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7002U - Ecu线束集成组件 - Google Patents

Ecu线束集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7002U
CN209757002U CN201822148588.1U CN201822148588U CN209757002U CN 209757002 U CN209757002 U CN 209757002U CN 201822148588 U CN201822148588 U CN 201822148588U CN 209757002 U CN209757002 U CN 209757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ness
wire harness
ecu
penci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85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丽萍
徐帅卿
宋大伟
李增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85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7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7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7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CU线束集成组件,属于线束插接件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ECU线束存在的线束易混乱、布置难度大、安全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ECU线束,包括将ECU与多个执行器及传感器连接的线束,还包括用于线束中转的多根中转管以及多个中转连接器,所述线束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具体位置,接入相应的中转管中进行集成,并进一步地在所述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具体位置处进行合理分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可以使ECU线束集成布置、整齐美观、安全性高,大大便利了ECU线束的安装、布置及后续检测维修。

Description

ECU线束集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接插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ECU线束集成组件。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柴油机中,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与传感器、执行器等各电器部件之间的信号通讯以及供电等均是通过ECU线束进行的,现有的 ECU线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线束数量多、易混乱,由于柴油机的传感器、执行器等各类电器部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位置不同,不同的ECU连接的线束均需单独引线到所控制的传感器及执行器,每个插头均需单独引线,往往导致线束数量多、线束交叉、线束混乱的情况,同时也不美观;
其次,线束混乱、彼此交叉,也造成了布置难度大的问题,往往同一邻近位置的两个传感器由不同的ECU控制,需要引出两股线束,两股线束同时走线,进一步加大了安装及布置的难度,并且线束混乱也给后续故障检测及维修带来了诸多不便,存在着安装布置及维修难度大的问题;
此外,由于线束混乱、彼此交叉,往往导致各种安全风险,存在安全性低、可靠性差的问题,并且,使用过程中也经常存在线束易磨损的问题,不仅安全性低、可靠性差,而且大大增加了经济成本。
综上述,现有技术中的ECU线束存在着线束混乱、布置难度大、安全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ECU线束集成组件,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ECU线束集成组件,包括将ECU与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连接的线束,所述ECU线束集成组件还包括用于线束中转的多根中转管,所述线束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具体位置,接入相应的中转管中进行集成,并在所述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具体位置处进行分线。
可选地,每根中转管的端部均包括用于引入线束的中转连接器,所述线束通过所述中转连接器接入至相应的中转管中进行集成。
可选地,所述ECU包括主ECU和从ECU,所述多根中转管包括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喷油器线束中转管和从ECU线束中转管,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所述喷油器线束中转管和所述从ECU线束中转管的接入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中转连接器、第二中转连接器和第三中转连接器。
可选地,所述线束包括主ECU中用于控制整车的主ECU整车端线束和从 ECU中用于控制整车的从ECU整车端线束,所述主ECU整车端线束和所述从 ECU整车端线束均接入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进行集成。
可选地,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还设置有整车预留线束连接器,所述整车预留线束连接器用于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的整车预留线束与主机厂线束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线束还包括主ECU中用于控制发动机的主ECU发动机端线束,所述主ECU发动机端线束接入所述喷油器线束中转管中进行集成,所述主 ECU发动机端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群,所述第一线束群包括第一侧喷油器线束、第一侧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线束及第一侧排温传感器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群在所述喷油器线束中转管中进行分线。
可选地,所述喷油器线束中转管的接入端连接有第四中转连接器,所述主 ECU发动机端线束还包括第二线束群,所述第二线束群包括第一侧计量单元线束、轨压传感器线束、曲轴转速传感器线束、凸轮轴转速传感器线束、燃油压力传感器线束、燃油温度传感器线束、起动机线束、燃油预供油泵线束以及机油预供油泵线束,所述第二线束群通过所述第四中转连接器接入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并在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进行分线。
可选地,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连接有第五中转连接器和第六中转连接器,所述第二线束群通过所述第五中转连接器和所述第六中转连接器进行分线。
可选地,所述线束还包括从ECU中用于控制发动机的从ECU发动机端线束,所述从ECU发动机端线束包括第三线束群,所述第三线束群包括第二侧喷油器线束、第二侧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线束及第二侧排温传感器线束,所述第三线束群接入所述喷油器线束中转管后,并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三中转连接器接入所述从ECU线束中转管,并在第二侧进行分线。
可选地,所述多根中转管为方管,且所述方管中靠近外壳处填充有阻燃泡沫。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1.线束整齐、规范、美观,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中转管及中转连接器,先将ECU线束集成,然后,再根据传感器及执行器的位置合理确定分线位置后,再进行分线,大大提升了线束布置的整齐行、规范性,整体更加美观;
