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9663U - 地门吸 - Google Patents
地门吸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99663U CN209799663U CN201821982656.8U CN201821982656U CN209799663U CN 209799663 U CN209799663 U CN 209799663U CN 201821982656 U CN201821982656 U CN 201821982656U CN 209799663 U CN209799663 U CN 2097996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element
- magnetic
- attracting sheet
- iron
-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门吸,包括用于与门板连接的主座和用于与该门板下方的基面连接的底座,所述主座包括设有收容槽的壳体、设于所述收容槽内的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包括至少两块磁铁和与所述磁铁交替设置的导磁板;所述底座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枢接的吸铁片,所述吸铁片可与所述磁性元件相吸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门吸的磁性元件包括至少两块磁铁和与所述磁铁交替层叠设置的导磁板,通过导磁板与磁铁的交替设置,集中磁铁的磁力从而增强该地门吸的吸附力,使门板不会在受较小外力的影响时就脱离于其本欲固定的方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门吸。
背景技术
传统的门吸通常由两部分构件组成,其中,一部分固定在门板的一面上,另一部分固定在地或壁上,两部分之间通过磁性吸合实现连接,从而将运动中的门板固定在某一开门角度上,但现有门吸只是简单地采用磁铁与导磁部件的吸合实现连接,吸附作用不够稳固,在风力稍大时便有可能发挥不了作用,常常被风一吹便脱离原位甚至自动关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吸力足够大的地门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门吸,包括用于与门板连接的主座和用于与该门板下方的基面连接的底座,所述主座包括设有收容槽的壳体、设于所述收容槽内的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包括至少两块磁铁和与所述磁铁交替设置的导磁板;所述底座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枢接的吸铁片,所述吸铁片可与所述磁性元件相吸合。
优选地,所述导磁板设有突出于所述磁铁的端面并用于与所述吸铁片相吸合的导磁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用于与门板连接的安装体和自该安装体朝外侧设置的延伸体,所述收容槽贯通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延伸体,所述磁性元件包括对应设于所述安装体和延伸体内的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所述吸铁片包括一端与所述底壳枢接的第一吸铁片、与所述第一吸铁片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吸铁片,所述第一吸铁片和第二吸铁片可分别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一磁性元件相吸合。
优选地,所述吸铁片一体成型,其通过弯折形成具有夹角的第一吸铁片和第二吸铁片。
优选地,所述主座还包括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安装体连接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延伸体连接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磁性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磁性元件的护翼,所述护翼的末端设有可伸入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壳体卡接的卡钩。
优选地,所述主座还包括用于抵接门板的底板、设于所述安装体内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磁性元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体内并用于嵌设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安装体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导向凸起,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导向凸起相配合的导向凹槽。
优选地,所述底板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通过螺钉与门板连接的纵长型通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门吸的磁性元件包括至少两块磁铁和与所述磁铁交替设置的导磁板,通过导磁板与磁铁的交替设置,集中磁铁的磁力从而增强该地门吸的吸附力,使门板不会在受较小外力的影响时就脱离于其本欲固定的方位。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门吸内设有缓冲机构,能够有效地在主座与底座之间实现受力缓冲,一方面避免两个部件之间发生严重的机械磨损,另一方面又可起到消音降噪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磁性元件的护翼,所述护翼的末端设有可伸入收容槽内并与壳体卡接的卡钩,固定支架可在实现固定磁性元件的同时通过所述护翼与壳体连接,还可在缓冲机构作用时与壳体之间相互运动且保证不脱落。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门吸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地门吸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地门吸的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地门吸的另一个角度的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地门吸的固定支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零/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零/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零/部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零/部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图1至图5共同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门吸,其用于通过磁性吸合实现门板固定在某一开门角度上,所述地门吸结构简单且吸附力大,能保证门板不会在受较小外力的影响时就脱离于其本欲固定的方位。