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6247U -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6247U
CN209786247U CN201921055039.8U CN201921055039U CN209786247U CN 209786247 U CN209786247 U CN 209786247U CN 201921055039 U CN201921055039 U CN 201921055039U CN 209786247 U CN209786247 U CN 209786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wall
nut
end part
charging g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50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益宾
崔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lichen New Energ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Xu Li 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Xu Li 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Xu Li 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550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6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6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6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包括: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和与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电缆包括:铜线、编织导体层、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电缆外皮和电缆内皮上设置有多条通水槽;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Ⅱ、与接线端子Ⅱ连接的中螺母、与中螺母连接的外锁螺母Ⅱ、设置在外锁螺母Ⅱ内的张紧环Ⅰ和限位块Ⅰ。本实用新型将冷却液通入电缆铜线内并流动至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内,冷却液可以从铜线铆压的后端进行回流,然后通过电缆外皮和电缆内皮的夹层通水槽返回至冷却液进液端,实现了对电缆的高效冷却降。

Description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充电枪充电接口方面,目前国标有交流充电口和直流充电口,传统的传导式充电口可承受的最大电流是250A(配大于或等于70mm2的电缆)。新能源汽车充电产品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应用及检验,目前直流大功率充电产品随使用时间增加温升增加明显,250A左右的电流就会出现发热严重继而出现烧蚀情况,并且该问题呈现日渐蔓延之式,当充电电流超过250安培时,因为散热条件不好,电缆导线的温度、充电枪接线端子的温度、电缆的接头铜鼻子的温度过高,而不能使用。为减少充电时间,增大冲电电流,需要设计500A 大电流液冷电缆,以解决大电流充电产生发热及稳定性差等问题,现有的大电流液冷电缆中,由于传统的电缆端头与冷却液管之间没有可供使用的连接方法,其主要是因为现有的电缆连接方法均是用于连接传统的干式电缆的,其无法在上述的大功率液冷电缆与电缆电极连接后再有效的连接冷却液管,即其无法有效保障液冷导管的流动路径通畅,若使用现有的连接方法连接上述大功率液冷电缆与冷却液管,液冷电缆内的液冷导管就会被挤压堵塞而无法提供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从而导致电缆在充电过程中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烧毁现象,因此,为推广上述大功率液冷电缆的应用,现在设计提出一种新的连接结构,用来保障上述大功率液冷电缆与冷却液管连接后的液冷导管流动通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包括:
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和与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
所述电缆包括:多股缠绕的铜线、依次包裹在铜线外的编织导体层、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所述电缆外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Ⅰ;所述电缆内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Ⅱ;
所述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包括:
接线端子Ⅱ,其具有锥形进液端部、容纳腔Ⅱ和凸起限位部;所述容纳腔Ⅱ内铆压电缆一端的裸露铜线;所述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通液孔;所述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与编织导体层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Ⅱ;
中螺母,其为阶梯柱状结构;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与接线端子Ⅱ的凸起限位部相接触;所述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内壁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将电缆内皮的端部压接在接线端子Ⅱ的锥形进液端部的端部外壁和中螺母的内壁之间;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Ⅰ;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夹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Ⅰ;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设置有凹陷部Ⅰ;且所述通水间隙Ⅱ、多个所述通液孔、多个所述半圆槽Ⅰ、凹陷部Ⅰ、多个通孔Ⅰ呈连通设置;
外锁螺母Ⅱ,其一端与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阶梯柱状结构的阶梯端部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相接触;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另一端套设在电缆外皮的端部上;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Ⅱ;所述外锁螺母Ⅱ与中螺母连接的端部上设置有凹陷部Ⅱ;所述中螺母的多个通孔Ⅰ与外锁螺母Ⅱ的凹陷部Ⅱ、多个半圆槽Ⅱ呈连通设置;
张紧环Ⅰ,其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位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内,且所述电缆外皮的端部被压接在张紧环Ⅰ的外壁和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之间;所述张紧环Ⅰ内壁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Ⅳ;
