸起具有至少一个尖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与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的区别在于,参考图17,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凹陷部贯穿近端锚定100。
具体的,如图17所示,凹陷部为通孔117,通孔117贯穿近端锚定100。多个通孔117呈点状分布。通孔117在平行于接触面110的截面上的形状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117在平行于接触面110的截面上的形状为椭圆形。优选的,多个通孔117均匀分布,可便于加工。
药物400可容置在通孔117(参考图17中的凹陷部)中。当锚定装置固定在组织中后,可通过药物400对组织进行治疗,设置在凹陷部中的药物400可实现靶向释放,也可避免尿道对药物400的长期冲刷影响疗效,进一步改善锚定装置的治疗效果,在起到相同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减少载药量。
本实施例中,锚定装置还包括保护层500,保护层500设置在通孔117中,且覆盖在药物400远离通孔117的内壁的两个外表面上。由于保护层500设置在通孔117中,且覆盖在药物400远离通孔117的内壁的外表面上,因此可减缓药物400流失的速度,改善药物400的释放情况,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尤其是当锚定装置周围存在流动的物质时,可避免这些流动的物质直接冲刷药物400,导致药物400流失,影响治疗效果。
优选的,接触面110还包括多个第四凸起,第四凸起设置在通孔117的周围。具体的,第四凸起自通孔117的边缘延伸设置。
进一步的,第四凸起具有至少一个尖端。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与实施例一中的锚定装置的区别在于,参考图18,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凹陷部包括设置在接触面110上的多个第四凹槽118。
如图18所示,多个第四凹槽118沿着近端锚定100的长度方向分布。第四凹槽118在垂直于接触面110的截面上的形状为V型、U型或者矩形。第四凹槽118在平行于接触面110的截面上的形状为波浪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凹槽118在平行于接触面110的截面上的形状可呈锯齿状。
优选的,多个第四凹槽118均匀分布,可便于加工。
参考图18,药物400可容置在第四凹槽118中。当锚定装置固定在组织中后,可通过药物400对组织进行治疗,设置在凹陷部中的药物400可实现靶向释放,也可避免尿道对药物400的长期冲刷影响疗效,进一步改善锚定装置的治疗效果,在起到相同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减少载药量。
本实施例中药物400和保护层500还可设置在第四凹槽118中,具体设置方式与实施例一中药物400和保护层500的设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四凹槽118的底部可贯穿近端锚定100,以在近端锚定100上形成波浪形的通孔117。
优选的,接触面110还包括多个第五凸起,第五凸起设置在第四凹槽118的周围。具体的,第五凸起自第四凹槽118的边缘延伸设置。
进一步的,第五凸起具有至少一个尖端。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参考图19和图20,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示意图,锚定装置包括近端锚定100、远端锚定200和连接件300。
参考图19和图20,近端锚定100包括第一夹持部120,第二夹持部130,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其中,第一夹持部120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第二夹持部130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第一弹片部140具有第三固定端和第三自由端,第二弹片部150具有第四固定端和第四自由端。第一夹持部120的第一固定端与第一弹片部140的第三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二夹持部130的第二固定端与第二弹片部150的第四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120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夹持部130的第二固定端连接。连接件300的近端与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选择性地连接。连接件300的远端与远端锚定200固定连接。当连接件300的近端与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连接时,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夹持连接件300。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受力分析示意图,如图21所示,当连接件300的近端与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连接时,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夹持连接件300的一端,因此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对连接件300可施加一夹持力F1以夹持连接件300,与之相应的连接件300对近端锚定100施加一个与夹持力F1相反的反作用力F2。在反作用力F2的作用下第一夹持部120的自由端和第二夹持部130的自由端张开。由于第一弹片部140从第一夹持部120的一端延伸,第二弹片部150从第二夹持部130的一端延伸,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均具有自由端,因此在反作用力F2的作用下,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相互靠近发生形变,尤其是第一弹片部140的自由端和第二弹片部150的自由端,相应的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产生恢复力F3以恢复形变,恢复力F3可减小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的自由端张开的程度,从而可使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与连接件300的连接更加稳固,可提高锚定装置的稳定性。
参考图21,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为一体件。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于第一夹持部120的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夹持部130的第二固定端处连接为一体,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之间的间距从第一夹持部120的第一固定端到第一自由端逐渐变大。例如,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可通过激光切割等方式成型。当连接件300从第一夹持部120的自由端和第二夹持部130的自由端之间的开口逐渐向第一夹持部120的固定端和第二夹持部130的固定端之间的开口移动时,即连接件300从近端锚定100的外部向近端锚定100的内部移动时,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对连接件300施加的夹紧力逐渐变大,从而便于将连接件300组装到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中。
参考图22,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另一种示意图,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为一体件。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于第一夹持部120的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夹持部130的第二固定端处连接为一体,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之间等间距。例如,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可通过激光切割等方式成型。
参考图22,靠近第一夹持部120的一端且与第二夹持部130相对的部分第一夹持部120上设置有第一锯齿121,靠近第二夹持部130的一端且与第一夹持部120相对的部分第二夹持部130上设置有第二锯齿131,第一锯齿121与第二锯齿131对称设置,可进一步改善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与连接件300的连接稳定性。
