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4935U - 电流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电流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4935U
CN209764935U CN201920251184.7U CN201920251184U CN209764935U CN 209764935 U CN209764935 U CN 209764935U CN 201920251184 U CN201920251184 U CN 201920251184U CN 209764935 U CN209764935 U CN 209764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current sensor
metal
connection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11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诚
顾彩霞
张巡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Alp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Alp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Alp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511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4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4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4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对具有不同形状的汇流条的逆变器的电流进行直接检测的电流传感器,具有:连接构件,用于与逆变器的汇流条电连接;电流检测构件,对上述汇流条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以及壳体构件,能够安装上述连接构件以及上述电流检测构件,上述电流传感器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构件具有能够与第一汇流条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能够与第二汇流条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上述第二汇流条具有与上述第一汇流条不同的形状。

Description

电流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逆变器的多个汇流条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动汽车的驱动部分的主要部件之一,逆变器用于控制汽车主电机以便为汽车提供动力。逆变器中的核心功率器件可以使用MOSFET (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IC(碳化硅)晶体管等的功率半导体器件。
逆变器的输出端子是从逆变器主体向外侧伸出的三个并列配置的汇流条,不同种类或型号的逆变器所具有的汇流条的形状不同。以IGBT式逆变器为例,存在两种型号的逆变器,一种逆变器具有长汇流条,另外一种逆变器具有短汇流条。
以往,对于具有不同形状的汇流条的逆变器,分别采用不同的电流传感器来进行检测汇流条中的电流。以采用霍尔式的电流传感器对两种IGBT 式逆变器进行电流检测的情况为例,在使用具有长汇流条的IGBT式逆变器与电动机(马达)等连接时,先使长汇流条穿过电流传感器的汇流条插通孔,然后将长汇流条与电动机电连接。在使用具有短汇流条的IGBT式逆变器与电动机等连接时,需要先使用延长汇流条与短汇流条连接,然后使延长汇流条穿过电流传感器的汇流条插通孔,再将延长汇流条与电动机电连接。
现有的电流传感器无法直接对短汇流条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需要追加使用延长汇流条,由此使得逆变器与电流传感器以及电动机之间的连接变得复杂。而且,在延长汇流条的形状与长汇流条的形状不一致时,为了分别与延长汇流条或长汇流条的形状相适应,需要分别使用不同的电流传感器来进行检测,因此电流传感器的兼用性差。
此外,在使用了延长汇流条的情况下,电流传感器被固定在与IGBT 式逆变器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的位置,发生振动时,与电流传感器和IGBT 式逆变器接近设置的情况相比,因振动而对延长汇流条的施加的应力变大,装置整体的耐振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兼用于具有不同形状的汇流条的逆变器的电流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流传感器,具有:连接构件,用于与逆变器的汇流条电连接;电流检测构件,对上述汇流条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以及壳体构件,能够安装上述连接构件以及上述电流检测构件,上述电流传感器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构件具有能够与第一汇流条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能够与第二汇流条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上述第二汇流条具有与上述第一汇流条不同的形状。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通过分别设置与第一汇流条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二汇流条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能够选择性地与具有不同形状的汇流条的逆变器直接连接并进行电流检测,不需要使用延长汇流条,具有良好的兼用性和耐振性。
在上述电流传感器中,上述连接构件具有绝缘部以及金属部,上述金属部嵌件成型于上述绝缘部中,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由从上述绝缘部露出的上述金属部构成。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由于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露出于上述绝缘部,与以往的具有汇流条插通孔的霍尔式的电流传感器相比,电流传感器与汇流条之间的连接变得更简单。
在上述电流传感器中,从上述绝缘部露出的上述金属部上设置有用于将上述汇流条与上述金属部一体固定的贯通孔,在上述壳体构件的与上述贯通孔的下方对应的部分上设置有螺母。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通过螺栓和螺母的连接结构将汇流条和金属部一体固定,确保了电流传感器与汇流条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耐振性。
在上述电流传感器中,上述第一汇流条的长度比上述第二汇流条的长度短。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同一电流传感器能够被兼用于具有长汇流条的逆变器或具有短汇流条的逆变器。
在上述电流传感器中,上述金属部设置有多个,各个上述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汇流条的延伸方向交叉,各个上述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分别露出于上述绝缘部而构成上述第一连接部,各个上述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分别露出于上述绝缘部而构成上述第二连接部。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由于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与汇流条的延伸方向交叉,减小了电流传感器在汇流条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实现了电流传感器的小型化。