限位块Ⅰ,其设置在外锁螺母Ⅱ内并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限位块Ⅰ位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之间,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的端部相接触;所述限位块Ⅰ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Ⅴ;所述限位块Ⅰ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Ⅱ;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多个半圆槽Ⅱ、限位块Ⅰ的多个通孔Ⅱ、通水间隙Ⅴ、通水间隙Ⅳ呈连通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接线端子Ⅱ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中螺母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外锁螺母Ⅱ的一端与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外锁螺母Ⅱ相匹配的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的端部相连接的方式为:所述张紧环Ⅰ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Ⅰ,所述中螺母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Ⅱ,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设置有环形凸起,两端的环形凸起分别与环形槽Ⅰ和环形槽Ⅱ扣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接线端子Ⅱ的锥形进液端部的端部外壁设置有外圆锥面Ⅲ,所述中螺母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Ⅲ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Ⅲ;所述电缆内皮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Ⅲ和内圆锥面Ⅲ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张紧环Ⅰ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圆锥面Ⅳ,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Ⅳ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Ⅳ;所述电缆外皮的一端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Ⅳ和内圆锥面Ⅳ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块Ⅰ为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Ⅰ,且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Ⅰ相匹配形成圆柱筒限位块Ⅰ,圆柱筒限位块Ⅰ套设在电缆内皮的外部。
优选的是,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与接线端子Ⅱ的凸起限位部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Ⅰ;所述中螺母的阶梯柱状结构的阶梯端部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Ⅱ。
优选的是,多条所述通水槽Ⅰ为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梯形的通槽中的任意一种;
多条所述通水槽Ⅱ为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梯形的通槽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编织导体层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间隙Ⅰ;所述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之间留有间隙Ⅱ。
优选的是,所述电缆还包括:保护层,其包裹在电缆外皮上;所述保护层为聚氯乙烯保护层、聚乙烯保护层、聚全氟乙丙烯保护层、尼龙保护层、聚烯烃保护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电缆外皮为TPU外皮、TPE外皮、TPR外皮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液通入电缆铜线内部并流动至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并依次通过通水间隙Ⅱ、多个通液孔、多个半圆槽Ⅰ、凹陷部Ⅰ、多个通孔Ⅰ、凹陷部Ⅱ、多个半圆槽Ⅱ、限位块Ⅰ的多个通孔Ⅱ、通水间隙Ⅴ、通水间隙Ⅳ,然后通过电缆外皮的多条通水槽Ⅰ返回至冷却液进液端,实现了对电缆的高效冷却降温,并且采用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的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性优异,并且采用的电缆中不用单独设置冷却管道,减少了电缆体积,节约了电缆成本,并且采用多条通水槽Ⅰ和多条通水槽Ⅱ的结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受外力折弯时,不会影响流体截面积及流速,不会影响冷却液的正常流动流通,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具有优异的液冷效果,并使采用的线材线缆重量减轻,线径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循环水内冷接线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循环水内冷接线端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内循环水内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母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外锁螺母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外锁螺母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半圆弧限位块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张紧环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外锁螺母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外锁螺母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张紧环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进出水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进出水接线端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与进出水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内锁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内锁螺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外锁螺母Ⅰ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包括:
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和与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
所述电缆包括:多股缠绕的铜线30、依次包裹在铜线30外的编织导体层38、电缆内皮31和电缆外皮32;所述电缆外皮32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Ⅰ33;所述电缆内皮31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Ⅱ 34;
所述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1包括:
接线端子Ⅱ11,其具有锥形进液端部12、容纳腔Ⅱ13和凸起限位部14;所述容纳腔Ⅱ13内铆压电缆一端的裸露铜线;所述锥形进液端部1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通液孔121;所述锥形进液端部12的内壁与编织导体层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Ⅱ15;
中螺母16,其为阶梯柱状结构;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161 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11的铜线铆压段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161的端部与接线端子Ⅱ11的凸起限位部14相接触;所述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162的内壁套设在电缆内皮31上,且将电缆内皮31的端部312压接在接线端子Ⅱ11的锥形进液端部12的端部外壁和中螺母16的内壁之间;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161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Ⅰ1611;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161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夹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Ⅰ1612;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161 的端部设置有凹陷部Ⅰ1613;且所述通水间隙Ⅱ15、多个所述通液孔121、多个所述半圆槽Ⅰ1611、凹陷部Ⅰ1613、多个通孔Ⅰ1612呈连通设置;
外锁螺母Ⅱ17,其一端与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162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16的阶梯柱状结构的阶梯端部163与外锁螺母Ⅱ17的端部相接触;所述外锁螺母Ⅱ17的另一端套设在电缆外皮32的端部322上;所述外锁螺母Ⅱ17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Ⅱ171;所述外锁螺母Ⅱ 17与中螺母16连接的端部上设置有凹陷部Ⅱ172;所述中螺母16的多个通孔Ⅰ1612与外锁螺母Ⅱ17的凹陷部Ⅱ172、多个半圆槽Ⅱ171呈连通设置;
张紧环Ⅰ18,其套设在电缆内皮31上且位于外锁螺母Ⅱ17的端部内,且所述电缆外皮32的端部322被压接在张紧环Ⅰ18的外壁和外锁螺母Ⅱ17 的内壁之间;所述张紧环Ⅰ18内壁与电缆内皮31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Ⅳ181;
限位块Ⅰ19,其设置在外锁螺母Ⅱ17内并套设在电缆内皮31上,且限位块Ⅰ19位于张紧环Ⅰ18和中螺母16之间,所述限位块Ⅰ19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环Ⅰ18和中螺母16的端部相连接;所述限位块Ⅰ19与电缆内皮31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Ⅴ191;所述限位块Ⅰ19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Ⅱ192;所述外锁螺母Ⅱ17的多个半圆槽Ⅱ171、限位块Ⅰ19的多个通孔Ⅱ192、通水间隙Ⅴ 191、通水间隙Ⅳ181呈连通设置;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采用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电缆的一端通过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与充电枪连接,电缆的另一端通过进出水接线端子与充电桩连接;通过进出水接线端子将冷却液(绝缘油、变压器油等)通入电缆内皮和编织导体层的间隙Ⅰ36以及电缆内皮的多条通水槽Ⅱ 34,然后冷却液流动至接线端子Ⅱ的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与编织导体层之间的通水间隙Ⅱ15,并依次通过接线端子Ⅱ11的多个通液孔121、中螺母16的多个半圆槽Ⅰ1611、凹陷部Ⅰ1613和多个通孔Ⅰ1612后进入外锁螺母Ⅱ17 的凹陷部Ⅱ172和多个半圆槽Ⅱ171、然后进入限位块Ⅰ19的多个通孔Ⅱ192、通水间隙Ⅴ191、通水间隙Ⅳ181后进入电缆外皮和电缆内皮的间隙Ⅱ37以及电缆外皮的多条通水槽Ⅰ33返回进出水接线端子后排出,实现对充电枪电缆的冷却,采用这种方式,实现了对电缆的高效冷却降温,并且采用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的结构设计合理,冷却液可以从铜线铆压的后端进行回流,实现了对铜线的更加全面的冷却,且采用的结构密封性优异;采用多条通水槽Ⅰ和多条通水槽Ⅱ的结构,液冷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受外力折弯时,不会影响流体截面积及流速,不会影响冷却液的正常流动流通;并且采用的多条通水槽Ⅰ和多条通水槽Ⅱ的结构,使通入冷却液的压力一致,流速一致,保证了对电缆的冷却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161的铆压段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11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接线端子Ⅱ1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中螺母16相匹配的螺纹112,采用这种方式,具有方便拆卸安装的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锁螺母Ⅱ17的一端与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162的外壁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 16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外锁螺母Ⅱ17相匹配的螺纹162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块Ⅰ19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的端部相连接的方式为:所述张紧环Ⅰ18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Ⅰ183,所述中螺母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Ⅱ165,所述限位块Ⅰ19的两端设置有环形凸起195,两端的环形凸起195分别与环形槽Ⅰ和环形槽Ⅱ扣合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线端子Ⅱ11的锥形进液端部12的端部外壁设置有外圆锥面Ⅲ111,所述中螺母16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Ⅲ111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Ⅲ164;所述电缆内皮31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Ⅲ111和内圆锥面Ⅲ164之间,采用这种方式,具有密封性良好的优点,且能锁紧电缆内皮,使线缆与接头连接紧密,易于组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张紧环Ⅰ18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圆锥面Ⅳ182,所述外锁螺母Ⅱ17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Ⅳ182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Ⅳ 173;所述电缆外皮32的一端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Ⅳ182和内圆锥面Ⅳ173 之间。