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6042U - 一种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6042U
CN209786042U CN201921071059.4U CN201921071059U CN209786042U CN 209786042 U CN209786042 U CN 209786042U CN 201921071059 U CN201921071059 U CN 201921071059U CN 209786042 U CN209786042 U CN 209786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battery
pressing
outer end
top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10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奇
吴兴远
王湘
李盛林
曹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10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6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6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6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堆叠的电池单元;底部安装件和顶部安装件,沿高度方向,电池组件容纳于底部安装件和顶部安装件形成的空间内,且顶部安装件具有远离电池组件的第一外端面,底部安装件具有远离电池组件的第二外端面;施压部件;其中,沿高度方向,施压部件与第一外端面相抵,和/或,施压部件与第二外端面相抵。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施压部件,沿高度方向,能够对电池包的箱体施压,使其压紧电池组件,从而提高电池组件与箱体的连接可靠性,降低电池组件在箱体内腔发生窜动的风险,提高电池组件和箱体的结构强度,并提高电池包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包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腔的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排列形成电池组件,电池包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二者固定连接,形成箱体的内腔。该电池包中,沿高度方向,通过上箱体和下箱体限制电池组件的窜动,由于电池组件与电池包箱体之间未连接为整体,当电池包振动时,该电池组件在箱体内腔中存在沿高度方向窜动的风险,导致电池组件和箱体的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件在电池包箱体内沿高度方向窜动导致电池包各部件性能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
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堆叠的电池单元;
底部安装件和顶部安装件,沿高度方向,所述电池组件容纳于所述底部安装件和所述顶部安装件形成的空间内,且所述顶部安装件具有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外端面,所述底部安装件具有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二外端面;
施压部件;
其中,沿高度方向,所述施压部件与所述第一外端面相抵,和/或,所述施压部件与所述第二外端面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高度方向,所述施压部件与所述第一外端面相抵;
所述底部安装件具有靠近所述电池组件的内端面,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内端面之间具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内端面相抵。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顶部安装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沿高度方向,所述施压部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施压部件包括施压部和连接部,所述施压部位于所述顶部安装件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外侧,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顶部安装件靠近所述电池组件的内侧;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池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施压部与所述第一外端面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施压部与所述顶部安装件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施压部一体成型;
所述施压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弯折,以便与所述第一外端面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施压部件设置有折痕,所述折痕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施压部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长度方向,所述电池单元具有侧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至少覆盖部分所述侧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施压部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电池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绝缘件之间,并与所述绝缘件和所述电池组件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抵接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弯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所述施压部件,各所述施压部件沿长度方向分布。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施压部件,沿高度方向,能够对电池包的箱体施压,使其压紧电池组件,从而提高电池组件与箱体的连接可靠性,降低电池组件在箱体内腔发生窜动的风险,提高电池组件和箱体的结构强度,并提高电池包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电池包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顶部安装件与第一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电池包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施压部处于未弯折状态;
