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1611U - 一种电加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加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1611U
CN209731611U CN201822222751.4U CN201822222751U CN209731611U CN 209731611 U CN209731611 U CN 209731611U CN 201822222751 U CN201822222751 U CN 201822222751U CN 209731611 U CN209731611 U CN 209731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shell
heating tube
tube body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27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NINGGUO CITY TIAN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NINGGUO CITY TIAN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NINGGUO CITY TIAN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NINGGUO CITY TIAN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27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1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1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16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管,包括壳体及电热管体,所述壳体为上端开口的管体,所述壳体上端通过封板密封;所述壳体内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电热管体,所述电热管体一端穿过封板延伸至壳体外,所述电热管体另一端与壳体低端存在过流间隙;所述壳体上端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壳体上端另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液口;所述电热管体外壁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为密封配合;所述隔板将壳体分隔为两个加热腔体,所述进液口与其中一个加热腔体连通,所述出液口与另一个加热腔体连通,所述加热腔体之间通过过流间隙连通。本新型能够提高换热效率,有效降低电热管的表面温度,同时确保电热管的表面温度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加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加热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用电加热器常采用循环式电加热器的结构,是一种带进出口的容器壳体中插入集束电热管结构。流体与集束式电热管进行换热达到流体被加热的目的。该结构的主要缺陷是:从进口到出口方向来看,由于电加热器从头到尾均是等功率密度设计,因此进口的地方由于介质温度比较低,导致进口的地方电热管壁温度也低,出口的介质温度高,出口处的电热管壁温度也高,因此导致电热管的表面温度不均匀,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电热管的表面温度不均匀,降低了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加热管,包括壳体及电热管体,所述壳体为上端开口的管体,所述壳体上端通过封板密封;所述壳体内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电热管体,所述电热管体一端穿过封板延伸至壳体外,所述电热管体另一端与壳体低端存在过流间隙;所述壳体上端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壳体上端另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液口;所述电热管体外壁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为密封配合;所述隔板将壳体分隔为两个加热腔体,所述进液口与其中一个加热腔体连通,所述出液口与另一个加热腔体连通,所述加热腔体之间通过过流间隙连通;位于每个加热腔体内的电热管体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散热翅片,每组散热翅片有多个且均布于电热管体表面;每组散热翅片之间存在用于混流的混合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隔板匹配的导向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管体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管体与电热丝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丝为石英碳纤维加热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每个加热腔体内散热翅片有5-8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翅片为铜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际使用时,介质通过进液口进入一个加热腔体,然后经过过流间隙进入另一个加热腔体后反向流通,最后从出液口排出,因为在电热管体同一段两侧的温度的叠加,使得整个电热管体的表面温度均匀,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设置散热翅片,能够可以增加流体与电热管之间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降低电热管体的表面温度,因此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设置混合区,避免整体式散热翅片导致的相邻散热翅片之间的扇形空间相对封闭,在其截面积不同时,其散热的效率不同,导致对应的电热管体表面温度不同,由于长行程的累积叠加导致相邻扇形空间内的温差较大,进而应力不同而导致电热管体使用寿命降低,因此采用间隔式布置散热翅片,使得每段扇形空间均与混合区连通,使得介质能够在混合区混合,进一步确保了介质的温度均匀一致,进而确保电热管体表面温度均匀。
综上所述,本新型能够提高换热效率,有效降低电热管的表面温度,同时确保电热管的表面温度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电热管体的剖视图。
图中:1-封板,2-壳体,21-导向插槽,3-进液口,4-出液口,5-电热管体,51-电热丝,52-绝缘材料,6-隔板,7-散热翅片,8-混合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电加热管,包括壳体2及电热管体5,所述壳体2为上端开口的管体,所述壳体2上端通过封板1密封;所述壳体2内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电热管体5,所述电热管体5一端穿过封板1延伸至壳体2外,所述电热管体5另一端与壳体2低端存在过流间隙;所述壳体2上端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液口3,所述壳体2上端另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液口4;所述电热管体5外壁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与壳体2为密封配合;所述隔板6将壳体2分隔为两个加热腔体,所述进液口3与其中一个加热腔体连通,所述出液口4与另一个加热腔体连通,所述加热腔体之间通过过流间隙连通;位于每个加热腔体内的电热管体5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散热翅片7,每组散热翅片7有多个且均布于电热管体5表面;每组散热翅片7之间存在用于混流的混合区8。
