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1641U - 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1641U
CN209751641U CN201920100864.9U CN201920100864U CN209751641U CN 209751641 U CN209751641 U CN 209751641U CN 201920100864 U CN201920100864 U CN 201920100864U CN 209751641 U CN209751641 U CN 209751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ibustion
smoke
motor
moxa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008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尤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008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1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1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16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包括机身、排气管道、触控面板,还包括净烟箱、可开式护罩、动力机构、万向轮、电动轮;排气管道通过管道支架固定在机身上,排气管道一端与净烟箱相连通、另一端与可开式护罩的顶部相连通;可开式护罩在侧部通过可旋臂与机身相连接,可旋臂与机身在连接处共同设置有锁止箍;可开式护罩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的表面呈褶状,隔离板将可开式护罩的内部分隔为左腔室、右腔室,左腔室内放置有艾条,右腔室内设置有动力机构;艾条固定在艾条架内,艾条架卡合在齿盘内,齿盘卡合在驱动卡钳内,驱动卡钳与动力机构相连接。本装置解决了传统艾灸仪无法排烟的问题,同时具有啄灸、旋灸、行灸三种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仪,尤其涉及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
背景技术
古法艾灸产生于远古时代,利用艾灸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养生意识也不断提升,促使古法艾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艾灸仪也应运而生。然而,现在市面上的艾灸仪在燃烧艾灸条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不但污染空气,还十分的气味呛人,严重影响了艾灸时的舒适感。相应的,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红外线艾灸仪,通过红外线将艾灸粉加热以进行艾灸,虽然红外线艾灸仪克服了烟气的问题,但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违背了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的艾灸中医理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包括机身、排气管道、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固定在机身上,它还包括净烟箱、可开式护罩、动力机构、万向轮、电动轮;排气管道通过管道支架固定在机身上,排气管道一端与净烟箱相连通并延伸到净烟箱的内部、另一端与可开式护罩的顶部相连通;可开式护罩在侧部通过可旋臂与机身相连接,可旋臂与机身在连接处共同设置有锁止箍;可开式护罩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的表面呈褶状,隔离板将可开式护罩的内部分隔为左腔室、右腔室,左腔室内放置有艾条,右腔室内设置有动力机构;
艾条固定在艾条架内,艾条架卡合在齿盘内,齿盘卡合在驱动卡钳内,驱动卡钳与动力机构相连接;齿盘的底面开设有滚珠槽,滚珠槽内放置有滚珠,驱动卡钳内设置有与齿盘的锯齿相匹配的传动齿轮;驱动卡钳上还开设有细滑轨套孔,细滑轨套孔为三个,三个细滑轨套孔呈三角形状分布;