具体的,第一锯齿121与第二锯齿131的齿部相对应,第一锯齿121的齿部之间的间隙与第二锯齿131的齿部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优选的,参考图22,第一夹持部120的一端与第二夹持部130的一端的连接处圆弧过渡,可减少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近端锚定100可为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近端锚定100的材料可为降解材料或非降解材料。
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近端锚定100的接触面110位于第一夹持部120、第二夹持部130、第一弹片部140以及第二弹片部150中靠近连接件300的近端的一侧上。
本实施例中,将锚定装置植入组织的过程可参考实施例一。其中,将锚定装置植入组织的过程中,将连接件300穿过位于近端锚定传送装置840中的近端锚定100时,可将连接件300置于第一夹持部120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持部130之间的开口中;使近端锚定100与连接件300连接并固定时,可将连接件300从第一夹持部120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持部130的另一端之间的开口逐渐向第一夹持部120的一端和第二夹持部130的一端之间的开口移动,即使连接件300从近端锚定100的外部向近端锚定100的内部移动,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对连接件300施加的夹紧力逐渐变大,从而使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夹紧连接件300,实现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与连接件300的连接并固定。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参考图23,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与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的区别在于,第一锯齿121与第二锯齿131交错设置。
具体的,参考图23,靠近第一夹持部120的一端且与第二夹持部130相对的部分第一夹持部120上设置有第一锯齿121,靠近第二夹持部130的一端且与第一夹持部120相对的部分第二夹持部130上设置有第二锯齿131,第一锯齿121的齿部与第二锯齿131的齿部交错设置,与之相应的第一锯齿121的齿部之间的间隙与第二锯齿131的齿部之间的间隙交错设置。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参考图24,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与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的区别在于,锚定装置中的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分体设置,锚定装置还包括固定件600,固定件600分别与第一夹持部120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夹持部130的第二固定端固定连接。如此,可增强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为了恢复形变产生的恢复力F3,使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与连接件300的连接稳定性更进一步提升,也可使近端锚定100的加工更加简单。
如图24所示,第一夹持部120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夹持部130的第二固定端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安装通孔122和第二安装通孔132,固定件600穿过第一安装通孔122和第二安装通孔132并与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120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夹持部130的第二固定端通过固定件60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00为柱状销,固定件600分别与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焊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600还可为其它形状的销,固定件600还可通过铆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固定连接;固定件600还可为紧固件,例如为螺钉或者螺栓等。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是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参考图25,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片部140向着第二弹片部150的方向上延伸有多个第一加强齿141,第二弹片部150向着第一弹片部140的方向上延伸有多个第二加强齿151,多个第一加强齿141和多个第二加强齿151相对设置,当连接件300的近端与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连接时,第一加强齿141和第二加强齿151相互接触。当连接件300的近端与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连接时,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在反作用力F2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发生形变,由于第一加强齿141和第二加强齿151相互接触,因此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产生的恢复力F3更强,从而使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与连接件300的连接更稳固,进而提高锚定装置的稳定性。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是实施例六中的锚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参考图26,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中的锚定装置中的近端锚定100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锚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700,弹性元件700设置在第一弹片部140与第二弹片部150之间,当连接件300的近端与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连接时,弹性元件700处于压缩状态。当连接件300的近端与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连接时,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在反作用力F2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发生形变,由于弹性元件700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可使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产生的恢复力F3更强,从而使第一夹持部120和第二夹持部130与连接件300的连接更稳固,进而提高锚定装置的稳定性。
如图26所示,弹性元件700为弹簧,弹性元件700的一端与第一弹片部140连接,弹性元件700的另一端与第二弹片部150连接。弹性元件700可通过粘结剂或焊接等方式与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固定连接。弹性元件700的数量可为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元件700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等,在此不再赘述。弹性元件700还可为弹片等其他具有较好弹性的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元件700可与第一弹片部140和第二弹片部150一体成型。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参考图27和图28,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的锚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的一种锚定装置的剖视图,锚定装置包括近端锚定100、远端锚定200和连接件300。远端锚定200包括呈管状的锚定主体210,以及从锚定主体210的一端延伸并弯折的弯折部220,通过设置弯折部220可利于将远端锚定200固定在组织内部,降低远端锚定200在组织内部移位的风险。远端锚定200可为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远端锚定200的材料可为降解材料或非降解材料。