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与隔板匹配的导向插槽21。
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电热管体5内设置有电热丝51,所述电热管体5与电热丝51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52。
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电热丝51为石英碳纤维加热丝。
作为可选的方案,位于每个加热腔体内散热翅片7有5-8片。
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散热翅片7为铜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实际使用时,介质通过进液口3进入一个加热腔体,然后经过过流间隙进入另一个加热腔体后反向流通,最后从出液口4排出,因为在电热管体5同一段两侧的温度的叠加,使得整个电热管体5的表面温度均匀,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设置散热翅片7,能够可以增加流体与电热管体5之间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降低电热管体5的表面温度,因此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设置混合区8,避免整体式散热翅片7导致的相邻散热翅片7之间的扇形空间相对封闭,在其截面积不同时,其散热的效率不同,导致对应的电热管体5表面温度不同,由于长行程的累积叠加导致相邻扇形空间内的温差较大,进而应力不同而导致电热管体5使用寿命降低,因此采用间隔式布置散热翅片7,使得每段扇形空间均与混合区连通,使得介质能够在混合区8混合,进一步确保了介质的温度均匀一致,进而确保电热管体5表面温度均匀。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电热管体,所述壳体为上端开口的管体,所述壳体上端通过封板密封;所述壳体内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电热管体,所述电热管体一端穿过封板延伸至壳体外,所述电热管体另一端与壳体低端存在过流间隙;所述壳体上端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壳体上端另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液口;所述电热管体外壁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为密封配合;所述隔板将壳体分隔为两个加热腔体,所述进液口与其中一个加热腔体连通,所述出液口与另一个加热腔体连通,所述加热腔体之间通过过流间隙连通;位于每个加热腔体内的电热管体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散热翅片,每组散热翅片有多个且均布于电热管体表面;每组散热翅片之间存在用于混流的混合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隔板匹配的导向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体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管体与电热丝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为石英碳纤维加热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每个加热腔体内散热翅片有5-8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铜片。
CN201822222751.4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电加热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31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2751.4U CN20973161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电加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2751.4U CN20973161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电加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1611U true CN209731611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78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275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3161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电加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1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9542B (zh) 一种电池组及其热管理方法
CN103363571A (zh) 超导热管电加热器
CN204333163U (zh) 一种强制液冷的内置式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包散热装置
CN105180424A (zh) 一种波纹管式气体电加热装置
CN209731611U (zh) 一种电加热管
CN207149374U (zh) 一种y字型片式散热器
CN108469191B (zh)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CN202648155U (zh) 一种电加热装置的壳体、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CN106369811B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热水器用加热器
CN205957488U (zh) 水箱换热结构及热水器
CN207963129U (zh) 复合型电热水装置
CN109612307B (zh) 一种熏洗使用的药液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优化方法
CN210486045U (zh) 一种波流加热器
CN211120022U (zh) 一种防氧化的四边形ptc加热器
CN211084461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加热器
CN105650861B (zh) 等温度场电加热管
CN219437167U (zh) 一种ptc加热器
CN109813145A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
CN214841627U (zh) 多种电热水器通用的楼层式过水分段导热光波加热装置
CN213984015U (zh) 即热式电热水器
CN109612309B (zh) 一种加热熏洗使用的药液管壳式换热器
CN210389548U (zh) 一种木材热处理窑冷却系统
CN215372929U (zh) 一种浸入式半导体液体加热器
CN109612308B (zh) 一种熏洗使用的药液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11041446U (zh) 采暖装置以及太阳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