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4204U - 自动充气鞋底 - Google Patents

自动充气鞋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4204U
CN209694204U CN201821465811.9U CN201821465811U CN209694204U CN 209694204 U CN209694204 U CN 209694204U CN 201821465811 U CN201821465811 U CN 201821465811U CN 209694204 U CN209694204 U CN 209694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ed cavity
inner layer
sole
automatic inflat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58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658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4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4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4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底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垫鞋底变扁时,鞋腔(16)内的空间因底层向下沉而使脚在鞋里产生松驰的问题。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1)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2),所述的里层(1)的脚后跟部位下设有后密闭空腔(3),在脚后跟部位的里层(1)上设有凸块(4),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进气阀(5)。不断地踩压凸块,可使后密闭空腔内的空间变小又增大,单向进气阀不断开启进气,直至在脚离地时,后密闭空腔内的气压处在常压状态,形成气垫,脚离开地面时气垫呈常压状态,脚接触地面时气垫内气压呈大于常压状态。

Description

自动充气鞋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247768.5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气垫鞋底,包括上盖层、底层和底壳,底层和鞋底的侧壁为一体结构,上盖层粘在侧壁内,其特征在于:上盖层、底层和侧壁围成一个空腔气室,上盖层和底层之间安装有弹簧,上盖层和底层内均镶嵌有单向气阀,气阀内的气流只能向下流动,底壳可以粘在底层的下面。其优点是:在行走的时候,鞋内的空气能不断流动,可以及时排出臭味,保持鞋内清爽,防止脚臭和脚气病的发生,穿着也更加舒适,适用于各类皮鞋和运动鞋。其存在的问题是:1、在脚着地时,空腔气室会受到上盖层和底层的同时挤压,而使气垫鞋底变扁。当气垫鞋底变扁时,鞋腔(16)内的空间因上盖层向下沉而使脚在鞋里产生松驰。底层内镶嵌有单向气阀,当单向气阀踩到烂泥等粘性大的物质上,由于人体自身重力施加在单向气阀处,单向气阀容易被粘性物质堵塞导致损坏。另外,行走多了底层容易被磨损,也会导致其上的单向气阀损坏。当底面有水容易产生渗水,导致鞋内潮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脚后跟压逼后密闭空腔,使其变形,行走时,可以使后密闭空腔的空间减小、变大,实现吸气,形成气垫的自动充气鞋底。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所述的里层的脚后跟部位下设有后密闭空腔,在脚后跟部位的里层上设有凸块,所述的后密闭空腔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进气阀。
行走时,脚会不断地踩压凸块,可使凸块下陷又鼓起,导致后密闭空腔内的空间变小又增大,形成气垫。脚离开地面时气垫呈常压状态,脚接触地面时气垫内气压呈大于常压状态。由于人的体重很大,而凸块的面积相对而言则很小,因此,脚踩在凸块上,很容易将凸块压入后密闭空腔内,使后密闭空腔上面的里层内的气压增大,人踩在该里层上面具有气垫的感觉。即使后密闭空腔内的气体存在缓慢的泄漏的现象,只要人在不断地行走,后密闭空腔就会不断地被挤压,产生压缩和扩展,使单向进气阀不断开启进气,直至在脚离地时,后密闭空腔内的气压处在常压状态。
附图说明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自动充气鞋底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2中的自动充气鞋底鞋底与鞋帮制作在一起后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一种A-A剖视结构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二种A-A剖视结构图。
图5为图2中的第三种A-A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自动充气鞋底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图6中的自动充气鞋底鞋底与鞋帮制作在一起后的结构图。
图8为图7中的B-B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C-C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下鞋型片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自动充气鞋底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1、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充气鞋底,是由一上、一下两片橡胶材料制成的上鞋型片17和下鞋型片18复合而成。其中上鞋型片17上设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1,下鞋型片18上设有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2。里层1的脚后跟部位下设有后密闭空腔3。在脚后跟部位的里层1上设有一个球冠状的凸块4,或者称之为凸起部。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进气阀5,如图2、7中虚线围住的部分所示。
行走时,当脚后跟踩在凸块4上,使凸块4及其周围的一部分里层1变形,并且向下凹陷,导致后密闭空腔3内的空间变小气压增大,形成气垫。
