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6446U - 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6446U
CN209686446U CN201920160639.4U CN201920160639U CN209686446U CN 209686446 U CN209686446 U CN 209686446U CN 201920160639 U CN201920160639 U CN 201920160639U CN 209686446 U CN209686446 U CN 209686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toe
headchute
tunnel
barric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06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龙
田志宇
林国进
郑金龙
田尚志
唐协
李泳伸
何佳
王俊
安俊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01606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6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6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6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属于隧道施工领域,目的是以减少工程量,实现快速施工。包括沿隧道纵向设置于隧道两侧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侧墙和外侧脚趾,所述侧墙的横断面呈方形,所述外侧脚趾位于侧墙的外侧,其一端与侧墙的底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另一端垂直于侧墙向外延伸,由侧墙的外侧面与外侧脚趾的上表面包围形成回填区域。本实用新型挡墙的结构更简单,混凝土用量更少,重量更轻;且其并非依靠自身重量抗倾覆,重量较轻,可采用预制结构,不仅利于快速施工,缩短施工周期,还使挡墙能够及时起到挡土作用,保证了下穿隧道船槽段的质量;并且预制生产能够保证挡墙的质量。

Description

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具体的是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干道节点上多采用立体交通形式,如设置高架桥或者下穿隧道。目前,在施工下穿隧道较浅地段的船槽段时,一般采用重力式挡墙来抵抗槽段开挖后两侧的土压力。然而,众所周知,重力式挡墙依靠其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故,需要重力式挡墙有足够的重量,从而增大混凝土用量,且工程量较大。而重量式挡墙必须现场浇筑,待达到混凝土养护条件后才能投入使用,延长其挡土作用启动时间,不利于保证下穿隧道船槽段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以减少工程量,实现快速施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包括沿隧道纵向设置于隧道两侧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侧墙和外侧脚趾,所述侧墙的横断面呈方形,所述外侧脚趾位于侧墙的外侧,其一端与侧墙的底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另一端垂直于侧墙向外延伸,由侧墙的外侧面与外侧脚趾的上表面包围形成回填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挡墙还包括在所述侧墙内侧设置的内侧脚趾,所述内侧脚趾一端与侧墙的底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另一端垂直于侧墙向内延伸。
进一步的,在内侧脚趾上设置有的沿隧道纵向延伸的顶部开口的线缆沟,所述线缆沟与内侧脚趾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在内侧脚趾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槽,由所述凹槽构成沿隧道纵向延伸的线缆沟。
进一步的,在内侧脚趾与侧墙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缺角,并由缺角与侧墙的内侧面包围构成沿隧道纵向延伸的线缆沟。
进一步的,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线缆沟顶部开口的封口盖,所述封口盖呈倒L形,包括顶盖和侧壁,所述顶盖一端延伸至侧墙的内侧面,另一端与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侧壁的底端延伸至线缆沟的沟底,且侧壁与缺角的内壁相贴。
进一步的,包括铺设于隧道两侧挡墙之间的路面结构层,所述路面结构层的路面面层铺设于内侧脚趾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路面结构层的路面面层两侧分别延伸至线缆沟的封口盖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挡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挡墙为预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通过外侧脚趾设置于侧墙的底端,增加了侧墙底端的重量,使侧墙的重心下移,有利于提高侧墙的稳定性;同时,回填土体等填充于回填区域,回填土体对外侧脚趾产生向下的压力作用,使得外侧脚趾在侧墙的底端对侧墙起到牵拉作用,从而避免侧墙在外侧土压力作用下发生倾覆的现象,保证了挡墙的稳定性和挡土性能。而该挡墙的结构更简单,混凝土用量更少,重量更轻;并且,正是因为该挡墙并非依靠自身重量抗倾覆,其重量较轻,故可采用预制结构,预制生产可与基坑开挖同时进行或者超前于基坑进行,当基坑开挖完毕便可进行挡墙的现场安装,安装完毕,挡墙即可投入使用,不仅利于快速施工,缩短施工周期,还使挡墙能够及时起到挡土作用,保证了下穿隧道船槽段的质量;并且预制生产能够保证挡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墙结构示意图。
