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3759U -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3759U
CN209703759U CN201920165418.6U CN201920165418U CN209703759U CN 209703759 U CN209703759 U CN 209703759U CN 201920165418 U CN201920165418 U CN 201920165418U CN 209703759 U CN209703759 U CN 209703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emplate
steel tube
cavity liquid
liquid pressu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54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增志
王宽
方宏伟
周大兴
郭伟
董磊
孙玉龙
张红伟
殷炳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54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3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3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3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包括蛇形换热PB管、热熔接头、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不锈钢管接头、表面拉毛衬塑钢管、衬塑钢管接头、一体化侧模板、一体化内墙面模板、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口、相变蓄能模板下口、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动阀、高热容混凝土材料、钢筋、相变蓄热材料总箱、加压加注两用稳压泵、供料管、维护口、排料口、材料A进料口、材料B进料口、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上部补液口、过线盒、装配式底盒、连通口、预留维护洞口、火灾控制器和消防制冷供水接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混凝土消耗量,降低运输和施工难度,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智慧墙体,具体为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属于机电和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太阳能利用、辐射供冷供暖、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混凝土建筑在主体结构施工方面一般采用现浇施工工艺。这种工艺的优点是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良。但其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大量的钢筋加工、绑扎和模板安装等工序,这些工序不仅严重制约施工进度,而且随着人工费用的增长,整个项目的建设成本也会增加。近些年,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迅速,混凝土结构出现不少新体系,进入到“装配式”阶段。目前其主要结构体系有: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等。鉴于我国住宅普遍采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现阶段主要集中于剪力墙结构建筑工业化的研究和应用。在这方面,投入实践的技术体系有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叠合式剪力墙结构、预制圆孔板剪力墙结构等。
现有各种类型混凝土预制墙体自重较大,加工运输不便。预制集成保温层难度较大,热工性能有待改善。特别是西晒墙体,对建筑物内部舒适性的影响很大。现有的辐射制冷系统的管路没有针对外墙、剪力墙进行设计,管材不受力。现有的外墙保温或相变蓄能体系,无法实现蓄能材料的更换。有些预制墙体的耐火极限无法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包括蛇形换热PB管、热熔接头、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不锈钢管接头、表面拉毛衬塑钢管、衬塑钢管接头、一体化侧模板、一体化内墙面模板、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口、相变蓄能模板下口、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动阀、高热容混凝土材料、钢筋、相变蓄热材料总箱、加压加注两用稳压泵、供料管、维护口、排料口、材料A进料口、材料B进料口、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上部补液口、过线盒、装配式底盒、连通口、预留维护洞口、火灾控制器和消防制冷供水接口;所述一体化侧模板、一体化内墙面模板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围合成封闭的墙体,且所述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加压灌注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内,所述钢筋及高热容混凝土材料设置在墙体内,所述蛇形换热PB管埋设于墙体内的高热容混凝土材料内,且蛇形换热PB管与钢筋通过扎丝固定,所述蛇形换热PB管通过热熔接头与其他墙体内的蛇形换热PB管或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所述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所述不锈钢管接头设置在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的顶端,所述衬塑钢管接头设置在表面拉毛衬塑钢管的顶端,所述一体化内墙面模板上预留预埋有过线盒、装配式底盒,且所述过线盒和装配式底盒均与表面拉毛衬塑钢管表面接触,所述过线盒和装配式底盒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一体化内墙面模板上预留有预留维护洞口,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口、相变蓄能模板下口设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部和下部边沿,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所述电动阀安装在上部补液口处,所述相变蓄热材料总箱上设有维护口、排料口、材料A进料口、材料B进料口、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所述火灾控制器和消防制冷供水接口分别设置在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的上下两端。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的运行方法,其运行方法共有八种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一:运输和吊装工作模式