动力机构包括行灸电机、啄灸电机、旋灸电机、电机皮带、细滑轨、U槽轨、上固定平台、下固定平台;啄灸电机固定在上固定平台的下端,啄灸电机通过皮带轮与电机皮带相连接,电机皮带穿过驱动卡钳并与固定在下固定平台上的皮带轮相连接,电机皮带上设置有滑动塞块,滑动塞块位于驱动卡钳的下方并将驱动卡钳固定;旋灸电机固定在驱动卡钳上,旋灸电机与驱动卡钳内的传动齿轮相连接;细滑轨为三根,三根细滑轨分别穿过细滑轨套孔且三根细滑轨的顶端均固定在上固定平台上、下端均固定在下固定平台上;
行灸电机固定在上固定平台的上方中央,连接板与可开式护罩固定连接,行灸电机的两侧设有扣轨小车轮,驱动轮位于U槽轨内,U槽轨插置在U槽轨插接口内,U槽轨插接口通过扣轨小车轮可拆卸的设置在可旋臂与可开式护罩之间,扣轨小车轮上设置有锁定开关;
排气管道与可开式护罩在连接处设置有抽气口电机以及闸式开关,排气管道上设置有室外排气接口、室外排气量阀门、排气量控制阀门,室外排气量阀门位于室外排气接口的气流上游位置,排气量控制阀门位于室外排气接口的气流下游位置;
净烟箱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排气增压电机,净烟箱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的下方设置有凝水皿;净烟箱的底端下方固定设置有转轴托盘,万向轮、电动轮分别固定在转轴托盘的四个角处,万向轮连接有万向轮启用踏板;
可开式护罩的底端开口处围设有防烫胶圈,防烫胶圈内安装有阻灰不锈钢网圈,阻灰不锈钢网圈的圆周边缘上开设有蒸馏水槽,蒸馏水槽内填充有海绵圈;可开式护罩的下部内侧设置有下限位探头,可开式护罩的下部外侧设置有换艾条开关;驱动卡钳上设置有上限位探头。
进一步地,艾条架分为五孔艾条架、三孔艾条架、艾茸炮灸架。
进一步地,五孔艾条架、三孔艾条架、艾茸炮灸架的圆周边缘处均设置有卡齿,齿盘的内圆周边缘处开设有与卡齿相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地,五孔艾条架、三孔艾条架均通过弹簧夹片将艾条固定。
进一步地,U槽轨分为长U槽轨、短U槽轨,长U槽轨、短U槽轨的两端均设置有阻头。
进一步地,长U槽轨、短U槽轨均通过弹珠插接片插置在U槽轨插接口内。
进一步地,净烟箱的内部设置有散气盘、水膜过滤池、活性炭过滤网、粒子仓,散气盘位于净烟箱的底端上方且散气盘与排气管道相连通,水膜过滤池位于散气盘的上方且水膜过滤池与散气盘之间设置有止回阀,活性炭过滤网设置在水膜过滤池的上方且位于粒子仓的内部底端,粒子仓内放置有活性炭粒子。
进一步地,艾条的上部外侧套置有止燃帽、下部外侧套置有止燃筒,止燃筒外围设有防烫套,止燃帽、止燃筒均与驱动卡钳相连接。
进一步地,机身上设置有U槽轨置放架。
进一步地,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设置有配套的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解决了传统艾灸仪无法排烟的问题,通过遥控器控制,自动进行烟气的处理与排放,将有害的烟气排除和过滤,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本产品同时具有啄灸、旋灸、行灸三种功能,适用性更加广泛,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提升了治疗效果,维持了艾灸的本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式防护罩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卡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五孔艾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止燃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烫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阻灰不锈钢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长U槽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短U槽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U槽轨插接口的结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弹珠插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艾条架的更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三孔艾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艾茸炮灸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器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排气管道;3、净烟箱;4、可开式护罩;5、隔离板;6、艾条;7、防烫胶圈;8、抽气口电机;9、行灸电机;10、啄灸电机; 