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2150U - 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2150U
CN209782150U CN201920335063.0U CN201920335063U CN209782150U CN 209782150 U CN209782150 U CN 209782150U CN 201920335063 U CN201920335063 U CN 201920335063U CN 209782150 U CN209782150 U CN 209782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luminum alloy
carbon fiber
fiber straight
alloy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50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小田
李锦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50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2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2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2150U/zh
Priority to US16/788,279 priority patent/US20200296318A1/en
Priority to EP20158170.9A priority patent/EP3709154B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7/00Furniture or accessories for furni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B97/001Wall mounting or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blackboards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2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碳纤维直架和两个铝合金横架,各所述碳纤维直架依次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碳纤维直架的一端与一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每一所述碳纤维直架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铝合金材料的制作精度较高,能反复进行加工保证铝合金横架精度,以使得对两个安装支架的两个铝合金横架进行安装时,能更精确地对两个安装支架的两个铝合金横架进行相互匹配,碳纤维直架在一方向上的强度较高,碳纤维直架用于承受其中一个铝合金横架朝靠近或远离另一铝合金横架方向所施加的力,起到良好的承载效果,碳纤维的材料的重量相较于铝合金材料的重量更低,从而使得安装支架整体的重量更轻,且强度更高。

Description

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LED显示屏(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类型的LED显示屏走向市场,其中涵盖有固装屏、舞台屏、租赁屏和电视屏等类型。其中租赁屏凭借快速安装、快速拆卸和快速维护的特点,使得租赁屏的销量远远高于其他类型显示屏,租赁屏可吊装、可落地装,也可固装,常用于商品宣传,舞台租赁等活动场所。在行业的大环境下,客户对多个显示屏进行拼装的需求越来越多,而拼装多个显示屏,其箱体与箱体之间的左右安装及上下安装拼装操作体验尤为重要,操作体验越好,则显示屏安装所需的人工和人力则越少,成本则越低,进而显示屏越适应于市场。显示屏需安装在安装支架上,而为了对多个显示屏进行更方便地拼接,控制安装支架的重量则尤为重要,安装支架越轻则更方便地进行安装,因此需要一种重量更轻且能保证强度的安装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
一种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碳纤维直架和两个铝合金横架,各所述碳纤维直架依次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碳纤维直架的一端与一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每一所述碳纤维直架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
上述安装支架,每一安装支架的铝合金横架的各方向上的强度相同,因此铝合金横架适用于用于安装重物,铝合金横架在安装重物时受重力不易断裂,同时铝合金材料的制作精度较高,能反复进行加工保证铝合金横架精度,以使得对两个安装支架的两个铝合金横架进行安装时,能更精确地对两个安装支架的两个铝合金横架进行相互匹配,碳纤维直架在一方向上的强度较高,碳纤维直架用于承受其中一个铝合金横架朝靠近或远离另一铝合金横架方向所施加的力,起到良好的承载效果,碳纤维的材料的重量相较于铝合金材料的重量更低,从而使得安装支架整体的重量更轻,且强度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直架设置为圆筒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与所述碳纤维直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碳纤维直架的一端插设于一所述铝合金横架的一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碳纤维直架的另一端插设于另一所述铝合金横架的一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开设有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的两个侧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包括第一架、第二架、第三架、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架连接,所述第二架远离所述第一架的一端与一所述碳纤维直架连接,所述第三架远离所述第一架的一端与另一所述碳纤维直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架的远离第二架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架远离第一架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架的远离第三架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架远离第一架的位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攀爬架,所述攀爬架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碳纤维直架连接,且所述攀爬架连接于所述碳纤维直架远离端部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销轴,所述碳纤维直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铝合金横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上分别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碳纤维直架的轴向垂直,两个所述铝合金横架的两个所述支撑面朝向相同。