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内在墙体预制生产过程和运往施工现场及吊装过程中,保持空腔状态,降低墙体自重。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内设有网格状支撑构件,提高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结构强度,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内的整个空腔为一个连通体。
工作模式二:灌注混凝土工作模式
当墙体吊装就位后,在墙体内灌注混凝土前,向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内加压灌注液体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并保持压力。这样,在混凝土灌注时,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可承受混凝土侧压力,保证墙体平整。
工作模式三:墙体供热供冷工作模式
蛇形换热PB管通过热熔接头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或与其他多个墙体内的蛇形换热PB管后再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连接,形成供热、供冷换热回路。
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冷热水进入蛇形换热PB管可对墙体内高热容混凝土材料进行加热或降温,达到对室内进行辐射采暖和制冷的效果。
工作模式四:太阳能补水预热和墙体夏季降温工作模式
在夏季,由于建筑物西侧或南侧墙体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墙体吸热后升温导致夏季室内热舒适度下降。太阳能补水系统的水进入位于建筑物西侧或南侧墙体的蛇形换热PB管内时,可在对补水进行预热的同时降低墙体温度提高室内舒适度,一举两得。
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也可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实现工作模式二。
工作模式五:转换电管模式
如后期建筑物改造,需增加强弱电线路时,可将表面拉毛衬塑钢管与水系统连接切断,并将其改为电管,将过线盒、装配式86底盒与表面拉毛衬塑钢管打通,进行穿线,避免对墙体的剔凿破坏。
工作模式六:混凝土冬季升温养护模式
在冬季墙体混凝土灌注施工时,为避免墙体内灌注的混凝土凝固在达到强度之前受冻,可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中和蛇形换热PB管以及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四个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充注热水等热流体,对混凝土进行升温养护。由于空腔模板和换热管路直接与混凝土接触或在混凝土内部,升温养护热效率高于普通的环境升温养护措施,可节约能耗。
工作模式七:墙体防火性能加强模式
当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的温度传感器监测到可破坏墙体内管材的异常高温、且墙体及火灾控制器接收到建筑物火灾控制中心发来的火警信号时,则可判定墙体附近发生火灾。此时,为提升墙体的防火性能,延长墙体耐火极限,墙体及火灾控制器发出指令泄空相变蓄热材料总箱和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并通过消防制冷供水接口向相变蓄热材料总和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及各个管路输送制冷系统提供的冷水,冷水受热后并经循环回路循环回制冷系统循环降温,高于制冷机组回水温度的回水按现有技术在建筑物制冷机房集水器中混合后进入制冷机组。
工作模式八:相变蓄能材料更换模式
通过调节材料各基料配比,所述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相变点可设定在3~35℃,根据季节和地域情况灵活采用。在南方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时,相变点一般采用32℃,即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在25℃以上为液态,在25℃以下为固态。在夏热冬冷和寒冷、严寒地区采用时,相变点一般采用8℃。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在凝固后导热系数应低于0.045W/m·k。
可根据季节更替导致的环境温度变化,灵活将不同相变点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充注入墙板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内,实现不同的墙体性能。比如,在冬季,针对平均气温低于0℃的地区的建筑物采用的本实用新型,充注相变点为5℃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当墙体在白天受到太阳照射,外表面温度高于5℃时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吸热液化,在晚上或其他时段,室外环境温度逐渐低于5℃、到达全天低谷段时段时,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放热凝固,释放的热量一部分传递到室外,一部分被墙体混凝土吸收,提高了墙体的温度进而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室内供暖负荷峰值;而在夏季,针对同一个建筑物的同样一块墙体,将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内的更换为相变点为32℃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在中午室外环境温度高于32℃、到达全天高峰段最热时段时,墙体在白天受到太阳照射,外表面温度高于32℃时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吸热液化,降低墙体的温度进而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室内供冷负荷峰值。当室外环境温度逐渐低于32℃,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逐渐放热凝固,释放的热量一部分传递到室外,一部分被墙体混凝土吸收。由于晚上为热水洗澡用热高峰期,此时可加大用于太阳能补水的蛇形换热PB管、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和表面拉毛衬塑钢管内的循环流速,提高换热量,一方面将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释放到墙体内的一部分能量带走,另一方面加大太阳能热水预热量。32℃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和用于太阳能补水的蛇形换热PB管等管路配合,在32℃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放热阶段也不影响室内舒适度和供冷负荷。
