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2114U - 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 Google Patents

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2114U
CN209682114U CN201821896085.6U CN201821896085U CN209682114U CN 209682114 U CN209682114 U CN 209682114U CN 201821896085 U CN201821896085 U CN 201821896085U CN 209682114 U CN209682114 U CN 209682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ed housing
clamping jaw
hole
tup
chuck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960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连宝
钟红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pepti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pepti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pepti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pepti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960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2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2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2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头组件以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夹头组件包括设有转套的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控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操作件,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将锤头沿转套的轴向位移进行限制,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夹头芯体,夹头芯体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夹爪孔,夹爪孔用于容纳夹爪,夹头组件还包括控制机构,夹头芯体包括实体部,实体部设有距离转套轴线最近的内壁,当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夹爪相对内壁更靠近转套轴线,控制机构阻止操作件沿转套轴线方向运动;当夹爪处于第二位置时,内壁相对夹爪更靠近转套轴线,控制机构允许操作件沿着转套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工作过程中防止夹爪与锤头发生摩擦。

Description

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电锤一般具有两种功能模式,一种是锤钻或者锤模式,即使用锤头在混凝土、水泥板、砖墙等建筑材料上打孔;另一种是钻模式,即使用麻花钻、扁钻、六方柄等钻头在木板、钢板等材料上钻孔或者拧紧、拧松螺钉螺母。当电锤处于钻模式时,一般需要借助配接于电锤前端的夹头附件来夹紧钻头,这种操作方式有很大缺陷,如:钻孔时工具晃动大导致打孔精度低;机身较长可接近性差导致不能在狭小空间内工作;附件易丢失体验差等。
公开号为CN102785229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两用夹头装置,该夹头装置既可以在锤钻或锤模式下通过锤夹头锁紧锤头,又可以在钻模式下通过旋转钻夹头的夹头套来锁紧钻头。由于该两用夹头装置没有考虑在锤钻或锤模式下如果夹爪围成的孔与锤头之间的间隙过小,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撞锤的冲击会导致夹爪与锤头之间产生摩擦,夹爪在摩擦过程中会产生磨损,这样在后续夹紧麻花钻等钻头时会有偏差,导致钻孔精度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锤钻模式下防止夹爪与锤头产生摩擦的夹头组件。
一种夹头组件,包括设有转套的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一夹持组件配接的第二夹持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控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操作件;转套设有收容锤头的第一通孔;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将收容于第一通孔的锤头沿转套的轴向位移进行限制;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夹头芯体,夹头芯体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夹爪孔以及供锤头穿过的第二通孔,夹爪孔用于容纳夹爪;操作件可操作地控制夹爪相对夹爪孔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夹头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滑套的控制机构,夹头芯体包括围绕第二通孔的实体部,实体部设有距离转套轴线最近的内壁,当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夹爪相对内壁更靠近转套轴线,控制机构阻止操作件沿转套轴线方向运动,锤头被阻止经第二通孔插入到第一通孔中;当夹爪处于第二位置时,内壁相对夹爪更靠近转套轴线,控制套处于工作位置,控制机构允许操作件沿着转套轴线运动,锤头被允许经第二通孔插入到第一通孔中。
优选地,操作件包括套接在转套上的滑套以及与夹头芯体套接的控制套,滑套可移动的沿着转套轴线方向限制锤头的位移,控制套可转动的绕着转套轴线方向控制夹爪运动。
优选地,控制机构设置在控制套与夹头芯体之间。