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还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支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提供一种重量较轻,且能保证使用强度的安装支架,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安装支架10,包括至少两个碳纤维直架200和两个铝合金横架100,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材料为碳纤维,所述铝合金横架100的材料为铝合金,各所述碳纤维直架200依次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一端与一所述铝合金横架100连接,每一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铝合金横架100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铝合金横架100用于安装重物,碳纤维直架200用于承受其中一个铝合金横架100朝靠近或远离另一铝合金横架100方向所施加的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碳纤维直架200和两个所述铝合金横架100相互连接形成一矩形框体。具体地,两个所述碳纤维直架200包括第一碳纤维直架210和第二碳纤维直架220,两个所述铝合金横架100包括第一铝合金横架101和第二铝合金横架102。所述第一碳纤维直架210、所述第一铝合金横架101、所述第二碳纤维直架220和所述第二铝合金横架102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铝合金横架102与所述第一碳纤维直架210连接,形成一矩形框体。具体地,所述第一碳纤维直架2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铝合金横架1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碳纤维直架2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铝合金横架1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碳纤维直架2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铝合金横架10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碳纤维直架2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铝合金横架102的第二端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上述安装支架10,每一安装支架10的铝合金横架100的各方向上的强度相同,因此铝合金横架100适用于用于安装重物,铝合金横架100在安装重物时受重力不易断裂,同时铝合金材料的制作精度较高,能反复进行加工保证铝合金横架100精度,以使得对两个安装支架10的两个铝合金横架100进行安装时,能更精确地对两个安装支架10的两个铝合金横架100进行相互匹配,碳纤维直架200在一方向上的强度较高,碳纤维直架200用于承受其中一个铝合金横架100朝靠近或远离另一铝合金横架100方向所施加的力,起到良好的承载效果,碳纤维的材料的重量相较于铝合金材料的重量更低,从而使得安装支架整体的重量更轻,且强度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合金横架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碳纤维直架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铝合金横架在宽度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强度,因而适用于承受宽度方向上的力,而碳纤维直架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强度,因而适用于承受长度方向上的力,从而保证所述安装支架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合金横架的宽度方向也可以称为径向。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将安装支架整体设置为碳纤维,本申请的铝合金横架能更好地保证加工精度,进而保证多个安装支架相互配合时的安装精度,且能保证安装支架安装重物时的受力强度。相较于现有的将安装支架整体设置为铝合金,本申请的碳纤维直架具有较高的强度,且使得安装支架的整体更轻。因而本申请的安装支架整体重量更轻,且受力强度更高。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碳纤维直架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直架的数量为三个。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直架的数量为四个。碳纤维直架的数量越多,则各碳纤维直架总体的承载能力越高,同时安装支架的成本也越高,因此碳纤维直架的数量应当视实际情况而定。
为使得所述碳纤维直架200强度更高,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直架200设置为圆筒形,即所述碳纤维直架200为空心圆柱体,设置为圆筒形的碳纤维直架200轴向上强度高,从而更好地承载其中一个铝合金横架100朝靠近或远离另一铝合金横架100方向所施加的力。具体地,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从而实现设置所述碳纤维直架200,圆筒形的碳纤维直架200能将受力均匀地分布至碳纤维直架200的表面,使得碳纤维直架200的强度更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直架的形状为四棱柱形,且所述碳纤维直架内部中空设置,即所述碳纤维直架为空心四棱柱,从而实现设置所述碳纤维直架。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直架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且所述碳纤维直架内部中空设置。
为安装所述碳纤维直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与所述碳纤维直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碳纤维直架的一端插设于一所述铝合金横架的一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碳纤维直架的另一端插设于另一所述铝合金横架的一所述安装槽内。将碳纤维直架插设至安装槽内,从而通过安装槽的侧壁对碳纤维直架进行限位和固定,实现碳纤维直架与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铝合金横架101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103,所述第二铝合金横架102开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槽104,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槽103与一所述第二安装槽104对应设置,每一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一端插设于一所述第一安装槽103内,另一端插设于一所述第二安装槽104内,从而实现碳纤维直架200与所述铝合金横架100连接。
为使得铝合金横架100更加轻盈,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100开设有凹槽105。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100远离碳纤维直架200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05,具体地,所述铝合金横架100的其中一侧开设有凹槽105,所述铝合金横架100与所述凹槽105相邻的一侧与所述碳纤维直架200连接,所述凹槽105用于减轻铝合金横架100的重量,从而使得铝合金横架100更加轻盈。
为了在开设凹槽105后保证铝合金横架100的强度,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05内设置有加强筋170,所述加强筋17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105的两个侧壁连接,即所述加强筋17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105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连接。这样,通过加强筋170能支撑凹槽105的两个侧壁,避免凹槽105的侧壁沿相向或相背的方向变形,从而在开设凹槽105后保证铝合金横架100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170还与所述凹槽105的底部连接,从而进一步增加所述铝合金横架100的强度。