在上述电流传感器中,各个上述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汇流条的延伸方向正交,各个上述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与不正交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电流传感器的小型化。
在上述电流传感器中,还具有:第一收纳部,用于在上述第一连接部的上方收纳上述第一汇流条;以及第二收纳部,用于在上述第二连接部的上方收纳上述第二汇流条。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通过设置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使得在将逆变器与电流传感器装配的过程中更容易确定汇流条在电流传感器上的装配位置。
在上述电流传感器中,上述第一收纳部具有与上述第一汇流条对应的形状,上述第二收纳部具有与上述第二汇流条对应的形状。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使得不同的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不同形状的汇流条(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之间的对应关系变得明显,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电流传感器中,上述第一收纳部具有对上述第一汇流条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的第一壁部,上述第二收纳部具有对上述第二汇流条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的第二壁部。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第一壁部能够引导第一汇流条的装配方向,并且能够确定第一汇流条在宽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第二壁部能够引导第二汇流条的装配方向,并且能够确定第二汇流条在宽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
在上述电流传感器中,上述第一收纳部还具有对上述第一汇流条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的第三壁部。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通过第三壁部规定的第一收纳部的长度与第一汇流条的长度大致一致,且第一收纳部的长度小于第二收纳部的长度,由此,不仅确定了汇流条在长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而且使得不同的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不同形状的汇流条(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明显,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电流传感器中,在上述第一连接部与上述第一汇流条电连接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连接部与电动机电连接,在上述第二连接部与上述第二汇流条电连接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连接部与电动机电连接。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方与逆变器的汇流条连接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方能够被用于与电动机电连接。换言之,上述电流传感器中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除了能够被用于与逆变器电连接之外,还能够被用于与电动机电连接,从而在实现了兼用性的同时没有额外增加连接部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与第一逆变器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与第二逆变器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电流传感器中的壳体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电流传感器中的壳体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电流传感器中的电流检测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电流传感器中的连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电流传感器中的连接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文字说明:
100电流传感器;101第一侧壁;102第二侧壁;110壳体构件; 111主体部;112螺母;113下隔磁件;120电流检测构件;130连接构件;131第一连接部;132第二连接部;133绝缘部;134金属部;135上隔磁件;136第一贯通孔;137第二贯通孔;138输出端子口;140螺丝;150第一逆变器;151第一汇流条;160第二逆变器;161第二汇流条;170第一收纳部;171第二收纳部;172第一壁部;173第二壁部;174第三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流传感器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 对电流传感器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附图中,使用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来对各部分的配置以及构成进行说明。将X1-X2方向作为电流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将Y1-Y2方向作为电流传感器的宽度方向,将Z1-Z2方向作为电流传感器的高度方向来进行说明。有时还将Z1方向作为上方、将Z2方向作为下方来进行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00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00的俯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流传感器100的外形是大致长方体状,俯视状态下的外轮廓是细长的矩形形状。
如图3所示,电流传感器100从下至上依次具有壳体构件110、与作为被检测对象的逆变器的汇流条(未图示)电连接的电流检测构件120以及能够与逆变器的汇流条(未图示)电连接并且对逆变器的汇流条(未图示) 进行固定的连接构件130。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电流检测构件120以及连接构件130被安装于该壳体构件110上。而且,壳体构件110、电流检测构件120以及连接构件130是通过6个螺丝140被组装在一起的。
如图1和图3所示,壳体构件110也是电流传感器100的下壳体,从下方包围电流检测构件120,连接构件130也是电流传感器100的上壳体,从上方包围电流检测构件120。
