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1494U - 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1494U
CN209741494U CN201920056472.7U CN201920056472U CN209741494U CN 209741494 U CN209741494 U CN 209741494U CN 201920056472 U CN201920056472 U CN 201920056472U CN 209741494 U CN209741494 U CN 209741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gent
box
water
cavity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564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京武
庄儒营
丑作政
孙广彬
宋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564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1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1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1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桶和洗涤剂投放组件,洗涤剂投放组件包括本体、投放盒和扰流构件,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投放盒设置于本体内且与衣物处理桶连通;扰流构件包括固定于本体的基体以及设置于基体的多个扰动结构,基体上设有第一出水口,洗涤水从进水口到达扰流构件并经多个扰动结构扰流后从第一出水口达到投放盒,进而达到衣物处理桶。通过多个扰动结构的设置,到达扰流构件的洗涤水经过扰流后从第一出水口达到投放盒,减小到达投放盒内的水流流速,避免了水流冲击投放盒内的洗涤剂使洗涤剂溅到投放盒的侧壁而产生的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洗衣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家用电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波轮洗衣机为例,通常,在波轮洗衣机的洗涤桶中注入洗涤水之后,用户手动向洗涤桶内加入洗衣粉、洗衣液等洗涤剂,并将衣物放入洗涤桶中,然后开启洗衣机进行洗涤。洗涤剂直接投放至洗衣机的内桶内,存在洗涤剂未充分溶解进入衣物的纤维间隙中的情况,即使在漂洗后仍然可能存在衣物上残留洗涤剂的问题。
鉴于此,改进后的洗衣机配置有洗涤剂溶解盒,洗涤剂加入到洗涤剂溶解盒中,注水管向洗涤剂溶解盒中注入洗涤水与洗涤剂混合后进入洗涤桶中。这样,在洗涤剂进入洗涤桶之前能够对洗涤剂进行溶解。不过,水流直接流入洗涤剂溶解盒,水流速度快,可能存在使洗涤剂溅到洗涤剂溶解盒侧壁而造成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洗衣机洗涤剂溶解盒中洗涤剂容易溅到侧壁而造成的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桶和洗涤剂投放组件,所述洗涤剂投放组件包括:本体,其上设置有进水口;投放盒,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且所述投放盒与所述衣物处理桶连通;以及扰流构件,其包括:基体,其固定于所述本体且所述基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以及多个扰动结构,其设置于所述基体;其中,洗涤水从所述进水口到达所述扰流构件并且经所述多个扰动结构扰流之后从所述第一出水口到达所述投放盒进而到达所述衣物处理桶。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扰动结构沿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周向分布于所述基体的上表面。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围挡结构,所述围挡结构和所述基体的上表面形成腔体,其中,所述多个扰动结构位于所述腔体内。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围挡结构的内侧在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引导结构,以便引导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腔体的洗涤水到达所述多个扰动结构。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导结构为L形挡筋,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L形挡筋的开口侧以便所述第一引导结构对到达所述扰动结构之前的洗涤水进行扰动。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扰动结构为弧状筋且多个所述弧状筋沿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周向同向分布。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扰动结构的至少一个侧部设置有第二引导结构,以便对到达所述扰动结构之后的洗涤水进行扰动。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扰动结构的全部或者部分的内凹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引导结构,其中,多个所述第二引导结构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不同。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扰动结构中的全部或者部分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引导结构,其中,多个所述第二引导结构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不同。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水口,以便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腔体的洗涤水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水口到达所述投放盒。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腔体的外侧,对应地,所述围挡结构上设置有缺口,以便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腔体的洗涤水通过所述缺口到达所述第二出水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桶和洗涤剂投放组件,洗涤剂投放组件包括本体、投放盒和扰流构件,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投放盒设置于本体内并且与衣物处理桶连通;扰流构件包括固定于本体的基体以及设置于基体的多个扰动结构,基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洗涤水从进水口到达扰流构件并且经多个扰动结构扰流之后从第一出水口达到投放盒,进而达到衣物处理桶。
