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2553U -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2553U
CN209762553U CN201920369585.2U CN201920369585U CN209762553U CN 209762553 U CN209762553 U CN 209762553U CN 201920369585 U CN201920369585 U CN 201920369585U CN 209762553 U CN209762553 U CN 209762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rod
main cylinder
cylinder body
bearing
wheel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95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顺
郑启炳
张永命
刘松青
李伟干
江启双
陈慧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IANCHI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IANCHI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IANCHI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IANCHI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95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2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2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2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包括主筒体和支撑杆件。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公称内径处在500至800毫米的管道探测时,将待探测项目使用的传感器或摄像头安装在保持架上,爬行器放置在前端对主筒体起牵引作用,将支撑杆件向后侧摆动,使直支承杆压向后方,主筒体伸入管道后,松开支撑杆件,使所有的直支承杆、曲支承杆上的轴滚轮与与管道壁面相抵,而后在爬行器的牵引下,带动由支撑杆件支撑移动的主筒体向前侧移动,使得保持架上的传感器能够靠近或贴合于管道壁面,从而减少因管壁间距产生的探测误差;另外,支撑杆件在强力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向后侧压动,从而便于进入管道,能够适用于公称内径不同的管道。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管道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管道系统是城市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给排水、油气传输的主要载体,其中,油气传输管道均配置有电气监测装置,能够时刻的自检,而城市系统中的给排水管道通常为具有一定年代铺设的管道系统,并不具有一体的现代化检测装置,其维护及更新通常需要使用测绘仪器或探伤仪器进行测绘或查损。
目前给排水管道的探测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有线控制具有CCTV检测系统的爬行器对无水或少量水体的水平管道进行探测,第二种是通过QV检测仪对竖直管道进行探测,第三种是通过声呐装置对具有水体的管道进行探测,其中针对于水平给排水管道中公称内径处在500至800毫米的中型管线,其不便于工作人员进入,通常采用爬行器进行探测,而现有的爬行器上的CCTV摄像仪器或探测传感器是设置在爬行器的顶部或前端,与管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探测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容易产生误差,CCTV摄像仪器的摄影成像也较为不清晰,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与爬行器相辅相成的探测装置,使CCTV摄像仪器或探测传感器能与管壁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次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包括:
主筒体,其前端、后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上等距对称形成有十个第一转轴槽,所述第二轴承座上等距对称形成有十个与第一转轴槽形状相同的第二转轴槽,所述第一转轴槽、第二转轴槽的两对向侧壁之间均连接有转杆,所述主筒体的前端中部形成有水平延伸至其前端壁面外的长筒部,所述主筒体的尾端中部形成有水平延伸至其尾端壁面外的短筒部,所述主筒体的前端在长筒部的边沿上形成有十个与第一转轴槽位置对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形成有通孔,所述长筒部的前端侧壁还形成有呈环形的轴承接口;
支撑杆件,由直支承杆、曲支承杆、保持架构成,每一对相对应的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支撑杆件,所述直支承杆的内侧端嵌套在第一转轴槽的转杆上,其外侧端形成有第一轴承轮座,所述第一轴承轮座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平行于主筒体轴中心面的轴滚轮,所述直支承杆的外侧壁在轴滚轮的下方形成有轴孔凸起,所述轴孔凸起与连接杆的通孔之间连接有有强力弹簧;所述曲支承杆的内侧端嵌套在第二转轴槽的转杆上,其外侧端形成有第二轴承轮座,所述第二轴承轮座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平行于主筒体轴中心面的轴滚轮,所述保持架固定连接在第一轴承轮座、第二轴承轮座之间,其两端与第一轴承轮座、第二轴承轮座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轴承接口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爬行器,所述爬行器的尾部通过法兰盘与连接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保持架由长板架及分别衔接在长板架两端且方向相反的拐角板构成,所述拐角板的外侧端形成有连接座,保持架两端的连接座轴心线相重合,所述保持架两端的连接座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轴承轮座、第二轴承轮座上并与第一轴承轮座、第二轴承轮座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保持架的长板架上具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放置安装传感器,所述长板架的顶面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面,其弧面平行于主筒体的圆周壁面。