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5833U - 上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上光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75833U CN209775833U CN201920212183.1U CN201920212183U CN209775833U CN 209775833 U CN209775833 U CN 209775833U CN 201920212183 U CN201920212183 U CN 201920212183U CN 209775833 U CN209775833 U CN 2097758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swing mechanism
- swing
- driving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上光机,包括框架、输送辊、第一压辊、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及同步连动件。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机构沿输送辊的轴向彼此隔开且各安装于框架,第一压辊的首端与第一摆动机构固定连接,第一压辊的末端与第二摆动机构固定连接,同步连动件沿输送辊的轴向布置并连接于第一摆动机构与第二摆动机构,同步连接件在第一摆动机构及第二摆动机构中的一者驱使第一压辊做靠近或远离输送辊的摆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摆动机构及第二摆动机构中的另一者做同步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步连动件连接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机构,因此使得第一压辊的首末两端同步摆动,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对纸张的压合更加平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张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光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上光机是指在印刷品表面涂上(或喷、印)一层涂料,干后起保护及增加印刷品光泽的作用的设备,可以使印刷质感更加厚实丰满,色彩更加鲜艳明亮,提高印刷品的光泽和艺术效果,起到美化的作用,使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也可以起到对印刷品的保护作用。
一个印刷品的上光工艺就是在印刷品表面涂布(或喷雾、印刷)上一层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光亮层的技术和方法。现有的上光机主要包括框架、输送辊、压辊以及驱动装置。其中,输送辊、压辊以及第一驱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压辊和输送辊各沿框架的宽度方向布置,压辊位于输送辊的上方,且压辊和输送辊之间形成有供纸张通过的通道,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压辊的一端连接并驱动压辊靠近或远离输送辊。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输送辊输送纸张沿框架的长度方向运动,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压辊靠近输送辊进而实现了对纸张的挤压以及上光。但是,现有的上光机具有以下缺陷:由于压辊是沿框架的宽度方向布置的,而驱动装置仅仅是与压辊的某一端直接连接并驱动压辊靠近或远离输送辊的,因此会出现压辊的首末两端在被驱动装置驱动运动的时候受力不均匀,进而导致压辊的首末两端不同步的进行移动,故被压辊压合的纸张受力也不均匀,进而导致纸张被压合之后不平整甚至起褶皱的情况。
因此,亟需一种均匀压合纸张的上光机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匀压合纸张的上光机。借助该上光机可实现对纸张均匀地压合,使得纸张被压合之后更加平整且更均匀地被上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光机,包括框架、用于输送纸张并安装于所述框架的输送辊以及用于压合纸张并对纸张上油的第一压辊,所述输送辊和所述第一压辊沿所述框架的高度方向相隔开,所述输送辊与所述第一压辊二者的轴向还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中的一者布置,所述输送辊与所述第一压辊之间共同围出供纸张通过的通道,所述上光机还包括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及同步连动件,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和所述第二摆动机构沿所述输送辊的轴向彼此隔开且各安装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一压辊的首端与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辊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同步连动件沿所述输送辊的轴向布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摆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摆动机构,所述同步连动件在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及所述第二摆动机构中的一者驱使所述第一压辊做靠近或远离所述输送辊的摆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及所述第二摆动机构中的另一者做同步运动。
较佳地,所述框架包括底座体及沿所述输送辊的轴向相隔开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所述第一压辊及所述输送辊二者的首端各穿置于所述第一立壁,所述第一压辊及所述输送辊二者的末端各穿置于所述第二立壁,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输送辊的上方,所述第一摆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立壁,所述第二摆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立壁。
