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4634U -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4634U
CN209784634U CN201920681812.5U CN201920681812U CN209784634U CN 209784634 U CN209784634 U CN 209784634U CN 201920681812 U CN201920681812 U CN 201920681812U CN 209784634 U CN209784634 U CN 209784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barrel
light
light shielding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18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志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818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4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4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4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包括自所述镜筒的内侧面向外突出形成的至少一个承靠部、和自所述镜筒的第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镜片组,所述镜片组装配于所述镜筒,每一承靠部与所述镜片组所包括的至少一块镜片配合,以阻挡所述镜片组移位,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光线入射面;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遮光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凹槽以固定所述遮光罩,所述遮光部遮挡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的配置和外观均有了更高的期许和要求,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对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相关技术中,在满足光学系统要求的情况下,会将镜筒的壁厚不断做薄,从而减小镜头的尺寸,使得与该镜头配合的显示面板上的开口尺寸可以相应减小,从而提升屏占比。
但是,镜筒的壁厚不断做薄,必然会导致镜筒的强度较弱,容易来自其他元件或者外部的冲击发生形变,从而无法满足镜头的成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能够在利于提升电子设备屏占比的同时保证镜筒的强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镜头,包括:
镜筒,所述镜筒包括自所述镜筒的内侧面向外突出形成的至少一个承靠部、和自所述镜筒的第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
镜片组,所述镜片组装配于所述镜筒,每一承靠部与所述镜片组所包括的至少一块镜片配合,以阻挡所述镜片组移位,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光线入射面;
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遮光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凹槽以固定所述遮光罩,所述遮光部遮挡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一部分。
可选的,所述第一镜片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镜筒的第一端的端面,且所述光线入射面位于所述镜筒的外侧;
所述遮光部包括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遮挡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遮光部遮挡所述第一镜片上突出于所述第一端的一部分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的粘接。
可选的,所述镜片组包括三片或者三片以上的镜片。
可选的,在光线的入射方向上,所述遮光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8cm且小于或等于0.3cm。
可选的,所述镜片组上穿过所述镜头的光轴且最靠近所述镜筒的第一端的点、与所述遮光部上远离所述镜片组的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负0.1cm小于或等于0.3cm。
可选的,所述遮光部的外侧圆周面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3cm且小于或等于1.5cm。
可选的,在与光线入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底面的接触长度大于或等于0.25cm且小于或等于0.4cm。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镜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增加遮光罩的方式来减小透光孔径,从而在镜头被配置至电子设备时,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显示面板上开口的大小,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并且本公开中通过增加遮光罩的方式来减小透光孔径,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将镜筒做薄来减小镜头端部尺寸的方案,有利于保证镜筒的强度,防止镜筒变形。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还一种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镜头100可以包括镜筒1、镜片组2和遮光罩3。其中,其中,镜筒1可以包括自镜筒1的内侧面向外突出形成的至少一个承靠部11、和自镜筒1的第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11。镜片组2可以被装配至镜筒1内,例如可以是通过压入设备压入到镜筒1内,镜筒1内的每一承靠部11可以与镜片组2所包括的一块镜片配合,阻挡镜片组2移位,避免窜动。
该镜片组2可以包括三块及三块以上的镜片,如图1所示,该镜头组2可以包括第一镜片21、第二镜片22和第三镜片23,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图2中所示,该镜片组2可以包括第一镜片21、第二镜片22、第三镜片23、第四镜片24和第五镜片5,当然,在此仅以镜片组2包括三块或者五块镜片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镜片组22固然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镜片,例如四块镜片或者六块镜片等,在此不在一一阐述。
其中,在镜片组2中第一镜片221最靠近镜筒1的第一端,该第一镜片21包括光线入射面,外部光线可以自该光线入射面入射、并在依次通过镜片组2所包括的其他镜片后出射。遮光罩3可以包括连接部31和与连接部31连接的遮光部32,连接部31可以连接于凹槽11内以固定住整个遮光罩3,连接部31与凹槽11的底面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31可以被压入凹槽11内,两者进行过盈配合从而实现固定连接;遮光部32可以遮挡镜片组2的光线入射面的一部分,从而减小镜头100的通光孔径,从而在如图3、图4所示,当镜头100被配置至摄像头模组200,且该摄像头模组200被配置至电子设备300时,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300显示面板301上开口3011的大小,从而提升电子设备300的屏占比,并且本公开中通过增加遮光罩3来减小透光孔径,能够避免将镜筒1做薄来减小开口3011的尺寸,有利于保证镜筒1的强度,避免镜筒1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镜片21上的光线入射面可以位于镜筒1的内侧、或者与镜筒1第一端的端面平齐,遮光部32可以位于连接部31的延伸方向上;此时,可以使得光线入射面上未被遮光部32遮挡的部分朝向开口301设置,而由于遮光部32的存在减小了镜头100的透光面积,从而能够提升屏占比。
在另一实施例中,仍以图2所示,第一镜片2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突出于镜筒1的端面,且所述光线入射面位于镜筒1的外侧,而遮光部32可以包括第一遮光部321和第二遮光部322,第一遮光部321可以遮挡光线入射面的一部分、第二遮光部322可以遮挡第一镜片21上突出于第一端的一部分的侧面,遮挡杂光;并且在该镜头100被配置至电子设备300时,第一镜片21突出于镜筒1的部分以及第一遮光部321可以穿设开口3011,而镜筒1无需穿设开口3011,有利于进一步地的减小开口3011的尺寸,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300的屏占比。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镜片21可以是自身与镜筒1进行配合实现固定,且镜筒1包括的承靠部11可以在承靠第一镜片21的同时对第二镜片22进行承靠;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镜片21可以与第二镜片22进行连接,第二镜片22与镜筒1进行连接,且第二镜片22可以通过承靠部11进行限位,以此间接的防止了第一镜片11的运动。
