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9292U - 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脚手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99292U CN209799292U CN201920249947.4U CN201920249947U CN209799292U CN 209799292 U CN209799292 U CN 209799292U CN 201920249947 U CN201920249947 U CN 201920249947U CN 209799292 U CN209799292 U CN 2097992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umn
- locked
- columns
- scaffold
- cr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装性的脚手架。一种脚手架,包括多个横柱和多个立柱,各个所述横柱在其两端分别设有卡止部,各个所述立柱在其外周面设置有被卡止部,各个所述横柱通过其两端的所述卡止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被卡止部卡止从而被分别设置在该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为CN103195236A的中国专利公报中,公开了所谓单管式脚手架的结构。在这种单管式脚手架的结构中,如图9所示,通过在需要设置脚踏板和扶手部的位置处分别使用对接扣件200将由一根钢管而成的横柱220固定到多个立柱230而成。
但是,因为横柱220由一根钢管构成,所以存在如下问题:在组装这样的脚手架的情况下,需要一边用卷尺等对建筑物的外形尺寸进行测定一边进行脚手架的组装,所以脚手架的组装变得复杂。并且,由于使用对接口件200将横柱220固定到立柱230,这会导致脚手架的部件数量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装性的脚手架。
解决上述课题的脚手架,包括多个横柱和多个立柱,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横柱在其两端分别设有卡止部,各个所述立柱在其外周面设置有被卡止部,各个所述横柱通过其两端的所述卡止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被卡止部卡止从而被分别设置在该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
根据该构成,横柱通过分别设置于其两端的卡止部卡止到相邻的两个立柱的被卡止部从而被分别设置在该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与现有的单管式脚手架相比,能够减少脚手架的部件数量。并且,由于采用将卡止部卡止到被卡止部这样简单的构成,所以能够提高脚手架的组装性。
优选地,上述脚手架构成为所述卡止部为横截面大致为U字状的插销,所述被卡止部为沿所述立柱的轴向延伸并可插入所述插销的袋式部件。
根据该构成,在插销插入到袋式部件的状态下,因为插销由其与立柱接触的部分、其与袋式部件的接触的两个部分这3点支承,所以能够使横柱和立柱的卡止牢固。
优选地,上述脚手架构成为在所述卡止部的与所述立柱接触的面以向所述卡止部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呈弧状的凹部。
根据该构成,因为卡止部与立柱接触的接触面积增加,所以能够使横柱和立柱的卡止更加牢固,由此能够抑制脚踏板的摇晃。
优选地,脚手架构成为所述被卡止部沿所述立柱的轴向在各个所述立柱上间隔预定距离而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被卡止部在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圆周方向间隔90度设有4个,在每组所述被卡止部中,相互对置的两个与另外两个在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上错开。
根据该构成,因为相互对置的两个被卡止部与另外两个被卡止部在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上错开,从而在脚手架的角部能够部分重叠地设置脚手架的脚踏板,所以能够减少形成脚手架的角部的部件数量。
优选地,上述脚手架构成为在所述立柱的一端设置有减径部,在该减径部以在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圆周方向上相对地设置有第1卡合孔,在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以在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圆周方向上相对地设置有第2卡合孔,在所述减径部插入有能够与所述第1卡合孔和所述第2卡合孔卡合的卡合件,所述立柱通过所述卡合件卡合到所述第1卡合孔和所述第2卡合孔而被相互连接。
根据该构成,通过卡合件卡合到第1卡合孔和第2卡合孔这样的简单的构成,能够将多个立柱进行连接。因此,能够提高立柱的组装性,甚至能够提高脚手架的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脚手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a)是将图1中的横柱的立体图。
图2(b)是图2(a)的局部放大图。
图3(a)是将图1中的立柱的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示出将实施例1中的横柱组装到立柱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示出比较例的脚手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将图5中的横柱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7是将图5中的立柱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8(a)是示出将比较例中的横柱组装到立柱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b)是局部放大图。
图9是示出现有的脚手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根据图1-图4对将实施例1所涉及的脚手架1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脚手架10由多个横柱20、多个立柱30、多个脚踏板40以及扶手部50构成,各个脚踏板40和各个扶手部50沿立柱30的长度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交替地排列而形成。
