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3507A -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3507A
CN108253507A CN201810179026.5A CN201810179026A CN108253507A CN 108253507 A CN108253507 A CN 108253507A CN 201810179026 A CN201810179026 A CN 201810179026A CN 108253507 A CN108253507 A CN 108253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ose
phase
air
heat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90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生
王俊腾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1790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35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3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3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2/00Oth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12/02Oth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having more than one hea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8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ai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air heating systems system using solar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14Solar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04Sensors
    • F24D2220/042Temperature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10Heat storage materials, e.g. phase change materials or static water enclosed in a sp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暖风产生装置、暖风箱及相变蓄热风管。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到暖风产生装置中;暖风产生装置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器和暖风箱相连,利用热能加热空气产生热风,并输送至暖风箱;相变蓄热风管分别与暖风箱和建筑主风管相连,包括多层结构风管和填充在风管层间的相变蓄热材料,利用相变蓄热材料吸收通过双层相变蓄热风管的热风的热量进行相变蓄热,以在环境温度达到相变温度时,将存储的热量释放以加热冷空气。本申请采用相变蓄热风管,充分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取暖,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大大减少了使用辅助加热设备进行加热空气,有效降低建筑采暖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环境污染以及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建筑能耗中为空调取暖能耗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如何降低冬季建筑的采暖能耗对缓解气候、污染及能源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手段,太阳能由于其含量丰富,免费,对环境无毒无害而备受喜爱,但是,太阳光照强度受天气和气候状况影响较为剧烈,因此太阳能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断性,如何对太阳能持续稳定的使用对日程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在利用太阳能取暖时,一般在楼板上建立蓄热水箱通过热水来储存白天的太阳能,但是由于水的比热容相对较小,在满足夜间或阴天所需热量时,需要较多的水,相对的水箱体积过大,不仅对建筑结构要求高,影响整体美观性,而且水箱的保温要求高,投资较大;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时,具有一定危险性;且天气严寒时,水箱内的水有结冻的情况,对系统有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高效的利用太阳能资源,大大的降低了建筑取暖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
太阳能集热器、暖风产生装置、暖风箱及相变蓄热风管;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将吸收的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到所述暖风产生装置中;
所述暖风产生装置分别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暖风箱相连,用于利用热能加热空气产生热风,并输送至所述暖风箱;
所述相变蓄热风管分别与所述暖风箱和建筑主风管相连,包括多层结构风管和填充在风管层间的相变蓄热材料,用于利用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吸收通过所述相变蓄热风管的热风的热量进行相变蓄热,以在夜晚或阴天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正常工作时,环境温度达到相变温度时,将存储的热量释放以加热冷空气。
可选的,所述相变蓄热风管为在风管层间填充脂肪酸类相变材料的风管。
可选的,所述相变蓄热风管为双层结构的风管,包括风管外层和风管内层,所述风管外层和所述风管内层之间填充相变蓄热材料。
可选的,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相变蓄热风管和所述建筑主风管连接处的风阀,当在夏季时关闭所述风阀时,阻挡所述相变蓄热风管中的暖风进入所述建筑主风管。
可选的,所述风阀为双叶调节风阀。
可选的,还包括:
应急加热装置,与所述暖风产生装置相连,用于当所述暖风箱中的暖风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对所述暖风产生装置中的空气进行加热。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暖风箱或所述相变蓄热风管上的温度检测装置。
可选的,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相变蓄热风管最外层的保温层。