2.线束的安装布置便利化,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中转管及中转连接器对线束进行集成和分线,便利了线束布置及安装,同时便利了后续的故障检测及维修,显著降低了安装布置的难度及维修检测的难度;
3.线束的安全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中转管及中转连接器对线束进行集成和分线,有效避免了线束混乱和彼此交叉现象,大大降低了各类安全风险,安全性更高、可靠性更好,此外,通过进一步在中转管内填充阻燃泡沫,有效避免了线束同中转管外壳之间的磨损,延长了线束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线束使用的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线束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中转管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ECU线束集成组件,包括将ECU与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连接的线束1,还包括用于线束中转的多根中转管2,所述线束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具体位置,接入相应的中转管中进行集成,并在所述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具体位置处进行分线。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根中转管的端部均包括用于引入线束的中转连接器3,所述线束通过中转连接器3接入至相应的中转管中进行集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ECU包括主ECU和从ECU,如图1 所示,所述多根中转管包括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整车预留线束通常指与主机厂有关联的线束)2-1、喷油器线束中转管2-2和从ECU线束中转管2-3,其中,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喷油器线束中转管2-2和从ECU线束中转管2-3的接入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中转连接器3-1、第二中转连接器3-2和第三中转连接器 3-3,根据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具体位置,先将线束1通过中转连接器3接入相应的中转管2,再根据传感器及执行器的位置合理分线。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线束包括主ECU中用于控制整车的主ECU整车端线束1-1和从ECU中用于控制整车的从ECU整车端线束1-2,其中,主ECU整车端线束1-1和从ECU整车端线束1-2均接入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中进行集成,再根据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具体位置合理分线。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中还设置有整车预留线束连接器4,整车预留线束连接器4用于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中的整车预留线束与主机厂线束之间的连接。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线束1还包括主ECU中用于控制发动机的主ECU发动机端线束1-3,其中,主ECU发动机端线束1-3接入喷油器线束中转管2-2中进行集成,主ECU发动机端线束1-3包括第一线束群,所述第一线束群包括第一侧喷油器线束(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第一侧是指当面向发动机的前端观察时,发动机机体的右侧)、第一侧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线束及第一侧排温传感器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群直接在喷油器线束中转管2-2中进行分线。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喷油器线束中转管2-2的接入端连接有第四中转连接器3-4,主ECU发动机端线束1-3还包括第二线束群,所述第二线束群包括第一侧计量单元线束、轨压传感器线束、曲轴转速传感器线束、凸轮轴转速传感器线束、燃油压力传感器线束、燃油温度传感器线束、起动机线束、燃油预供油泵线束以及机油预供油泵线束,所述第二线束群通过第四中转连接器3-4接入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中,并在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进行分线。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连接有第五中转连接器3-5和第六中转连接器3-6,其中,第二线束群是通过第五中转连接器3-5和第六中转连接器3-6进行分线。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线束1还包括从ECU中用于控制发动机的从ECU发动机端线束1-4,其中,从ECU发动机端线束1-4包括第三线束群,所述第三线束群包括第二侧喷油器线束(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第二侧是指当面向发动机的前端观察时,发动机机体的左侧)、第二侧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线束及第二侧排温传感器线束,所述第三线束群接入喷油器线束中转管2-2后,进一步通过第三中转连接器3-3接入从ECU线束中转管2-3,并在第二侧进行分线。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中转管及中转连接器,先将双ECU线束集成,然后再根据传感器及执行器的位置合理确定分线位置后,再进行分线,大大提升了线束布置的整齐行、规范性,实现了线束整齐、规范、美观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中转管及中转连接器对线束进行集成和分线,便利了线束布置及安装,同时便利了后续的故障检测及维修,显著降低了安装布置的难度及维修检测的难度,因而实现了线束的安装布置便利化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对于一款V型12缸、由双ECU控制的发动机,如图1所示,其ECU线束的具体集成方式为:
(1)主ECU整车端线束1-1和从ECU整车端线束1-2分别接入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预设有整车预留线束连接器4,用于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中的整车预留线束与主机厂线束之间的连接;
(2)主ECU发动机端线束1-3接入主方管喷油器线束2-2,接入线束中的一部分线束直接在第一侧进行喷油器线束、第一侧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及第一侧排温传感器的分线,另一部分线束通过第四中转连接器3-4接入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在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2-1通过第五中转连接器3-5和第六中转连接器3-6进行第一侧计量单元线束、轨压传感器线束、曲轴转速传感器线束、凸轮轴转速传感器线束、燃油压力传感器线束、燃油温度传感器线束、起动机线束、燃油预供油泵线束和机油预供油泵线束的分线;