优选的,为了实现多块外墙拼接,所述一体化侧模板、一体化内墙面模板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围合成的墙体和墙体内预埋的管线均采用装配式连接,且管线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
优选的,为了确保PB管道成品应在运输、安装和浇筑过程中应始终带压保护,所述蛇形换热PB管和表面拉毛衬塑钢管的管道实验压力不低于1.3MPa,带压保护压力不低于0.85MPa。
优选的,为了能够代替部分钢筋,整体减少用钢量,所述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在墙体内设有多根,并呈十字交叉形状布置形成钢管网。
优选的,为了形成单向回路或循环回路,设在不同墙体内的所述蛇形换热PB管、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均相互连接或与建筑物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替换一面高强度混凝土模板,降低墙体自重和混凝土消耗量,降低运输和施工难度,节约运输和施工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2.在预制墙体安装后、浇筑混凝土前,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内充注液态相变蓄能材料,可使得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强度达到普通模板的强度。并且,填充底导热系数的变蓄能材料后的空腔液体加压模板还可替换普通保温板,减少安装难度和保温板消耗,且兼具墙体相变蓄能、达到对室内供暖和空调负荷消峰填谷的功能;
3.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与相变蓄能材料加注系统连通,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相变点的相变蓄能材料替换,实现可根据季节和使用年限改变墙体性能的“智慧墙体”,达到在每个季节使用最合适的墙体,降低建筑物耗能,提升舒适度的目的。比如,在上海等夏热冬冷地区的冬季采用相变点10℃的相变蓄能材料填充空腔液体加压模板,而在夏季替换为30℃的相变蓄能材料;
4.在钢筋模板一体化安装墙体内预埋PB换热盘管、不锈钢管和钢衬塑管,实现辐射供冷、供暖,或利用太阳能补水和生活给水在夏季降低南侧和西侧墙体温度。比如,管线预埋安装在西晒墙体内,预埋换热管可作为屋面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补水管线,西晒墙体在被太阳暴晒升温后与预埋太阳能补水管内的水流换热,相当于对太阳能补水管进行预热,可降低天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器安装量,还可对西晒墙体进行降温,降低房间空调负荷和西侧外墙内表面辐射温度,提高室内舒适度;
5.管线内和空腔模板内可通循环冷水为墙体降温增加外墙的防火性能,延长外墙耐火极限时间;
6.在冬季,墙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的混凝土养护阶段,管线内和空腔模板内可通循环热水为墙体升温,实现节能高效混凝土养护;
7.外墙采用装配式连接,可多块儿外墙拼接,形成连续换热,灵活调节循环水的换热流程长度,从而实现不同的升温或降温效果;比如用于墙体降温的给水换热管流程宜缩短,多块墙板的管路并联;用于太阳能热水的补水的换热管流程长度可加长,多块墙板串联;
8.单根钢管或十字交叉形状的钢管网,代替部分钢筋,利用制冷供暖材料分担钢筋功能,整体减少用钢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蛇形换热PB管,1-2、热熔接头,2-1、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2、不锈钢管接头,3-1、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2、衬塑钢管接头,4-1、一体化侧模板,4-2、一体化内墙面模板,5-1、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2、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3、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口,5-4、相变蓄能模板下口,5-5、温度传感器,5-6、压力传感器,5-7、电动阀,6-1、高热容混凝土材料,6-2、钢筋,7-1、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2、加压加注两用稳压泵,7-3、供料管,7-4、维护口,7-5、排料口,7-6、材料A进料口,7-7、材料B进料口,7-8、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7-9、上部补液口,8-1、过线盒8-2,、装配式底盒,8-3、连通口,9、预留维护洞口,10-1、火灾控制器和10-2、消防制冷供水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包括蛇形换热PB管1-1、热熔接头1-2、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不锈钢管接头2-2、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衬塑钢管接头3-2、一体化侧模板4-1、一体化内墙面模板4-2、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口5-3、相变蓄能模板下口5-4、温度传感器5-5、压力传感器5-6、电动阀5--7、高热容混凝土材料6-1、钢筋6-2、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加压加注两用稳压泵7-2、供料管7-3、维护口7-4、排料口7-5、材料A进料口7-6、材料B进料口7-7、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7-8、上部补液口7-9、过线盒8-1、装配式86底盒8-2、连通口8-3、预留维护洞口9、火灾控制器10-1和消防制冷供水接口10-2;
所述一体化侧模板4-1、一体化内墙面模板4-2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围合成封闭的墙体,墙体内设有钢筋6-2及高热容混凝土材料6-1,所述蛇形换热PB管1-1埋设于墙体内的高热容混凝土材料6-1内,且与钢筋6-2通过扎丝固定,所述蛇形换热PB管1-1通过热熔接头1-2与其他墙体内的蛇形换热PB管1-1或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也可多个墙体的蛇形换热PB管1-1连接后,再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供热供冷系统冷热水进入蛇形换热PB管1-1可对墙体内高热容混凝土材料进行加热或降温(最终为墙体加热或降温),达到对室内进行辐射采暖和制冷的效果。在夏季,由于建筑物西侧或南侧墙体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墙体吸热后升温导致夏季室内热舒适度下降,太阳能补水系统的水进入位于建筑物西侧或南侧墙体的蛇形换热PB管1-1内时,可在对补水进行预热(利用墙体吸收的太阳能)的同时降低墙体温度。