可选的,所述暖风产生装置包括换热储水箱、采暖风机及热水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暖风产生装置、暖风箱及相变蓄热风管。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到暖风产生装置中;暖风产生装置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器和暖风箱相连,利用热能加热空气产生热风,并输送至暖风箱;相变蓄热风管分别与暖风箱和建筑主风管相连,包括多层结构风管和填充在风管层间的相变蓄热材料,利用相变蓄热材料吸收通过双层相变蓄热风管的热风的热量进行相变蓄热,以在夜晚或阴天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正常工作时,环境温度达到相变温度时,将存储的热量释放以加热冷空气。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相变蓄热风管的层间填充相变蓄热材料,利用白天充足的太阳能制备的热风使其相变(融化)蓄热,夜晚或阴天风管内通过冷风时再次相变(凝固)放热,加热冷风进行房间采暖。充分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取暖,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大大的减少了使用辅助加热设备进行加热空气,有效降低建筑采暖能耗。此外,通过相变蓄热风管与建筑主风管有效连接,可以通过空调风管灵活的向各个房间进行供暖;由于在风管层间加装相变蓄热材料,相比传统蓄热水箱的形式,高效、造价成本低,系统整体美观性好,对建筑结构影响轻微,技术手段简洁,费用低,且有利于后期维护更换维修,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变蓄热风管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变蓄热风管和建筑主风管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示例性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结构框图。
太阳能供暖系统可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暖风产生装置2、暖风箱3及相变蓄热风管4。
太阳能集热器1用于将吸收的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到暖风产生装置2中。太阳能集热器1可为任何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暖风产生装置2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器1和暖风箱3相连,用于利用热能加热空气产生热风,并输送至暖风箱3中。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暖风产生装置2可包括换热储水箱、采暖风机及热水泵。换热储水箱通过水管和与太阳能集热器1相连接,例如太阳能集热器输送的热能通过热水泵循环加热换热储水箱中的水。换热储水箱与暖风箱3间通过风管相连接,通过风机(暖风机)动力使采暖间的回风和新风混合后温度较低的风通过换热储水箱被加热。
相变蓄热风管4分别与暖风箱3和建筑主风管相连。相变蓄热风管4可包括多层结构风管和填充在风管层间的相变蓄热材料,利用相变蓄热材料吸收通过相变蓄热风管的热风的热量进行相变蓄热,以在夜晚或阴天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正常工作时,环境温度达到相变温度时,将存储的热量释放以加热冷空气。
相变蓄热风管4至少为双层风管结构,当然,也可为三层风管结构,或者更多层结构。请参阅图2,当相变蓄热风管4为双层结构的风管,包括风管外层42和风管内层41,风管外层42和风管内层41之间填充相变蓄热材料。为了提高相变蓄热风管4保温性能,还可在相变蓄热风管最外层设置保温层43。
相变蓄热材料填充在各层之间,相变蓄热材料的填充量可根据风管的长度、供暖所需温度、系统安装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相变蓄热材料的种类决定,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相变蓄热材料为能够储存热能的新型化学材料,可在特定的温度(如相变温度)下发生物相变化,并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可用来控制周围环境的温度,或用以储存热能。它把热量或冷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把它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相变蓄热材料可以为任何一种可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材料,例如结晶水合盐类、熔融盐类、金属或合金类等无机相变蓄热材料,石蜡、醋酸等有机类相变蓄热材料及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
由于脂肪酸类相变材料具有相变温度合适,35℃左右,与采暖送风温度相接近,相变潜热大(153~182KJ/kg),无过冷现象,储能密度高,相变过程体积变化小以及无毒无害腐蚀性小廉价易得等优点,适合用于建筑采暖方面。可选的,相变蓄热风管为在风管层间填充脂肪酸类相变材料的风管。
举例来说,在双层风管内加入脂肪酸,利用白天充足的太阳能制备的热风使其相变(融化)蓄热,夜晚或阴天风管内通过冷风时再次相变(凝固)放热,加热冷风进行房间采暖。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相变蓄热风管的层间填充相变蓄热材料,利用白天充足的太阳能制备的热风使其相变(融化)蓄热,夜晚或阴天风管内通过冷风时再次相变(凝固)放热,加热冷风进行房间采暖。充分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取暖,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大大的减少了使用辅助加热设备进行加热空气,有效降低建筑采暖能耗。此外,通过相变蓄热风管与建筑主风管有效连接,可以通过空调风管灵活的向各个房间进行供暖;由于在风管层间加装相变蓄热材料,相比传统蓄热水箱的形式,高效、造价成本低,系统整体美观性好,对建筑结构影响轻微,技术手段简洁,费用低,且有利于后期维护更换维修,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由于相变蓄热风管主要用于为建筑物的各采暖间输送热风,以实现建筑取暖,考虑到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外部环境温度和个人温度需求不同,基于上述实施例,请参阅图3,在相变蓄热风管4和建筑主风管连接处还可设置风阀,通过控制风阀,实现控制进入建筑物各房间内的热风量。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风阀可为双叶调节风阀。
举例来说,在夏季时,当风阀全开时,相变蓄热风管4中的热风可全部通入建筑主风管,然后进行建筑物的各个房间;当风阀全关闭时,相变蓄热风管4中的热风无法通入建筑主风管。
采暖季节通过开启采暖风管的风阀可以利用建筑风管系统灵活的向采暖房间供暖风;在夏季可以关闭采暖风管的风阀,不影响建筑在夏季进行制冷。
通过设置风阀,可灵活控制建筑物主风管输出的热风量,合理有效利用太阳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4,太阳能供暖系统在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暖风产生装置2、暖风箱3、相变蓄热风管4之外,还可包括应急加热装置5及温度检测装置6,应急加热装置5、温度检测装置6、保温层、风阀可以进行任意组合,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应急加热装置5与暖风产生装置2相连,用于当暖风箱3中的暖风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对暖风产生装置中的空气进行加热。
在太阳能集热器1无法采集足够的太阳能以转化为热能供建筑物供暖时,开启应急加热装置5对暖风产生装置2中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产生足够的热风输送在暖风箱3中。例如连续多天阴天,需要利用应急加热装置5加热空气从而产生热风。
温度检测装置6可设置在暖风箱3中,或设置相变蓄热风管4上的,或者在暖风箱3和相变蓄热风管4上均设置。
温度检测装置6可以实时采集暖风箱3中暖风的温度,以及通过相变蓄热风管4中空气的温度。通过检测暖风箱3中暖风的温度以及通过相变蓄热风管4中空气的温度,可准确的确定应急加热装置5的开启。