图6为图4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施压部处于弯折状态;
图7为图4中Ⅱ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5中施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施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顶部安装件;
11-第一通孔;
12-紧固件;
13-第一缓冲垫;
131-第二通孔;
14-第一外端面;
2-底部安装件;
21-底板;
211-第二外端面;
212-内端面;
22-绝缘件;
3-端部安装件;
31-第二缓冲垫;
4-电池组件;
41-电池单元;
411-侧面;
5-施压部件;
51-施压部;
511-折痕;
52-连接部;
53-抵接部;
A-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上存在方形、软包及圆柱三种形式的电池单元,其中,方形电池单元通常采用铝壳或钢壳,在单体电池的成本及能量密度方面存在一定劣势,但是,该方形电池成组后的机械性能较好;圆柱电池成组工艺极其复杂,不利于实现成组自动化;软包电池为能量密度较高的一种电池单元,且能够实现自动化成组,因此,软包电池逐渐获得更多汽车厂商的认可,成为一种趋势。
该软包电池有多种成组方式,目前,已经有取消软包电池的支架,通过将软包电池直接粘贴于电池包箱体来实现成组。但是,该成组方式中,软包电池与箱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低,导致软包电池在箱体中发生沿高度方向的窜动,影响软包电池的性能。
为了提高软包电池成组后的性能,本申请主要通过改进软包电池与电池包箱体之间的连接实现。
请参考附图1~9,其中,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电池包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爆炸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顶部安装件与第一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电池包的纵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施压部处于未弯折状态;图6为图4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施压部处于弯折状态;图7为图4中Ⅱ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5中施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中施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A,如图1所示,该电池包A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腔的多个电池单元41,箱体可由铝、铝合金或其他金属材料制成,且箱体内具有容置腔。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箱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底部安装件2、端部安装件3、侧部安装件(图中未示出)以及顶部安装件1,且连接后形成箱体的容置腔。
同时,箱体的容置腔内可容置多个电池单元41,且多个电池单元41相互堆叠,形成电池组件4,顶部安装件1与底部安装件2位于电池组件4沿高度方向Z的两端,两端部安装件3位于电池组件4沿长度方向X的两端,两侧部安装件位于电池组件4沿宽度方向Y的两侧,从而起到保护电池组件4的作用。
其中,该电池单元41可以为能够重复充放电使用的二次电池,且可为软包电池、方形电池或圆柱电池,多个电池单元41相互堆叠形成电池组件4,堆叠方向可为长度方向X、宽度方向Y或高度方向Z。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电池单元41为软包电池。
同时,沿高度方向Z,上述顶部安装件1具有远离电池组件4的第一外端面14,底部安装件2具有远离电池组件4的第二外端面211以及靠近电池组件4的内端面 212,该电池包A还包括施压部件5,沿高度方向Z,该施压部件5与第一外端面14 相抵,从而通过该施压部件5将顶部安装件1压紧于电池组件4;和/或,该施压部件5与第二外端面211相抵,从而通过该施压部件5将底部安装件2压紧于电池组件 4。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施压部件5,沿高度方向Z,能够对电池包A的箱体施压,使其压紧电池组件4,从而提高电池组件4与箱体的连接可靠性,降低电池组件4在箱体内腔发生窜动的风险,提高电池组件4和箱体的结构强度,并提高电池包A的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沿高度方向Z,施压部件5与顶部安装件 1的第一外端面14相抵,从而压紧顶部安装件1与电池组件4的上端。如图7所示,电池组件4的下端与底板21的内端面211之间具有绝缘件22,该绝缘件22与电池组件4的底部和内端面21均相抵,即电池组件4与底部安装件2之间通过绝缘件22相抵。
本实施例中,该电池组件4的底部通过底部安装件2的底板21限位,顶部通过施压部件5压紧,从而实现该电池组件4在电池包A内腔中沿高度方向Z的限位,降低电池组件4在电池包A内腔中沿高度方向Z窜动的风险。同时,该电池包A仅在电池组件4的上端设置施压部件5,下端通过底部安装件2实现限位,从而能够降低电池包A的重量,提高能量密度。
其中,该电池包A还可包括上箱体(图中未示出),该上箱体与底部安装件2 固定连接,形成电池包A的容置腔,顶部安装件1为板状结构,并位于上箱体与电池组件4之间,起到压紧电池组件4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的电池包A为无模组结构,即该电池包A的箱体内直接设置多个电池单元41形成电池组件4,该电池组件4沿长度方向X的两端不设置端板,沿宽度方向Y的两侧不设置侧板,该电池组件4直接粘贴于电池包A的箱体内,并通过箱体的端部安装件3、侧部安装件、底部安装件2和顶部安装件1限位。该电池包A由于省去了电池模组的端板和侧板等框架结构,使得电池包A的重量减小,从而提高电池包A的能量密度。
当然,该施压部件5不仅能够用于电池包A,还能够用于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端板、侧板、顶板和底板,其中,该施压部件5用于压紧电池单元与顶板,和/或,该施压部件5用于压紧电池单元与底板,实现电池单元的成组,成组后,多个电池模组可放置于电池包A的箱体内。