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直支承杆通过第一转轴槽的转杆可以转杆为轴中心向前后方向旋转,所述曲支承杆通过第二转轴槽的转杆可以转杆为轴中心向前后方向旋转。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强力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件固定连接在轴孔凸起及连接杆的通孔上。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强力弹簧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所述直支承杆与主筒体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为向后侧倾斜95~100°,所述曲支承杆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对应设置为向后侧倾斜115~120°。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强力弹簧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所述直支承杆与主筒体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为95°,所述曲支承杆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对应设置为115°。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强力弹簧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所述直支承杆与主筒体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为97.5°,所述曲支承杆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对应设置为117.5°。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强力弹簧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所述直支承杆与主筒体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为100°,所述曲支承杆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对应设置为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主筒体前后两端的支撑杆件在强力弹簧的牵引作用下可向主筒体的前、后侧摆动,应用于公称内径处在500至800毫米的管道探测时,将待探测项目使用的传感器或摄像头安装在保持架上,爬行器放置在前端对主筒体起牵引作用,将支撑杆件向后侧摆动,使直支承杆压向后方,主筒体伸入管道后,松开支撑杆件,使所有的直支承杆、曲支承杆上的轴滚轮与与管道壁面相抵,而后在爬行器的牵引下,带动由支撑杆件支撑移动的主筒体向前侧移动,使得保持架上的传感器能够靠近或贴合于管道壁面,从而减少因管壁间距产生的探测误差;另外,支撑杆件在强力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向后侧压动,从而便于进入管道,能够适用于公称内径不同的管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管道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筒体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直支承杆的俯视示意图及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曲支承杆的俯视示意图及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持架的俯视示意图及主视示意图;
其中:1、主筒体;2、第一轴承座;3、第二轴承座;4、第一转轴槽;5、第二转轴槽;6、转杆;7、长筒部;8、短筒部;9、连接杆;10、轴承接口;11、连接管;12、爬行器;13、支撑杆件;14、直支承杆;15、曲支承杆;16、保持架;17、第一轴承轮座;18、轴滚轮;19、轴孔凸起;20、强力弹簧;21、第二轴承轮座;22、长板架;23、拐角板;24、连接座;25、安装孔;26、传感器;27、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包括:
主筒体1,其前端、后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轴承座2、第二轴承座3,第一轴承座2上等距对称形成有十个第一转轴槽4,第二轴承座3上等距对称形成有十个与第一转轴槽4形状相同的第二转轴槽5,第一转轴槽4、第二转轴槽5的两对向侧壁之间均连接有转杆6,主筒体1的前端中部形成有水平延伸至其前端壁面外的长筒部7,主筒体1的尾端中部形成有水平延伸至其尾端壁面外的短筒部8,主筒体1的前端在长筒部7的边沿上形成有十个与第一转轴槽4位置对应的连接杆9,连接杆9的外端形成有通孔,长筒部7的前端侧壁还形成有呈环形的轴承接口10,轴承接口10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爬行器12,爬行器12的尾部通过法兰盘与连接管11固定连接;
