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0726U -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0726U
CN209740726U CN201822084959.4U CN201822084959U CN209740726U CN 209740726 U CN209740726 U CN 209740726U CN 201822084959 U CN201822084959 U CN 201822084959U CN 209740726 U CN209740726 U CN 209740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condenser
activation
carbonization
furnac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49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昔
陈忠和
韩德
韩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Nixi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Nixi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Nixi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Nixi Activated Carb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849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0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0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07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结构包括:炭化活化一体炉;与炭化活化一体炉尾气排放管连接的冷凝器;与冷凝器连接的焦炭罐,焦炭罐的底部与冷凝器顶部的排气口连通;与焦炭罐的排气管连接的风机,风机的另一端与炭化活化一体炉连接。炭化活化一体炉的右上侧烟道直接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去除尾气中水分,与冷凝器连通的焦炭罐去除尾气中的油分,风机将除水去油的尾气再次抽送到炭化活化一体炉的活化段,尾气在活化段中和空气燃烧,再与水蒸气及炭化后的碳棒共同反应,使碳棒活化形成活性炭,本实用新型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且不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物质,避免了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活性炭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结构的固体炭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可有效的吸附异味、色度和某些无机物等,又具有不易带来二次污染的优点,因而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味精化工等产品脱色和水的净化处理中。
现有技术制备活性炭,通常炭化工序和活化工序是两个独立的工序,炭条先经过炭化炉完成炭化反应,再转至活化炉进行活化处理,但是在碳化工序段,活性炭中的煤焦油因高温而形成大量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含烟可燃气体,及其含有苯、酚、萘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现有技术处理尾气的方法是,活化炉连接燃烧器,将尾气燃烧,再经过脱硫、脱硝处理后直接排放到大气,导致大量可燃气体的浪费,如果脱硫、脱硝处理不彻底,排放到大气的尾气会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实现了活性炭炭化或活化尾气的循环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结构包括:炭化活化一体炉;与炭化活化一体炉尾气排放管连接的冷凝器;与冷凝器连接的焦炭罐,焦炭罐的底部与冷凝器顶部的排气口连通;与焦炭罐的排气管连接的风机,风机的另一端与炭化活化一体炉连接。炭化活化一体炉的右上侧烟道直接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去除尾气中水分,与冷凝器连通的焦炭罐去除尾气中的油分,风机将除水去油的尾气再次抽送到炭化活化一体炉的活化段,尾气在活化段中和空气燃烧,再与水蒸气及炭化后的碳棒共同反应,使碳棒活化形成活性炭,尾气得到了二次利用,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且不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物质,避免了环境污染。