通过多个扰动结构的设置,能够使从进水口到达扰流构件的洗涤水经过扰流后从第一出水口达到投放盒内,减小了从第一出水口到达投放盒内的水流的流速,从而避免了水流冲击投放盒内的洗涤剂使洗涤剂溅到投放盒的侧壁而产生的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经过扰流后的洗涤水与投放盒内的洗涤剂混合使洗涤剂溶解后进入衣物处理桶内,避免了衣物洗涤后存在的衣物上残留洗涤剂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扰动结构沿第一出水口的周向分布于基体的上表面。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围挡结构,围挡结构和基体的上表面形成腔体,多个扰动结构位于该腔体内。多个扰动结构沿第一出水口的周向分布于基体的上表面,能够使到达扰流构件的洗涤水经扰动结构扰流后从第一出水口沿不同的方向流出,使水流分散,避免了水流集中冲击至投放盒内的洗涤剂而使洗涤剂溅到投放盒的侧壁上而产生的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此外,分散的水流增加了与洗涤剂的接触面积,加快了洗涤剂的溶解速度,提高了洗涤剂在投放盒内的溶解效果。通过围挡结构的设置,能够促使从进水口进入腔体的洗涤水达到扰流构件,以便提升多个扰动结构对洗涤水的扰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投放盒处于打开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截面A-A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组件中的扰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盖体;111、进水管;112、第一进水口;113、第二进水口;12、盒体;2、扰流构件;21、基体;22、扰动结构;23、围挡结构;231、缺口;24、腔体;25、第一引导结构;26、第二引导结构;3、投放盒;31、洗涤剂投放腔;32、柔顺剂投放腔;4、第一出水口;5、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波轮洗衣机来进行介绍说明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也可以是洗干一体机、洗鞋机等。显然,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组件的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投放盒处于打开状态);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组件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截面A-A的剖视图。
波轮洗衣机(以下简称洗衣机)主要包括盛水桶、设置于盛水桶内的衣物处理桶、控制器、进水单元以及洗涤剂投放组件。如图1至图4所示,洗涤剂投放组件包括本体、投放盒3以及扰流构件2。本体包括盒体12和盖体11,盒体12和盖体11装配后形成容纳投放盒3的容纳空间,投放盒3能够以推拉的方式进入和移出该容纳空间。投放盒3具有左右分布的洗涤剂投放腔31和柔顺剂投放腔32。扰流构件2设置在盖体11的下方且位于洗涤剂投放腔31上方的位置,扰流构件2与盖体11装配在一起。在盖体11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111,进水管111靠近左端的位置具有第一进水口112,在第一进水口112和进水管111的右端之间具有第二进水口113,第一进水口112与扰流构件2连通,第二进水口113与柔顺剂投放腔32连通。扰流构件包括基体21以及设置在基体21上的多个扰动结构22,基体21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4,第一出水口4与洗涤剂投放腔31连通。
在使用时,用户将投放盒3从本体的容纳空间中拉出,向洗涤剂投放腔31内加入洗涤剂,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向柔顺剂投放腔32中加入柔顺剂,然后将投放盒3推入本体的容纳空间中并启动洗衣机的洗涤功能。控制器控制进水单元进水,洗涤水经进水管111从第一进水口112达到扰流构件2,水流经过多个扰动结构22的扰流之后从第一出水口4达到投放盒3的洗涤剂投放腔31并与洗涤剂投放腔31内的洗涤剂混合,洗涤水和洗涤剂的混合液从洗涤剂投放腔31流动至盒体12然后流入衣物处理桶中。需要说明的是,洗涤剂可以是洗衣粉、洗衣液等。
洗涤剂投放盒组件设置扰流构件2,对从第一进水口112进入的洗涤水进行扰动,使扰动后的洗涤水流入投放盒2内与洗涤剂混合后进入衣物处理桶内,减小了进入投放盒3内的洗涤水的流速,从而避免了水流冲击投放盒3内的洗涤剂使洗涤剂溅到投放盒3的侧壁而产生的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投放盒3具有洗涤剂投放腔31和柔顺剂投放腔32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将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投放盒3也可以仅包括洗涤剂投放腔31,也可以同时包括洗涤剂投放腔、柔顺剂投放腔以及消毒剂投放腔等。另外,投放盒3以推拉的方式进入和移出本体上的容纳空间也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投放盒可以以枢转的方式进入和移出本体上的容纳空间等。此外,本体包括盒体12和盖体11也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结构具有容纳投放盒3的腔体等。
参照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组件中的扰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优选地,多个扰动结构22沿第一出水口4的周向均匀地分布在基体21的上表面。优选地,基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围挡结构23,围挡结构23与基体21形成腔体24,多个扰动结构22位于腔体24内。
多个扰动结构22沿第一出水口4的周向分布在基体21的上表面,使从第一进水口112到达扰流构件2的洗涤水经过扰流后形成多股水流沿不同的方向从第一出水口4进入投放盒3内。这样,到达扰流构件2的水流被分散,避免了水流集中冲击至投放盒3的洗涤剂投放腔31内的洗涤剂而使洗涤剂溅到侧壁上而产生的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此外,分散的水流增加了与洗涤剂的接触面积,加快了洗涤剂的溶解速度,提高了洗涤剂在投放盒3的洗涤剂投放腔31内的溶解效果。通过围挡结构23的设置,能够促使从第一进水口112进入腔体24的洗涤水达到扰流构件2,从而使洗涤水经多个扰动结构22有效扰流后从第一出水口4达到投放盒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扰动结构22沿第一出水口4的周向均匀地分布在基体21的上表面仅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多个扰动结构22沿第一出水口4的周向不均匀地分布在基体21的上表面,或者多个扰动结构22沿同一方向延伸至第一出水口4等。
继续参照图5,优选地,围挡结构23的内侧在靠近第一进水口11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引导结构25,如L形挡筋,第一进水口112位于L形挡筋的开口,从第一进水口112进入腔体24内的洗涤水受到L形挡筋的扰动后到达多个扰动结构22。洗涤水从第一进水口112进入腔体24内,L形挡筋对洗涤水起到一定的阻挡和引导作用,从而使洗涤水大部分沿逆时针流动并达到多个扰动结构2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引导结构25为L形挡筋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第一引导结构也可以是I形挡筋,或者U形挡筋等。
继续参照图5,优选地,多个扰动结构22为弧状筋,多个弧状筋沿第一出水口112的周向分布且统一沿逆时针方向弯曲。在围挡结构23、第一引导结构25、多个弧状筋(扰动结构22)的协同作用下,从第一进水口112进入腔体24内的洗涤水在第一引导结构25的作用下逆时针流动并先后达到多个扰动结构22,经过多个扰动结构22扰流后形成逆时针的旋转水流,并从第一出水口4流至投放盒3的洗涤剂投放腔31内,即洗涤水按照图5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
通过这样的设置,洗涤水形成旋转水流从第一出水口4流至投放盒3的洗涤剂投放腔31内,进一步减小了水流的速度,延长了水流与洗涤剂投放腔31内洗涤剂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洗涤剂的溶解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弧状筋可以是圆弧形的弧状筋、抛物线形的弧状筋或者其他形状的弧状筋等。另外,多个弧状筋沿逆时针方向弯曲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多个弧状筋可以统一沿顺时针方向弯曲,从而使洗涤水经过扰流后形成顺时针的旋转水流。
再次参照图5,优选地,部分弧状筋(扰动结构22)的内凹面上设置有第二引导结构26,以便对到达扰动结构22之后的洗涤水进行扰动。具体而言,在邻近第一引导结构25且沿逆时针方向远离第一引导结构25的四个弧状筋(扰动结构22)中,每个弧状筋(扰动结构22)的内凹面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引导结构26,如直挡筋,并且这四个直挡筋(第二引导结构26)的尺寸依次减小。
在第一进水口112进入腔体24的洗涤水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并逐渐达到各个扰动结构22的过程中,由于水流速度会受到阻力逐渐减小,通过四个尺寸逐渐减小的直挡筋(第二引导结构26)的作用,能够尽量使等量的洗涤水到达各个扰动结构22,从而使从第一出水口4进入投放盒3的洗涤剂投放腔31内的各股水流相对均匀,进而提高洗涤剂的溶解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引导结构26不仅仅局限于四个,如第二引导结构可以是六个、八个、九个,或者每个扰动结构上均设置一个第二引导结构。并且,第二引导结构26为直挡筋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第二引导结构可以是圆弧形挡筋或者S形挡筋等。另外,多个第二引导结构26中可以部分尺寸相同,部分尺寸不同。此外,多个第二引导结构26也可以设置在弧状筋(扰动结构22)的外凸面。
继续参照图5,优选地,基体21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水口5,两个第二出水口5设置在腔体24的外侧。对应地,围挡结构23上在与第二出水口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缺口231,以便从第一进水口112进入腔体24的洗涤水通过缺口231到达第二出水口5,使第一进水口112进入腔体24的洗涤水从第一出水口4和第二出水口5到达投放盒3。优选地,第二出水口5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出水口4。
通过第二出水口5的设置,能够使进一步地减小洗涤水的水流速度,从而避免了水流冲击投放盒内的洗涤剂使洗涤剂溅到投放盒的侧壁而产生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第二出水口5设置在腔体24的外侧,通过第二出水口5的洗涤水能够到达投放盒3的侧壁,从而对投放盒3的侧壁进行冲洗,进一步避免了投放盒3的侧壁附着洗涤剂而造成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第二出水口5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出水口4,能够使大部分洗涤水从第一出水口4进入投放盒3内,从而加快洗涤剂的溶解速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出水口5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且第二出水口5的设置位置也不局限于腔体24的外侧,如第二出水口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等,相应地需要调整围挡结构上缺口的数量;第二出水口也可以设置在腔体24内,或者多个第二出水口中的部分设置在腔体24内,部分设置在腔体24的外侧。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桶和洗涤剂投放组件,洗涤剂投放组件包括本体、投放盒和扰流构件,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投放盒设置于本体内并且与衣物处理桶连通;扰流构件包括固定于本体的基体以及设置于基体的多个扰动结构,基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围挡结构,围挡结构和基体的上表面形成腔体,多个扰动结构沿第一出水口的周向分布于基体的上表面并位于该腔体内。洗涤水从进水口到达扰流构件并且经多个扰动结构扰流之后从第一出水口达到投放盒,进而达到衣物处理桶。
通过多个扰动结构的设置,能够减小从第一出水口到达投放盒内的水流的流速,从而避免了水流冲击投放盒内的洗涤剂使洗涤剂溅到投放盒的侧壁而产生的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多个扰动结构沿第一出水口的周向分布于基体的上表面,能够使到达扰流构件的洗涤水经扰动结构扰流后从第一出水口沿不同的方向流出,使水流分散,进一步避免了水流集中冲击至投放盒内的洗涤剂而使洗涤剂溅到投放盒的侧壁上而产生的洗涤剂残留、溶解不充分的问题。此外,分散的水流增加了与洗涤剂的接触面积,加快了洗涤剂的溶解速度,提高了洗涤剂在投放盒内的溶解效果。通过围挡结构的设置,能够促使从进水口进入腔体的洗涤水达到扰流构件,以便提升多个扰动结构对洗涤水的扰流效果。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衣物处理桶和洗涤剂投放组件,所述洗涤剂投放组件包括:
本体,其上设置有进水口;
