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6688U - 一种测量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检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06688U CN209706688U CN201920583797.0U CN201920583797U CN209706688U CN 209706688 U CN209706688 U CN 209706688U CN 201920583797 U CN201920583797 U CN 201920583797U CN 209706688 U CN209706688 U CN 2097066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rail
- reference cell
- attachment base
- product
- pul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检具,包括底座、活动架、行程测量仪、第一基准单元、第二基准单元和第三基准单元,其中,活动架与底座上的导轨可滑动地连接,行程测量仪与活动架的上的导轨可滑动地连接,且活动架滑动方向与行程测量仪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第一基准单元用于对产品的第一侧面进行定位和夹紧,第二基准单元用于对产品的第二侧面进行定位和夹紧,产品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邻,第三基准单元用于对产品的定位销端面进行定位,并对产品夹紧。第一基准单元、第二基准单元和第三基准单元共同围成产品安装位。该测量检具具有测量效率高、无需额外建立测量基准且和适用于大批量测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对打印机零部件进行测量的测量检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印机的零部件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先对零部件进行定位和夹紧,然后再建立测量的基准,以保证零部件测量过程中,测量工具具有一个测量参照点。但是,由于现有的零部件的测量没有专用的测量检具,导致每一个零部件在进行测量时,在零部件完成定位和夹紧后,都需要重新建立一个测量基准,使得零部件的测量效率低,且难以适应大批量的测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效率高、无需额外建立测量基准且和适用于大批量测量的测量检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检具,其中,包括底座、活动架、行程测量仪、两个以上的第一基准单元、两个以上的第二基准单元和多个第三基准单元,底座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活动架包括梁体、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分别与梁体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支脚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轨可滑动地连接,第二支脚沿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轨可滑动地连接,梁体上设置有第三导轨,第三导轨沿梁体的轴向延伸,行程测量仪沿第三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导轨可滑动地连接,行程测量仪的测头朝向底座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一基准单元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分布,第一基准单元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并靠近第一导轨设置,第一基准单元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一压板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定位柱和第一驱动机构均安装在底座上,第一定位柱垂直于底座设置,第一定位柱位于第一压板和第一导轨之间,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压板朝向第一定位柱移动,两个以上的第二基准单元自第一导轨向第二导轨分布,第二基准单元包括第二定位柱、第二压板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定位柱和第二驱动机构均安装在底座上,第二定位柱垂直于底座设置,第二压板位于第二定位柱和活动架之间,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压板朝向第二定位柱移动,多个第三基准单元均分布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第三基准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定位销、压杆和夹钳,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安装在底座上,定位销安装在第一连接座上并朝向底座设置,夹钳安装在第二连接座上,压杆与定位销相向设置,夹钳驱动压杆朝向定位销移动,两个以上的第一基准单元、两个以上的第二基准单元和多个第三基准单元共同围成产品安装位。
由上可见,通过对测量检具的结构设计,使得当产品被安装到产品安装位内后,测量检具即可完成对产品的定位,并直接建立测量检具内部的测量基准,而无需人工在额外建立测量基准。其中,通过设置第一基准单元和第二基准单元,使得第一基准单元和第二基准单元能够在产品的周向上对产品进行定位,并对产品进行辅助夹紧;而通过设置第三基准单元,使得第三基准单元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对产品进行定位,并通过夹钳对产品进行夹紧,并配合第一基准单元和第二基准单元建立测量检具内测量基准;行程测量仪则通过活动架相对产品进行移动,并以测量检具内建立的测量基准为基准产品进行测量。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行程测量仪为百分表或千分表。
由上可见,行程测量仪可根据测量精度需要选用百分表或千分表。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座、第一拉杆和第一弹簧,第三连接座安装在底座上,第一拉杆贯穿第三连接座,第一拉杆沿自身的轴向与第三连接座可滑动地连接,第一拉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两端抵接在第三连接座和第一拉杆的第二端之间。
由上可见,通过第一拉杆对第一压板进行移动、旋转,使得产品能够放置到测量检具的产品安装位内,且通过第一拉杆与第一弹簧的配合,使得第一弹簧能够通过第一拉杆驱动第一压板压合在产品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四连接座、第二拉杆和第二弹簧,第四连接座安装在底座上,第二拉杆贯穿第四连接座,第二拉杆沿自身的轴向与第四连接座可滑动地连接,第二拉杆的第一端与第二压板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两端抵接在第四连接座和第二拉杆的第二端之间。
由上可见,通过第二拉杆对第二压板进行移动、旋转,使得产品能够被放置到测量检具的产品安装位内,且通过第二拉杆对第二弹簧的配合,使得第二弹簧能够通过第二拉杆驱动第二压板压合在产品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基准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基准单元之间形成第一连线,第二基准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基准单元之间形成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相垂直。