所述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与墙体进行换热,实现与蛇形换热PB管1-1近似的换热作用。但由于金属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均优于PB管,所以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可以在高效换热的同时,成为墙体内与钢筋类似的传力部件。此外,在夏季,居民生活给水的温度一般低于20℃,而墙体在太阳暴晒后的墙内温度可达到35-45℃。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符合居民生活给水的卫生要求,可以直接与居民生活给水系统连接,利用生活给水在管内流动为墙体降温。
所述一体化内墙面模板4-2上同时预留预埋有过线盒8-1、装配式86底盒8-2,所述过线盒8-1、装配式86底盒8-2均与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表面接触,通过连通口8-3连通。连通口8-3平时用丝堵封堵,如后期建筑物改造,需增加强弱电线路时,可将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与水系统连接切断,并将其改为电管,将过线盒8-1、装配式86底盒8-2与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打通,进行穿线,避免对墙体的剔凿破坏。
所述一体化内墙面模板4-2上同时预留有预留维护洞口9,可为各种管道的维护连接预留操作空间。
所述蛇形换热PB管1-1可采用De20x2.8管,热熔连接,预埋前完成冲洗打压,端头用堵头封堵,带压埋入墙体内。墙体内原则上不留接头,压力表和阀门设于维护洞口内。
所述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规格为DN20(外径26.9,钢管壁厚2.8,衬塑管壁厚1.5),丝扣连接,预埋前应完成套丝,并使用丝堵封堵进出口,墙体内不留接头,表面拉毛保证钢管与混凝土的裹握力,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采用焊接,墙体和墙体内预埋的管线均采用装配式连接,可多块外墙拼接,其中的管线串联或并联连接。
墙体内预埋的所述蛇形换热PB管1-1和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的冲洗、打压均分别不得低于采暖设计说明对于地板采暖管道和管井内管道的要求,其中,管道实验压力不低于1.3MPa,带压保护压力不低于0.85MPa。PB管道成品应在运输、安装和浇筑过程中应始终带压保护。
所述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在一个墙体内可设多根,呈十字交叉形状布置形成钢管网,代替部分钢筋,整体减少用钢量。
设在不同墙体内的所述蛇形换热PB管1-1、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均相互连接或与建筑物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后两者还可与生活供水系统连接),并可按现有技术形成单向回路或循环回路。
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在墙体预制生产过程和运往施工现场及吊装过程中,保持空腔状态。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设有网格状支撑构件,提高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结构强度,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的整个空腔为一个连通体。当墙体吊装就位后,在墙体内灌注混凝土前,向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加压灌注液体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并保持压力。
通过调节材料各基料配比,所述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相变点可设定在3~35℃,根据季节和地域情况灵活采用。在南方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时,相变点一般采用32℃,即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在25℃以上为液态,在25℃以下为固态。在夏热冬冷和寒冷、严寒地区采用时,相变点一般采用8℃。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在凝固后导热系数应低于0.045W/m·k。
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口5-3、相变蓄能模板下口5-4设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上部和下部边沿,与空腔连通,用来加注和泄出液态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或与其他墙体的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3连通。
所述温度传感器5-5、压力传感器5-6设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3上,探头伸入空腔内部,可测量空腔液体加压模板内相变材料5-3的压力和温度。
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也可加压充注包括水在内的其他液体,在灌注混凝土实现模板的功效。
所述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可蓄存、收集或加热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加压加注两用稳压泵7-2为高粘度输送泵,自带气压罐和压力表等稳压装置。加压加注两用稳压泵7-2与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连接,并通过电动阀5-7与相变蓄能模板下口5-4连接,加压加注两用稳压泵7-2可将液态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加压输送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并保持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的液体压力。在墙体混凝土灌注时,保持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与混凝土接触的壁面两侧受力平衡,避免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被混凝土压瘪、压垮。
