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1096U -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1096U
CN209761096U CN201822206747.9U CN201822206747U CN209761096U CN 209761096 U CN209761096 U CN 209761096U CN 201822206747 U CN201822206747 U CN 201822206747U CN 209761096 U CN209761096 U CN 209761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cking
locking
lock body
escape door
pull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67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67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1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1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1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所述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包括锁闭机构,所述锁闭机构包括锁环和锁体,所述锁环与所述锁体之间锁止或解锁;解锁拉绳,所述解锁拉绳与所述锁闭机构相连接,适于驱动所述锁闭机构解锁;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解锁拉绳相连接,适于驱动所述解锁拉绳,使所述锁闭机构解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结构简单巧妙,运动部件较为灵活,需要解锁力较小,不易损坏,解锁过程安全可靠,保证了逃生门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门的解锁结构具有上下两个锁杆,其中,位于上方的锁杆可将车门的上部与车身锁定,位于下方的锁杆可以将车门的下部与车身锁定,且两个锁杆可以实现同步解锁和锁止。采用锁杆对车门进行解锁和锁止,其需要的解锁力较大,容易损坏,结构较为复杂,无法保证车门的逃生功能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所述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结构简单巧妙,运动部件较为灵活,需要解锁力较小,不易损坏,解锁过程安全可靠,保证了逃生门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的逃生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包括:锁闭机构,所述锁闭机构包括锁环和锁体,所述锁环与所述锁体之间锁止或解锁;
解锁拉绳,所述解锁拉绳与所述锁闭机构相连接,适于驱动所述锁闭机构解锁;
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解锁拉绳相连接,适于驱动所述解锁拉绳,使所述锁闭机构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结构简单,运动部件较为灵活,解锁过程简单可靠,便于逃生门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闭机构包括第一锁闭机构、第二锁闭机构以及第三锁闭机构;所述第一锁闭机构包括第一锁环和第一锁体,所述第二锁闭机构包括第二锁环和第二锁体,所述第三锁闭机构包括第三锁环和第三锁体;所述解锁拉绳包括第一解锁拉绳、第二解锁拉绳以及第三解锁拉绳,所述第一解锁拉绳与所述第一锁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解锁拉绳与所述第二锁体相连接,所述第三解锁拉绳与所述第三锁体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解锁拉绳由所述解锁机构上方接入,所述第二解锁拉绳与所述第三解锁拉绳由所述解锁机构下方接入。由此,所述第一解锁拉绳、第二解锁拉绳以及第三解锁拉绳的接入方式,便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解锁拉绳结合件和第四解锁拉绳,所述解锁拉绳结合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解锁拉绳、所述第三解锁拉绳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解锁拉绳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解锁机构适于通过所述第四解锁拉绳驱动所述第二解锁拉绳和所述第三解锁拉绳同步联动,拉伸相同距离。