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9783U - 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9783U
CN209709783U CN201920553511.4U CN201920553511U CN209709783U CN 209709783 U CN209709783 U CN 209709783U CN 201920553511 U CN201920553511 U CN 201920553511U CN 209709783 U CN209709783 U CN 209709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ole
permanent magnet
connecting portion
magnet blocks
moun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535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立坤
杨景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535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9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9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9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磁极模块结构包括基板和多个永磁体块;基板含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部;各永磁体块排列成一排并固设在第二安装面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磁极模块结构是由基板和多个永磁体块组成的模块化部件,可实现在项目现场先进行发电机主体结构的装配,然后再装配模块化的磁极模块结构的过程,由于无需装配磁极冲片,且磁极模块结构的数量远小于永磁体块的数量,大大减少了现场装配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磁极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风电市场进入竞价时代,为了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风力发电机组越来越大型化。为了降低大直径风力发电机在运输过程中的困难,通常将发电机分块运输至项目现场,然后在现场组装。
现有的一种发电机主体架构中,转子支架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轴向贯穿的凹槽。现有的发电机组装过程中永磁体块的装配方法,包括:对于每个凹槽,将多个磁极冲片重叠装配至凹槽处;对于每个永磁体块,将该永磁体块装配在若干个磁极冲片上。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由于发电机的转子大型化,需要的永磁体块的数量较多,而现有的磁极冲片和永磁体块都是独立装配的,大量的磁极冲片和永磁体块需要现场装配,导致装配步骤繁琐,装配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
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极模块结构,包括基板和多个永磁体块;基板含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部;各永磁体块排列成一排并固设在第二安装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永磁体块排列形成的磁极中心线与基板的长度方向呈预定倾角,磁极中心线为各永磁体块的长度方向几何中心所在直线。
进一步的,永磁体块呈棱台体,棱台体的顶面较小,底面较大,永磁体块的底面连接在第二安装面上,顶面远离第二安装面;
各永磁体块的各底面沿宽度方向的侧边沿平齐,
或者,各永磁体块的近点连线与基板的侧边沿之间形成第一倾角,近点连线与永磁体块的宽度方向侧边沿之间形成第二倾角;近点连线是各永磁体块中距离侧边沿最近的点的连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永磁体块与第二安装面的固设方式为胶接或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部具体为燕尾凸块,用于与转子磁轭中具体为燕尾槽的第二连接部相匹配;
或者,第一连接部具体为卡舌,用于与转子磁轭中具体为卡槽的第二连接部相匹配;
或者,第一连接部具体为螺钉安装孔,用于与转子磁轭上具体为螺纹孔的第二连接部相匹配。
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子,包括转子磁轭和多个如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磁极模块结构,转子磁轭的磁极安装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可与第一连接部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每个磁极模块结构的第一安装面与磁极安装表面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上除了设有第一连接部之外的表面为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为燕尾凸块;第二连接部为与燕尾凸块相匹配的燕尾槽;
或者,第一连接部为卡舌,第二连接部为与卡舌相匹配的卡槽;
或者,第一连接部为螺钉安装孔,第二连接部为与螺钉安装孔相匹配的螺纹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螺钉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磁极安装表面为棱柱体各侧面的总和,每个磁极模块结构上的第一安装面与棱柱体的侧面贴合,每个棱柱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基板长度方向一端附近,用于基板和转子磁轭的连接。