如图1所示,连接构件130具有用于与第一汇流条151(参照图4)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1以及用于与第二汇流条161(参照图5)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32。三个第一连接部131和三个第二连接部132在X1-X2方向上交替排列。关于连接构件130的详细结构后面将参照图9和图10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00与具有第一汇流条151的第一逆变器150连接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传感器100与具有第二汇流条161的第二逆变器160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第一逆变器150和第二逆变器160是两种外形不同的逆变器,第一汇流条151和第二汇流条161具有不同的形状。具体而言,第一汇流条151 的长度比第二汇流条161的长度短。这里,第一汇流条151的长度和第二汇流条161的长度都是指沿Y1-Y2方向延伸的长度。
此外,在图4中,电流传感器100的Y2方向上的第一侧壁101与第一逆变器150相对,在图5中,电流传感器100的Y1方向上的第二侧壁 102与第二逆变器160相对。换言之,图5中的电流传感器100是将图4 中的电流传感器100沿着XY平面旋转了180度后的状态。
图4中示出了电流传感器100的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一汇流条151电连接的情况,第一汇流条151被层叠于第一连接部131上。在该情况下,第二连接部132用于与电动机(例如电动汽车的马达)电连接。更具体地讲,电动机的连接端子(未图示)从电流传感器100的第二侧壁102一侧伸入第二连接部132中并与电流传感器100电连接。
图5中示出了电流传感器100的第二连接部132与第二汇流条161电连接的情况,第二汇流条161被层叠于第二连接部132上。在该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31用于与未示出的电动机电连接。更具体地讲,电动机的连接端子(未图示)从电流传感器100的第一侧壁101一侧伸入第二连接部 132中并与电流传感器100电连接。
下面,参照图6和图7,对电流传感器100中的壳体构件11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壳体构件110的立体图。图7是壳体构件11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7所示,壳体构件110包括主体部111以及嵌入于主体部111中的多个螺母112和多个下隔磁件113。主体部111由例如PPS塑料等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螺母112沿着X1-X2方向排列有6个,是相同尺寸的金属材料的六角螺母。多个下隔磁件113沿着X1-X2方向排列有3个,由例如硅素钢等能够隔磁的材料形成为方形薄板状。
如图6所示,主体部111、多个螺母112和多个下隔磁件113例如以嵌件成型的方式被一体成型。多个螺母112的至少上表面露出于主体部111,其中,位于X1方向的端部的螺母112和位于X2方向的端部的螺母112仅上表面露出于主体部111,其余的四个螺母112的上表面和该上表面附近的一部分露出于主体部111。此外,多个下隔磁件113被完全埋入主体部111 中。
接着,参照图8,对电流传感器100中的电流检测构件12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8是电流检测构件120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电流检测构件120 包括电路板主体121、检测元件122以及输出端子123。
电路板主体121例如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CB)。3个检测元件122沿着X1-X2方向隔开一定距离地设置在电路板主体121上,通过对电流传感器100中的电流周围的磁场进行检测来检测电流的大小。输出端子123用于向逆变器输出由各个检测元件122检测到的电流值。
接着,参照图9和图10,对电流传感器100中的连接构件13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连接构件130的立体图。图10是连接构件13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0所示,连接构件130包括绝缘部133、金属部134以及上隔磁件135。绝缘部133由例如PPS塑料等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金属部134 沿着X1-X2方向排列有三个,各个金属部134互相独立,分别由大致矩形的金属板构成。各金属部134由例如无氧铜等的金属构成。上隔磁件135 沿着X1-X2方向排列有3个,由例如硅素钢等能够隔磁的材料形成为方形薄板状。
图9示出了绝缘部133、金属部134以及上隔磁件135例如以嵌件成型的方式被一体成型后的状态。连接构件130中的第一连接部131以及第二连接部132由从绝缘部133露出的金属部134构成。上隔磁件135被完全埋入绝缘部133中。
从绝缘部133露出的金属部134(即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 上设置有用于将汇流条与金属部134一体固定的贯通孔。具体而言,在第一连接部131上设置有能够将第一汇流条151与金属部134一体固定的第一贯通孔136。在第二连接部132上设置有能够将第二汇流条161与金属部 134一体固定的第二贯通孔137。
此外,壳体构件110所具有的6个螺母112位于与第一贯通孔136和第二贯通孔137的下方分别对应的位置。虽然图4和图5中未示出,可以通过螺栓与螺母112的螺合来实现电连接。以图4中的第一连接部131为例,可以使螺栓(未图示)依次穿过第一汇流条151上的贯通孔和连接构件130上的第一贯通孔136并与螺母112螺合,由此将第一汇流条151与第一连接部131电连接。
此外,如图10所示,各金属部134的长度方向(X1-X2方向)与逆变器的汇流条的延伸方向正交,而且各个金属部134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图9中的第一连接部131是各个金属部134的X2方向上的一端分别露出于绝缘部133而构成的,图9中的第二连接部132是各个金属部134 的X1方向上的一端分别露出于绝缘部133而构成的。
此外,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绝缘部133的靠近Y1一侧还形成有供电流检测构件120的输出端子123露出的输出端子口138。
下面,参照图4和图5,对电流传感器100所具有的第一收纳部170 以及第二收纳部171进行说明。
第一收纳部170用于在第一连接部131的上方收纳第一汇流条151。第二收纳部171用于在第二连接部132的上方收纳第二汇流条161。第一收纳部170具有与第一汇流条151对应的形状,第二收纳部171具有与第二汇流条161对应的形状。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收纳部170具有对第一汇流条151的宽度方向(X1-X2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的第一壁部172(参照图4),第二收纳部171具有对第二汇流条161的宽度方向(X1-X2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的第二壁部173(参照图5)。此外,第一收纳部170还具有对第一汇流条151的长度方向(Y1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的第三壁部174(参照图4)。
如图4所示,第一壁部172由连接构件130的绝缘部133的一部分构成。第一壁部172沿着Y1-Y2的方向延伸。靠近X2一侧的第一收纳部170 的第一壁部172仅在X1方向上限定了第一汇流条151的位置。此外,其余的两个第一收纳部170的第一壁部172除了在X1方向上限定了第一汇流条 151的位置之外,在X2方向上也限定了第一汇流条151的位置。
换言之,靠近X2一侧的第一收纳部170的第一壁部172仅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限定了第一汇流条151的位置,其余的两个第一收纳部170的第一壁部172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限定了第一汇流条151的位置。