所述炭化活化一体炉包括:炉本体,设置在炉本体内的多个产品道,用于盛装炭条;安装在炉本体上方的加料器,用于向产品道中加入炭条;安装在炉本体下方的卸料器,用于卸载完成炭化、活化的活性炭;设置在炉本体左侧的左侧烟道,其与炉本体等高;设置在炉本体右侧上部的右上侧烟道,用于排放炉本体内的尾气;设置在炉本体右侧下部的右下侧烟道,用于向炉本体内输入活化剂,右上侧烟道与右下侧烟道的中部通过耐火砖隔断。尾气中的可燃气体在炉本体内燃烧,一方面为炉本体提供热量,完成活性炭的制备;另一方面不需要输送设备,可直接实现将炭化工序中产生的尾气在活化段的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损失浪费,实现了能源的二次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所述炉本体的上半段为炭化段,所述炉本体的下半段为活化段。
所述右下侧烟道分别与尾气回收管道、空气管道、水蒸气管道连通。
所述产品道由设有气孔的耐火砖砌成,两侧耐火砖上的气孔对称布置,气孔角度与水平方向呈现10°~80°。
所述产品道按列布置,相邻两列产品道之间为气道,该气道与左侧烟道、右上侧烟道、右下侧烟道连通;同一列的产品道之间通过耐火砖隔断;每列产品道之间相互对正形成一行。
所述不同行的产品道,其尺寸规格不同,所述每行产品道的下方分别安装一个卸料器,每个卸料器下方均配置独立的活性炭封包机。
所述冷凝器结构包括:冷凝器主体段并列布置的多个翅片管,翅片管下部的进气口与尾气进口段连通,尾气进口段的侧面连通炭化活化炉尾气排放管,尾气进口段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口;冷凝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冷凝器串联连接。
所述冷凝器主体段的结构为:一侧为敞口,与敞口侧对正的另一侧自上而下线性排列安装多个轴流风机,冷凝器主体段的其他侧面与安装轴流风机的一侧安装密封挡板。
所述2个冷凝器下部的排水口与生产用水管连通。实现了废水循环利用,既节约资源,又降低生产成本。
前述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还包括:与炭化活化一体炉的尾气排放管连接的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的尾气排放管与冷凝器的底部连通,余热锅炉的蒸气输出管与水蒸气管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的优点在于:1)活性炭的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含烟可燃气体,及其含有苯、酚、萘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本实用新型经过炭化活化一体炉的反应处理后,产生的尾气可作为燃料及活化剂,经过处理后继续使用,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且不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物质,避免了环境污染;2)本装置在炭化工序与活化工序之间不需要设有输送设备,产品道中的炭条自炭化段向活化段持续移动,可直接实现将炭化工序中产生的尾气在活化段的利用,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炭化活化一体炉排放尾气的余热可供余热锅炉使用,将余热锅炉中的水加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循环进入炭化活化一体炉中,作为活化剂成分之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炭化活化炉的A-A截面剖视图;
图3为炭化活化炉的B-B截面剖视图;
图4为炭化活化炉的C-C截面剖视图;
图5为炭化活化炉的P局部放大图;
图6为冷凝器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为:1、炭化活化一体炉;1-1、炭化段;1-2、活化段;1-3、左侧烟道;1-4、加料段;1-5、右上侧烟道;1-6、右下侧烟道;1-7、尾气回收管道;1-8、空气管道;1-9、水蒸气管道;1-10、卸料器;1-11、尾气排放管;1-12、产品道;1-13、气道;1-14、气孔;2、冷凝器;2-1、冷凝器主体段;2-2、翅片管;2-3、翅片管下部的进气口;2-4、尾气进口段;2-5、排水口;2-6、密封挡板; 2-7、轴流风机;3.焦炭罐;4.风机;5.生产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结构包括:炭化活化一体炉1;与炭化活化一体炉尾气排放管1-11连接的冷凝器2,用于冷却尾气,去除尾气中的水分;与冷凝器2连接的焦炭罐3,焦炭罐3的底部与冷凝器2顶部的排气口连通,用于去除尾气中的油;与焦炭罐3的排气管连接的风机4,风机4的另一端与炭化活化一体炉1连接。
所述炭化活化一体炉1包括:炉本体,设置在炉本体内的多个产品道1-12,用于盛装炭条;安装在炉本体上方的加料器1-4,用于向产品道1-12中加入炭条;安装在炉本体下方的卸料器1-10,用于卸载完成炭化、活化的活性炭;设置在炉本体左侧的左侧烟道1-3,其与炉本体等高;设置在炉本体右侧上部的右上侧烟道1-5,用于排放炉本体内的尾气;设置在炉本体右侧下部的右下侧烟道1-6,用于向炉本体内输入活化剂,右上侧烟道与右下侧烟道的中部通过耐火砖隔断。
所述炉本体的上半段为炭化段1-1,所述炉本体的下半段为活化段1-2。
所述右下侧烟道1-6分别与尾气回收管道1-7、空气管道1-8、水蒸气管道连通1-9。
所述产品道1-12由设有气孔1-14的耐火砖砌成,两侧耐火砖上的气孔1-14对称布置,气孔1-14角度与水平方向呈现10°~80°。
所述产品道1-12按列布置,相邻两列产品道1-12之间为气道,该气道1-13与左侧烟道1-3、右上侧烟道1-5、右下侧烟道(1-6)连通;同一列的产品道(1-12)之间通过耐火砖隔断;每列产品道1-12 之间相互对正形成一行。