为增加铝合金横架100的强度,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100包括第一架110、第二架120、第三架130、第一支撑梁140和第二支撑梁150,所述第一架11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架120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架1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架130连接,所述第二架120远离所述第一架110的一端与一所述碳纤维直架200连接,所述第三架130远离所述第一架110的一端与另一所述碳纤维直架20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1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架110的远离第二架120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14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架120远离第一架110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15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架110的远离第三架130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15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架130远离第一架110的位置连接。当第一架110受力时,第一架110上的受力通过第一支撑梁140分向第二架120上,第一架110上的受力通过第二支撑梁150分向第三架130上,从而使得第一架110能承受更大的力。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第一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碳纤维直架的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架在宽度方向上受力也不易折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碳纤维直架的的轴向垂直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架在宽度方向上受力也不易折断。
为实现第一架、第二架、第三架、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110、所述第二架120、所述第三架130、所述第一支撑梁140和所述第二支撑梁150一体成型,从而实现第一架、第二架、第三架、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所述第二架、所述第三架、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焊接。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所述第二架、所述第三架、所述第一支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螺纹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梁140呈弯曲状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梁140的内弯朝向所述第一架110和第二架120的连接处,使得第一支撑梁140靠近所述第一架110的一端的轴向与第一架110的轴向趋于垂直,也就是使得第一支撑梁140靠近所述第一架110的一端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架110上的径向夹角更小,从而令第一架110径向上的受力与第一支撑梁140从而使得第一架110上的力更好地沿第一支撑梁140传递,同时使得第一支撑梁140靠近第二架120的一端的力更好地传递至所述第二架120的径向方向上,进而增加所述铝合金横架100的受力,第二支撑梁150的原理与第一支撑梁140则能使得第一架110上的受力更好地分散至第三架130上。
为更方便地对挂设在安装支架10上的物体进行维护,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0还包括攀爬架300,所述攀爬架300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碳纤维直架200连接,且所述攀爬架300连接于碳纤维直架200远离端部的位置,所述攀爬架300便于用户攀爬至安装支架10上,从而方便地对挂设在安装支架10上的物体进行维护。
为保证攀爬架的径向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攀爬架的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的在各方向上均有较好的强度,从而使得攀爬到攀爬架上更为安全。
为实现所述攀爬架300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碳纤维直架200远离端部的位置连接,如图2所示,具体地,所述攀爬架300包括架体310、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所述第一连接部320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21,所述第一连接部320开设有第一销孔322,所述第一销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320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开设,且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21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330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31,所述第二连接部330开设有第二销孔(图未示),所述第二销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330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开设,且所述第二销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31连通,所述架体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0的外侧连接,所述架体3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30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碳纤维直架210开设有第三销孔202,所述第二碳纤维直架220开设有第四销孔(图未示),所述第一碳纤维直架210穿设所述第一连接孔321,所述第二碳纤维直架220穿设第二连接孔331,所述第一销孔322及所述第三销孔202内设置有一第一销轴420,所述第二销孔及所述第四销孔内设置有一第二销轴(图未示),从而实现所述攀爬架300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碳纤维直架200远离端部的位置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销轴420抵接于所述第一销孔322的侧壁,且所述第一销轴420抵接于所述第三销孔202的侧壁,所述第二销轴抵接于所述第二销孔的侧壁,且所述第二销轴抵接于所述第四销孔的侧壁,从而通过第一销轴固定第一连接部及第一碳纤维直架,通过第二销轴固定第二连接部及第二碳纤维直架,使得攀爬架与碳纤维直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为安装所述显示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攀爬架300上还开设有背扣孔301,所述背扣孔301用于安装显示屏。