优选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套内表面且与控制套固定连接的驱动齿圈以及套装在夹头芯体外表面的控制件的外表面设有控制齿圈,当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齿圈与所述操作齿圈啮合,滑套被限制沿转套轴线方向移动,锤头被限制插入到所述第二通孔后再进入第一通孔中;当夹爪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齿圈与操作齿圈脱开啮合,滑套被允许沿转套轴线方向移动,锤头被允许插入到第二通孔后再进入到第一通孔中。
优选地,操作件上套接有第一弹性件,通过旋转控制套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夹爪处于第二位置。
优选地,控制机构设置在控制套与转套之间。
优选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套外表面的至少一个齿和套设在转套上的中间件上的至少一个突起,当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齿与突起抵接,滑套被限制沿着转套轴线方向移动,锤头被限制插入到第二通孔后再进入第一通孔中;当夹爪处于第二位置时,齿与突起脱开抵接,滑套被允许沿着转套轴线方向移动,锤头被允许插入到第二通孔后再进入到第一通孔中。
优选地,中间件上还设有容纳夹爪的异形孔,当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夹爪未收容在异形孔中,当夹爪处于第二位置时,夹爪至少部分收容在异形孔中。
优选地,夹头芯体与转套配合的前端设有沿着转套轴线径向延伸的台阶部,台阶部面向转套轴线的内表面构成了内壁。
优选地,内壁硬度大于40HRC或500HV。
优选地,转套与钻夹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其包括在锤钻模式下防止夹爪与锤头产生摩擦的夹头组件。
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马达,手持式工具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一端的夹头组件,转套接收马达输出的旋转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锤或锤钻模式下防止夹爪与钻头产生摩擦,稳定性好,工作效率高,使用该夹头组件的工具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附图实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中安装夹头组件的电锤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中夹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夹头组件中钢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夹头组件中锁定件处于初始位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夹头组件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夹头组件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和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夹爪张开到最大时锁定件和限位件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锤头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刚插入锤头时锁定件和限位件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继续插入锤头时锁定件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继续插入锤头时夹头组件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继续插入锤头时夹头组件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滑套位于中间位置时锁定件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滑套位于中间位置时夹头组件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滑套位于中间位置时夹头组件沿F-F方向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安装夹头组件的电锤剖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夹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滑套位于第一位置时垫片齿圈与离合齿圈的位置关系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中滑套位于第二位置时垫片齿圈与离合齿圈的位置关系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中滑套位于中间位置时垫片齿圈与离合齿圈的位置关系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夹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安装在夹头螺母上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夹头芯体的剖视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齿圈、控制齿圈与芯体齿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齿圈、控制齿圈与芯体齿圈三者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夹爪孔张开到最大时驱动齿圈、控制齿圈与芯体齿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夹爪孔张开到最大时驱动齿圈、控制齿圈与芯体齿圈三者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滑套位于第二位置时驱动齿圈、控制齿圈与芯体齿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滑套位于第二位置时驱动齿圈、控制齿圈与芯体齿圈三者的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滑套位于中间位置时驱动齿圈、控制齿圈与芯体齿