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转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磁极模块结构是由基板和多个永磁体块组成的模块化部件,可实现在项目现场先进行发电机主体结构的装配,然后再装配模块化的磁极模块结构的过程,由于无需装配磁极冲片,且磁极模块结构的数量远小于永磁体块的数量,大大减少了现场装配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磁极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基板是预先构建的,各永磁体块已经预先固定在基板上,可以保证同一磁极模块结构中各永磁体块的装配精度,从而有助于整体上提升发电机的装配精度。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永磁体块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永磁体块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磁极模块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磁极模块在转子磁轭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子磁轭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图5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机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的说明如下:
1-叶片;
2-轮毂;
3-发电机;31-转子磁轭;32-磁极模块结构;311-第二连接部;
321-基板;322-永磁体块;
3211-第一安装面;3212-第二安装面;3213-安装孔;3221-磁极中心线;
3211a-第一连接部;
4-机舱;
5-塔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 (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磁极模块结构32,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321和多个永磁体块322。基板321含有第一安装面3211和第二安装面3212,第一安装面3211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部3211a,各永磁体块322排列成一排并固设在第二安装面3212上。
上述的磁极模块结构32的组成结构较为简单,既设有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211a,又在基板321上通过将多个永磁体块322组合,以一定方式连接形成永磁体,进而形成一可用于组合安装的模块化单元,可实现在项目现场先进行发电机主体结构的装配,然后再装配模块化的磁极模块结构的过程,由于无需装配磁极冲片,且磁极模块结构的数量远小于永磁体块的数量,大大减少了现场装配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磁极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基板是预先构建的,各永磁体块已经预先固定在基板上,可以保证同一磁极模块结构中各永磁体块的装配精度,从而有助于整体上提升发电机的装配精度。
可选地,基板321和永磁体块322均为板块状的形态,基板321上的第一安装面3211和第二安装面3212均用于和其他结构装配或者安装相关元器件,从材质的角度说明,基板321由导磁良好的软磁类材料,如低碳钢、硅钢、电工铁等,经机械加工而成。由于磁极模块结构32最终需要安装到发电机当中,因此在基板321的第一安装面3211上设置连接部,用之与电机上的某些部位连接,例如与转子磁轭31连接形成转子。连接部根据可采用的连接方式不同具体设置,其具体结构实施例在下文中详细描述。尽管基板321呈板块状,并不表明第一安装面3211和第二安装面 3212一定采用平面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为满足要求的面。
需要强调的是,各永磁体块322并列成排固设在第二安装面3212上,如前文所述,永磁体块322的外形也为板块状,其具有一对长边,一对宽边,为确保基板321上具有尽量大面积的永磁体,将永磁体块322的长边沿基板321的宽度方向放置。两两永磁体块322之间可以相互在各自边沿处贴合,也可预留一定间隙,具体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对于永磁体块322的材质,通常为磁性材料,如钕铁硼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材料等。
可选地,永磁体块322与基板321的固定连接方式可采用胶接或焊接,也可采用螺丝钉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行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各永磁体块322排列形成的磁极中心线3221与基板321的长度方向呈预定倾角θ,磁极中心线3221 为各永磁体块322的长度方向几何中心所在直线。
可选地,永磁体块322呈板块状,多个永磁体块322排列形成的永磁体具有一个共同的磁极中心线3221。各永磁体块322排列而成的磁极中心线3221相对基板321倾斜一定的角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永磁电机的齿槽力矩和转矩脉动。
可选地,永磁体块322的板块状是一个整体上大体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棱柱体或棱台体。可选地,棱柱体包括直棱柱体和斜棱柱体;棱台体包括直棱台体和斜棱台体。
可选地,如图3所示,永磁体块322呈棱台体,棱台体的顶面较小,底面较大,永磁体块322中底面连接在第二安装面3212上,永磁体块322 中顶面则远离第二安装面3212。例如,每个永磁体块322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可选地,各永磁体块322的各底面沿宽度方向的侧边沿平齐,也即各永磁体块322整体形成一沿基板321长度方向倾斜的矩形。