11、旋灸电机;12、驱动卡钳;13、电机皮带;14、滑动塞块;15、细滑轨; 16、换艾条开关;17、止燃帽;18、上限位探头;19、下限位探头;20、上固定平台;21、下固定平台;22、管道支架;23、止锁箍;24、室外排气量控制阀门;25、室外排气接口;26、排气量控制阀门;27、排气增压电机;28、排气口;29、凝水皿;30、散气盘;31、转轴托盘;32、万向轮;33、电动轮; 34、万向轮启用踏板;35、水膜过滤池;36、活性炭过滤网;37、粒子仓; 38、触控面板;39、U槽轨置放架;40、细滑轨套孔;41、齿盘;42、五孔艾条架;43、滚珠;44、传动齿轮;45、卡齿;46、弹簧夹片;47、卡槽;48、止燃筒;49、防烫套;50、阻灰不锈钢网圈;51、蒸馏水槽;52、长U槽轨; 53、阻头;54、驱动轮;55、锁定开关;56、短U槽轨;57、弹珠插接片; 58、U槽轨插接口;59、连接板;60、扣轨小车轮;61、三孔艾条架;62、艾茸炮灸架;63、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包括机身1、排气管道2、触控面板38,触控面板38固定在机身1上,它还包括净烟箱3、可开式护罩4、动力机构、万向轮32、电动轮33;排气管道2通过管道支架22固定在机身1上,排气管道2一端与净烟箱3相连通并延伸到净烟箱3的内部、另一端与可开式护罩4的顶部相连通;可开式护罩4在侧部通过可旋臂与机身1相连接,可旋臂与机身1在连接处共同设置有锁止箍23;可旋臂可以旋转,以调节可开式护罩的角度。
如图2所示,可开式护罩4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5,隔离板5将可开式护罩4 的内部分隔为左腔室、右腔室,左腔室内放置有艾条6,右腔室内设置有动力机构;对于动力机构,主要包括行灸电机9、啄灸电机10、旋灸电机11、电机皮带13、细滑轨15、U槽轨、上固定平台20、下固定平台21;对于艾条,如图图3所示,艾条6固定在艾条架内,艾条架卡合在齿盘41内,齿盘41卡合在驱动卡钳12内,驱动卡钳12与动力机构相连接。
对于艾条的固定,需要使用艾条架,艾条架可根据使用需求设计为多种式样,主要包括五孔艾条架42(如图4所示)、三孔艾条架61(如图14所示)、艾茸炮灸架62(如图5所示)。为使得艾条架快速便利的卡合在齿盘内,五孔艾条架42、三孔艾条架61、艾茸炮灸架62的圆周边缘处均设置有卡齿45,齿盘 41的内圆周边缘处开设有与卡齿45相匹配的卡槽47。进一步地,对于五孔艾条架42、三孔艾条架61均通过弹簧夹片46将艾条6牢固的固定,并且弹簧夹片的成本低,稳定效果好。艾茸炮灸架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网孔,其产生的热量大,散热速度快,能起到更好的艾灸治疗效果。
由于艾条的燃烧会使可开式护罩内部的温度变高,在隔离板5外包裹有耐高温的百褶布,使得隔离罩的表面呈褶状,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并防止在动力机构内的各部件上形成油烟而影响正常运行。
对于可开式护罩,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可开式护罩4的底端开口处围设有如图7所示的防烫胶圈7,防烫胶圈7内安装有如图8所示的阻灰不锈钢网圈 50,阻灰不锈钢网圈采用高密度的不锈钢网,能够阻挡艾条燃烧产生的废渣,但艾条燃烧产生的高温仍能有效的传递。阻灰不锈钢网圈50的圆周边缘上开设有蒸馏水槽51,蒸馏水槽51内填充有海绵圈,海绵圈用于吸收蒸馏水,保持可开式护罩的清洁,并具有一定的净烟功能。此外,为方便艾灸仪的挪动以及艾灸操作,本艾灸仪既设置有万向轮,又设置有电动轮,具体的为:在净烟箱3 的底端下方固定设置有转轴托盘31,万向轮32、电动轮33分别固定在转轴托盘 31的四个角处;并且万向轮32连接有万向轮启用踏板34,在具体的操作情况下,只需脚踩一下万向轮启用踏板34,便能够实现万向轮的打开或关闭。
并且,可开式护罩4的下部外侧设置有换艾条开关16,当需要换艾条时,只要打开换艾条开关16,便能够将可开式护罩4打开,使用十分便利,如图13 所示,展现了艾条架的更换过程。
此外,本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设置有配套的遥控器63,遥控器如图16所示,通过控制器的控制作用,遥控器上对应每个功能均设置有按键,并且还能够进行定时操作,配合触控面板38,实现了自动控制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解决了传统艾灸仪无法处理烟气的问题,同时具备了啄灸、旋灸和行灸的功能。
一、烟气处理
