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8508U - 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98508U CN209798508U CN201920352285.3U CN201920352285U CN209798508U CN 209798508 U CN209798508 U CN 209798508U CN 201920352285 U CN201920352285 U CN 201920352285U CN 209798508 U CN209798508 U CN 2097985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d shell
- pier
- pier stud
- assembled
- bent c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包括盖梁主体,盖梁主体设置于墩柱上;盖梁主体包括U形外壳和盖板;U形外壳为一横截面成“U”形的条状结构,U形外壳开口的上方设有盖板;U形外壳下面对应每一墩柱的位置设有墩柱连接部;每一墩柱连接部均与相应的墩柱的上端连接;U形外壳内对应每一墩柱连接部的位置设有墩柱连接块与每一对应的墩柱固定;U形外壳内设有若干结构板。施工时,以此吊装并固定U形外壳、墩柱连接部、若干结构板和盖板。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搭设支架或者采用定制的设备对预制拼装的构件进行临时的固定,减少了对现场交通的影响,也提高了施工安全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用盖梁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结构的盖梁传统施工方法是搭设支架现浇,现场施工周期长,特别是在城市桥梁建设中,严重影响交通和周边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桥梁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力推广应用的预制装配式盖梁,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方法施工,显著加快了工程进度,减少现场施工时间,极大地减少了对现场交通以及环境的影响。
当桥宽较窄,盖梁长度较短,重量不超过200t时,一般可以采用盖梁整体预制安装。而当桥宽较宽,盖梁长度较长,重量超过200t时,受到运输和吊装条件的限制,目前往往仍旧采用传统现浇的方法。
近年来,为了解决大盖梁的预制安装问题,已有下层预制上层现浇的部分预制盖梁和分段(或分片)预制拼装盖梁等方案的实践应用,但上述方案一般是在原有现浇盖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拆分,盖梁结构未能结合预制拼装结构的特点进行优化,材料用量大。预制构件均只能采用定制的模具浇筑,生产效率低。另外有些方案拼接缝外露,对盖梁结构的美观性也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更优、材料用量更省、生产施工效率更高、造价经济且结构美观的预制装配式盖梁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实现的目的之一是不需要搭设支架或者采用定制的设备对预制拼装的构件进行临时的固定,减少了对现场交通的影响,也提高了施工安全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包括U形外壳、墩柱连接块、结构板和盖板,所述盖梁结构设置于墩柱上。
所述U形外壳为一横截面成“U”形的条状结构,所述U形外壳开口的上方设有所述盖板;
所述U形外壳下面对应每一所述墩柱的位置设有墩柱连接部;每一所述墩柱连接部均与相应的所述墩柱的上端连接;
所述U形外壳内对应每一所述墩柱连接部的位置设有墩柱连接块与每一对应的所述墩柱固定;
所述U形外壳内设有若干结构板。
优选的,所述U形外壳下面每一所述墩柱连接部对应相应的所述墩柱均设有与相应的所述墩柱上端的若干钢筋相配的若干钢筋穿孔;
每一所述墩柱上端的若干所述钢筋均籍由若干所述钢筋穿孔穿入所述U形外壳内,籍由所述墩柱连接块固定。
更优选的,每一所述墩柱连接块均设有灌浆连接套筒或金属波纹管,用于每一所述墩柱连接块,以及所述所述U形外壳与相应的所述墩柱的固定。
优选的,若干所述结构板均通过贯穿设置的若干预应力筋与相应的所述墩柱连接块固定。
更优选的,若干所述结构板以及相应的每一所述墩柱连接块均设有对应的预应力孔道,所述预应力孔道用于设置若干所述预应力筋。
更优选的,每一所述墩柱连接块与相应的每一所述结构板之间均设有剪力键,并涂刷环氧粘结剂胶结。
优选的,所述墩柱和所述U形外壳之间,所述盖板、所述墩柱连接块和若干所述结构板之间,所述U形外壳、所述墩柱连接块和若干所述结构板之间设置砂浆垫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的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预制所述U形外壳、所述墩柱连接块、若干所述结构板和所述盖板;
步骤二:采用吊装设备将所述U形外壳安装到所述墩柱上,所述墩柱顶端预留的若干钢筋分别穿过所述U形外壳底部的若干钢筋穿孔,所述U形外壳与所述墩柱之间设置砂浆垫层;
步骤三:安装所述墩柱连接块,通过灌浆连接套筒或金属波纹管完成所述墩柱连接块与所述墩柱的连接;
步骤四:安装若干所述结构板,通过贯穿设置的预应力筋将每一所述结构板固定于所述墩柱连接块;
步骤五:安装所述盖板,将所述盖板、所述墩柱连接块和若干所述结构板之间设置砂浆垫层。
优选的,若干所述结构板和所述盖板均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通用模台进行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籍由盖梁由U形外壳、墩柱连接块、结构板和盖板等预制构件组装而成,有效减轻了预制构件的重量,便于运输、安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利等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U形外壳安装到墩柱上以后,其余预制构件均在U形外壳内安装,不需要搭设支架或者采用定制的设备对预制拼装的构件进行临时的固定,减少了对现场交通的影响,也提高了施工安全度。从桥下看不到任何拼接缝,相比节段预制拼装的盖梁美观性更强。
