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0551U - 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10551U CN209710551U CN201821793227.6U CN201821793227U CN209710551U CN 209710551 U CN209710551 U CN 209710551U CN 201821793227 U CN201821793227 U CN 201821793227U CN 209710551 U CN209710551 U CN 2097105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e
- main body
- apparatus main
- gas
- collec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均连接有集热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一侧贯穿有进液口,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另一侧贯穿有出气口,该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在使用时,将装置主体通过连接件和集热板安装在设备上,当设备产生高温后,温度由集热板收集,并通过连接件传导给装置主体和导热填充层,此时通过进液口向装置主体内注入冷却液,第二毛细孔、第三毛细孔和第一毛细孔的孔隙逐渐减小,冷却液进入后依次渗入第二毛细孔、第三毛细孔和第一毛细孔与装置主体进行热交换,孔隙大小不一,孔隙率高,提高了散热效果,降低了回液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交换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及其组装后的电子设备的尺寸体积越来越小,相应的集成密度大大增加,高热流密度电子设备已经形成,元器件数量增加,使得电子设备功率密度和热流密度大幅度提高,需要使用散热装置,而影响铝制均热板(VaporChamfer)结构传热性能高低的重要一环是毛细结构。
现有的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通常当量热导率处于500~1500W/m.K左右,不能满足现有设备的散热需求,影响散热的毛细结构有丝网毛细芯,多孔泡沫金属、粉末烧结、和造孔剂工艺结构,丝网毛细芯,多孔泡沫金属空隙率高,但孔径相对较大,毛细力小,粉末烧结孔径较小且孔径尺寸单一,增大了毛细结构的回液难度,且现有的散热装置与设备连接的热阻较高,影响热交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丝网毛细芯,多孔泡沫金属空隙率高,但孔径相对较大,毛细力小,粉末烧结孔径较小且孔径尺寸单一,增大了毛细结构的回液难度和散热装置与设备连接的热阻较高,影响热交换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多个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均连接有集热板,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一侧贯穿有进液口,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另一侧贯穿有出气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一毛细孔,所述第一毛细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毛细孔,所述第二毛细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毛细孔,且所述第一毛细孔和第二毛细孔之间、第二毛细孔和第三毛细孔之间均设置有导热填充层。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件呈“矩形阵列状”排布。
优选地,所述集热板的顶部表面积与装置主体的底部表面积相同,且所述集热板与装置主体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毛细孔、第二毛细孔和第三毛细孔的孔径大小不同,且所述第一毛细孔、第二毛细孔和第三毛细孔自下而上排布。
优选地,所述进液口和出气口的内径相同,且所述进液口和出气口以装置主体的长度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长由顶部和底部向中间逐渐递减,且所述连接件的底部长度和底部长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设置有第一毛细孔、第二毛细孔、第三毛细孔、连接件和集热板,在使用时,将装置主体通过连接件和集热板安装在设备上,可以降低装置主体与设备之间的热阻,当设备产生高温后,温度由集热板收集,并通过连接件传导给装置主体和导热填充层,此时通过进液口向装置主体内注入冷却液,冷却液进入后进入第三毛细孔,第三毛细孔、第二毛细孔和第一毛细孔的孔隙逐渐减小,并由导热填充层分隔,可以使冷却液快速的渗入装置主体内部,冷却液进入后依次渗入第三毛细孔、第二毛细孔和第一毛细孔与装置主体进行热交换,孔隙大小不一,孔隙率高,提高了散热效果,降低了回液难度,解决了丝网毛细芯,多孔泡沫金属空隙率高,但孔径相对较大,毛细力小,粉末烧结孔径较小且孔径尺寸单一,增大了毛细结构的回液难度和散热装置与设备连接的热阻较高,影响热交换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连接件;3、集热板;4、第一毛细孔;5、导热填充层;6、进液口;7、出气口;8、第三毛细孔;9、第二毛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连接件2、集热板3、第一毛细孔4、导热填充层5、进液口6、出气口7、第二毛细孔9和第三毛细孔8,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多个连接件2,多个所述连接件2的底部均连接有集热板3,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一侧贯穿有进液口6,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另一侧贯穿有出气口7,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一毛细孔4,所述第一毛细孔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毛细孔9,所述第二毛细孔9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毛细孔8,且所述第一毛细孔4和第二毛细孔9之间、第二毛细孔9和第三毛细孔8之间均设置有导热填充层5,将装置主体1通过连接件2和集热板3安装在设备上,可以降低装置主体1与设备之间的热阻。
请参阅图1-2,所述连接件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件2呈“矩形阵列状”排布,提高了导热的效率,提高装置主体1安装的稳定性,所述集热板3的顶部表面积与装置主体1的底部表面积相同,且所述集热板3与装置主体1相互平行,方便使用者安装,同时提高了装置主体1安装后的稳定性,防止装置主体1倾斜。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毛细孔4、第二毛细孔9和第三毛细孔8的孔径大小不同,且所述第一毛细孔4、第二毛细孔9和第三毛细孔8自下而上排布,当冷却液进入第三毛细孔8后,会依次渗入第二毛细孔9和第一毛细孔4,当回液时,第二毛细孔9的孔径大,方便回液。
请参阅图1,所述进液口6和出气口7的内径相同,且所述进液口6和出气口7以装置主体1的长度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方便与外接管道相连接,使操作更加便利,所述连接件2的长由顶部和底部向中间逐渐递减,且所述连接件2的底部长度和底部长度相同,提高了连接件2分别与装置主体1和集热板3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热效率。