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顶部安装件1开设有第一通孔11,如图8和图9所示,施压部件5包括施压部51和连接部52,该施压部51与连接部5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同时参考附图5和6,该施压部件5中,部分位于顶部安装件1下方,且位于顶部安装件1下方的部分为连接部52,该连接部52与电池组件4固定连接,施压部51 从顶部安装件1的第一通孔11伸出,且伸出后,该施压部51能够相对于连接部52弯折,以便与第一外端面14相抵,并压紧顶部安装件1与电池组件4。
该施压部51弯折后,还能够与顶部安装件1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具体可为焊接、粘接、卡接等。
更具体地,如图8所示,该施压部件5设置有折痕511,且该折痕511位于连接部52与施压部51之间。通过设置该折痕511,当施压部51从顶部安装件1的第一通孔11伸出后,能够方便地实现施压部51相对于连接部52的弯折,从而实现施压部 51压紧顶部安装件1与电池组件4,同时,通过设置该折痕511,使得该施压部件5 的弯折较均匀,并能够根据电池组件4和顶部安装件1设计折痕511的位置,从而使得施压部件51弯折后能够准确地与第一外端面14相抵,并压紧顶部安装件1与电池组件4。
其中,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沿宽度方向Y,该施压部件5设置有多个凹槽或通孔,且各凹槽或通孔间隔设置,形成上述折痕51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为施压部52相对于连接部52弯折后的结构,图6 为顶部安装件11与施压部51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事实上,当该施压部51相对于连接部52弯折时,该施压部51与顶部安装件1之间沿高度方向Z并不具有间隙,二者应为直接接触,以便通过施压部51压紧顶部安装件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和图3所示,该电池包A还包括第一缓冲垫13,该第一缓冲垫13位于顶部安装件1与电池组件4之间,且该第一缓冲垫13开设有第二通孔131,该第二通孔131与顶部安装件1的第一通孔11相连通,因此,施压部51 能够穿过该第二通孔131后再穿过第一通孔11。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该第一缓冲垫13用于缓冲顶部安装件1与电池组件4,降低二者之间的冲击载荷,提高该电池包A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连接部52位于相邻电池单元41之间,并与电池单元 41粘连。如图2所示,沿长度方向X,该电池单元41具有侧面411,该连接部52位于相邻电池单元41之间,并和与其相邻的电池单元41的侧面411均粘连,从而将该施压部件5与电池单元41固定连接。
具体地,该连接部52覆盖电池单元41的侧面411或者覆盖侧面411的一部分,当连接部52覆盖电池单元41的整个侧面411,即与整个侧面411固定连接时,该连接部52与电池单元41的连接面积较大,二者的连接可靠性较高,且能够提高相邻电池单元41之间热传导的效率。当然,该连接部52也可覆盖电池单元41的侧面411 的一部分,此时,连接部52的面积和重量较小,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7~9所示,该施压部件5还包括抵接部53,其中,该抵接部53与连接部52固定连接,且沿高度方向Z,该抵接部53与施压部51位于连接部52的两端。同时,如图7所示,该抵接部53位于电池组件4的底部与底部安装件2的绝缘件22之间,且该抵接部53与绝缘件22和电池组件4固定连接。
具体地,该电池组件4的底部与绝缘件22粘连,且该抵接部53一端与绝缘件 22粘连,另一端与电池组件4的底部粘连,从而使得该施压部件5除连接部52与电池组件4固定连接外,其抵接部53也与电池组件4固定连接,且该抵接部53能够增大该施压部件5与电池组件4及底部安装件2之间的粘接面积,提高施压部件5与电池组件4及电池包A箱体的连接可靠性,并使得电池组件4与电池包A箱体在电池包A发生振动时保持相对静止,防止二者发生相对窜动导致的电池包A各部件结构强度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为底板21、绝缘件22、抵接部53和电极组件4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事实上,图7中,底板21的内端面211与绝缘件22之间、绝缘件22与抵接部53之间、抵接部53与电极组件4之间沿高度方向Z均不具有间隙,电极组件4与抵接部53相抵,抵接部53与绝缘件22相抵,绝缘件22与内端面211相抵,从而支撑电极组件4。更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该连接部52的端面垂直于长度方向X,抵接部53相对于连接部52弯折,即该抵接部53的端面垂直于高度方向Z,同时,该施压部51压紧顶部安装件1与电池组件4时,该施压部51相对于连接部52弯折,即该连接部52的端面垂直于高度方向Z。
如图9所示,该施压部51相对于连接部52的弯折方向与抵接部53相对于连接部52的弯折方向相反,即该施压部51与抵接部53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中,当施压部51与抵接部53的延伸方向相反时,该施压部件5与顶部安装件1和底部安装件2连接的位置沿高度方向Z错开,从而进一步提高该施压部件5与电池包A箱体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该电池包A包括多个施压部件5,各施压部件5沿长度方向X分布,各施压部件5的连接部52位于相邻电池单元41之间。其中,该施压部件5的数量可根据电池包A中电池组件4的长度设置,当电池组件4的长度较小时,仅需设置较少数量的施压部件5即可满足电池包A的连接可靠性,当电池组件4的长度较大时,需设置较多数量的施压部件5。
另外,该电池组件4中,任意相邻两个电池单元41之间均可设置该施压部件 5,当然,也可间隔若干个电池单元41设置施压部件5,同样只要满足电池包A的连接可靠性即可。
同时,如图1所示,该电池包A中,顶部安装件1通过紧固件12固定于端部安装件3,且该端部安装件3与电池组件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缓冲垫31,该第二缓冲垫31用于缓冲电池组件4与电池包A箱体沿长度方向X的冲击载荷,提高电池包A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该电池包A中,电池组件4的相邻电池单元41之间粘连,且电池组件4与电池包A箱体之间也粘连,设置施压部件5后,该施压部件5 与电池组件4及箱体之间也粘连。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
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堆叠的电池单元;