在本实用新型中,结构板在U形外壳内不需要全部布满,其数量以及板内的钢筋和预应力筋的用量可以根据其所在位置处盖梁所受剪力和弯矩的大小进行调整,利用预制拼装结构的特点进行结构优化,减少材料用量,进一步节约工程费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将U形外壳安装到墩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将墩柱连接块安装到U形外壳内与墩柱固定的机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通过贯穿设置的预应力筋将若干结构板固定在墩柱连接块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装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包括U形外壳1、墩柱连接块2、结构板3和盖板4,盖梁结构设置于墩柱6上。
U形外壳1为一横截面成“U”形的条状结构,U形外壳1开口的上方设有盖板4;
U形外壳1下面对应每一墩柱6的位置设有墩柱连接部;每一墩柱连接部均与相应的墩柱6的上端连接;
U形外壳1内对应每一墩柱连接部的位置设有墩柱连接块2与每一对应的墩柱6固定;
U形外壳1内设有若干结构板3。
应用本实用新型建造的桥梁,从桥下看不到任何拼接缝,相比节段预制拼装的盖梁美观性更强。
结构板3和盖板4等构件的尺寸按照标准化设计,可以使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通用模台进行工业化生产,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结构板3在U形外壳1内不需要全部布满,其数量以及板内的钢筋和预应力筋的用量可以根据其所在位置处盖梁所受剪力和弯矩的大小进行调整,利用预制拼装结构的特点进行结构优化,减少材料用量,进一步节约工程费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U形外壳1下面每一墩柱连接部对应相应的墩柱6均设有与相应的墩柱6上端的若干钢筋7相配的若干钢筋穿孔5;
每一墩柱6上端的若干钢筋7均籍由若干钢筋穿孔5穿入U形外壳1内,籍由墩柱连接块2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采用预制构件组装而成,有效减轻了预制构件的重量,便于运输、安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利等有益效果。
U形外壳1安装到墩柱6上以后,其余预制构件均在U形外壳1内安装,不需要搭设支架或者采用定制的设备对预制拼装的构件进行临时的固定。
若干结构板3在U形外壳1内不需要全部布满,其数量以及板内的钢筋和预应力筋的用量可以根据其所在位置处盖梁所受剪力和弯矩的大小进行调整,利用预制拼装结构的特点进行结构优化。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墩柱连接块2均设有灌浆连接套筒或金属波纹管,用于每一墩柱连接块2,以及U形外壳1与相应的墩柱6的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若干结构板3均通过贯穿设置的若干预应力筋8与相应的墩柱连接块2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若干结构板3以及相应的每一墩柱连接块2均设有对应的预应力孔道,预应力孔道用于设置若干预应力筋8。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墩柱连接块2与相应的每一结构板3之间均设有剪力键,并涂刷环氧粘结剂胶结。
在某些实施例中,墩柱6和U形外壳1之间,盖板4、墩柱连接块2和若干结构板3之间,U形外壳1、墩柱连接块2和若干结构板3之间设置砂浆垫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预制U形外壳1、墩柱连接块2、若干结构板3和盖板4;
步骤二:采用吊装设备将U形外壳1安装到墩柱6上,墩柱6顶端预留的若干钢筋7分别穿过U形外壳1底部的若干钢筋穿孔5,U形外壳1与墩柱6之间设置砂浆垫层;
步骤三:安装墩柱连接块2,通过灌浆连接套筒或金属波纹管完成墩柱连接块2与墩柱6的连接;
步骤四:安装若干结构板3,通过贯穿设置的预应力筋将每一结构板3固定于墩柱连接块2;
步骤五:安装盖板4,将盖板4、墩柱连接块2和若干结构板3之间设置砂浆垫层。
在某些实施例中,若干结构板3和盖板4均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通用模台进行工业化生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包括U形外壳(1)、墩柱连接块(2)、结构板(3)和盖板(4),所述盖梁主体设置于墩柱(6)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外壳(1)为一横截面成“U”形的条状结构,所述U形外壳(1)开口的上方设有所述盖板(4);
所述U形外壳(1)下面对应每一所述墩柱(6)的位置设有墩柱连接部;每一所述墩柱连接部均与相应的所述墩柱(6)的上端连接;
所述U形外壳(1)内对应每一所述墩柱连接部的位置设有墩柱连接块(2)与每一对应的所述墩柱(6)固定;
所述U形外壳(1)内设有若干结构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外壳(1)下面每一所述墩柱连接部对应相应的所述墩柱(6)均设有与相应的所述墩柱(6)上端的若干钢筋(7)相配的若干钢筋穿孔(5);