为使得安装支架承受力更高,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直架200两端的两个所述铝合金横架100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铝合金横架100受力情况相似,从而将受力均匀地分散至两个铝合金横架100上,从而能使得安装支架10承受力更高。
为更加方便攀爬所述安装支架10,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100上分别设置有支撑面161,所述支撑面161与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轴向垂直,两个所述铝合金横架100的两个所述支撑面161朝向相同。在实际使用时,使得支撑面161朝远离地面的方向设置,且所述碳纤维直架的轴向平行于重力方向,用户就可以以支撑面161为支撑点来进行攀爬。具体地,所述铝合金横架100还包括第四架160,所述第四架1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梁140连接,所述第四架1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梁150连接,所述第四架160上设置所述支撑面161。
为实现所述碳纤维直架200和铝合金横架100连接,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0还包括固定轴410,所述碳纤维直架20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1,所述铝合金横架10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1,所述固定轴410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01及所述第二通孔121内,具体地,所述固定轴410与所述第一通孔201的侧壁抵接,且所述固定轴410与所述第二通孔121的侧壁抵接,从而实现所述碳纤维直架200和铝合金横架100连接,且通过固定轴410的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通孔201的侧壁及第二通孔121侧壁,使得碳纤维直架200和铝合金横架100无法相互脱开,进而使得碳纤维直架200和铝合金横架10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铝合金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碳纤维直架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固定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内,从而实现所述碳纤维直架与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121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03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轴、所述第一销轴及所述第二销轴的材质为不锈钢。也就是说,所述固定轴为不锈钢固定轴,所述第一销轴为第一不锈钢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为第二不锈钢销轴。从而防止所述固定轴、所述第一销轴及所述第二销轴生锈,进而使得安装支架连接处更加稳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支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显示屏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显示屏的一端与一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所述显示屏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在所述显示屏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铝合金横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显示屏的宽度。从而方便将显示屏卸下并在穿过安装支架,方便对显示屏进行后维护。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攀爬架到所述铝合金横架的距离大于所述显示屏的宽度,从而使得显示屏能穿过攀爬架和铝合金横架之间,设置的攀爬架能方便攀爬安装支架,同时也能方便对显示屏进行后维护。
为方便两个安装架体310之间进行连接,请结合图3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安装支架10的其中一所述铝合金横架100上远离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轴700,另一所述铝合金横架100远离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一端上开设有定位空间701,所述安装支架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支架10的所述定位轴700插设于另一所述安装支架10的定位空间701上。通过定位轴700插设于定位空间上,从而使得两个安装支架10相互定位,这样,便更能更方便地对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支架10的铝合金横架100进行连接。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空间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两个,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空间一一对应设置,从而通过多个定位轴更好地对两个安装支架进行定位,避免两个安装支架相对转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空间为定位槽,从而将定位轴容纳在定位槽内,具体地,所述定位槽的侧壁与所述定位轴抵接,从而令两个安装支架之间定位更加精确。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安装支架10的其中一所述铝合金横架100上远离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一端设置有吊装锁锁芯710,另一所述铝合金横架100远离所述碳纤维直架200的一端上设置有吊装锁锁头720。在第一方向上对两个安装支架10进行连接时,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支架10的所述锁芯与另一所述安装支架10的锁头连接,从而实现多个安装支架10在第一方向上的连接。