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4571U - 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4571U
CN209764571U CN201920493397.0U CN201920493397U CN209764571U CN 209764571 U CN209764571 U CN 209764571U CN 201920493397 U CN201920493397 U CN 201920493397U CN 209764571 U CN209764571 U CN 209764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new material
threaded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33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香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uiho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Huiho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Huiho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Huiho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33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4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4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45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U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内壁的左侧面与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一驱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从动装置啮合,所述从动装置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装置的相对端固定连接。该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螺纹柱、滑杆、第一挤压板、转轴、第二螺纹柱、第二螺纹筒和第二挤压板的共同作用,且在对产品进行夹持的时候,夹持牢固且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夹持,从而对新材料产品的检测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和弹性等机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电、光、声、磁、热等功能和物理效应,近几年,世界上研究和发展的新材料主要有新金属材料,精细陶瓷和光纤等等。
在使用新材料制成产品之后,为了保证新材料的品质,产品加工成型后,必须经过一系列检测,拉伸性能是检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新材料的拉伸性能包括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长时间保持拉伸状态时弹力变化等,但是现有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对新材料夹持的效果不太好,夹持力有限且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夹紧状态,会对检测的结果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解决了但是现有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对新材料夹持的效果不太好,夹持力有限且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夹紧状态,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U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内壁的左侧面与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一驱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从动装置啮合,所述从动装置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装置的相对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滑动装置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杆的相对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挤压板相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挤压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凸块。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面与气缸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右端与第一滑槽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与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块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板,且两个第二挤压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凸块,且两个第二凸块的相对面均卡接有调节装置,且背面调节装置背面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正面的一端与支撑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U型板的右侧面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U型板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表面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机机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装置啮合。
优选的,所述从动装置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内表面与第一螺纹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筒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柱,且两个第一螺纹柱的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动装置的相对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杆,所述滑杆背面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柱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卡接在壳体的正面,所述滑杆正面的一端与连接杆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滑套内部的形状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螺纹筒卡接在第二滑块的正面,所述第二螺纹筒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背面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正面的一端与背面第二螺纹柱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卡接在支撑板的背面,所述转轴背面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三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机身的下表面与第二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螺纹柱、滑杆、第一挤压板、转轴、第二螺纹柱、第二螺纹筒和第二挤压板的共同作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第一螺纹筒转动,使得两个第一螺纹柱相互接近,使得两个第一挤压板与产品紧紧搭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二螺纹柱转动,使得两个第二螺纹筒相互接近,使得两个第二滑块相互接近,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挤压板相互接近,使得两个第二挤压板与产品紧紧搭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该装置,且在对产品进行夹持的时候,夹持牢固且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夹持,从而对新材料产品的检测更加准确。
2、该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气缸、第一滑块、支撑板和第二挤压板,使得气缸缩短长度,使得第一滑块向右运动,第一滑块带动支撑板向右运动,使得第二挤压板向右运动,方便工作人员检测产品的拉伸性能,有利于测量的进行且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3、该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刻度尺,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对拉伸长度的读取,方便了检测的进行,同时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且不需要其他设备进行辅助检测。
4、该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柱和第一螺纹筒,且第一螺纹柱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螺纹柱的螺纹方向相反,实现了两个第一挤压板相互接近和相互远离的运动,且通过设置滑套,滑杆的形状为矩形,使得滑杆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了连接杆的转动。