当脚离开地面,里层1复位,其上的凸块4弹起,导致后密闭空腔3内的空间变大,其内的气压减小。若是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压小于常压,则单向进气阀5开启,外界的空气经过单向进气阀5进入到后密闭空腔3内。
在行走过程中,脚不断地触地、离地,后密闭空腔3随之被压缩、张开。离地之后,其内气压始终保持在常压状态,而触地时,则气垫始终从常压开始逐渐增大,使人穿着舒适。
如图3中所示,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通道7。
由于通道7将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联通,使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分别在鞋底的前后部位形成两个气垫,当脚触地时,可以分别对前脚掌后脚后跟起到气垫支撑的效果。并且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压可以相互调节,如脚后跟先着地,则凸块4被踩下,后密闭空腔3被压缩,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压从常压开始逐渐增大。当行走至前脚掌着地时,此时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压已经大于常压了,给人一种气垫很足的感觉。
如图4中所示,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内部单向阀8,内部单向阀8排气方向的设置是由后密闭空腔3向前密闭空腔6排气,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压差设有一个内充特定值。
由于内部单向阀8设置于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将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隔离成两个独立的气垫腔。当凸块4被踩下,后密闭空腔3内的空间变小气压增大,其内的气压大于前密闭空腔6的气压一个内充特定值,内部单向阀8开启,气体则由后密闭空腔3经过内部单向阀8进入到前密闭空腔6内。在行走过程中,脚不断地触地、离地,后密闭空腔3随之被压缩、张开,形成一个类似气泵装置。此时,后密闭空腔3内被压缩的气体则经过内部单向阀8进入到前密闭空腔6内。而张开时,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压低于常压,单向进气阀5开启,让外界空气进入到后密闭空腔3,直至凸块4被踩下,后密闭空腔3内气压仅仅大于前密闭空腔6一个内充特定值。此时,在前密闭空腔6内形成大于常压一个内充特定值的气压。此时前脚掌部位任何时候接触地面,在鞋底前半部都具有一个大于常压的气垫,特别适合运用脚前掌着地跑、跳的运动员穿着。
如图5中所示,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两个内部单向阀8,两个内部单向阀8排气方向互为反向,两个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压差各设有一个内充特定值。
实施例2,如图6、7中所示,自动充气鞋底,是由一上、一下两片橡胶材料制成的上鞋型片17和下鞋型片18复合而成。上鞋型片17上设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1, 在下鞋型片18上,如图8中所示,设有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2。里层1的脚后跟部位下设有后密闭空腔3,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如图8、9、10中所示,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通道7,后密闭空腔3尾部设有后变形边14,前密闭空腔6前面部位设有前变形边15,后密闭空腔3或前密闭空腔6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进气阀5。
后变形边14、前变形边15是在里层1与底层2之间受到挤压之后可以产生变形,该变形可以是材料本身的变形,如选择材质柔软的橡胶。也可以是结构的变形,如采用在边的内侧或者外侧设置一个凹陷部位,使其局部变得单薄来获得变形效果。导致后密闭空腔3、前密闭空腔6内的空间被压缩,一旦施加在在里层1与底层2上的外力消除,后密闭空腔3、前密闭空腔6可恢复原状态。
当脚后跟逐渐接触地面,后变形边14被踩压变形,后密闭空腔3体积变小,其内的气体一方面经过通道7向前密闭空腔6排放,另一方面,后密闭空腔3与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压增大,产生气垫效果。
当脚后跟逐渐离开地面,后变形边14失去外力的挤压而恢复原形,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压逐渐减小,直至开始趋向于常压。若是存在着微小的漏气显现,后密闭空腔3会呈现负压,此时单向进气阀5开启,外界的空气补充进入,直至腔内达到常压状态。这样可以保持前密闭空腔6、后密闭空腔3始终处于常压状态,在行走时,其内的产生气垫始终从常压开始逐渐增大。
同理,当脚尖或脚前掌部位逐渐接触地面和脚尖或脚前掌部位逐渐离开地面,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压也会从常压开始逐渐增大,产生气垫效果,之后又恢复至常压状态。
当从脚后跟逐渐接触地面过渡到脚前掌部位或脚尖接触地面时,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体会向后密闭空腔3内排放,并且其内的气压则保持在大于常压状态,也就是说人体将重心从后跟移至前脚掌部位时,前脚掌下面的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压是在变化的,但是始终处在大于常压的气垫状态,给人一种硬度变化气垫的效果。这里所说的硬度变化气垫是指腔内的气压在大于常压范围内变化而产生的气垫。
实施例3,如图6、7中所示,自动充气鞋底与实施例2的自动充气鞋底一样包括上鞋型片17和下鞋型片18,上鞋型片17设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1,下鞋型片18设有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2,里层1的脚后跟部位下设有后密闭空腔3,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内部单向阀8,如图4中所示,内部单向阀8排气方向的设置是由后密闭空腔3向前密闭空腔6排气,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压差设有一个内充特定值前密闭后密闭空腔3尾部设有后变形边14,前密闭空腔6前面部位设有前变形边15,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进气阀5。与实施例2的自动充气鞋底不同之处在于后密闭空腔3内气压大于前密闭空腔6内气一个内充特定值时,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体则可以向前密闭空腔6排放,而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体不可以向后密闭空腔3排放,从而导致脚离开地面,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压始终保持在大于常压状态。一旦下次前脚掌先着地,首先给人一种硬度变化气垫的效果。
