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4404U - 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4404U
CN209744404U CN201920481436.5U CN201920481436U CN209744404U CN 209744404 U CN209744404 U CN 209744404U CN 201920481436 U CN201920481436 U CN 201920481436U CN 209744404 U CN209744404 U CN 209744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moke exhaust
exhaust pipe
flue gas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14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敏
唐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New Austrian Clea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New Austrian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New Austrian Clea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New Austrian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814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4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4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4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包括燃气锅炉部分和空气源热泵机组,燃气锅炉部分包括锅炉本体,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第一段排烟管,第一段排烟管为螺旋状,第一段排烟管伸至锅炉本体的外部并连接有抽气泵。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抽气泵通过第二段排烟管与发生器连接,第二段排烟管自发生器伸出后连接有第三段排烟管,第三段排烟管与蒸发器连接。烟气余热先经第一段排烟管,完成烟气第一阶余热回收,烟气再经第二段排烟管,实现烟气第二阶余热回收,烟气最后经第三段排烟管,在蒸发器内实现第三阶余热回收,通过上述梯级回收烟气余热,实现节能减排和节水。

Description

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供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以天然气为清洁燃料的燃气锅炉迅速发展,燃气的高效利用成为当今节能的重要课题。由于技术上的要求,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为150~250℃,烟气中的水蒸汽处于过热状态,不能凝结成水放出潜热,排烟热损失达到20%以上,大量的热能随烟气排入空中,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热污染。锅炉烟气污染主要体现为烟气污染物的直接污染和过高的排烟温度。另一方面,天然气锅炉排烟是加剧灰霾空气的“帮凶”,水汽随烟气排放到城市空中,增加大气的相对湿度,加剧灰霾空气的形成。降低燃气锅炉排烟温度,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是一项迫切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燃气锅炉排烟温度高,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热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包括燃气锅炉部分、空气源热泵机组和供热循环管网,燃气锅炉部分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的内部中央处设置有燃烧室,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第一段排烟管,第一段排烟管设置在燃烧室的下部,第一段排烟管为螺旋状,第一段排烟管的一端与燃烧室相连,第一段排烟管的另一端伸至锅炉本体的外部并连接有抽气泵;
燃气锅炉部分还包括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包括新风入口、热风出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新风入口处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中,所述锅炉壳体上连接有预混燃烧器,预混燃烧器内通入天然气,热风出口与预混燃烧器相连;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所述发生器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通过节流装置与蒸发器相连,蒸发器与吸收器相连,吸收器通过溶液管路与发生器相连,溶液管路上设置有溶液泵;
所述抽气泵通过第二段排烟管与发生器连接,第二段排烟管自发生器伸出后连接有第三段排烟管,第三段排烟管与蒸发器连接;
所述供热循环管网包括回水管路,回水管路依次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后,与进水口相连,回水管路内的回水在空气预热器内与空气发生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回水经出水口进入锅炉本体内。
优选地,第一段排烟管在锅炉本体内完成烟气第一阶余热回收,第二段排烟管在发生器内完成烟气第二阶余热回收,第三段排烟管在蒸发器内完成烟气第三阶余热回收。
优选地,所述预混燃烧器内完成天然气与热空气的混合,混合后的气体通入燃烧室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烟气余热先经第一段排烟管,实现对进入锅炉本体的冷水进行预热,完成烟气第一阶余热回收,烟气再经第二段排烟管,为发生器提供热源,实现烟气第二阶余热回收,烟气最后经第三段排烟管,在蒸发器内实现第三阶余热回收,最终将排烟温度降到20℃以下,同时使用集水器收集烟气冷凝水作为补充水,通过上述梯级回收烟气余热,实现节能减排和节水,节约大量的天然气,冬季供热时,能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另外,供热季,空气源热泵机组通过吸收烟气预热,能解决空气源热泵冬季低效和结霜的问题。
供热回水依次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回水进入空气预热器,在空气预热器内对空气进行预热,进行水气换热,换热效率高,能够充分对新风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热风进入预混燃烧器与天然气混合,再送入燃气锅炉,提高了燃气锅炉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包括燃气锅炉部分、空气源热泵机组和供热循环管网。
燃气锅炉部分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的内部中央处设置有燃烧室2,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第一段排烟管3,第一段排烟管设置在燃烧室2的下部,第一段排烟管3为螺旋状,第一段排烟管的一端与燃烧室2相连,第一段排烟管的另一端伸至锅炉本体的外部并连接有抽气泵4。
锅炉本体内的第一段排烟管实现对刚进入锅炉本体内的冷水的预热,冷水自锅炉本体的底部进入,随着冷水的增加,第一段排烟管对冷水预热,第一段排烟管在锅炉本体内完成烟气第一阶余热回收。
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发生器5、冷凝器6、蒸发器7和吸收器8,发生器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通过节流装置9与蒸发器相连,蒸发器与吸收器相连,吸收器通过溶液管路与发生器相连,溶液管路上设置有溶液泵10。
该空气源热泵机组,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在供热季,蒸发器吸收来自烟气的热量,最终冷凝器放热。
抽气泵4通过第二段排烟管11与发生器连接,第二段排烟管自发生器伸出后连接有第三段排烟管12,第三段排烟管与蒸发器连接。