支撑杆件13,由直支承杆14、曲支承杆15、保持架16构成,每一对相对应的第一轴承座2、第二轴承座3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支撑杆件13,直支承杆14的内侧端嵌套在第一转轴槽4的转杆6上,其外侧端形成有第一轴承轮座17,第一轴承轮座17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平行于主筒体1轴中心面的轴滚轮18,直支承杆14的外侧壁在轴滚轮18的下方形成有轴孔凸起19,轴孔凸起19与连接杆9的通孔之间连接有有强力弹簧20;曲支承杆15的内侧端嵌套在第二转轴槽5的转杆6上,其外侧端形成有第二轴承轮座21,第二轴承轮座21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平行于主筒体1轴中心面的轴滚轮18,直支承杆14通过第一转轴槽4的转杆6可向前后方向旋转,曲支承杆15通过第二转轴槽5的转杆6可向前后方向旋转;保持架16固定连接在第一轴承轮座17、第二轴承轮座21之间,其两端与第一轴承轮座17、第二轴承轮座21连接为一体;保持架16由长板架22及分别衔接在长板架22两端且方向相反的拐角板23构成,拐角板23的外侧端形成有连接座24,保持架16两端的连接座24轴心线相重合,保持架16两端的连接座24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轴承轮座17、第二轴承轮座21上并与第一轴承轮座17、第二轴承轮座21连接为一体;保持架16的长板架22上具有若干个安装孔25,安装孔25用于放置安装传感器26,长板架22的顶面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面,其弧面平行于主筒体1的圆周壁面。
强力弹簧2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件固定连接在轴孔凸起19及连接杆9的通孔上,强力弹簧20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直支承杆14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为向后侧倾斜95~100°,曲支承杆15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对应设置为向后侧倾斜115~120°,使得支撑杆件13整体呈向主筒体1后侧倾斜的状态,在进入管道27时便于塞入管道27;在一个实施例中,强力弹簧20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直支承杆14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5°,曲支承杆15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15°;在一个实施例中,强力弹簧20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直支承杆14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7.5°,曲支承杆15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17.5°;在一个实施例中,强力弹簧20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直支承杆14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00°,曲支承杆15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20°。
主筒体1前后两端的支撑杆件13在强力弹簧20的牵引作用下可向主筒体1的前、后侧摆动,应用于公称内径处在500至800毫米的管道27探测时,将待探测项目使用的传感器26或摄像头安装在保持架16上,爬行器12放置在前端对主筒体1起牵引作用,将支撑杆件13向后侧摆动,使直支承杆14压向后方,主筒体1伸入管道27后,松开支撑杆件13,在强力弹簧20的作用下,直支承杆14有向前侧摆动的趋势,从而使连为一体的曲支承杆15、保持架16也具有向前侧摆动的趋势,所有的直支承杆14、曲支承杆15上的轴滚轮18均与管道27壁面相抵,而后在爬行器12的牵引下,带动由支撑杆件13支撑移动的主筒体1向前侧移动,使得保持架16上的传感器26能够相贴合与或靠近管道27壁面,从而减少因管壁间距产生的探测误差;另外,支撑杆件13在强力弹簧20的作用下,能够向后侧压动,从而便于使整体进入管道27,进入后在支撑杆件13在强力弹簧20的作用下有向前侧摆动的趋势,从而使支撑杆件13外端侧的轴滚轮18与管道27相抵,能够适用于公称内径不同的管道2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筒体(1),其前端、后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轴承座(2)、第二轴承座(3),所述第一轴承座(2)上等距对称形成有十个第一转轴槽(4),所述第二轴承座(3)上等距对称形成有十个与第一转轴槽(4)形状相同的第二转轴槽(5),所述第一转轴槽(4)、第二转轴槽(5)的两对向侧壁之间均连接有转杆(6),所述主筒体(1)的前端中部形成有水平延伸至其前端壁面外的长筒部(7),所述主筒体(1)的尾端中部形成有水平延伸至其尾端壁面外的短筒部(8),所述主筒体(1)的前端在长筒部(7)的边沿上形成有十个与第一转轴槽(4)位置对应的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外端形成有通孔,所述长筒部(7)的前端侧壁还形成有呈环形的轴承接口(10);
支撑杆件(13),由直支承杆(14)、曲支承杆(15)、保持架(16)构成,每一对相对应的第一轴承座(2)、第二轴承座(3)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支撑杆件(13),所述直支承杆(14)的内侧端嵌套在第一转轴槽(4)的转杆(6)上,其外侧端形成有第一轴承轮座(17),所述第一轴承轮座(17)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平行于主筒体(1)轴中心面的轴滚轮(18),所述直支承杆(14)的外侧壁在轴滚轮(18)的下方形成有轴孔凸起(19),所述轴孔凸起(19)与连接杆(9)的通孔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20);所述曲支承杆(15)的内侧端嵌套在第二转轴槽(5)的转杆(6)上,其外侧端形成有第二轴承轮座(21),所述第二轴承轮座(21)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平行于主筒体(1)轴中心面的轴滚轮(18),所述保持架(16)固定连接在第一轴承轮座(17)、第二轴承轮座(21)之间,其两端与第一轴承轮座(17)、第二轴承轮座(21)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接口(10)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爬行器(12),所述爬行器(12)的尾部通过法兰盘与连接管(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6)由长板架(22)及分别衔接在长板架(22)两端且方向相反的拐角板(23)构成,所述拐角板(23)的外侧端形成有连接座(24),保持架(16)两端的连接座(24)轴心线相重合,所述保持架(16)两端的连接座(24)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轴承轮座(17)、第二轴承轮座(21)上并与第一轴承轮座(17)、第二轴承轮座(21)