较佳地,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包括绕第一枢摆中心线枢接于所述第一立壁的第一枢摆件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立壁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枢摆件绕所述第一枢摆中心线摆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绕第二枢摆中心线枢接于所述第二立壁的第二枢摆件,所述第一枢摆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枢摆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压辊的首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枢摆件偏离所述第一枢摆中心线的位置,所述第一压辊的末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枢摆件偏离所述第二枢摆中心线的位置。
较佳地,所述第二摆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立壁并用于驱使所述第二枢摆件绕所述第二枢摆中心线摆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同步连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或者,所述同步连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摆件与所述第二枢摆件。
较佳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及沿所述框架的高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升降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呈自转中心线沿所述框架之高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立壁,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及沿所述框架的高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升降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呈自转中心线沿所述框架之高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立壁,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件螺纹连接,所述同步连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交错布置,且所述同步连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二者的交错位置处以及所述同步连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二者的交错位置处各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蜗轮结构和蜗杆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一枢摆件及所述第二枢摆件各为相互平行的偏心轮结构。
较佳地,所述上光机还包括第一连接齿轮、第二连接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所述输送辊的首端穿出所述第一立壁,所述输送辊的末端穿出所述第二立壁,所述输送辊的首端和末端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固定地套装于所述输送辊的首端和末端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二连接齿轮固定地套装于所述第一压辊,且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和所述第二连接齿轮相啮合。
较佳地,所述上光机还包括安装架和传动齿轮,所述安装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齿轮啮合。
较佳地,所述上光机还包括第一传动皮带、主动带轮及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从动带轮安装于所述输送辊,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
较佳地,所述上光机还包括第二压辊、调节架及第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调节架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立壁及第二立壁并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一者滑移调节,所述第二压辊沿所述输送辊的轴向布置并位于所述输送辊的上方,所述第二压辊的首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立壁处的调节架,所述第二压辊的末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立壁处的调节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立壁或第二立壁,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通过带传动驱使所述第二压辊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压辊的首端与第一摆动机构固定连接,并且将第一压辊的末端与第二摆动机构固定连接,因此可通过第一摆动结构和第二摆动结构的配合使得第一压辊相对于框架进行摆动而实现选择性地靠近或远离输送辊;与此同时,又由于第一摆动架构和第二摆动机构通过同步连动件连接起来,因此当第一摆动机构及第二摆动机构中的一者驱使第一压辊做靠近或远离输送辊的摆动时,第一摆动机构及第二摆动机构中的另一者做同步运动,故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辊首末两端在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结构的作用下是同步进行摆动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可以实现对