所述不同行的产品道1-12,其尺寸规格不同,所述每行产品道 1-12的下方分别安装一个卸料器1-10,每个卸料器1-10下方均配置独立的活性炭封包机。
所述冷凝器2结构包括:冷凝器主体段2-1并列布置的多个翅片管2-2,翅片管下部的进气口2-3与尾气进口段2-4连通,尾气进口段2-4的侧面连通炭化活化炉尾气排放管1-11,尾气进口段2-4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口2-5;冷凝器的2数量为两个,两个冷凝器2串联连接。
所述冷凝器主体段2-1的结构为:一侧为敞口,与敞口侧对正的另一侧自上而下线性排列安装多个轴流风机2-7,冷凝器主体段的其他侧面与安装轴流风机的一侧安装密封挡板2-6。
所述2个冷凝器2下部的排水口与生产用水管5连通。
图5中箭头方向是反应气体排出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的炭化活化一体炉1中产生的尾气经过右上侧烟道1-5进入炭化活化炉尾气排放管1-11,到达冷凝器2的尾气进口段2-4,尾气进口段2-4的尾气沿多个翅片管下端的进气口2-3进入翅片管2-2,轴流风机2-7抽气,使冷凝器主体段2-1形成空气流,加速尾气的冷却,尾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沿翅片管2-2向下流入尾气进口段2-4,再经过排水口2-5流入生产用水管5中,供生产使用,尾气经过两级冷凝器2冷却后进入焦炭罐3中,去除尾气中的油分,尾气经风机4抽送至炭化活化一体炉1的尾气回收管道1-7,活化段1-2由尾气回收管道1-7通入回收处理后的尾气、由空气管道 1-8通入空气和由水蒸气管道1-9通入水蒸气,其中回收处理后的尾气含有大量的CO、H2可燃气体。炭化后的碳棒,进入活化段,与活化剂水蒸气、空气等进行充分的氧化反应,使活化气体变成CO、CO2、 H2等,增大炭粒内部的比表面积,生成具有空隙结构的活性炭;如图 4所示,活化气体和炭条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耐火砖上的气孔1-14 排到气道1-13内;如图2所示,在活化段中活化气体沿箭头方向向左侧烟道1-3流动,进入左侧烟道1-3内的活化气体沿图1箭头方向向上流动,到达炭化段1-1中;如图3所示,活化气体沿箭头方向通过右上侧烟道1-5,再次进入冷凝器2的尾气进口段2-4,实现了可燃气体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且减少污染。炉本体内的活性炭经过活化处理后,每间隔一定周期,卸料器1-10 的卸料端定时打开几秒,产品道1-12中的活性炭向下排出一定量,同时加料段1-4向产品道1-12补给炭条,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的一端与炭化活化一体炉1的尾气排放管1-11连接,另一端与冷凝器的尾气进口段2-4 连通,余热锅炉的蒸气输出管与水蒸气管道1-9连通,使得炭化活化一体炉排放尾气的余热得到进一步循环利用,将余热锅炉中的水加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循环进入炭化活化一体炉1中,作为活化剂成分之一使用。其他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实施例一相同。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
炭化活化一体炉(1);
与炭化活化一体炉的尾气排放管(1-11)连接的冷凝器(2),用于冷却尾气,去除尾气中的水分;
与冷凝器(2)连接的焦炭罐(3),焦炭罐(3)的底部与冷凝器(2)顶部的排气口连通,用于去除尾气中的油;
与焦炭罐(3)的排气管连接的风机(4),风机(4)的另一端与炭化活化一体炉(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活化一体炉(1)包括:炉本体,设置在炉本体内的多个产品道(1-12),用于盛装炭条;
安装在炉本体上方的加料器(1-4),用于向产品道(1-12)中加入炭条;
安装在炉本体下方的卸料器(1-10),用于卸载完成炭化、活化的活性炭;
设置在炉本体左侧的左侧烟道(1-3),其与炉本体等高;
设置在炉本体右侧上部的右上侧烟道(1-5),用于排放炉本体内的尾气;
设置在炉本体右侧下部的右下侧烟道(1-6),用于向炉本体内输入活化剂,右上侧烟道与右下侧烟道的中部通过耐火砖隔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本体的上半段为炭化段(1-1),所述炉本体的下半段为活化段(1-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下侧烟道(1-6)分别与尾气回收管道(1-7)、空气管道(1-8)、水蒸气管道(1-9)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道(1-12)由设有气孔(1-14)的耐火砖砌成,两侧耐火砖上的气孔(1-14)对称布置,气孔(1-14)角度与水平方向呈现10°~8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道(1-12)按列布置,相邻两列产品道(1-12)之间为气道,该气道(1-13)与左侧烟道(1-3)、右上侧烟道(1-5)、右下侧烟道(1-6)连通;同一列的产品道(1-12)之间通过耐火砖隔断;每列产品道(1-12)之间相互对正形成一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行的产品道(1-12),其尺寸规格不同,所述每行产品道(1-12)的下方分别安装一个卸料器(1-10),每个卸料器(1-10)下方均配置独立的活性炭封包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结构包括:冷凝器主体段(2-1)并列布置的多个翅片管(2-2),翅片管下部的进气口(2-3)与尾气进口段(2-4)连通,尾气进口段(2-4)的侧面连通尾气排放管(1-11),尾气进口段(2-4)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口(2-5),排水口与生产用水管(5)连通;冷凝器(2) 