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6)的长板架(22)上具有若干个安装孔(25),所述安装孔(25)用于放置安装传感器,所述长板架(22)的顶面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面,其弧面平行于主筒体(1)的圆周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支承杆(14)通过第一转轴槽(4)的转杆(6)可以转杆(6)为轴中心向前后方向旋转,所述曲支承杆(15)通过第二转轴槽(5)的转杆(6)可以转杆(6)为轴中心向前后方向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弹簧(2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件固定连接在轴孔凸起(19)及连接杆(9)的通孔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弹簧(20)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所述直支承杆(14)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为向后侧倾斜95~100°,所述曲支承杆(15)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对应设置为向后侧倾斜115~1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弹簧(20)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所述直支承杆(14)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为95°,所述曲支承杆(15)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对应设置为11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弹簧(20)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所述直支承杆(14)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为97.5°,所述曲支承杆(15)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对应设置为117.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弹簧(20)处于不受应力的状态时,所述直支承杆(14)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为100°,所述曲支承杆(15)的对称中心轴线与主筒体(1)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对应设置为120°。
CN201920369585.2U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Active CN209762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9585.2U CN209762553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9585.2U CN209762553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2553U true CN209762553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5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9585.2U Active CN209762553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25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373A (zh) * 2019-03-21 2019-05-21 广州市天驰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373A (zh) * 2019-03-21 2019-05-21 广州市天驰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9325B (zh) 基坑围护墙全自动测斜系统及测斜方法
CN106152931A (zh) 基于空间磁场测量的高性能管道几何变形检测器
CN212840761U (zh) 一种燃气管道声波定位装置
CN209762553U (zh)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CN106153542B (zh) 管道性能检测装置
JP2006234525A (ja) 管内調査装置
CN110985812A (zh) 管道变形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1206369U (zh) 一种油气管道检测设备
CN209310763U (zh) 一种用于管道壁厚检测的辅助工具
CN105180961B (zh) 一种管口计程滑行式小直径管道轨迹测量仪
CN113009556A (zh) 一种地震行业大数据处理的数据采集设备
CN212459540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压力管道焊缝检测的定位旋转装置
CN104374350A (zh) 轮式管道检测器用测厚探头
CN109342550A (zh) 小直径管道漏磁检测装置
CN210690853U (zh) 一种地下管线的无损探测仪
CN209340892U (zh) 一种锅炉管道在线监测装置
CN203396371U (zh) 轮式管道检测器用测厚探头
CN110566750B (zh) 一种埋地管道的轨迹测量和内部检测的方法及检测设备
JP4606226B2 (ja) 変位計の位置計測方法および位置計測装置
CN109780373A (zh)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CN113970071A (zh) 一种市政施工管道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32444U (zh) 锅炉压力管道检测装置
CN203929739U (zh) 一种电力管道缺陷检测装置
CN218157825U (zh) 一种用于碳排放量的检测器件
CN114440053A (zh) 一种用于排水管道变形监测的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