所述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可通过供料管7-3与多个相变蓄能模板下口5-4或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口5-3或上部补液口7-9连接,输送往往其他墙体。比如,在南方,在20℃常温工况进行施工时,当某个墙体内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凝固为固态,体积缩小,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上部出现空腔时(可利用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监控到)。可通过上部补液口7-9向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上部补充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使得整个模板空腔内充满填充料,填充料均凝固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也可以达到与内部液体加压近似的强度。
所述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上设有维护口7-4、排料口7-5、材料A进料口7-6、材料B进料口7-7和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7-8。利用维护口7-4、排料口7-5、材料A进料口7-6、材料B进料口7-7,可根据需要,将系统内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排除、加注或通过材料A进料口7-6、材料B进料口7-7分别加注材料改变材料配比。由于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所需相变温度不高,所述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7-8可回收建筑物废水中的热量对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内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进行加热、液化,回收利用废热。当建筑物废水可供回收的热量不足时,可将供暖水等其他热源通入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7-8进行加热。
比如,当将5-1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的相变温度设定在25℃时,在广州地区的夏季和春秋季部分白天时间可进行5-1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加压输送施工。在气温低于25℃时,7-1相变蓄热材料总箱上的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箱内温度偏低,则启动7-8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对箱内5-1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进行加热。
所述火灾控制器10-1可对该墙体各个部件进行控制,并与墙体所在建筑物消防控制中心连接。消防制冷供水接口10-2与建筑物集中供冷系统连接,可向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和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加注5-7℃的制冷循环水。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的运行方法,其运行方法共有八种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一:运输和吊装工作模式
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在墙体预制生产过程和运往施工现场及吊装过程中,保持空腔状态,降低墙体自重。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设有网格状支撑构件,提高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结构强度,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的整个空腔为一个连通体。
工作模式二:灌注混凝土工作模式
当墙体吊装就位后,在墙体内灌注混凝土前,向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加压灌注液体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并保持压力。这样,在混凝土灌注时,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可承受混凝土侧压力,保证墙体平整。
工作模式三:墙体供热供冷工作模式
蛇形换热PB管1-1通过热熔接头1-2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或与其他多个墙体内的蛇形换热PB管1-1后再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连接,形成供热、供冷换热回路。
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冷热水进入蛇形换热PB管1-1可对墙体内高热容混凝土材料进行加热或降温,达到对室内进行辐射采暖和制冷的效果。
工作模式四:太阳能补水预热和墙体夏季降温工作模式
在夏季,由于建筑物西侧或南侧墙体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墙体吸热后升温导致夏季室内热舒适度下降。太阳能补水系统的水进入位于建筑物西侧或南侧墙体的蛇形换热PB管1-1内时,可在对补水进行预热的同时降低墙体温度提高室内舒适度,一举两得。
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也可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实现工作模式二。
工作模式五:转换电管模式
如后期建筑物改造,需增加强弱电线路时,可将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与水系统连接切断,并将其改为电管,将过线盒8-1、装配式86底盒8-2与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打通,进行穿线,避免对墙体的剔凿破坏。
工作模式六:混凝土冬季升温养护模式
在冬季墙体混凝土灌注施工时,为避免墙体内灌注的混凝土凝固在达到强度之前受冻,可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中和蛇形换热PB管1-1以及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四个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充注热水等热流体,对混凝土进行升温养护。由于空腔模板和换热管路直接与混凝土接触或在混凝土内部,升温养护热效率高于普通的环境升温养护措施,可节约能耗。
工作模式七:墙体防火性能加强模式