首先,对于烟气的处理,是由排气管道2和净烟箱3的配合工作才得以实现的,具体的设置方式为:如图1所示,排气管道2与可开式护罩4在连接处设置有抽气口电机8以及闸式开关,排气管道2上设置有室外排气接口25、室外排气量阀门24、排气量控制阀门26,室外排气量阀门24位于室外排气接口25的气流上游位置,排气量控制阀门26位于室外排气接口25的气流下游位置;
净烟箱3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排气增压电机27,净烟箱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排气口28,排气口28的下方设置有凝水皿29;
净烟箱3的内部设置有散气盘30、水膜过滤池35、活性炭过滤网36、粒子仓37,散气盘30位于净烟箱3的底端上方且散气盘30与排气管道2相连通,水膜过滤池35位于散气盘30的上方且水膜过滤池35与散气盘30之间设置有止回阀,活性炭过滤网36设置在水膜过滤池35的上方且位于粒子仓37的内部底端,粒子仓37内放置有活性炭粒子。
烟气处理的具体过程为:艾条燃烧产生烟气,抽气口电机8工作将可开式护罩4内的烟气吸入排气管道2内,烟气在排气管道2内流动;将产生有害气体过室外排气量控制阀门24和排气量控制阀门26的共同作用,保持烟气的吸入速度,被吸入的烟气沿着排气管道2进入到散气盘30内,由散气盘30将烟气散入到水膜过滤池35内进行第一次过滤,烟气中的固体废渣被留在了水膜过滤池35 内,为防止烟气回流,在散气盘20和水膜过滤池之间设置了回止阀,以确保烟气顺利的流动;经水膜过滤池35处理后的烟气继续进入到活性炭过滤网内进行第二次过滤,随后,再由粒子仓内的活性炭粒子进行第三次过滤,以确保烟气内的有害物质被完全吸附;经过三次过滤的烟气,不再具有毒性,通过排气增压电机27的增压作用,迅速从排气口28处可在室内排放,气体在排放的过程中,由于液化作用会形成水滴,因此,在排气口28的下方设置有凝水皿29,以便于将液化后的水分收集,进行统一处理,并且还可以在排气口28的上方设置一个负离子发生器,以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另外,当不需要进行净烟处理时,也可以关闭排气量控制阀门26,通过室外排气接口将排管道道内的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而不经过净烟箱处理。
对于艾灸治疗,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排烟并不是全部不留,而是通过抽气口电机的抽气速度配合控制阀门的排气速度,让烟气在可开式护罩内呈现一种弥漫而不溢出的状态,如若抽气口电机的抽气速度过快,便会使艾条燃烧速度过快,无法实现穴位处皮肤毛孔吸收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不能使可开式护罩内的烟气过多,不作用于治疗部位的烟必须排掉或过滤掉,避免过多的烟气人体造成危害。
二、啄灸治疗
对于啄灸功能,所谓啄灸是指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作一上一下忽近急远的一种灸法,形如雀啄。啄灸法也是近代针灸学家总结出来的一种艾条悬灸法,艾条燃着端对准穴区一起一落的进行灸治,此种灸法热感较其他悬灸法要强,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多用于急症和较顽固的病证。为实现啄灸功能,如图2所示,啄灸电机10固定在上固定平台20的下端,啄灸电机10通过皮带轮与电机皮带13相连接,电机皮带13穿过驱动卡钳12并与固定在下固定平台21上的皮带轮相连接,电机皮带13上设置有滑动塞块14,滑动塞块14位于驱动卡钳12的下方并将驱动卡钳12固定;细滑轨 15为三根,三根细滑轨分别穿过细滑轨套孔40且三根细滑轨的顶端均固定在上固定平台20上、下端均固定在下固定平台21上;如图3所示,细滑轨套孔40开设在驱动卡钳12上,细滑轨15为三根,三根细滑轨分别穿过细滑轨套孔40且三根细滑轨的顶端均固定在上固定平台20上、下端均固定在下固定平台21上。
因此,通过啄灸电机10的往复驱动作用,使得电机皮带沿传动轮转动,由皮带固定块的位置变化作用使得驱动卡钳随着细滑轨滑动,根据啄灸电机的往复驱动作用,将固定在驱动卡钳上的艾条架以及艾条艾条能够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进行啄灸治疗。此外,在可开式护罩4的下部内侧设置有下限位探头 19,驱动卡钳12上设置有上限位探头18,从而使得艾条在限定的高度范围内运动,达到更好的啄灸疗效。
三、旋灸治疗