为了对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镜头100的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尤其是针对遮光罩3与镜筒1之间的结构参数,下述将对此一一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在光线的入射方向上,即图5中箭头A所示方向上,遮光部32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0.08cm并且小于或等于0.3cm。其中,遮光部32的厚度即为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尺寸a,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0.08cm≤a≤0.3cm。在该尺寸范围内可以在保证遮光罩3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增加镜头100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镜片组2可以包括穿过镜头100的光轴L且最靠近镜筒1第一端的点B,该点B与遮光部32上远离镜片组2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为b,且-0.1cm≤b≤0.3cm,避免遮光部32的端部与第一镜片21干涉。其中,间隔距离b为负数可以理解为,第一镜片21的入射面为弧面,且呈中间厚边缘薄的状态,而遮光部32主要是遮挡第一镜片21的边缘部分,所以该遮光部32与第一镜片21中间部分的高度差可以表现为负数,即遮光部32上朝向第一镜片21设置的表面相对于点B更加靠近第二镜片22。
在一实施例中,承靠部11的一侧表面可以与连接部32接触、且相对的另一侧表面与镜片组2接触,如图5中所示,承靠部11的另一侧表面可以与第二镜片22接触。在光线的入射方向上,即图5中箭头A所示方向上,该承靠部11的厚度为c,且0.25cm≤c≤0.5cm,一方面可以避免承靠部11太薄不足以承靠第二镜片21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承靠部11太厚导致材料浪费。
在一实施例中,遮光部32的外侧圆周面的直径为d,且该0.3cm≤d≤1.5cm;相应的,该遮光部32可以围成一透光孔,该透光孔对应于第一镜片21上的光线入射面,且该透光孔的直径可以为f,该直径f与镜头100的光阑相关。
在一实施例中,在与光线的入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即图5中箭头C所示方向上,连接部31与凹槽11的底面的接触长度为g,且0.25cm≤g≤0.4cm,一方面可以避免接触长度过小导致承靠不稳固、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接触长度过长导致接触位置处平面度差,影响成像效果。进一步地,当连接部31与镜筒1之间通过点胶连接时,在箭头C所示方向上,连接部31与凹槽11底面之间的粘接长度为e,且0.05cm≤e≤0.1cm,以将连接部31稳固地限定于凹槽11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第二遮光部322与连接部31之间形成的背离镜片组2的夹角为β,且90°≤β≤120°;相类似的,该第二遮光部322与第一遮光部321之间可以是相互垂直,或者形成一大于90°且小于或等于120°的夹角,本公开并不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筒,所述镜筒包括自所述镜筒的内侧面向外突出形成的至少一个承靠部、和自所述镜筒的第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
镜片组,所述镜片组装配于所述镜筒,每一承靠部与所述镜片组所包括的至少一块镜片配合,以阻挡所述镜片组移位,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光线入射面;
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遮光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凹槽以固定所述遮光罩,所述遮光部遮挡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镜筒的第一端的端面,且所述光线入射面位于所述镜筒的外侧;
所述遮光部包括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遮挡所述光线入射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遮光部遮挡所述第一镜片上突出于所述第一端的一部分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的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包括三片或者三片以上的镜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在光线的入射方向上,所述遮光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8cm且小于或等于0.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上穿过所述镜头的光轴且最靠近所述镜筒的第一端的点、与所述遮光部上远离所述镜片组的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负0.1cm小于或等于0.3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的外侧圆周面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3cm且小于或等于1.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在与光线入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底面的接触长度大于或等于0.25cm且小于或等于0.4cm。
9.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CN201920681812.5U 2019-05-13 2019-05-13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784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1812.5U CN209784634U (zh) 2019-05-13 2019-05-13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1812.5U CN209784634U (zh) 2019-05-13 2019-05-13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4634U true CN209784634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805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1812.5U Active CN209784634U (zh) 2019-05-13 2019-05-13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46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5992A (zh) * 2020-12-18 2021-04-06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车辆和后视镜
CN114200638A (zh) * 2020-08-28 2022-03-18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0638A (zh) * 2020-08-28 2022-03-18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CN112615992A (zh) * 2020-12-18 2021-04-06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车辆和后视镜
CN112615992B (zh) * 2020-12-18 2022-05-17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车辆和后视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84634U (zh)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8712597B (zh) 镜头、镜头加工工艺、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00049925A1 (en) Lens module
US11287645B2 (en) Camera lens module
US20200057237A1 (en) Lens module
US20210055508A1 (en) Supporting element and portable optical imaging lens
US11029500B2 (en) Lens module
US20180299635A1 (en) Imaging Lens
US20180024312A1 (en) Lens Module
JP2020027288A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11347021B2 (en)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656370B2 (en) Lens module
EP3594730B1 (en) Lens unit, processing method for lens unit,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054756B2 (en) Lens module
CN214474172U (zh) 镜头、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EP3680698B1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camera lens, camera lens,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299634A1 (en) Lens Module
US20200057235A1 (en) Lens module
CN210270322U (zh)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10371919B2 (en) Lens module
WO201514645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11830660A (zh) 镜头、镜头的加工方法、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2181219U (zh) 镜头模组
US20200409019A1 (en) Lens module
US20180024308A1 (en) Lens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