采用这种方式,具有密封性良好的优点,且能锁紧电缆外皮,使线缆与接头连接紧密,易于组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块Ⅰ19为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Ⅰ193,且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Ⅰ193相匹配形成圆柱筒限位块Ⅰ194,圆柱筒限位块Ⅰ194 套设在电缆内皮31的外部。采用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Ⅰ的方式有利于结构的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161的端部与接线端子Ⅱ的凸起限位部14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Ⅰ100;所述中螺母的阶梯柱状结构的阶梯端部163与外锁螺母Ⅱ17的端部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Ⅱ101。采用密封圈Ⅰ和密封圈Ⅱ的方式,具有密封性良好的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条所述通水槽Ⅰ为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梯形的通槽中的任意一种;采用上述的多条通水槽Ⅰ的结构,液冷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受外力折弯时,不会影响流体截面积及流速,不会影响冷却液的正常流动流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条所述通水槽Ⅱ为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梯形的通槽中的任意一种。采用上述的多条通水槽Ⅱ的结构,液冷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受外力折弯时,不会影响流体截面积及流速,不会影响冷却液的正常流动流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编织导体层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间隙Ⅰ36;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更优的实现冷却液的流通。且采用该间隙Ⅰ使通入冷却液的压力一致,流速一致,保证了对电缆的冷却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之间留有间隙Ⅱ37。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更优的实现冷却液的流通。且采用该间隙Ⅱ使通入冷却液的压力一致,流速一致,保证了对电缆的冷却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缆3还包括:保护层35,其包裹在电缆外皮上;采用保护层可以对电缆起到保护作用。所述保护层为聚氯乙烯保护层、聚乙烯保护层、聚全氟乙丙烯保护层、尼龙保护层、聚烯烃保护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电缆外皮为TPU外皮、TPE外皮、TPR外皮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进出水接线端子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的接线端子:
其中,如图15~25所示,所述进出水接线端子2包括:
具有容纳腔Ⅰ20的接线端子Ⅰ21,其上设置有与容纳腔Ⅰ20相通的进水口22;所述接线端子Ⅰ21的容纳腔Ⅰ20内铆压电缆3另一端的裸露铜线301;
内锁螺母23,其一端与接线端子Ⅰ21的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套设在电缆内皮31的另一端的端部上,且将电缆内皮31的另一端的端部311压接在内锁螺母23的内壁和接线端子Ⅰ21的外壁之间;
外锁螺母Ⅰ24,其上设置有出水口25;所述外锁螺母Ⅰ24的一端与内锁螺母23的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套设在电缆外皮32的另一端的端部上;所述出水口25与外锁螺母Ⅰ24的内部相通且朝向电缆内皮31;
张紧环Ⅱ26,其套设在电缆内皮31上且位于外锁螺母Ⅰ24的端部内,且所述电缆外皮32的另一端的端部321被压接在张紧环Ⅱ26的外壁和外锁螺母Ⅰ24的内壁之间;所述张紧环Ⅱ内壁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Ⅰ27;
所述进出水接线端子2还包括:限位块Ⅱ28,其设置在内锁螺母23和张紧环Ⅱ26之间,且限位块Ⅱ28的两端分别与内锁螺母23和张紧环Ⅱ26的端部相接触;所述限位块Ⅱ28位于外锁螺母Ⅰ24的出水口25的下方,且所述限位块Ⅱ28与电缆内皮31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Ⅲ282;所述限位块Ⅱ28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283;
所述限位块Ⅱ为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Ⅱ281,且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Ⅱ281相匹配形成圆柱筒限位块Ⅱ,圆柱筒限位块Ⅱ套设在电缆内皮的外部;采用这种方式,将限位块Ⅱ的两端限定在内锁螺母和张紧环Ⅱ的端部;使限位块Ⅱ与电缆内皮之间形成通水间隙Ⅲ,并且采用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Ⅱ的方式有利于结构的安装,且使同一根线缆能同时接入进水水路与出水水路,且相互隔离,形成液冷循环;
所述内锁螺母23的一端与接线端子Ⅰ21的外壁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接线端子Ⅰ2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锁螺母23相匹配的螺纹212,采用这种方式,具有方便拆卸安装的优点;
所述外锁螺母Ⅰ24的一端与内锁螺母23的外壁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内锁螺母23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外锁螺母Ⅰ24相匹配的螺纹232,采用这种方式,具有方便拆卸安装的优点;
所述接线端子Ⅰ2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圆锥面Ⅰ211,所述内锁螺母2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Ⅰ211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Ⅰ231;所述电缆内皮31 的另一端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Ⅰ211和内圆锥面Ⅰ231之间,采用这种方式,具有密封性良好的优,且能锁紧外皮,使线缆与接头连接紧密,易于组装;