纸张进行更加均匀的压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拆除包装外壳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拆除包装外壳之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拆除包装外壳之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拆除包装外壳之后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拆除包装外壳之后的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拆除包装外壳以及框架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拆除包装外壳以及框架之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的第一驱动件、第一升降件、第二驱动件、第二升降件以及同步连动件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上光机的第一驱动件、第一升降件、第二驱动件、第二升降件以及同步连动件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100包括框架10、第一摆动机构20、第二摆动机构30、同步连动件40、用于输送纸张并安装于框架10的输送辊50以及用于压合纸张并对纸张上油的第一压辊60。输送辊50和第一压辊60 沿框架10的高度方向(如图1中所示A方向)相隔开,输送辊50与第一压辊 60二者的轴向还沿框架10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所示C方向)布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辊50与第一压辊60二者的轴向还可以沿框架10 的宽度方向(如图1中所示B方向)布置,故不以此为限。输送辊50与第一压辊60之间共同围出供纸张通过的通道100a,第一摆动机构20和第二摆动机构 30沿输送辊50的轴向彼此隔开且各安装于框架10,第一压辊60的首端与第一摆动机构20固定连接,第一压辊60的末端与第二摆动机构30固定连接,同步连动件40沿输送辊50的轴向布置并连接于第一摆动机构20与第二摆动机构30,同步连动件40在第一摆动机构20及第二摆动机构30中的一者驱使第一压辊60 做靠近或远离输送辊50的摆动过程中带动第一摆动机构20及第二摆动机构30 中的另一者做同步运动,较优的是,在第一摆动机构20和第二摆动机构30同步驱动下,使得第一压辊60的摆动轨迹是弧形的,因此更可靠地实现第一压辊 60在沿框架10的上下方向靠近或远离输送辊50的同时,还做沿框架10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输送辊50,达到第一压辊60以摆动方式靠近或远离输送辊50,但不限于此。更具体地,如下:
请参考图1至图6,框架10包括底座体11及沿输送辊50的轴向相隔开的第一立壁12和第二立壁13。第一压辊60及输送辊50二者的首端各穿置于第一立壁12,第一压辊60及输送辊50二者的末端各穿置于第二立壁13,第一压辊60位于输送辊50的上方,第一摆动机构20位于第一立壁12,第二摆动机构30 位于第二立壁13,较优的是,第一摆动机构20位于第一立壁12背对第二立壁 13的一侧,且第二摆动机构30位于第二立壁13背对第一立壁12的一侧,因此有利于对第一摆动机构20和第二摆动机构30的拆卸、维修、更换以及安装,但不限于此。
请参考图1至图8,第一摆动机构20包括绕第一枢摆中心线20a枢接于第一立壁12的第一枢摆件21及安装于第一立壁12并用于驱使第一枢摆件21绕第一枢摆中心线20a摆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2;第二摆动机构30包括绕第二枢摆中心线30a枢接于第二立壁13的第二枢摆件31及安装于第二立壁13并用于驱使第二枢摆件31绕第二枢摆中心线30a摆动的第二驱动组件32。第一枢摆中心线20a与第二枢摆中心线30a相重合,第一压辊60的首端安装于第一枢摆件21 偏离第一枢摆中心线20a的位置,即第一压辊60的中心线偏离第一枢摆中心线 20a,第一压辊60的末端安装于第二枢摆件31偏离第二枢摆中心线30a的位置,即第一压辊60的中心线偏离第二枢摆中心线30a,使得第一压辊60在第一摆动机构20及第二摆动机构30的作用下绕第一枢摆中心线20a及第二枢摆中心线 30a做摆动,以使得第一压辊60更平稳可靠地做靠近或远离输送辊50的摆动。具体地,第一枢摆件21及第二枢摆件31各为相互平行的偏心轮结构,以使得第一枢摆件21及第二枢摆件31更可靠地带动第一压辊60摆动;更具体地,第一枢摆件21为安装于第一立壁12并可相对第一立壁12转动的圆盘,第二枢摆件31为安装于第二立壁13并可相对第二立壁13转动的圆盘,第一压辊60的中心线偏离圆盘的转动中心线(即第一枢摆中心线20a及第二枢摆中心线30a),以使得第一枢摆件21及第二枢摆件31更可靠地带动第一压辊60摆动,但不限于此。举例而言,如图9所示,同步连动件40连接于第一驱动组件22与第二驱动组件32,故在第一驱动组件22运动的时候,通过同步连动件40驱使第二驱动组件32同步运动,进而实现第一压辊60的首末两端的同步摆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同步连动件40还可以连接于第一枢摆件21与第二枢摆件31,此时可仅设置有一个驱动组件(例如第一驱动组件22或第二驱动组件32),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2或第二驱动组件32的输出端与同步连动件40连接,由第一驱动组件22驱动同步连动件40进行摆动,从进而实现固定于同步连动件40 两端的第一枢摆件21和第二枢摆件31同步摆动,故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2至图10,第一驱动组件22包括第一驱动件221及沿框架10的高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升降件222,较优的是,第一升降件222位于第一驱动件 221对应上方;第二驱动组件32包括第二驱动件321及沿框架10的高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升降件322,较优的是,第二升降件322位于第二驱动件321对应上方。