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安装支架10的所述铝合金横架100的一侧设置有弧度锁扣合杆510,每一所述安装支架10的所述铝合金横架100的另一侧设置有弧度锁扣合件520,在第二方向上对两个安装支架10进行连接时,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支架10的所述弧度锁扣合杆510与另一所述安装支架10的弧度锁扣合件520连接,从而实现多个安装支架10在第二方向上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0还设置有显示屏固定锁600,所述显示屏固定锁600用于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碳纤维直架和两个铝合金横架,各所述碳纤维直架依次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碳纤维直架的一端与一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每一所述碳纤维直架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直架设置为圆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与所述碳纤维直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碳纤维直架的一端插设于一所述铝合金横架的一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碳纤维直架的另一端插设于另一所述铝合金横架的一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开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的两个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包括第一架、第二架、第三架、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架连接,所述第二架远离所述第一架的一端与一所述碳纤维直架连接,所述第三架远离所述第一架的一端与另一所述碳纤维直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架的远离第二架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架远离第一架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架的远离第三架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架远离第一架的位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攀爬架,所述攀爬架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碳纤维直架连接,且所述攀爬架连接于所述碳纤维直架远离端部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轴,所述碳纤维直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铝合金横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铝合金横架上分别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碳纤维直架的轴向垂直,两个所述铝合金横架的两个所述支撑面朝向相同。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铝合金横架连接。
CN201920335063.0U 2019-03-15 2019-03-15 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9782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5063.0U CN209782150U (zh) 2019-03-15 2019-03-15 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
US16/788,279 US20200296318A1 (en) 2019-03-15 2020-02-11 Installation support and display device
EP20158170.9A EP3709154B1 (en) 2019-03-15 2020-02-19 Installation support,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5063.0U CN209782150U (zh) 2019-03-15 2019-03-15 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2150U true CN209782150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8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5063.0U Active CN209782150U (zh) 2019-03-15 2019-03-15 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96318A1 (zh)
EP (1) EP3709154B1 (zh)
CN (1) CN2097821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7925A1 (ja) * 2021-01-22 2022-07-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装置の組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514532U (zh) * 2017-10-17 2018-06-19 深圳市雷迪奥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的攀爬支架、显示屏组件
ES1211413Y (es) * 2018-03-22 2018-07-20 Wuntech Factory S L Slider, deslizador motorizado de mano con empuñaduras para cámaras de fotografía y vídeo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7925A1 (ja) * 2021-01-22 2022-07-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装置の組立方法
JP7433481B2 (ja) 2021-01-22 2024-0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装置の組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96318A1 (en) 2020-09-17
EP3709154A1 (en) 2020-09-16
EP3709154B1 (en) 2022-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82150U (zh) 安装支架和显示装置
US6397973B1 (en) Non-climbing tree stand with cable attachment
US10253923B2 (en) Floor stand for flat panel display
US20160153234A1 (en) Ladder support
KR20100132853A (ko) 랙 구조물용 로드빔
US9351572B2 (en) Bathroom shelf assembly and bathroom shelf having the same
US9752343B1 (en) Adjustable tower reinforcement and stabilization attachment
US11898365B2 (en) Clamping retainer
WO2009083646A1 (en) Arrangement for placing a large advertisement banner or similar of pliable material to its place of use
CN209483199U (zh) 一种移动式登高梯
KR200404527Y1 (ko) 족장구조물의 결합장치
CN114378508B (zh) 一种栏杆零件装配胎架装置
CN213333152U (zh) 支架和显示设备总成
CN210483244U (zh) 一种施工围栏
CN207376820U (zh) 一种拆装平台单元及其所组装的平台
US11118351B1 (en) Rapid truss system
CN217851882U (zh) 一种层架安装结构
CN208977788U (zh) 一种轻型组合式施工操作平台
CN206145387U (zh) 一种led显示屏铝型材吊梁地梁通用型错位式拼装装置
KR101032328B1 (ko) 출몰식 축을 갖는 컨베이어로울러
KR102145569B1 (ko) 이동수단을 구비한 브라켓
CN215907348U (zh) 一种支撑件
KR101680720B1 (ko) 다양한 형상의 펜스 설치가 가능한 펜스용 연결브라켓.
CN217345336U (zh) 混料机轴承拆装辅助装置
KR102052991B1 (ko) 도로시설물 설치용 지주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