连接件300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从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在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内部N,第二连接部设置在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外部W,第二连接部与近端锚定100选择性地连接,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固定凹槽310,锚定主体210的管壁向管腔内部N延伸有多个与固定凹槽310相匹配的限位凹陷部211。
由于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固定凹槽310,锚定主体210的管壁向管腔的内部N延伸有多个与固定凹槽310相匹配的限位凹陷部211,因此可避免连接件300沿着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轴向移动以及相对锚定主体210转动,从而提高远端锚定200和连接件300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锚定装置的稳定性。
多个固定凹槽310以及与固定凹槽310相匹配的限位凹陷部211可通过挤压的方式成型,即在使第一连接部与锚定主体210挤压连接,且在第一连接部上形成多个固定凹槽310,在锚定主体210的管壁上形成多个向管腔的内部N延伸的限位凹陷部211。
参考图27和图28,限位凹陷部211在向锚定主体210的管腔内延伸的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形,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限位凹陷部211在向锚定主体210的管腔内延伸的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可为U型。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延伸有一限位部320,限位部320用于限制第一连接部从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内部N滑出。由于限位部320用于限制第一连接部从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内部N滑出,因此可限制连接件300沿着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轴向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远端锚定200和连接件300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锚定装置的稳定性。连接件300和远端锚定200在连接的过程中,可先将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从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一端穿入再从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另一端穿出,之后再使连接件300的远端具有一限位部320。当连接件300呈杆状时,可通过挤压等方式使连接件300的远端较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粗,从而形成一限位部320。当连接件300呈绳状时,可通过结绳等方式使连接件300的远端较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粗,从而形成一限位部320。
如图27所示,弯折部220与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轴向之间的夹角在0-90°之间,如此可便于将远端锚定200固定在组织内部,降低远端锚定200在组织内部移位的风险。弯折部220可为从锚定主体210的一端的开口处延伸的片状结构。
具体的,弯折部220包括过渡段221和弯折段222,过渡段221的一端与锚定主体210的一端连接,过渡段221的另一端与弯折段222的一端连接,弯折段22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如图27所示,弯折段222与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轴向之间的夹角在0-90°之间。过渡段221的侧面延伸部与弯折段222的侧边光滑连接。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锚定装置中远端锚定200上设置有药物400时的示意图,参考图29,锚定装置还包括药物400,药物400设置在限位凹陷部211中。当锚定装置固定在组织中后,可通过药物400对组织进行治疗,设置在限位凹陷部211中的药物400可实现靶向释放,也可避免流动的物质长期冲刷药物400影响疗效,进一步改善锚定装置的治疗效果,在起到相同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减少载药量。
药物400可以是抗细胞增殖药物400,例如雷帕霉素,紫衫醇,佐他莫司,依维莫司等。当锚定装置植入尿道中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时,锚定装置中的药物400可抑制前列腺进一步增生,从而可降低锚定装置植入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道再狭窄问题。药物400可直接以喷涂或以药物400重结晶的方式设置在限位凹陷部211中。
进一步的,远端锚定200除接触面110的其他外表面上也可设置有药物400。远端锚定200的接触面110上除限位凹陷部211处的其他外表面上以及连接件300的外表面上也可设置有药物400。
进一步的,锚定装置还包括保护层500,保护层500设置在限位凹陷部211中,且覆盖在药物400远离限位凹陷部211的一侧的外表面上。
参考图27,连接件300呈L型,第一连接部相对第二连接部弯折。连接件300与近端锚定100可在植入到相应的组织的过程中组装并连接。锚定装置植入完成后,连接件300与近端锚定100的位置相对固定。
连接件300可为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也可为可降解或非降解材料。连接件300可呈绳状或者杆状。本实施例中,将锚定装置植入组织的过程可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参考图30,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中锚定装置中远端锚定200上设有药物400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与实施例十一中的锚定装置的区别在于,限位凹陷部211在向锚定主体210的管腔内延伸的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梯形。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参考图31,图3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中锚定装置中远端锚定200上设有药物400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与实施例十一中的锚定装置的区别在于,限位凹陷部211在向锚定主体210的管腔内延伸的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V型。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参考图32,图3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中锚定装置中远端锚定200上设有药物400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与实施例十一中的锚定装置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0设置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内部N的部分的径向截面的大小沿着锚定主体210的轴线变化,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内表面与连接件300设置在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内部N的部分的外表面相匹配。