对于旋灸功能,所谓旋灸法又称熨热灸法,是指将燃着的艾条在穴区上方作往复回旋的移动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本法能给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将点燃的艾条一端接近施灸部位,距皮肤1寸左右,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一般灸 20~30分钟。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故对灸点远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实现旋灸功能,如图2和图3所示,首先,旋灸电机 11固定在驱动卡钳12上,驱动卡钳12内设置有传动齿轮44,旋灸电机11与驱动卡钳12内的传动齿轮44相连接;艾条6固定在艾条架内,艾条架卡合在齿盘41 内,齿盘41卡合在驱动卡钳12内且齿盘41的锯齿与传动齿轮44相匹配,从而实现转动。为降低转动时的摩擦系数,齿盘41的底面开设有滚珠槽,滚珠槽内放置有滚珠43。
因此,当进行旋灸治疗时,首先由啄灸电机将艾条送到到指定位置,旋灸电机开始工作,旋灸电机驱动传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齿盘转动,齿盘使得卡合在内的艾条架随着齿盘转动,最终实现艾条的转动,从而进行旋灸治疗。此外,无论是啄灸、旋灸还是行灸治疗过程中,为便于随时停止治疗熄灭艾条,采用了断氧止燃的方式。如图6所示,可以在艾条6的上部外侧套置止燃帽17、下部外侧套置止燃筒48,并且止燃筒48外围设有防烫套49,止燃帽17、止燃筒 48均通过强磁吸附作用与驱动卡钳12相连接,从而不会脱落。
四、行灸治疗
对于行灸功能,所谓行灸周天疗法是指将燃着的艾条沿身体脊柱方向进行移动的灸法,当艾条沿身体的横向方向行灸时,称之为全息疗法。对于行灸功能的实现,如图2所示,行灸电机9固定在上固定平台20的上方中央,行灸电机 9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9,连接板59与可开式护罩4固定连接,行灸电机9 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轮54;驱动轮54位于U槽轨内,U槽轨通过弹珠插接片 57(如图12所示)插置在U槽轨插接口58(如图11所示)内,U槽轨插接口58通过扣轨小车轮60可拆卸的设置在可旋臂与可开式护罩4之间,扣轨小车轮60上设置有锁定开关55。
因此,当进行周天疗法治疗时,使用如图9所示的长U槽轨52,此时,将本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后,万向轮32与电动轮33均关闭,锁定开关55打开,由行灸电机9带动驱动轮54在长U槽轨内滑动,从而使可开式护罩内设置的全部部件随之运动,排气管道在与可开式护罩的连接处留有长度充足的管道,以确保排气管道能随着可开式护罩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使得艾条随着驱动轮的往复滑动,对患者进行周天疗法治疗。当进行全息疗法时,使用如图10所示的短U槽轨56,行灸电机9带动驱动轮54在短U槽轨内滑动,从而使可开式护罩及内部的艾条到达指定的位置,此时,锁定开关55关闭,艾条固定在指定位置,万向轮 32关闭,电动轮32工作,电动轮32按照预设的路线带动本装置移动,从而对患者进行全息疗法治疗。此外,在长U槽轨52和短U槽轨56的两端均设置有阻头 53,以防止驱动轮脱离轨道。当不进行行灸治疗时,为节省空间,在机身1上设置有U槽轨置放架39,以便于将长U槽轨52或短U槽轨56放置在此处。
五、诊疗编程
综上所述是啄灸、旋灸、行灸的周天疗法和全息疗法的综合运用,可根据病人病情需要进行例如:行灸+啄灸、行灸+旋灸、啄灸+旋灸、行灸+旋灸+啄灸、全程行灸+局部行灸+啄灸等等多种组合方式的疗法,只需在遥控器16上设置诊疗键盘便可实现。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包括机身(1)、排气管道(2)、触控面板(38),触控面板(38)固定在机身(1)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净烟箱(3)、可开式护罩(4)、动力机构、万向轮(32)、电动轮(33);所述排气管道(2)通过管道支架(22)固定在机身(1)上,排气管道(2)一端与净烟箱(3)相连通并延伸到净烟箱(3)的内部、另一端与可开式护罩(4)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可开式护罩(4)在侧部通过可旋臂与机身(1)相连接,可旋臂与机身(1)在连接处共同设置有锁止箍(23);所述可开式护罩(4)的内部设置有隔离板(5),隔离板(5)的表面呈褶状,隔离板(5)将可开式护罩(4)的内部分隔为左腔室、右腔室,左腔室内放置有艾条(6),右腔室内设置有动力机构;