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滑套位于中间位置时驱动齿圈、控制齿圈与芯体齿圈三者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夹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夹头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夹头芯体的剖视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夹爪位于第一位置时中间件、夹爪以及转套的示意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夹爪开始伸进中间件时中间件、夹爪以及转套的示意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中间件上的突起移动到转套两齿之间时中间件、夹爪以及转套的示意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滑套位于第二位置时中间件、夹爪以及转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电锤1包括壳体11以及收容在壳体11内的马达12,在壳体11的一端设置有夹头组件10,夹头组件10用于接收工作头。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电锤处于锤或者锤钻模式下,工作头采用锤头,在电锤处于钻模式下,工作头采用钻头。
如图1、2所示,夹头组件10包括设有转套111的锤夹头以及与转套111配接的钻夹头,转套111中空,具有收容锤头的第一通孔1111。钻夹头包括与转套111配接的夹头芯体112,在本实施例中,夹头芯体112的后端面与转套111的前端面过盈压装,当然,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等其他能够实现夹头芯体112与转套111无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夹头芯体112设有与第一通孔1111贯通的供锤头穿过的第二通孔1121以及沿夹头芯体112周向设置且与第二通孔1121连通的夹爪孔,夹爪孔用于收容夹爪1123。在本实施例中,夹爪孔和夹爪的数量为三个。当插入钻头时,通过三个夹爪的共同作用夹紧钻头,对钻头进行定位,防止钻头松动。
在本实施例中,钻夹头还包括与夹头芯体112套接的控制套。控制套包括夹头套114和与夹头套114固定连接的夹头螺母115,夹头螺母115套接在夹头芯体112上,旋转夹头套114使得夹头螺母115与夹爪1123配合并绕着转套111轴线转动,驱动夹爪1123沿转套轴线方向移动。在夹头芯体112的外圈设置有嵌件116,防止锤头在运动过程中磨损夹头芯体。在夹头芯体112与夹头套114之间设有卡圈126。
锤夹头包括套接在转套111上的滑套117,滑套117可操作地沿转套111轴线由第一位置经中间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滑套117内表面还嵌套有钢套123,钢套123嵌套在夹头芯体112上,钢套117上设有三个异形孔可供三个夹爪穿过,钢套123与夹头芯体112之间周向上没有相对运动。钢套123的外表面设置的环形凸起123a与滑套117的对应部分设置的环槽117a相互配合,将滑套117和钢套123相对固定的连接在一起,滑套117与钢套123在轴向与周向上均无相对运动。又因为钢套123与夹头芯体112之间周向上没有相对运动,所以滑套117与夹头芯体112之间周向上也没有相对运动。
锤夹头还包括设置在滑套117与转套111之间的弹性件,弹性件限制锁定件119和限位件121的轴向移动,使之保持在钢套123的径向内侧。弹性件为压簧124。
夹头组件10还包括设置于夹头芯体112与滑套117之间的固定单元、锁定机构、以及设置于转套与滑套之间的限位机构,滑套117处于第一位置时,锁定机构允许控制套相对夹头芯体112转动,滑套117处于第二位置时,锤头收容于第一通孔1111,滑套117在弹性件作用力下由第二位置沿转套111轴线移动到中间位置,此时限位机构阻止滑套117进一步从中间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固定单元限制锤头沿转套轴向的运动行程,且锁定机构限制控制套相对夹头芯体112转动。
固定单元包括第一收容孔1124和锁定件119,第一容纳孔1124设置在夹头芯体112上,锁定件119沿径向凸出于第一收容孔1124。当滑套117处于第一位置或中间位置时,滑套117限制锁定件119在第一收容孔1124中沿转套111的径向移动,当滑套117处于第二位置时,滑套117允许锁定件119在第一收容孔1124中沿转套111的径向移动。转套111上设有第二收容孔1112,第二收容孔1112和第一收容孔1124在转套111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固定单元还包括第一止动件1231,第一止动件1231嵌套在滑套117内,当滑套117处于第一位置和中间位置时,第一止动件1231与锁定件119抵接,从而限制锁定件119沿转套111的径向移动,当滑套117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止动件1231与锁定件119脱开,以允许锁定件119沿转套111的径向移动。
如图3所示,第一止动件1231设有与锁定件119形状配合的第一凹槽1231a,第一凹槽1231a阻挡锁定件119在转套111的径向方向上完全离开容纳空间。当滑套117处于中间位置时,锁定件119与第一凹槽1231a啮合,当滑套117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锁定件119与第一凹槽1231a脱开。
夹头组件10还包括设置于转套111与滑套117之间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孔1125和限位件121,第一限位孔1125设置在夹头芯体112上,限位件121沿径向凸出于第一限位孔1125。当滑套117处于第一位置或中间位置时,滑套117限制限位件121在第一限位孔1125中沿转套111径向移动,当滑套117处于第二位置时,滑套117允许限位件121在第一限位孔1125中沿转套111径向移动。转套111上设有第二限位孔1113,第二限位孔1113和第一限位孔1125在转套111轴线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限位机构还包括嵌套在滑套117内的第二止动件1232,当滑套117位于第一位置或中间位置时,第二止动件1232与限位件121抵接,从而限制限位件121沿转套111的径向移动,当滑套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止动件1232与限位件121脱开,以允许限位件121沿转套111的径向移动。