第一驱动件221呈自转中心线沿框架10之高度方向布置,第一驱动件221的一端安装于第一立壁12,第一驱动件221的另一端与第一升降件222螺纹连接,第二驱动件321呈自转中心线沿框架10之高度方向布置,第二驱动件321的一端安装于第二立壁13,第二驱动件321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件322螺纹连接,同步连动件40分别与第一驱动件221和第二驱动件321交错布置,且同步连动件40与第一驱动件221二者的交错位置处以及同步连动件40与第二驱动件321 二者的交错位置处各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蜗轮结构170和蜗杆结构180;因此当需要同步调节第一压辊60的首末两端时,先转动同步连动件40,然后通过同步连动件40和第一驱动件221上各设的相互啮合传动的蜗轮结构170和蜗杆结构 180驱动第一驱动件221沿自转中心线转动,与此同时,通过同步连动件40和第二驱动件321上各设的相互啮合传动的蜗轮结构170和蜗杆结构180驱动第二驱动件321沿自转中心线转动,进而实现了通过同步连动件40驱使第一驱动件221和第二驱动件321的同步转动;又由于第一驱动件221和第一升降件222 是螺纹连接的,且第一驱动件221是可自转地安装于框架10上的,因此当第一驱动件221自转的时候第一升降件222旋进或者旋出第一驱动件221,即实现了第一升降件222的升降,且由于第二驱动件321和第二升降件322是螺纹连接的,因此当第二驱动件321自转的时候第二升降件322也会旋进或者旋出第二驱动件321,即实现了第二升降件322的升降,故通过第一驱动件221和第二驱动件321的同步转动实现了第一升降件222和第二升降件322的同步升降,最后实现了与第一升降件222连接的第一压辊60的首端和与第二升降件322连接的第一压辊60的末端同步摆动。较优的是,第一驱动件221和第二驱动件321 可以为类似千斤顶的结构,此时同步连动件40则为手摇式的把手,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由人手摇动同步连动件40,从而使得第一驱动件221和第二驱动件321同步伸缩,可以实现更加精确地控制第一压辊60上下摆动的幅度,但不限于此。
请参考图1、图2、图4、图5、图7以及图8,上光机100还包括第一连接齿轮70、传动齿轮80、第二连接齿轮90、安装架110以及用于驱动输送辊50 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120。第一旋转驱动装置120安装于框架10,输送辊 50的首端穿出第一立壁12,输送辊50的末端穿出第二立壁13,输送辊50的首端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120连接,第一连接齿轮70固定地套装于输送辊50的末端;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驱动装置120还可以与输送辊50的末端连接,此时第一连接齿轮70固定地套装于输送辊50的首端,故可以避免在输送辊50的同一端设置有第一旋转驱动装置120和第一连接齿轮70,使得输送辊50的受力更加均衡,结构更加合理,但不限于此。第二连接齿轮90固定地套装于第一压辊60,安装架110可滑动地设置于框架10上,传动齿轮80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110上,传动齿轮8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齿轮70啮合,传动齿轮80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齿轮90啮合,即是说,第一连接齿轮70和第二连接齿轮90通过传动齿轮80实现啮合。因此,在需要根据纸张的不同厚度而灵活对通道100a大小进行调节时,可以根据第一压辊60摆动后的位置而对应的通过安装架110调节传动齿轮80的位置,使得传动齿轮80重新与摆动后的第二连接齿轮90啮合的同时与第一连接齿轮70啮合,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辊50和第一压辊60的传动稳定。
请继续参考图3、图6以及图8,上光机100还包括第一传动皮带130、主动带轮131及从动带轮132。主动带轮131安装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120的输出端,从动带轮132安装于输送辊50,第一传动皮带130套设于主动带轮131和从动带轮132。因此当第一压辊60和输送辊50过度紧压纸张的时候会导致第一传动皮带130打滑的现象,实现了对上光机100的过载保护功能,避免损伤第一连接齿轮70、第二连接齿轮90和传动齿轮80,可减少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 100的维护成本。
请参考图2、图3、图5、图6、图7以及图8,上光机100还包括第二压辊140、调节架150及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60。调节架150分别布置于第一立壁12 及第二立壁13并沿框架10的宽度方向滑移调节,当然,调节架150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成沿框架10的长度方向滑移调节,故不限于此;第二压辊140沿输送辊50的轴向布置并位于输送辊50的上方,第二压辊140的首端固定于第一立壁12处的调节架150,第二压辊140的末端固定于第二立壁13处的调节架 150,故可通过调节架150调节第一压辊60和第二压辊140之间的距离的大小,由于上光机100的喷油嘴(图中未示)是安装于第一压辊60和第二压辊140的上方且朝第一压辊60和第二压辊140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喷油的,因此可通过第一压辊60和第二压辊140之间的间隙大小实现了通过间隙流到纸张上的油量,从而控制了对纸张进行上油的程度。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60安装于第一立壁12,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60可安装于第二立壁13,故不以此为限。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60通过带传动驱使第二压辊140旋转,实现了当第二压辊140过度紧压纸张的时候对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100的过载保护,但不限于此。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100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地描述:
当需要调节第一压辊60进行向上摆动(即远离输送辊50的方向)或者向下摆动(即靠近输送辊50的方向)的时候,先通过调节安装架110而使得传动齿轮80退出与第一连接齿轮70的啮合以及使得传动齿轮80退出与第二连接齿轮90的啮合;然后再通过旋转同步连动件40来使得第一驱动组件22和第二驱动组件32同步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枢摆件21和第二枢摆件31同步摆动来实现第一压辊60的首末两端同步摆动;当第一压辊60摆动至适当的位置时,再次调节安装架110使得传动齿轮80与位置调整之后的第二连接齿轮90相啮合,同时传动齿轮80与第一连接齿轮70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压辊60的首端与第一摆动机构20固定连接,并且将第一压辊60的末端与第二摆动机构30固定连接,因此可通过第一摆动结构和第二摆动结构的配合使得第一压辊60相对于框架10进行摆动而实现选择性地靠近或远离输送辊50;与此同时,又由于第一摆动架构和第二摆动机构30通过同步连动件40连接起来,因此当第一摆动机构20及第二摆动机构30中的一者驱使第一压辊60做靠近或远离输送辊50的摆动时,第一摆动机构20及第二摆动机构30中的另一者做同步运动,故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辊60首末两端在第一摆动机构20和第二摆动结构的作用下是同步进行摆动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光机100可以实现对纸张进行更加均匀的压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光机,包括框架、用于输送纸张并安装于所述框架的输送辊以及用于压合纸张并对纸张上油的第一压辊,所述输送辊和所述第一压辊沿所述框架的高度方向相隔开,所述输送辊与所述第一压辊二者的轴向还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中的一者布置,所述输送辊与所述第一压辊之间共同围出供纸张通过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光机还包括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及同步连动件,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和所述第二摆动机构沿所述输送辊的轴向彼此隔开且各安装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一压辊的首端与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辊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同步连动件沿所述输送辊的轴向布置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摆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摆动机构,所述同步连动件在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及所述第二摆动机构中的一者驱使所述第一压辊做靠近或远离所述输送辊的摆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及所述第二摆动机构中的另一者做同步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底座体及沿所述输送辊的轴向相隔开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所述第一压辊及所述输送辊二者的首端各穿置于所述第一立壁,所述第一压辊及所述输送辊二者的末端各穿置于所述第二立壁,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输送辊的上方,所述第一摆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立壁,所述第二摆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立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包括绕第一枢摆中心线枢接于所述第一立壁的第一枢摆件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立壁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枢摆件绕所述第一枢摆中心线摆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绕第二枢摆中心线枢接于所述第二立壁的第二枢摆件,所述第一枢摆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枢摆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压辊的首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枢摆件偏离所述第一枢摆中心线的位置,所述第一压辊的末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枢摆件偏离所述第二枢摆中心线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立壁并用于驱使所述第二枢摆件绕所述第二枢摆中心线摆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同步连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或者,所述同步连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摆件与所述第二枢摆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及沿所述框架的高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升降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呈自转中心线沿所述框架之高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立壁,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及沿所述框架的高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升降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呈自转中心线沿所述框架之高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立壁,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件螺纹连接,所述同步连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交错布置,且所述同步连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二者的交错位置处以及所述同步连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