由此,所述第四解锁拉绳可以使所述第二解锁拉绳、所述第三解锁拉绳同时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二锁闭机构、第三锁闭机构同时解锁,保证所述逃生门打开时的稳定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解锁机构包括:锁止手柄,所述锁止手柄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解锁机构上;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解锁机构上,所述旋转件与所述锁止手柄同步旋转,且所述旋转件与所述解锁拉绳相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所述锁止手柄和所述旋转件,使所述第一解锁机构、所述第二解锁机构和所述第三解锁机构解锁,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旋转件上设有凹槽,所述解锁拉绳与所述旋转件接触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接触配合。所述旋转件与所述解锁拉绳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止手柄的旋转中心设有备用凸起,所述备用凸起适于解锁所述锁闭装置。由此,人员可通过工具套设在所述备用凸起上转动,实现所述锁闭机构的解锁,防止所述锁止手柄损坏而导致无法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适于安装在逃生门上,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容纳槽体,所述锁止手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体内。由此,所述容纳槽体可以为所述锁止手柄提供安装空间,便于所述锁止手柄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体包括:第一拉伸件,所述第一拉伸件与所述第一解锁拉绳相连接;第一传动件和第一锁闭件,所述锁体通过所述第一锁闭件与所述锁环锁止或解锁;所述锁体与所述锁环锁止时,所述第一锁闭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锁止;所述锁体与所述锁环解锁时,所述第一锁闭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解锁;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一锁闭件以及所述第一传动件相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传动件复位。由此,所述锁体可以安全可靠地解锁,从而保证逃生门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体包括:第二拉伸件和第二锁闭件,所述锁体通过所述第二锁闭件与所述锁环锁止或解锁;所述锁体与所述锁环锁止时,所述第二锁闭件与所述第二拉伸件锁止;所述锁体与所述锁环解锁时,所述第二锁闭件与所述第二拉伸件解锁;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二拉伸件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二拉伸件复位。由此,所述锁体可以安全可靠地解锁,从而保证逃生门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逃生门,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逃生门具有上翻总成组件和下翻总成组件,所述上翻总成组件位于所述下翻总成组件的上方,所述锁环设置在车身或者所述上翻总成组件上;所述锁体和所述解锁机构设置在所述下翻总成组件上。由此,所述逃生门通过设置所述锁闭装置,从而更加安全可靠地解锁,保证了逃生门的正常运行,供人员逃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闭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闭机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逃生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机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锁闭装置100,逃生门200;
上翻总成组件201,下翻总成组件202;
锁闭机构10,锁环50,锁体60;
第一锁闭机构11,第一锁环111,第一锁体112;
第一拉伸件1121,第一锁闭件1122,第一传动件1123,第一复位弹簧1124;
第一凸出部1122a,第一凹陷部1123a;
第二锁闭机构12,第二锁环121,第二锁体122;
第二拉伸件1221,第二锁闭件1222,第二复位弹簧1223;
第二凸出部1221a,第二凹陷部1222a;
第三锁闭机构13,第三锁环131,第三锁体132;
解锁拉绳20,第一解锁拉绳21,第二解锁拉绳22,第三解锁拉绳23,凸起24;
解锁机构30,锁止手柄31,旋转件32,安装支架33;
四方柱凸起311,容纳槽体331,凹槽321;