图中,挡墙1、侧墙11、外侧脚趾12、回填区域13、内侧脚趾14、线缆沟2、封口盖3、顶盖31、侧壁32、路面面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沿隧道纵向设置于隧道两侧的挡墙1,所述挡墙1包括侧墙11和外侧脚趾12,所述侧墙11的横断面呈方形,所述外侧脚趾12位于侧墙11的外侧,其一端与侧墙11的底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另一端垂直于侧墙11向外延伸,由侧墙11的外侧面与外侧脚趾12的上表面包围形成回填区域13。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通过挡墙1的侧墙11起到抵抗土体侧压力的作用,通过外侧脚趾12设置于侧墙11的底端,增加了侧墙11底端的重量,使侧墙11的重心下移,有利于提高侧墙11的稳定性;同时,由侧墙11的外侧面与外侧脚趾12的上表面包围形成回填区域13,回填土体等填充于回填区域13,回填土体对外侧脚趾12产生向下的压力作用,使得外侧脚趾12在侧墙11的底端对侧墙11起到牵拉作用,从而避免侧墙11在外侧土压力作用下发生倾覆的现象,保证了挡墙1的稳定性和挡土性能。该结构由于依靠外侧脚趾12上部的回填土石的重力提高结构抗倾覆能力,与重力式挡墙依靠自身重量保证稳定性相比,该结构挡墙1的结构更简单,混凝土用量更少,重量更轻;并且,正是因为该挡墙1并非依靠自身重量抗倾覆,其重量较轻,故可采用预制结构,预制生产可与基坑开挖同时进行或者超前于基坑进行,当基坑开挖完毕便可进行挡墙1的现场安装,安装完毕,挡墙1即可投入使用,不仅利于快速施工,缩短施工周期,还使挡墙1能够及时起到挡土作用,保证了下穿隧道船槽段的质量;并且预制生产能够保证挡墙1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倾覆能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挡墙1还包括在所述侧墙11内侧设置的内侧脚趾14,所述内侧脚趾14一端与侧墙11的底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另一端垂直于侧墙11向内延伸。
内侧脚趾14施工时,可以在内侧脚趾14上同时施工电缆沟,施工便利。内侧脚趾14的设置,缩窄了挡墙1之间路面结构层的基层、地基层的铺设宽度,减少了基层、地基层的材料用量,缩短了路面铺设时间,当内侧脚趾14预制生产时,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并且,侧向土压力对挡墙1产生一个倾翻力矩,内侧脚趾14由于接触地基,地基对其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的力矩与侧向土压力的倾翻力矩反向,能起到一定的抵抗倾翻力矩的作用,进一步防止挡墙1倾覆。
线缆沟2可以独立于挡墙1,单独进行施工,但是,为了便于施工,优选的,在内侧脚趾14上设置有的沿隧道纵向延伸的顶部开口的线缆沟2,所述线缆沟2与内侧脚趾14为一体结构。
线缆沟2与内侧脚趾14为一体结构,即内侧脚趾14制作时,线缆沟2与内侧脚趾14同时浇筑成型,制作方便,制作工序与制作周期得到缩减。同时,避免了单独制作线缆沟2浪费材料。
线缆沟2可以采用如下形式:
形式一,在内侧脚趾14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槽,由所述凹槽构成沿隧道纵向延伸的线缆沟2。
形式二,在内侧脚趾14与侧墙11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缺角,并由缺角与侧墙11的内侧面包围构成沿隧道纵向延伸的线缆沟2。
形式一,要在内侧脚趾14上设置开口向上的凹槽,需尽量靠近内侧脚趾14中部设置,如此,便使得形成的线缆沟2侵入行车区域,从而缩减路面形成宽度;并且,使得线缆沟2更靠近行车区域,内侧脚趾14与线缆沟2对应处的强度较低,使得内侧脚趾14与线缆沟2对应处因行车作业力更容易被破坏;再者,越靠近形成区域,越不利于线缆沟2等的检修。
而形式二的结构,不仅浇筑时更便于模板设置,同时线缆沟2尽可能的位于隧道的两侧,能够有效规避形式一种的各种缺陷,故,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形式二的方案。
为了对线缆沟2内电缆等进行保护,避免其暴露于外,优选的,如图1所示,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线缆沟2顶部开口的封口盖3,所述封口盖3呈倒L形,包括顶盖31和侧壁32,所述顶盖31一端延伸至侧墙11的内侧面,另一端与侧壁3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侧壁32的底端延伸至线缆沟2的沟底,且侧壁32与缺角的内壁相贴。
封口盖3倒L形的设置,首先能够提高其支撑的稳定性,其次,能够使其顶盖31高于内侧脚趾14的上表面,使便于路面层设置于其侧壁32之间,能够明示线缆沟2的位置,利于后序检修。侧壁32与缺角的内壁相贴,不仅能够保证线缆沟2的容量,还利于在侧壁32与缺角之间做防水,避免水进入线缆沟2造成电缆等的损坏。
优选的,包括铺设于隧道两侧挡墙1之间的路面结构层,所述路面结构层的路面面层4铺设于内侧脚趾14的上表面。
该设置,其一,路面面层14的两侧由内侧脚趾14进行支撑,内侧脚趾14为一整体浇筑结构,其强度和质量得到保证,从而保证了路面面层14两侧的使用寿命。其二,使得路面面层14以下的结构层铺设至与内侧脚趾14的上表面齐平,避免了回填过多,增加工程量。当然,该结构宜用于侧墙高度小于2.5米的浅船槽段施工,且该船槽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优选的,所述路面结构层的路面面层4两侧分别延伸至线缆沟2的封口盖3的侧壁32。
为了保证挡墙1的强度,优选的,所述挡墙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为了便于快速施工,优选的,所述挡墙1为预制件。

Claims (10)

