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0845U - 单向综合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单向综合控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0845U
CN209800845U CN201920613073.6U CN201920613073U CN209800845U CN 209800845 U CN209800845 U CN 209800845U CN 201920613073 U CN201920613073 U CN 201920613073U CN 209800845 U CN209800845 U CN 209800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ole
deflation
bore
integrate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30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铁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yang KANGYI gas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 Oxygen Ka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 Oxygen Kang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 Oxygen Ka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30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0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0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0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综合控制阀,其包括阀体、压簧、阀芯、放气阀球体、放气阀接头;所述阀体的第一部分内放置所述阀芯,所述阀芯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供流体通过,所述阀芯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放气阀球体位于第二孔内,当阀芯上的通气孔正对阀体第二部分的第二孔时,转动放气阀球体进行放气;在所述阀芯第二端的台阶面的内侧面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位于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的第一部分之间;当压力表需要更换时,直接拧下压力表连接螺母,所述压簧释放,所述阀芯向右移动,所述通气孔随所述阀芯向右移动,放气阀关闭。

Description

单向综合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向综合控制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单向阀通常都不具备延时切断、管道放空等功能。设备内管道压力表一旦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必须关闭阀门,造成流体供应中断。对不能中断流体供应的使用场合,例如,医院供气,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在设备调试需要对管道内的流体压力进行放空时,必须另设放空阀门及管道,造成设备空间的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单向综合控制阀,其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能自动延时关闭及可将管道压力放空的阀门,能在更换管道压力表的情况下,适时关闭阀门,并且不影响工作管道流体的正常供应。进一步地,调试时方便将管道内的流体压力放空。本发明为一种高效的机械式新型单向综合控制阀门,能广泛应用于日常对流体的单向综合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向综合控制阀,。
一种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第一端与流体管道连接;其第二端连接压力表,其第三端通过放气阀接头连接至放气管道;所述单向综合控制阀包括阀体、压簧、阀芯、放气阀球体、放气阀接头;所述阀体呈倒T型结构,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下方,所述阀体的第一部分内设置有第一孔,所述阀体的第二部分内设置有第二孔,所述阀体的第一部分内放置所述阀芯,阀芯为阶梯型结构,所述阀芯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供流体通过,所述阀芯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放气阀球体位于第二孔内,当阀芯上的通气孔正对阀体第二部分的第二孔时,转动放气阀球体进行放气;在所述阀芯第二端的台阶面的内侧面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位于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的第一部分之间;当压力表需要更换时,直接拧下压力表连接螺母,所述压簧释放,所述阀芯向右移动,所述通气孔随所述阀芯向右移动,放气阀关闭。
优选地,所述阀芯的第一端设置有阀芯密封圈;所述阀芯密封圈设置在阀芯的第一端的凹槽内,以防止流体从阀体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孔的渗入第二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为阶梯型孔;所述第二部分内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为阶梯型孔。。
优选地,所述阀体第二部分的第二孔,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孔的第三部分与第一孔交叉设置,第二孔的第二部分内设置有放气阀球体。
优选地,所述放气阀球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平面,所述放气阀球体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通气孔连通时,进行放气。
优选地,所述放气阀球体上下密封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放气阀球体上密封为第一密封件,所述放气阀球体下密封为第二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第二孔的第二部分内且依靠所述第二孔第二部分的台阶面进行支撑;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放气阀球体的第一表面。
优选地,所述单向综合控制阀的第二部分的上端连接有放气阀接头。
优选地,放气阀球体连接放气阀手柄,以控制放气阀球体的转动,打开第二通孔,进行放气操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孔的轴线和第二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制作简单,操作简便,能在更换管道压力表的情况下,自动延时关闭阀门,不影响工作管道流体的正常供应。本发明能有效避免在不能中断流体供应的使用场合,例如,医院供气等场合,因中断流体供应而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地,能在调试时方便将管道内的流体压力放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综合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综合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的A向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综合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综合控制阀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阀芯密封圈1、阀体2、压簧3、阀芯4、放气阀球体5、放气阀球体上下密封6、放气阀接头7、以及放气阀手柄8。所述阀芯密封圈1、压簧3、阀芯4、放气阀球体5、放气阀球体上下密封6、放气阀接头7均安装在阀体2内。放气阀手柄安装在2阀体外8。
阀体2呈倒T型结构,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下方,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为阶梯型孔。
所述第二部分内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为阶梯型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孔的轴线和第二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阀体的第一部分内放置阀芯4,阀芯为阶梯型结构,阀芯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供流体通过,阀芯4上设置有通气孔。当通气孔正对阀体第二部分的第二孔时,转动放气阀球体5进行放气。