解锁拉绳结合件40,第四解锁拉绳4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垂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x轴方向为横向,x轴正方向为右,x轴负方向为左;y轴方向为纵向,y轴正方向为前,y轴负方向为后;z轴方向为垂向或竖直方向,z轴正方向为上,z轴负方向为下;xOy平面即水平面,yOz平面即纵向竖直平面,xOz平面即横向竖直平面。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8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逃生门200的锁闭装置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逃生门200的锁闭装置100包括锁闭机构10、解锁拉绳20以及解锁机构30。锁闭机构10包括锁环50和锁体60,锁环50与锁体60之间锁止或解锁。解锁拉绳20与锁闭机构10相连接,适于驱动锁闭机构10解锁。解锁机构30与解锁拉绳20相连接,适于驱动解锁拉绳20,使锁闭机构30解锁。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逃生门200的锁闭装置100,结构简单,运动部件为拉绳,较为灵活,需要解锁力较小,不易损坏,解锁过程安全可靠,保证了逃生门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锁闭机构10包括第一锁闭机构11、第二锁闭机构12以及第三锁闭机构13。第一锁闭机构11包括第一锁环111和第一锁体112,第二锁闭机构12包括第二锁环121和第二锁体122,第三锁闭机构13包括第三锁环131和第三锁体132。第一锁体112与第一锁环111相连接,第二锁体122与第二锁环121相连接,第三锁体132与第三锁环131相连接。
解锁拉绳20包括第一解锁拉绳21、第二解锁拉绳22以及第三解锁拉绳23。第一解锁拉绳21与第一锁体112相连接,第二解锁拉绳22与第二锁体122相连接,第三解锁拉绳23与第三锁体132相连接。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100,结构简单,运动部件为拉绳,较为灵活,需要解锁力较小,不易损坏,解锁过程安全可靠,保证了逃生门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解锁拉绳21由解锁机构30的上方接入,第二解锁拉绳22和第三解锁拉绳23由解锁机构30的下方接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解锁拉绳21由解锁机构30的上方接入,第二解锁拉绳22和第三解锁拉绳23由解锁机构30的下方接入,其中第二解锁拉绳22位于解锁机构30的左侧,第三解锁机构23位于解锁机构30的右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沿X轴的正方向为右,沿X轴的负方向为左。由此,第一解锁拉绳21、第二解锁拉绳22以及第三解锁拉绳23的布置位置,便于锁闭装置100的安装以及提高安装在逃生门200上时的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拉绳20为钢丝绳。解锁拉绳20为钢丝绳,其强度较大,不易损坏,保证了锁闭装置100的正常使用,继而保证了逃生门200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锁闭装置100还包括解锁拉绳结合件40和第四解锁拉绳401,解锁拉绳结合件40一端与第二解锁拉绳22、第三解锁拉绳2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解锁拉绳401相连接。由此,第二解锁拉绳22以及第三解锁拉绳23通过解锁拉绳结合件40上的第四解锁拉绳401,保持同时动作,便于第二锁闭机构12和第三锁闭机构13同时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解锁机构30适于通过第四解锁拉绳401适于驱动第二解锁拉绳22和第三解锁拉绳23同步联动,拉伸相同距离。由此,解锁机构40可以通过第四解锁拉绳401使第二锁闭机构12和第三锁闭机构13同时解锁,从而使逃生门200打开时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6-8所示,解锁机构30包括锁止手柄31和旋转件32。锁止手柄31可旋转地设置在解锁机构30上。旋转件32可旋转地设置在解锁机构30上,旋转件32与锁止手柄31同步旋转,且旋转件32与解锁拉绳20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6-8所示,解锁机构30包括锁止手柄31和旋转件32。锁止手柄31可旋转地设置在解锁机构30上。旋转件32可旋转地设置在解锁机构30上,旋转件32与锁止手柄31同步旋转,且旋转件32与第一解锁拉绳21和第四解锁拉绳401相连接。
由此,人员通过旋转锁止手柄31带动旋转件32转动,旋转件32转动带动第一解锁拉绳21拉伸一定距离,从而使第一锁闭机构11解锁。旋转件32同时带动第四解锁拉绳401拉伸一定距离,第四解锁拉绳401拉伸一定距离,带动第二解锁拉绳22以及第三解锁拉绳23拉伸相同距离,使得第二锁闭机构12和第三锁闭机构13同时解锁,从而使逃生门200打开,供人员逃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旋转件32上设有凹槽321,解锁拉绳20与旋转件32接触的一端设有凸起24,凹槽321与凸起24接触配合。由此,可以通过旋转件32,带动第一解锁拉绳21以及第四解锁拉绳401移动一定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6所示,锁止手柄31的旋转中心设有备用凸起311,备用凸起311适于解锁锁闭机构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备用凸起311为四方柱状。