底部安装件和顶部安装件,沿高度方向(Z),所述电池组件容纳于所述底部安装件和所述顶部安装件形成的空间内,且所述顶部安装件具有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外端面,所述底部安装件具有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二外端面;
施压部件;
其中,沿高度方向(Z),所述施压部件与所述第一外端面相抵,和/或,所述施压部件与所述第二外端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沿高度方向(Z),所述施压部件与所述第一外端面相抵;
所述底部安装件具有靠近所述电池组件的内端面,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内端面之间具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内端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安装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沿高度方向(Z),所述施压部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施压部件包括施压部和连接部,所述施压部位于所述顶部安装件远离所述电池组件的外侧,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顶部安装件靠近所述电池组件的内侧;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池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施压部与所述第一外端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与所述顶部安装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施压部一体成型;
所述施压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弯折,以便与所述第一外端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件设置有折痕,所述折痕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施压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沿长度方向(X),所述电池单元具有侧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至少覆盖部分所述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电池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绝缘件之间,并与所述绝缘件和所述电池组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所述施压部件,各所述施压部件沿长度方向(X)分布。
CN201921071059.4U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电池包 Active CN209786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059.4U CN209786042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059.4U CN209786042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6042U true CN209786042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1059.4U Active CN209786042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6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2790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KR101230350B1 (ko) 구조적 안정성이 우수한 전지팩
US7288341B2 (en) Battery frame and battery
US20080124625A1 (en) Casing For a Sealed Battery
KR101231111B1 (ko) 내구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KR101281811B1 (ko) 구조적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JP2020520060A (ja) セル組立体に対する初期加圧力強化構造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18747B2 (ja) バッテリスタックの固定構造
KR100897179B1 (ko) 중대형 전지모듈 제조용 프레임 부재
JP2019046578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KR20200039340A (ko) 용접 불량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전지팩 프레임을 포함하는 전지팩 및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가압 지그
EP3800689B1 (en)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JP6346084B2 (ja) 電池パック
WO2022110768A1 (zh) 电池包及车辆
JP5988669B2 (ja) 電池積層体
EP3706192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KR101435441B1 (ko) 지지부재들과 연결부재들로 전지모듈 배열체를 고정하고 있는 전지팩
CN209786042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3071264U (zh) 一种电池压条及其电池压装组件、电池组和电池包
CN218992194U (zh) 缓冲垫及电池装置
KR102545071B1 (ko) 셀가압용 판스프링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전기에너지 저장방출팩
WO2022097383A1 (ja) 支持構造
CN220456578U (zh) 电池模块及电池包
KR20210121466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219811579U (zh)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括电池模块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