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地门吸1000包括用于与门板连接的主座1和用于与该门板下方的基面连接的底座2,所述主座1包括设有收容槽113的壳体11和设于所述壳体11内的磁性元件3,所述底座2包括底壳21和与所述底壳21枢接的吸铁片22,所述吸铁片22可与所述磁性元件3相吸合以实现所述主座1与底座2的连接,从而实现固定门板。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1包括用于与门板连接的安装体111和自该安装体111朝外侧设置的延伸体112,所述收容槽113贯通所述安装体111和所述延伸体112,所述磁性元件3包括对应设于所述安装体111和延伸体112内的第一磁性元件31和第二磁性元件32。所述吸铁片22包括一端与所述底壳21枢接的第一吸铁片221、与所述第一吸铁片221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吸铁片222,所述第一吸铁片221和第二吸铁片222可分别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32和第一磁性元件31相吸合。
优选地,所述吸铁片22一体成型,其通过弯折形成具有夹角的第一吸铁片221和第二吸铁片222。
如图1所示,所述底壳21包括用于设置所述吸铁片22的安装槽211,所述吸铁片22在常态下扣合与所述安装槽211内并与所述底壳21的端面平齐,使所述底座2更加简洁美观。
具体地,当所述主座1与底座2分别被安装在门板一面和地板合适位置后,底座2中的吸铁片22常态下处于与底壳21相扣合的位置。开门到主座1与底座2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32与第一吸铁片221正面相向,该第二磁性元件32立刻将所述吸铁片22向上吸合。在所述吸铁片22被向上吸合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吸铁片222由于正面朝向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1,该第二吸铁片222又进一步被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1吸合。由此,整个主座1对所述吸铁片22形成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的磁吸力,门板需要克服垂直方向的吸力和由水平方向分力而得的力做功才能挣脱这种吸合关系。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1和第二磁性元件32均包括两块磁铁301和与三块所述磁铁301交替设置的导磁板302。优选地,所述导磁板302设有突出于所述磁铁301的端面并用于与所述吸铁片22相吸合的导磁凸起3021。通过导磁板302与磁铁301的交替层叠设置,且通过导磁板32上的导磁凸起3021集中磁铁301的磁力,从而增强该地门吸1000的吸附力,使门板不会在受较小外力的影响时就脱离于其本欲固定的方位。
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1和/或第二磁性元件32可包括三块以上的磁铁301,每块磁铁301的侧面均设有所述导磁板302,以集中磁铁301的磁力,增强吸附力。所述磁铁301与导磁板302的个数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主座1还包括设有第一固定部121和第二固定部122的固定支架12,所述第一固定部121与所述安装体111连接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1,所述第二固定部122与所述延伸体112连接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磁性元件32,所述第一固定部121和第二固定部122均镂空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1和第二磁性元件32可部分露出以贴合所述吸铁片22。
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支架1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磁性元件3的护翼123,所述护翼123的末端设有可伸入所述收容槽113内并与所述壳体11卡接的卡钩1231,所述固定支架12可在安装好所述磁性元件3后通过所述卡钩1231卡入所述壳体11底部,实现与所述壳体11的活动连接,即在下述缓冲机构15作用时,所述固定支架12可与磁性元件3一起在所述收容槽113内滑动,由于所述卡钩1231的作用可保证其不会脱落。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主座1还包括用于抵接门板的底板13、设于所述安装体111内的缓冲机构15,所述缓冲机构15设于所述底板13和所述磁性元件3之间。所述缓冲机构15能够有效地在主座1与底座2之间实现受力缓冲,一方面避免两个部件之间发生严重的机械磨损,另一方面又可起到消音降噪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15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3和所述磁性元件3之间的弹性元件,当磁性元件3受力向所述底板13方向压缩时,弹性元件便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在外力撤除时,弹性元件可藉由回释力使整个磁性元件3复位。所述弹性元件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数个,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试验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主座1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体111内并用于嵌设所述第一磁性元件31的固定框架14,所述固定框架14设有导向凸起141,所述安装体111内设有与所述导向凸起141相配合的导向凹槽(图未示,下同),所述缓冲机构15通过所述固定框架14上的安装孔142与所述固定框架14连接。通过所述导向凸起141与导向凹槽的导向配合作用,在所述磁性元件3朝向底板13压缩或者反向弹出的过程中,所述缓冲机构15能够始终保持其压缩或弹出方向不变,从而确保在实现缓冲的同时,磁性元件3的运行不会错位。