(3)从ECU发动机端线束1-4先接入喷油器线束中转管2-2中,并从喷油器线束中转管2-2延伸到第三中转连接器3-3,然后通过第三中转连接器3-3 接入从ECU线束中转管2-3,进入从ECU线束中转管2-3后在第二侧进行喷油器线束、第二侧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线束及第二侧排温传感器线束的分线;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根中转管优选为方管,尤其是铝合金方管,当然,中转管也可以选用其它合适的形状,例如圆管,同时也可以选用其它合适的材质,例如镁合金等;可选地,如图2所示,铝合金方管是由两块铝合金扣压而成,两块铝合金的扣压接触部位是由两部分的凹凸部位卡合而成,用于卡合的凹凸部位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卡头配合方式,也可以是其它常用的配合方式。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铝合金方管中靠近外壳处填充有阻燃泡沫,通过在中转管内填充阻燃泡沫,能够避免线束同中转管的外壳之间产生磨损,从而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线束使用的经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ECU线束集成组件,包括将ECU与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连接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ECU线束集成组件还包括用于线束中转的多根中转管,所述线束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具体位置,接入相应的中转管中进行集成,并在所述多个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具体位置处进行分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根中转管的端部均包括用于引入线束的中转连接器,所述线束通过所述中转连接器接入至相应的中转管中进行集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ECU包括主ECU和从ECU,所述多根中转管包括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喷油器线束中转管和从ECU线束中转管,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所述喷油器线束中转管和所述从ECU线束中转管的接入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中转连接器、第二中转连接器和第三中转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包括主ECU中用于控制整车的主ECU整车端线束和从ECU中用于控制整车的从ECU整车端线束,所述主ECU整车端线束和所述从ECU整车端线束均接入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进行集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还设置有整车预留线束连接器,所述整车预留线束连接器用于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的整车预留线束与主机厂线束之间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还包括主ECU中用于控制发动机的主ECU发动机端线束,所述主ECU发动机端线束接入所述喷油器线束中转管中进行集成,所述主ECU发动机端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群,所述第一线束群包括第一侧喷油器线束、第一侧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线束及第一侧排温传感器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群在所述喷油器线束中转管中进行分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线束中转管的接入端连接有第四中转连接器,所述主ECU发动机端线束还包括第二线束群,所述第二线束群包括第一侧计量单元线束、轨压传感器线束、曲轴转速传感器线束、凸轮轴转速传感器线束、燃油压力传感器线束、燃油温度传感器线束、起动机线束、燃油预供油泵线束以及机油预供油泵线束,所述第二线束群通过所述第四中转连接器接入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并在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中进行分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预留线束中转管连接有第五中转连接器和第六中转连接器,所述第二线束群通过所述第五中转连接器和所述第六中转连接器进行分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还包括从ECU中用于控制发动机的从ECU发动机端线束,所述从ECU发动机端线束包括第三线束群,所述第三线束群包括第二侧喷油器线束、第二侧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线束及第二侧排温传感器线束,所述第三线束群接入所述喷油器线束中转管后,并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三中转连接器接入所述从ECU线束中转管,并在第二侧进行分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ECU线束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中转管为方管,且所述方管中靠近外壳处填充有阻燃泡沫。
CN201822148588.1U 2018-12-20 2018-12-20 Ecu线束集成组件 Active CN209757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8588.1U CN209757002U (zh) 2018-12-20 2018-12-20 Ecu线束集成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8588.1U CN209757002U (zh) 2018-12-20 2018-12-20 Ecu线束集成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7002U true CN209757002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8588.1U Active CN209757002U (zh) 2018-12-20 2018-12-20 Ecu线束集成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7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7273B (zh) 快插接头式油管加热器
CN104505651A (zh) 一种汽车尾部发动机连接线束
CN101981298A (zh) 用于喷嘴地址分配的方法
CN209757002U (zh) Ecu线束集成组件
CN104040801A (zh) 用于机动车中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汽车电器网络组件
JP2018024395A (ja) 車載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CN202009141U (zh) 自身检测汽车线束
CN203562628U (zh) 一种发动机电控线束
CN102536563B (zh) 电气配线结构
CN20559549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4088824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线束
CN108729978A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及其监测装置
CN106194542A (zh)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起动控制及起动保护方法
CN205916065U (zh) 气体机的线束装置
CN203085920U (zh) 带波纹管的发电机线束总成
US20110120419A1 (en) Universal Fuel Injector System Having Specific Harness Adaptors
US5284124A (en) Ignition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7813743U (zh) 一种发动机线束总成
US8590503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cylinder head cover
JPH03260335A (ja) エンジン制御系配線
CN208028342U (zh) 一种通用化发动机线束
CN220172538U (zh) 一种增程器机组线束总成
CN207033539U (zh) 一种诊断管子完整性的管路系统
CN114843854A (zh) 一种新型v型20缸四ecu发动机线束
US10056725B1 (en) Throttle body wire harness adap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