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5143U - 一种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5143U
CN209695143U CN201920277251.2U CN201920277251U CN209695143U CN 209695143 U CN209695143 U CN 209695143U CN 201920277251 U CN201920277251 U CN 201920277251U CN 209695143 U CN209695143 U CN 209695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ortion
interconnecting piece
cup holder
bending
circula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772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2772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5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5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5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架,该杯架仅由一根细条状材料弯折而成,所述杯架包括支撑部Ⅰ、支撑部Ⅱ、连接部Ⅰ,所述支撑部Ⅰ、支撑部Ⅱ都呈n形,所述支撑部Ⅰ、支撑部Ⅱ之间通过连接部Ⅰ连接。杯架具有利于通风、维持较高的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量的框架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于放置干净且干燥的杯子。

Description

一种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置杯子的杯架。
背景技术
杯子清洗后一般会被放置在一处等待擦干,而在等待过程中会出现杯子上的水滴下落在放置杯子的支撑面上,进而造成支撑面湿滑。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将洗净后的杯子晾晒起来等待擦干,由此设计得到具有积水功能的杯架。正是由于杯架的设计源于早期的晾晒需要,故杯架作为流通商品都会设定结构用于实现积水。导致此类杯架最适合用于杯子等待擦干的阶段,而在杯子平时放置阶段便会在杯架内部积聚的水而产杯架的生卫生问题,无论是积水引起的细菌增生问题还是积水蒸发后遗留的水渍,都是严重的卫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持干燥的杯子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量,由此提供一种适用于放置干净的杯子的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杯架仅由一根细条状材料弯折而成,所述杯架包括支撑部Ⅰ、支撑部Ⅱ、连接部Ⅰ,所述支撑部Ⅰ、支撑部Ⅱ都呈n形,所述支撑部Ⅰ、支撑部Ⅱ之间通过连接部Ⅰ连接,所述支撑部Ⅰ包括侧边部Ⅰ、侧边部Ⅱ和中间部Ⅰ,所述侧边部Ⅰ、侧边部Ⅱ分别位于中间部Ⅰ的两端且都与中间部Ⅰ呈垂直的位置关系,所述支撑部Ⅱ包括侧边部Ⅲ、侧边部Ⅳ和中间部Ⅱ,所述侧边部Ⅲ、侧边部Ⅳ分别位于中间部Ⅱ的两端且都与中间部Ⅱ呈垂直的位置关系,所述连接部Ⅰ位于侧边部Ⅱ与侧边部Ⅲ之间,所述侧边部Ⅰ的一端、侧边部Ⅱ的一端、侧边部Ⅲ的一端、侧边部Ⅳ的一端都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中间部Ⅰ到侧边部Ⅰ的一端、侧边部Ⅱ的一端、侧边部Ⅲ的一端、侧边部Ⅳ的一端共同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大于中间部Ⅱ到侧边部Ⅰ的一端、侧边部Ⅱ的一端、侧边部Ⅲ的一端、侧边部Ⅳ的一端共同所在的平面的距离,所述侧边部Ⅰ平行于侧边部Ⅱ,所述侧边部Ⅲ平行于侧边部Ⅳ,所述中间部Ⅰ和中间部Ⅱ都平行于侧边部Ⅰ的一端、侧边部Ⅱ的一端、侧边部Ⅲ的一端、侧边部Ⅳ的一端共同所在的平面。
在该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部Ⅰ、支撑部Ⅱ构建整个杯架用于支撑杯子的结构,而在杯架所采用的条状结构的影响下其余部位经过弯折后形成立体空间结构,最终杯架具有了明显的框架结构。由于服务于干净且干燥的杯子,故可以省略常用的积水结构,使得空气在整个杯架上,可以从内到外畅通流动,促使杯子放在杯架上后与周围流动状态的空气有足够的接触量。
杯架采用整一根细条状材料弯折而成,因而在一定变形范围内会表现出弹性形变的能力。这种弹性变形能力产生的弹性变形问题会引发的对于杯架的承重能力存在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杯子越重变形量越明显。本技术方案中,为了抑制杯架因为材料而引起的弹性变形问题,将弹性变形量引导用于对杯子更多的固定作用。为此,所述侧边部Ⅰ倾斜于侧边部Ⅳ、所述侧边部Ⅱ倾斜于侧边部Ⅲ,所述中间部Ⅰ和中间部Ⅱ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部Ⅰ的两端之间的距离。整个杯架形成上窄下宽的结构,杯子对杯架的重力能够在支撑部Ⅰ、支撑部Ⅱ处转换为夹紧杯子的反向作用力,固而杯子与杯架结合更为牢固。
由此可以知道杯架的弹性变形问题主要发生在支撑部Ⅰ、支撑部Ⅱ之间,理想的状态是杯子放置在杯架上后支撑部Ⅰ、支撑部Ⅱ之间距离不变,即整个杯架不发生变形。然而,实际中受材料原因,该弹性变形问题会存在。除了上述引导弹性变形量的手段抑制弹性变形能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杯架整体的机械强度来抑制弹性变形量,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在侧边部Ⅰ和侧边部Ⅳ之间再设置一个与连接部Ⅰ的结构相同的连接部Ⅱ,如此,杯架还包括连接部Ⅱ,所述支撑部Ⅰ、支撑部Ⅱ之间还通过连接部Ⅱ连接,所述连接部Ⅱ位于侧边部Ⅰ和侧边部Ⅳ之间。杯架机械强度增加后,促使杯架在支撑部Ⅰ、支撑部Ⅱ之间发生变形所需的杯子重量将会提高,即杯架的承重能力大大提高。