通过使连接件300设置在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内部N的部分的径向截面的大小沿着锚定主体210的轴线变化,并且使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内表面与连接件300设置在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内部N的部分的外表面相匹配,可限制连接件300在锚定主体210的管腔内沿着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轴线移动,可降低连接件300的远端进入锚定主体210的管腔的内部N的风险,从而提高远端锚定200和连接件300连接的稳定性。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定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锚定装置是对实施例十一中的锚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参考图33,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中的远端锚定200的示意图,与图27相比较,在图27中,弯折段222的侧边与过渡段221的侧边相连接,且连接处呈平滑过渡连接,也即在弯折段222的侧边与过渡段221的侧边连接处未形成任何缺口,而本实施例中,弯折段222的侧边与过渡段221的侧边的连接处形成至少一个缺口,用于使得弯折段222的刚度小于与过渡段221的刚度,在图33中,该缺口由过渡段221远端两侧的倾斜面形成,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知悉,该缺口也可以是由弧形面、阶梯面或其他曲线和/或直线构成的面来形成。由于弯折段222与过渡段221的连接处形成了缺口,弯折段222的刚度小于与过渡段221的刚度,弯折段222与过渡段221之间的连接强度变弱,远端锚定200植入组织后,当弯折端222随着组织的移动时,过渡段221不易随着弯折端222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可降低远端锚定整体发生移位的风险,当过渡段221移动时,弯折端222不易随着过渡段221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可降低弯折端222在组织内部移位的风险。
具体的,如图33所示,弯折段222的侧边与过渡段221的的侧边连接处开设的缺口223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分别设置于过渡段221的两个侧边上。
当远端锚定成型时,弯折部的弯折段222在相对过渡段221进行弯折前,可先在弯折段222与过渡段221的连接处的两个侧边上加工出两个缺口。弯折部的弯折段222在相对过渡段221进行弯折并定型后,两个缺口即分别为上述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锚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面和非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用于与一组织相互接触,所述接触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和/或至少一个凸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物,所述凹陷部中容置有所述药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在所述药物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具有至少一个尖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着第一预定方向连续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着多个所述第一凹槽的排列方向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交错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着第二预定方向连续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呈点状分布,和/或所述第三凹槽为一通孔和/或盲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沿所述锚定件的长度方向分布,和/或所述第四凹槽为波浪形和/或锯齿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用于与连接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锚定件还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弹片部具有第三固定端和第三自由端,所述第二弹片部具有第四固定端和第四自由端,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弹片部的第三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四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选择性地连接;
当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连接件。
12.一种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端锚定、连接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锚定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锚定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远端锚定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03090.6U CN209808642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03090.6U CN209808642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08642U true CN209808642U (zh) | 2019-12-20 |
Family
ID=68868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003090.6U Active CN209808642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08642U (zh) |
-
2018
- 2018-11-30 CN CN201822003090.6U patent/CN2098086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81625B (zh) | 一种锚定装置 | |
US11596766B2 (en) | Elastic introducer sheath | |
EP1933934B1 (en) | Suture sleeve with lead locking device | |
US9044592B2 (en) | Sutureless lead retention features | |
JP6623182B2 (ja) | 血管を再成形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 |
EP1013301B1 (en) | Catheter | |
CN111297510B (zh) | 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 |
EP1877131A2 (en) | Fixation device for coronary venous lead | |
WO2008137351A1 (en) | Catheter anchor and system/method regarding same | |
WO2014013591A1 (ja) | 穿刺装置 | |
WO2021190092A1 (zh) | 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 |
CN210095992U (zh) | 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 |
CN209808642U (zh) | 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 |
JP7408542B2 (ja) | 副鼻腔流体アクセス埋め込み器具、アセンブリ、キット、および方法 | |
US20140121583A1 (en) | Bartholin Gland Drainage Catheter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
US20090281409A1 (en) | Reinforced medical device | |
CN111249030A (zh) | 一种锚定件和锚定装置 | |
EP2271393B1 (en) | Suture sleeve | |
CN210990438U (zh) | 一种锚定装置 | |
CN112137660A (zh) | 一种锚定装置 | |
EP3143951A1 (en) | Device for improving passage of 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 probe | |
WO2024114363A1 (zh) | 一种可调弯输送系统 | |
WO2024114364A1 (zh) | 一种可控弯输送系统 | |
WO2024114366A1 (zh) | 一种输送系统 | |
WO2024114365A1 (zh) | 一种可分段调弯输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