所述艾条(6)固定在艾条架内,艾条架卡合在齿盘(41)内,齿盘(41)卡合在驱动卡钳(12)内,驱动卡钳(12)与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齿盘(41)的底面开设有滚珠槽,滚珠槽内放置有滚珠(43),驱动卡钳(12)内设置有与齿盘(41)的锯齿相匹配的传动齿轮(44);所述驱动卡钳(12)上还开设有细滑轨套孔(40),细滑轨套孔(40)为三个,三个细滑轨套孔呈三角形状分布;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行灸电机(9)、啄灸电机(10)、旋灸电机(11)、电机皮带(13)、细滑轨(15)、U槽轨、上固定平台(20)、下固定平台(21);所述啄灸电机(10)固定在上固定平台(20)的下端,啄灸电机(10)通过皮带轮与电机皮带(13)相连接,电机皮带(13)穿过驱动卡钳(12)并与固定在下固定平台(21)上的皮带轮相连接,电机皮带(13)上设置有皮带固定块(14)位于驱动卡钳(12)的下方并与驱动卡钳(12)固定;所述旋灸电机(11)固定在驱动卡钳(12)上,旋灸电机(11)与驱动卡钳(12)内的传动齿轮(44)相连接;所述细滑轨(15)为三根,三根细滑轨分别穿过细滑轨套孔(40)且三根细滑轨的顶端均固定在上固定平台(20)上、下端均固定在下固定平台(21)上;
所述行灸电机(9)固定在上固定平台(20)的上方中央,行灸电机(9)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9),连接板(59)与可开式护罩(4)固定连接,行灸电机(9)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轮(54),驱动轮(54)位于U槽轨内,U槽轨插置在U槽轨插接口(58)内,U槽轨插接口(58)通过扣轨小车轮(60)可拆卸的设置在可旋臂与可开式护罩(4)之间,扣轨小车轮(60)上设置有锁定开关(55);
所述排气管道(2)与可开式护罩(4)在连接处设置有抽气口电机(8)、闸式开关,排气管道上设有室外排气接口(25)、室外排气量阀门(24)、排气量控制阀门(26),室外排气量阀门(24)位于室外排气接口(25)的气流上游位置,排气量控制阀门(26)位于室外排气接口(25)的气流下游位置;
所述净烟箱(3)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排气增压电机(27),净烟箱(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排气口(28),排气口(28)的下方设置有凝水皿(29);所述净烟箱(3)的底端下方固定设置有转轴托盘(31),万向轮(32)、电动轮(33)分别固定在转轴托盘(31)的四个角处,万向轮(32)连接有万向轮启用踏板(34);
所述可开式护罩(4)的底端开口处围设有防烫胶圈(7),防烫胶圈(7)内安装有阻灰不锈钢网圈(50),阻灰不锈钢网圈(50)的圆周边缘上开设有蒸馏水槽(51),蒸馏水槽(51)内填充有海绵圈;所述可开式护罩(4)的下部内侧设置有下限位探头(19),可开式护罩(4)的下部外侧设置有换艾条开关(16);所述驱动卡钳(12)上设置有上限位探头(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条架分为五孔艾条架(42)、三孔艾条架(61)、艾茸炮灸架(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孔艾条架(42)、三孔艾条架(61)、艾茸炮灸架(62)的圆周边缘处均设置有卡齿(45),齿盘(41)的内圆周边缘处开设有与卡齿(45)相匹配的卡槽(4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孔艾条架(42)、三孔艾条架(61)均通过弹簧夹片(46)将艾条(6)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U槽轨分为长U槽轨(52)、短U槽轨(56),长U槽轨(52)、短U槽轨(56)的两端均设置有阻头(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长U槽轨(52)、短U槽轨(56)均通过弹珠插接片(57)插置在U槽轨插接口(58)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净烟箱(3)的内部设置有散气盘(30)、水膜过滤池(35)、活性炭过滤网(36)、粒子仓(37),散气盘(30)位于净烟箱(3)的底端上方且散气盘(30)与排气管道(2)相连通,水膜过滤池(35)位于散气盘(30)的上方且水膜过滤池(35)与散气盘(30)之间设置有止回阀,活性炭过滤网(36)设置在水膜过滤池(35)的上方且位于粒子仓(37)的内部底端,粒子仓(37)内放置有活性炭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条(6)的上部外侧套置有止燃帽(17)、下部外侧套置有止燃筒(48),止燃筒(48)外围设有防烫套(49),止燃帽(17)、止燃筒(48)均与驱动卡钳(12)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U槽轨置放架(3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设置有配套的遥控器(63)。