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冷凝器(2)串联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主体段(2-1)的结构为:一侧为敞口,与敞口侧对正的另一侧自上而下线性排列安装多个轴流风机(2-7),冷凝器主体段的其他侧面与安装轴流风机的一侧安装密封挡板(2-6)。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还包括:与炭化活化一体炉(1)的尾气排放管(1-11)连接的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的尾气排放管与冷凝器的底部连通,余热锅炉的蒸气输出管与水蒸气管道(1-9)连通。
CN201822084959.4U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40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4959.4U CN209740726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4959.4U CN209740726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0726U true CN209740726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3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8495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40726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07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641A (zh) * 2018-12-12 2019-02-22 宁夏尼西活性炭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641A (zh) * 2018-12-12 2019-02-22 宁夏尼西活性炭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CN109368641B (zh) * 2018-12-12 2024-02-20 宁夏尼西活性炭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37337B (zh) 废弃物协同处置的水泥生产碳捕集装置及工艺
CN104807021B (zh) 一种高温焚烧法处理丙烯腈尾气的工艺及系统
CN111530441B (zh) 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
WO2013004154A1 (zh) 硫化氢制备硫酸的方法
CN109368641B (zh)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CN105778945A (zh) 热解生物质的系统和方法
CN209740726U (zh) 一种活性炭制备可燃气体循环利用装置
CN110925775A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综合处理箱
CN215250329U (zh) 一种回转式含油污泥热解设备
CN202610084U (zh) 一种脉动燃烧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污泥的系统
CN113509834B (zh) 局部钙循环与纯氧燃烧耦合的水泥生产碳捕集装置及工艺
CN103521200A (zh) 活性炭的再生设备
CN209226592U (zh) 活性炭活化炉尾气循环利用装置
CN113200693A (zh) 离线式分解炉与钙循环耦合的水泥生产碳捕集装置及工艺
CN211445616U (zh) 一种轮胎裂解气体回收装置
CN103614509B (zh) 一种全过程回收余热的碳钢转炉干法布袋除尘工艺及其装置
CN115945020A (zh) 一种活性焦炭化尾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6093709U (zh) 一种高温热再生活性炭的处理装置
CN113120906B (zh) 局部钙循环耦合废弃物处置的水泥生产碳捕集装置及工艺
CN21123288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综合处理箱
CN112279489A (zh) 一种烟气再循环耦合污泥干化机构和烟气再循环系统
CN107305013A (zh) 一种沥青烟气净化焚烧装置
CN203525725U (zh) 活性炭的再生设备
CN208917130U (zh) 一种耦合高温热解气直接燃烧的固体废弃物热解系统
CN209026836U (zh) 一种工业废气污染控制用催化焚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