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9853U - 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19853U
CN209719853U CN201920346190.0U CN201920346190U CN209719853U CN 209719853 U CN209719853 U CN 209719853U CN 201920346190 U CN201920346190 U CN 201920346190U CN 209719853 U CN209719853 U CN 209719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chain
horizontal plate
shaped frame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61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461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19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19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198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其包括锚链、与锚链可拆连接的抓力锚、位于抓力锚与锚链之间的转动组件,所述锚链包括链端链节、末端链节、用于连接链端链节与末端链节的中间链节,所述末端链节上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抓力锚包括锚杆、均匀固定在锚杆周向上的锚爪;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U型框、与第一U型框转动连接诶的第二U型框,所述第一U型框包括第一水平板、分别固定在第一水平板两端且与第一水平板垂直的第一竖板;所述第二U型框包括第二水平板、分别固定在第二水平板两端且与第二水平板垂直的第二竖板;所述链端链节与所述第一竖板可拆连接,所述锚杆与所述第二竖板可拆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锚链缠绕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浮标,指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浮标在航标中数量最多,应用广泛,设置在难以或不宜设立固定航标之处。浮标锚链用于系泊或固定各类浮标,由马鞍链、短链、半链、全链等链节和连接卸扣、末端卸扣、转环等附件组成的锚链。
公告号为CN2077374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甲板系链的浮标锚系结构,包括浮标、设置在浮标上甲板的系链点,设置在浮标中间的通水孔和一端连接于系链点的锚链,锚链另一端穿过通水孔延伸到水面下。该实用新型节省浮标锚系维修更换成本,较大程度的实现锚链循环利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海洋环境极其恶劣,海风吹动或海浪推动均易使浮标发生旋转,进而使得锚链极易缠绕,线缆和管路被扭断,且无法起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具有防止锚链缠绕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包括锚链、与锚链可拆连接的抓力锚、位于抓力锚与锚链之间的转动组件,所述锚链包括链端链节、末端链节、用于连接链端链节与末端链节的中间链节,所述末端链节上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抓力锚包括锚杆、均匀固定在锚杆周向上的锚爪;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U型框、与第一U型框转动连接诶的第二U型框,所述第一U型框包括第一水平板、分别固定在第一水平板两端且与第一水平板垂直的第一竖板;所述第二U型框包括第二水平板、分别固定在第二水平板两端且与第二水平板垂直的第二竖板;所述链端链节与所述第一竖板可拆连接,所述锚杆与所述第二竖板可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浮标前,末端链节用于和浮标连接,链端链节和第一U型框连接,锚杆上端与第二U型框连接。海风吹动或海浪推动使浮标发生轻微旋转时,因末端链节通过转环与浮标连接,转环转动,不会影响锚链。若海风较大或海浪较大的情况下,浮标转动带动末端链节转动,末端链节转动,下方第一U型框带动链端链节转动,从而不会使锚链转动缠绕,不会影响抓力锚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竖板上均对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穿过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链端链节,所述第一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与链端链节的链环,螺纹连接上第一螺母,用于固定第一水平板与锚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竖板上均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锚杆远离所述锚爪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穿过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连接方式简单牢固,便于连接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水平板上垂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轴可以使得第一水平板与第二水平板均可以沿着转轴周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转轴的横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两端设置的限位块避免转轴脱离第一水平板或脱离第二水平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链节上设置有加强横挡,所述加强横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链节的内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强横挡,一方面可以增强锚链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锚链堆放时不宜扭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杆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锚杆垂直,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锚杆且与所述锚杆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杆一方面更容易使锚爪钩住海底,固定浮标;另一方面在起锚时也方便,不需要太大力即可将锚爪拉起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杆靠近所述锚爪的端部固定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侧壁与所述锚爪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环,可以增强锚爪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锚爪连为一个整体,避免单个锚爪受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链、抓力锚、转动组件表面均镀锌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水中特殊的环境容易腐蚀钢铁,做镀锌处理后,因为锌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锌、铁、海水形成原电池,利用原电池原理,活泼性强的锌作为负极,保护铁,使得锚链、抓力锚、转动组件表面不易生锈,从而延长使用时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锚链一端通过转环与浮标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组件与抓力锚连接,锚链不会旋转缠绕;