可选地,永磁体块322的分布方式可采用图2中所展示的方式,各个永磁体块322的近点连线与基板321的侧边沿之间形成第一倾角β,近点连线与永磁体块322的宽度方向侧边沿之间形成第二倾角γ,近点连线是各永磁体块322中距离侧边沿最近的点的连线。近点连线是为便于描述永磁体块322排列姿态而定义的虚拟连线,并非基板321上的实体结构。其中第一倾角可设置为β,β通常不大于5°,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角度,而第二倾角γ,γ通常也不大于5°,根据实际技术要求设置具体角度,从整体形态看,固设在基板321上的各永磁体块322整体为一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上较长的一对平行侧边为锯齿状,该平行四边形倾斜设置在基板321的第二安装面3212上,该平行四边形的长度方向中心轴线即为永磁体的磁极中心线3221。
当然,亦不排除还有当各永磁体块322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尺寸规格组合排列的情形,例如以“ABABAB”的方式,或者“ABCABC”的方式排列组合,其中A代表一种尺寸规格的永磁体块,B代表另一种尺寸规格的永磁体块,C代表第三种尺寸规格的永磁体块。另外,永磁体块322也不限于使用棱台体的块体,可采用长方体板块,或者圆角长方体板块等。永磁体块322的横截面尺寸大小与需要安装上去的基板321的大小相匹配,尽可能覆盖在基板321的第一安装面3211上,其厚度亦根据本领域现有技术设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子,如图4~图6 所示,该转子包括转子磁轭31和多个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磁极模块结构32,转子磁轭31的磁极安装表面上设有可与第一连接部3211a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11,每个基板321的第一安装面3211与磁极安装表面贴合。
可选地,转子磁轭31整体呈回转体形,磁极模块结构32成一定姿态均匀分布在磁极安装表面上,例如磁极模块结构32长度方向的形体学中心轴与转子磁轭31的旋转中心轴平行。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主要以转子磁轭31的内表面作为磁极安装表面,但并不排除采用转子磁轭31的外表面作为磁极安装表面,二者是不同结构的转子,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发电机中,但技术原理是相同的。
在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面321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3211a 之外的表面为平面。由于每一个磁极模块的第一安装面3211与磁极安装表面贴合,当磁极安装表面为圆弧面时,第一安装面3211同样为圆弧面,并且二者圆弧程度相同,但为便于将磁极模块基板321表面与转子磁轭 31表面贴合,将转子磁轭31表面与磁极模块基板321表面接触的弧面加工为平面,因此,第一安装面3211亦采用平面。第一安装面3211上还需要装设用于连接转子磁轭31与磁极模块结构32的第一连接部3211a,因此,第一安装面3211上除了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211a之外的表面为平面,以便于实现磁极模块结构32与转子磁轭31的磁极安装表面能够方便地贴合。与此相应地,转子磁轭31上用于装设磁极模块结构32的部分,即转子磁轭31的平面部分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3211a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 311。并不排除转子磁轭31采用圆弧面的磁极模块结构32安装面,为实现磁极模块结构32与转子磁轭31的连接,在该圆弧面上开设与第一连接部3211a相匹配的第二连接部311。
具体地,在一种可行的方式中,第一连接部3211a为燕尾凸块,第二连接部311则是与该燕尾凸块相互匹配的燕尾槽。可选地,燕尾槽和燕尾凸块的形状在连接件领域中有具体的尺寸标准,在此不做赘述。燕尾凸块与燕尾槽的装配应当既方便,又能保证连接牢固,必要时可采用在连接处涂覆连接胶的方式加固。燕尾凸块不限于设置一根,可以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燕尾凸块和第二燕尾凸块,采取对称设置在第一安装面3211上的方式,对应地,燕尾槽也包括与第一燕尾凸块匹配的第一燕尾槽,以及与第二燕尾凸块匹配的第二燕尾槽。实际上,第一连接部3211a和第二连接部 311的数量根据生产实际具体确定。采用燕尾凸块与燕尾槽的固定结构可以完全约束磁极模块结构32,燕尾槽可对磁极模块结构32的径向和周向产生约束,不会因为磁极模块结构32与转子磁轭31的表面吸附力或摩擦力不足而产生磁极模块结构32因长时间转动而发生位移的现象。另外,燕尾槽可设置为一上下贯通的槽,或者具有较大长度的槽,而燕尾凸块则可在同一方向上断续设置,将燕尾槽的尺寸进行较大设置,能够减轻转子整体重量,有利于发电机的轻量化。
当然,第一连接部3211a的形式不仅仅采用燕尾凸块,还可以采用卡合式连接(图中未示出),将第一连接部3211a设置为卡舌,而将第二连接部311设置为与卡舌匹配的卡槽,另外,还可将第一连接部3211a与第二连接部311的连接采用螺纹紧固件的方式连接,即将第一连接部3211a 设置为供螺钉穿过的连接孔,而将第二连接部311设置为与螺钉匹配的螺纹孔。第一连接部3211a与第二连接部311匹配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存在多种,在此不一一列举,只要能够实现磁极模块结构32在转子装配以及电机装配和维护时能够方便拆装,并且在工作时连接牢固即可。
在一种可行方案中,转子磁轭31的磁极安装表面为棱柱体各侧面的总和,每个磁极模块的第一安装面3211与棱柱体的侧面贴合,每个棱柱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部311。
具体地,转子磁轭31的一种组成方式是由多块磁性材料拼接组合而成的,在转子磁轭31的磁极安装表面为棱柱体各侧面的总和的情况下,每个磁极安装表面均为平面,因此每个磁极模块的第一安装面3211与棱柱体的侧面贴合,第一安装面3211上可方便地采用前文描述的形状方案,同时也便于设置第一连接部3211a和第二连接部311。
可选地,为确保磁极模块与转子磁轭31在工作时的相对稳固性,基板321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3213,该安装孔3213设置在基板321长度方向一端附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安装孔3213设置在不影响永磁体块322安装的位置,安装孔3213用于基板321和转子磁轭31的连接,螺栓通过磁极模块的基板321上的安装孔3213将磁极模块固定到转子磁轭31的磁极安装表面上,保证磁极模块沿轴向上不会发生位移。通过安装孔3213上的螺栓连接,以及前文采用的燕尾凸块和燕尾槽的连接结构,能够将磁极模块结构32完全约束在转子磁轭31上。