所述底板13开设有通孔131,所述底板13可通过所述通过131借助螺钉132与所述壳体11固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13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经过多次试验得出,所述底板13由非磁性材料制成才不会对所述磁性元件3的磁力产生影响,保证所述磁性元件3具有足够的吸附力。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1的安装体111上设有用于通过螺钉与门板连接的纵长型通孔1111,由此便可藉由螺钉在该纵长型通孔1111中的螺锁位置微调整个主座1在门板上的安装高度,通过微调保证所述主座1安装在不同高度的门板上时均能与所述底座2实现密切配合,以适应多种使用场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门吸,包括用于与门板连接的主座和用于与该门板下方的基面连接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座包括设有收容槽的壳体、设于所述收容槽内的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包括至少两块磁铁和与所述磁铁交替设置的导磁板;
所述底座包括底壳和与所述底壳枢接的吸铁片,所述吸铁片可与所述磁性元件相吸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板设有突出于所述磁铁的端面并用于与所述吸铁片相吸合的导磁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用于与门板连接的安装体和自该安装体朝外侧设置的延伸体,所述收容槽贯通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延伸体,所述磁性元件包括对应设于所述安装体和延伸体内的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
所述吸铁片包括一端与所述底壳枢接的第一吸铁片、与所述第一吸铁片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吸铁片,所述第一吸铁片和第二吸铁片可分别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一磁性元件相吸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铁片一体成型,其通过弯折形成具有夹角的第一吸铁片和第二吸铁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还包括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安装体连接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延伸体连接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磁性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磁性元件的护翼,所述护翼的末端设有可伸入所述收容槽内并与所述壳体卡接的卡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还包括用于抵接门板的底板、设于所述安装体内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磁性元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体内并用于嵌设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安装体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导向凸起,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导向凸起相配合的导向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由非磁性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通过螺钉与门板连接的纵长型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82656.8U CN209799663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地门吸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82656.8U CN209799663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地门吸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99663U true CN209799663U (zh) | 2019-12-17 |
Family
ID=68816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82656.8U Active CN209799663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地门吸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99663U (zh) |
-
2018
- 2018-11-28 CN CN201821982656.8U patent/CN2097996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63059B2 (en) | Switch panel assembly, switch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 |
EP1889748A2 (en) | Latch mechanism | |
US5033779A (en) | Electromagnetic door lock device | |
US6359778B1 (en) | Removable-type hard disk drive bi-directional ingress and egress structure | |
CN107329210B (zh) | 通信连接器安装夹 | |
CN209799663U (zh) | 地门吸 | |
CA2432444A1 (en) | Low noise relay | |
CN111520012A (zh) | 门吸组件及门吸装置 | |
US7163240B2 (en) | Vehicle door handle device | |
CN109403760B (zh) | 门吸 | |
KR200432572Y1 (ko) | 다용도 거치대 | |
CN208300012U (zh) | 一种扬声器固定结构 | |
CN214954284U (zh) | 插入式滤镜支架及滤镜组件 | |
CN211851356U (zh) | 一种隐藏式磁门吸 | |
CN210976440U (zh) | 型材多功能安装结构 | |
JP7102116B2 (ja) | シャワーヘッド | |
CN219451843U (zh) | 一种带锁定结构的反弹器 | |
JPH0543331Y2 (zh) | ||
CN110388358B (zh) | 一种连接装置、连接组件和家用电器 | |
CN218512482U (zh) | 一种特高频传感器装置 | |
CN219176131U (zh) | 淋浴房快装滑轮及淋浴房 | |
CN216008187U (zh) | 一种地双缓冲器 | |
CN214886286U (zh) | 一种汽车门锁的固定支架 | |
CN220945442U (zh) | 一种锁紧装置、安装机构及机械臂 | |
CN109291855A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储物装置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