此外,靠近X2一侧的第一收纳部170的第三壁部174由壳体构件110 的主体部111的一部分构成,沿着X1-X2方向延伸,在Y1方向上限定了第一汇流条151的位置。此外,其余的两个第一收纳部170的第三壁部174 由连接构件130的绝缘部133的一部分构成,在Y1方向上限定了第一汇流条151的位置。
如图5所示,第二壁部173由连接构件130的绝缘部133的一部分构成。第二壁部173沿着Y1-Y2的方向延伸。靠近X1一侧的第二收纳部171 的第二壁部173仅在X2方向上限定了第二汇流条161的位置。此外,其余的两个第二收纳部171的第二壁部173除了在X2方向上限定了第二汇流条 161的位置之外,在X1方向上也限定了第一汇流条151的位置。
换言之,靠近X1一侧的第二收纳部171的第二壁部173仅从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限定了第二汇流条161的位置,其余的两个第二收纳部171的第二壁部173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限定了第二汇流条161的位置。
下面,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100,通过分别设置与第一汇流条151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1和与第二汇流条161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32,能够选择性地具有不同形状的汇流条的逆变器直接连接并进行电流检测,不需要使用延长汇流条,具有良好的兼用性和耐振性。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100,由于第一连接部131以及第二连接部132 露出于绝缘部130,与以往的具有汇流条插通孔的霍尔式的电流传感器相比,电流传感器100与第一汇流条151或第二汇流条161之间的连接变得更简单。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100,通过螺栓和螺母112的连接结构将第一汇流条151或第二汇流条161与金属部134一体固定,确保了电流传感器100 与第一汇流条151或第二汇流条161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耐振性。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100,同一电流传感器100能够被兼用于具有短汇流条的第一逆变器150或具有长汇流条的第二逆变器160。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100,由于金属部13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汇流条 151和第二汇流条161的延伸方向正交,减小了电流传感器100在第一汇流条151和第二汇流条161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实现了电流传感器100的小型化。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100,通过设置第一收纳部171和第二收纳部172,使得在将逆变器与电流传感器100装配的过程中更容易确定第一汇流条 151或第二汇流条161在电流传感器100上的装配位置。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100,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第一收纳部171和第二收纳部172,使得不同的连接部(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与不同形状的汇流条(第一汇流条151和第二汇流条161)之间的对应关系变得明显,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100,第一壁部173能够引导第一汇流条151的装配方向,并且能够确定第一汇流条151在宽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第二壁部174能够引导第二汇流条161的装配方向,并且能够确定第二汇流条161 在宽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100,通过第三壁部175规定的第一收纳部171 的长度与第一汇流条151的长度大致一致,且第一收纳部171的长度小于第二收纳部172的长度,由此,不仅确定了第一汇流条151在长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而且使得不同的连接部(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 与不同形状的汇流条(第一汇流条151和第二汇流条161)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明显,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根据上述电流传感器100,在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中的一方与逆变器的汇流条连接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中的另一方能够被用于与电动机电连接。换言之,上述电流传感器100中的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除了能够被用于与逆变器电连接之外,还能够被用于与电动机电连接,从而在实现了兼用性的同时没有额外增加连接
部的数量。
(其他变形例)
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仅仅是一个优选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适当地进行构成要素的追加、删除、设计变更,对各实施方式的特征进行适当地组合,只要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例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汇流条151和第二汇流条161的形状仅仅是一个例子,汇流条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汇流条的前端也可以是半圆形等的形状,第一汇流条151与第二汇流条161之间的区别也可以是长度相同但宽度不同。另外,各个汇流条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是一定的,可以根据需要来变更。
相应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构件130的绝缘部133以及金属部134 的形状也不仅限与此,可以根据逆变器的汇流条的形状而进行适当的变更。
此外,金属部134的长度方向不仅限于与第一汇流条151和第二汇流条161的延伸方向正交,只要金属部13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汇流条151和第二汇流条161的延伸方向以一定角度交叉(例如以45度的角度交叉),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电流传感器100在第一汇流条151和第二汇流条 161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电流传感器100的小型化。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第一收纳部170和第二收纳部171的目的在于使得在将逆变器与电流传感器100装配的过程中更容易确定第一汇流条151或第二汇流条161在电流传感器100上的装配位置。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省略第一收纳部170和第二收纳部171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此外,各个收纳部具有与汇流条对应的形状即可,第一收纳部170和第二收纳部171的形状随着汇流条的不同也可以变化。