在本技术方案中,支撑部Ⅰ、支撑部Ⅱ可以是笔直状结构,还可以是弯折状结构,笔直状态结构易于在杯架底部形成较大的接触面、而弯折状结构易于在杯架底部形成较小的接触面。无论是基于笔直状结构所获得杯架底部、还是基于弯折状结构所获得的杯架底部都可以保证杯架获得足够的支撑作用,而当采用弯折状结构时可以增大杯架整体的机械强度,对于抑制弹性变形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所述连接部Ⅰ和连接部Ⅱ都呈L形;还可以是连接部Ⅰ和连接部Ⅱ都呈n形。
为了便于加工,以及增加杯架底部的摩擦力,所述连接部Ⅰ与侧边部Ⅲ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所述连接部Ⅰ与侧边部Ⅱ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所述连接部Ⅰ与侧边部Ⅲ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大于连接部Ⅰ与侧边部Ⅱ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所述连接部Ⅱ与侧边部Ⅳ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所述连接部Ⅱ与侧边部Ⅰ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所述连接部Ⅱ与侧边部Ⅳ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大于所述连接部Ⅱ与侧边部Ⅰ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所述连接部Ⅰ与侧边部Ⅲ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等于连接部Ⅱ与侧边部Ⅳ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所述连接部Ⅰ与侧边部Ⅱ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等于连接部Ⅱ与侧边部Ⅰ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杯架具有利于通风、维持较高的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量的框架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于放置干净且干燥的杯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杯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杯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杯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杯架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杯架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杯架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
该杯架仅由一根细条状材料弯折而成。整个杯架由支撑部Ⅰ、支撑部Ⅱ、连接部Ⅰ1、连接部Ⅱ2组成。支撑部Ⅰ、支撑部Ⅱ都呈n形,它们都有三部分组成。支撑部Ⅰ包括侧边部Ⅰ3、侧边部Ⅱ4和中间部Ⅰ5,中间部Ⅰ5为笔直状结构;侧边部Ⅰ3、侧边部Ⅱ4分别位于中间部Ⅰ5的两端且都与中间部Ⅰ5呈垂直的位置关系,侧边部Ⅰ3与中间部Ⅰ5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侧边部Ⅱ4与中间部Ⅰ5之间也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支撑部Ⅱ包括侧边部Ⅲ6、侧边部Ⅳ7和中间部Ⅱ8,中间部Ⅱ8为笔直状结构;侧边部Ⅲ6、侧边部Ⅳ7分别位于中间部Ⅱ8的两端且都与中间部Ⅱ8呈垂直的位置关系,侧边部Ⅲ6与中间部Ⅱ8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侧边部Ⅳ7与中间部Ⅱ8之间也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侧边部Ⅰ3平行于侧边部Ⅱ4,侧边部Ⅲ6平行于侧边部Ⅳ7,中间部Ⅰ5平行于中间部Ⅱ8。
连接部Ⅰ1、连接部Ⅱ2的结构和尺寸都相同。连接部Ⅰ1和连接部Ⅱ2都呈L形。连接部Ⅰ1位于侧边部Ⅱ4与侧边部Ⅲ6之间,连接部Ⅰ1的一端与侧边部Ⅱ4连接、另一端与侧边部Ⅲ6连接;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Ⅱ4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Ⅲ6之间也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连接部Ⅱ2位于侧边部Ⅰ3和侧边部Ⅳ7之间,连接部Ⅱ2的一端与侧边部Ⅰ3连接、另一端与侧边部Ⅳ7连接;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Ⅰ3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Ⅳ7之间也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Ⅲ6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小于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Ⅱ4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Ⅳ7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小于所述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Ⅰ3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Ⅲ6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等于