5、该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能够适用于多个形状新材料产品的检测,且通过设置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能够增大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与产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对产品的夹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 U型板、3电源、4第一开关、5第二开关、6第三开关、7刻度尺、8壳体、9第一驱动装置、91第一支撑架、92第一电机、93主动齿轮、10从动装置、101从动齿轮、102第一螺纹筒、103第一螺纹柱、11滑动装置、111滑杆、112滑套、12固定块、13连接杆、14第一挤压板、15第一凸块、16第一滑槽、17气缸、18第一滑块、19支撑板、20第二滑槽、21第二滑块、22调节装置、221第二螺纹筒、222第二螺纹柱、23第二驱动装置、231转轴、232轴承、233第二电机、24第二支撑架、25第二挤压板、26第二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与U型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U型板2内壁的左侧面与壳体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壳体8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一驱动装置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9包括第一支撑架91,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91,避免了第一电机92机身的转动,使得第一电机92输出轴的转动更加稳定,第一支撑架91的上表面与壳体8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架91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机92机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机92,第一电机92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93转动,主动齿轮93带动从动齿轮101转动,从动齿轮101带动第一螺纹筒102转动,使得两个第一螺纹柱103相互接近,使得两个第一挤压板14与产品紧紧搭接,能够实现对新材料产品的夹持,第一电机9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开关4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机9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93,主动齿轮93与从动装置10啮合,第一驱动装置9与从动装置10啮合,从动装置10包括从动齿轮101,通过设置主动齿轮93和从动齿轮101,连接了第一电机92输出轴和第一螺纹筒102之间的传动,实现了第一螺纹筒102的转动,从动齿轮101与主动齿轮93啮合,从动齿轮101的内表面与第一螺纹筒1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螺纹筒10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柱103,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柱103和第一螺纹筒102,且第一螺纹柱10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螺纹柱103的螺纹方向相反,实现了两个第一挤压板14相互接近和相互远离的运动,且两个第一螺纹柱103的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动装置11的相对端固定连接,从动装置10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装置11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滑动装置11包括滑杆111,滑杆111背面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柱103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滑杆111的表面套接有滑套112,通过设置滑套112,滑杆111的形状为矩形,滑套112内部的形状为矩形,使得滑杆111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了连接杆13的转动,滑套112卡接在壳体8的正面,滑杆111正面的一端与连接杆13的背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滑动装置11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杆13的相对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挤压板14相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挤压板14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凸块15,通过设置第一挤压板14和第一凸块15,能够提高对产品的夹持效果。
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6,通过设置第一滑槽16,使得第一滑块18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了支撑板19的倾斜,第一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8,第一滑块18的右侧面与气缸17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气缸17,气缸1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二开关5的输出端电连接,且方便工作人员检测产品的拉伸性能,有利于测量的进行且提高了测量的效率,气缸17的右端与第一滑槽16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8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支撑板1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0,通过设置第二滑槽20,第二滑槽20为T形滑槽,使得第二滑块21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了第二挤压板25的倾斜,第二滑槽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21,第二滑块21的上表面与固定块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块12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板25,且两个第二挤压板25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凸块26,通过设置第二挤压板25和第二凸块26,能够提高对产品的夹持效果,且两个第二凸块26的相对面均卡接有调节装置22,调节装置22包括第二螺纹筒221,第二螺纹筒221卡接在第二滑块21的正面,第二螺纹筒22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222,通过设置第二螺纹柱222和第二螺纹筒221,第二螺纹柱222在第二螺纹筒221内转动,且两个第二螺纹柱222的螺纹方向相反,实现了第二螺纹筒221的左右运动,第二螺纹柱222背面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23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背面调节装置22背面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23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23包括转轴231,转轴231正面的一端与背面第二螺纹柱222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231的表面套接有轴承232,通过设置轴承232,使得转轴231的转动更加稳定,实现了第二螺纹柱222的稳定转动,轴承232卡接在支撑板19的背面,转轴231背面的一端与第二电机23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3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三开关6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机233机身的下表面与第二支撑架24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架24,避免了第二电机233机身的转动,使得第二电机233输出轴的转动更加稳定,第二驱动装置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24,第二支撑架24正面的一端与支撑板19的背面固定连接。
U型板2的右侧面设置有电源3,电源3的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4、第二开关5和第三开关6,通过设置第一开关4、第二开关5和第三开关6,使得工作人员对用电设备工作状态的操控更加方便,电源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4、第二开关5和第三开关6的输入端电连接,U型板2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刻度尺7,通过设置刻度尺7,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对拉伸长度的读取,方便了检测的进行,同时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且不需要其他设备进行辅助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首先工作人员控制第二开关5,使得气缸17带动第一滑块18做左右运动,第一滑块18带动支撑板19做左右运动,使得第二挤压板25做左右运动,当运动到合适位置的时候,工作人员控制第二开关5,使得气缸17停止工作,然后工作人员把需要检测的产品放在两个第一挤压板14和两个第二挤压板25之间;
S2、然后工作人员控制第一开关4,使得第一电机92的输出轴转动,第一电机92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93转动,主动齿轮93带动从动齿轮101转动,从动齿轮101带动第一螺纹筒102转动,使得两个第一螺纹柱103相互接近,直到两个第一挤压板14与产品紧紧搭接,然后工作人员控制第一开关4,使得第一电机92的输出轴停止转动,然后工作人员控制第三开关6,使得第二电机233的输出轴转动,第二电机233的输出轴带动转轴231转动,转轴231带动第二螺纹柱222转动,使得两个第二螺纹筒221相互接近,使得两个第二滑块21相互接近,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挤压板25相互接近,直到两个第二挤压板25与产品紧紧搭接,工作人员控制第三开关6,使得第二电机233的输出轴停止转动;