当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上的温度传感器5-5监测到可破坏墙体内管材的异常高温、且墙体10-1及火灾控制器接收到建筑物火灾控制中心发来的火警信号时,则可判定墙体附近发生火灾。此时,为提升墙体的防火性能,延长墙体耐火极限,墙体10-1及火灾控制器发出指令泄空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和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并通过消防制冷供水接口10-2向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和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及各个管路输送制冷系统提供的冷水,冷水受热后并经循环回路循环回制冷系统循环降温,高于制冷机组回水温度的回水按现有技术在建筑物制冷机房集水器中混合后进入制冷机组。
工作模式八:相变蓄能材料更换模式
通过调节材料各基料配比,所述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相变点可设定在3~35℃,根据季节和地域情况灵活采用。在南方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时,相变点一般采用32℃,即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在25℃以上为液态,在25℃以下为固态。在夏热冬冷和寒冷、严寒地区采用时,相变点一般采用8℃。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在凝固后导热系数应低于0.045W/m·k。
可根据季节更替导致的环境温度变化,灵活将不同相变点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充注入墙板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1内,实现不同的墙体性能。比如,在冬季,针对平均气温低于0℃的地区的建筑物采用的本实用新型,充注相变点为5℃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当墙体在白天受到太阳照射,外表面温度高于5℃时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吸热液化,在晚上或其他时段,室外环境温度逐渐低于5℃、到达全天低谷段时段时,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放热凝固,释放的热量一部分传递到室外,一部分被墙体混凝土吸收,提高了墙体的温度进而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室内供暖负荷峰值;而在夏季,针对同一个建筑物的同样一块墙体,将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的更换为相变点为32℃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在中午室外环境温度高于32℃、到达全天高峰段最热时段时,墙体在白天受到太阳照射,外表面温度高于32℃时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吸热液化,降低墙体的温度进而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室内供冷负荷峰值。当室外环境温度逐渐低于32℃,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逐渐放热凝固,释放的热量一部分传递到室外,一部分被墙体混凝土吸收。由于晚上为热水洗澡用热高峰期,此时可加大用于太阳能补水的蛇形换热PB管1-1、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和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内的循环流速,提高换热量,一方面将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释放到墙体内的一部分能量带走,另一方面加大太阳能热水预热量。32℃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和用于太阳能补水的蛇形换热PB管1-1等管路配合,在32℃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放热阶段也不影响室内舒适度和供冷负荷。
一体化侧模板4-1、一体化内墙面模板4-2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围合成墙体,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在墙体内呈十字交叉形状布置形成钢管网,当墙体吊装就位后,在墙体内灌注混凝土前,向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加压灌注液体的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并保持压力,当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上的温度传感器5-5监测到可破坏墙体内管材的异常高温(比如60℃,60℃时衬塑钢管的衬塑层会发生破坏)、且火灾控制器10-1接收到建筑物火灾控制中心发来的火警信号时,则可判定墙体附近发生火灾。此时,为提升墙体的防火性能,延长墙体耐火极限,火灾控制器10-1发出指令泄空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和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并通过消防制冷供水接口10-2向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和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及各个管路输送制冷系统提供的冷水,冷水受热后并经循环回路循环回制冷系统循环降温,高于制冷机组回水温度的回水按现有技术在建筑物制冷机房集水器中混合后进入制冷机组。
由于火灾发生时一般为局部发生,通过消防制冷供水接口10-2进入局部墙体内降温的制冷循环水量相对于整个建筑物制冷的制冷循环水量很小(占比2%以下),在建筑物制冷机房集水器中与建筑物制冷循环水混合后的循环水温温度可以满足制冷机组对回水的温度要求。
当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上的温度传感器5-5监测到模板温度接近可使得大楼制冷供暖系统管路附件损坏的异常高温时(比如90℃,一般建筑物供暖水温度不高于95℃),停止制冷水循环,关闭消防制冷供水接口10-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蛇形换热PB管(1-1)、热熔接头(1-2)、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不锈钢管接头(2-2)、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衬塑钢管接头(3-2)、一体化侧模板(4-1)、一体化内墙面模板(4-2)、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口(5-3)、相变蓄能模板下口(5-4)、温度传感器(5-5)、压力传感器(5-6)、电动阀(5--7)、高热容混凝土材料(6-1)、钢筋(6-2)、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加压加注两用稳压泵(7-2)、供料管(7-3)、维护口(7-4)、排料口(7-5)、材料A进料口(7-6)、材料B进料口(7-7)、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7-8)、上部补液口(7-9)、过线盒(8-1)、装配式86底盒(8-2)、连通口(8-3)、预