实施例4,如图6、7中所示,自动充气鞋底与实施例2的自动充气鞋底一样包括上鞋型片17和下鞋型片18,上鞋型片17设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1,下鞋型片18设有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2。里层1的脚后跟部位下设有后密闭空腔3,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如图5中所示,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两个内部单向阀8,两个内部单向阀8排气方向互为反向,两个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压差各设有一个内充特定值,前密闭后密闭空腔3尾部设有后变形边14,前密闭空腔6前面部位设有前变形边15,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进气阀5。
与上述自动充气鞋底不同之处在于后密闭空腔3内气压大于前密闭空腔6内气一个内充特定值时,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体则可以向前密闭空腔6排放,而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体不可以向后密闭空腔3排放。同理,前密闭空腔6内气压大于后密闭空腔3内气一个内充特定值时,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体则可以向后密闭空腔3排放。从而导致脚离开地面时,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压始终保持在大于常压状态。一旦下次前脚掌先着地,首先给人一种硬度变化气垫的效果。而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压则处于常压,也可能处于大于常压状态,取决于开启压差的设定值或者空腔压缩、膨胀变化的快慢,也会出现一种硬度变化气垫的效果。
后密闭空腔3或者前密闭空腔6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排气阀9,单向排气阀9的开启压差设有一个排气特定值。
假设单向排气阀9设置在后密闭空腔3中,当凸块4被踩下,后密闭空腔3内的空间变小气压增大。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体既可以可以通过正向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向前密闭空腔6排放,也可以同时,或者延时通过单向排气阀9的开启向外排放,取决于开启压差的设定值。
在后密闭空腔3与前密闭空腔6之间的气压差达到内充特定值时,正向内部单向阀8开启,后密闭空腔3开始向前密闭空腔6排气,使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压大于常压。这样,在前脚掌接触地面时,便可以形成一个硬度变化气垫,并且腔内的气压最高值是与体重或者人体对地面的冲压力成正比的。若是在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的气压差达到其内充特定值时,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反向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向后密闭空腔3排放,使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压形成大于常压的气压。
在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压大于常压一个排气特定值时,单向排气阀9开启,后密闭空腔3开始向外排气,使得后密闭空腔3内的最高气压被限定保持在一个定值,可以避免因腔内气压过大而使后密闭空腔囊膨胀开导致损坏。此时,在鞋底的后跟部形成了一个具有气垫效果的跟底,该气垫的气压是从常压或者大于常压开始增大的。
假设单向排气阀9设置在前密闭空腔6中,当凸块4被踩下,后密闭空腔3内的空间变小气压增大,后密闭空腔3开始向前密闭空腔6排气。通过凸块4不断地被踩下进行加压,直至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压增加到大于常压一个排气特定值时,单向排气阀9开启,
前密闭空腔6开始向外排气,使得前密闭空腔6内的最高气压被限定保持在一个定值,可以避免因腔内气压过大而使后密闭空腔囊膨胀开导致损坏。同样可以在鞋底的后跟部形成了一个具有气垫效果的跟底,该气垫的气压是从常压或者大于常压开始增大的。
同理,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体既可以通过反向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向后密闭空腔3排放,也可以同时,或者延时通过单向排气阀9的开启向外排放,同样取决于开启压差的设定值。
若是单向排气阀9的排气口设置在里层1上,则可以向鞋底与鞋帮16结合之后形成的容纳脚的鞋腔16内排气,将鞋腔16内汗臭气体带出来。若是单向排气阀9的排气口设置里层1之外的地方,如鞋底的外侧面或者鞋底上,则可以向鞋腔16外排气,行走时形成自动换气,直接将鞋腔16内汗臭气体排出,避免穿鞋形成汗脚。
人在运动过程中,如行走、跑、跳、蹬等,对鞋底,或者说对鞋底不同部位施加的力度是不一样的,例如有前脚掌先着地的情况,也有脚后跟先着地的情况,还有前脚掌和脚后跟同时着地的情况,以及前脚掌转脚后跟或脚后跟转前脚掌着地的情况等。而路面的状况对鞋底,或者说对鞋底不同部位施加的力度同样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地、凹凸不平的路面、山地、坡地等。本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运动和不同的运动场合选择不同的设计,将鞋底制作在鞋上,可以形成各种程度的软硬气垫、换气鞋,为使用者的脚部提供具有良好的穿着柔软度、舒适度的鞋,各种不同气压的气垫、以及根据运动可以改变气压的气垫,使其能缓冲减震,更好地保护膝关节。
若是单向排气阀9的出气口设置在鞋腔16之内,脚后跟先着地,后密闭空腔3被压缩,其内的气体开始逐步向前密闭空腔6排气。当脚后跟开始离开地面,后密闭空腔3复原,其内气压逐步降低,单向进气阀5开启,并且开始从鞋腔16内吸入气体。当前脚掌开始着地并且挤压前密闭空腔6,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压开始增压直至单向排气阀9开启,再次向鞋腔16内排气,由于鞋腔16内的吸入和排气不是同时进行,如此循环往复,行走过程中,在鞋腔16内同样可以实现自动换气。