由此,当锁止手柄31损坏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具有四方孔的钥匙等工具套设在备用凸起311上转动,以带动旋转件32转动,从而实现第一锁闭机构11、第二锁闭机构12以及第三锁闭机构13的解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备用凸起31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能使人员通过工具套设在其上,从而完成解锁功能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6所示,解锁机构30还可以包括安装支架33,安装支架33适于安装在逃生门200上。安装支架33具有容纳槽体331,锁止手柄31设置在容纳槽体331内。由此,容纳槽体331可以对锁止手柄31提供安装空间,便于锁止手柄31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锁体60包括第一拉伸件1121、第一锁闭件1122、第一传动件1123和第一复位弹簧1124。第一拉伸件1121与解锁拉绳20相连接。锁体60通过第一锁闭件1122与锁环50锁止或解锁;锁体60与锁环50锁止时,第一锁闭件1122与第一传动件1123锁止;锁体60与锁环50解锁时,第一锁闭件1122与第一传动件1123解锁。第一复位弹簧1124与第一锁闭件1122以及第一传动件1123相连接,用于使第一传动件1123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第一锁体112包括第一拉伸件1121、第一锁闭件1122、第一传动件1123和第一复位弹簧1124。第一拉伸件1121与第一解锁拉绳21相连接。锁体60通过第一锁闭件1122与锁环50锁止或解锁。锁体60与锁环50锁止时,第一锁闭件1122与第一传动件1123锁止。锁体60与锁环50解锁时,第一锁闭件1122与第一传动件1123解锁。第一复位弹簧1124与第一锁闭件1122以及第一传动件1123相连接,用于使第一传动件1123复位。
第一传动件1123具有第一凹陷部1123a,第一锁闭件1122具有第一凸出部1122a,第一传动件1123与第一锁闭件1122锁止时,第一传动件1123的第一凹陷部1123a与第一锁闭件1122的第一凸出部1122a接触配合,用于限定第一锁闭件1122的第一凸出部1122a。
当第一锁闭机构11解锁时,第一拉伸件1121一端在第一解锁拉绳21作用下向左偏移,与第一传动件1123接触的另一端向右偏移,带动第一传动件1123向右偏移,第一传动件1123的第一凹陷部1123a不在限定第一锁闭件1122的第一凸出部1122a,从而释放第一锁闭件1122,则第一解锁机构11解锁。第一解锁机构11解锁后,第一传动件1123在第一复位弹簧1124的作用下复位。
当第一锁闭机构11锁止时,第一锁环111推动第一锁闭件1122的第一凸出部1122a,使其与复位的第一传动件1123的第一凹陷部1123a接触配合,从而锁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5所示,锁体60包括第二拉伸件1221、第二锁闭件1222和第二复位弹簧1223。锁体60通过第二锁闭件1222与锁环50锁止或解锁;锁体60与锁环50锁止时,第二锁闭件1222与第二拉伸件1221锁止;锁体60与锁环50解锁时,第二锁闭件1222与第二拉伸件1221解锁。第二复位弹簧1223与第二拉伸件1221连接,用于使第二拉伸件1221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5所示,第二锁体122包括第二拉伸件1221、第二锁闭件1222和第二复位弹簧1223。锁体60通过第二锁闭件1222与锁环50锁止或解锁;锁体60与锁环50锁止时,第二锁闭件1222与第二拉伸件1221锁止;锁体60与锁环50解锁时,第二锁闭件1222与第二拉伸件1221解锁。第二复位弹簧1223与第二拉伸件1221连接,用于使第二拉伸件1221复位。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锁体122与第三锁体132结构相同。
第二拉伸件1221具有第二突出部1221a,第二锁闭件1222具有第二凹陷部1222a,第二拉伸件1221与第二锁闭件1222锁止时,第二拉伸件1221的第二突出部1221a与第二锁闭件1222的第二凹陷部1222a接触配合,用于限定第二锁闭件1222的第二凹陷部1222a。
当第二锁闭机构12解锁时,第二拉伸件1221在第二解锁拉绳22的作用下下拉,第二拉伸件1221的第二突出部1221a不再限定第二锁闭件1222的第二凹陷部1222a,从而释放第二锁闭件1222,则第二锁闭机构12解锁。第二锁闭机构12解锁后,第二拉伸件1221在第二复位弹簧1223的作用下复位。
当第二锁闭机构12锁止时,第二锁环121推动第二锁闭件1222,使第二锁闭件1222的第二凹陷部1222a与复位的第二拉伸件1221的第二突出部1221a接触配合,从而锁止。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逃生门2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逃生门200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用于逃生门200的锁闭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逃生门200,通过设置用于逃生门200的锁闭装置100,可以满足分体式逃生门的锁止和解锁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逃生门200具有上翻总成组件201和下翻总成组件202,上翻总成组件201位于下翻总成组件202的上方,锁环50设置在车身或者上翻总成组件201上;锁体60和解锁机构30设置在下翻总成组件20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逃生门200具有上翻总成组件201和下翻总成组件202,上翻总成组件201可以位于下翻总成组件202的上方,在逃生门200关闭时,上翻总成组件201可以与下翻总成组件202闭合,当逃生门200开启时,上翻总成组件201可以朝车外向上翻转,下翻总成组件202可以朝车外向下翻转。