1.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隧道纵向设置于隧道两侧的挡墙(1),所述挡墙(1)包括侧墙(11)和外侧脚趾(12),所述侧墙(11)的横断面呈方形,所述外侧脚趾(12)位于侧墙(11)的外侧,其一端与侧墙(11)的底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另一端垂直于侧墙(11)向外延伸,由侧墙(11)的外侧面与外侧脚趾(12)的上表面包围形成回填区域(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1)还包括在所述侧墙(11)内侧设置的内侧脚趾(14),所述内侧脚趾(14)一端与侧墙(11)的底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另一端垂直于侧墙(11)向内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内侧脚趾(14)上设置有的沿隧道纵向延伸的顶部开口的线缆沟(2),所述线缆沟(2)与内侧脚趾(14)为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内侧脚趾(14)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槽,由所述凹槽构成沿隧道纵向延伸的线缆沟(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内侧脚趾(14)与侧墙(11)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缺角,并由缺角与侧墙(11)的内侧面包围构成沿隧道纵向延伸的线缆沟(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线缆沟(2)顶部开口的封口盖(3),所述封口盖(3)呈倒L形,包括顶盖(31)和侧壁(32),所述顶盖(31)一端延伸至侧墙(11)的内侧面,另一端与侧壁(3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侧壁(32)的底端延伸至线缆沟(2)的沟底,且侧壁(32)与缺角的内壁相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隧道两侧挡墙(1)之间的路面结构层,所述路面结构层的路面面层(4)铺设于内侧脚趾(14)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结构层的路面面层(4)两侧分别延伸至线缆沟(2)封口盖(3)的侧壁(32)。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1)为预制件。
CN201920160639.4U 2019-01-29 2019-01-29 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 Active CN209686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0639.4U CN209686446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0639.4U CN209686446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6446U true CN209686446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0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0639.4U Active CN209686446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6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1404B (zh) 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967031B (zh) 一种加固地基的沉箱与桩组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03213136U (zh) 一种加固地基的沉箱与桩组合基础
CN105239578B (zh) 富水砂层深基坑水下施工方法
CN201873997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110820793A (zh) 一种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复合基础及施工方法
CN113250240A (zh) 层状网式格宾石笼与混凝土的组合式边坡防护结构及工艺
CN113215995B (zh) 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
CN207130765U (zh) 一种带有绿化和排水结构的土木工程施工挡土墙
CN209686446U (zh) 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
CN109056870A (zh) 一种用于房屋修建的夯土挖槽机械设备
CN106498977B (zh) 挑梁式挡土墙结构
CN202730796U (zh) 既有挡土墙肋板式卸荷加固结构
CN207878198U (zh) 临岸悬臂道路
CN208717919U (zh) 一种基于逆作法的路改桥段基坑支护结构
CN212077786U (zh) 一种码头构件及其码头结构
CN209082421U (zh) 生态板桩
CN207934052U (zh) 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沉井基础
CN210134292U (zh) 高铁路基路肩悬挑z型挡墙支护结构
CN207376577U (zh) 一种运河综合整治系统
CN209603196U (zh) 基础底板后浇带结构
CN206418505U (zh) 一种建筑工程基坑防潮层
CN101200900A (zh) 一种离心法预制止水组合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08251016U (zh) 一种翻板式防汛墙
CN202689032U (zh) 一种边坡支护挡土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