由上可见,通过对第一基准单元的数量设置和位置设置,以及通过对第二基准单元的数量设置和位置设置,使得第一基准单元和第二基准单元的组合能够实现对产品的两个相邻的面进行定位,且可满足对产品整体进行定位。
更进一步方案是,第三基准单元的数量为四个。
由上可见,第三进准单元的数量可根据产品实际的轮廓尺寸进行相应的设置。
另一个优选地方案是,压杆朝向定位销的一端设置有胶层。
由上可见,在压杆上设置的胶层能够避免压杆划伤产品表面,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夹钳包括固定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操纵杆,固定座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座上,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固定座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连杆朝向产品安装位延伸地设置有连接部,压杆安装在连接部上,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固定座的第二端铰接,操纵杆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操纵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操纵杆可驱动压杆朝向定位销移动。
由上可见,采用夹钳对受测产品进行夹紧,使得第三基准单元对产品的夹紧无需配合电气设备,并使得第三基准单元对产品的夹紧和松开的操作简单、方便。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部上设置有滑槽,滑槽沿连接部的延伸方向设置,夹钳还包括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第一端沿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滑槽可滑动地连接,压杆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上。
由上可见,当第一连杆的连接部的长度不足以使压合在产品上的压杆正对定位销时,通过设置第三连杆,使得压杆能够通过第三连杆与第一连杆连接,并使得压杆在压合在产品上时,能够正对定位销,从而保证第三基准单元对产品进行有效的夹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量检具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测量检具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测量检具实施例的第一基准单元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测量检具实施例的第二基准单元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测量检具实施例的第三基准单元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测量检具实施例的第三基准单元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测量检具100包括底座1、活动架2、行程测量仪3、第一基准单元4、第二基准单元5和第三基准单元6。
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相互平行地设置。活动架2包括梁体21、第一支脚22和第二支脚23,第一支脚22和第二支脚23分别位于梁体21的两端,且第一支脚22的第一端与梁体2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脚23的第一端与梁体2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此外,第一支脚22的第二端沿第一导轨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轨11可滑动地连接,第二支脚23的第二端沿第二导轨1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轨12可滑动地连接,使得活动架2的整体能够通过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相对底座1移动。优选地,第一支脚22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一滑块221,第一支脚22通过第一滑块221与第一导轨11连接,第二支脚23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滑块231,第二支脚23通过第二滑块231与第二导轨12连接。
梁体21上设置有第三导轨211,第三导轨211沿梁体21的轴向延伸,行程测量仪3沿第三导轨2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导轨211可滑动地连接,具体地,第三导轨211上设置有第三滑块212,第三滑块212沿第三导轨2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导轨211可滑动地连接,此外,第三滑块212上设置有连接架213,行程测量仪3固定安装在连接架213上。优选地,行程测量仪3为百分表或千分表,更进一步地,百分表为数显百分表,或千分表为数显千分表。
结合图3,第一基准单元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的第一基准单元4沿第一导轨11的延伸方向分布。每一个第一基准单元4均位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且每一个第一基准单元4均靠近第一导轨11设置。其中,第一基准单元4包括第一定位柱41、第一压板42和第一驱动机构43。第一定位柱41安装在底座1上,且第一定位柱41垂直于底座1设置,第一定位柱41用于与产品10的第一侧面邻接,并通过两根以上的第一定位柱41对产品10的第一侧面进行定位。
第一驱动机构43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驱动机构43包括第三连接座431、第一拉杆432和第一弹簧433,第三连接座431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拉杆432贯穿第三连接座431,且第一拉杆432沿自身的轴向与第三连接座431可滑动地连接。第一拉杆432的第一端与第一压板42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柱41位于第一压板42和第一导轨11之间。第一弹簧4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座431和第一拉杆432的第二端抵接。其中,第一弹簧433为压缩弹簧,用于驱动第一拉杆432的第二端朝远离第三连接座43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一拉杆432驱动第一压板42朝向第一定位柱41移动,使第一压板42将产品10压合在第一定位柱41上。通过第一拉杆432对第一压板42进行移动、旋转,使得当需要对产品10进行定位时,先旋转并推动第一拉杆432,使得第一压板42与第一定位柱41错开,并使产品10的第一侧面与第一定位柱41邻接后,再反向旋转第一拉杆432,并使第一拉杆432在第一弹簧433的弹性作用下驱动第一压板42压合在产品10上,已完成对产品10的定位、夹紧。
结合图4,第二基准单元5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的第二基准单元5自第一导轨11向第二导轨12分布,其中,第一基准单元4、第二基准单元5的数量均可根据产品10的尺寸进行相应地设置,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准单元4的数量优选为两个、第二基准单元5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基准单元4之间形成第一连线,第一连线平行于第一导轨11,两个第二基准单元5之间形成第二连线,第二连线与第一连线相垂直。而通过对第一基准单元4的数量设置和位置设置,以及通过对第二基准单元5的数量设置和位置设置,使得第一基准单元4和第二基准单元5的组合能够实现对产品10的两个相邻的面进行定位,且可满足对产品10整体进行定位。
