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6292U - 一种行程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程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6292U
CN209766292U CN201920757406.2U CN201920757406U CN209766292U CN 209766292 U CN209766292 U CN 209766292U CN 201920757406 U CN201920757406 U CN 201920757406U CN 209766292 U CN209766292 U CN 209766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spring
gasket
end cov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74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月
镡金龙
姜大鹏
司马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Shenyang Xinghua Aer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C Shenyang Xinghua Aer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Shenyang Xinghua Aer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 Shenyang Xinghua Aer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574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6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6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6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程开关,解决了现有的行程开关接触件容易发生损坏,产品整体寿命较低,并且现有的行程开关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行程开关包括上端盖组件、动作组件、固定柱、下端盖、螺纹筒、锁紧组件。本实用新型使行程开关的使用寿命延长,降低了零件生产的不合格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整体开关的一致性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行程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程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程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行程开关大部分无法实现强度高、耐环境能力强等指标,接触件容易发生损坏,产品整体寿命较低,并且现有的行程开关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使用寿命长、耐环境能力强的行程开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程开关,该行程开关包括上端盖组件、动作组件、固定柱、下端盖、螺纹筒、锁紧组件;上端盖组件包括上端盖、按钮组件,所述上端盖中心设有通孔,在通孔处滚压有按钮组件,在按钮组件两侧分别铆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置于上端盖内部腔体中,固定柱的上端内周设有内螺纹,用于和对接件进行连接,固定柱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按钮组件垂直安装在上端盖上,所述动作组件安装在上端盖内部腔体中,按钮组件与动作组件配合实现触点通断状态切换,两个固定柱下端穿过动作组件并且与置于下端盖内的两个螺纹筒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将动作组件夹紧固定在上端盖组件和下端盖内,两个螺纹筒的下端分别通过锁紧组件与下端盖固定,将上端盖组件与下端盖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第二弹簧、第三弹簧、衬套、锁紧环、内齿垫片、不锈钢垫圈、橡胶平垫圈、密封垫圈和绝缘件;