转子的生产还包括其他工艺操作,例如转子在固定好磁极模块结构 32以后,通常还会要整体注胶,以在整个磁极的表面上形成一个防护覆层。这些工艺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虽然未在本申请中详细列举,却不应当被看作是方案不全面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如图7和图8所示,该发电机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子。
可选地,如图7所示,典型的风力发电机系统主要由叶片1、轮毂2、发电机3、机舱4以及塔筒5组成。叶片1和轮毂2组成的叶轮可以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转动轴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3的转子。通常发电机3的转子上存在磁极,发电机3的定子上存在铁芯和绕组,通过电磁感应,发电机3可以将来自叶轮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机舱4固定在塔筒 5上,并与发电机3的定轴连接,为发电机3以及叶轮提供支撑。如图8 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磁极模块结构32,以及含有磁极模块结构32的转子,能够实现在先进行电机结构安装的装配流程下,以模块化的方式插入安装到电机当中,降低电机安装难度,提高装配效率,节约装配成本和生产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及发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的磁极模块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的优点,可方便地形成用于组合安装的模块化单元,可实现在项目现场先进行发电机主体结构的装配,然后再装配模块化的磁极模块结构的过程,由于无需装配磁极冲片,且磁极模块结构的数量远小于永磁体块的数量,大大减少了现场装配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磁极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基板是预先构建的,各永磁体块已经预先固定在基板上,可以保证同一磁极模块结构中各永磁体块的装配精度,从而有助于整体上提升发电机的装配精度。
2、本申请的磁极模块结构上永磁体的布置具有特殊性,由多个永磁体块排列而成的永磁体的中心线与基板的长度方向成一定角度,能够有效降低永磁电机的齿槽力矩和转矩脉动,提高发电效率。
3、本申请的磁极模块结构通过相互匹配的燕尾凸块和燕尾槽与转子磁轭连接,一方面燕尾凸块和燕尾槽易于加工,在磁极模块基板表面加工燕尾凸块,及在转子磁轭表面开设燕尾槽,二者便于安装和固定,可方便磁极模块与转子磁轭之间的装配,进而提高整个发电机的装配效率和便利性。
4、本申请的转子中磁极模块结构与转子磁轭的连接采用多重连接结构,除采用相互匹配的燕尾凸块和燕尾槽外,还采用了在基板上开设安装孔以设置螺钉,通过螺钉加强磁极模块结构与转子磁轭的磁极安装表面的连接,可以完全约束磁极模块,不会因为磁极模块结构与转子磁轭表面的吸附力或摩擦力不足而产生磁极模块发生位移的现象。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磁极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321)和多个永磁体块(322);所述基板(321)含有第一安装面(3211)和第二安装面(3212),所述第一安装面(3211)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部(3211a);各所述永磁体块(322)排列成一排并固设在所述第二安装面(32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极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永磁体块(322)排列形成的磁极中心线(3221)与所述基板(321)的长度方向呈预定倾角(θ),所述磁极中心线(3221)为各所述永磁体块(322)的长度方向几何中心所在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极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块(322)呈棱台体,所述棱台体的顶面较小,底面较大;所述永磁体块(322)的底面连接在第二安装面(3212)上,顶面远离第二安装面(3212);
各所述永磁体块(322)的各底面沿宽度方向的侧边沿平齐;或者,各永磁体块(322)的近点连线与基板的侧边沿之间形成第一倾角(β),所述近点连线与所述永磁体块(322)的宽度方向侧边沿之间形成第二倾角(γ),所述近点连线是各所述永磁体块(322)中距离所述侧边沿最近的点的连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极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块(322)与所述第二安装面(3212)的固设方式为胶接或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极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3211a)具体为燕尾凸块,用于与转子磁轭(31)中具体为燕尾槽的第二连接部(311)相匹配;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3211a)具体为卡舌,用于与转子磁轭(31)中具体为卡槽的第二连接部(311)相匹配;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3211a)具体为螺钉安装孔,用于与转子磁轭(31)上具体为螺纹孔的第二连接部(311)相匹配。