通过设置应急加热装置5和温度检测装置6,有利于保证太阳能供暖系统为用户提供足够的采暖温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思想与原理,以下以具体的一种应用场景进行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请参阅图5,图5为该示意性例子的系统示意图。
由图5可知,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可包括太阳能集热器51、换热储水箱52、采暖风机53、热水泵54、应急加热装置55、暖风箱56和相变蓄热风管57。
其中,暖风产生装置可包括换热储水箱、采暖风机及热水泵。暖风产生装置2可包括换热储水箱、采暖风机及热水泵。太阳能集热器51通过吸收太阳能而加热换热储水箱52中的水,换热储水箱52通过水管和与太阳能集热器51相连接,通过热水泵54循环加热换热储水箱52中的水。换热储水箱52与暖风箱56间通过风管相连接,通过风机(暖风机53)动力使采暖间的回风和新风混合后温度较低的风通过换热储水箱52被加热,然后通过相变蓄热风管57将加热的空气传输到建筑主风管,再由建筑主风管输送在所需的空间。应急加热装置55设置在换热储水箱52中,用于在所需场景中对换热储水箱52中的水进行加热。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充分高效的利用太能能取暖,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有利于避免使用辅助加热设备进行加热空气,有效降低建筑采暖能耗。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能集热器、暖风产生装置、暖风箱及相变蓄热风管;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将吸收的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传递到所述暖风产生装置中;
所述暖风产生装置分别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暖风箱相连,用于利用热能加热空气产生热风,并输送至所述暖风箱;
所述相变蓄热风管分别与所述暖风箱和建筑主风管相连,包括多层结构风管和填充在风管层间的相变蓄热材料,用于利用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吸收通过所述相变蓄热风管的热风的热量进行相变蓄热,以在夜晚或阴天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正常工作时,环境温度达到相变温度时,将存储的热量释放以加热冷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风管为在风管层间填充脂肪酸类相变材料的风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风管为双层结构的风管,包括风管外层和风管内层,所述风管外层和所述风管内层之间填充相变蓄热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相变蓄热风管和所述建筑主风管连接处的风阀,当在夏季时关闭所述风阀时,阻挡所述相变蓄热风管中的暖风进入所述建筑主风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为双叶调节风阀。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应急加热装置,与所述暖风产生装置相连,用于当所述暖风箱中的暖风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对所述暖风产生装置中的空气进行加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暖风箱或所述相变蓄热风管上的温度检测装置。
8.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相变蓄热风管最外层的保温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产生装置包括换热储水箱、采暖风机及热水泵。
CN201810179026.5A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Pending CN108253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9026.5A CN108253507A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9026.5A CN108253507A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3507A true CN108253507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45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9026.5A Pending CN108253507A (zh) 2018-03-05 2018-03-05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35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9126A (zh) * 2018-12-07 2019-04-0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
CN109579127A (zh) * 2018-12-07 2019-04-0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双风道太阳能热风取暖器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0419A (ja) * 2001-05-18 2002-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太陽熱利用装置
CN201964082U (zh) * 2010-12-10 2011-09-07 张东 一种相变储能风管
CN103017239A (zh) * 2012-12-27 2013-04-03 重庆大学 一种太阳能相变蓄热供暖、供热水系统
CN103115389A (zh) * 2012-12-27 2013-05-22 重庆大学 太阳能复合式相变蓄热供暖系统
WO2013177656A1 (en) * 2012-06-01 2013-12-05 W&E International (Canada) Corp. Building using solar energy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CN203857528U (zh) * 2014-04-08 2014-10-01 天津商业大学 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采暖装置
CN104930729A (zh) * 2015-06-26 2015-09-23 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热的太阳能中温热空气系统
CN204757235U (zh) * 2015-07-07 2015-11-11 王峰 清洁型采暖通风空调装置
CN105569213A (zh) * 2015-12-30 2016-05-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太阳能相变储热墙及带有太阳能相变储热墙的通风系统
CN205316713U (zh) * 2016-01-25 2016-06-15 孙姣姣 一种控温材料太阳热能供暖节能装置
CN205447971U (zh) * 2016-03-18 2016-08-10 常州英泊索尔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太阳能供暖系统
CN106500367A (zh) * 2016-10-12 2017-03-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套管式相变储能水箱装置及方法