所述按钮包括按钮壳体、卡圈、滑块接触体、第一弹簧;所述按钮壳体内部空腔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端套装有滑块接触体,滑块接触体上端置于按钮壳体内部空腔中,滑块接触体下端外周加工成螺纹,将绝缘件通过螺纹旋入滑块接触体下端固定,起到按钮的绝缘作用,按钮壳体底端与滑块接触体之间安装有卡圈,按钮壳体底端边缘向内铆接,卡圈托住滑块接触体使其不能从按钮壳体中滑出;
按钮以垂直方向且绝缘件朝下置于衬套内部,所述衬套铆接在上端盖通孔中,衬套内装有同心设置的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套装在按钮外周,按钮壳体外周上端设有凹槽,内齿垫片卡装在凹槽中,内齿垫片的下表面与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顶端接触,在内齿垫片上方的按钮壳体外周套装有不锈钢垫圈,衬套的内周设有环形凸台,不锈钢垫圈置于环形凸台上方,不锈钢垫圈的上方依次设有橡胶平垫圈和密封垫圈,橡胶平垫圈和密封垫圈分别套装在按钮壳体外周,密封垫圈的上方设有锁紧环,锁紧环套装在按钮壳体外周并且以过盈方式与衬套1-2-4压接在一起;
向下按动按钮时,按钮带动内齿垫片向下压缩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松开按钮时,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弹起,使按钮与内齿垫片恢复至原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动作组件包括下壳体、双耳垫片、接触片、压紧片、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6、第三接线柱、第一方形螺母、第二方形螺母、第三方形螺母、第一铆钉、H3搭接片、HP搭接片、支撑杆和第四弹簧;所述下壳体置于上端盖内,所述下壳体为上方开口的圆筒体,在圆筒体底面中心向下延伸形成凸出部,在凸出部中心设有圆形凹槽,在圆形凹槽的下方设有一垂直方向设置的矩形限位槽,在圆筒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上分别垂直安装有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在第二凸台上分别垂直安装有第三接线柱和第一铆钉,倒“几”字型的双耳垫片上设有2个圆形通孔,2个圆形通孔分别套装在第一接线柱和第一铆钉上,将双耳垫片安装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方,在双耳垫片上方安装有压紧片,在第一接线柱上采用第一方形螺母拧紧固定,第一铆钉将双耳垫片和压紧片铆接牢固,在第二接线柱上安装有H3搭接片并采用第二方形螺母拧紧固定,第三接线柱上安装有HP搭接片并采用第三方形螺母拧紧固定,H3搭接片与HP搭接片之间具有空隙,接触片的尾端安装在压紧片与倒“几”字型双耳垫片的凹槽之间;支撑杆的下端置于矩形限位槽中,支撑杆的上端穿出压紧片并被压紧片卡住,压紧片下方的支撑杆外周套装有第四弹簧,接触片的尾端与支撑杆固定,支撑杆随着第四弹簧的往复运动在矩形限位槽内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接触片的前端在H3搭接片和HP搭接片之间上下运动,实现接触片的的前端与H3搭接片接触或HP搭接片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片包括T型压紧片本体,压紧片本体的尾端中间部分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体,弯折体的底端设有凸块,压紧片本体的前端设有用于支撑杆顶端穿出的内周带有圆角的方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整体为矩形板状,在矩形板的上方两侧分别设有凸起,在两个凸起之间的矩形板上设有矩形开口,在矩形开口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方形凹槽;
支撑杆顶端穿出压紧片的方形通孔,压紧片置于两个凸起的上方,第四弹簧套装在两个凸起下方的支撑杆上并一同垂直置于下壳体的圆形凹槽中,并且支撑杆的下端置于矩形限位槽中,支撑杆随着第四弹簧的往复运动在矩形限位槽内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片包括矩形框体的接触片本体,接触片本体的后端设有第一圆形通孔,压紧片的凸块置于圆形通孔内限制接触片的移动,接触片本体的尾端内侧中间位置向前方延伸形成“凸”字型连接片,矩形框体的两侧长边对应位置弯折两次形成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接触片本体的前端设有第二圆形通孔,第二圆形通孔中安装有第二铆钉,并且在第二圆形通孔前端接触片本体中间位置向前方延伸形成突出部,保证接触片在下壳体内不发生横向位移;第一弯折部的最低点与圆筒体底面相抵,第一弯折部的顶点与压紧片的下表面相抵,“凸”字型连接片的前端置于支撑