第二基准单元5包括第二定位柱51、第二压板52和第二驱动机构53。第二定位柱51安装在底座1上,且第二定位柱51垂直于底座1设置,第二定位柱51用于与产品10的第二侧面邻接,并通过两根第二定位柱51对产品10的第二侧面进行定位。其中,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为产品10的相邻的两个面。
第二驱动机构53安装在底座1上,第二驱动机构53包括第四连接座531、第二拉杆532和第二弹簧533,第四连接座531安装在底座1上,第二拉杆532贯穿第四连接座531,且第二拉杆532沿自身的轴向与第四连接座531可滑动地连接。第二拉杆532的第一端与第二压板52固定连接,第二压板52位于第二定位柱51和活动架2之间。第二弹簧533的两端分别与第四连接座531和第二拉杆532的第二端抵接。其中,第二弹簧533为压缩弹簧,用于驱动第二拉杆532的第二端朝远离第四连接座53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二拉杆532驱动第二压板52朝向第二定位柱51移动,使第二压板52将产品10压合在第二定位柱51上。通过第二拉杆532对第二压板52进行移动、旋转,使得当需要对产品10进行定位时,先旋转并推动第二拉杆532,使得第二压板52与第二定位柱51错开,并使产品10的第二侧面与第二定位柱51邻接后,再反向旋转第二拉杆532,并使第二拉杆532在第二弹簧533的弹性作用下驱动第二压板52压合在产品10上,已完成对产品10的定位、夹紧。
结合图5和图6,第三基准单元6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三基准单元6均分布在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其中,第三基准单元6的数量可根据产品10的尺寸、形状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基准单元6的数量为四个,且对四个第三基准单元6依次进行连线时,该连线呈矩形设置。其中,第一基准单元4位置上述矩形的第一条边上,第二基准单元5位于上述矩形的第二条边上,且矩形的第一条边和第二条边为邻边。
第三基准单元6包括第一连接座61、第二连接座62、定位销63、压杆64和夹钳65。第一连接座61和第二连接座62均安装在底座1上,且第一连接座61的高度大于第二连接座62的高度。定位销63安装在第一连接座61上,且定位销63朝向底座1延伸,定位销63用于对产品10的端面进行定位。夹钳65安装在第二连接座62上,且当夹钳65从松开状态切换至移动压合状态时,夹钳65的压合端逐渐朝向定位销63移动。其中,两个以上的第一基准单元4、两个以上的第二基准单元5和多个第三基准单元6共同围成产品10安装位,而在本实施例中即为两个第一基准单元4、两个第二基准单元5和四个第三基准单元6共同围成产品10安装位。产品10安装位用于容纳、定位产品10,而行程测量仪3的测头朝向底座1设置,也即行程测量仪3的测头朝向产品10安装位设置,使得当产品10被定位和夹紧后,行程测量仪3能够对产品10的端面进行测量。
具体地,夹钳65包括固定座651、第一连杆652、第二连杆653、操纵杆654和第三连杆655。固定座651安装在第二连接座62上,第一连杆652的第一端与固定座651的第一端铰接,且第一连杆652朝向产品10安装位延伸地设置有连接部6521,连接部6521上设置有滑槽6522,滑槽6522沿连接部6521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三连杆655的第一端沿滑槽6522的延伸方向与滑槽6522可滑动地连接,压杆64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杆655的第二端上,且压杆64与定位销63相向地设置。第二连杆653的第一端与固定座651的第二端铰接。操纵杆654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652的第二端铰接,操纵杆654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653的第二端铰接,操纵杆654可驱动压杆64朝向定位销63移动,使得压杆64与定位销63正对,从而将产品10压紧在定位销63上,对产品10进行夹紧。
其中,采用夹钳65对产品10进行夹紧,使得第三基准单元6对产品10的夹紧无需配合电气设备,并使得第三基准单元6对产品10的夹紧和松开的操作简单、方便。而设置第三连杆655则能够使得当第一连杆652的连接部6521的长度不足以使压合在产品10上的压杆64正对定位销63时,通过设置第三连杆655,使得压杆64能够通过第三连杆655与第一连杆652连接,并使得压杆64在压合在产品10上时,能够正对定位销63,从而保证第三基准单元6对产品10进行有效的夹紧。优选地,压杆64朝向定位销63的一端设置有胶层。在压杆64上设置的胶层能够避免压杆64划伤产品10表面,对产品10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测量检具的结构设计,使得当产品被安装到产品安装位内后,测量检具即可完成对产品的定位,并直接建立测量检具内部的测量基准,而无需人工在额外建立测量基准。其中,通过设置第一基准单元和第二基准单元,使得第一基准单元和第二基准单元能够在产品的周向上对产品进行定位,并对产品进行辅助夹紧;而通过设置第三基准单元,使得第三基准单元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对产品进行定位,并通过夹钳对产品进行夹紧,并配合第一基准单元和第二基准单元建立测量检具内测量基准;行程测量仪则通过活动架相对产品进行移动,并以测量检具内建立的测量基准为基准产品进行测量。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包括梁体、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分别与所述梁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脚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支脚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梁体上设置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沿所述梁体的轴向延伸;
行程测量仪,所述行程测量仪沿所述第三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导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行程测量仪的测头朝向所述底座设置;
两个以上的第一基准单元,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基准单元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基准单元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导轨设置,第一基准单元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一压板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定位柱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一导轨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压板朝向所述第一定位柱移动;