如图4所示,第二止动件1232设有与限位件121形状配合的第二凹槽1232a,第二凹槽1232a阻挡限位件121在转套111的径向方向上完全离开容纳空间。当滑套117处于中间位置时,限位件121与第二凹槽1232a啮合,当滑套117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21与第二限位孔1113脱开。第二止动件1232上还设有至少部分包裹第二凹槽1232a的圆弧面1232b,当滑套117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21与圆弧面1232b啮合,当滑套117处于第二位置和中间位置时,限位件121与圆弧面1232b脱开。且第一止动件1231和第二止动件1232一体设置在钢套123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容孔1124、第二收容孔1112、第一限位孔1125和第二限位孔1113都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宽度自上而下越来越小。优选的,第一限位孔1125的中心与第一收容孔1124的中心连线沿着转套111轴线成135度或225度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件119和限位件121具体为钢球,当然锁定件119和限位件121采用滚柱、圆柱销等元件也是可行的。锁定件119的直径大于限位件121的直径。当然,锁定件119与限位件121的直径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夹头组件10还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夹头螺母115外表面的第一齿圈1151和嵌套在滑套117内的第二齿圈1171。当滑套117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第一齿圈1151与第二齿圈1171脱开啮合,控制套被允许相对夹头芯体112转动,当滑套117处于中间位置时,第一齿圈1151与第二齿圈1171啮合,控制套被限制相对夹头芯体112转动。
夹头组件10靠近锤头的末端还设有防尘罩125,防尘罩125为环形的橡胶件,中心有孔以容纳锤头穿过,起到密封防尘作用。
以下结合图4至图16,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锤头插入夹头组件的过程。
图5、6、7表示的是夹头组件10未安装锤头13时的状态。此时滑套117位于第一位置,夹爪1123部分伸出夹爪孔外,锁定件119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孔1124中,其顶点与第一止动件1231上的第一凹槽1231a啮合,从而限制锁定件119沿转套111的径向运动;限位件121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限位孔1125中,其顶点与第二止动件1232的圆弧面1232b啮合,从而限制限位件121沿转套111的径向运动。
参照图8和图9,在安装锤头13之前,旋转夹头套114使得夹爪孔张开到最大,三个夹爪缩回到夹爪孔内。
如图10所示,锤头13大致呈长柱形,设有可至少部分收容锁定件119的卡槽13a,卡槽13a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锤头13还具有可插入转套111的安装部13b,安装部13b设有和转套111上的两个突起对应的两个锁定槽(图中未示出)。
如图11和图12所示,此时向着远离夹头组件10的方向拉动滑套117,滑套117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后,再将锤头13插入到转套111中,锁定件119被锤头13顶出第一收容孔1124外,且与第一止动件1231上的第一凹槽1231a脱开;限位件121也被锤头13顶出第二收容孔1125外,且与第二止动件1232上的圆弧面1232b脱开。
图13、14、15表示的是继续插入锤头13后锁定件119和限位件121的运动状态。此时锁定件119正好落入到锤头13的卡槽13a中,限位件121的球面抵接锤头13的表面。
如图16、17、18所示,此时松开滑套117,在压簧124弹性力的作用下,与滑套117套接的钢套123跟随滑套117一起向着锤头13方向轴向移动,锁定件119的一端落在锤头的卡槽13a中,另一端与第一止动件1231的第一凹槽1231a啮合,因此锁定件119被限制住沿转套111轴线的径向移动,锁定锤头13沿转套111轴向的运动行程。限位件121的一端顶着锤头13的表面,另一端与第二止动件1232的第二凹槽1232a啮合。由于限位件121落入到第二凹槽1232a中,因此钢套123被限制住轴向运动,又因为钢套123套接在滑套117上,所以滑套117在轴向上被锁定,不能复位到第一位置,只能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与此同时,安装在夹头芯体112上的夹头螺母115上的第一齿圈1151与套接在滑套117内的第二齿圈1171啮合在一起,所以夹头螺母115与滑套117在周向上无相对运动。又因为滑套117与夹头芯体112在周向上无相对运动,因此夹头螺母115与夹头芯体112在周向上也没有相对运动。这样在使用锤头13时即使操作者误操作夹头套114,夹头套114的旋转也无法夹紧锤头13,避免夹紧锤头13后导致锤击效率大幅下降。
参照图19至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夹头组件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类似结构,为表述方便,相同的结构不作重复赘述,不同的结构在下文作具体描述。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工具机,该手持式工具机具体为电锤2,电锤2与电锤1的内部结构大体相同,包括壳体11以及设置于壳体11内的马达12,电锤2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一端的夹头组件20,夹头组件20包括设有转套211的锤夹头以及与转套配接的钻夹头。马达12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转套211,由转套211再带动锤头13工作。
如图19、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套包括夹头套214和与夹头套214固定连接的夹头螺母215,夹头螺母215套接在夹头芯体212上,旋转夹头套214使得夹头螺母215与夹爪2123配合并绕着转套211轴线转动,驱动夹爪2123沿转套211轴向移动。夹头螺母215包括冲压件215a和螺母套215b,冲压件215a与夹头螺母215固定连接,螺母套215b设置在冲压件215a的外表面,螺母套215b上开设有齿槽215c。