杆矩形开口内的方形凹槽中,按钮不施加压力时,第二弯折部以及接触片本体的前端向上方翘起,接触片本体的前端置于H3搭接片与HP搭接片之间的空隙,且第二铆钉与HP搭接片下表面相接触,按钮向下按动,支撑杆连带接触片本体的“凸”字型连接片一同受力,支撑杆在矩形限位槽内垂直向下运动,“凸”字型连接片受到向下的力带动第二弯折部以及接触体本体的前端一同向下运动,接触片本体前端的第二铆钉与H3搭接片脱离,当按压按钮向下运动至最大行程时,这时支撑杆的最顶端与压紧片上的方形通孔所在平面平行,此时,第二铆钉与H3搭接片上表面相接触,完成触点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全锁紧螺钉、平垫圈和弹性垫圈,所述全锁紧螺钉的螺纹端垂直安装在下端盖内,并且与螺纹筒的螺纹相配合将全锁紧螺钉与螺纹筒固定,平垫圈和弹性垫圈安装在下端盖与全锁紧螺钉之间。并在外部将全锁紧螺钉用φ0.5不锈钢保险丝打保险。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端盖与动作组件的下壳体之间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在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片采用不锈钢冷轧钢带07Cr17Ni7Al冲压并折弯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组件和动作组件的结构设计,按钮组件中按钮外周设置了两个同心弹簧,增强了按钮组件的操作灵活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接触片采用不锈钢冷轧钢带07Cr17Ni7Al冲压并折弯制成,不容易损坏,增强了行程开关对使用寿命的要求,上端盖组件和下端盖、动作组件之间的固定方式,减小了产品体积,并且在上端盖与动作组件的下壳体之间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在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增强产品的耐环境能力,使产品可适应更多更严酷的使用条件。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零件生产的不合格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整体开关的一致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按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动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半剖示意图;
图7是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压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控制电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行程开关与控制电缆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端盖组件;2-动作组件;3-固定柱;4-下端盖;5-螺纹筒;6-锁紧组件;7-第一O型密封圈;8-第二O型密封圈;9-第一电缆;10-第二电缆;11-第三电缆;
1-1-上端盖;1-2-按钮组件;1-2-1-按钮;1-2-1-1-按钮壳体;1-2-1-2-卡圈;1-2-1-3-滑块接触体;1-2-1-4-第一弹簧;1-2-1-5-凹槽;1-2-2-第二弹簧;1-2-3-第三弹簧;1-2-4-衬套;1-2-4-1-环形凸台;1-2-5-锁紧环;1-2-6-内齿垫片;1-2-7-不锈钢垫圈;1-2-8-橡胶平垫圈;1-2-9-密封垫圈;1-2-10-绝缘件;
2-1-下壳体;2-1-1-凸出部;2-1-2-圆形凹槽;2-1-3-矩形限位槽;2-1-4-第一凸台;2-1-5-第二凸台;2-2-双耳垫片;2-3-接触片;2-4-压紧片;2-5-第一接线柱;2-6-第二接线柱;2-7-第三接线柱;2-8-第一方形螺母;2-9-第二方形螺母;2-10-第三方形螺母;2-11-第一铆钉;2-12-H3搭接片;2-13-HP搭接片;2-14-支撑杆;2-15-第四弹簧;
2-3-1-接触片本体;2-3-2-“凸”字型连接片;2-3-3-第一弯折部;2-3-4-第二弯折部;2-3-5-第二圆形通孔;2-3-6-第二铆钉;2-3-7-突出部;2-3-8-第一圆形通孔;
2-4-1-T型压紧片本体;2-4-2-弯折体;2-4-3-凸块;2-4-4-方形通孔;