如图2(a)所示,多个横柱20包括第1横柱20a和第2横柱 20b,第2横柱20b的长度比第1横柱20a的长度长。第2横柱20b 被连接到在立柱30的长度方向上的没有设置脚踏板40层中的间隔较宽的两个立柱30之间,从而由第1横柱20a和第2横柱20b构成脚手架10的扶手部50。
如图2(b)所示,各个横柱20由中空的钢管21和设置于钢管 21的两端的卡止部22构成。卡止部22为横截面大致为U子状的插销,包括:嵌合部23,其形成为圆筒状,横柱20的钢管21一个端部插入到嵌合部23;以及卡合部24,其从嵌合部23的缘部向下方伸出。在卡止部22的端面25的上部形成有细长矩形状的加强件26,加强件26通过冲压成形而以向内侧弯曲成直角的方式形成。在钢管 21的端部插入到嵌合部23时,加强件26紧贴到钢管21的下表面。在该状态下,加强片26熔接接合于钢管21。
在卡止部22的与立柱30接触的面以向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成弧状的凹部27,在卡止部22嵌入到后述的各个被卡止部38的状态下,凹部27紧贴到立柱30的外周面。
如图3(a)所示,立柱30为中空的钢管,在立柱30的一端设置有减径部31。缩径部31的外径小于立柱30的内径。在减径部31 以在立柱30的横截面圆周方向上相对地设置有一对第1卡合孔32,在减径部31中插入有卡合件33。
如图3(b)所示,卡合件33形成为倒U字形,在卡合件33的相对的两个端部33a、33b形成有突出部34。在卡合件33插入到减径部31时,突出部34分别插入到第1卡合孔32,从而卡合件33 被卡止于减径部31。
如图3(a)所示,在立柱30的另一端以在立柱30的横截面圆周方向上相对地设置有一对第2卡合孔35。在将多个立柱30相互连接时,已插入有卡合件33的减径部31插入到要连接的立柱30 的另一个端部,通过所述卡合件33弹性复原而卡止到第2卡合孔 35,从而多个立柱30被相互连接。
在立柱30的外周面设置有被卡止部38,被卡止部38为沿立柱 30的轴向延伸并可插入卡止部22的袋式部件。被卡止部38沿立柱 30的轴向在各个立柱30间隔预定距离而设置多组,每组被卡止部 38在立柱30的横截面圆周方向间隔90度设有4个。在每组被卡止部38中,相互对置的两个与另外两个在立柱30的轴向上错开。另外,如图4(b)所示,卡止部22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被卡止部38 的宽度尺寸稍微小的尺寸。并且,被卡止部38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与后述的比较例中的凸缘部138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
如图1以及图4所示,脚踏板40形成为网格状,在脚踏板40 的两端各形成有呈钩状的一对钩挂部41。通过一对钩挂部41卡止于第1横柱20a,从而脚踏板40架设于位于其左右的横柱20之间。
如图1所示,各个第1横柱20a第2横柱20b通过其两端的卡止部22与相邻的立柱30的被卡止部卡止,从而被分别设置在该相邻的两个立柱30之间。在该状态下,将脚踏板40通过钩挂部41 而卡止于第1横柱20a。在没有设置脚踏板40的层中,由卡止到两个宽度较宽的立柱30之间的第2横柱20b和横柱20a构成扶手部 50。以上,完成脚手架10的组装。
另外,图5-8示出比较例的脚手架10的结构。
如图5以及图6所示,脚手架10包括多个横柱120、多个立柱 130、脚踏板40、以及扶手部50。横柱120包括多个第1横柱120a 和多个第2横柱120b,第2横柱120b的长度比所述第1横柱120a 的长度长。第1横柱120a和第2横柱120b由中空的钢管21和多个嵌合件122构成,在嵌合件122的外周以在嵌合件122的圆周方向上隔开90度的间隔的方式交替地形成有大致U字形的第1开口部 123和第2开口部124。第1开口部123朝向嵌合件122的开口侧开口,第2开口部124朝向嵌合件122的底壁侧开口。在第1开口部 123中插入有插销125。
如图7所示,在立柱130的外周面,沿立柱130的轴向间隔预定距离而设置有多个凸缘部138,凸缘部138为从立柱130的外周面沿立柱130的横截面圆周方向朝外侧突出并具有可插入插销125 的贯通孔139的片状部件。贯通孔139形成为大致十字形的形状。贯通孔139在立柱130的横截面圆周方向上间隔90度设置有4个。
如图8(a)所示,在将横柱120固定到立柱130时,凸缘部138 插入到嵌合件122的第2开口部124,插销125从第1开口部123 插入并且穿过贯通孔139,从而横柱120固定到立柱130。
如图8(b)所示,在插销125插入凸缘部138的状态下,插销 125具有比贯通孔139在与立柱轴向及横柱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L稍微小的尺寸。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脚手架10的作用进行说明。
(1)根据实施例1的脚手架10,横柱20通过卡止部22卡止到相邻的两个立柱30的被卡止部38,从而被单独的设置在该相邻的两个立柱30之间。因此,与横柱借由对接扣件固定到立柱的现有的脚手架相比,能够减少脚手架的部件数量。并且,由于采用卡止部22卡止到被卡止部38这样简单的构成,所以能够提高脚手架的组装性。
(2)在插销22插入到袋式部件38的状态下,因为插销22由其与立柱接触的部分、其与袋式部件38的接触的两个部分这3点支承,所以能够使横柱20和立柱30的卡止牢固。
(3)在卡止部22的与立柱30接触的面形成有凹部27,在卡止部22卡止到被卡止部38的状态下,凹部27紧贴到立柱30的外周面。根据该构成,由于凹部27使得卡止部22和立柱30的接触面积增加,所以能够使横柱20和立柱30的卡止更加牢固,由此能够抑制脚踏板40的摇晃。
(4)因为在立柱30的轴向上,相互对置的被卡止部38与另外两个被卡止部相互错,从而在脚手架10的角部能够部分重叠地设置脚踏板40,所以能够减少形成脚手部10的角部的部件数量。
(5)在将两个立柱30连接时,卡合件33卡合到第1卡合孔 32和第2卡合孔35这样的简单的构成,能够将多个立柱30进行连接。因此,能够提高立柱30的组装性,甚至能够提高脚手架10的组装性。
(6)卡止部22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被卡止部38的宽度尺寸稍微小的尺寸,而被卡止部38设定为与比较例中的凸缘部138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因此,与具有比贯通孔139在与立柱轴向及横柱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L稍微小的尺寸的、比较例的脚手架的插销125相比,由于能够将卡止部22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插销 125的宽度尺寸大,所以更加能够抑制脚手架的摇晃。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脚踏板40形成为网格状,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