滑套217内嵌套有钢套223以及包裹在钢套223外表面的塑料件223a,在滑套217外表面均匀分布三个挡板217a,挡板217a穿过设在滑套217外表面上的三个孔217b后抵在钢套223上,同时在滑套217外套设固定环217c防止挡板217a脱落,可以有效防止钢套223从滑套217内脱出。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包括离合齿圈2191和垫片齿圈2121,离合齿圈2191设置在离合件219的内表面上,离合件219设置在塑料件223a与滑套217形成的空腔内,垫片齿圈2121固定连接在夹头芯体212的外表面。由于离合件219一端与夹头套214抵接且另一端与塑料件223a抵接,因此离合件219在轴向上与滑套217无相对运动,只有在周向上与滑套217有相对转动。离合齿圈2191内表面的齿收容在螺母套215b的齿槽215c中,随着滑套217的轴向移动可带动离合齿圈2191的齿在齿槽215c中轴向移动。当滑套217位于第一位置时,垫片齿圈2121与离合齿圈2191脱开啮合,控制套被允许相对夹头芯体212转动,当滑套217处于第二位置和中间位置时,垫片齿圈2121与离合齿圈2191啮合,控制套被限制相对夹头芯体21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24套设在转套211上,通过支撑环229将弹性件224连接在工具壳体上(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单元和限位机构与第一实施例中一致,故在此不作赘述。
图21表示的是滑套217位于第一位置时,垫片齿圈2121与离合齿圈2191脱开啮合。
图22表示的是滑套217位于第二位置时,离合齿圈2191在螺母套215b中的齿槽215c中滑动到与垫片齿圈2121啮合。
如图23所示,此时滑套217处于中间位置,与夹头芯体212固定连接的垫片齿圈2121仍然与套接在滑套217内的离合齿圈2191啮合。由于离合齿圈2191上的齿一直在螺母套215b的齿槽215c滑动,所以夹头螺母215与离合齿圈2191在周向上无相对运动。此时垫片齿圈2121与离合齿圈2191啮合,因此相当于夹头芯体212与夹头螺母215之间在周向上无相对运动。这样在使用锤头13时如果操作者误操作夹头套214,夹头套214的旋转无法带动夹头螺母215的旋转,由于夹头芯体212与夹头螺母215之间在周向上无相对运动,因此夹头套214的旋转也无法夹紧锤头13,避免夹紧锤头13后导致锤击效率大幅下降。
参照图24至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夹头组件与第一、二实施例具有类似结构,为表述方便,相同的结构不作重复赘述,不同的结构在下文作具体描述。
如图24所示,第三实施例中的夹头组件30包括设有转套311的锤夹头以及与转套311配接的钻夹头。
在本实施例中,锤夹头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套设在第一夹持组件外表面的滑套317,钻夹头包括第二夹持组件和套设在第二夹持组件外表面的夹头套314。
转套311设有收容锤头13的第一通孔3111,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将收容于第一通孔3111的锤头13沿转套311的轴向位移进行限制,第一夹头组件包括锁定件319、嵌套在滑套内的钢套323以及套设在转套上的扭簧324。
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夹头芯体312和套接在夹头芯体312上的夹头螺母315,夹头芯体312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夹爪孔以及设有供锤头13穿过的第二通孔3121,夹爪孔用于容纳夹爪3123。
夹头组件30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控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操作件,操作件可操作的控制夹爪3123相对夹爪孔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操作件包括套接在转套311上的滑套317以及与夹头芯体312套接的控制套。滑套317可移动的限制锤头沿着转套311轴向的运动形程,控制套可转动的绕着转套311轴线方向控制夹爪3123运动。其中,控制套包括夹头套314、与夹头套314固定连接的驱动套330以及与设置在驱动套330内表面的夹头螺母315。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设置在控制套与夹头芯体312之间,其包括驱动齿圈3301、控制齿圈3151以及芯体齿圈3122。驱动齿圈3301设置在驱动套330的内表面,驱动齿圈3301的内表面有若干形状类似L型的齿,相邻的L型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控制齿圈3151设置在夹头芯体312的外表面的控制件的外表面,控制件为夹头螺母315。当滑套317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齿圈3301与芯体齿圈3122脱开啮合,夹头套314被允许相对夹头芯体312转动,滑套317处于第二位置或中间位置时,驱动齿圈3301、控制齿圈3151以及芯体齿圈3122同时啮合,夹头套被限制夹头芯体312转动。
如图25所示,夹头螺母315上套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套接在夹头螺母315的凸台3152外表面开设的凹槽上。通过旋转控制套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夹爪3123处于第二位置。第一弹性件为扭簧324,扭簧324上设有弹簧腿324a,弹簧腿324a插进凸台3151上的孔3152里。
控制套通过连接单元与滑套317轴向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设置成挡圈332,挡圈332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突起332a,夹头套314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314a,在滑套317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凹槽317a,挡圈322的突起332a透过通孔314a后卡进环形凹槽317a上,因此实现了控制套与滑套317周向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且轴向上没有相对运动。