单向进气阀5包括有气孔10,气孔10设置在后密闭空腔3对应的里层1上,气孔10的内侧设有进气挡片11。
在里层1上的气孔10有四个圆孔,呈环形分布。进气挡片11为圆形橡胶片,可以盖在四个圆孔上。
当后密闭空腔3被压缩后,其内的气压大于常压时,圆形橡胶片则紧密地贴在四个气孔10的孔口内侧上,使这四个气孔10无法向外排气。
一旦脚后跟离开凸块4,后密闭空腔3则逐步开始复原,其内的气压瞬间从大于常压一个特定值变成负压。鞋腔16内的空气迅速汇集至气孔10,并且进入气孔10冲开进气挡片11进入到后密闭空腔3内,后密闭空腔3内的气压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常压。
气孔10与进气挡片11构成了单向进气阀5,并且开启压差趋近于零,可以看成是一个开启压差为零的单向阀。该单向阀结构简单,便于在制鞋材料,或者制造鞋用的材料制作,不易损坏。
里层1上设有卡孔12,进气挡片11设有可置于卡孔12中固定的卡头13。
卡孔12、卡头13均设置在进气挡片11的中心处,在将里层1和可底层2复合在一起之前,可以先将卡头13卡入卡孔12中,这样进气挡片11就被固定在卡孔12的内侧处,形成开启压差趋近于零的单向进气阀5,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可靠性高。
前密闭空腔6或者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海绵垫19,海绵垫19上、下面分别连接在里层1和底层2上。本实施例中由于前密闭空腔6面积相对而言比较大,因此,在其中设置有海绵垫19。当其内的气压增大之后会导致前密闭空腔6的里层1和底层2分别向外鼓起,当海绵垫19粘结在里层1和底层2上之后,一旦腔内增高,则海绵垫19可以拉住里层1和底层2防止向外鼓起。而在腔内气压低时,海绵垫19可以将里层1和底层2撑开。海绵垫19既可以撑开腔体,使之可以快速复原,又可以拉住腔体,避免气压过大而鼓起,同时其内存在的立体网状空间任然可以容纳气体,不会影响前密闭空腔6的气垫效果。在气压不足,或者腔内气压偏低时,还可以形成气垫与弹性垫的复合体,具有气垫与柔垫的效果。由于鞋底主要是靠前密闭空腔6内的气压产生支撑,因此,海绵垫19并不会经常处于被压缩状态,不易产生变形,可以保持长久的弹性,经久耐用。

Claims (20)

1.一种自动充气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1)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2),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1)的脚后跟部位下设有后密闭空腔(3),在脚后跟部位的里层(1)上设有凸块(4),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进气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通道(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内部单向阀(8),所述的内部单向阀(8)排气方向的设置是由后密闭空腔(3)向前密闭空腔(6)排气,所述的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压差设有一个内充特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两个内部单向阀(8),所述的两个内部单向阀(8)排气方向互为反向,所述的两个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压差各设有一个内充特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排气阀(9),所述的单向排气阀(9)的开启压差设有一个排气特定值。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进气阀(5)包括有气孔(10),所述的气孔(10)设置在后密闭空腔(3)对应的里层(1)上,所述的气孔(10)的内侧设有进气挡片(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1)上设有卡孔(12),所述的进气挡片(11)设有可置于卡孔(12)中固定的卡头(13)。
8.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或者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海绵垫(19),所述的海绵垫(19)上、下面分别连接在里层(1)和底层(2)上。
9.一种自动充气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1)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2),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1)的脚后跟部位下设有后密闭空腔(3),所述的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通道(7),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尾部设有后变形边(14),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前面部位设有前变形边(15),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或前密闭空腔(6)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进气阀(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或者前密闭空腔(6)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排气阀(9),所述的单向排气阀(9)的开启压差设有一个排气特定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进气阀(5)包括有气孔(10),所述的气孔(10)设置在后密闭空腔(3)对应的里层(1)上,所述的气孔(10)的内侧设有进气挡片(11)。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或者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海绵垫(19),所述的海绵垫(19)上、下面分别连接在里层(1)和底层(2)上。