第二锁环121和第三锁环131分别设置在车身位于逃生门200左侧的部分以及位于逃生门200右侧的部分,第一锁环111设置在上翻总成组件201上。第一锁体112、第二锁体122、第三锁体132和解锁机构30设置在下翻总成组件202上。
当人员需要使用逃生门200时,通过旋转解锁机构30内的锁止手柄311带动旋转轴312转动,旋转轴312带动套设在其上的旋转件313转动,从而使第一解锁拉绳21、第二解锁拉绳22以及第三解锁拉绳23拉伸一定距离,从而使第一锁闭机构11上的第一锁环111和第一锁体112分离、第二锁闭机构12上的第二锁环121和第二锁体122分离以及第三锁闭机构13上的第三锁环131和第三锁体132分离。由于第一锁环111设置在上翻总成组件201上,第二锁环121和第三锁环131设置在车身上,且第一锁体112、第二锁体122和第三锁体132均设置在下翻总成组件202上,则在第一锁闭机构11、第二锁闭机构12以及第三锁闭机构13解锁后,上翻总成组件201朝车外向上翻转,下翻总成组件202朝车外向下翻转,由此,使逃生门200打开,供人员逃生。
下面根据图1-8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逃生门200的锁闭装置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用于逃生门200的锁闭装置100包括锁闭机构10、解锁拉绳20以及解锁机构30。
如图1-2所示,锁闭机构10包括第一锁闭机构11、第二锁闭机构12以及第三锁闭机构13。第一锁闭机构11包括第一锁环111和第一锁体112,第二锁闭机构12包括第二锁环121和第二锁体122,第三锁闭机构13包括第三锁环131和第三锁体132。第一锁体112与第一锁环111相连接,第二锁体122与第二锁环121相连接,第三锁体132与第三锁环131相连接。
解锁拉绳20包括第一解锁拉绳21、第二解锁拉绳22以及第三解锁拉绳23。第一解锁拉绳21与第一锁体112相连接,第二解锁拉绳22与第二锁体122相连接,第三解锁拉绳23与第三锁体132相连接。
如图1-2所示,第一解锁拉绳21由解锁机构30的上方接入,第二解锁拉绳22和第三解锁拉绳23由解锁机构30的下方接入,其中第二解锁拉绳22位于解锁机构30的左侧,第三解锁机构23位于解锁机构30的右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沿X轴的正方向为右,沿X轴的负方向为左。解锁拉绳20为钢丝绳。解锁拉绳20为钢丝绳,其强度较大,不易损坏,保证了锁闭装置100的正常使用,继而保证了逃生门200的正常使用。
如图1-2所示,锁闭装置100还包括解锁拉绳结合件40和第四解锁拉绳401,解锁拉绳结合件40一端与第二解锁拉绳22、第三解锁拉绳2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解锁拉绳401相连接。由此,第二解锁拉绳22以及第三解锁拉绳23通过解锁拉绳结合件40上的第四解锁拉绳401,保持同时动作,便于第二锁闭机构12和第三锁闭机构13同时解锁。
如图1-2所示,解锁机构30适于通过第四解锁拉绳401适于驱动第二解锁拉绳22和第三解锁拉绳23同步联动,拉伸相同距离。由此,解锁机构40可以通过第四解锁拉绳401使第二锁闭机构12和第三锁闭机构13同时解锁,从而使逃生门200打开时稳定可靠。
如图1-2和图6-8所示,解锁机构30包括锁止手柄31和旋转件32。锁止手柄31可旋转地设置在解锁机构30上。旋转件32可旋转地设置在解锁机构30上,旋转件32与锁止手柄31同步旋转,且旋转件32与第一解锁拉绳21和第四解锁拉绳401相连接。
由此,人员通过旋转锁止手柄31带动旋转件32转动,旋转件32转动带动第一解锁拉绳21拉伸一定距离,从而使第一锁闭机构11解锁。旋转件32同时带动第四解锁拉绳401拉伸一定距离,第四解锁拉绳401拉伸一定距离,带动第二解锁拉绳22以及第三解锁拉绳23拉伸相同距离,使得第二锁闭机构12和第三锁闭机构13同时解锁,从而使逃生门200打开,供人员逃生。
如图6所示,旋转件32上设有凹槽321,第一解锁拉绳21和第四解锁拉绳401与旋转件32接触的一端设有凸起24,凹槽321与凸起24接触配合。
如图1-2所示,锁止手柄31的旋转中心设有备用凸起311,备用凸起311为四方柱状。由此,当锁止手柄31损坏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具有四方孔的钥匙等工具套设在备用凸起311上转动,以带动旋转件32转动,从而实现第一锁闭机构11、第二锁闭机构12以及第三锁闭机构13的解锁。
如图1-2和图6所示,解锁机构30还可以包括安装支架33,安装支架33适于安装在逃生门200上。安装支架33具有容纳槽体331,锁止手柄31设置在容纳槽体331内。由此,容纳槽体331可以对锁止手柄31提供安装空间,便于锁止手柄31的安装。
如图1-2和图4所示,第一锁体112包括第一拉伸件1121、第一锁闭件1122、第一传动件1123和第一复位弹簧1124。第一拉伸件1121与解锁拉绳20相连接。锁体60通过第一锁闭件1122与锁环50锁止或解锁;锁体60与锁环50锁止时,第一锁闭件1122与第一传动件1123锁止;锁体60与锁环50解锁时,第一锁闭件1122与第一传动件1123解锁。第一复位弹簧1124与第一锁闭件1122以及第一传动件1123相连接,用于使第一传动件1123复位。
第一传动件1123具有凹陷部,第一锁闭件1122具有凸出部,第一传动件1123与第一锁闭件1122锁止时,第一传动件1123的凹陷部与第一锁闭件1122的凸出部接触配合,用于限定第一锁闭件1122的凸出部。