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Ⅳ7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Ⅱ4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等于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Ⅰ3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由此,侧边部Ⅰ3在与连接部Ⅱ2连接的一端、侧边部Ⅱ4与连接部Ⅰ1连接的一端、侧边部Ⅲ6在与连接部Ⅰ1连接的一端、侧边部Ⅳ7在与连接部Ⅱ2连接的一端形成了整个杯架的用于与支撑面(例如地面、桌面)接触的部位,这四个部位都处于同一平面内,而且该平面都与中间部Ⅰ5、中间部Ⅱ8平行,中间部Ⅰ5到该平面的距离大于中间部Ⅱ8到该平面的距离,即中间部Ⅰ5到侧边部Ⅰ3的一端、侧边部Ⅱ4的一端、侧边部Ⅲ6的一端、侧边部Ⅳ7的一端共同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大于中间部Ⅱ8到侧边部Ⅰ3的一端、侧边部Ⅱ4的一端、侧边部Ⅲ6的一端、侧边部Ⅳ7的一端共同所在的平面的距离。
由于侧边部Ⅰ3倾斜于侧边部Ⅳ7、侧边部Ⅱ4倾斜于侧边部Ⅲ6,使得中间部Ⅰ5和中间部Ⅱ8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部Ⅰ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也小于连接部Ⅱ2的两端之间的距离,整个杯架呈现为上窄下款的结构。
使用时,将杯子倒置,杯口部位置于中间部Ⅱ8上,杯身依靠在中间部Ⅰ5上,整个杯子以倾斜状态置于杯架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连接部Ⅰ1和连接部Ⅱ2都呈n形。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整个杯架由支撑部Ⅰ、支撑部Ⅱ、连接部Ⅰ1组成,而没有连接部Ⅱ。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连接部Ⅰ1和连接部Ⅱ2都为笔直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该实施例与第四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整个杯架由支撑部Ⅰ、支撑部Ⅱ、连接部Ⅰ组成,而没有连接部Ⅱ。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Ⅲ6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Ⅱ4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Ⅲ6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大于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Ⅱ4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Ⅳ7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所述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Ⅰ3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所述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Ⅳ7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大于所述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Ⅰ3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所述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Ⅲ6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等于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Ⅳ7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所述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Ⅱ4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等于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Ⅰ3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

Claims (6)

1.一种杯架,其特征在于:该杯架仅由一根细条状材料弯折而成,所述杯架包括支撑部Ⅰ、支撑部Ⅱ、连接部Ⅰ(1),所述支撑部Ⅰ、支撑部Ⅱ都呈n形,所述支撑部Ⅰ、支撑部Ⅱ之间通过连接部Ⅰ(1)连接,所述支撑部Ⅰ包括侧边部Ⅰ(3)、侧边部Ⅱ(4)和中间部Ⅰ(5),所述侧边部Ⅰ(3)、侧边部Ⅱ(4)分别位于中间部Ⅰ(5)的两端且都与中间部Ⅰ(5)呈垂直的位置关系,所述支撑部Ⅱ包括侧边部Ⅲ(6)、侧边部Ⅳ(7)和中间部Ⅱ(8),所述侧边部Ⅲ(6)、侧边部Ⅳ(7)分别位于中间部Ⅱ(8)的两端且都与中间部Ⅱ(8)呈垂直的位置关系,所述连接部Ⅰ(1)位于侧边部Ⅱ(4)与侧边部Ⅲ(6)之间,所述侧边部Ⅰ(3)的一端、侧边部Ⅱ(4)的一端、侧边部Ⅲ(6)的一端、侧边部Ⅳ(7)的一端都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中间部Ⅰ(5)到侧边部Ⅰ(3)的一端、侧边部Ⅱ(4)的一端、侧边部Ⅲ(6)的一端、侧边部Ⅳ(7)的一端共同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大于中间部Ⅱ(8)到侧边部Ⅰ(3)的一端、侧边部Ⅱ(4)的一端、侧边部Ⅲ(6)的一端、侧边部Ⅳ(7)的一端共同所在的平面的距离,所述侧边部Ⅰ(3)平行于侧边部Ⅱ(4),所述侧边部Ⅲ(6)平行于侧边部Ⅳ(7),所述中间部Ⅰ(5)和中间部Ⅱ(8)都平行