2-14-1-凸起;2-14-2-矩形开口;2-14-3-方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一种行程开关,该行程开关包括上端盖组件、动作组件2、固定柱3、下端盖4、螺纹筒5、锁紧组件6;上端盖组件包括上端盖1-1和按钮组件1-2,所述上端盖1-1中心设有通孔,在通孔处滚压有按钮组件1-2,在按钮组件1-2两侧分别铆接有固定柱3,固定柱3置于上端盖1-1内部腔体中,固定柱3的上端内周设有内螺纹,用于和对接件进行连接,固定柱3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按钮组件1-2垂直安装在上端盖1-1上,所述动作组件2安装在上端盖1-1内部腔体中,按钮组件1-2与动作组件2配合实现触点通断状态切换,两个固定柱3下端穿过动作组件2并且与置于下端盖4内的两个螺纹筒5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将动作组件2夹紧固定在上端盖组件和下端盖4内,两个螺纹筒5的下端分别通过锁紧组件6与下端盖4固定,将上端盖组件与下端盖4固定。
参照图3,所述按钮组件1-2包括按钮1-2-1、第二弹簧1-2-2、第三弹簧1-2-3、衬套1-2-4、锁紧环1-2-5、内齿垫片1-2-6、不锈钢垫圈1-2-7、橡胶平垫圈1-2-8、密封垫圈1-2-9和绝缘件1-2-10;
参照图4,所述按钮1-2-1包括按钮壳体1-2-1-1、卡圈1-2-1-2、滑块接触体1-2-1-3、第一弹簧1-2-1-4;所述按钮壳体1-2-1-1内部空腔装有第一弹簧1-2-1-4,第一弹簧1-2-1-4的下端套装有滑块接触体1-2-1-3,滑块接触体1-2-1-3上端置于按钮壳体1-2-1-1内部空腔中,滑块接触体1-2-1-3下端外周加工成M2螺纹,将绝缘件1-2-10通过螺纹旋入滑块接触体1-2-1-3下端固定,起到按钮的绝缘作用,按钮壳体1-2-1-1底端与滑块接触体1-2-1-3之间安装有卡圈1-2-1-2,按钮壳体1-2-1-1底端边缘向内铆接,卡圈1-2-1-2托住滑块接触体1-2-1-3使其不能从按钮壳体1-2-1-1中滑出;
按钮1-2-1以垂直方向且绝缘件1-2-10朝下置于衬套1-2-4内部,所述衬套1-2-4铆接在上端盖1-1通孔中,衬套1-2-4内装有同心设置的第二弹簧1-2-2和第三弹簧1-2-3,第二弹簧1-2-2和第三弹簧1-2-3套装在按钮1-2-1外周,按钮壳体1-2-1-1外周上端设有凹槽1-2-1-5,内齿垫片1-2-6卡装在凹槽1-2-1-5中,内齿垫片1-2-6的下表面与第二弹簧1-2-2和第三弹簧1-2-3的顶端接触,在内齿垫片1-2-6上方的按钮壳体1-2-1-1外周套装有不锈钢垫圈1-2-7,衬套1-2-4的内周设有环形凸台1-2-4-1,不锈钢垫圈1-2-7置于环形凸台1-2-4-1上方,不锈钢垫圈1-2-7的上方依次设有橡胶平垫圈1-2-8和密封垫圈1-2-9,橡胶平垫圈1-2-8和密封垫圈1-2-9分别套装在按钮壳体1-2-1-1外周,密封垫圈1-2-9的上方设有锁紧环1-2-5,锁紧环1-2-5套装在按钮壳体1-2-1-1外周并且以过盈方式与衬套1-2-4压接在一起;
向下按动按钮1-2-1时,按钮1-2-1带动内齿垫片1-2-6向下压缩第二弹簧1-2-2和第三弹簧1-2-3,松开按钮1-2-1时,第二弹簧1-2-2和第三弹簧1-2-3弹起,使按钮1-2-1与内齿垫片1-2-6恢复至原始位置;
参照图5-图6,所述动作组件2包括下壳体2-1、双耳垫片2-2、接触片2-3、压紧片2-4、第一接线柱2-5、第二接线柱2-6、第三接线柱2-7、第一方形螺母2-8、第二方形螺母2-9、第三方形螺母2-10、第一铆钉2-11、H3搭接片2-12、HP搭接片2-13、支撑杆2-14和第四弹簧2-15;所述下壳体2-1置于上端盖1-1内,所述下壳体2-1为上方开口的圆筒体,在圆筒体底面中心向下延伸形成凸出部2-1-1,在凸出部2-1-1中心设有圆形凹槽2-1-2,在圆形凹槽2-1-2的下方设有一垂直方向设置的矩形限位槽2-1-3,在圆筒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2-1-4和第二凸台2-1-5,第一凸台2-1-4上分别垂直安装有第一接线柱2-5和第二接线柱2-6,在第二凸台2-1-5上分别垂直安装有第三接线柱2-7和第一铆钉2-11,倒“几”字型的双耳垫片2-2上设有2个圆形通孔,2个圆形通孔分别套装在第一接线柱2-5和第一铆钉2-11上,将双耳垫片2-2安装在第一凸台2-1-4和第二凸台2-1-5上方,在双耳垫片2-2上方安装有压紧片2-4,在第一接线柱2-5上采用第一方形螺母2-8拧紧固定,第一铆钉2-11将双耳垫片2-2和压紧片2-4铆接牢固,在第二接线柱2-6上安装有H3搭接片2-12并采用第二方形螺母2-9拧紧固定,第三接线柱2-7上安装有HP搭接片2-13并采用第三方形螺母2-10拧紧固定,H3搭接片2-12与HP搭接片2-13之间具有空隙,接触片2-3的尾端安装在压紧片2-4与倒“几”字型双耳垫片2-2的凹槽之间;支撑杆2-14的下端置于矩形限位槽中,支撑杆2-14的上端穿出压紧片2-4并被压紧片2-4卡住,压紧片2-4下方的支撑杆2-14外周套装有第四弹簧2-15,接触片2-3的尾端与支撑杆2-14固定,支撑杆2-14随着第四弹簧2-15的往复运动在矩形限位槽内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接触片2-3的前端在H3搭接片和HP搭接片之间上下运动,实现接触片2-3的的前端与H3搭接片接触或HP搭接片接触。