夹头组件还包括控制机构,如图26所示,夹头芯体312包括围绕第二通孔3121的实体部312a,实体部312a具有距离转套311轴线距离最短的内壁。内壁的硬度大于40HRC或500HV。夹头芯体312与转套311前端设有沿着转套311轴线径向延伸的台阶部,该内壁为台阶部面向转套轴线的内表面即台阶面312b。当夹爪3123处于第一位置时,夹爪3123相对于台阶面312b更靠近转套311轴线,控制机构阻止操作件中的滑套317沿转套311轴线方向移动,锤头13被阻止经第二通孔3121插入到第一通孔3111中,当旋转夹头套314使得夹爪3123处于第二位置时,台阶面312b相对于夹爪3123更靠近转套311轴线,控制机构允许操作件中的滑套317沿着转套311轴线移动,锤头13被允许经第二通孔3121插入到第一通孔3111中。则在工作过程中,夹爪不会触碰到锤头,也就不会与锤头产生摩擦。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设置在控制套与夹头芯体312之间,其包括驱动齿圈3301以及控制齿圈3151,当夹爪3123处于第一位置时,驱动齿圈3301与控制齿圈3151啮合,滑套被限制沿转套311轴线方向移动,锤头被限制插入到第二通孔3121后再进入到第一通孔3111中,当夹爪3123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齿圈3301与控制齿圈3151脱开啮合,滑套317被允许沿转套311轴线方向移动,锤头被允许插入到第二通孔3121再进入到第一通孔3111中。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单元和限位机构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一致,故在此不作赘述。
以下结合图27至图34,详细描述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夹头安装锤头的过程。图27、29、31和33是夹头组件在各个状态的剖视图,图28、30、32和34为分别对应各个状态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27、28表示的是滑套317位于第一位置时,控制齿圈3151外表面上的齿3151a贴合驱动齿圈3301内表面上的L型齿3301a。此时驱动套330被限制轴向移动,与驱动套330固定连接的夹头套314也被限制轴向移动,与控制套轴向配接的滑套317也被限制轴向移动,因此无法插入锤头13。再用力沿箭头R1方向旋转夹头套314,可以得到图29、30的状态。
如图29、30所示,此时夹爪孔开到最大,驱动齿圈3301克服扭簧324的弹簧力将扭力传递给夹头螺母315,驱动齿圈3301转过一定角度使得控制齿圈3151外表面上的齿3151a从与驱动齿圈上的L型齿3301a贴合的位置移动到相邻L型齿3301a与3302a之间的间隙处,此时驱动套330被允许轴向移动,与驱动套330固定连接的夹头套314也被允许轴向移动。沿着箭头M1方向拉动夹头套314,驱动套330也随之移动,可以得到图31、32的状态。
参照图31、32,拉动夹头套314带动驱动套330向着远离夹头组件30方向移动,与夹头套314轴向配合的滑套317也随之移动,当滑套317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插入锤头13。此时L型齿3302a移动到与芯体齿圈3122和控制齿圈3151外表面上的齿3151a同时啮合。此时再沿着箭头M1’方向松开夹头套314,这时滑套317也随着夹头套314一起沿着箭头M1’方向移动,可以得到图33、34的状态。
如图33、34示,驱动齿圈3301在夹头套314的带动下向着箭头M1’方向移动,当滑套317移动到中间位置时,L型齿3301a仍然与芯体齿圈3122和控制齿圈3151外表面上的齿3151a同时啮合,也就是说夹头螺母315通过驱动套330将夹头芯体312锁住,实现了插入锤头后即使再旋转夹头套也无法夹紧锤头,在本实施例中,既能保证无法夹紧锤头,又实现了只有当夹头孔开到最大,夹爪相对内壁更靠近转套轴线时,锤头才能插入(锤头与夹爪不会有摩擦)。
参照图35至图4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手持式动力工具与第三实施例具有类似结构,为表述方便,相同的结构不作重复赘述,不同的结构在下文作具体描述。
如图35、36所示,第四实施例中的夹头组件40包括设有转套411的锤夹头以及与转套411配接的钻夹头。
在本实施例中,锤夹头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套设在第一夹持组件外表面的滑套(图中未示出),钻夹头包括第二夹持组件和套设在第二夹持组件外表面的夹头套(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转套411设有收容锤头13的第一通孔4111,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将收容于第一通孔4111的锤头13沿转套411的轴向运动行程进行限制,第一夹持组件包括锁定件419、嵌套在滑套内的钢套423以及套设在转套411上的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
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夹头芯体412和套接在夹头芯体412上的夹头螺母(图中未示出),夹头芯体412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夹爪孔以及设有供锤头13穿过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夹爪孔用于容纳夹爪。
夹头组件4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控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操作件,操作件可操作的控制夹爪4123相对夹爪孔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操作件包括套接在转套411上的滑套以及与夹头芯体412套接的控制套。其中,控制套包括夹头套以及与夹头套固定连接的夹头螺母(图中未示出)。
转套上设有凸台411c,凸台411c上开设有至少部分容纳锁定件419的第一容纳孔4124,在本实施例中锁定件419为圆柱销。
在夹头芯体412与钢套423之间设有中间件435。中间件435设有用于容纳夹爪4123的异形孔435d,当夹爪4123处于第一位置时,夹爪未收容异形孔435d中,当夹爪4123处于第二位置时,夹爪4123至少部分收容在异形孔435d中。
在转套411与中间件435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为扭簧430,扭簧430具有第一弹簧腿430a和第二弹簧腿430b。钢套423上设有两个孔423a和423b分别用于供第一弹簧腿430a和第二弹簧腿430b穿过,其中孔423a为弧形孔,第一弹簧腿430a可在孔423a中滑动,孔423b的直径稍大于第二弹簧腿430b的直径。
在钢套423上还设有两个突起4231和4232,两个突起4231和4232卡在转套411上齿之间的间隙里。在钢套423对应锁定件419的径向位置突出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异形块423c,当滑套处于第一位置和中间位置时,异形块423c与锁定件419抵接,从而限制锁定件419沿转套的径向移动,当滑套处于第二位置时,异形块423c与锁定件419脱开,以允许锁定件419沿转套411的径向移动。