CN206073215U (zh) * 2016-09-20 2017-04-05 山东中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蓄热功能的太阳能‑空气源复合式热泵无水采暖系统
CN206803325U (zh) * 2017-06-02 2017-12-26 同度能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热风蓄热采暖系统
CN208332416U (zh) * 2018-03-05 2019-01-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0419A (ja) * 2001-05-18 2002-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太陽熱利用装置
CN201964082U (zh) * 2010-12-10 2011-09-07 张东 一种相变储能风管
WO2013177656A1 (en) * 2012-06-01 2013-12-05 W&E International (Canada) Corp. Building using solar energy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CN103017239A (zh) * 2012-12-27 2013-04-03 重庆大学 一种太阳能相变蓄热供暖、供热水系统
CN103115389A (zh) * 2012-12-27 2013-05-22 重庆大学 太阳能复合式相变蓄热供暖系统
CN203857528U (zh) * 2014-04-08 2014-10-01 天津商业大学 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采暖装置
CN104930729A (zh) * 2015-06-26 2015-09-23 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热的太阳能中温热空气系统
CN204757235U (zh) * 2015-07-07 2015-11-11 王峰 清洁型采暖通风空调装置
CN105569213A (zh) * 2015-12-30 2016-05-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太阳能相变储热墙及带有太阳能相变储热墙的通风系统
CN205316713U (zh) * 2016-01-25 2016-06-15 孙姣姣 一种控温材料太阳热能供暖节能装置
CN205447971U (zh) * 2016-03-18 2016-08-10 常州英泊索尔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6073215U (zh) * 2016-09-20 2017-04-05 山东中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蓄热功能的太阳能‑空气源复合式热泵无水采暖系统
CN106500367A (zh) * 2016-10-12 2017-03-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套管式相变储能水箱装置及方法
CN206803325U (zh) * 2017-06-02 2017-12-26 同度能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热风蓄热采暖系统
CN208332416U (zh) * 2018-03-05 2019-01-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9126A (zh) * 2018-12-07 2019-04-0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充蓄式太阳能热风取暖器
CN109579127A (zh) * 2018-12-07 2019-04-0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双风道太阳能热风取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yagi et al. Phase change material based advance sola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building heating and cooling applications: A prospective research approach
Faraj et al. 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cooling applications in buildings: A review
Ko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rmal performance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 passive and active combined using for building application in winter
Pandey et al. Novel approach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on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in solar energy
CN104895218B (zh) 耦合可再生能源的蓄能调温墙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5037414U (zh) 相变蓄热型太阳能低温热水辐射供暖地板
CN105222400B (zh) 一种采用相变蓄能的空气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
CN112464466B (zh) 一种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装置
CN206803325U (zh) 一种太阳能热风蓄热采暖系统
Xu et al. An active solar water wall for passive solar greenhouse heating
CN102226541A (zh)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建筑供能系统
CN103307655A (zh) 复合式主动相变蓄热采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323228U (zh) 冷热一体化双层毛细管相变蓄能地板末端装置及应用系统
CN107543265B (zh) 一种结合机械通风的阶梯相变蓄能堆积床系统
CN103712255B (zh) 一种跨季节太阳能-相变蓄能分级释能采暖系统及方法
CN211822634U (zh) 太阳能-水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
CN204830575U (zh) 一种太阳能相变墙源热泵系统
CN205402901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墙内壁蓄热采暖系统
CN108253507A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CN111895832A (zh) 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CN208332416U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7797205U (zh) 太阳能跨季储热系统
CN109737486A (zh) 一种集热蓄热墙和空气水集热器的组合供暖系统
CN204753887U (zh) 耦合可再生能源的蓄能调温墙体系统
CN206352853U (zh) 高寒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多能互补采暖及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