所述张紧环Ⅱ26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圆锥面Ⅱ261,所述外锁螺母Ⅰ24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Ⅱ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Ⅱ241;所述电缆外皮32的另一端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Ⅱ261和内圆锥面Ⅱ241之间;采用这种方式,具有密封性良好的优点,且能锁紧外皮,使线缆与接头连接紧密,易于组装。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内循环水内冷接线端子与充电枪进行连接,进出水接线端子与充电桩连接,将进出水接线端子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散热水箱的出水口,并在该管道上连接水泵,将进出水接线端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散热水箱的进水口,开启水泵,将散热水箱中的冷却液(绝缘油、变压器油等)从进出水接线端子的进水口通入充电枪液冷电缆系统,冷却液进入多条通水槽Ⅱ34、编织导体层与电缆内皮的间隙Ⅰ之间,然后冷却液流动至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的容纳腔Ⅲ内,通过容纳腔Ⅲ的端部和内壁与电缆内皮之间的通水间隙Ⅱ进行电缆外皮与电缆内皮之间,冷却液通过多条通水槽Ⅰ返回至进出水接线端子,并依次通过张紧环Ⅱ内壁与电缆内皮之间的通水间隙Ⅰ、限位块Ⅱ与电缆内皮之间的通水间隙Ⅲ,然后通过限位块Ⅱ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流向进出水接线端子的出水口,并从出水口循环流向散热水箱,实现对充电枪电缆的冷却,采用这种方式,实现了对电缆的高效冷却降温,并且采用的进出水接线端子和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的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性优异。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和与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
所述电缆包括:多股缠绕的铜线、依次包裹在铜线外的编织导体层、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所述电缆外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Ⅰ;所述电缆内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Ⅱ;
所述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包括:
接线端子Ⅱ,其具有锥形进液端部、容纳腔Ⅱ和凸起限位部;所述容纳腔Ⅱ内铆压电缆一端的裸露铜线;所述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通液孔;所述锥形进液端部的内壁与编织导体层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Ⅱ;
中螺母,其为阶梯柱状结构;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与接线端子Ⅱ的凸起限位部相接触;所述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内壁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将电缆内皮的端部压接在接线端子Ⅱ的锥形进液端部的端部外壁和中螺母的内壁之间;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Ⅰ;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夹层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Ⅰ;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设置有凹陷部Ⅰ;且所述通水间隙Ⅱ、多个所述通液孔、多个所述半圆槽Ⅰ、凹陷部Ⅰ、多个通孔Ⅰ呈连通设置;
外锁螺母Ⅱ,其一端与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中螺母的阶梯柱状结构的阶梯端部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相接触;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另一端套设在电缆外皮的端部上;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半圆槽Ⅱ;所述外锁螺母Ⅱ与中螺母连接的端部上设置有凹陷部Ⅱ;所述中螺母的多个通孔Ⅰ与外锁螺母Ⅱ的凹陷部Ⅱ、多个半圆槽Ⅱ呈连通设置;
张紧环Ⅰ,其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位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内,且所述电缆外皮的端部被压接在张紧环Ⅰ的外壁和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之间;所述张紧环Ⅰ内壁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Ⅳ;
限位块Ⅰ,其设置在外锁螺母Ⅱ内并套设在电缆内皮上,且限位块Ⅰ位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之间,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的端部相连接;所述限位块Ⅰ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通水间隙Ⅴ;所述限位块Ⅰ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Ⅱ;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多个半圆槽Ⅱ、限位块Ⅰ的多个通孔Ⅱ、通水间隙Ⅴ、通水间隙Ⅳ呈连通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内壁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接线端子Ⅱ的外壁上设置有与中螺母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外锁螺母Ⅱ的一端与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小的柱状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外锁螺母Ⅱ相匹配的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分别与张紧环Ⅰ和中螺母的端部相连接的方式为:所述张紧环Ⅰ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Ⅰ,所述中螺母的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Ⅱ,所述限位块Ⅰ的两端设置有环形凸起,两端的环形凸起分别与环形槽Ⅰ和环形槽Ⅱ扣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Ⅱ的锥形进液端部的端部外壁设置有外圆锥面Ⅲ,所述中螺母Ⅱ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Ⅲ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Ⅲ;所述电缆内皮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Ⅲ和内圆锥面Ⅲ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环Ⅰ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圆锥面Ⅳ,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Ⅳ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Ⅳ;所述电缆外皮的一端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Ⅳ和内圆锥面Ⅳ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Ⅰ为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Ⅰ,且两块半圆弧限位块Ⅰ相匹配形成圆柱筒限位块Ⅰ,圆柱筒限位块Ⅰ套设在电缆内皮的外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螺母的直径较大的柱状结构的端部与接线端子Ⅱ的凸起限位部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Ⅰ;所述中螺母的阶梯柱状结构的阶梯端部与外锁螺母Ⅱ的端部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通水槽Ⅰ为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梯形的通槽中的任意一种;
多条所述通水槽Ⅱ为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梯形的通槽中的任意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导体层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间隙Ⅰ;所述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之间留有间隙Ⅱ。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还包括:保护层,其包裹在电缆外皮上;所述保护层为聚氯乙烯保护层、聚乙烯保护层、聚全氟乙丙烯保护层、尼龙保护层、聚烯烃保护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电缆外皮为TPU外皮、TPE外皮、TPR外皮中的任意一种。
CN201921055039.8U 2019-07-08 2019-07-08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09786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5039.8U CN209786247U (zh) 2019-07-08 2019-07-08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5039.8U CN209786247U (zh) 2019-07-08 2019-07-08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6247U true CN209786247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9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5039.8U Active CN209786247U (zh) 2019-07-08 2019-07-08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62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513A (zh) * 2019-07-08 2019-09-27 绵阳旭立辰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513A (zh) * 2019-07-08 2019-09-27 绵阳旭立辰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10289513B (zh) * 2019-07-08 2024-02-02 旭立辰新能源(东莞)有限公司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2861B2 (en) Liquid-cooled contact element
CN108899122B (zh) 一种直流600a充电枪专用液冷电缆dc+和dc-的串冷冷却方式
CN108847316B (zh) 一种600a直流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dc+和dc-的并冷冷却方式
CN209786247U (zh)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JP7075144B2 (ja) 一種の大電力充電スタンドの正負極液冷電気ケーブルの直列冷却構造
WO2019184882A1 (zh)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正极和负极专用并冷液冷电缆
CN109036694A (zh) 一种大功率充电连接器用冷却电缆
CN209786246U (zh)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10289513B (zh)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10165459B (zh) 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09516007B (zh) 一种电厂储油罐用的深埋式冷却装置
CN206363796U (zh) 水冷电缆
CN109177783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枪芯件的冷却结构
CN112659519A (zh) 一种用于线缆护套的变圆装置
CN211294719U (zh) 一种欧洲标准直流充电枪液冷电缆
CN112743801A (zh) 一种线缆护套的整圆方法
CN109768405B (zh)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电极的冷却液双通道结构
CN116052942A (zh) 一种冷却电缆、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设备
US20220290893A1 (en) Direct-Heating Type Heater
CN114537181A (zh) 一种大电流端子的油冷结构
CN113400968A (zh) 一种超大功率充电枪的冷却循环结构
CN114822925A (zh) 一种小线径充电线缆结构和充电装置
CN209282447U (zh) 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枪液冷端子的开槽内冷却管
CN113192667A (zh) 电能传输装置及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208670377U (zh) 一种方便连接固定的胶管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3

Address after: No. 8, Jingchang Road, Dongcheng Street,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Patentee after: Xulichen New Energy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 Mian Silk Road, Shitang Town, Fucheng District,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21000

Patentee before: MIANYANG FOREVER STAR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