阀芯4的第一端设置有阀芯密封圈1,即阀芯的左端。所述阀芯密封圈1设置在阀芯4的第一端的凹槽内,以防止流体从阀体2第一部分的第一孔的渗入第二孔内。
所述阀芯4的第二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阀芯4的第一端,即阀芯4的左端的直径。在阀芯4第二端的台阶面的内侧面设置有压簧3,压簧3位于阀芯和阀体的第一部分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综合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流体管道连接。单向综合控制阀的第二端,即右端,连接压力表。当压力表需要更换时,直接拧下压力表连接螺母,压簧5释放,阀芯向右移动,通气孔随阀芯向右移动,放气阀关闭。
阀体2第二部分的通孔为阶梯型通孔,所述阶梯型通孔为第二孔,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孔的第三部分与第一孔交叉设置,第二孔的第二部分内设置有放气阀球体5,所述放气阀球体5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平面,所述放气阀球体5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通气孔连通时,进行放气。所述放气阀球体上下密封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所述放气阀球体上密封为第一密封件61,所述放气阀球体下密封为第二密封件62。优选地,第二密封件位于第二孔的第二部分内且依靠所述第二孔第二部分的台阶面进行支撑。
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放气阀球体的第一表面。
所述单向综合控制阀的第二部分的上端连接有放气阀接头7。所述放气阀接口7位于所述单向综合控制阀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孔的第一部分内,所述放气阀接口连接放气管道。
优选地,所述单向综合控制阀还包括放气阀手柄8。放气阀手柄8,放气阀手柄8连接至放气阀球体5,以控制放气阀球体5的转动,打开第二通孔,进行放气操作。
使用时单向综合控制阀的左端,即,第一端,接入流体管道,单向综合控制阀的右端,即,第二端,接压力表,单向综合控制阀的上端,即第三端,接放气管道。此时阀体内压力与流体管道压力相等,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为流体压力。当打开放气阀手柄,可随时根据需要放气。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其第一端与流体管道连接;其第二端连接压力表,其第三端通过放气阀接头连接至放气管道;所述单向综合控制阀包括阀体、压簧、阀芯、放气阀球体、放气阀接头;所述阀体呈倒T型结构,所述阀体的第一部分内设置有第一孔,所述阀体的第二部分内设置有第二孔,所述阀体的第一部分内放置所述阀芯,所述阀芯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供流体通过,所述阀芯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放气阀球体位于第二孔内,当所述阀芯上的通气孔正对阀体第二部分的第二孔时,转动放气阀球体进行放气;在所述阀芯第二端的台阶面的内侧面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位于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的第一部分之间;当压力表需要更换时,直接拧下压力表连接螺母,所述压簧释放,所述阀芯向右移动,所述通气孔随所述阀芯向右移动,放气阀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第一端设置有阀芯密封圈;所述阀芯密封圈设置在阀芯的第一端的凹槽内,以防止流体从阀体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孔的渗入第二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为阶梯型孔;所述第二部分内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为阶梯型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第二部分的第二孔,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孔的第三部分与第一孔交叉设置,第二孔的第二部分内设置有放气阀球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阀球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平面,所述放气阀球体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通气孔连通时,进行放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阀球体上下密封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放气阀球体上密封为第一密封件,所述放气阀球体下密封为第二密封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第二孔的第二部分内且依靠所述第二孔第二部分的台阶面进行支撑;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放气阀球体的第一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综合控制阀的第二部分的上端连接有放气阀接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放气阀球体连接放气阀手柄,以控制放气阀球体的转动,打开第二通孔,进行放气操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综合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的轴线和第二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CN201920613073.6U 2019-04-29 2019-04-29 单向综合控制阀 Active CN209800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3073.6U CN209800845U (zh) 2019-04-29 2019-04-29 单向综合控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3073.6U CN209800845U (zh) 2019-04-29 2019-04-29 单向综合控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0845U true CN209800845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31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3073.6U Active CN209800845U (zh) 2019-04-29 2019-04-29 单向综合控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0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6469B (zh) 可手动泄压式单向阀
CN203881486U (zh) 一种自密封式压力表接头
CN209800845U (zh) 单向综合控制阀
CN201434173Y (zh) 超高压快速接头
CN103711958A (zh) 水封装置用泄压阀
CN210859937U (zh) 轴流式调节阀可视化中腔泄压装置
CN210716237U (zh) 一种限位手柄结构
CN101555969A (zh) 超高压快速接头
CN107990031A (zh) 一种防倒流阀
CN201496245U (zh) 液压隔膜泵的膜片破裂报警结构
CN210423756U (zh) 一种按压式便捷阀门
CN203131127U (zh) 一种超高压注脂接头
CN216896213U (zh) 一种用于电磁阀连接结构
CN108458141B (zh) 手动泄压式止回阀
CN207777692U (zh) 一种防倒流阀
CN204784904U (zh) 控压稳压装置
CN213629009U (zh) 一种天然气球阀阀座双层密封面结构
CN210290882U (zh) 一种医用气体安全阀
CN216045654U (zh) 一种高抗压性的阀门弹簧组件
CN210265962U (zh) 一种高温用双向密封固定球阀
CN210218791U (zh) 带有水锤吸收器的角阀
CN220668449U (zh) 板式液压球阀
CN211259801U (zh) 一种手压安全阀
CN209925666U (zh) 自动止漏三角阀
CN219317685U (zh) 一种用于消防的球阀及供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4

Address after: 23 xidawa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eiyang KANGYI gas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room a107-1, floor 1, building a, No. 18, Xihuan South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orth oxygen KANGY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