6.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磁轭(31)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极模块结构(32),所述转子磁轭(31)的磁极安装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1a)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11),每个所述磁极模块结构(32)的第一安装面(3211)与所述磁极安装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3211)上除了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3211a)之外的表面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3211a)为燕尾凸块,所述第二连接部(311)为与所述燕尾凸块相匹配的燕尾槽;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3211a)为卡舌,所述第二连接部(311)为与所述卡舌相匹配的卡槽;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3211a)为螺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311)为与所述螺钉安装孔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部(3211a)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11)通过螺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极安装表面为棱柱体各侧面的总和,每个所述磁极模块结构(32)上的第一安装面(3211)与所述棱柱体的侧面贴合,每个所述棱柱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部(31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21)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3213),所述安装孔(3213)位于所述基板(321)长度方向一端附近,用于基板(321)和转子磁轭(31)的连接。
11.一种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
CN201920553511.4U 2019-04-22 2019-04-22 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 Active CN209709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3511.4U CN209709783U (zh) 2019-04-22 2019-04-22 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3511.4U CN209709783U (zh) 2019-04-22 2019-04-22 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9783U true CN209709783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8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53511.4U Active CN209709783U (zh) 2019-04-22 2019-04-22 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9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1566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otor which includes embedded permanent-magnets
JP4692688B1 (ja) 回転電機、直動電機、および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WO2019161624A1 (zh) 一种非对称双三相弧线永磁同步电机
WO2013107128A1 (zh) 制造永磁电机转子的方法
US6005318A (en) Motor including embedded permanent-magnet rot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WO2013107127A1 (zh) 分段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
CN110061580B (zh) 一种虚拟极分数槽集中绕组轮辐式永磁电机及其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CN104242504A (zh) 一种同步磁阻电机转子
CN108616180A (zh) 一种组合式永磁转子
CN105529876A (zh) 一种混合励磁永磁风力发电机制造工艺
CN209709783U (zh) 磁极模块结构、转子和发电机
CN113949244B (zh) 一种单齿集中绕组少谐波轴向磁通电机
CN108736608B (zh) Halbach电机的转子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8548769U (zh) 一种组合式永磁转子
CN110365151A (zh) 一种循环冷却永磁同步电机
CN103427509A (zh) 一种集中绕组电机、发电机及电动机
CN102780374B (zh) 单相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定子冲片
CN202565054U (zh) 一种交流永磁发电机转子
CN112769257B (zh) 一种Halbach阵列方形电机
CN108429370A (zh) 电机
CN111884364B (zh) 定转子总成和轴向磁场电机
CN211321044U (zh) 一种磁钢内置转子结构
CN203911615U (zh) 永磁发电机转子及发电机
CN111600405B (zh) 磁极模块、转子、转子的装配方法及电机
CN201985634U (zh) 一种用于装饰吊扇的直流电机的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Ji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