CN201920100864.9U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51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0864.9U CN209751641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0864.9U CN209751641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1641U true CN209751641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0086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51641U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16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1947A (zh) * 2020-06-09 2020-09-0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具有清灰功能的艾灸装置
JP7311929B1 (ja) 2022-09-02 2023-07-20 浙江雲灸人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人間生態マイナスイオン細胞活性化と経絡透熱灸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な相互接続理学療法プラットホー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1947A (zh) * 2020-06-09 2020-09-0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具有清灰功能的艾灸装置
CN111631947B (zh) * 2020-06-09 2021-03-3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具有清灰功能的艾灸装置
JP7311929B1 (ja) 2022-09-02 2023-07-20 浙江雲灸人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人間生態マイナスイオン細胞活性化と経絡透熱灸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な相互接続理学療法プラットホー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51641U (zh) 一种净烟中医古法艾灸仪
CN109125058B (zh) 带有超声波装置和烟气环保净化装置的智能仿生艾灸机
CN110368297A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理疗艾灸仪
CN111773081A (zh) 一种自动艾灸或雷火灸理疗仪
CN205924469U (zh) 无烟艾灸悬灸仪
CN105411843B (zh) 一种座舱式多功能艾灸理疗装置
CN113425586A (zh) 一种艾灸用多功能联灸装置
CN210872987U (zh) 一种中医理疗用便携式艾灸装置
CN109157406B (zh) 具有垂直方向升降机构的艾灸燃烧装置
CN110192981A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15082164U (zh) 一种砭石艾灸床
CN214806772U (zh) 一种艾灸器具
CN105342839B (zh) 足部艾灸保健仪
CN210872978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108392408A (zh) 一种新型人工艾灸治疗床
CN211356759U (zh) 一种局部艾灸仪
CN113081812A (zh) 一种人体经络高能透灸仪
CN212730399U (zh) 一种逆向排烟艾灸仪
CN206252657U (zh) 一种温度可控滤烟艾灸盒
CN205359956U (zh) 一种艾灸床
CN214859207U (zh) 一种用于中医艾灸治疗的护理装置
CN213723512U (zh) 一种艾灸或雷火灸理疗装置
CN110897876A (zh) 一种无烟可温控的督脉艾灸机
CN213251167U (zh) 一种提高温热作用的艾灸盒
CN215607632U (zh) 一种多功能的胸背部艾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