当第一锁闭机构11解锁时,第一拉伸件1121一端在第一解锁拉绳21作用下向左偏移,与第一传动件1123接触的另一端向右偏移,带动第一传动件1123向右偏移,第一传动件1123的凹陷部不再限定第一锁闭件1122的凸出部,从而释放第一锁闭件1122,则第一解锁机构11解锁。第一解锁机构11解锁后,第一传动件1123在第一复位弹簧1124的作用下复位。
当第一锁闭机构11锁止时,第一锁环111推动第一锁闭件1122的凸出部,使其与复位的第一传动件1123的凹陷部接触配合,从而锁止。
如图1-2和图5所示,第二锁体122包括第二拉伸件1221、第二锁闭件1222和第二复位弹簧1223。锁体60通过第二锁闭件1222与锁环50锁止或解锁;锁体60与锁环50锁止时,第二锁闭件1222与第二拉伸件1221锁止;锁体60与锁环50解锁时,第二锁闭件1222与第二拉伸件1221解锁。第二复位弹簧1223与第二拉伸件1221连接,用于使第二拉伸件1221复位。
第二拉伸件1221具有突出部,第二锁闭件1222具有凹陷部,第二拉伸件1221与第二锁闭件1222锁止时,第二拉伸件1221的突出部与第二锁闭件1222的凹陷部接触配合,用于限定第二锁闭件1222的凹陷部。
当第二锁闭机构12解锁时,第二拉伸件1221在第二解锁拉绳22的作用下下拉,第二拉伸件1221的突出部不再限定第二锁闭件1222的凹陷部,从而释放第二锁闭件1222,则第二锁闭机构12解锁。第二锁闭机构12解锁后,第二拉伸件1221在第二复位弹簧1223的作用下复位。
当第二锁闭机构12锁止时,第二锁环121推动第二锁闭件1222,使第二锁闭件1222的凹陷部,使其与复位的第二拉伸件1221的突出部接触配合,从而锁止。
如图3所示,用于逃生门200的锁闭装置100安装在逃生门200上。逃生门200具有上翻总成组件201和下翻总成组件202,上翻总成组件201可以位于下翻总成组件202的上方,在逃生门200关闭时,上翻总成组件201可以与下翻总成组件202闭合,当逃生门200开启时,上翻总成组件201可以朝车外向上翻转,下翻总成组件202可以朝车外向下翻转。
第二锁环121和第三锁环131分别设置在车身位于逃生门200左侧的部分以及位于逃生门200右侧的部分,第一锁环111设置在上翻总成组件201上。第一锁体112、第二锁体122、第三锁体132和解锁机构30设置在下翻总成组件202上。
当人员需要使用逃生门200时,通过旋转解锁机构30内的锁止手柄311带动旋转轴312转动,旋转轴312带动套设在其上的旋转件313转动,从而使第一解锁拉绳21、第二解锁拉绳22以及第三解锁拉绳23拉伸一定距离,从而使第一锁闭机构11上的第一锁环111和第一锁体112分离、第二锁闭机构12上的第二锁环121和第二锁体122分离以及第三锁闭机构13上的第三锁环131和第三锁体132分离。由于第一锁环111设置在上翻总成组件201上,第二锁环121和第三锁环131设置在车身上,且第一锁体112、第二锁体122和第三锁体132均设置在下翻总成组件202上,则在第一锁闭机构11、第二锁闭机构12以及第三锁闭机构13解锁后,上翻总成组件201朝车外向上翻转,下翻总成组件202朝车外向下翻转,由此,使逃生门200打开,供人员逃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逃生门200的锁闭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闭机构,所述锁闭机构包括锁环和锁体,所述锁环与所述锁体之间锁止或解锁;
解锁拉绳,所述解锁拉绳与所述锁闭机构相连接,适于驱动所述锁闭机构解锁;
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解锁拉绳相连接,适于驱动所述解锁拉绳,使所述锁闭机构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机构包括第一锁闭机构、第二锁闭机构以及第三锁闭机构;所述第一锁闭机构包括第一锁环和第一锁体,所述第二锁闭机构包括第二锁环和第二锁体,所述第三锁闭机构包括第三锁环和第三锁体;
所述解锁拉绳包括第一解锁拉绳、第二解锁拉绳以及第三解锁拉绳,所述第一解锁拉绳与所述第一锁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解锁拉绳与所述第二锁体相连接,所述第三解锁拉绳与所述第三锁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拉绳由所述解锁机构上方接入,所述第二解锁拉绳与所述第三解锁拉绳由所述解锁机构下方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拉绳结合件和第四解锁拉绳,所述解锁拉绳结合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解锁拉绳、所述第三解锁拉绳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解锁拉绳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适于通过所述第四解锁拉绳驱动所述第二解锁拉绳和所述第三解锁拉绳同步联动,拉伸相同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