13.一种自动充气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1)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2),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1)的脚后跟部位下设有后密闭空腔(3),所述的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内部单向阀(8),所述的内部单向阀(8)排气方向的设置是由后密闭空腔(3)向前密闭空腔(6)排气,所述的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压差设有一个内充特定值,所述的前密闭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尾部设有后变形边(14),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前面部位设有前变形边(15),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进气阀(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或者前密闭空腔(6)中,或者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和前密闭空腔(6)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排气阀(9),所述的单向排气阀(9)的开启压差设有一个排气特定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进气阀(5)包括有气孔(10),所述的气孔(10)设置在后密闭空腔(3)对应的里层(1)上,所述的气孔(10)的内侧设有进气挡片(11)。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或者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海绵垫(19),所述的海绵垫(19)上、下面分别连接在里层(1)和底层(2)上。
17.一种自动充气鞋底,包括有可与脚底接触的里层(1)和可与地面接触的底层(2),其特征是所述的里层(1)的脚后跟部位下设有后密闭空腔(3),所述的里层(1)的前脚掌部位下设有前密闭空腔(6),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与后密闭空腔(3)之间设有两个内部单向阀(8),所述的两个内部单向阀(8)排气方向互为反向,所述的两个内部单向阀(8)的开启压差各设有一个内充特定值,所述的前密闭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尾部设有后变形边(14),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前面部位设有前变形边(15),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进气阀(5)。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密闭空腔(3)或者前密闭空腔(6)中设有可与外界联通的单向排气阀(9),所述的单向排气阀(9)的开启压差设有一个排气特定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单向进气阀(5)包括有气孔(10),所述的气孔(10)设置在后密闭空腔(3)对应的里层(1)上,所述的气孔(10)的内侧设有进气挡片(11)。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自动充气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前密闭空腔(6)或者后密闭空腔(3)中设有海绵垫(19),所述的海绵垫(19)上、下面分别连接在里层(1)和底层(2)上。
CN201821465811.9U 2018-09-07 2018-09-07 自动充气鞋底 Active CN209694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5811.9U CN209694204U (zh) 2018-09-07 2018-09-07 自动充气鞋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5811.9U CN209694204U (zh) 2018-09-07 2018-09-07 自动充气鞋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4204U true CN209694204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34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5811.9U Active CN209694204U (zh) 2018-09-07 2018-09-07 自动充气鞋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42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2326A (zh) * 2018-09-07 2019-01-18 彭灿 自动充气鞋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2326A (zh) * 2018-09-07 2019-01-18 彭灿 自动充气鞋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00686A (en) Shoe sole construction
JP2010540069A (ja) 履物用のインナーソールサポートシステム
JP2010530271A (ja) 履物の甲の構造及び履物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履物の構造
US7757409B2 (en) Cushioning member
CN209694204U (zh) 自动充气鞋底
CN101467804B (zh) 内置气囊透气皮鞋
KR20090004785A (ko) 기능성 굴림 신발창
CN109222326A (zh) 自动充气鞋底
CN209235108U (zh) 鞋底
CN215603538U (zh) 一种透气鞋底
CN201675130U (zh) 一种透气鞋底
KR200365883Y1 (ko) 통풍구조를 구비한 신발
CN110089799B (zh) 充气运动鞋
CN108741405A (zh) 鞋底
CN107397294B (zh) 一种多功能鞋
CN201846920U (zh) 减震、矫形、内增高鞋垫
CN201323924Y (zh) 减震排气鞋
CN211298580U (zh) 一种高回弹透气型女靴
CN210988503U (zh) 一种液压透气鞋垫
CN213188372U (zh) 一种复合底减震皮鞋
CN220384386U (zh) 一种透气鞋
CN218832103U (zh) 一种运动中导气结构的鞋底及鞋
CN214179372U (zh) 一种鞋底及运动鞋
CN221059719U (zh) 一种充气换气式多功能鞋
CN216822020U (zh) 复古花窗太空棉舒爽透气鞋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