第二段排烟管内的烟气预热为发生器提供热源,实现烟气第二阶余热回收,第三段排烟管内的烟气预热在蒸发器内完成烟气第三阶余热回收。缓解供热季空气源热泵效率低下和结霜的问题。
第三段排烟管排出的烟气温度下降到20℃以下,同时使用集水器收集烟气冷凝水作为补充水。
经过三段排烟管梯级回收烟气余热,实现节能减排和节水,节约大量的天然气,冬季供热时,能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
燃气锅炉部分还包括空气预热器13,空气预热器包括新风入口、热风出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新风入口处连接有鼓风机14,鼓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中。
锅炉壳体上连接有预混燃烧器15,预混燃烧器内通入天然气,热风出口与预混燃烧器相连。
供热循环管网包括回水管路,回水管路依次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后,与进水口相连,回水管路内的回水在空气预热器内与空气发生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回水经出水口进入锅炉本体内。
预混燃烧器内完成天然气与热空气的混合,混合后的气体通入燃烧室内。
供热回水依次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回水进入空气预热器,在空气预热器内对空气进行预热,进行水气换热,换热效率高,能够充分对新风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热风进入预混燃烧器与天然气混合,再送入燃气锅炉,提高了燃气锅炉的效率。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锅炉部分、空气源热泵机组和供热循环管网,燃气锅炉部分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的内部中央处设置有燃烧室,在锅炉本体内设置有第一段排烟管,第一段排烟管设置在燃烧室的下部,第一段排烟管为螺旋状,第一段排烟管的一端与燃烧室相连,第一段排烟管的另一端伸至锅炉本体的外部并连接有抽气泵;
燃气锅炉部分还包括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包括新风入口、热风出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新风入口处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中,所述锅炉壳体上连接有预混燃烧器,预混燃烧器内通入天然气,热风出口与预混燃烧器相连;
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所述发生器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通过节流装置与蒸发器相连,蒸发器与吸收器相连,吸收器通过溶液管路与发生器相连,溶液管路上设置有溶液泵;
所述抽气泵通过第二段排烟管与发生器连接,第二段排烟管自发生器伸出后连接有第三段排烟管,第三段排烟管与蒸发器连接;
所述供热循环管网包括回水管路,回水管路依次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后,与进水口相连,回水管路内的回水在空气预热器内与空气发生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回水经出水口进入锅炉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段排烟管在锅炉本体内完成烟气第一阶余热回收,第二段排烟管在发生器内完成烟气第二阶余热回收,第三段排烟管在蒸发器内完成烟气第三阶余热回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燃烧器内完成天然气与热空气的混合,混合后的气体通入燃烧室内。
CN201920481436.5U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 Active CN209744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1436.5U CN209744404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1436.5U CN209744404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4404U true CN209744404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2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1436.5U Active CN209744404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44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9563A (zh) * 2020-01-19 2020-04-24 新疆和融热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节能系统
CN113324260A (zh) * 2021-04-01 2021-08-31 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锅炉效率的开式吸收、开式发生热泵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9563A (zh) * 2020-01-19 2020-04-24 新疆和融热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节能系统
CN113324260A (zh) * 2021-04-01 2021-08-31 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锅炉效率的开式吸收、开式发生热泵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6110B (zh) 热泵型燃气锅炉余热回收机组
CN101319788B (zh) 高热值燃料蓄热式冷凝节能锅炉
CN104110675B (zh) 一种锅炉烟气深度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5546616A (zh) 一种综合利用城市周边热能的集中供热系统
CN209744404U (zh) 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供热系统
CN109186299A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0986031B (zh) 一种避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管道中水蒸气冷凝的系统
CN208312424U (zh) 冷凝水用于低氮燃烧的热回收系统
CN204612167U (zh) 一种内置冷凝器的真空热水锅炉
CN203980632U (zh) 回收烟气热泵设备
CN205279446U (zh) 一种冷凝式余热回收的燃气采暖热水炉
CN109373332B (zh) 一种燃煤耦合垃圾发电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和方法
CN207214097U (zh) 一种基于排烟水蒸气内循环式冷凝热回收的燃煤锅炉
CN108980799A (zh) 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的燃烧锅炉
CN205402669U (zh) 热管式蒸发器吸收式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1739487U (zh) 一种生物质汽化炉余热回收利用一体化装置
CN210861049U (zh)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及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7599997U (zh) 一种接触换热式脱硫脱硝一体化天然气冷凝锅炉
CN2637909Y (zh) 冷凝式燃油燃气锅炉
CN220038436U (zh) 汽轮机与锅炉的余热耦合利用系统
CN218820408U (zh) 一种垃圾焚烧锅炉一体化系统
CN219913126U (zh) 一种烟气深度余热回收装置
CN105222335A (zh) 回收烟气热泵设备
CN2921698Y (zh) 一种整体式冷凝锅炉
CN208846390U (zh) 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的燃烧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