2.设置加强横挡,一方面可以增强锚链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锚链堆放时不宜扭缠;
3.锚杆上固定的支撑杆更容易使锚爪钩住海底,固定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锚链;11、链端链节;12、末端链节;13、中间链节;131、加强横挡;2、抓力锚;21、锚杆;211、螺纹孔;22、锚爪;23、连接环;24、支撑杆;3、转动组件;31、第一U型框;311、第一水平板;312、第一竖板;3121、第一安装孔;32、第二U型框;321、第二水平板;322、第二竖板;3221、第二安装孔;33、转轴;34、限位块;4、转环;51、第一螺栓;52、第一螺母;53、限位板;61、第二螺栓;62、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浮标锚链1连接结构,包括锚链1、与锚链1可拆连接的抓力锚2、位于抓力锚2与锚链1之间的转动组件3。
如图1所示,锚链1包括链端链节11、末端链节12、中间链节13,中间链节13一端与链端链节11固定,另一端与末端链节12固定。末端链节12上转动链节有转环4,转环4用于与浮标连接,浮标轻微旋转时,不会驱动锚链1转动。中间链节13上设置有加强横挡131,加强横挡131的两端分别与中间链节13的内壁固定,设置加强横挡131,一方面可以增强锚链1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锚链1堆放时不宜扭缠。
如图1所示,抓力锚2包括锚杆21、锚爪22,锚爪22设置有四个,四个锚爪22分别均匀固定在锚杆21的侧壁上。锚杆21靠近锚爪22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环23,连接环23的侧壁与锚爪22固定,设置连接环23,可以增强锚爪2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锚爪22连为一个整体,避免单个锚爪22受力,从而提高抓力锚2的整体强度。
如图1-图2所示,转动组件3包括第一U型框31、第二U型框32、转轴33。第一U型框31包括第一水平板311、第一竖板312,第一竖板3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竖板312分别固定在第一水平板311的两端;第二U型框32包括第二水平板321与第二竖板322,第二竖板32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竖板322分别固定在第二水平板321的两端。转轴33一端穿过第一水平板311与第一水平板311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水平板321与第二水平板321转动连接。转轴33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34,限位块34的横截面积大于转轴33的横截面积,转轴33两端设置的限位块34可以避免转轴33脱离第一水平板311或脱离第二水平板321。
如图2所示,第一竖板312上均对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21,第一安装孔3121内穿过有第一螺栓51,第一螺栓51穿过链端链节11,第一螺栓5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52。第一螺栓51穿过第一安装孔3121与链端链节11的链环,螺纹连接上第一螺母52,用于固定第一水平板311与锚链1。第一竖板312之间设置有两块限位板53,第一螺栓51穿过限位板53,链端链节11位于两块限位板53之间,设置限位板53,可以避免第一螺栓51脱离链端链节11。
如图2所示,第二竖板322上均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21,锚杆21远离锚爪22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211,第二安装孔3221内穿过有与螺纹孔211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栓61,第二螺栓6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62。第二螺栓61穿过第二安装孔3221与螺纹孔211螺纹连接,连接方式简单牢固,便于连接与拆卸。
如图1所示,锚杆21上固定支撑杆24,支撑杆24与锚杆21垂直,设置支撑杆24一方面更容易使锚爪22钩住海底,固定浮标;另一方面在起锚时也方便,不需要太大力即可将锚爪22拉起来。
锚链1、抓力锚2、第一U型框31、第二U型框32及转轴33表面均镀锌处理。海水中特殊的环境容易腐蚀钢铁,做镀锌处理后,因为锌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锌、铁、海水形成原电池,利用原电池原理,活泼性强的锌作为负极,保护铁,使得锚链1、抓力锚2、转动组件3表面不易生锈,从而延长使用时长。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浮标前,末端链节12用于和浮标连接,链端链节11和第一U型框31连接,锚杆21上端与第二U型框32连接。海风吹动或海浪推动使浮标发生轻微旋转时,因末端链节12通过转环4与浮标连接,转环4转动,不会影响锚链1。若海风较大或海浪较大的情况下,浮标转动带动末端链节12转动,末端链节12转动,下方第一U型框31带动链端链节11转动,从而不会使锚链1转动缠绕,不会影响抓力锚2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浮标锚链1连接结构,具有防止锚链1缠绕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包括锚链(1)、与锚链(1)可拆连接的抓力锚(2)、位于抓力锚(2)与锚链(1)之间的转动组件(3),所述锚链(1)包括链端链节(11)、末端链节(12)、用于连接链端链节(11)与末端链节(12)的中间链节(13),所述末端链节(12)上转动连接有转环(4);所述抓力锚(2)包括锚杆(21)、均匀固定在锚杆(21)周向上的锚爪(2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第一U型框(31)、与第一U型框(31)转动连接的第二U型框(32),所述第一U型框(31)包括第一水平板(311)、分别固定在第一水平板(311)两端且与第一水平板(311)垂直的第一竖板(312);所述第二U型框(32)包括第二水平板(321)、分别固定在第二水平板(321)两端且与第二水平板(321)垂直的第二竖板(322);所述链端链节(11)与所述第一竖板(312)可拆连接,所述锚杆(21)与所述第二竖板(322)