二者的交错位置处各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蜗轮结构和蜗杆结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摆件及所述第二枢摆件各为相互平行的偏心轮结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齿轮、第二连接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框架,所述输送辊的首端穿出所述第一立壁,所述输送辊的末端穿出所述第二立壁,所述输送辊的首端和末端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固定地套装于所述输送辊的首端和末端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二连接齿轮固定地套装于所述第一压辊,且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和所述第二连接齿轮相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和传动齿轮,所述安装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齿轮啮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皮带、主动带轮及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从动带轮安装于所述输送辊,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辊、调节架及第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调节架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立壁及第二立壁并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一者滑移调节,所述第二压辊沿所述输送辊的轴向布置并位于所述输送辊的上方,所述第二压辊的首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立壁处的调节架,所述第二压辊的末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立壁处的调节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立壁或第二立壁,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通过带传动驱使所述第二压辊旋转。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12183.1U CN209775833U (zh) | 2019-02-18 | 2019-02-18 | 上光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12183.1U CN209775833U (zh) | 2019-02-18 | 2019-02-18 | 上光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75833U true CN209775833U (zh) | 2019-12-13 |
Family
ID=68795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12183.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775833U (zh) | 2019-02-18 | 2019-02-18 | 上光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7583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64606A (zh) * | 2019-02-18 | 2019-04-23 | 东莞市文彩纸品有限公司 | 上光机 |
-
2019
- 2019-02-18 CN CN201920212183.1U patent/CN20977583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64606A (zh) * | 2019-02-18 | 2019-04-23 | 东莞市文彩纸品有限公司 | 上光机 |
CN109664606B (zh) * | 2019-02-18 | 2024-04-26 | 东莞市文彩纸品有限公司 | 上光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438785U (zh) | 一种全自动四角贴角机 | |
CN111572099B (zh) | 一种全自动糊折盒机 | |
CN209775833U (zh) | 上光机 | |
CN203007706U (zh) | 一种人造革生产线 | |
CN207345148U (zh) | 纸板上胶机 | |
CN207254645U (zh) | 多用途多功能涂胶装置 | |
CN103909681B (zh) | 一种自动纸袋压痕机 | |
CN103862850B (zh) | 一种烟花卷筒机的磨边印刷装置 | |
CN212092987U (zh) | 一种涂布机的涂胶机构 | |
CN103832060B (zh) | 一种长木工笔双面打印机 | |
CN109664606B (zh) | 上光机 | |
CN110641144A (zh) | 一种手提袋双面印刷翻折装置 | |
CN215612870U (zh) | 一种礼品包装盒的上胶装置 | |
CN109718988A (zh) | 纸板上胶机 | |
CN211764058U (zh) | 一种包装袋复合机 | |
CN213612302U (zh) | 一种印刷机用涂胶设备 | |
CN107859677A (zh) | 一种可调式贴胶工具 | |
CN202006151U (zh) | 涂胶机的匀胶机构 | |
CN114905797A (zh) | 一种纸箱压合装置及方法 | |
CN106829611A (zh) | 一种摆臂式广告纸裁切装置 | |
CN217797139U (zh) | 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生产的涂胶装置 | |
CN207207241U (zh) | 一种纸盒成型机 | |
CN203792881U (zh) | 一种烟花卷筒机的磨边印刷装置 | |
CN214917545U (zh) | 一种装饰纸生产用自动涂胶机 | |
CN219058082U (zh) | 一种折叠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