每一所述墩柱(6)上端的若干所述钢筋(7)均籍由若干所述钢筋穿孔(5)穿入所述U形外壳(1)内,籍由所述墩柱连接块(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墩柱连接块(2)均设有灌浆连接套筒或金属波纹管,用于每一所述墩柱连接块(2),以及所述U形外壳(1)与相应的所述墩柱(6)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结构板(3)均通过贯穿设置的若干预应力筋(8)与相应的所述墩柱连接块(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结构板(3)以及相应的每一所述墩柱连接块(2)均设有对应的预应力孔道,所述预应力孔道用于设置若干所述预应力筋(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墩柱连接块(2)与相应的每一所述结构板(3)之间均设有剪力键,并涂刷环氧粘结剂胶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6)和所述U形外壳(1)之间,所述盖板(4)、所述墩柱连接块(2)和若干所述结构板(3)之间,所述U形外壳(1)、所述墩柱连接块(2)和若干所述结构板(3)之间设置砂浆垫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52285.3U CN209798508U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52285.3U CN209798508U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98508U true CN209798508U (zh) | 2019-12-17 |
Family
ID=68825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52285.3U Active CN209798508U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9850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11642A (zh) * | 2019-03-12 | 2019-05-28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4673065A (zh) * | 2022-03-03 | 2022-06-28 | 重庆交通大学 | 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装配式桥梁 |
-
2019
- 2019-03-12 CN CN201920352285.3U patent/CN2097985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11642A (zh) * | 2019-03-12 | 2019-05-28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9811642B (zh) * | 2019-03-12 | 2024-03-12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14673065A (zh) * | 2022-03-03 | 2022-06-28 | 重庆交通大学 | 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装配式桥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24818B (zh) |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 | |
CN109252727B (zh) | 隔震层橡胶支座与柱、梁板体系一体化装配节点与方法 | |
CN109811642B (zh) | 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424850A (zh) |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 |
CN111424849A (zh) | 一种安装便捷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 |
CN113026993B (zh) | 一种装配式组合连接梁窗洞构件、结构及制作施工方法 | |
CN109267585B (zh) | 装配式棱台型基础和柱结构及装配方法 | |
CN209798508U (zh) | 组装式预制拼装盖梁结构 | |
CN212534652U (zh) | 一种钢混组合结构框架-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 |
CN110670717B (zh) | 一种预制梁式阳台的连接结构和施工方法 | |
CN114541574B (zh) | 一种带有金属阻尼器的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1502080A (zh) | 一种钢混组合结构框架-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 |
CN107989247B (zh) | 一种装配式叠合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653918B (zh) | 后张法顶底板同步浇筑大跨度带齿块波形钢斜腹板预制梁的施工方法 | |
CN210421568U (zh) | 一种装配式梁、板结构 | |
CN115262371B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构造 | |
CN218116110U (zh) | 预制装配式双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结构 | |
CN214739012U (zh) | 一种装配式双连梁组合剪力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 |
CN212641827U (zh) | 安装便捷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 |
CN211421372U (zh) | 预制梁式阳台及其与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 | |
CN109881777B (zh) | 一种装配式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柱节点 | |
CN108277918B (zh) | 装配式马牙槎搭接边-冲孔薄钢板带肋楼板 | |
CN112064824A (zh) | 组合连接的预制剪力墙体系 | |
CN110670716A (zh) | 预制梁式阳台、其与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3356030B (zh) | 预制钢混组合盖梁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