S3、然后工作人员控制第二开关5,使得气缸17带动第一滑块18向右运动,当检测完成后工作人员控制第二开关5,使得气缸17停止工作。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U型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2)内壁的左侧面与壳体(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8)内壁的上表面与第一驱动装置(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9)与从动装置(10)啮合,所述从动装置(10)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装置(11)的相对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滑动装置(11)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杆(13)的相对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挤压板(14)相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挤压板(14)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凸块(15);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6),所述第一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8),所述第一滑块(18)的右侧面与气缸(1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7)的右端与第一滑槽(16)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8)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1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0),所述第二滑槽(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21),所述第二滑块(21)的上表面与固定块(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块(12)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板(25),且两个第二挤压板(25)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凸块(26),且两个第二凸块(26)的相对面均卡接有调节装置(22),且背面调节装置(22)背面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23)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24),所述第二支撑架(24)正面的一端与支撑板(19)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U型板(2)的右侧面设置有电源(3),所述电源(3)的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4)、第二开关(5)和第三开关(6),所述电源(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4)、第二开关(5)和第三开关(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U型板(2)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刻度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9)包括第一支撑架(91),所述第一支撑架(91)的上表面与壳体(8)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91)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机(92)机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开关(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93),所述主动齿轮(93)与从动装置(10)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装置(10)包括从动齿轮(101),所述从动齿轮(101)与主动齿轮(93)啮合,所述从动齿轮(101)的内表面与第一螺纹筒(1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筒(10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柱(103),且两个第一螺纹柱(103)的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动装置(11)的相对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11)包括滑杆(111),所述滑杆(111)背面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柱(103)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11)的表面套接有滑套(112),所述滑套(112)卡接在壳体(8)的正面,所述滑杆(111)正面的一端与连接杆(13)的背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11)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滑套(112)内部的形状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2)包括第二螺纹筒(221),所述第二螺纹筒(221)卡接在第二滑块(21)的正面,所述第二螺纹筒(22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222),所述第二螺纹柱(222)背面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23)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3)包括转轴(231),所述转轴(231)正面的一端与背面第二螺纹柱(222)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31)的表面套接有轴承(232),所述轴承(232)卡接在支撑板(19)的背面,所述转轴(231)背面的一端与第二电机(23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3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三开关(6)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33)机身的下表面与第二支撑架(24)的顶端固定连接。
CN201920493397.0U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64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3397.0U CN209764571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3397.0U CN209764571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4571U true CN209764571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339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64571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45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4386A (zh) * 2020-08-03 2020-10-30 胡海洋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干燥设备
CN112924292A (zh) * 2021-03-12 2021-06-08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设备及使用该检测设备检测吸丝带和布带质量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4386A (zh) * 2020-08-03 2020-10-30 胡海洋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干燥设备
CN111854386B (zh) * 2020-08-03 2021-12-07 合肥源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干燥设备
CN112924292A (zh) * 2021-03-12 2021-06-08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设备及使用该检测设备检测吸丝带和布带质量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4571U (zh) 一种夹持效果好的新材料拉伸性能检测装置
CN206583709U (zh) 一种材料力学拉伸实验装置
CN209764595U (zh) 一种合成新材料用拉伸性检测装置
CN208506228U (zh) 一种用于led灯具检测台
CN212044808U (zh) 一种自动化工业机械手
CN103659248A (zh) 一种连接器智能单旋螺母拧紧机
CN210551214U (zh) 一种实用性强的三轴伺服开放式机械手
CN206725357U (zh) 一种电子拉力试验机
CN209909459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测绘仪
CN211122303U (zh) 用于钢筋拉伸试验机的防护装置
CN211905533U (zh) 一种单轴双向拉伸介电弹性体试验台
CN210026387U (zh) 一种自由调节板材宽度的调节设备
CN208735073U (zh) 一种耐磨性强的波纹管
CN210475109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建筑钢结构折弯设备
CN211292971U (zh) 一种锂电池检测用定位装置
CN210372665U (zh) 一种自动调节安防监控支架
CN209933755U (zh) 远红外磁电脉冲音乐治疗仪
CN217403967U (zh) 一种塑料制品韧性测试装置
CN210347314U (zh) 一种新材料用抗压性检测机构
CN215833131U (zh) 一种用于成品橡胶的拉力检测装置
CN218140562U (zh) 一种纺织机械皮辊压紧装置
CN211825398U (zh) 一种宣传册样品测试设备
CN215492839U (zh) 自动拉力计
CN213456714U (zh) 一种基于手机中板注塑边缘的毛刺检测设备
CN217637124U (zh) 一种建设工程施工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