可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312)上均对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21),所述第一安装孔(3121)内穿过有第一螺栓(51),所述第一螺栓(51)穿过所述链端链节(11),所述第一螺栓(5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板(322)上均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21),所述锚杆(21)远离所述锚爪(22)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211),所述第二安装孔(3221)内穿过有与所述螺纹孔(211)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栓(61),所述第二螺栓(6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311)上垂直设置有转轴(33),所述转轴(33)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板(3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板(32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3)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34),所述限位块(34)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转轴(33)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链节(13)上设置有加强横挡(131),所述加强横挡(1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链节(13)的内壁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21)上设置有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与所述锚杆(21)垂直,所述支撑杆(24)穿过所述锚杆(21)且与所述锚杆(21)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21)靠近所述锚爪(22)的端部固定有连接环(23),所述连接环(23)的侧壁与所述锚爪(22)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链(1)、抓力锚(2)、转动组件(3)表面均镀锌处理。
CN201920346190.0U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19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6190.0U CN209719853U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6190.0U CN209719853U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19853U true CN209719853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8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619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19853U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198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1132A (zh) * 2021-07-01 2021-09-10 安徽亚太锚链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安装连接稳定的锚链
CN115503880A (zh) * 2022-10-22 2022-1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舟桥装备投起锚快速指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1132A (zh) * 2021-07-01 2021-09-10 安徽亚太锚链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安装连接稳定的锚链
CN115503880A (zh) * 2022-10-22 2022-1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舟桥装备投起锚快速指示装置
CN115503880B (zh) * 2022-10-22 2024-04-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舟桥装备投起锚快速指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44013B2 (ja) オフショア設備における、タービンタワーおよびサブステーションまたは類似の要素のための潜水可能なアクティブ支持構造
US10207773B2 (en) Corrosion-and-chafing-resistant, buoy system and method
CN209719853U (zh) 一种新型浮标锚链连接结构
CN205770008U (zh) 一种漂浮物系泊阻尼器
CN103738477B (zh) 系泊锚腿上锚缆的更换方法
CN102433890B (zh) 海上漂浮式风机基础及其定位系统
WO2022252771A1 (zh) 一种无人艇牵引的远程布放智能潜标
US20060056918A1 (en) Riser system connecting two fixed underwater installations to a floating surface unit
CN102128311A (zh) 一种典型水下管汇摆动安装方法及装置
CN105366005A (zh) 一种系泊锚腿的更换方法
CN101225651A (zh) 一种自升降主动抗冰减震装置
CN102140789A (zh) 一种新的浅水导管架设计及安装方法
CN201140778Y (zh) 一种海上输油柔性连接系泊装置
CN106719218B (zh) 一种单点锚泊式圆形深水网箱
CN105398545B (zh) 一种系泊锚腿的张紧方法
CN101503110B (zh) 一种海上船舶系泊装置
CN106005266B (zh) 穿浪式浮标结构及浮标系统
CN216269827U (zh) 一种海上单点系泊更换维修装备
CN215553936U (zh) 海上多功能组合式浮标
CN204587223U (zh) 一种浮码头试车装置
JP5745905B2 (ja) 浮体係留装置
CN205686575U (zh) 穿浪式浮标结构及浮标系统
GB2198171A (en) Installation for anchoring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Gates et al. South Pacific Commission Fish Aggregating Device (FAD) Manual-Volume II: Rigging deep-water FAD moorings
US6503112B1 (en) Catenary anchor leg mooring buo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