留维护洞口(9)、火灾控制器(10-1)和消防制冷供水接口(10-2);所述一体化侧模板(4-1)、一体化内墙面模板(4-2)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围合成封闭的墙体,且所述中温相变蓄能填充料(5-1)加压灌注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内,所述钢筋(6-2)及高热容混凝土材料(6-1)设置在墙体内,所述蛇形换热PB管(1-1)埋设于墙体内的高热容混凝土材料(6-1)内,且蛇形换热PB管(1-1)与钢筋(6-2)通过扎丝固定,所述蛇形换热PB管(1-1)通过热熔接头(1-2)与其他墙体内的蛇形换热PB管(1-1)或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所述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所述不锈钢管接头(2-2)设置在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的顶端,所述衬塑钢管接头(3-2)设置在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的顶端,所述一体化内墙面模板(4-2)上预留预埋有过线盒(8-1)、装配式86底盒(8-2),且所述过线盒(8-1)和装配式86底盒(8-2)均与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表面接触,所述过线盒(8-1)和装配式86底盒(8-2)通过连通口(8-3)连通,所述一体化内墙面模板(4-2)上预留有预留维护洞口(9),所述空腔液体加压模板上口(5-3)、相变蓄能模板下口(5-4)设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上部和下部边沿,所述温度传感器(5-5)、压力传感器(5-6)设在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上,所述电动阀(5--7)安装在上部补液口(7-9)处,所述相变蓄热材料总箱(7-1)上设有维护口(7-4)、排料口(7-5)、材料A进料口(7-6)、材料B进料口(7-7)、热回收加热液化模块(7-8),所述火灾控制器(10-1)和消防制冷供水接口(10-2)分别设置在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的上下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侧模板(4-1)、一体化内墙面模板(4-2)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5-2)围合成的墙体和墙体内预埋的管线均采用装配式连接,且管线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在墙体内设有多根,并呈十字交叉形状布置形成钢管网;设在不同墙体内的所述蛇形换热PB管(1-1)、表面拉毛厚壁不锈钢管(2-1)及表面拉毛衬塑钢管(3-1)均相互连接或与建筑物供热、供冷系统或太阳能补水系统连接,可形成单向回路或循环回路。
CN201920165418.6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Active CN209703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5418.6U CN209703759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5418.6U CN209703759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3759U true CN209703759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1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5418.6U Active CN209703759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37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7067A (zh) * 2019-01-30 2019-05-03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7067A (zh) * 2019-01-30 2019-05-03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7067A (zh)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CN205037414U (zh) 相变蓄热型太阳能低温热水辐射供暖地板
CN105222400B (zh) 一种采用相变蓄能的空气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
CN211775076U (zh) 固型相变材料与毛细辐射管集成的双工况调温墙体面板
CN104314195B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墙体及供暖系统
CN107166499A (zh) 一种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及其供暖方法
CN203687391U (zh) 一种高海拔地区全自动平板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
CN209703759U (zh) 一种基于空腔液体加压模板的一体化安装节能智慧墙体
WO2019080808A1 (zh) 储能换热一体化系统
CN109282395A (zh) 基于光伏热泵驱动的相变储能地板辐射制冷采暖系统
CN201733679U (zh) 一种日光温室蓄热装置
CN206690296U (zh) 一种热水袋循环式混凝土养护装置
CN107166771A (zh) 快速式壁挂自然循环相变太阳能蓄热装置及系统
CN202452593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到户的自动供热水系统
CN112082194A (zh) 一种单罐熔盐储能供暖系统及其储能供暖方法
CN106196383A (zh) 一种预制双层相变蓄能供冷暖末端结构及楼板
CN107044678A (zh) 地埋重力热管直接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CN206563380U (zh) 一种用于蓄冷水罐防冻的系统
CN216239120U (zh) 一种预制内嵌盘管复合生态墙体蓄放热系统
CN203413852U (zh) 一种新型节能防冻太阳能热水装置
CN2591528Y (zh) 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
CN108253507A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8332416U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9101590U (zh) 一种高温熔盐蓄热罐罐底保温装置
CN209978160U (zh) 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地暖供暖与供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