两个以上的第二基准单元,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基准单元自所述第一导轨向所述第二导轨分布,所述第二基准单元包括第二定位柱、第二压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柱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定位柱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柱和所述活动架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压板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柱移动;
多个第三基准单元,多个所述第三基准单元均分布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所述第三基准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定位销、压杆和夹钳,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销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并朝向所述底座设置,所述夹钳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压杆与所述定位销相向设置,所述夹钳驱动所述压杆朝向所述定位销移动,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基准单元、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基准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三基准单元共同围成产品安装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程测量仪为百分表或千分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贯穿所述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一拉杆沿自身的轴向与所述第三连接座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座和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四连接座,所述第四连接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贯穿所述第四连接座,所述第二拉杆沿自身的轴向与所述第四连接座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座和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准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基准单元之间形成第一连线;
所述第二基准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基准单元之间形成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基准单元的数量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朝向所述定位销的一端设置有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钳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朝向所述产品安装位延伸地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压杆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上;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的第二端铰接;
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操纵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操纵杆可驱动所述压杆朝向所述定位销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检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设置;
所述夹钳还包括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压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83797.0U CN209706688U (zh) | 2019-04-25 | 2019-04-25 | 一种测量检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83797.0U CN209706688U (zh) | 2019-04-25 | 2019-04-25 | 一种测量检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06688U true CN209706688U (zh) | 2019-11-29 |
Family
ID=68649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83797.0U Active CN209706688U (zh) | 2019-04-25 | 2019-04-25 | 一种测量检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06688U (zh) |
-
2019
- 2019-04-25 CN CN201920583797.0U patent/CN2097066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824813U (zh) | 一种轨道交通非鼓型侧墙板搅拌摩擦焊装夹工装 | |
CN103235163A (zh) | 一种探针间距可调测试太阳能电池接触电阻用测试探头 | |
CN206208142U (zh) | 一种制动片量具 | |
CN208238702U (zh) | 孔深检测治具 | |
CN212871953U (zh) | 一种编织袋抗拉强度测试装置 | |
CN209706688U (zh) | 一种测量检具 | |
CN202794384U (zh) | 网络头插拔检测机 | |
CN102998550B (zh) | 网络头插拔检测机 | |
CN208155559U (zh) | 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人工多孔屏障模型定位安装装置 | |
CN211373421U (zh) | 一种应用天然花岗石的三坐标构件 | |
CN211653339U (zh) | 一种液晶屏测试工装 | |
CN203352648U (zh) | 一种手机屏幕准确性测试治具 | |
CN219302196U (zh) | 一种硬度检测装置 | |
CN203572899U (zh) | 一种软板home键导通测试仪 | |
CN209673995U (zh) | 一种机电工程施工用的测距装置 | |
CN208419848U (zh) | 一种曲轴对称度检具 | |
CN209148462U (zh) | 一种皮革软硬度测试仪 | |
CN2906589Y (zh) | 一种台式试验机 | |
CN207964521U (zh) | 一种加硬亚克力pc硬度测装置 | |
CN207440453U (zh) | 一种组装与电测同步作业治具 | |
CN219996078U (zh) | 一种活塞杆直线度检测设备 | |
CN219121935U (zh) | 一种胶框用韧性测试治具 | |
CN219694725U (zh) | 一种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 |
CN109612925A (zh) | 一种预浸布摩擦系数竖直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
CN216771892U (zh) | 一种主板测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