在中间件435径向上对应钢套423上异形块423c的位置形成一个楔形孔435a用于穿过异形块423c。在中间件435上也有一个直径仅能容纳第一弹簧腿430a的小圆孔435c,用于接收穿过钢套上的孔423a的第一弹簧腿430a。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设置在控制套与转套411之间,其包括设置在转套411周向上的至少一个齿和设置在中间件435内壁上的突起435b。转套411周向上的齿为齿411a和齿411b。当夹爪4123处于第一位置时,转套411上的齿411a与突起435b抵接,滑套被限制沿着转套411轴线方向移动,锤头13被限制插入到第二通孔后再进入第一通孔4111中,当夹爪4123处于第二位置时,齿411a与突起435b脱开抵接,突起435b移动到齿411a与齿411b之间的空隙中,滑套被允许沿着转套411轴线方向移动,锤头13被允许插入到第二通孔后再进入到第一通孔4111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夹头芯体412包括围绕第二通孔的实体部412a,实体部412a设有距离转套线距离最短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壁为靠近锤头一端的夹头芯体的内表面412b。当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夹爪4123相对于内壁412b更靠近转套411轴线,控制机构422阻止滑套沿转套411轴线方向移动,锤头13被阻止经第二通孔插入到第一通孔4111中;当旋转夹头套使得夹爪412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内壁412b相对于夹爪4123更靠近转套411轴线,此时控制机构422允许滑套417沿着转套411轴线运动,锤头13被允许经第二通孔进入到第一通孔4111中。
图38到图41表示的是夹爪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中间件上的突起与转套上的齿411a与齿411b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8表示的是夹头组件40未安装锤头13时的状态。夹爪部分伸出工具外,未伸进中间件435的异形孔435d中。中间件435上的突起435b贴合着转套上的齿411a。锁定件419收容在转套411的第一容纳孔4124内,其表面抵接着钢套423上异形块423c(如图35所示)。此时旋转夹头套使得夹爪沿着箭头M2方向移动,可以得到图39的状态。
图39表示的是夹爪4123开始逐渐缩回到夹爪孔的状态。此时夹爪4123相对于内壁412b更靠近转套411轴线。夹爪4123开始与异形孔435d接触。随着夹爪4123在异形孔435d中逐渐深入,夹爪4123与异形孔435d相切的斜面受到夹爪4123的旋转力,进而推动中间件435沿着箭头R2方向旋转,可以得到图40的状态。
如图40所示,中间件435上的突起435b从与转套411上的齿411a贴合的位置慢慢向着转套411上两个齿411a与411b的周向间隙处移动。当夹爪412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夹爪4123作用于中间件上的突起435b转过一个角度,使得齿411a与齿411b的间隙处对齐。此时再沿着箭头M3方向拉动滑套,可以得到图41的状态。
如图41所示,随着滑套的移动,中间件435上的突起435b进入到转套411上两个齿411a与411b的间隙里。此时插入锤头13,锁定件419被锤头13顶出转套411上的第一容纳孔4124(图中未示出)。继续插入锤头13,锁定件419又进入锤头13的卡槽13a中。再松开滑套,锁定件419的表面重新抵接钢套423上的异形块423c,即锤头13被锁定在转套411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夹头组件,包括设有转套的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一夹持组件配接的第二夹持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控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操作件;
所述转套设有收容锤头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将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锤头沿转套的轴向位移进行限制;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夹头芯体,所述夹头芯体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夹爪孔以及设有供所述锤头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夹爪孔用于容纳夹爪;
所述操作件可操作地控制所述夹爪相对所述夹爪孔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组件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夹头芯体包括围绕所述第二通孔的实体部,所述实体部设有距离所述转套轴线最近的内壁,当所述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夹爪相对内壁更靠近所述转套轴线,所述控制机构阻止所述操作件沿转套轴线方向运动,所述锤头被阻止经所述第二通孔插入到第一通孔中;当所述夹爪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内壁相对所述夹爪更靠近所述转套轴线,所述控制机构允许所述操作件沿着转套轴线运动,所述锤头被允许经所述第二通孔插入到第一通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套接在所述转套上的滑套以及与夹头芯体套接的控制套,所述滑套可移动的沿着所述转套轴线方向限制所述锤头的位移,所述控制套可转动的绕着所述转套轴线方向控制所述夹爪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控制套与所述夹头芯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套内表面且与控制套固定连接的驱动齿圈以及套装在所述夹头芯体外表面的控制件的外表面的控制齿圈,当所述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齿圈与所述控制齿圈啮合,所述滑套被限制沿转套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锤头被限制插入到所述第二通孔后再进入第一通孔中;当所