于侧边部Ⅰ(3)的一端、侧边部Ⅱ(4)的一端、侧边部Ⅲ(6)的一端、侧边部Ⅳ(7)的一端共同所在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部Ⅰ(3)倾斜于侧边部Ⅳ(7)、所述侧边部Ⅱ(4)倾斜于侧边部Ⅲ(6),所述中间部Ⅰ(5)和中间部Ⅱ(8)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部Ⅰ(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架还包括连接部Ⅱ(2),所述支撑部Ⅰ、支撑部Ⅱ之间还通过连接部Ⅱ(2)连接,所述连接部Ⅱ(2)位于侧边部Ⅰ(3)和侧边部Ⅳ(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Ⅰ(1)和连接部Ⅱ(2)都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Ⅰ(1)和连接部Ⅱ(2)都呈n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Ⅲ(6)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所述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Ⅱ(4)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所述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Ⅲ(6)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大于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Ⅱ(4)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所述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Ⅳ(7)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所述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Ⅰ(3)之间通过弯曲呈圆弧的部位连接,所述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Ⅳ(7)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大于所述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Ⅰ(3)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所述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Ⅲ(6)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等于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Ⅳ(7)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所述连接部Ⅰ(1)与侧边部Ⅱ(4)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等于连接部Ⅱ(2)与侧边部Ⅰ(3)之间的弯曲呈圆弧的部位的半径。
CN201920277251.2U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杯架 Active CN209695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7251.2U CN209695143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7251.2U CN209695143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5143U true CN209695143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77251.2U Active CN209695143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5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101566A (en) Vacuum cup holding device
CN209695143U (zh) 一种杯架
CN108663609A (zh) 拾取单元和半导体器件的包括该拾取单元的拾取系统
CN110963302A (zh) 一种曲面盖板玻璃吸附治具
US9114535B2 (en) Object-sensing valve for a vacuum gripper
WO2010120629A3 (en) Universal platform device
USD868873S1 (en) Sensor module holder
CN202254672U (zh) 微孔板摆放支架
CN208183069U (zh) 一种蒸发载片装置
CN208843102U (zh) 真空皮带线体及利用其的物料传输系统
CN201996780U (zh) 护理托盘
CN216577905U (zh) 一种传送装置的吸头部件
CN203557392U (zh) 螺杆专用吸盘
CN216754374U (zh) 幕墙机器人用滑动吸盘结构
CN103538073A (zh) 螺杆专用吸盘
CN208676250U (zh) 腐乳坯发酵培养皿
CN210018769U (zh) 一种密胺方形餐盘
CN209519799U (zh) 样品杯支架
CN107952501A (zh) 一种实验用试管放置装置
CN211463211U (zh) 一种玻璃仪器放置固定架
CN108861700B (zh) 一种软膜载盘搬运机构
CN209750686U (zh) 晾鞋架
CN213429564U (zh) 一种磁吸式挂钩
CN208055322U (zh) 一种rna纯化试剂盒
CN209587367U (zh) 一种新型负压吸引管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