参照图8,所述压紧片2-4包括T型压紧片本体2-4-1,压紧片本体2-4-1的尾端中间部分设有垂直向下的弯折体2-4-2,弯折体2-4-2的底端设有凸块2-4-3,压紧片本体2-4-1的前端设有用于支撑杆2-14顶端穿出的内周带有圆角的方形通孔2-4-4;
参照图9,所述支撑杆2-14整体为矩形板状,在矩形板的上方两侧分别设有凸起2-14-1,在两个凸起2-14-1之间的矩形板上设有矩形开口2-14-2,在矩形开口2-14-2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具有圆角的方形凹槽2-14-3;
支撑杆2-14顶端穿出压紧片2-4的方形通孔2-4-4,压紧片2-4置于两个凸起2-14-1的上方,第四弹簧2-15套装在两个凸起2-14-1下方的支撑杆2-14上并一同垂直置于下壳体2-1的圆形凹槽2-1-2中,并且支撑杆2-14的下端置于矩形限位槽2-1-3中,支撑杆2-14随着第四弹簧2-15的往复运动在矩形限位槽2-1-3内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参照图7,所述接触片2-3包括矩形框体的接触片本体2-3-1,接触片本体的后端设有第一圆形通孔2-3-8,压紧片的凸块2-4-3置于圆形通孔2-3-8内限制接触片的移动,接触片本体2-3-1的尾端内侧中间位置向前方延伸形成“凸”字型连接片2-3-2,矩形框体的两侧长边对应位置弯折两次形成第一弯折部2-3-3和第二弯折部2-3-4,第一弯折部2-3-3为向前端下方倾斜的直线型,第二弯折部为“Λ”型,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通过平直段连接,接触片本体2-3-1的前端设有第二圆形通孔2-3-5,第二圆形通孔2-3-5中安装有第二铆钉2-3-6,并且在第二圆形通孔2-3-5前端接触片本体中间位置向前方延伸形成突出部2-3-7,保证接触片2-3在下壳体内不发生横向位移;第一弯折部2-3-3的最低点与圆筒体底面相抵,第一弯折部2-3-3的顶点与压紧片2-4的下表面相抵,“凸”字型连接片2-3-2的前端置于支撑杆矩形开口内的方形凹槽中,按钮1-2-1不施加压力时,第二弯折部2-3-4以及接触片本体2-3-1的前端向上方翘起,接触片本体2-3-1的前端置于H3搭接片2-12与HP搭接片2-13之间的空隙,且第二铆钉2-3-6与HP搭接片2-13下表面相接触,按钮1-2-1向下按动,支撑杆2-14连带接触片2-3本体的“凸”字型连接片2-3-2一同受力,支撑杆2-14在矩形限位槽2-1-3内垂直向下运动,“凸”字型连接片2-3-2受到向下的力带动第二弯折部2-3-4以及接触体本体的前端一同向下运动,接触片本体2-3-1前端的第二铆钉2-3-6与H3搭接片2-12脱离,当按压按钮1-2-1向下运动至最大行程时,这时支撑杆2-14的最顶端与压紧片2-4上的方形通孔2-4-4所在平面平行,此时,第二铆钉2-3-6与H3搭接片2-12上表面相接触,完成触点的切换。
在所述第一接线柱2-5、第二接线柱2-6、第三接线柱2-7分别与第一方形螺母2-8、第二方形螺母2-9、第三方形螺母2-10拧紧后,在第一接线柱2-5、第二接线柱2-6、第三接线柱2-7的螺杆尾部端面分别均匀铆四点防止螺母松动脱落。
参照图2,所述锁紧组件6包括全锁紧螺钉6-1、平垫圈6-2和弹性垫圈6-3,所述全锁紧螺钉6-1的螺纹端垂直安装在下端盖4内,并且与螺纹筒5的螺纹相配合将全锁紧螺钉6-1与螺纹筒5固定,平垫圈6-2和弹性垫圈6-3安装在下端盖4与全锁紧螺钉6-1之间。并在外部将全锁紧螺钉6-1用φ0.5不锈钢保险丝打保险。
参照图2,在所述上端盖1-1与动作组件2的下壳体2-1之间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7,在上端盖1-1与下端盖4之间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8。
所述接触片2-3采用不锈钢冷轧钢带07Cr17Ni7Al冲压并折弯制成。
参照图2,所述下端盖4底端还设有用于电缆穿入的通孔4-1。
弹簧用不锈钢冷轧钢带07Cr17Ni7Al导电性能良好、弹性好适合作为弹性件的材质,并且接触片2-3在折弯成型后做时效处理,使零件HV≥360,保证接触片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弹性,使之受力不易损坏变形。弹簧片折弯时采用圆弧过渡转角,避免硬角度折弯造成的零件断裂,即提高零件的成品率,又可以使开关切换状态时,接触片形变受力更加分散,不集中于折弯处一点,提高零件寿命,从而提升产品整体寿命。
衬套1-2-4是采用铅黄铜棒料机加而成的。
本实施例的行程开关属于发动机到位信号判断装置,在使用时与如图10所示的控制电缆组件(KZDL195系列控制电缆)的第一电缆9、第二电缆10、第三电缆11进行连接,插针1、2、3分别连接的第一电缆9、第二电缆10、第三电缆11自通孔4-1穿入下端盖,第一电缆9、第二电缆10、第三电缆11上的接线端子分别与第一接线柱2-5、第二接线柱2-6和第三接线柱2-7螺纹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行程开关的对应接线点如表1:
表1对应接线点
如上表所示,开关触点“O”为公共触点,“H3”为常开触点,“HP”为常闭触点,当按压本实用新型的行程开关按钮至最大行程时,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接通,电连接器插头上的插针“3”与“1”断开,插针“2”与“1”接通。当松开行程开关按钮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电连接器插头上的插针“2”与“1”断开,插针“3”与“1”接通。对于有可能发生误碰按钮的行为,当按钮受力移动少量行程时,由于按钮内设有第一弹簧,会中和一部分按钮受到的误按压力,使接触片不至于转换触点,当过分按动按钮的时候,按钮中的第一弹簧也会中和一部分力,可起到过行程保护作用,使产品不被破坏,所以不会对行程开关的性能造成影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行程开关包括上端盖组件、动作组件、固定柱、下端盖、螺纹筒、锁紧组件;上端盖组件包括上端盖、按钮组件,所述上端盖中心设有通孔,在通孔处滚压有按钮组件,在按钮组件两侧分别铆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置于上端盖内部腔体中,固定柱的上端内周设有内螺纹,用于和对接件进行连接,固定柱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按钮组件垂直安装在上端盖上;
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第二弹簧、第三弹簧、衬套、锁紧环、内齿垫片、不锈钢垫圈、橡胶平垫圈、密封垫圈和绝缘件;所述按钮包括按钮壳体、卡圈、滑块接触体、第一弹簧;所述按钮壳体内部空腔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端套装有滑块接触体,滑块接触体上端置于按钮壳体内部空腔中,滑块接触体下端外周加工成螺纹,将绝缘件通过螺纹旋入滑块接触体下端固定,起到按钮的绝缘作用,按钮壳体底端与滑块接触体之间安装有卡圈,按钮壳体底端边缘向内铆接,卡圈托住滑块接触体使其不能从按钮壳体中滑出;
按钮以垂直方向且绝缘件朝下置于衬套内部,所述衬套铆接在上端盖通孔中,衬套内装有同心设置的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套装在按钮外周,按钮壳体外周上端设有凹槽,内齿垫片卡装在凹槽中,内齿垫片的下表面与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顶端接触,在内齿垫片上方的按钮壳体外周套装有不锈钢垫圈,衬套的内周设有环形凸台,不锈钢垫圈置于环形凸台上方,不锈钢垫圈的上方依次设有橡胶平垫圈和密封垫圈,橡胶平垫圈和密封垫圈分别套装在按钮壳体外周,密封垫圈的上方设有锁紧环,锁紧环套装在按钮壳体外周并且以过盈方式与衬套压接在一起;
向下按动按钮时,按钮带动内齿垫片向下压缩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松开按钮时,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弹起,使按钮与内齿垫片恢复至原始位置;
所述动作组件安装在上端盖内部腔体中,按钮组件与动作组件配合实现触点通断状态切换;所述动作组件包括下壳体、双耳垫片、接触片、压紧片、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一方形螺母、第二方形螺母、第三方形螺母、第一铆钉、H3搭接片、HP搭接片、支撑杆和第四弹簧;所述下壳体置于上端盖内,所述下壳体为上方开口的圆筒体,在圆筒体底面中心向下延伸形成凸出部,在凸出部中心设有圆形凹槽,在圆形凹槽的下方设有一垂直方向设置的矩形限位槽,在圆筒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上分别垂直安装有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在第二凸台上分别垂直安装有第三接线柱和第一铆钉,倒“几”字型的双耳垫片上设有2个圆形通孔,2个圆形通孔分别套装在第一接线柱和第一铆钉上,将双耳垫片安装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方,在双耳垫片上方安装有压紧片,在第一接线柱上采用第一方形螺母拧紧固定,第一铆钉将双耳垫片和压紧片铆接牢固,在第二接线柱上安装有H3搭接片并采用第二方形螺母拧紧固定,第三接线柱上安装有HP搭接片并采用第三方形螺母拧紧固定,H3搭接片与HP搭接片之间具有空隙,接触片的尾端安装在压紧片与倒“几”字型双耳垫片的凹槽之间;支撑杆的下端置于矩形限位槽中,支撑杆的上端穿出压紧片并被压紧片卡住,压紧片下方的支撑杆外周套装有第四弹簧,接触片的尾端与支撑杆固定,支撑杆随着第四弹簧的往复运动在矩形限位槽内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接触片的前端在H3搭接片和HP搭接片之间上下运动,实现接触片的前端与H3搭接片接触或HP搭接片接触;