述夹爪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齿圈与所述控制齿圈脱开啮合,所述滑套被允许沿转套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锤头被允许插入到第二通孔后再进入到第一通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上套接有第一弹性件,通过旋转所述控制套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使得夹爪处于第二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控制套与所述转套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套外表面的至少一个齿和套设在所述转套上的中间件上的至少一个突起,当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齿与所述突起抵接,所述述滑套被限制沿着转套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锤头被限制插入到所述第二通孔后再进入第一通孔中;当夹爪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齿与所述突起脱开抵接,所述滑套被允许沿着转套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锤头被允许插入到第二通孔后再进入到第一通孔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上还设有容纳夹爪的异形孔,当夹爪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夹爪未收容在所述异形孔中,当夹爪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夹爪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异形孔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芯体与所述转套配合的前端设有沿着转套轴线径向延伸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面向转套轴线的内表面构成了所述内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硬度大于40HRC或500HV。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套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固定连接。
12.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工具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夹头组件,所述转套接收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动力。
CN201821896085.6U 2018-11-16 2018-11-16 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Active CN209682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96085.6U CN209682114U (zh) 2018-11-16 2018-11-16 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96085.6U CN209682114U (zh) 2018-11-16 2018-11-16 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2114U true CN209682114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4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96085.6U Active CN209682114U (zh) 2018-11-16 2018-11-16 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2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3835B (zh) 可转动的夹盘
CN102958633B (zh) 具有冲击机构的手持式工具机
EP2338638B1 (en) Attachment unit for machining of five surfaces
CN106475974B (zh) 手持式工具及其夹紧装置
CN105102190B (zh)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附件
CN102145396A (zh) 可转动的夹盘
EP2335866B1 (en) 5-face machining angle tool holder
FI117593B (fi) Järjestely lastuavaan työstöön
KR20150005592A (ko) 수치제어기계를 위한 전기 스핀들
CN209682114U (zh) 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07414745B (zh) 夹头装置及设有该夹头装置的电动工具
CN111670087B (zh) 机床的内置型电力驱动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CN103182549A (zh) 手持式工具装置
KR101448237B1 (ko) 다기능 건드릴머신용 주축대
CN111791192B (zh) 作业工具
CN101175610A (zh) 具有主轴制动/释放装置的电机驱动工具机
KR102097697B1 (ko) 공작기계의 전기 구동 시스템 및 그 작동방법
CN103264374A (zh) 建工钻头与直柄钻头一体互换锁合钻夹头
CN108316385B (zh) 一种破碎锤及其工作方法
CN209936841U (zh) 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12620663A (zh) 导衬控制装置以及导衬的调整方法
CN102328099A (zh) 铣削动力头主轴套筒锁紧机构
CN207495418U (zh) 工作头固定机构以及电动工具
CN201744680U (zh) 一种装卸快捷的钻夹头
CN101733736B (zh) 夹头以及使用该夹头的动力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