投放盒,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且所述投放盒与所述衣物处理桶连通;以及
扰流构件,其包括:
基体,其固定于所述本体且所述基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以及
多个扰动结构,其设置于所述基体;
其中,洗涤水从所述进水口到达所述扰流构件并且经所述多个扰动结构扰流之后从所述第一出水口到达所述投放盒进而到达所述衣物处理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扰动结构沿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周向分布于所述基体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围挡结构,所述围挡结构和所述基体的上表面形成腔体,
其中,所述多个扰动结构位于所述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结构的内侧在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引导结构,以便引导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腔体的洗涤水到达所述多个扰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结构为L形挡筋,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L形挡筋的开口侧以便所述第一引导结构对到达所述扰动结构之前的洗涤水进行扰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结构为弧状筋且多个所述弧状筋沿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周向同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结构的至少一个侧部设置有第二引导结构,以便对到达所述扰动结构之后的洗涤水进行扰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扰动结构的全部或者部分的内凹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引导结构,
其中,多个所述第二引导结构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水口,以便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腔体的洗涤水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水口到达所述投放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腔体的外侧,对应地,
所述围挡结构上设置有缺口,以便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腔体的洗涤水通过所述缺口到达所述第二出水口。
CN201920056472.7U 2019-01-14 2019-01-14 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09741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6472.7U CN209741494U (zh) 2019-01-14 2019-01-14 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6472.7U CN209741494U (zh) 2019-01-14 2019-01-14 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1494U true CN209741494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5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56472.7U Active CN209741494U (zh) 2019-01-14 2019-01-14 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1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3414A (zh) * 2020-11-20 2021-0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水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3414A (zh) * 2020-11-20 2021-0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水盒
CN112323414B (zh) * 2020-11-20 2023-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水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71800B1 (en) Washing machine
BRPI1101056A2 (pt) aparelho de tratamento de tecido com dispensador de detergente
CA253424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ashing machine
CN1978743A (zh) 洗衣机的洗涤剂供应装置
WO2015113449A1 (zh) 部件以及洗衣机
JP2011139815A (ja) 洗濯機
CN209741494U (zh) 衣物处理设备
KR20150047372A (ko) 세탁기
KR20190009620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101072556B1 (ko) 세탁물 처리기기
KR101464301B1 (ko) 세탁물 처리기기
KR20170060151A (ko) 세탁기
KR101954153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EP3670733B1 (en) Washing machine detergent supply device
CN215758108U (zh) 洗涤剂盒及洗衣机
JP7153624B2 (ja) 洗濯機
CN213232846U (zh) 洗衣机
JP2021122527A (ja) 洗濯機
CN111101339A (zh) 洗衣机外筒盖、洗衣机外筒及洗衣机
CN115874414A (zh) 洗涤剂溶解装置、洗涤剂盒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20057388U (zh) 洗涤设备的机盖和洗涤设备
CN214244980U (zh) 分配器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KR102175293B1 (ko) 세탁기
CN217052762U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7733536U (zh) 一种洗剂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