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主体1通过连接件2和集热板3安装在设备上,降低装置主体1与设备之间的热阻,当设备工作产生高温后,温度由集热板3收集,并通过连接件2传导给装置主体1和导热填充层5,此时通过进液口6向装置主体1内注入冷却液,冷却液进入后首先进入第三毛细孔8,第三毛细孔8、第二毛细孔9和第一毛细孔4的孔隙逐渐减小,并由导热填充层分隔,可以使冷却液快速的渗入装置主体1内部,冷却液进入后依次渗入第三毛细孔8、第二毛细孔9和第一毛细孔4,并与装置主体1进行热交换,使冷却液加热为气体由出气口7排出,当回液时,第一毛细孔4、第二毛细孔9和第三毛细孔8的孔隙逐渐增大,降低了冷却液回液难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多个连接件(2),多个所述连接件(2)的底部均连接有集热板(3),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一侧贯穿有进液口(6),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另一侧贯穿有出气口(7),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一毛细孔(4),所述第一毛细孔(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毛细孔(9),所述第二毛细孔(9)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毛细孔(8),且所述第一毛细孔(4)和第二毛细孔(9)之间、第二毛细孔(9)和第三毛细孔(8)之间均设置有导热填充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件(2)呈“矩形阵列状”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3)的顶部表面积与装置主体(1)的底部表面积相同,且所述集热板(3)与装置主体(1)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孔(4)、第二毛细孔(9)和第三毛细孔(8)的孔径大小不同,且所述第一毛细孔(4)、第二毛细孔(9)和第三毛细孔(8)自下而上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6)和出气口(7)的内径相同,且所述进液口(6)和出气口(7)以装置主体(1)的长度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的长由顶部和底部向中间逐渐递减,且所述连接件(2)的底部长度和底部长度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93227.6U CN209710551U (zh) | 2018-11-01 | 2018-11-01 | 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93227.6U CN209710551U (zh) | 2018-11-01 | 2018-11-01 | 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10551U true CN209710551U (zh) | 2019-11-29 |
Family
ID=68635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93227.6U Active CN209710551U (zh) | 2018-11-01 | 2018-11-01 | 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1055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2525A (zh) * | 2020-02-20 | 2020-06-09 | 际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发电模块 |
CN112135498A (zh) * | 2020-10-12 | 2020-12-25 | 上海海事大学 | 一种变孔隙多孔肋片双层锥形微通道散热器 |
CN112203476A (zh) * | 2020-10-12 | 2021-01-08 | 上海海事大学 | 一种多孔介质液膜小通道冷却装置 |
CN112765913A (zh) * | 2021-04-08 | 2021-05-07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分层梯度多孔材料发汗冷却结构及飞行器 |
CN114136551A (zh) * | 2021-11-26 | 2022-03-04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毛细原理的漏液检测装置与方法 |
-
2018
- 2018-11-01 CN CN201821793227.6U patent/CN20971055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2525A (zh) * | 2020-02-20 | 2020-06-09 | 际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发电模块 |
CN112135498A (zh) * | 2020-10-12 | 2020-12-25 | 上海海事大学 | 一种变孔隙多孔肋片双层锥形微通道散热器 |
CN112203476A (zh) * | 2020-10-12 | 2021-01-08 | 上海海事大学 | 一种多孔介质液膜小通道冷却装置 |
CN112765913A (zh) * | 2021-04-08 | 2021-05-07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分层梯度多孔材料发汗冷却结构及飞行器 |
CN112765913B (zh) * | 2021-04-08 | 2021-06-29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分层梯度多孔材料发汗冷却结构及飞行器 |
CN114136551A (zh) * | 2021-11-26 | 2022-03-04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毛细原理的漏液检测装置与方法 |
CN114136551B (zh) * | 2021-11-26 | 2024-03-26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毛细原理的漏液检测装置与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10551U (zh) | 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 | |
CN203563290U (zh) | 翅片内置多通道热管的一体化相变散热装置 | |
CN102693949A (zh) | 均温板 | |
CN105716461A (zh) | 一种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细芯的均温板及制造方法 | |
CN108183282B (zh) | 一种基于均热板的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 | |
CN113865393B (zh) | 一种用于通讯设置的散热器 | |
CN201294224Y (zh) | 开孔泡沫金属热管针翅组合式cpu散热器 | |
CN201839581U (zh) | 均温散热模组 | |
CN205648307U (zh) | 一种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水冷设备 | |
CN106895728A (zh) | 一种卧式变径串、并联槽道板式脉动热管 | |
CN114899160A (zh) | 一种3d均温板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 |
CN208139909U (zh) | 一种多通道回路型均温板 | |
CN114190054A (zh) | 散热翅片和热虹吸散热器 | |
CN201708147U (zh) | 复合结构石墨散热器 | |
CN210533131U (zh) | 一种用于cpu散热的重力环路热管散热器 | |
CN205424865U (zh) | 一种大功率led相变散热器 | |
CN208273465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一种散热系统 | |
CN206847442U (zh) | 一种变径串、并联槽道板式脉动热管 | |
CN216673690U (zh) | 基站散热装置 | |
CN210470132U (zh) | 一种用于发热器件直接接触低热阻型热管散热器 | |
CN208242062U (zh) | 热收集端及散热装置 | |
CN114543572A (zh) | 一种仿蜂巢结构复合吸液芯的均热板、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 |
CN202691980U (zh) | 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灯具 | |
CN207317285U (zh) | 一种平板型立体全方位吸热集热装置 | |
CN207279516U (zh) | 汽车灯具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