两个固定柱下端穿过动作组件并且与置于下端盖内的两个螺纹筒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将动作组件夹紧固定在上端盖组件和下端盖内,两个螺纹筒的下端分别通过锁紧组件与下端盖固定,将上端盖组件与下端盖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全锁紧螺钉、平垫圈和弹性垫圈,所述全锁紧螺钉的螺纹端垂直安装在下端盖内,并且与螺纹筒的螺纹相配合将全锁紧螺钉与螺纹筒固定,平垫圈和弹性垫圈安装在下端盖与全锁紧螺钉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端盖与动作组件的下壳体之间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在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安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采用不锈钢冷轧钢带07Cr17Ni7Al冲压并折弯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底端还设有用于电缆穿入的通孔。
CN201920757406.2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行程开关 Active CN209766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7406.2U CN209766292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行程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7406.2U CN209766292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行程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6292U true CN209766292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61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7406.2U Active CN209766292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行程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6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18152U (zh) 开关装置
CN210984642U (zh) 一种弹片复位式伸缩推杆组件
CN110148540B (zh) 一种行程开关
CN209729788U (zh) 一种行程开关的按钮组件
CN209766292U (zh) 一种行程开关
CN209895930U (zh) 一种行程开关的动作组件
CN204857487U (zh) 一种双触点微动开关装置
CN106128882B (zh) 断路器及其触指组件、触指、触指片
CN210223859U (zh) 一种搭桥式轻触开关
CN210535553U (zh) 一种按压行程可调的微动开关
CN208922952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109411276B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19833085U (zh) 柔性充电板及充电机构
CN212516944U (zh) 一种电触头
CN213340794U (zh) 一种自夹式弹片做成的插座
CN203026418U (zh) 新型轻触开关
CN214411580U (zh) 一种器具耦合器的组件改良型结构
CN211871495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电化学设备部件
CN210328262U (zh) 一种触摸按键pcb板的固定结构
CN219979390U (zh) 按压开关
CN204834553U (zh) 一种熔断器
CN210349638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微动开关
CN204216343U (zh) 插头连接器
CN217983167U (zh) 一种改进的微动开关
CN217641094U (zh) 适用于大电流的微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