锁止手柄,所述锁止手柄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解锁机构上;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解锁机构上,所述旋转件与所述锁止手柄同步旋转,且所述旋转件与所述解锁拉绳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上设有凹槽,所述解锁拉绳与所述旋转件接触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接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手柄的旋转中心设有备用凸起,所述备用凸起适于解锁所述锁闭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适于安装在逃生门上,所述安装支架具有容纳槽体,所述锁止手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
第一拉伸件,所述第一拉伸件与所述解锁拉绳相连接;
第一传动件和第一锁闭件,所述锁体通过所述第一锁闭件与所述锁环锁止或解锁;所述锁体与所述锁环锁止时,所述第一锁闭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锁止;所述锁体与所述锁环解锁时,所述第一锁闭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解锁;
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一锁闭件以及所述第一传动件相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传动件复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
第二拉伸件和第二锁闭件,所述锁体通过所述第二锁闭件与所述锁环锁止或解锁;所述锁体与所述锁环锁止时,所述第二锁闭件与所述第二拉伸件锁止;所述锁体与所述锁环解锁时,所述第二锁闭件与所述第二拉伸件解锁;
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二拉伸件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二拉伸件复位。
12.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逃生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锁闭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逃生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具有上翻总成组件和下翻总成组件,所述上翻总成组件位于所述下翻总成组件的上方,所述锁环设置在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或者所述上翻总成组件上;所述锁体和所述解锁机构设置在所述下翻总成组件上。
CN201822206747.9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Active CN209761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6747.9U CN209761096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6747.9U CN209761096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1096U true CN209761096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7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6747.9U Active CN209761096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1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1096U (zh)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CN104047471B (zh) 手柄组件
CN111364857A (zh) 一种用于逃生门的锁闭装置和具有其的逃生门
CN109322562A (zh) 一种外置式固定锁
CN204436083U (zh) 一种汽车侧门锁的双拉内开启结构
KR200458730Y1 (ko) 오링 내장형 동력 전달수단을 구비한 패닉 기능을 갖는 도어록
CN101781953A (zh) 卡钉式门锁锁闭机构
CN207988716U (zh) 一种双锁芯箱包锁
CN109763699A (zh) 一种锁闩组件
CN215859569U (zh) 一种低成本门锁及包括其的多门储物柜
CN106437354B (zh) 一种锁具解闭锁离合装置
CN210598513U (zh) 一种锁具和收银箱
CN212054131U (zh) 一种离合装置以及锁
CN209509765U (zh) 一种外置式固定锁
CN211081313U (zh) 一种锁
CN208829085U (zh) 一种电梯层门锁驱动组件
CN113250545A (zh) 转动触发机构、把手及内外互开的锁定装置
CN111779367A (zh) 一种机电分离的电动锁体
CN207033142U (zh) 中控锁电动锁止解锁机构
CN218029580U (zh) 防止断电卡死的电动锁体
CN107795210B (zh) 前舱盖锁及汽车
CN212583459U (zh) 子母门中控锁
CN214943266U (zh) 电动门锁锁体
CN105927060B (zh) 一种天地钩舌机构
CN220469630U (zh) 具有双拉解锁功能的汽车前舱盖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