另外,图4中的三个第三壁部174中,靠近X2一侧的第三壁部174 由壳体构件110的主体部111的一部分构成,其余两个第三壁部174由连接构件130的绝缘部133的一部分构成。当然三个第三壁部174全部由连接构件130的绝缘部133的一部分构成也可以。

Claims (11)

1.一种电流传感器,具有:连接构件,用于与逆变器的汇流条电连接;电流检测构件,对上述汇流条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以及壳体构件,能够安装上述连接构件以及上述电流检测构件,上述电流传感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构件具有能够与第一汇流条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能够与第二汇流条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上述第二汇流条具有与上述第一汇流条不同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构件具有绝缘部以及金属部,上述金属部嵌件成型于上述绝缘部中,
上述第一连接部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由从上述绝缘部露出的上述金属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绝缘部露出的上述金属部上设置有用于将上述汇流条与上述金属部一体固定的贯通孔,
在上述壳体构件的与上述贯通孔的下方对应的部分上设置有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汇流条的长度比上述第二汇流条的长度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部设置有多个,
各个上述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汇流条的延伸方向交叉,
各个上述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分别露出于上述绝缘部而构成上述第一连接部,
各个上述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分别露出于上述绝缘部而构成上述第二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各个上述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汇流条的延伸方向正交,
各个上述金属部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流传感器还具有:
第一收纳部,用于在上述第一连接部的上方收纳上述第一汇流条;以及
第二收纳部,用于在上述第二连接部的上方收纳上述第二汇流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收纳部具有与上述第一汇流条对应的形状,
上述第二收纳部具有与上述第二汇流条对应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收纳部具有对上述第一汇流条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的第一壁部,
上述第二收纳部具有对上述第二汇流条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的第二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收纳部还具有对上述第一汇流条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的第三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连接部与上述第一汇流条电连接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连接部与电动机电连接,在上述第二连接部与上述第二汇流条电连接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连接部与电动机电连接。
CN201920251184.7U 2019-02-28 2019-02-28 电流传感器 Active CN209764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1184.7U CN209764935U (zh) 2019-02-28 2019-02-28 电流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1184.7U CN209764935U (zh) 2019-02-28 2019-02-28 电流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4935U true CN209764935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3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1184.7U Active CN209764935U (zh) 2019-02-28 2019-02-28 电流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4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43250B2 (en) Compact bus bar assembly, switching device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9431776B2 (en) Connector
JP4708487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用中継接続部材
US20070002594A1 (en) Capacitor mounting type inverter unit
CN108370197B (zh) 电路板、非驱动端罩、电动机套件和电动机
RU2009121514A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CN102790043B (zh) 功率半导体
EP3393223B1 (en) Noise filter and noise reduction unit
EP2963428A1 (en) Current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ntaining same
US9318821B2 (en) Multipolar connector
US9472938B2 (en) Busbar coupling device assembly
CN109075308B (zh) 连接模块
CN112816755B (zh) 电子部件的固定结构和电流检测装置
CN110277278B (zh) 插座
JP2017026392A (ja) スイッチボックス及び過電流防止方法
CN103134973A (zh) 电流检测装置
CN109152316B (zh) 噪声滤波器和降噪单元
JP2016100943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7223210B (zh) 用于集成式地测量在混合模块的高压接触装置内的电流的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混合模块
CN209764935U (zh) 电流传感器
US20170370968A1 (en) Current sensor
CN109148103B (zh) 降噪单元
US11120960B2 (en) Modular contactor arrangement
JP6954816B2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ユニット及び半導体装置
CN101454944B (zh) 带有端子盒的电路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