在实施方式2中,贯通孔139形成为大致十字形的形状,但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
Claims (5)
1.一种脚手架,包括多个横柱和多个立柱,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横柱在其两端分别设有卡止部,各个所述立柱在其外周面设置有被卡止部,各个所述横柱通过其两端的所述卡止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被卡止部卡止从而被分别设置在该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为横截面大致为U字状的插销,所述被卡止部为沿所述立柱的轴向延伸的袋式部件,所述插销能够插入到所述袋式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止部的与所述立柱接触的面以向所述卡止部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呈弧状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卡止部沿所述立柱的轴向在各个所述立柱上间隔预定距离而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被卡止部在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圆周方向间隔90度设有4个,在每组所述被卡止部中,相互对置的两个与另外两个在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上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立柱的一端设置有减径部,在该减径部以在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圆周方向上相对地设置有第1卡合孔,在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以在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圆周方向上相对地设置有第2卡合孔,在所述减径部插入有能够与所述第1卡合孔和所述第2卡合孔卡合的卡合件,所述立柱通过所述卡合件卡合到所述第1卡合孔和所述第2卡合孔而被相互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49947.4U CN209799292U (zh) | 2019-02-27 | 2019-02-27 | 脚手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49947.4U CN209799292U (zh) | 2019-02-27 | 2019-02-27 | 脚手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99292U true CN209799292U (zh) | 2019-12-17 |
Family
ID=6882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49947.4U Active CN209799292U (zh) | 2019-02-27 | 2019-02-27 | 脚手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9929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6601A (zh) * | 2020-02-19 | 2020-06-05 | 上海森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脚手架 |
-
2019
- 2019-02-27 CN CN201920249947.4U patent/CN20979929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6601A (zh) * | 2020-02-19 | 2020-06-05 | 上海森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脚手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219406A (en) | Versatile modular office partitions | |
KR200428188Y1 (ko) | 건축 비계용 발판 | |
WO1993012699A9 (en) | Versatile modular office partitions | |
US20230240448A1 (en) | Bed ladder configured to be installed on bed frame for use | |
CN209799292U (zh) | 脚手架 | |
US3411752A (en) | Guardrails such as balcony balustrades | |
KR100835681B1 (ko) | 건축용 비계 | |
US7195101B2 (en) | Facade scaffold | |
KR101734681B1 (ko) | 테이블용 조립식 지지프레임 | |
KR200424416Y1 (ko) | 건축용 비계 | |
KR101875476B1 (ko) | 생물권 보전을 위한 목재 교량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 |
KR200483988Y1 (ko) | 베이비룸 연결판 | |
JP5350704B2 (ja) | 建物の骨組 | |
KR100627976B1 (ko) | 공동주택 및 일반건축용 난간 보강구조 | |
KR200492285Y1 (ko) | 조립식 개구부 덮개 | |
JP7231925B2 (ja) | 仮設足場用連結構造体 | |
JPH0416832Y2 (zh) | ||
JPS6326490Y2 (zh) | ||
JP5411804B2 (ja) | 仮設足場の梁部材 | |
CN215594685U (zh) | 一种栏杆及其夹扣 | |
KR102293143B1 (ko) | 조립식 관람석 | |
US20230397739A1 (en) | Assembly structure for bed column and bed guard | |
JP4695272B2 (ja) | バルコニーフェンスの取付け構造及び取付け方法 | |
EP1647634B1 (en) | Barrier element for construction sites and similar | |
KR102143866B1 (ko) | 건축용 사다리의 후크 결합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